十年以来,桐城姚鼐《古文辞类篹》一书,时贤诟病,几等不足齿之伧!然余以为《姚篹》之病在取径太狭,既不如《曾钞》(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之博涉经子;而择言偏洁,又不如《李钞》(李兆洛《骈体文钞》)之足有才藻;规模未宏,自是所短!至分类必溯其原而不为杜撰;选辞务择其雅而不为钩棘;荟斯文于简编,诏来者以途辙,近儒章炳麟曰:“文足达意,远于鄙倍,可也;有物有则,雅驯近古,是亦足矣!”(见《菿汉微言》。)后之续者,有遵义黎庶昌、长沙王先谦两家。然黎氏之书,上采经史,品藻次第,一准绳其师曾国藩之言,要为《曾钞》之别子,而非绳武于《姚篹》也。惟王氏之辑,志在续姚,采自乾隆,迄咸丰间,得三十九家,论其得失,区别义类,悉遵姚氏,斯可以窥见文章之流变,而觇当世得失之林焉!
一、解题及其篹例
文籍日兴,散无统纪,于是总集作焉。《古文辞类篹》者,盖桐城姚鼐分类篹辑古之文辞而为总集之一,篹之为言论篹也,盖本《汉书·艺文志序》论语称“门人相与辑而论篹故谓之《论语》”一言;姚氏《序目》称“以所闻见编次论说为《古文辞类篹》”者是也。盖编次之际,姚氏曾以所闻见详经论说而不为苟然;如《序目》考论文体十三类之起原,及诸篇之注按,是也;故依《汉志》题“篹”,师古注:“篹与撰同”;或题曰“纂”者讹也。(姚氏之非题“纂”,本滁州李承渊校刊《古文辞类篹后序》,而详加以考证。)
惟总集之作,导源《诗》、《书》。《诗三百》,周诗之总集也。《书》百篇,周以前文之总集也。考孔子观书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见刘知幾《史通·六家篇》。)厥为文之第一部总集。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义礼,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见《史记·孔子世家》。)厥为诗之第一部总集。惟《诗》者,风、雅、颂以类分。而《书》则虞、夏、商、周以代次。盖《诗》者,开后世总集类编之先河。而《书》则为后世总集代次之权舆者也。然《诗》、《书》二者,崇入经部,不以隶集。
《晋书·挚虞传》载:“虞撰《文章志》四卷,又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之曰《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论者胥推为总集之祖!其书逸不传;而体裁犹可悬想而知;盖《志》如《书》之按代次?而《流别》疑如《诗》之依类分者也?特后之辑者,鲜有按代。独明梅鼎祚之《文纪》、清严可均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起皇古迄隋,以时先后为次;是为总集家变例。而自梁太子《昭明文选》以下,亡虑分类者为多。古文辞类篹者,盖古文辞辑而论篹之按类者也;故题曰“类篹”。然总集之分类不一:《昭明文选》分“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三十七类。而姚氏斥其“分体碎杂,立名可笑”;而以后来编集之相仍者为陋,故不之采,其类篹定为“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十三类;而文之体类始明。盖以体势分也,此一法也。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分古今文为“放胆”、“小心”二种。后来曾国藩本姚氏阴阳之说,(见《续篹·姚姬传复鲁絜非书》。)而衍之为《古文四象》,以“气势”为太阳之类;“趣味”为少阳之类;“识度”为太阴之类;“情韵”为少阴之类;或者暗觑谢氏之筋节而之《姚说》?张其旗鼓,谓为前人所未发!自今观之:“气势”、“趣味”,“放胆”文也。“识度”、“情韵”,“小心”文也。(此采予弟孙卿之说,见《文章举隅序》。)此以神理分也,盖又一法也。至真德秀之《文章正宗》,则以作用分,曰“辞令”,曰“议论”,曰“叙事”,而殿之以诗歌一体。后来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析体十一而综以三门:曰“著作”,即真氏之议论;曰“告语”,即真氏之辞令;而所谓“记载”者,则真氏之“叙事”也,盖异名而同用者尔?此又一法也。三者之中,厥以分体势者为夥。然总集分体之可考见者,莫古于《文选》三十七类。明而未融,姚氏不取;要为有见!今按其中如“骚”、“七”之别类,“诏”、“册”、“令”、“教”之分四类,“表”、“上书”、“弹事”之分三类,“启”、“笺”、“奏记”、“书”之分四类,“颂”、“赞”、“符命”之分三类,“序”、“史论”、“史述赞”之分三类,(史论、史述赞皆史,汉纪传后论赞要为序跋之类。)“诔”、“哀”、“吊文”、“祭文”之分四类,及“碑文”、“墓志”之别为二,如此之类,皆全不知体要;而因名立类,每类之文,或廑一两篇。姚氏所谓“立名碎杂”者也。至《七发》诸篇不并入“骚”而别题“七”;策秀才诸问不题“策问”而题曰“文”;班、范前后《汉书·纪传赞》不并入“史论”而别题“史述赞”;哀永逝诸文不并入“诔”或“吊文”而别题“哀”;如此之类,杜撰题目,展卷茫然,不得其解。姚氏所谓“立名可笑”者也。
姚氏以《文选》之“序”、“史论”、“史述赞”并入“序跋”;“表”、“上书”、“弹事”并入“奏议”;“启”、“笺”、“奏记”、“书”并入“书说”;“诏”、“册”、“令”、“教”、“文”、“檄”并入“诏令”;“赋”、“骚”、“七”、“对问”、“设论”、“辞”、“连珠”并入“辞赋”;“诔”、“哀”、“吊文”、“祭文”并入“哀祭”;“碑文”、“墓志”并为“碑志”;“箴”、“铭”并为“箴铭”;“颂”、“赞”、“符命”并为“颂赞”;实较昭明为简当!而别增“传”与“状”为一类;“赠序”、“杂记”昭明所无,以拾其遗;篹古文辞,要为明其伦类!顾挽近以来,或以昭明总集之眉目而相震惊;又捶桐城已死之虎,寻响捕风,崇《萧选》而薄《姚篹》,以为不足与斯文;尚得为知其类也乎!或者又以《篹》不采《诗》为姚病!然韵散殊体,《诗》、《书》别经,自古已然,奚独以为《姚篹》病!余昔读《四库全书提要》撰录总集,论文论理,发其殊途;而于篹例;阙然未有论列;因泝源《诗》、《书》而为《姚篹》疏通证明,发其大凡于此。
二、《古文辞类篹》之本子
此《篹》当为姚氏未及论定之书。而通常习见者三本:一嘉庆季年姚氏门人兴县康绍镛巡抚粤东得武进李兆洛所藏刊本,而李氏任雠校焉。一道光五年江宁吴启昌刊本;姚氏弟子管同、梅曾亮、刘钦任雠校焉。“康刻”据乾隆中叶姚氏主讲扬州梅花书院钉本。而“吴刻”则据姚氏晚年主讲钟山书院所授本,与“康刻”本互有异同。盖“康刻”入方苞、刘大櫆之文;而授“吴本”无云,“以姚命”增入焉。意者姚氏亦知方、刘之不逮古作者;而阿好乡人之私,卒有不自克也耶?“康刻”有圈点而“吴刻”祛圈点者。据云“姚氏晚年嫌‘圈点,近时艺’,未及刊落”故以授吴而命去之也。然姚氏少子曰雉,藏父晚年订稿本,字里行间,圈点狼藉,又与“吴刻”之无圈点者不同;卒未闻末命刊去。可知姚氏此书毕生论篹,而未以为惬。“康刻”固早年手笔,“吴刻”亦不为定本矣!昔贤之竺老于学而不倦勤有如是者!迄光绪之世,滁州李承渊好姚氏书,参据康、吴两刻,而见《史记》、前后《汉书》、《文选》及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元以后,康熙以前各家专集旧椠,有关姚氏《篹》录之文者,随时校勘字句,用朱墨笔注上下方;其圈点则过自“雉本”,而得之雉乡人兰陵逸叟转录者也。既,博考群书,正其句读,矻矻二十年,勒为定本,世传滁州李氏“求要堂刊本”是也,殆视康、吴两刻后来居上矣!“吴刻”之祛圈点,云“本姚意”,然事无佐证,而圈点之于《姚篹》,实有不可祛者。考姚氏《答徐季疋书》称“圈点启发人意,愈解说”。及篹此书,圈点评注,厘订再三。桂林吕璜者,自宜兴吴德旋而私淑诸姚氏者也。尝称吴氏诰以读《姚篹》之法,曰:“《古文辞类篹》,启发后人,全在圈点。有连圈多而题下只一圈两圈者;有全无连圈而题下乃三圈者;正须从此领其妙处。末学不解此旨,好贪连圈;而不知文品之高,乃在通篇之古淡,而不必有可圈之句。知此则于文思过半矣!”语见《初月楼古文绪论》。而吴与姚氏同时交好,其言当有所本。今以吴氏之说,籀诵康、李两刻,而窥其圈点用意之所存,诚有在寻常笔墨蹊径之外者!知吴氏之言,不尽诬也!
挽近以来,徐州徐树铮尤喜谈姚氏之学,加墨此《篹》,且集上元梅曾亮、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汝纶诸家批点,旁考诸集评识,标于“康刻”眉间,而折中以己意,最为精审!桐城文章老宿马其昶、姚永概诸人,序而刻焉;所谓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篹》是也。则又于康、吴、李三刻之外,别成一家矣!
三、《古文辞类篹》之前因后果
巴陵吴敏树曰:“今之所称桐城文派者,始自乾隆间姚郎中姬传称私淑于其乡先辈望溪方先生之门人刘海峰,又以望溪接续明人归震川而为《古文辞类篹》一书,直以归、方续八家,刘氏嗣之,其意盖以古今文章之传系之已也。”(见王氏《续篹·吴与篠岑论文派书》。)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犹前世所称江西诗派者也。(参观王氏《续篹例略》、曾涤生《欧阳生文集序》。)挽近或以古典文学少桐城,未为知桐城也!不知桐城派之起,所以救古典文学之极敝也!自康熙朝,侍郎方苞以古文鸣海内,上接明之归有光;而有光之所以见重后世者,曾国藩《书归震川文集后》言之綦详;谓:“当时颇崇茁轧之习,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熙甫一切弃去,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不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原文见王氏《续篹》。)今考明自洪武而还,运当开国,其文章多昌明博大之音。永、宣以后,安享太平,多台阁雍容之作。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事钩棘,而杨士奇文章特优,一时制诰碑版,出其手者为多!仁宗雅好欧阳修文,而士奇文得其仿佛,典则稳称,后来馆阁著作,沿为流派,所谓台阁体,是也!庙堂之上,郁郁乎文!弘正之间,茶陵李东阳出入元明,沿流唐代,擅声馆阁,推一代文宗,而门下士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异军突起,乃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弗道”;曰:“古文之法亡于韩。”为文故作艰深,钩章棘句,至不可句读,持是以号于天下,而唐宋之文扫地以尽!既北地、信阳之派转相摹拟,流弊渐深,论者乃稍稍复理唐宋之坠绪以相撑拄!盖宋元以来,文以平正典雅为宗,其究渐流于庸肤;庸肤之极,不得不变而求奥衍。王、季之起,文以沈博伟丽为宗,其极渐流于虚骄,虚骄之极,不得不返而求平实。一张一弛,两派迭为胜负,盖皆理势之必然!至嘉靖之际,历城李攀龙、太仓王世贞踵起,更衍何、李之绪论,谓:“文自西京,诗至天宝而下,俱无足观!”而世贞才尤高,地望尤显,声华意气,笼盖四海。独归氏绍述欧、曾,矫以清真,至诋世贞为妄庸巨子。自明之季,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而不为钩章棘句者,归氏之力也!
苞敩归氏而衍其旨,力崇雅澹而排涂饰,倡义法;谓:“自南宋以来,古文义法不讲久矣!吴越间遗老,尤放恣无一雅洁者。古文不可入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丽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见沈廷芳《书方望溪先生传后》。)故曰:“桐城派之起,所以救古典文学之极敝”也!后之所以浸不厌人意而别出阳湖派、湘乡派者以此;然初之能风靡一世而莫之京者亦以此!其乡人刘大櫆继之,遗风遂畅。姚氏尝受古文法于刘氏,然自以所得为文,不尽用刘氏法。刘氏为文学庄子,尤喜摹昌黎,而气不足以举其辞!其篇法之洁,不如方氏;而意度之舂容,又视姚为逊。论者胥称三家,而刘氏有蜂腰之讥也!顾当刘氏之世,吾常州堠山钱氏有伯坰字鲁思者,尝亲受业刘氏之门,时时诵师说于其友阳湖恽敬、武进张惠言。州部士夫,素胜俪语,而张氏辞赋能追司马相如、杨雄之所为,撰《七十家赋钞》,尤藉藉人口,厥后乃多治古文者。于是常州有桐城之学!此则著于阳湖陆祁孙《七家文钞序》者,可考按也!(文见王氏《续篹》。)然在桐城士夫,方欲螟蛉我常州人而诏之曰“似我似我”。讵知州滨具区而处,山水明丽,风土所会,绮体为近;虽有大力者莫之能回!士之学为文章者,莫不取径汉魏六朝;晚乃效韩愈、欧阳修为古文,(恽敬《张皋文墓志铭》曰:“少为辞赋,尝拟司马相如、扬雄之言;及壮为古文,效韩氏愈、欧阳氏修。”文见王氏《续篹》。)其能者,实能属辞瑰伟,声情健茂;以视桐城之上承归氏,“修辞虽极雅洁,然行文不敢用一华丽非常字”者,(曾国藩曰:“方溪修辞极雅洁,无一俚语俚字,然其行文不敢用一华丽非常字。”见薛福成《论文集要·曾文正公论文上》。)颇亦足救声味稀淡之病,学者稍稍好之。于是附庸蔚为大国,而有阳湖派之目!迨李兆洛起,则尤盛扬其波,篹录《骈体文钞》以与姚氏此《篹》作旗鼓之当,而崇汉魏六朝为不祧之祖;至谓学古人之文舍是末由!泾县包世臣作《李氏傅》,所谓“时论方崇归、方,薄骈体而扬散行;而先生则谓‘唐宋传作,无不导源汉魏;汉魏之骈体,即唐宋散行之祖’”者也!虽然,李氏自为文之“澂然而清”、“秩然有序”,则固揆之陆氏序《七家文钞》所称“由望溪而上求之震川”,殊途而合辙者。顾王氏续篹,取恽敬、张惠言而不收李氏文者;倘谓恽、张之源出桐城,陆氏序明著之;而李氏《骈体文钞》之于姚氏此《篹》有违指也耶?抑何暖暖姝姝一先生之言而不自广也!
自李钞骈体,开设户牖,而阳湖古文之学,乃别出于桐城,然其流所衍,比之桐城为狭!而桐城派三字,始于题自姚氏,姚氏以前,罔有也!新安程晋芳、历城周永年与姚氏欢好,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见姚氏《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文载王氏《续篹》。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只称周书昌语,而近来兴化李详论桐城派,以为程语斥曾非是。然姚序并称程、周,语意甚明,曾特遗程耳,不必李之为是而曾之为非也。特以姚序为准,而附辨其说于此。)隐若以姚氏承方、刘而相推肩斯文之统。姚氏亦曰:“经学之盛在新安,古文之盛在桐城。”(见《吴定金先生榜墓志铭》。)一时之言文章者,翕然归服焉!然姚氏不敢以自承,其与王惕甫书,但自居于宋穆伯长、柳仲涂一流,为扬徽之首涂,声闻过情,姚氏若有歉然!徒以乾嘉诸老,姚氏最老寿,从容论说,深造而自有得。其文为世所称诵者,词旨渊雅,夐绝尘表。
姚氏既死,而门弟子播天下者,称述其术,竺好而不厌。上元有管同、梅曾亮,桐城有方东树、姚莹,四人者称高第弟子;而梅曾亮名最高!然梅氏之文,浸淫六朝,(见梅氏《管异之文集书后》,载王氏《续篹》。)意度萧闲,而辞句矜练,于阳湖诸老为近,而与姚氏不同。(吴敏树《记钞本震川文后》曰:“梅先生为余言:‘归氏学自桐城方灵皋氏,后姚姬传氏得之。’梅先生盖亲受学于姚氏,而其为文之道亦各异。”见王氏《续篹》。)顾同时憙宗姚氏者,群尊梅氏为魁,如孔门之有若焉!姚氏之薪火,于是为烈!复有朱琦、龙启瑞、王拯、曾国藩、冯志沂、邵懿辰之徒,相与附丽。于是桐城古文之学大张!
诸人者,既一时通儒硕望;而曾氏为《欧阳生文集序》,复条其流衍,亟推姚氏,至列之《圣哲画像记》,以为“粗解文章,由姚先生启之也!”曾氏于咸同之际,勋名莫二,又为文章领袖:其说一出,有违之者,惧为非圣无法;而姚氏之名益尊,昭昭然若揭日月!独吴敏树《与书欧阳篠岑》,以曾氏《欧阳生文集序》称引相及,力自剖别,谓:“非素喜姚氏者。时论称刘姚之学,习于名而未稽其实;譬之江西诗派,姚氏特吕居仁之比尔!刘氏更无所置。”而心折者在归、方;谓:“归氏之文,高者在神境;而稍病虚,声几欲下。望溪之文,厚于理,深于法,而或未工于言。然此二家者皆断然自为一代之文,而莫能尚焉者也!”(原文载王氏《续篹》。)顾曾氏则以为“姚氏突过归、方,吴氏比之吕居仁,讥评少过!刘氏诚非有过绝辈流之诣。姚氏则深造自得,其文为世称诵者,皆义精词俊,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然姚氏固有偏于阴柔之说,又尝自谢为才弱矣!而其辨文章之源流,识古书之真伪,论文亦多诣极之语,有古人所未尝言,姚氏独抉其微而发其蕴者!惟极称海峰,不免阿私所好,要未可与海峰同类而并薄之也!”(见曾氏《复吴南屏两书》,载王氏《续篹》。)斯为平情之论!然吴氏非素喜姚;而文之意境闲眇,神逸而韵流,乃与姚为不期之似!(王氏《续篹例略》曰:“南屏沉思孤往,其适于道也;与姚氏无乎不合。”)曾氏论文从姚入而不必从姚出;其自为文以光气为主,以音响为辅;力矫桐城懦缓之失,探源杨、马,专宗退之,奇偶错综,而偶多于奇,复字单谊,杂厕相间,厚集其气,使声采炳焕而戛焉有声。此又异军特起于桐城之外而自树一派,可名之曰湘乡派。(王氏《续篹例略》曰:“曾文正公亟许姬传。然寻其声貌,略不相袭;以雄直之气、宏通之识发为文章,冠绝古今。”)流风所被,桐城而后,罕有抗颜行者!门弟子著籍甚众,其尤倬倬者,则有武昌张裕钊、桐城吴汝纶、遵义黎庶昌、无锡薛福成,亦如姚氏之四大弟子。薛氏致力事功,未遑殚精学问;而雄直之气,无忝于师门。(黎庶昌《庸庵文编序》曰:“叔耘辞毕醇雅有法度,不规规于桐城论文,而气息与子固、颖滨为近。”)黎氏入官虽早,然治文字颇劬,其持论大指以为“桐城宗派之说,流俗相沿以隃百岁,其敝至于浅弱不振;为有识者所讥!然本朝之文,其体实正自望溪方氏至姚先生而词始雅洯。至曾文正公始变化以臻于大。循姚氏之说,屏弃六朝骈丽之习,以求所谓神理、气味、格律、声色者,法愈严而体愈尊。循曾氏之说,将尽取儒者之多识、格物、博辨、训诂,一内诸雄奇万变之中,以矫桐城末流虚车之饰。其道相资,亡可偏废。”(见黎氏《续古文辞类篹序》。)于是上赓《姚篹》以阐扬师法而救桐城之敝。此于湘乡之学,特究阃奥;如桐城之有《姚篹》,阳湖之有《李钞》矣!张氏于曾门四子才最高;而吴老寿,至清季犹存,屹然海内文伯;而独心折张氏,以为:“桐城诸老,气清体洁,海内所宗;独雄奇瑰玮之境尚少!盖韩公得杨、马之长,字字造出奇崛。欧阳公变为平易,而奇崛乃在平易之中,后儒但能平易,不能奇崛,则才气弱薄,不能复振。此一失也!曾文正公出而矫之,以汉赋之气运之,而文体一变;故卓然为一代大家!近时张廉卿又独得于《史记》之谲怪,盖文气雄俊不及曾,而意思之恢诡,解句之廉劲,亦能自成一家。是皆由桐城而推广以自为开宗之一祖!所谓有所变而后大者也!”(见吴氏《与姚仲实论文书》。)吴之才雄;而张则以意度胜。二人者,造诣不同,而祢曾则一。桐城已在祧列,而桐城之再盛,要以其县人马其昶为后劲!其昶少小耽文章,尝请古文义法于吴氏。吴氏则戒作宋元人语曰:“是宜多读周、秦、两汉时古书。”此湘乡之师法;而非桐城家言也!又言:今天下宿乎文者,无过张廉卿。子往问焉,吾为之介。赋诗一篇,谐庄杂出,谓“得之桐城者宜还之桐城”。(见马氏《书张廉卿先生手札后》。)此特一时谑戏之言,而不必以为定论!顾马氏则自以守其邑先正之法,之后进,而义无所让,有《抱润轩集》。义宁陈三立跋其目曰:“曾、张而后,吴先生之文至矣!然过求壮观,稍涉矜气。作者之不逮吴先生,而淡简天素,或反掩吴先生者以此也!”盖吴氏闳湘乡之师法;而马氏袭桐城之家风,故不同也。侯宫林纾特与马氏友善,又自称“文章见赏吴氏”(见林氏《赠马通伯序》。),依桐城之末光,清季之言文章者宗焉!顾其文气矜为隆,殆甚吴氏;匪马氏之体气闲适,上追姚氏者可比!马氏妻弟曰姚永概者,姚氏之从孙也,擅其家学,有《慎宜轩文集》,其为文章,遣言措意,切近的当,而自澹荡有致,可谓“聿修厥德,无忝尔祖”者!(林氏《慎宜轩文集序》曰:“叔节慎宜轩文,气专而寂,澹宕而有致,不矜奇立异,而言皆衷于名理;是固能祢其祖矣。”)此与马氏皆足以殿桐城之后劲者矣!顾并马、姚之世,有生桐城之乡而不为桐城之文者,陈澹然也!兀傲自多,雅不喜桐城家言,自命能为太史公,下笔不自休,其至者权奇动宕,恣肆自喜。马、姚二氏于其文不甚相合,而亦推其能自力也;(见陈衍《送陈剑剑潭南归序》。)故以附于桐城之末。
世之毁誉桐城者,徒为尚口之争,罕有条贯之纪!独念桐城者,让清一代文学之中坚也,不有所述,监观何从!近儒梁任公先生《清代学术概论》,叙以短论,特用以为汉学之衬笔。语言而不详;以其于文学非专治也!余搜篹近代文学史料十余年,差有采猎,而董理未遑,谨篹桐城始末,以补梁氏书之阙!亦文章得失之林也!宁只以供读《姚篹》者之参考也哉!
四、《古文辞类篹》之读法
读书之法,贵能观其会通。而欲观其会通,必先分部互勘,非然,则以笼统为会通矣!余前论学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尝拟《姚篹》之读法有二:
第一,分体分类读 学文之道,首在辨体。姚氏此篹,分十三体,《王续》因之。而其文章之得失,不可不依体为断。每体各有一定格律,凛然不可侵犯。宁都魏禧论苏明允《上田枢密书》,“首句‘天之所以与我者岂偶然哉’,便已无体!书以道情,开口一句挺然便出议论,直作论耳!书虽文,要与面谈相似”(见张潮辑《日录论文》。),此实不易之论。虽老泉复起,不能以自解也!姚氏亦称“韩退之《伯夷颂》,似太史公论赞,非颂体”;而以入论辩类。至曾国藩论文章之美,分阳刚与阴柔,曰:“阳刚者气势浩瀚。阴柔者韵味深美。浩瀚者喷薄而出之。深美者吞吐而出之。论辩、词赋、奏议、哀祭、传志、叙记宜喷薄。序跋、诏令、书牍、典志、杂记宜吞吐。其一类中微有区别者:如哀祭虽宜喷薄,而祭郊社祖宗则宜吞吐。诏令虽宜吞吐,而檄文则宜喷薄。书牍虽宜吞吐,而论事则宜喷薄。”(见《求阙斋日记》。)亦各有所宜也。此外如曾氏评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云:“志墓之文,惧千百年后,谷迁陵改,见者不知谁氏之墓,故刻石以文告之;语气须是对不知谁何之人说话;此文少乖,似哀诔文序。”(见薛福成《论文集要·曾文正公论文上》。)须于此等处细意看,乃知一体有一体之格。然言文学而一以体格为主,似不免太落迹象,拘于形式而忽于内容;必以内容之分类辅之,而加以观察,则文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若论文学之内容,不外三事:一曰记事;二曰说理;三曰表情。试以姚篹十三类为喻:曰“传状”、“碑志”、“杂记”,文体之适于记事者也。曰“论辩”、“序跋”、“奏议”、“箴铭”,文体之宜于说理者也。曰“书说”、“赠序”、“诏令”、“颂赞”、“词赋”、“哀祭”,文体之用以表情者也。然传状有系论赞以昭监戒;杂记或出议论以发慨叹;则记事也而说理表情寓焉。论辩著陈事由以立断案;序跋次第篇藉以见作意;则说理也而记事不废焉。奏议贵乎责难;赠序志于劝善;则表情也而说理丽焉。颂赞必系行实;哀诔首详履历;则表情也而记事先焉。大抵记事欲其实,不欲其夸。说理欲其显,不欲其奥。抒情欲其真,不欲其饰。记事宜于赋,说理贵用比,表情妙托兴。“赋”、“比”、“兴”者,《诗》“六义”之三。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也。赋直而兴微。比显而隐。比之与兴,虽同是托外物;但比意虽切而却浅,兴意似阔而味长。人知诗之有赋、比、兴;而不知一切文学之不外于赋、比、兴。所谓记事宜于赋,说理贵用比,表情妙托兴者,特就其大概言之尔!若细论之,则一体文学自有一体文学之赋、比、兴。试以《姚篹》所录者为例:赋者如事直陈,则有如秦始皇《泰山刻文》,班孟坚《封燕然山铭》,韩退之《曹成王碑》,苏子瞻《表忠观碑》,晁无咎《新城游北山记》,记事文之出于赋者也。贾生《过秦论》,韩退之《原道》、《原性》、《师说》,柳子厚《封建论》,李习之《行己箴》,张子《西铭》,说理文之出于赋者也。司马子长《报任安书》,刘子政《极谏外家封事》,韩退之《送董邵南序》,柳子厚《寄京兆许孟容书》、《与萧翰林俛书》,表情文之出于赋者也。比者以彼喻此,则有如韩退之《毛颖传》,柳子厚《种树郭橐驼传》,苏明允《木假山记》,记事文之出于比者也。韩退之《守戒杂说》,苏明允《乐论》,说理文之出于比者也。韩退之《应科目时与人书》、《送杨少尹序》,表情文之出于比者也。兴者托物兴辞,则有如韩退之《圬者王承福传》、《蓝田县丞厅壁记》,柳子厚《山水诸记》,记事文之出于兴者也。扬子云《酒箴》,张梦阳《剑阁铭》,欧阳永叔《集古录自序》,说理文之出于兴者也。杨子幼《报孙会宗书》,韩退之《送孟东野序》,表情文之出于兴者也。即此可知一体文学有一体之赋、比、兴;固不限于记事宜于赋,说理贵用比,抒情妙托兴矣!明乎赋、比、兴之分类;而后言文学始造微也!
第二,分代分人读 文章一代有一代之风尚,一人有一人之面目。孟子论诵《诗》读《书》,必推及于知人论世。然不分代分人看,亦无以知人论世也。读《姚篹》、《王续》二书,既分类看以明文之因体而殊;尤不可不分代看以知文之代殊。而一代之中,风尚攸同;然作者性情不能无异,尤必分人看以体认各家面目。朱子云:“学文学诗,须看得一家文字熟,向后看他人亦易知。”(见《语录》。)姚氏亦云:“凡学诗文,且当就此一家用功良久,尽其能,真有所得,然后舍而之他。不然,未有不失于孟浪者!”(见方东树《昭味詹言引》。)曾国藩曰:“初学揣摩古人文,惟须先认其貌,后观其神,久之自能分别蹊径。”(见《日记》。)斯皆经验有得之谈。而读一家之文,能先检读《二十四史》本传以为知人论世之资,则体认亲切而益有味矣!今按《姚篹》、《王续》所录自晚周以下作者:凡晚周二十六人,曰楚莫敖、子华、赵良、陈轸、苏秦、苏代、苏厉、张仪、淳于髡、范雎、虞卿、乐毅、周、孙臣、鲁仲连、触詟、冯忌、蔡泽、中旗、信陵君、魏加、汗明、黄歇、屈原、宋玉、庄辛、景差。凡秦三人,曰秦始皇、李斯、陈余。凡前汉三十八人,曰汉高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汉元帝、贾山、贾生、晁错、邹阳、枚乘、太史公谈、东方曼倩、司马长卿、董子、淮南王安、淮南小山、严安、主父偃、吾丘子赣、司马子长、路长君、张子高、魏弱翁、赵翁孙、庶子王孙、杨子幼、萧长倩、贾君房、刘子政、匡稚圭、侯应、谷子云、耿育、贾让、扬子云、刘子骏。凡东汉七人,曰汉光武帝、班孟坚、傅武仲、张平子、崔子玉、王子山、诸葛孔明。凡魏一人,曰王仲宣。凡晋六人,曰张梦阳、张茂先、潘安仁、袁彦伯、刘伯伦、陶渊明。凡宋一人,曰鲍明远。凡唐四人,曰元次山、韩退之、柳子厚、李习之。凡宋八人,曰欧阳永叔、曾子固、苏明允、苏子瞻、苏子由、王介甫、张子、晁无咎。凡明一人,曰归熙甫。凡清四十一人,曰方灵皋、刘才甫(以上《姚篹》)、姚南青、朱梅崖、彭秋士、彭尺木、罗台山、姚姬传、鲁絜非、吴殿麟、秦小岘、恽子居、王悔生、张皋文、陆祁孙、陈硕士、姚石甫、邓湘皋、周星叔、吕月沧、刘孟涂、姚春木、毛生甫、吴仲伦、管异之、梅伯言、方植之、张石州、朱伯韩、冯鲁川、曾涤笙、吴子序、龙翰臣、彭子穆、王定甫、邵位西、鲁通甫、戴存庄、孙子余、管小异、吴南屏(以上《王篹》),都一百三十六家;而桐城派之所自衍者,厥惟四家,曰司马迁(子长)、韩愈(退之)、欧阳修(永叔)、归有光(熙甫)。盖司马迁之文所以卓绝千古,自成一家者,徒以叙事之中有唱叹而已。一推其原,盖本于《诗三百》,所谓“言之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是也。《国风》而后,屈原得之。《楚辞》而后,太史公得之。香草美人,灵均借以抒幽愤;《刺客》、《滑稽》,史迁假以发牢骚;其所以抒发者不同,而所抒发之者则一。《太史公自序》称:“屈原放逐,著《离骚》。《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意。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然则《太史百三十篇》,其文则《史记》也;其情则《诗》、《骚》也。以其情出于《诗》、《骚》,故有唱叹;因有唱叹,故有不尽之意;因有不尽之意,故有神韵。后世得此神韵而发之于卓荦为杰者,韩愈也。其次才力稍逊,而蓄之以纡徐之妍者,欧阳修、归有光也。世称“唐宋八家”,韩、柳弁首;而后学所宗,端在韩愈。然按愈《答尉迟生书》称:“所谓文者,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书载《姚篹》)其自为文,安雅而奇崛。厥后李翱(习之)学其安雅,庶几“优游者有余”、“心醇而气和”者乎!皇甫湜似其奇崛,倘云“昭晰者无疑”、“行峻而言厉”者乎!是皇甫湜、李翱皆有韩愈之一体。其衍李翱之“优游”一体者,至则为欧阳修(永叔)之神逸;不至则为曾巩(子固)、苏辙(子由)之清谨。其衍皇甫湜之“奇崛”一派者,至则为王安石(介甫)之峻奥,不至则为苏洵(明允)、苏轼(子瞻)之奔放。而欧阳修深远矣!兴化刘熙载曰:“太史公,韩得其雄,欧得其逸。雄者善用直捷,故发端便见出奇。逸者善用纡徐,故引端乃觇入妙。”又曰:“欧阳公文,几于史公之洁;而幽情雅韵,得骚人之指趣为多。”“屈子《卜居》,《史记·伯夷传》,妙在于所不疑事,参以活笔。欧文往往似此。”(见《文概》。)魏禧曰:“欧文之妙:只是说而不说,说而又说,是以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史迁加以超忽不羁,故其文特雄。”(见张潮辑《日录论文》。)此欧阳修之出司马迁可征者也;方苞曰:“震川之文,发于亲旧及人微而语无忌者,盖多近古之文。至事关天属,其尤善者,不事修饰,而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其气韵盖得之子长;故能取法欧、曾而少更其形貌耳!”(见方氏《书震川文集后》。)姚鼐亦言:“归震川之文,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话,却自风神疏淡,是于太史公深有会处。”此归有光之出司马迁可征者也。昔贤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祖者杜甫;三宗者,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也。倘以桐城派为衡,曰韩愈、欧阳修、归有光,庶几桐城之“三宗”也。所谓“一祖”者,惟司马迁足当其人耳!
第三,分学读 或者谓:“姚氏此《篹》文章虽美,聊无裨于学术者。”不知文章学术,本是两事。文章贵美,学术崇真。文章之美在情韵;而学术之真在智识;即不学,奚损于文章之美!况国人之“文以载道”,昔贤早垂明训;文章之事,亦未必绝无当于学。姑拟分学读一法以广其意。谓予不信,请陈其目:
(甲)通论
太史公谈《论六家要指》、欧阳永叔《唐书·艺文志序》、曾涤生《圣哲画像记》、曾涤生《致刘孟容书》、刘才甫《息争》
(乙)道家文学
归熙甫《张雄字说》(论老之知雄守雌)、梅伯言《韩非论》(论非之不善用老)、姚姬传《庄子章义序》、梅伯言《书〈庄子〉后》、柳子厚《辨〈列子〉》、柳子厚《辨〈文子〉》、柳子厚《辨〈鹖冠子〉》、梅伯言《〈淮南子〉书后》、姚姬传《扬雄大元目录序》、吴仲伦《书〈抱朴子〉后》
(以上道家诸子考论)
屈原《远游》、司马长卿《大人赋》、张平子《思玄赋》、吴南屏《新修吕仙亭记》
(以上道家之游仙文学)
刘伯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苏子瞻《前赤壁赋》、苏子瞻《后赤壁赋》、苏子瞻《方山子传》、苏子瞻《超然台记》、苏子由《武昌九曲亭记》、归熙甫《筠溪翁传》、归熙甫《畏垒亭记》、刘才甫《樵髯传》(以上消摇游生活)、潘安仁《秋兴赋》、潘安仁《笙赋》、苏子瞻《游桓山记》(以上及时行乐)、扬子云《解嘲》、张茂先《鹪鹩赋》(以上知足不辱)
(以上道家之人生哲学)
(丙)儒家文学
王介甫《读〈孔子世家〉》、韩退之《送王秀才埙序》(说孔、庄、孟、荀之渊源)、欧阳永叔《郑荀改名序》(辨荀、老之异)、韩退之《读〈荀子〉》、曾子固《新序目录序》、方植之《书言后》、姚姬传《仪郑堂记》(论汉学)、姚姬传《赠钱献之序》(论汉以后儒学之变迁)、曾涤生《送唐先生南归序》(论汉以后儒学之变迁)、曾子固《徐幹中论目录序》、吴南屏《书〈文中子说〉后》、朱梅崖《道南讲授序》(论宋五子)、吴殿麟《重建紫阳书院记》(论朱学)、彭尺木《〈南畇先生遗书〉序》(论朱之可通于王)、曾涤生《书〈学案小识〉后》(论陆王、颜李之蔽)、姚姬传《复蒋松如书》(论汉宋之得失)、邓湘皋《〈船山遗书〉序》(论汉宋之会通)、曾涤生《〈朱慎甫遗书〉序》(论清代汉学之末流)、曾涤生《复贺耦耕中丞书》(论清儒学风之极敝)
(以上历代儒学考论)
董仲舒《对贤良策三篇》、刘子政《条灾异封事》、刘子政《上星孛奏》(以上论天人相与之际)、韩退之《原性》、李习之《复性书》、王介甫《原过》、张子《西铭》、曾涤生《答刘孟蓉书》(论学以复性)、曾涤生《送刘淑云南归序》(论尽性践形)、曾涤生《复陈虎臣书》(论主静。以上论尽性)、崔子玉《座右铭》、韩退之《游言行好恶知名五箴》、李习之《行巴箴》、王悔生《座右箴》、曾涤生《立志居敬主静谨言有恒五箴》、朱伯韩《名实说》(以上论修身)、恽子居《先贤仲子立石文》(论春秋君父之义)、欧阳永叔《太常博士周君墓表》(孝)、王介甫《临川王君墓志铭》(孝)、归熙甫《归氏二孝子传》、刘才甫《胡孝子传》、朱梅崖《兰陔爱日图记》(孝)、姚姬传《萧孝子祠堂碑文》、姚姬传《赠文林郎镇安县知县婺源黄君墓志铭》(孝)、朱伯韩《北堂侍膳图记》(孝)、梅伯言《艾方来家传》、曾涤生《诰封光禄大夫曾府君墓志铭》(孝)、曾涤生《台洲墓表》(孝)、吴南屏《许孝子传》、管异之《孝史序》、韩退之《讳辨》、韩退之《复仇议》、柳子厚《驳〈复仇议〉》、王介甫《复仇解》、苏明允《族谱引》(论亲亲之原于孝)、梅伯言《家谱约书》、彭子穆《读〈蔡仲之命〉》(论周公之处兄弟)、姚姬传《亡弟君俞权厝铭》(弟)、吴南屏《亡弟云松事状》(弟)、姚姬传《翰林院庶吉士侍君权厝铭》(义夫。以上伦理观念)、龙翰臣《宋伯姬论》、宋玉《神女赋》、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两赋描写女子之发乎情,止乎礼义,皆儒家伦理也)、曾子固《列女传目录序》、匡稚圭《戒妃匹劝经学疏》、欧阳永叔《泷冈阡表》、欧阳永叔《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王介甫《曾公夫人万年太君王氏墓志铭》、王介甫《仙居县太君魏氏墓志铭》、归熙甫《魏节妇传》、归熙甫《王烈妇传》、归熙甫《魏节妇传》、归熙甫《先妣事略》、方灵皋《二贞妇传》、方灵皋《书孝妇魏氏诗后》、朱梅崖《黄贞女传》、彭尺木《曾孝女传》、姚姬传《张贞女传》、姚姬传《记萧山汪氏两节妇事》、姚姬传《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吴殿麟《王节母传》、张臯文《先妣事略》、姚石甫《来孝女传》、邓湘皋《黄虎痴继室陈氏墓志铭》、梅伯言《鲍母谢孺人家传》、梅伯言《朱孺人墓志铭》、梅伯言《倪孺人墓志铭》、梅伯言《书杨氏婢》、曾涤生《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曾涤生《丁烈妇墓表》(以上伦理妇女观念)
(以上儒家之人生哲学)
曾子固《宜黄县学记》、曾子固《筠州县学记》、王介甫《慈溪县学记》、曾涤生《江宁府学记》、曾涤生《送吕介存南游序》(以上论古代教学之法)、梅伯言《书〈后汉书〉后》、梅伯言《书复社人姓氏后》(以上论教学之敝)、韩退之《进学解》、曾子固《墨池记》、吴子序《城南书舍图序》(以上论自学之法)
(以上儒家之教学法)
韩退之《处州孔子庙碑》、欧阳永叔《襄州穀城县夫子庙碑记》、苏子由《东轩记》(论颜子之乐)、曾子固《徐孺子祠堂记》、韩退之《施先生墓志铭》、欧阳永叔《胡先生墓表》、欧阳永叔《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欧阳永叔《孙明复先生墓志铭》、欧阳永叔《连处士墓表》、王介甫《王深甫墓志铭》、姚姬传《朱竹君先生传》、罗台山《邓先生墓表》、张皋文《祭金先生文》、恽子居《张皋文墓志铭》、邓湘皋《例授修职郎岁贡生候选训导邹君墓志铭》、梅伯言《户部郎中汤君墓志铭》、梅伯言《国子监学正刘君墓表》、曾涤生《罗忠节公神道碑铭》、曾涤生《仁和邵君墓志铭》、曾涤生《唐确慎公墓志铭》、曾涤生《苗先麓墓志铭》、曾涤生《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曾涤生《翰林院庶吉士遵义府学教授莫君墓表》、曾涤生《邓湘皋先生墓表》、曾涤生《祭汤海秋文》
(以上儒家之学者人格)
(丁)墨家文学
柳子厚《辨〈晏子春秋〉》、管异之《读〈晏子春秋〉》
(戊)法家文学
苏子瞻《韩非论》(排道、法)、李斯《论督责书》、苏子瞻《论始皇扶苏》(论秦法治之敝)、萧长倩《入粟赎罪议》
(己)兵家文学
姚姬传《读〈司马法〉〈六韬〉》、姚姬传《读〈孙子〉》、苏明允《孙武》
(以上兵家考论)
晁错《言兵事书》、晁错《论守边备塞书》、晁错《论募民徙塞下书》、赵翁孙《屯田奏》、苏明允《论项籍》、苏明允《论御将》、苏子瞻《练军实》、苏子瞻《论勇敢》、苏子瞻《论战守》、苏子瞻《策断中》、《策断下》
(以上兵家权谋论)
(庚)农家文学
晁错《论贵粟疏》、贾生《论积贮疏》
(以上古农家言)
贾让《治河议》、曾子固《襄州宜城县长渠记》、曾子固《序越州鉴湖图》
(以上水利)
韩退之《潮州祭神文》、曾子固《越州赵公救灾记》
(以上荒政)
柳子厚《种树郭橐驼传》、归熙甫《归府君墓志铭》、归熙甫《守耕说》、曾涤生《大界墓表》
(以上农家生活)
(辛)纵横家文学
柳子厚《辨〈鬼谷子〉》、刘子政《战国策序》、曾子固《战国策目录序》
(以上纵横家考论)
苏季子《说燕文侯》、苏季子《说赵肃侯》、苏季子《说韩昭侯》、苏季子《说魏襄王》、苏季子《说齐宣王》、苏季子《说齐闵王》、苏代《约燕昭王》(以上言纵)、范雎《说秦昭王》、张仪《说魏哀王》、张仪《说楚怀王》、张仪《说韩襄王》、黄歇《说秦昭王》(以上言横)
(以上纵横之策)
此文之涉于诸子九流者也。其涉于小学者则有:
曾涤生《钞朱子小学书后》、曾涤生《复李眉生书》(论古文家用字之法)、曾涤生《与朱仲我书》(论转注)
其涉于经说者则有:
刘子骏《移让太常博士书》(西汉今古文之争)、苏明允《易论》、张皋文《丁小疋郑氏易注后序》、姚姬传《复休宁程南书》(论易之图书。以上易)、苏明允《书论》、王介甫《书义序》、姚姬传《辨〈逸周书〉》(以上书)、苏明允《诗论》、王介甫《诗义序》、梅伯言《书毛郑异同考》(以上诗)、王介甫《周礼义序》、姚南青《复某公书》(论周礼非刘歆伪窜)、韩退之《读仪礼》、曾涤生《书仪礼释官后》、刘子骏《毁庙议》、韩退之《礼袷议》、苏子瞻《圜丘合祭六议劄子》、姚姬传《复孔约论禘祭书》、韩退之《改葬服议》、吴殿麟《答金理函书》(论殇服)、曾涤生《复刘霞仙中丞书》、曾涤生《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上论礼)、苏明允《乐论》、归熙甫《二石说》(以上论乐)、司马子长《十二诸侯年表序》(序《春秋左传》传授之源流)、姚姬传《左传补注序》、管异之《读三传》、龙翰臣《春秋王不称天辨》、龙翰臣《君氏卒》、龙翰臣《及晋处父盟》、龙翰臣《逆妇姜于齐》、龙翰臣《君弑贼不讨不书葬》、龙翰臣《论外臣书归书入例》(以上论《春秋》)、柳子厚《〈论语〉辨》、曾涤生《〈孟子〉要略序跋》(以上论《论》、《孟》)
其涉于论史者则有:
姚姬传《书〈货殖传〉后》、恽子居《读〈货殖列传〉》、恽子居《读〈张耳陈余列传〉》、毛生甫《练伯颖〈后汉书公卿表〉序》、梅伯言《十经斋文表序》(论《后汉书》儒林、文苑分传)、恽子居《书〈三国志〉后》、鲁通甫《正统论》、周星叔《书苏文忠〈正统论〉后》、周星叔《再书〈正统论〉后》、苏明允《族谱后录》、曾涤生《〈衡阳彭氏谱〉序》(以上论史例、史意,附族谱)、恽子居《三代因革论》、苏明允《申法》、苏明允《田制》、苏子由《元祜会计录序》、苏子由《会计录民赋序》(以上历代经制因革)、韩退之《对禹问》、苏子由《商论》、柳子厚《封建论》、苏子瞻《论周平王》、司马子长《六国表序》、苏明允《论六国》、苏子由《六国论》、周星叔《赵孝成王论》、苏子瞻《战国任侠》、贾生《过秦论》、苏子瞻《始皇论》、鲁通甫《秦论》、严安言《世务书》(论周秦之得失)、司马子长《秦楚之际月表序》、恽子居《西楚都彭城论》、苏子由《汉文帝论》、贾生《陈政事疏》、贾生《论封建子弟疏》、司马子长《汉兴以来诸侯年序表》、司马子长《高祖功臣侯年表序》、班孟坚《汉诸侯王表序》、东方曼倩《答客难》(论士处势之异古今)、苏子由《三国论》、周星叔《书苏文定〈隋论〉后》、苏子由《唐论》、欧阳永叔《五代职方考序》、王介甫《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苏子瞻《上皇帝书》(以上论历代事势推迁)
其涉于论文者,则有:
姚姬传《复鲁絜非书》(论文之阴阳)、曾涤生《送周荇农南归序》(论文之奇偶)、梅伯言《书〈管异之文集〉后》(论文之骈散)、曾涤生《〈湖南文徵〉序》(论文有情、理之分)、曾涤生《〈经史百家简编〉序》(论章句、校雠、评点三学。以上通论)、韩退之《答李翊书》、韩退之《答刘正夫书》、韩退之《答尉迟生书》、韩退之《与冯宿论文书》、苏明允《仲兄文甫说》、朱梅崖《又答李磻玉书》、梅伯言《〈舒伯鲁集〉序》、梅伯言《答朱丹木书》、梅伯言《答吴子序书》、管异之《〈方植之文集〉序》、曾涤生《复陈右铭太守书》(以上论学古文之法)、韩退之《南阳樊绍述墓志铭》、韩退之《贞曜先生墓志铭》、李习之《祭韩侍郎文》、欧阳永叔《梅圣俞墓志铭》、苏明允《上欧阳内韩书》、苏子瞻《祭欧阳文忠公文》、王介甫《祭欧阳文忠公文》(以上论唐宋文学家)、曾涤生《书〈归震川文集〉后》、吴南屏《〈归震川文别钞〉序》、吴南屏《记钞本震川文后》、姚鼐《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王梅生《祭海峰先生文》、陆祁孙《〈七家文钞〉序》、曾涤生《〈欧阳文集〉序》、吴南屏《与篠岑论文派书》、曾涤生《复吴南屏书》、邵位西《赠陈艺叔序》(以上论桐城文)
由吾之法,可知姚、王篹辑之文,亦未必无当于学也,“文以载道”,古人自是如此。而今之学者,又或诟病;欺逝者之不作,肆笔舌以自豪?何稗文章,徒长浇薄!呜呼!余欲无言!
余蚤承家学,服诵《萧选》,导以韩、柳,自以为壮彩烈词,风骨无惭于古;而揆之桐城义法,则或少乖!然性情之所偏至,不为意也!独于姚氏此篹,虽病其规模少隘,然窃以为有典有则,总集之类此者鲜!钻研不厌;而不欲轻附时贤,作应声之骂。昔孔文举论盛孝章云:“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吾于姚氏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