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朝鲜佛教通史下编(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给田福泉香火供资

世祖大王九年甲申二月。幸福泉寺。(寺在俗离山)御制愿文曰。

天顺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因巡狩诣俗离山之福泉寺。率宗勳政府。六曹百寮将相。入极乐殿法塲。供养三宝。兼为相见慧觉尊者信眉禅德斯智。大禅师学悦学祖等师作朝鲜永世福田。愿我等。从此至于究竟。不复退转。广漠佛道。普觉人天。推我胜缘令我祖宗列位。速证菩提。三际眷属及法界含灵。俱得解脱。佛末法遗教弟子承天体道烈文英武朝鲜国王。(是时金守温从幸有记文惜不得见)

大设法会三日而罢。传教于户曹。给田二百结。米三百石。又令刑曹属臧获三十口。俾为香火之资。(见清权遗辑。清权孝宁大君之号也。)

○制文觉寺菩提结誓

世祖大王十年甲申五月。命创圆觉寺于汉城中部庆幸坊。越明年乙酉正月甲子(十六日)圆觉寺大锺成。己巳(二十一日)幸铸锺所。命撞新锺。其声雄远。上嘉之。赏赐有差。

大圆觉寺锺铭(并序)

(崔恒撰)

天以雷以震万物。佛以锺以警万众。玄化固无方也。然非大壮之雷。则不能鼓羣动。真教亦无边也。然非大音之锺。则何以觉大梦乎。是知荡激大千。周流六虚。畅神化者。莫疾乎声。而流洪韵者。莫良於金也。锺之为用大矣哉。恭惟承天体道烈文英武殿下。应千一升九五。开阖乾坤。陶铸虞唐。屯亨否泰。德洽化隆。犹病博济。罙怀永图。念能仁氏之道。慈以与乐。悲以拔苦。随机普度。厥教莫弘。庶可凭依。福利邦家。越践祚十载。龙集甲申。命建圆觉大丛林于都中。遂熔精金五万斤。铸大锺。悬于云雷之阁。昭法器也。范阴阳而均侈。弇回禄而率职。蜚廉效力。百灵交应。数围倐成。绾以修索。负以空虡。亦时乃考。一吼若震。清音潼容乎九霄。威响砰隐乎三界。於是。四生竦息。万类谛听。非唯明知之人。闻声知受。观受悟法。激昂奋励。勇猛精进耳。贪騃者。忏悔以迁善。聋瞽者感动而知方。心源自净。识浪安流。以至上极有顶。下弥空轮。天仙飞行陆海神识。亦皆拨冥蒙祛尘滞。涤广刧之瑕。减长夜之苦焉。是则佛之所以假法器撞法音。使其张皇慈心。引曳悲念者。无大於锺。而我后所以体至仁济羣生。流通像教。阐扬玄风。洞达于幽冥。清宁于幅员者。亦於是锺乎永赖矣。噫。我后之心。即我佛之心也。其心其化则不鸣而鸣。非化非心则鸣而不鸣。锺以化鸣。化以锺流。而万法一心。夫岂苟哉。臣拜手稽首而献铭。铭曰。

大雄大道大无边。大慈大悲度大千。一音四时牖人天。大鸣万刧犹天然。圣教东流知几年。我圣乃今心独传。云何博济无党偏。拔与也须依金仙。诞物玄猷开福田。巨构崒嵂撑重玄。万灵奔走洪烬煽。紫焰烛天虹夜连。穹窿贔屭千钧悬。拟诸玄像虚而圆。孕虚蓄雄时以宣。霹雳乍作崇冈颠。一杵万井惊昏眠。逿彼波旬招灵仙。十方龙象骈圣贤。听此更造精进筵。一切汤火苦熬煎。听此便濯清冷渊。洪纤随扣应乃全。善根以植恶以捐。法鼓法螺同周旋。神通妙用莫之先。我后我佛心共圆。昭揭化日须弥颠。法音大振弥坤乾。恒沙飞尘玉历緜。

四月癸未。(初七日)圆觉寺成。设庆赞会。赴会僧一百二十人。披览御定口诀翻译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饭外护僧二万。八日幸圆觉寺。大设法会以落之。十一日幸圆觉寺。诫文曰。

凡我同契之人。既生净信。勿生妄惑。妄惑生处。皆是缘尘。缘尘之聚。重浊成山。毕竟限碍。轻清无日。若欲除之。畚锸并用。犹如大海。罗蚊同饮。悉得充足。勿为自弃。欲蠲漂沉。菩提结誓。其在兹焉。

承天体道烈文英武朝鲜国王(李瑈)(御制)

圆觉寺碑文(金守温奉教撰成任奉教书姜希孟奉教篆)

龚惟我主上殿下在位甲申。功成治定。礼秩乐和。邦家闲暇。民物阜康。上。乃游神至道。恭默玄教。思与亿兆羣生。共植德本。同跻寿域。如来一代所说三藏十二部中。唯大圆觉。真顿教真诠。万机之余。亲定口诀。汉谚交宣。将使国人。皆得闻大乘之道。是年夏四月庚戌。孝宁大君补。於桧岩东岗。竪石锺厝释迦舍利。仍设法会。讲圆觉经。是夕如来现相空中。神僧经行坛上。瑞气弥布。放光照耀。甘泉普洽。舍利分身八百余粒。五月甲寅。补具灵蹟。奉舍利以闻。殿下与王妃。顶礼于含元殿。舍利又分身四百余粒。百官上笺称贺。乃大赦中外。传旨议政府。若曰。仁贤刧千圣。迦文氏为第四。道冒十方。智周一界。说法度生。其道流至支那。八万四千余部。而圆觉一经。乃本起究竟之果。予。就译名句。发挥其义。将以流布。适伯父孝宁大君。开阐法会。诸佛如来。现显神变。至於如此。五浊像季。遇此稀有。宜乎营兴福旧刹。名之圆觉。用寓最上法文之义。何如。羣臣拜手稽首曰。敢不只若王之休命。寺在国都庆幸坊。周围二千余步。初我太祖康献大王。定鼎汉阳。寺为曹溪宗本社。宗既共罢。寺亦寻废。为公廨者垂四十年矣。越六月乙卯。殿下亲幸于兹。周览白岳镇北。木覔拱南。厥位面阳。厥址爽垲。宜建大刹。即命臣补等。提调监莅。其後。先构假屋於艮隅。始造佛像。忽见黄云覆于屋上。空花缤坠。五色咸备。补等驰启殿下。御勤政殿。受羣臣贺。肆赦。赐百官爵一级。九月甲子。寺之正殿上瑞气腾涌。上薄青霄。属于含元殿。羣臣又上笺称贺。殿下大赦。於是役徒坌集。勿亟而勤。四众施舍。唯恐或後。至十月乙卯告讫。以楹计者总四百有奇。佛宇中峙。赐额大光明殿。左为禅堂。右为云集。有门曰寂光之门。次外曰般若之门。次外曰解脱之门。栖锺有宇曰法雷之阁。供办有厰曰香积之寮。凿沼东偏。植之芙蕖。西开苑。树以花卉。正殿之後。庋置藏殿曰海藏之殿。又建窣覩婆十有三层。安分身舍利及新译圆觉经。殿堂寮舍仓库厨[木*暴]。各得位序。规模宏敞。金碧焜煌。壮丽轮奂之美。鲜有其俪。至於楗椎道具。恒用什器。悉瞻悉备。明年四月八日。命召诸山韵释。大设法会。转新译圆觉经落之。殿下亲诣道塲。令侍从臣僚。及殊方来聘者。皆入瞻礼。于时五云纷郁。天花交雨。白龙夭娇。双鹤翩翩于云际。休祥遝至万目咸覩。特赐寺僧米布。又明年四月八日。以窣覩婆成。设法会。殿下亲幸。又有天花瑞气舍利之异。又有白气腾上。分为数道。横亘空中。宛转成轮。重叠无尽。日光黄薄。僧尼道俗瞻仰膜拜者以亿万计。及还宫。学生耆老教坊。皆献歌谣。都人士女填咽街巷。拚舞踊跃。欢声如雷。殿下降赦。赐百官爵一级。百僚合辞请曰。臣等伏覩创大伽蓝建大法幢。设大法会。奇祥异瑞。不一而足。实旷古罕闻。非唯佛菩萨道化难思。抑我殿下。至德凝道默契最上乘之致也。请文于石以示永世。乃召臣守温笔之。守温承命悸栗。不敢以辞。伏惟主上殿下。天纵圣智。卓冠百王。曩在潜邸。明炳几先平定祸乱。昭受景命。即位以来。励政图理。不遑暇食。修德行善。敦化正俗。雨阳时若。民和岁丰。登于至治。威加海外。僻远之方。梯航络绎。盛德隆功。致治之美。三五以还。蔑以加矣。重念羣黎。长夜昏瞀。轮廻诸趣。无有出期。乃依了义经。亲自演释。期於易晓。颁布中外。於国都中。又建大刹。使亿万苍生。近佛慈化。去邪归正。咸为善俗。同入如来萨婆若海。臣庶百工。罔不欢拚。子来趋事。冬鼓不胜。不数月而告成。於虖。宸谟睿猷。上答佛嘱。下孚舆望。百神协顺。两仪効灵。自经始以来。嘉祥骈集。景贶肹蠁。猗欤盛哉。我觉皇普济神通之化。我圣上至诚感道之妙。岂臣之管见所可得而名言耶。然臣沗备陪从。覩兹胜美。敢不铺张賛扬。使铿鍧炳燿於无穷。谨拜手稽首。献铭曰。

於皇我后。勇知天锡。炳几定难。亨屯拯溺。人与天归。景命维仆。奄临大东。励精图乂。祖述宪章。三五与配。业业兢兢。无时豫怠。善政善教。在宵十岁。风淳俗厚。熙熙盛际。乃念蚩蚩。同一性体。飘堕迷途。罔知攸济。惟此圆觉。诸法本母。乃译乃诀。章分句剖。谆谆之教。等于金口。竪锺设会。宗室之首。正法弘宣。如狮子吼。灵应叠现。闻于我后。我后曰咨来汝卿士。如来神化不可思议。遇此殊胜。喜庆何比。旧有寺基。在国都中。盍图重修。用敭玄风。规画依次。悉自宸衷。乃命臣补。乃董厥工。民竞子来。不日歇功。殿阁寮庑。槛砌房栊。翬飞鸟革。既枚既实。有塔在庭。如多宝出。铃铎语空。寤众听谛。盛会再阐。銮舆再诣。奇祥异瑞。杂畓缤纷。凡有耳目。孰不欢忭。邦之四民。又彼殊俗。万口一辞。齐呼共跃。我后神圣。应五百期。武功文治。千载一时。我后聪明。洞达玄教。四智之化。十善之效。晓我羣迷。如梦而觉。我后大慈。方便载施。载建塔庙。载使民知。正果获成。邪因获离。以先觉觉。同跻圆觉。法施无竆。泽利斯博。曷昭厥美。贞珉是托。

大圆觉寺碑阴记(成宗二年辛卯立碑)

正宪大夫议政府右叅賛兼艺文舘大提学知成均舘事同知经筵事臣徐居正奉教撰

嘉靖大夫礼曹叅判兼同知春秋舘事艺文舘提学臣郑兰宗奉教书

盖闻玉毫垂相而灵蹟显于西方。金人入梦而正法流於东土。□□自□□迄今千数百年。靡不崇奉。然大觉妙旨。微密难言。像季众生。津梁易迷。苟非大圣人作君师。深契空桑。弘扬□教则□□□□闻大道觉真源。□今日之善根。修将来之胜果。恭惟我惠庄大王。□□□信□□□□□□□□旁穷经典。几政之暇。亲定圆觉经口诀而释之。又建大刹。俾都下四众不出□门□奉□慧光□开□人天□□□善者。呜呼至哉。羣臣请立石纪蹟。命判中枢府事臣金守温撰其□事□未几宫车晏驾。襄悼大王□□就位。□□天□□今我主上殿下。绍述先猷。命刊经都监。若曰。我烈祖既有盛德大功。□济□□复阐玄化。用敷遗後人。□其事蹟之详。具载于碑。尚今未(立)维予小子□□□□□□□□□功又命臣居正等(记)事之颠末。益□□未树之事者以传不朽。於是都提调臣韩明浍等。监莅镌刻。旬月乃(成)用树于解脱门内之东。臣切伏念法王之度生。(圣王)之治世。其揆一也。惟我惠庄大王。既能集□□之□□□□又能体佛之大道。以为道其盛大□□之蹟□□□□□□□□□後□□□□□□□□□□□□之休。有非臣芜拙所得罄□。仅次其梗概于石之阴云。

造成都监都提调

孝宁君臣补。临瀛君臣璆。永膺君臣琰。输忠□□靖难同德佐翼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春秋舘事世子师高灵府院君臣申叔舟。 输忠卫社协策靖难同德佐翼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上党府院君兼判□□□江原黄海平安□□□都軆察使臣韩明浍。 推忠佐翼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议政监春秋馆事世子傅绫城府院君臣具致宽。 兴禄大夫永顺君臣溥。

提调。 输忠□□佐理佐翼功臣崇政大夫判中枢府事兼判礼曹事世子贰师仁山君臣洪允成。崇德大夫青城尉臣沈安义。崇政大夫知中枢府事兼五卫都摠府都摠管臣金□。崇宪大夫银川君臣[禾*(替-曰+贝)]。崇宪大夫玉山君臣跻。推忠佐翼功臣正宪大夫议政府右叅賛茂松君臣尹子云。正宪大夫同知中枢府事臣金国光。推忠佐翼功臣正宪大夫商山君臣黄孝源。推忠佐翼功臣正宪大夫礼曹判书原城君臣元孝然。推忠佐翼功臣正宪大夫西原君臣韩继美。正宪大夫户曹判书臣卢思慎

执事。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忠佐卫上护军臣郑自源。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义兴卫上护军臣洪□孙。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忠佐卫上护军臣姜允□。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忠武卫上护军臣安道。 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龙让卫上护军臣权良。通政大夫佥知中枢府事行龙让卫上护军臣安克思。通政大夫判缮工监事臣任克己。通政大夫判军资监事臣柳季□。折冲将军行龙让卫上护军臣金□□。折冲将军行龙让卫上护军臣金子省。中直大夫缮工监正臣李□。保功将军行忠武卫副护军兼宣传官臣李约东。 威□将军行义兴卫右部司直臣睦□□。□□将军行义兴卫中部副司直臣□□老。忠毅校尉□□□□右部司直臣赵□。奉训郎行东部令臣安後道。

刊经都监都提调

输忠卫社协策靖难同德佐翼保社炳几定难翊戴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上党府院君领经筵春秋馆事兼判兵曹事臣韩明浍。 推忠佐翼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议政府事领经筵艺文馆弘文馆观象监事茂松府院君臣尹子云。 辅国崇禄大夫行判中枢府事兼知经筵成均馆事臣金守温。

提调。崇禄大夫行□□□护军臣金溉。推忠定难翊戴功臣崇禄大夫西平君兼知经筵事臣韩继禧。 推忠定难翊戴功臣崇禄大夫议政府左賛成兼判义禁府事知经筵事弘文馆大提学判吏曹事宣城君臣卢思慎。 推忠定难翊戴功臣资宪大夫花川君兼五卫都摠府都摠管臣权瑊。 推忠定难翊戴功臣嘉靖大夫行承政院都承旨兼经筵叅賛官尚瑞院正弘文馆直提学春秋馆修撰官鷄林君臣郑孝常。 嘉靖大夫坡城君臣尹賛。副提调折冲将军行龙骧卫司直臣赵祉。

执事。御侮将军行龙骧卫司猛臣金孟鏻。御侮将军行虎贲卫司猛臣□□。御侮将军行虎贲卫副司直臣林□昌。御侮将军行义兴卫司猛臣赵岭。御侮将军行□□卫司猛臣李□。御侮将军行虎贲卫司正臣李有仁。保功将军行虎贲卫司果臣成继性。御侮将军行虎贲卫副司果臣李□□。

十一年丙戌七月甲申。(十五日)圆觉寺白玉佛像成。迎入含元殿。设点眼法会。

稗官杂记云。光陵朝。京城剏圆觉寺。塑立佛。有倭使见之曰。凡佛皆坐。此佛独立焉。是行步象也。寺其不久乎。至燕山时毁是寺。黜佛於外。历三四寺。行步之言果中矣。燕山主十年甲子。以圆觉寺为联芳院妓坊。

中宗七年壬申。毁撤圆觉寺。以其材分赐燕山时毁家诸人。(实录)

○汉阳宝塔如来舍利

世祖大王甲申五月。孝宁大君补於杨州桧岩寺。设圆觉法会。得释迦如来分身舍利。进献。六月王命於汉城中部庆幸坊兴福寺旧址。创圆觉寺。越明年乙酉功毕。又建塔安舍利。故实录云。丁亥四月癸卯。(二十八日)圆觉寺塔成。设燃灯会以落之。金守温撰大圆觉寺碑又建窣覩婆十有三层。安分身舍利及新译圆觉经。又云明年四月八日。以窣覩婆成设法会。殿下亲幸。云云

尚玄曰。或云塔自元国来。非也。盖塔之石质。与杨州健元陵之神道碑。开城凤鸣山正陵。(高丽恭愍王妃鲁国大长公主之陵)之屏风石。皆相同。乃朝鲜产之大理石也。(或云寒水石亦云蜡石)塔之檐庑。亦朝鲜式。其绘刻工术。亦极巧致。最下三层。皆刻罗汉神将之变相。自第四层。始刻佛菩萨像有文可记者正南第四层三世佛会。第五层华严会。第六层消灾会。正东第四层弥陀会第五层多宝会。正北第四层龙华会。第五层法华会。第六层楞严会。正西第四层灵山会第五层圆觉会。其余诸层。字皆刓没。不可读。

塔之最上三层。落在地下。此有二说。一云壬辰兵乱。欲移去日本。以其太重故止之。一云。中宗壬申。毁圆觉寺时。命移建本塔于杨州桧岩寺。撤下三层。忽有白云绕塔之异攸司奏闻。王命止之。

前韩光武年间毁撤塔傍之民家。作塔公园。围以甓墙。栽以花卉。燃电气灯。夜明如昼。游人遝至。有如当初舍利放光之时也。

○金刚山礼法起真身

金刚山故号法起道场。而摩诃衍为其狮子座也。朝鲜相传。世祖大王。幸金刚山长安寺欲往摩诃衍。至青鹤峯下。(距表训寺一弓之地)有两歧路。左去摩诃衍。右去圆通庵。(有能仁庵)忽闻空中有声呼曰。汝是小乘罗汉之後身。岂能足踏大乘菩萨之真身。祖向空对曰。千万人皆从此路过何独不许我过。空中又曰。汝为世主。与寻常人有异故也。祖乃先入圆通庵罗汉道场。斋沐祈祷。发大乘心。更取他路。迃回以达摩诃衍云云。西山大师金刚山长安寺新铸锺铭序。山之根东连日本。水之源西接天竺。吾东方山水之美。未有如金刚者焉也。禅刹之精且洁者。亦未有如长安刹也。刹在山之西。爽垲居最。屋宇壮丽。清修苦节之徒。如八表云之从龙焉。常住众不下二百。自新罗为山之本社。至于我世祖大王。亲幸是山。礼法起真身云云。又洛山寺新铸铭序。(金守温撰)云太上大王在位十二年。东巡登金刚山。礼昙无竭。

○月精寺见文殊童子(月精寺者即谓上院寺也)

朝鲜相传世祖大王。尝患恶疾。满身有瘇疮。幸五台山文殊道场。虔诚祈祷。幸月精寺御临上院。屏却侍卫。脱下御衣。浴於溪上。忽见有一小沙弥。从林间过去。祖呼之来。命使洗体。愉畅异常。视之疮已愈。祖乃致谢。又托曰。汝若逢人。慎勿言手洗玉体。童子曰王若逢人亦勿言亲见文殊。因忽不见。祖大惊异。命畵工图写其所见之相好而奉安焉今上院寺童子文殊像。即是也。

世祖入上院寺佛殿。将行礼拜。忽有一猫。口衔御衣止之。祖异之。即出。命索之。佛桌下果得一刺客斩之。故上院寺有养猫田。盖自此时始云。王宫内素多猫。设穽捕之而不许斩杀而具容貌疤记。放其猫于广州奉恩寺前舞童岛。(此法始于普雨之时)故划给猫田五十顷。属于奉恩寺。以为饲猫之资矣。

世祖尝饭僧于上院寺。亲临观之。与众僧共坐。有小沙弥捧鉢递饭。至世祖前。辄曰李居士请吃饭。众僧惊骇。罔知攸措。世祖独大喜。赐沙弥三品职。令缠红带。世传今俗儿童之缠红带者。即其滥觞云云。

盖所谓亲见佛菩萨者。古亦有其事。三国遗事云长寿元年。(唐武后年号)孝昭(新罗)即位。始创望德寺。将以奉福唐室。(望德寺已见於文虎王之时今系孝昭王代误矣)六年丁酉。设落成会。王亲驾办供。有一比丘仪彩踈陋。局闹立於庭。请曰贫道亦望斋。王许赴床杪。将罢。王戏调之。曰住锡何所。僧曰琵琶岩。王曰此去。莫向人言赴国王亲供之斋。僧笑答曰。陛下亦莫与人言供养真身释迦。言讫涌身凌空向南而行。王惊愧。驰上东冈。向方遥礼。使往寻之。到南山参星谷或云大碛川源。石上置锡鉢而隐。使来复命。遂创释迦寺於琵琶嵓下。创佛无寺於灭影处。分置锡鉢焉。二寺至今存。锡鉢亡矣。智论第四云。昔有罽宾三藏。行阿兰若法。至一王寺。寺设大会。守门人见其衣服麤弊。遮门不前。如是数数。以衣弊故每不得前。便作方便。假借好衣而来。门人见之。听前不禁。既获预坐。得种种好食。先以与衣。众人问何以尔乎。答曰我比数来。每不得入。今以衣故得此座。得种种食。宜以与衣尔。事可同按赞曰。燃香择佛看新绘。办供唤僧唤旧知。从此琵琶嵓上月。时时云掩到潭迟。

○光陵厌世意欲断发

朝鲜相传世祖大王。幸金刚山。初至断发岭上。望见山色秀丽。世念皆灰。即欲断发。左右谏阻。祖曰既已发心。不可辄止。遂断头部中心之发。因名其岭。今俗剃百会发者自此始云。盖俗呼頔门曰百会穴。按舆地胜览。断发岭在天磨山。距淮阳府一百五十里谚云俗人登此岭。见金刚山者。思欲断发出世故名云云。两说未知孰是。按懒隐(保郁)和尚所述。金刚山榆岾寺续事蹟记。云故老相传。多讹不真。如断发岭断发。拜岾岭一步一拜。实是前朝王将军之事也。(即高丽太祖也)世皆云光庙之类也。

○燕山汰僧命如悬丝

按海东佛祖源流释净心。号碧溪。金山崔氏。远嗣龟谷。又入明。传临济宗下总綂和尚法印而来。恭让时。辞退。後因沙汰。长发蓄妻孥。入黄岳山。(山在黄涧郡)隐居于古紫洞勿罕里云云。又按东师列传。(近世海南大兴寺释梵海所撰)碧溪和尚。入黄岳山。长发避世。是当朝鲜太宗大王沙汏佛法之时云云。

尚玄曰。碧溪和尚。既是高丽恭让时人。则与龟谷同时也。何云远嗣龟谷。愚谓远字。非以年代距离言之。而似以居地距离言之也。又朝鲜太宗之时。虽有减宗之事。而并无沙汏之举。则东师列传。未知何据也。

俗离山法住寺住持徐震河禅师。为余言曰。记得曾见虚应堂集。(普雨和尚文集)有自燕山朝。至中宗朝。凡四十余年。沙汰佛法之语云云。按燃黎室述记。燕山主。在位时。荒淫无度。以圆觉寺作妓坊。又按自废朝。(燕山朝)以後。都城寺刹。皆废为公府。两宗托虚名於清溪寺。(在广州清溪山)号为禅宗云云。然则於其中间。停废禅科。驱逐僧尼。不言可想也。虚应集中沙汰之说。即指此事者欤。又按燃黎室述记。有云。

「灯明寺学祖在直指寺。寺有好圆柿。每进二駄于内殿。(内殿即燕山君之慎妃也)密启曰。敝寺距京都僻远。愿令本宫奴子。岁来受两三駄输进。妃下懿旨曰。此甚易事。但虑树果岁或实有不实。如值不实之年。而宫奴往徵。依数駄载。则永为无穷之弊矣。其长虑如是。」

由是观之。燕山慎妃。因好佛故。学祖和尚如是通奏。决非在沙汰时者之所为也。然则太宗或燕山时沙汰云云之说。并属无据。慵斋丛话云。成宗时严度僧之禁。州郡推刷无度牒者。长发还俗。中外寺刹皆空云云。碧溪之长发晦迹。或在此时欤。盖碧溪。若为恭让时人。则距碧松年代太远。若为成宗时人。则又距龟谷太远。则佛祖源流所云。远嗣龟谷之远字。即以年代距离言之也。

○碧溪心印分传两人

尚玄曰。碧溪之法脉有可疑者非但此也。按海东佛祖源流。碧溪和尚。隐居黄岳。将启手足。传禅于碧松。传教于净莲。(净莲名法俊。讲法华经。世称俊法华)又许端甫清虚堂集序「道峯灵炤国师入中原。得法眼永明之传。宋建隆间返本国。(高丽)大阐玄风。以救末法。祖师西来之旨。始有所宣扬。而东土蒙伽棃者。乃获袭临济曹洞之风。其有功於禅宗也。讵浅尠哉。师之正法眼藏。传于道藏神范。历清凉道国。龙门天隐。平山崇信。妙香怀瀣。玄监觉照。头流信修。凡六世而得普济懒翁。翁久在上国。博参诸善知识。圆通即诣。蔚为禅林之师表。传其法者。南峯修能为嫡嗣。而正心登阶。(正心净心音通)寔继之。即碧松智严之嗣也。碧松传于芙蓉灵观。得其道者唯称清虚老师为最杰云。师讳休静。家本安西。少习儒家言。已通大义。辞章彬彬然。视决科若承蜩者。逮游头流。忽发大愿。投芙蓉门下。披剃受法。流通八教。澈三观。(中畧)师庄持大法。遍栖名山。腊已届七十矣。宣银皷於宝坊。转金轮於香地。尽破羣迷。独竪玄拂。道峯普济之教。至此而益弘明矣。(中畧)噫金言将剖。玉[叠*毛]俄灰。秖树息阴。慈航失櫂。人天之恸。曷有极耶。锺峰政公。闻师之训而兴起者。伤智幢之已折。悼戒宝之久沉。裒集遗文。以寓永慕。入涅盘之夕。招嘱门人曰。吾师之遗艹。吾不获綉梓而遽尔沦逝。将负初心。尔等毋忘我诫。俾卒其事。则吾亦瞑目於九原矣。且谓居士於此教有微胜因。以弁文为托。其门人惠球来踵居士之门。道亡师言为请。居士曰。果哉。盖有由焉。吾先子视清虚犹执友。不肖在少日。盖尝於简札覩之矣。顷岁西游获见老师於逆旅。亲聆妙谛顿割蓬心。师以身後碑文属於仆。仆衿裾士也。於竺教枘凿焉。何足模其行乎。尔师之托。其闻乎是欤。感念先故。不敢固辞。因叙其师法相传之迹而畧述师之梗槩以归之云云。」。

又按许端甫所撰有明朝鲜国慈通弘济尊者四溟松云大师石藏碑铭序 「自象教之东被三韩也。教律并倡。圆渐分门。数千年来。蒙伽棃者。人人各自夸握牟尼之宝矣。唯牧牛(普照国师)江月(懒翁王师)独得黄梅宗旨。蔚为禅林之冠。钳鎚一震。万人皆废。俾涅盘妙心正法眼藏。秘传於青丘之域。岂不异哉。普济。(懒翁)五传为芙蓉灵观。而清虚老师称入室弟子其慧观妙悟。有出於前辈。寔近代之临济曹洞也。厥後嗣法者。不无其人。而缁门盛推四溟大师谓可继西山之传。或庶几乎哉。(下略)铭曰维薄伽梵。倡法竺乾。涅盘妙心。灯以灯传。真丹。(真丹震旦音通)之东逖我三韩。畴承永明。江月独圆。嗣其末照。西山最先。慧炬晨朗。智镜宵悬。于于上足。其指百千。只诩锺峯。能筏迷川。」云云。

合以观之。许端甫氏既於佛法。亦不茫昧。且与西山四溟两师。深相知故。西山以身後之碑文属之。四溟以卷首之弁文托之矣。且许氏序。特叙两师师法相传之迹。而以碧溪为懒翁之法孙。又以懒翁为法眼永明之宗派。岂於平素有所承受者欤。甚有可疑者焉。盖受锺峯之托而请文于许氏者。惠球其人是也。法脉系綂如是失叙。何不即请改正而仍梓而刊之乎。盖因许氏位高自诩之故。惠球不敢烦渎也。何以知其然也。试观下文中观大师(名海眼)撰泗溟堂松云大师行蹟。有曰。

秪如小弟子海眼。乌石岭望州亭边末席下秽滓者也。而大师之室中。节适弟子。惠球丹献等。与八表黉侣相为之议曰。清虚是能仁六十三代临济二十五世直孙也。永明则法眼宗也。牧牛子则别宗也。江月轩则分派於平山。本碑中吾师之传於临济。昭穆失次。若後世盲聋乎智者。愈久而愈传。无乃有骇耳目者乎。以海眼。虽乏外孙虀臼且有董狐直笔。持其本碑。再三为请。故越三十一年苍龙龙集白龙龙月射兔日谨书

以是推想。则可知其时之情况也。虽然朝鲜初叶。懒翁法[泳-永+(瓜-、)]为较盛。以有高峯及涵虚两师。为当时禅门之宗匠。名声颇高。门徒亦多故也。太古门徒。虽云不少。一脉相传。命如悬丝。碧溪得碧松净莲。(净莲亦号白霞)两人然後。法裔始昌大矣。按碧松堂行录。有       示法俊禅伯。逢君赠与镆鎁釰。勿使锋鋩生绿苔。五蕴山前如见贼。一挥能斩个个来之偈。以此观之。可知法俊。亦禅教兼修者也。

○金守温遭国子摈斥

朝鲜金守温字文良。号乖厓。世祖使公赴北京。寻梵字不传东方者。甘露寺住持。中华名释也。闻公东国大儒。预设椅桌。为置笔砚鹅溪纸於其上。公入门。见壁有墨梅。即染笔题曰。曹溪黄梅。甘露墨梅。若以色见。不是般若。住持下庭叩头。(秋江冷话)公兄释祖。(世传信眉即公兄也)为和尚。雄文巨笔。一时无敌。居俗离山。成佛福泉。石锺藏舍利。旱则祷雨。

成宗九年。亲行养老礼於国学。台官启曰。金守温。诚孔门之罪人。不当与於斯礼。请出之。上以问于政院。政院对曰。守温上书世祖朝。自愿出家成佛。(愿从臣兄慧觉尊者信眉为僧云云)仍逃之山寺。故台言如此。乃命守温勿与於礼。

尚玄曰。吾为乖厓作觧嘲诗曰。悉达求法参仙人。仲尼学礼问老子。牧隐上书抑异端。莲社念佛谁敢鄙。栗谷出家耽释教。泮宫谒圣不为耻。惠化门通北去人。荡平碑下东流水。

○梅堂受知逃世为僧

金时习。号梅月堂。五岁能属文。号神童。世宗闻之。命招于承政院。知申朴以昌试之曰童子之学。白鹤舞青空之末。公对曰。圣主之德。黄龙翻碧海之中。世宗召其父日省。教曰。予欲亲见。恐骇人听。宜鞱晦教养。待年长学业成就。将大用。即赐帛五十匹。使自运公遂各缀其端。曳之以出。由是声震一国。既蒙睿奖。益懋远业。端宗乙亥。方读书于三角山。即闭户大哭。尽焚其书。发狂逃世。托迹沙门。(名臣录)公所谈论。不失儒家宗旨。至如禅道二家。深究病根。而喜作禅语。发阐玄微。虽老释深於其学者。莫敢抗其锋。自以声名早盛。而一朝逃世。心儒迹佛。取怪於时。故作狂易之态。以掩其实。士子有欲受学者逆击以木石。或弯弓将射。以试其诚。入居水落精舍。修道炼形。见儒生则言必称孔孟口不道佛法。人有问修炼事。亦不肯说。(师友名行录)狂吟放浪。玩弄一世。虽逃世於禅。不奉其法。世以狂僧目之。行过市肆。或凝眸忘归。植立移刻。或便旋衢路。不避稠视。羣儿指笑争掷瓦砾以逐之。(名臣录)世祖尝作法会於内殿。公亦被拣预。忽凌晨逃去。不知所之。遣使踵之。则故陷街里溷秽中。露半面而已。诸比丘推以为神师。服事颇勤。一日合辞请曰弟子等奉大师久。尚斳一教。大师清净法眼。终以付谁。诸生迷方。愿受金篦之刮。请益坚。公曰若大开法筵。公具袈裟法衣。坐跏趺。缁流坌拥。合掌罗跪。方耸听。公曰可牵一牛来。众莫测所以。牵牛系庭下。公又曰将蒭朿来。令置牛後。大笑曰。尔等欲闻法。是类矣。(人之迷冥无识者俗谓之牛後置蒭)缁众赧然而退。(龙泉谈寂记)或有语金守温坐化之事。公曰乖厓平生多欲。必无此事。假有之。坐化於礼不贵。吾但知曾子易箦。子路结缨而死之为贵也。不知其他(秋江冷话)僧学祖亦公之族而为僧者。不下於公。每与之抗。二日同行山中。时雨初霁。路傍有野豕所掘葛根成坎处颇深。积潦满坑。公曰余欲入此潢潦中翻转而出。若能从我乎。即与同入潦中。翻身而出。公一身及衣服无一沾湿处。学祖则浊潦满面。衣服尽湿。公笑曰尔焉能效我乎。(月汀漫笔)辛丑年间。(时年四十七)食肉长发。为文以祭祖父。畧曰帝敷五教有亲▆先。罪列三千不孝为大。愚騃小子。似续本支。沉滞异端。末路方悔。遂娶安氏女为妻。人多劝之仕。终不应。放旷如旧。未几妻没。复还山。作头陁形。(秋江冷话)癸丑终于鸿山无量寺年五十九。遗戒无烧塟。权厝寺侧。三年启殡面如生。以为佛。竟茶毗之为之立浮图。(名臣录)有四方志一千六百。纪山纪志二百。又有诗卷。李耔读其文。曰佛迹而儒行者也。(眉叟记言)明天渊者。元末翰林学士。元亡剃头为僧。名来复。字见心。而其须如故。高皇帝召之。怪问之对曰削发除烦恼。留须表丈夫。我朝梅月堂亦为僧而不去须曰。削发逃尘世。留须表丈夫。未知其有慕於来复而效之欤。抑亦暗合欤。二公节槩亦畧相似可谓奇事。(谿谷漫笔)金时习出家。尝居雪岳五岁庵。自号雪岑。着法华经拈颂。又注十玄谈要觧序曰。玄谈十篇乃佛祖玄关。非没量汉。莫能觊觎其门户。同安(常察)禅师。向关里揬入。慈悲忒[煞-(烈-列)+心]。开示迷途。不妨益众生知见。山僧。重畵虵安足。葛藤上更加枝蔓。然。月不因指。痴儿不能见兔不寻蹄。馋灵不能得。理会此谭。必因指蹄。见月得兔了。还我葛藤徕。成化乙未桃节哉生覇。清寒苾蒭雪岑。注于瀑泉山中。(後又有悦卿注字样)

○栗谷失恃出家耽释

李珥。字叔献。号栗谷。(世传栗谷生长於江陵之蓬坪)早失所恃。日夜号泣。一日偶阅释氏书。深感死生之说。且悦其学简便清净。有欲谢人事之意。十九岁入金刚山。贻书留别诸友。仍栖山寺戒定坚固。至忘寝食。居无何。觑破释氏近理乱真处。遂尽弃其学。专心吾道。二十三谒退溪。(李滉)于陶山。退溪与月川赵穆书曰。李生珥。明爽多记。以见後生可畏。公有献退溪诗曰。溪分洙泗派。峯秀武夷山。活计经千卷。生涯屋数间。襟怀开霁月。淡笑止狂澜。小子求闻道。非偷半日闲。月川称玩不已。退溪曰。诗不如其人。又致书于公曰。圣远言湮异端乱真。程张朱诸先生。其时若不能无小出入。而旋觉其非。非天下之大智大勇。其孰能脱洪流而返真源也哉。往闻人言。足下读释氏书。而颇中其毒。心惜之久矣。日者之来见我也。不讳其实而能言其非。吾知足下之可与适道也。所惧者新嗜靡甘。熟处难忘。五谷之实未成。稊稗之秋遽及也。(行状)李润雨言公庶母性悖无道。初年出家。盖以此後於石潭。见其庶母。感其恩德。变作良善人。金长生。(沙溪)言公之入山。实耽禅教。两说不同如此。(燃黎述记)公十余岁。文章已成。有重名。父惑於嬖妾。不得於父。出家云游。禅号义庵缁徒尊之以。为生佛。以竹兜子肩担而行。年二十长发应举。为一时儒林领袖。异议者以此贬之。亦不怪也。初以生员诣泮宫谒圣。掌礼闵福。訾以沙门不许。日至晚。榜中皆失色。公神彩自若。未尝少变。(涪溪记闻)宣祖元年。为弘文馆校理。公上疏曰。

臣髫年求道。学未知方。泛滥诸家。罔有底定。生丁不辰。早丧慈母。以妄塞悲。遂耽释教。因昧本心。走入深山。从事禅门。迨周一年。赖天之灵。一朝觉悟。累然归家。慙愤求死。自古中释氏之毒。未有如臣之特深者。当是时。自分为世所弃。便欲躬耕读书。以送天年。臣父惜臣雕虫末技。强令求名。遂作举人。应举不撤。区区之意。只求升斗之禄。以救饥寒耳。岂期好官倘来。谬恩横被。历职郎署。出入华省。自顾初心。不寒亦栗。请命觧臣职。退之畋亩。勉力为学。以修旧愆。上答曰。自古豪杰之士。未免佛氏所陷溺。不可以昔日耽释之小失。轻递论思重任。且悔过自新。其意可嘉。宜勿让

癸未记事日月录。大司谏宋应溉疏畧曰。李珥本一缁髠也。断弃其亲。得罪人伦。若论其罪。先儒固有定论。化身还俗。豢养权门。初选上舍。舘中多士。不许谒圣。赖沈通源遣其子铧。奔走先後。乃得行之。及其出身。为沈义谦所荐拔。得践清显。结为腹心。死生以之。中间自称向学。文之以词藻。自附於当时云云。时应溉朝回。出弹文示其甥申钦。(象村时年十八)问尔意如何。钦览。徐对曰。李某负当世重望。缁髠等语。似已甚耳。应溉默然。羣从譁然。钦之见摈於东人始此(象村諡状)

尚玄曰。按此乃朝鲜党人之始也。宣祖当时。官塲之中。党於沈义谦者谓之西人。党於金孝元者。谓之东人。兹後又分所谓四色党派。即东人西人南人北人。东人亦称少论西人亦称老论。南人又称午人。西人之中又有老西少西功西清西之派。南人之中又有清南浊南诗南碧南之名。 北人之中又有大北小北中北骨北肉北皮北清北浊北之党皆各有所主张之义理。世守勿替。罔或变改在朝焉互相诋轧。在野焉不通婚嫁。垂三百余年。遂尔顽固难破。党性焉遗传。人格焉薰成。古今天下。未有如是可惊可叹可笑可耻之历史也。

○许倜谏王击供沮祭

朝鲜儒臣最斥佛者有二许氏。一为世宗朝之许倜。一为世祖朝之许琮也。笔苑杂记。许倜尝为持平。(谏官也)世宗晚年。颇作奉佛之事。欲於僧寺。亲祭忌辰。公谏不纳。即率吏隶击破支供。以沮其行。遂亡匿。俟上怒霁。乃出。

许琮字宗卿。号尚友堂。世祖简文臣。分习天文地理。公属天文学。研穷步天之法。适有日食之变。公书启推步。其末并论上好佛法喜游畋亩之失凡六事。世祖以为。有志有才命加一资。後以兼艺文讲书。世祖曰汝是前日言事者欤。公申论前启之意。世祖欲试其守摘疏语以诘曰。十旬不返以面代牺。予无是失。而以夏康梁武比予何也。佯加威怒命捽下杖之。侍者罔测天意。无不股栗失措。世祖又取匣劒横膝。命力士崔适曰。候吾拔劒尽匣即斩之。徐徐拔劒。光闪闪照人。末垂露。公犹确然不动。畧无惧色。随问而对音吐洪畅。世祖还纳劒匣中曰。真丈夫也。世祖分授诸名臣释经诵之。名儒老师皆不免至公则曰。如某不喜佛。其勿授之。(行状)

又有二郑一洪。皆世祖朝人而其行状与许琮殆相似也。郑麟趾以领相论儒释是非。忤旨付处。(黜待之罚)数月召还。(朝野佥载)郑兰宗美风仪。襟度豁然。早为世祖器重。一日问周易圆觉经优劣。公曰佛氏妖书何得与三圣经比并乎。世祖震怒。命力士捽下撞之。公神色自若(名臣录)

洪逸童字日休。号麻川。尝於上前论佛事。上佯怒曰。当杀此虏。以谢佛氏。命左右取劒来公论辩自若。左右佯以劒抚顶者再。亦不顾视。无惧色。上壮之曰。汝能饮乎。公曰樊哙汉士也项王他主也。巵酒彘肩。不敢辞。况圣赐乎。赐酒一银盆。健倒。上曰。颇畏死乎公曰当死则死耳。敢以生死易其心乎。上喜。赐貂裘一领。(笔苑杂记)

○李鼊辟佛焚像免罪

朝鲜成宗大王二十年。仁粹大妃。(韩氏)造佛像。送于净业院。儒生李鼊等。取而焚之。大妃请治鼊罪。王辞曰。儒生辟佛。可赏不可罪。况自内闻之。而命推儒生。非人君之政也。大妃不能强。

尚玄曰。黄海道信川郡九月山废兴林寺。昔有铁佛像。有一儒者。称以辟佛。取而销之忽自像之臀部。片片爆飞。皆成小佛。相好毕备。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其人惧而止。竟得暴疾死。月精寺僧。奉安其佛并其小佛于本寺。(月精寺)近犹残存数躯。人有见之者。

又挽近二十年以来。耶稣教徒。(耶稣新教徒)至寺院。有指佛为魔鬼之偶像。肆其斥骂者。有唾於佛面者。甚至有毁伤佛像之肢体者。寺僧无力。任其所为。莫敢奈何矣。盖耶稣教十诫之中。有勿拜偶像之一节。(耶稣教出埃及记。十诫。一曰我外勿置他神。二曰勿拜偶像。三曰勿妄称耶和华之。名。四曰守安息日。五曰恭敬父母。六曰勿杀人。七曰勿奸[婬-壬+(工/山)]。八曰勿偷益。九曰欲害汝邻。勿作妄证。十曰母贪人宅第妻室及一切所有。此与佛教十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婬-壬+(工/山)]。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大同小异。守十戒则生天堂之说。皆亦相似。)虽然。余见耶稣旧教。即加特力派。塑安圣母玛利亚像于寺院。(礼拜堂)而其教徒。亦佩钉死十字架之耶稣像。则此非偶像而何。何独於佛。谓之偶像而斥之耶。将为何辞以辨之余知其将曰。耶稣新教。改良旧宗。并与圣母以及耶稣。一切无像。以为主义也云云。

余惟天壤之间。所有学术宗教以及一切事物。无一不依生人之情理而建立者也。夫天地百物。作像象之者。曰偶像。(见旧约)今造像拜像。有关系上不得已者存。何也。即如世人眷属亲友。互相赠遗写真肖像。时时展看。以伸纪念之情。假使有人。道见其父之铜像焉有不拜者乎。是情理上关系之不得已者也。若有伟大事业之家。绝世勳功之人。或图畵其形於麟阁云台。或铸立铜像於通衢大道。使之矜式於一国之中。瞻敬於千载之下是历史上关系之不得已者也。又於货币钞票印章。刻雕名君贤相之面貌。使用於万民之手者。是技术上关系之不得已者也。祠庙之神像。寺院之佛像。令其信徒。摄心对象是宗教上关系之不得已者也。今儒教。敬奉木造之神主。笔写之真影者也。景教。敬奉圣母抱儿之像。及耶稣钉死之牌者也。佛教。敬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塑像者也。况乎世尊。金口亲宣。圆觉经云。「若佛灭後。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景教亦云。上帝圣灵。无形无像。而造人。特肖己之像。夫法身无相。真佛无形。是空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色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於色於空。何可执着。但为後世表法而已。传灯录云。「赵州从谂禅师示众云。金佛不度鑪。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在里坐」。「丹霞天然禅师。在慧林寺。遇天寒。师取木佛烧之。人或讥之。师曰。吾取舍利。人曰。木头何有。师曰。若尔者。何责我耶」。「有道流。在佛殿前背坐。僧曰。道士莫背佛道士曰。本教中云。佛身充满於法界。向什麽处坐得」。「有一行者。随法师入佛殿。行者向佛而唾。师曰汝没分晓。何以唾佛。行者曰。将无佛处来。与我唾」。「第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年七岁。游行聚落。覩民间[泳-永+(瑶-王)]祀。入庙叱之曰。汝妄兴祸福。幻惑於人。岁费牲牢伤害斯甚。言讫。庙貌忽然而坏。由是。乡党谓之圣子」。「嵩岳破竈堕和尚。隐居嵩岳。山坞有庙。甚灵。殿中唯安一竈。远近祭祀不彻。烹杀物命甚多。师一日。领侍僧入庙。以杖敲竈三下云。咄。此竈只是泥瓦合成。圣从何来。灵从何起。恁麽烹宰物命。又打三下。竈乃倾破堕落。故号曰。破竈堕和尚」。据是言之。佛教之中。何尝重视偶像。不过是为凡愚之夫。令生渴仰之心。故设形像耳。然。为佛子者。忘其自性清净法身之佛。去拜一切神鬼等像。求福求子者。譬如衣藏宝珠。乞食他方者也。

○训导对策拿问窜配

朝鲜成宗大王二十年春正月。兼掌令李承健。承命设乡试於黄海道。还言。臣发策问本道恶疾救治之方。永柔训导权季仝。对策曰供佛则可救。此言有害名教。故不取也上乃教曰。季仝之辞。予甚愤焉。当朝家举贤之日。不陈尧舜之道。鼓唱浮屠之法。是欲使予如梁武之舍身。唐宗之膜拜而後已乎。仍命宪府拿致季仝窜于极边。又饬该曹。勿复度僧。

又一本云。成宗二十年己酉。掌令李承健。回自黄海道启曰。臣於解围。发策问本道众弊咀呪救治之方。永柔训导权季仝。对曰唯供佛可以救之。此人心术不正。其言有害名教。故黜之。上曰释氏蠧国害民。人所共知。凡有知者。在所当辟。而季仝身居师表之地背儒侫佛。欲以其教为救民之方。左道惑民。莫此为甚。其令宪府鞫之。且手书下教曰予常恨缁徒蔑弃天常。耗蠧民财。将欲绝其根株。扶植世教。而今者儒生。当朝家举贤之日。不陈尧舜之道。鼓唱浮屠之法。是欲使予如梁武之舍身。唐宗之膜拜而後已乎宜令有司推鞫。屏诸遐裔。

尚玄曰。李承健发策之日。满塲应对之士。读其文必也崇殷周而鄙汉唐贬萧曹而薄姚宋。个个芦淄川。人人贾长沙。唯权季仝。与众不仝。为一叶青。吾今以诗代之曰。苦海苍生奈尔何。茫茫生死任风波。谁知彼岸回头处。青眼篙师唱棹歌。

○狂儒取经责谕放送

朝鲜中宗大王四年己巳。自废朝。(燕山)以後都城寺刹皆废为公府。两宗托虚名於清溪寺号为禅宗。冬十二月。有狂儒数人。到寺持经帖而来。寺僧日精。令寺奴寻其踪。诬谓寺中执用鍮器。将七駄而来。呈诉捕盗厅将入启。搜其家。只有佛经数帖而已。俱以实启命致儒生於政院。责谕放之。还其经於寺。以儒而取经。虽无行检。本非怪事。而僧徒幻出飞语。诬人以罪。至烦圣听。其罪难赦。台谏侍从。欲正其诬妄之罪。而上意留难。末流之弊。识者忧之。(阴崖杂记)

五年庚午三月二十八日。兴大寺舍利阁灾。命推鞫儒生及傍近居民。寺本新罗古刹。我太祖悼神德王后之薨。命厝寺内。仍创舍利阁。嵽高五层。嵬立都中。且藏宝物佛经于其中。自燕山朝废为分司仆寺。中宗即位。因为公廨。先是火焚其寺。只遗舍利阁。至是大妃命中使移佛经于内需司。儒生尹衡等。本无赖。或刼夺凌辱之。翌日夜初鼓火始起光焰撑空。火云蔽天。都城内虽穷谷幽窦之中。纤微毕照。上。初疑奸人。欲藉以作乱。内间汹汹。久而乃定。上大怒。指为儒生所为。即命囚中学西学儒生及寺四方十家内儒生与居民于禁府。以不即捕囚。谴责禁府官。特罢经历金俌。令领相金寿童。承旨李希孟往治狱无验。必欲得情於刑狱之下。台谏三公公卿。连日伏合。以为儒生。不宜以取佛经偏疑火烧。乱施刑杖。上愈拒之。终施刑讯。果无验。尹衡等以首谋。杖八十付处。其余或杖或停举。台谏又论自上不当照律。尹衡又不宜杖。命免之。(阴崖杂记)

尚玄曰。朝鲜以来。崇儒抑佛。至是极矣。儒藉辟佛。目无王法。犹能免罪。洵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久矣。虽然儒之谓狂。亦犹僧之谓妖也。遂以狂儒为题。作诗曰。

无赖儒生古亦稀。成羣作队逞狂威。净业院中焚像去。兴天寺里刼经归。纵使眼前无释氏。何曾心上有王妃。剑山刀树千般说。佛法元来世法依。

○经国大典僧尼条例

朝鲜睿宗大王即位元年己丑。颁经国大典。其礼典之度僧条例。有云

「为僧者。三朔内。告禅宗或教宗。试诵经。(心经。金刚经。萨怛陁)报本曹。(私贱则从本主情愿)启闻。収丁钱。(正布三十匹)给度牒。(卷三朔者。族亲隣近告官还俗。当差知而不告者并罪。○度牃借者与者。依悬带关防牌面律论。)」

尚玄曰。护军裕饷。防民为僧。当时庙筭然也。故颁此样条例。若依是法。其不识字。如曹溪六祖慧能大士者。必不能成佛。其为私贱。如朝鲜六祖灵观大师者。必不能作祖也虽然曹溪六祖。闻他人之诵经而能悟道。朝鲜六祖无本主之情愿而亦出家。此其所谓官不容针。私通车马者欤。度僧条例虽云苛严。为僧者依然如故。

「明宗五年诏曰。良民日渐减缩。军卒困苦之状莫甚於此时。此非他故。民有四五子则。厌惮军役之苦。尽逃为僧。以此僧徒日繁。军额日蹙。至为寒心」。

此等之弊。高丽时亦然。然则何有於法哉。不如听民之为僧者。而使尽其为僧之道也若为僧者。不依本分。裁汰之可也。惩罚之可也。

又经国大典(寺社)条例。有云

「陵寝至近之地。创寺刹者。严禁。陵官不禁者重勘。(英宗庚寅下教)」

按贞陵愿堂兴天寺造成记云。洪武丁丑葬神德王后于贞陵。又於茔域之东创寺曰兴天。追冥福也。太祖召谓臣近。(权近)曰。予化家为国之日。惟神德内助实多。奄尔迁逝。予甚悼焉。冀其利往。创立兹寺。又欲追择。福国利物。永世无穷。尔宜为文。垂示于後。

敬陵愿堂正因寺记云。陵园有寺何也。盖嗣王宫。追孝先王。侧近陵寝。制为仁祠。以崇三宝。以导冥游也。自汉唐以来。英君谊辟。莫不皆然。乃帝王报本追远。无所不用其极之道也。

光陵愿堂奉先寺记云。大王大妃懿旨以为稽诸古制。先王陵寝之所。必有精蓝之设。又云寺则既立。然距陵寝冈峦相隔。宜构真殿于寺侧。使大行在天之灵。亦得遂皈依之敬以和乐冥游。乃立影殿于寺东。名曰崇恩殿。

英陵愿堂神勒寺记云。大王大妃殿下懿旨。若曰。先王见父王于梦。将欲创寺英陵之下仙驭遄回。奄弃臣民。未及营缔。今先王在天而我等不亟从事於遗旨。其何以奉先王於地下乎。即命韩明浍韩继禧等。令母远寝园择定置寺之处又云神勒寺去先王茔域甚迩。锺鼓之声。可达云云等。

然则祖宗遗制。陵寝之侧。必建佛寺。务令近迩。今法与古全然相反。不宁唯是。英宗世孙正宗大王。创建龙珠寺於隆陵。(庄祖之陵)至近之处。以为愿堂矣。盖朝鲜以後所创寺刹。无一非为陵园愿堂而设者也。按慵斋丛话。陵室之傍。有斋社自昔然也。如健元陵显陵有开庆寺。齐陵有衍庆寺。厚陵有兴教寺。光陵有奉先寺。敬陵昌陵有正因寺。迁英陵於骊州。改神勒寺为报恩寺。以为斋社。独献陵无社。盖因太宗遗教也。士大夫亦於墓傍作斋庵。非崇释教。欲令僧徒禁护墓山也云云。慵斋此言。未免掩耳偷铃也。试思之。王家陵寝之置斋社。是为禁护山陵耶。抑为荐度先灵耶。士大夫家斋庵。亦复如是而已又经国大典(寺社)条例。有云

「凡寺社勿新创。唯重修古基者。告两宗报本曹启闻」

至于今时朝鲜总督府。不许新创寺庵。但许重修古基者。亦依行是法也

○舆地胜览寺社事蹟

○京几道加平郡云岳山悬灯寺事蹟云。普照国师在望月山圆通庵。望见云岳山中三夜放光。往访其处。则藤萝之下。观音一殿。巍然独存。玉灯悬在殿南石塔之上。而火不灭矣。於是国师创寺而名之曰悬灯。(又云新罗法兴王时。中国使天竺僧摩罗诃弥。骑白象传经法于海东。王迎于北汉州。摩罗诃弥举锡东指白云生於石山。遂跣足入其山。王为建大伽蓝。封其山曰云岳。按新罗真国王或真平王时。西域三藏毘摩罗真谛农伽陁佛陁僧伽等三人与安含法师始到鷄林。译佛经而不知其所终。此所谓法兴时摩罗诃弥。疑是真兴时毘摩罗之传讹而无据也。)又云。我太宗十一年。涵虚祖师自三角山圆觉寺。往五神山。过云岳山西。迷失道。有白鹿前行。随之踰山度壑。得钜林。不见其鹿。见一古殿在林间。殿侧有塔。塔间有吟曰。并日刀口是前身。因果既尽又果因。师因感悟。重建其寺。为三大君愿堂。因奉其位室。赐三百结。(按涵虚筑。有照灯寺愿堂主为洪相国涉仙▆请普说之文。则此可为事实也)崇祯甲申後再癸未。龟岩老禅文信。重建火寺

壬辰九月下澣志

大施主嘉善大夫。兼八道僧大将教宗判事玄楫

○江华传灯寺在吉祥山。(有檀君时三郎城祭天坛遗迹。又有史库。朝鲜时代藏历代实录)。寺之佛殿。颇称杰构。大正五年。住持鞠莲月。得朝鲜总督府寄附金一新修补。往年寺曾为士匪所据。日兵剿讨。欲放火烧寺。月和尚哀求得免。又推还山林十五万坪。寺赖以保。月和尚之於传灯。无异重创之主也。

○丰德敬天寺。在扶苏山。寺有石塔十三层。刻十二会相。人物耸动。形容森爽。其制作时巧。天下无双。谚传元脱脱丞相以为愿刹。晋宁君姜融。募元朝工匠。造此塔。至今有脱脱姜融畵像(舆地胜览)(前韩光武九年。日本使臣田中光显。移去本塔)(寺今废)

○长湍宝凤山华藏寺事蹟云。牧隐李公。尝撰指空碑曰。西国满王之子禅贤。号指空(元)泰定间。重译数十国而来。见天子于难水之上。论佛法称旨。岁给衣粮。曰吾不为是也。去而东游高句丽。礼金刚山法起道场。未几趣还燕以有旨云云。寿岘文集中。有华藏寺重建记。其文曰。寺在畿甸长湍府宝凤山。观其旧藏。梁上短识。洪武十八年己丑丽王剏净刹于继祖庵兰若遗基。额曰华藏。乃指空所命也。先是丽王。尝闻指空之风采倾心渴求而引见之。所言皆从。盖剏净刹立愿堂。亦从指空之谟而为之也。故寺有丽王畵像。(恭愍王自写像)指空塑像。使人仰慕之。亦有指空所斋来之贝叶经一夹。牛头旃檀香一条。洎我孝庙在潜藩。入燕取降真香。锡寺僧。由是寺多奇物焉。东有指空定慧灵照之塔。本寺有白地金书法华经。称为稀珍。

指空和尚。带来牛头旃檀及贝叶经一卷藏于本寺。传为法宝。不幸近今。兦失此物。近世人。赵秋斋。(名秀三)游华藏寺。有咏贝叶经长篇诗云

藏经阁上风日好。寺僧请余观佛宝。清晨洒扫亚字房▆盘托出红锦囊。囊中八百贝多叶。五轴均分一尺长。编以素丝饰楠木。祖师手泽监毫芒。蜀茧吴绫较柔滑。蕉叶竹皮俱生疆。两头廿行行七字。当中底意加三行。蝇头大小鸟迹如。端严决非凡人书眼生口呿读不能。有时瞠然视诸僧。僧亦唯唯色惭忸。只云横书仍横读。譬如两瞽执一畵。终日摩挲妄见解。不辨纸上画何物。心灵但知生光恠。更有栴檀似牛头闻言一爇通九幽。真香如意真珠袄。被人盗去今何求。我惜真诠方咄咄。尔爱外物空咻咻忆昔祖师齎来时。行童侍者皆闻知。胡不当年译汉字。使我坐听尔读之。

恭愍王自写像。今年为盗所失。旋即覔还。寺僧当思所以永久保存之道也。

○水原龙珠寺。在花山。朝鲜正祖十四年。命剏此寺。为显隆园之斋宫。(显隆园。今为隆陵。即正祖皇考庄祖之陵)刻大报父母恩重经凡三版本。藏于本寺。以寓追慕之孝思。见于本寺事蹟。即如。

御制花山龙珠寺奉佛祈福偈

寺为显隆园斋宫而建也。小子。窃取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此八万四千普眼法门之经义椉教。谨述偈语。以效三业供养。(一业谓身。至诚敬礼。二业谓口。发言称美。三业谓意。正意想念)用修报恩福田(谓父母有养育之恩。若能供养恭敬。是名报恩福田)

初序分一

普告人天

慧日大圣尊。威德叵思议。椎锺告四洲。牖众登十地。(注畧)

二正宗分七

一大地宿因

宝花飞曼陀。员树生忉利。东土宿吉庆。乔山开新寺。(注略)

二供养七宝

九秋瞻博节。工祝奏蒇事。金银及玻璃。玛瑙与砗磲。(寺建於九月。按礼记月令。是月也。菊有黄华。梵语瞻博是也。(下注略))

三庄严万偈

清净广严饰。重重壮佛居。我有优昙鉢。万四千大书。(注畧)

四应运发祥

果然金轮圣。应期来作求。叶檀风嘘七灯。莲雨沃三车。(注略)

五福德无量

乳海无量福。敷锡自初生。如稻麻竹苇。十椉刹七盈。(乳海。海之数有七。乳海居其一。谓世有一海。其味如乳也(下注略))

六诸佛护佑

毗卢遮那光。迦陵频伽声。齐发爱戴愿。弘誓保佑明。(注略)

七菩萨愿力

复次诸世雄。一一皆佛情。我知真如是。法力照无边。(注略)

三结偈分二

一净土极乐

甘露遍净界。秋月满长天。一曲阿兰若。王城上由旬。(甘露。秋月。净界。长天。皆賛美之辞。阿兰若华言闲静处。由旬华言限量。有三等不同。上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如须弥山。高八万四千由旬。双持山高四万二千由旬之谓也。龙珠寺距王城八十里)

二恒沙宝籙

於焉现菩提。导之跻梵春。作偈颂佛恩。报果占溱溱。(注略。注末有署「弘济」方形印「万机余暇」亦方形印)

予即祚二十年乙卯仲夏

(署)奎章之宝(方形大印)

又按国朝编年。正宗二十年丙辰。(此以即位之年计之者也)三月

以偈字帖。替除夕重午禳辟符。书下御制文曰。佛乘大报父母恩重偈。警切剀挚。导羣生以跻极乐。与吾儒报本尊伦之旨义。如溪心之印月。岂比於除夕重午云观搨颁之禳辟符。自今。两明日。(明日疑即名日之误)代贴此偈。以印本遍与之。如是我闻。佛谛十恩。为人劝。遶湏弥千匝。造经典万卷。不如以八种梵音告众。各各为爷娘。得生天上快乐齐发愿。仍命以曩谟三满多没駄喃唵秫帝律尼娑缚诃十六字。(父母往生净土真言)付云观印刊。以替符贴之进。云云。

世传正宗大王。初欲沙汰佛法。适有长兴宝林寺僧。法名宝镜者。进献佛说大报父母恩重经。乙览之余。宸心大有所感触者。於是。命宝镜为八道都化主。剏龙珠寺。仍为八路都僧綂。兼龙珠寺都摠摄。且刻恩重经板本。藏之本寺云。

○水原万义寺。在舞凤山。辛禑时。我太祖自义州。举义回军。僧神照在麾下。与定大策焉。恭让王时。特赐功牌。(封奉福君)使主是寺。仍给奴婢土田。传于恭孙。(舆地胜览)龙飞御天歌云。僧神照。初居雉岳山觉林寺。(天台宗寺刹也)豪勇过人。及从上。畎猎战阵皆得随侍。虽不食肉。每当进膳。常亲割开国後。以功封奉利君。按丽史。照乃恭愍王之幸僧。又按懒翁集。照系天台宗僧也。

○竹山郡七贤山七长寺事蹟。高丽慧炤国师入中国。为宋太祖师傅。还国剏本寺。化度七恶人。故山称七贤。寺称七长。师寿八十三示寂。宋帝勑赐諡号定觉道首慧炤国师使太子少传金显撰行蹟碑铭。立碑于弘济馆之左。立九层舍利塔於右。乾隆二十年和月子圆一识云。故畧而录之。以俟後考。按高丽大觉国师。七长寺礼慧炤国师影诗云「空门功业许谁同。千乘抠衣味道风」。据是则慧炤似非帝师而乃王师也。

权近送裴仲员修撰晒史序。本朝。(高丽也)有海东数百年。初藏国史于伽倻之海印。盖虑後世遭乱而坠失也。伽倻在国最远而险。海印在伽倻最僻而深阻。故国家虽有变。而乱未尝及焉。祖宗之虑远矣。比者制倭失律。深寇州县。伽倻几不守。洪武己未秋。移输于善之得益。辛酉秋踰岭而北。又输于忠之开天。今癸亥夏。贼又逼忠之旁县。七月又自开天移于竹之七长寺。地之险远。不足恃而贼之敢深入。乃若此。呜呼可以观世变矣。

○果川清溪寺。在清溪山。(自燕山废主以後。都城寺刹皆废为公府。两宗托虚名於本寺。号禅宗)。卞季良诗。石路千崖畵。香烟一室清。客来求煑茗。僧坐自翻经。树老何年种锺残半夜声。悟空人事绝。高卧乐无生(舆地胜览)

○果川三圣山。(即冠岳山)三幕寺事蹟。新罗元晓义湘尹弼。结第修道。故人名其山曰三圣。後道诜立五百裨补。以镇山川气脉。是山在其数内无学国师相定国都於汉阳。以外白虎势急形危。多有奔动之气。乃立寺其上曰虎压以镇之。创庵其前曰狮子以威之。埋犬其傍曰四犬隅以留之。

○始兴。(古衿川县)安养寺。在三圣山寺之南麓。有高丽太祖所建七层甎塔。金富轼撰碑字缺(今废)

○安城青龙寺在瑞云山。高丽懒翁和尚剏建。朝鲜思侃禅师重创。

○忠清道忠州开天寺。在净江山。高丽历朝实录。初藏於陕川海印寺。因倭寇移于善山得益寺。又移于此寺。又移于竹山七长寺。恭让一年。以其地近海。倭寇易至。复藏于此我世宗朝。以修高丽史。皆输于京(舆地胜览)

○忠州德周寺。在月岳山下。谚传德周夫人建此寺。因名之(舆地胜览)

○清州铜樯在城内龙头寺。寺废而樯存。高十余丈。世传初设州时。用术者言。建此以表行舟之势。李承召诗。卓盖亭亭百尺长。行人指似为。彷徨。谁移铜柱蛮溪上。恐是金茎汉苑傍。根入泉源连地轴。顶横云表插天潢。昔人建此非无意。要与雄州镇一方。龙头寺铁幢记。早聆幢竿所制餝。佛门之玉楼幡盖。由来粧宝殿之神斾。其犹鹤翔碧空龙跃青霄。立之者旁发信心。望之者必倾丹愿。固知伏魔铁杖。挫贼霓旌。顷有堂大等金苪宗者也。州里豪族。乡闾冠族。偶因染疾。忽约佛天。仰祈则敬造铁幢。俯担则庄严玉刹。然而难停逝水。易没黄泉。已间数岁。迟延隔时。容易於时从兄堂大等。(八字缺)金希一等。彼为还源。此继颓纲。遂令铸成三十段之铁筒。连立六十尺之铁幢。穿云耀日。贯雾倚空。鲁氏云梯。难攀龙盖。甘宁锦缆。未敌缫绳。可谓奉往心深。兴□情切。植金刚之不朽。管玉刹之无穷。(缺略)幢竿始立。天半可及。巧成物像。庄严□□。兄弟两家。合修善业。铸之植之。无穷永劫。

当寺释紬大德。檀越兼令金布一。金宽谦等。监司上和尚信前侍郎孙熙大(以外字多缺故畧之)奇俊大司学院郎中孙仁谦。

维峻丰。(高丽光宗年号)三年大藏壬戌□□二十九日。铸成。前翰林学生金远撰并书

○公州东鹤寺在鷄龙山。寺有招魂籍记。首书(弘暐)。(端宗御讳)次书瑢(安平大君)瑜(锦城大君)友直(瑜之子)郑悰皇甫仁金宗瑞。及其他一切死难之人。盖东鹤寺。即祖宗朝为冤死人。施供之设故也(成三问遗集)

○公州鷄龙山岬寺。徐居正记畧曰。山之顶出泉。常见跃金鱼。下有龙潭。黝黑可愕。山之阴安育王塔(舆地胜览)

○公州麻谷寺。在泰华山。寺有一塔。以铜为冠以盖之。世传此塔之盖。为贵物云云尚玄按本寺事蹟。寺以麻谷为名者。有二说焉。一以为。初剏之人。(新罗普照禅师)道行高诣。参学者多如谷中之麻故名。一以为。寺本麻姓贼所据之地。驱逐他处。而创寺故名。二皆不类焉。吾有一说。未免杜撰。盖无染国师入唐得麻谷宝彻禅师心印而还。住熊川。(今公州也)之圣住寺。(寺本名乌合因国师故改圣住)则或时来住本寺。所可推想也。则因思慕其师。名以麻谷者欤。

○庆尚道尚州大乘寺。在四佛山。三国遗事云。竹岭东百里。有山屹然高峙。真平王(新罗)九年戊申。(原本作九年甲申误矣故今改正之)忽有一大石。四面方丈。雕四方如来。皆以红纱护之。自天坠其山顶。王闻之。命驾瞻敬。遂创寺岩侧。额曰大乘寺。请比丘。(失名)诵莲经者主寺。洒扫供石香火不废。号曰亦德山。或曰四佛山。比丘卒既塟。塚上生莲。○高丽僧真静游山记曰山之坤维有寺。名白莲社。庭之左右。有米[米*正]井。又有义湘说法台。椶笠锡杖尚在。

○善山桃李寺。在冷山。新罗沙门呵道所居。谚传阿道见新罗王。道。还到山下。见山腰冬月桃李盛开。遂建此寺。因名焉(舆地胜览)

○金山直指寺事蹟碑铭并序。(撰者失名)寺在金山黄岳山之东南。号直指。剏寺时。能如大师不用圭臬。测之以手。直指开基处。故寺之得号以此云尔。或传黑胡阿度。剏一善冷山桃李寺时同时开基者也。而本寺事蹟碑毁以失其文。俱不可稽也。盖黑胡阿度。俱在新罗讷祗王朝。而倡本国佛法云尔。世传能如大师。当丽祖仁同之役。以神力济之。又能预告克敌之期。丽祖綂合後。作大伽蓝于兹。以报师。优赐田土财宝。以为贶厘之具自是惠宗定宗光宗。赐賫相踵。所以崇奉是寺甚至。命学士林民庇撰寺记。集王右军字刻之石。能如弟子信弘慧眼等八人继居之。以金字写经五百九十三函。函皆髹漆黄金饰作海藏堂以安之。殿宇之侈。龙象之盛。蔚然为东方第一道塲。凡僧髠之三昧其道为国师者。无不由是寺而发蹟焉。入本朝。以寺之北冈。有吉地。安恭靖大王御胎。仍赐田隶于寺以宠之。已而有学祖大师。被光庙殊遇。住是寺而经纪修葺。故言有功德於是寺者皆以能如学祖两大师为首焉。壬辰之乱。寺荡为灰烬。山人仁守明礼等。发愿重修。继而有妙衍尚元信洽宝监道慧觉淳等干其役。七十年间。首尾用力。殿阁之数。供佛之具悉复旧贯。其榜曰殿者八。曰阁者三。曰堂者十二。曰寮者四。曰庄者三。曰门者四。其正室三百五十二楹。厨廊倍之。山内二十余庵皆属焉。诸比丘之营葺。可谓勤勤耳。寺僧嘉善吕详。欲记其本事颠末。鸠材伐石。谒余以请文。余念兹寺在胜国。则协賛神谋。笔基于此。逮乎本朝。长卫胎室。为毓庆之基。则灵异之迹。利益之功。岂他山寺比也。寺之屡废而旋兴者。亦以是夫。遂叙其事。继之铭曰。

墨道海藏经始之迹兮。何其茫然无可记。作之者能继之者祖兮。惟历历若前日事。双松苍苍兮不老。与兹寺兮终始。崇祯纪元後五十四年辛酉七月立。

○义兴麟角寺在华山。洞口有石壁矗立。俗传昔麒麟挂角于壁。因为名。有闵渍所撰僧

普觉碑(舆地胜览)

尚玄按。普觉者。高丽高宗王时。封为国尊。法名见明。字晦然。後易名一然。翰林闵渍。奉勅撰碑。门人沙门竹虚。奉勅集晋右军王羲之书

○金泉(古知礼)青岩寺。道诜国师创建。寺之上有修道庵。其石佛是道诜所造。颇有灵验。朝鲜虚静和尚。(碧岩法嗣)重创本寺。晦庵大师聚众千余。盛弘华严。明治四十五年。本寺灾。比丘金大云。时为住持。发誓愿为化主。募化檀施。一新重建。堂舍殿宇。壮丽雄伟(猊云散人撰碑比丘珍梓书)

○咸阳灵源寺。在智异山。头流志云。寺於康熙壬寅火。事蹟无考。或传古祖师灵源创建。寺僧相传灵源祖师。即临济玄禅师嗣法。新罗智异山和尚者是也。或云寺在万水洞最深源故名灵源。万历间。芙蓉清虚青梅三祖师。相继住锡得道。故方丈有三影殿额者以此。康熙乙巳。比丘戒坦重构。境致滋爽。为禅教翼北。大正二年寺又灾。田琴巴(住持)李南坡金包光白初月诸比丘等。募缘重建。壮丽宏敞。甲於南方。猊云散人崔东植撰上梁文。

○咸阳上无住庵在智异山。高丽崔滋补闲集云。僧无己自号大昏子。於此山。一衲三十年每冬夏不出。卷肚皮束于带索。春秋皷肚游山。日食三四斗。一坐必浃旬。起行则朗吟作偈。山中七十余庵。每食一庵。辄留一偈。无住庵偈云。此境本无住。何人起此堂。惟余无己者。去住本无妨。语若踈易而寄意高深。殆寒拾之流欤。

○咸阳碧松寺。在智异山。镜岩记云。碧松大师以正德庚辰。入智异山。构草庵居之。後人增剏为大兰若。因以碧松名。属咸阳郡。师徧相地理。助道名区。无过於此。遂开法界前後悟心者七人。

近世有瑞龙和尚者。京域士族也。居本寺以律行称。故官隶不敢肆侵虐。寺以是赖安焉

○河东郡七佛庵。在智异山花开谷。世传驾洛国首露王子七人。从玉宝禅师(本云玉宝仙人)出家。先入伽倻山。後移智异山。结云上院。坐禅得道。故後人改名七佛。而额曰东国第一禅院云云。院有亚字禅室。(温突。作亚字形。其凸画为坐禅之处。而凹处为行径)世传新罗昙空和尚所造。(本院事蹟云。新罗秪摩王八年己未。昙空禅师造此温突。而此是阿道输入佛法之前故。未能确信)堂宇屡经重建。而温突则一无变改。火道不滞。高低。(高谓凸处低谓凹处)均温是为圣人不思议之迹云。朝鲜中宗九年。(明嘉靖三年甲申)碧松禅师之弟子。有秋月祖能禅师者发大愤志。叅无字话。昼则於亚字禅室。翘足而叅。夜则负大石而下双磎。礼六祖塔。又负而还。每见有大虎。陪後首擎。以助疲力。一日。翘足之时。忽足坼而血流。於後夜分。透彻祖关。时中宗三十七年。(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八月七日也。适时。门前有大桧树一株。无风自折响振山谷。警发大众。於後三年十二月八日夜子时示寂。以遗嘱。聚土石藏舍利。後人欲改塔。辄有虎吼。终不能改。龙蛇之变。浮休善修禅师。来住本院。隆庆二年戊辰。因重创之。道光八年戊子。金潭长老与法资大隐和尚。自灵岩道甲寺而来本院。结一夏後忧我海东戒律之失其传。依经求戒。诚祷佛前。至第七日。一道祥光。注大隐和尚之顶自此禅律并扬。至庚寅。本院灾。金潭长老与大隐和尚。化缘重建。悉依旧制。前韩隆熙元年丁未。土匪之乱。禅众四散。至庚戌春。更议会众。大开禅社。又有徐起龙禅师。修葺堂宇。焕然改观。

尚玄曰。朝鲜人居室。温突之制。未知创自何代。

按海东绎史引旧唐书高丽传。(既系旧唐书则所谓高丽传者即高句丽传也)云高丽。其所居。必依山谷。皆以茅草葺舍。唯佛寺神庙及王宫官府。乃用瓦。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熅火以取煖。(注云按长坑。今温突之制。辽志女真裕。穿土为床。熅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即坑也。顾炎武曰。北人以土为床。而空其下。以发火。谓之炕。旧唐高丽传。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熅火以取煖。此即今之土坑也。但作坑字)

由是观之。温突之制。创自北方。灼然可知。今北道人寝食起居土炕之上。尚有女真遗风。且北方天候。每多寒冻。故其防御之事。亦必较早也。今露西亚人。煖突。缘屋壁为之其制甚便。即此可见民居生活制度。随方发达各异也。昔秦时。阿房成。蜀山兀。今朝鲜有温突而四山兀。近年以来。有森林令。禁伐严密。於是京城都会之地。多用煤炭。以代火水。温突之制。从此应有多少所变迁也。

○山清大源寺。在智异山。镜岩记云。天王(智异山最高峯之名)一脚。走艮从东委蛇起伏。止晋西百里。羣峯拥庵。两川襟合。古有法界。曰平原寺。刧换有云卷大师剏兰若。是为大源。盖晋西水源。无大於此而後人取道之大源出於天。故殿曰天光。楼曰云影。极壮丽为岭以下第一讲堂。庵後石塔十层。藏舍利七十七个。往往放光。大正三年甲寅一月十二日本寺灾。住持比丘赵永泰一新重建。遂复旧观。

○清道云门寺。在云门山。三国遗事云。本郡古籍裨补记。谚传记载。宝壤祖师。入中国传法来还次。西海龙王。邀入宫中念经。施金罗袈裟一领。兼施一子螭目(今俗谓龙种曰螭目盖出此典)为侍奉而追之。嘱曰于时三国扰动。未有归依佛法之君主。若与吾子归本国鹊岬。创寺而居。可以避贼。抑亦不数年内。必有护法贤君出。定三国矣。言讫。相别而来还。及至兹洞。忽有老僧。自称圆光。抱吊樻而出授之而没(按圆光以陈末入中国开皇问东还。住嘉西岬而没於皇隆。计至清秦之初无虑三百年矣。今悲叹诸岬皆废。而喜见壤来。将兴之故告之耳。)於是。壤师将兴废寺。而豋北岭望之。庭有五层黄塔。下来寻之。则无迹再陟望之。有羣鹊啄地。乃思海龙岬之言。寻掘之。果有遗塼无数。聚而蕴崇之。塔成而无遗塼。知是前代伽蓝墟也。毕。创寺而住焉。因名鹊岬。未几太祖统一三国。闻师至此创院而居。乃合五岬田束五百结纳寺。以清泰四年丁酉赐额曰云门禅寺。以奉袈裟之灵荫。螭目常在寺侧小潭。阴隲法化。忽一年亢旱。田蔬焦槁。壤勅螭目行雨。一境告足。天帝将诛不(法)。螭目告急於师。师藏於床下。俄有天使到庭。请出螭目。师指庭前梨木。乃震之而上天。梨木萎摧。龙抚之即苏。(一云师呪之而生)其木近年倒地。有人作楗椎。安置善法堂及食堂。其椎柄有铭。初师入唐回。先止于推火之奉圣寺。适太祖东征。至清道境山贼啸聚于犬城。(有山岑临水峭立今俗恶其名改云大城)骄傲不格。太祖至于山下。问师以易制之述。(述术音通)师答曰。夫犬之为物。司夜而不司昼。守前而忘其後。宜以昼击其北。太祖从之。果败降。太祖嘉乃神谋。岁给近县租五十硕。以供香火。是以寺安二圣真容。因名奉圣寺。後迁至鹊岬。而大创终焉。师之行状。古传不载。

○奉化(今荣州郡)觉华寺。高丽李仁老破闲集云太白山人戒膺大觉国师嫡嗣也。幼时寓僧舍读书。大觉隔墙闻其声。曰此真法器也。劝令祝发在门下。日夕孜孜钻仰。优入阃奥继大觉。弘扬大法四十余年。为万乘敬仰。常不离辇毂。累请归太白山。剏觉华寺。大开法施。四方学者辐凑。日不减千百人。号为法海龙门。又高丽崔滋补闲集云。无碍智国师戒膺。讲道外。游刃於文章。睿王邀入大内。苦请留。师作偈云。圣勅严明辞不得。岩猿松鹤别江东。多年幸免鱼吞饵。一旦飜为鸟在笼。无限旅愁宫里月。有时归梦洞中风不知何日君恩报。瓶锡重回对碧峯。即往太白山卜居将终焉。上。复遣使徵之。屡诏不受。

○顺兴(今荣州郡)浮石寺。在太白山。(今凤凰山)新罗义相国师创建。传大教之处。高丽圆融国师名决凝者。住锡是寺。寺之无量寿殿及祖师殿。皆系丽代建造。工术雄美。今朝鲜总督府出国费修补之。以图保存旧蹟。本寺有华严经板本。字细而无疏钞。盖其造成。疑在圆融国师时也。

○全罗道长城净土寺。(今白羊寺)在白岩山高丽郑圃隐诗。求诗今见白岩僧。把笔沉吟愧不能。清叟起。楼名始重。牧翁作记价还增。烟光缥缈暮山紫。月影徘徊秋水澄。久向人间忧热恼。拂衣何日共君登。

白嵓山净土寺事蹟序云上人麟净。其所居净土石窟。其所参究祖师西来意。日一食。人不见其下山。叟初不识渠。识渠者云然。忽携净土事蹟。谒叟言。将镂板以寿传。俾叟借一臂力。视其籍。绸缪付嘱。自觉俨以下。转藏设会。自至正以下。乞文庄严。自郑三峯以下。犂然若指掌。叟谓麟净。有寺则不可无籍。有籍则不可无尔。尔去乎。独无尔乎。尔又何忧。若必言其究竟虚幻。则叟亦不能自保。奈尔何。进退安用我为。但叟所问於净。则有之。尔方从事尔之太上一着。虽形骸亦且外之。犹恋恋於形骸之所寄。刍狗之陈迹较其传於瞥眼间。此所谓色空不相离。世出世无别法者耶。寺曾叟读书。僧有所请叟不能恝。又次其桥楼圃翁韵。使尾录于籍。诗曰。分灯借榻定谁僧。往事庵栖入梦能。黄鸟啼边双岸合。丹枫丛里一楼增。正疑雪壁云头矗。更得氷溪月下澄。人世渐如辽柱鹤。杖藜非复昔年登。

道光二十九年己酉仲秋日江上病叟奇正镇识。(奇正镇号芦沙)

○顺天仙岩寺在曹溪山。弘文馆提学希庵蔡彭胤撰重修碑云圣上。(朝鲜肃宗)二十四年戊寅。仙岩寺若休大师。作圆通阁於舍之北。明年造圣像一躯。又三年造五十三栴檀像洎影。又明年修大法堂以及五十殿。并易其漫漶陊剥者。既已事。使来齎状。以乞辞。惟吾东方多山。佛氏之居。若其石置然。最初曰皇龙寺。其盛也。以罗之慈藏道诜二国师先後之也。闻之古记。诜之西学於唐也。得遇大德焉。所裨补之区。凡三千有五百。湖南之三岩在焉。曰。朗州之龙岩。曰曦阳之云岩。而其一为昇平之仙岩。盖归而相之。岩在府治西四十里。曹溪之山。虎穴之阴。侧立十寻。其上有古仙人烂柯之迹云。於是立大道场。其东鉄佛一。宝塔二。浮图三。有石锺高十余尺。大数围。光怪不常。宋元佑中。寺圮高丽。义天大师还自中国。慨然复之曰夫道诜师。以法眼观三界。其有以待之矣。越三百六十五年。当我宣庙丁酉。火于兵。石锺伤。惟铁佛宝塔浮图文殊殿曹溪门者岿然。久之敬岑敬俊文正三大老复复之。为若殿若圭若楼阁方丈以环之。峙大法堂其中。皆按其故也。独古之所尝殿而覆石锺曰弥勒也者。今其地为大法堂。至于休师。大集厥功鸠缘捐橐。首尾八年。举其所将坠而究其所未卒者。使百有余年之後。轮奂如初。盖诚心护之。代兴而有光於前者也。故众称曰护岩子。呜呼。剏之难。守之不易。若师。其可谓能守矣耳。寺有朋饮之风。岁时尤盛。顷年枕肱大禅师。作默言会以新其俗。师其徒之肖者也。尝宴处烧香。日课贝多一叶。持律犹三尺。从而化者甚众。余尝识方丈山性能大师。能为余道护岩子如此。状之者浩然大师。系之辞曰。

浮屠之来其远矣。在晋咸安惟元祀。东入汉山西秦使。流布三韩此其始。孰为左符鷄林记。入唐者藏诜其嗣。曰香曰行曰如是。并海以左山若水。在在鬪啮角而猗。所以分裂无时已。何以已则之如斯。小江南西曹溪峙。有岩刺天上如砥。是为无量大福地。乃刳林峦列悭秘。其丽万数朱丹被。包山络涧戢戢只。无平不陂崇不圮。或刧於灰兵於毁。後有其人承前趾。统三中叶其师义。越我中兴三开士。经之印之印慧思。疏之辟之镜灵址耽耽嶪嶪靘而邃。雾蓊云霱波涛诡。国师有真香火备。铁佛吐光龙象喜。更有百年休师。至躬□檀越及同志。曰五大师诒图事。微我翼之而谁俟。执大愿心獘年纪。旧殿而修新阁备。范躯以成镂像次。其轧其昧烂其贲。不亟不迟功乃遂。载扬妙铃驰玄轨。向风赞叹无远迩。上与□□齐厥美。下为众生谂厥□。自谓来者无废堕。无骞无亏以无媿。

嘉善大夫行经筵参赞官春秋馆承政院都承旨兼修撰官艺文馆直提学尚瑞院正李震休书

○全州景福寺。在高达山(亦云孤大山)寺之飞来堂。有普德大士畵像(舆地胜览)

高丽李奎报记。普德。字智法。尝居高句丽盘龙山延福寺。一日。忽谓弟子曰。句丽。惟尊道教。不崇佛法此固必不久矣。安身避乱。有何处所。弟子明德曰。全州高达山。是安住不动之地。宝藏王二十六年丁卯三月三日。弟子开户出见。则堂已移於高达山。距盘龙一千余里也。明德曰。此山虽奇绝。泉水涸枯。我若知师移来。必并移旧山之泉矣(上仝)

高丽大觉国师义天。到飞来方丈。礼普德圣师真影诗。涅盘方等教。传授自吾师。两圣横经日。(本注云。元晓义相。受涅盘维摩经於师)高僧独步时。随缘任南北。在道勿迎随。可惜飞房後。东明古国危云云。我海东。涅盘宗。普德元晓师资传授。以此为证。又按东文选。释元晓撰。涅盘经宗要序云。原夫涅盘之为道也。无道而无非道。无住而无非住。是知其道。至近至远证斯道者弥寂弥喧。弥喧之故。普震八音。遍虚空而不息。弥寂之故。远离十相。同真际而湛然。由至远故。随教逝之。緜历千刼而不臻。由至近故。忘言寻之。不过一念而自会也。今是经者。斯乃佛经之大海。方等之秘藏。其为教也。难可测量。良由旷荡无涯。甚深无底。以无底故。无所不穷。以无涯故。无所不该。统众典之部分。归万流之一昧。开佛意之至公。和百家之异诤。遂使扰扰四生。佥归无二之实性。瞢瞢长睡。并到大觉之极果极果之大觉也。体实性而亡心。实性之无二也。混真妄而为一。既无二也。何得有一。真妄混也。孰为其实。斯则理智都亡。名义斯绝。是谓涅盘之玄旨也。但以诸佛。证而不住。无所不应。无所不说。是谓涅盘之至教也。玄旨亡而未尝寂。至教说而未尝言。是谓理教之一昧也。尔乃听满字者。咸蒙毛孔之益。求半偈者。不顾骨髓之摧。造逆罪者。信是经而能灭。断善根者。依兹教而还生矣。所言大般涅盘者。若其具存西域之音。应谓摩诃般涅盘那。此土译之云大灭度。欲明如来所证之道。体周无外。周遍有情。广包远济。莫是为先。依莫先义。故名为大。大体大用。无二无别。既无彼岸可到。何有此岸可离。无所离故。无所不离。乃为大灭。无所到故。无所不到。方是大度。以是义故名大灭度。所言经者。大圣格言。贯十方而一揆。历千代而莫二。法而且无常故。名为经。正说之前。先叙时事。以之故言。序品第一。

○茂长禅云寺。在禅云山。寺下滨海之处。多产沉香。世传新罗黔丹禅师所理。留与後孙用於佛事云云。按朝鲜李晬光芝峯类说云。俗称黔丹禅师。即真监也。崔致远撰其碑序曰。禅师形貌黯然。众号黑头陀是也。吾闻诸老僧言如此。

○益山弥勒寺。在龙华山。有石塔极大。高数丈。百济武王之所造也。三国遗事云。第三十武王名璋。母寡居。筑室於京师南池边。池龙交通而生。小名薯童。器量难测。常掘薯蓣。卖为活业。国人因以为名。闻新罗真平王第三公主善花。(一作善化)美艶无双。剃发来京师以薯蓣饷闾里羣童。羣童亲附之。乃作谣诱羣童而唱之云。

善化公主主隐。他密只嫁良置古。薯童房乙。夜矣卯乙抱遣去。如

童谣满京。达於宫禁。百官极谏。窜公主於远方。将行。王后以纯金一斗赠行。公主将至窜所。薯童出拜途中。将欲侍卫而行。公主虽不识其从来。偶尔信悦。因此随行。潜通焉然後知薯童名。乃信童谣之验。同至百济。出母后所赠金。将谋计活。薯童大笑曰。此何物也。主曰此是黄金。可致百年之富。薯童曰。吾自小掘薯之地。委积如泥土。主闻大惊曰此是天下至宝。君今知金之所在。则此宝输送父母宫殿何如。薯童曰可。於是聚金积如丘陵。诣龙华山师子寺知命法师所。问输金之计。师曰吾以神力可输。将金来矣。主作书并金。置於师前。师以神力。一夜输置新罗宫中。真平王异其神变。尊敬尤甚。常驰书问安否。薯童由此得人心。即王位。一日王与夫人。欲幸师子寺。至龙华山下大池边弥勒三尊。出现池中。留驾致敬。夫人谓王曰。须创大伽蓝於此地。固所愿也。王许之诣知命所。问填池事。以神力一夜颓山填池为平地。乃法像弥勒三会。殿塔廊庑各三所创之。额曰弥勒寺。真平王遣百工助之。至今存其寺。(三国史云是法王之子而此传之独女之子未详)

尚玄曰。世传马韩武康王之所造者疑是百济武王之误也。

○锦山宝石寺在进乐山。新罗宪康王十一年丙午。祖丘祖师肇基云。

○南原实相寺。(在古云峰郡。新罗时。属康州)在智异山。寺有大唐新罗国康州莹原寺。国师秀彻和尚楞伽宝月灵塔碑。(康熙五十三年四月日 重建)门人弟子比丘饮光。碑字顽缺。文理不续。而其可译者。有如

景福二年蕤宾四日。召其徒曰。吾将行矣。(缺略)言已化去。亨龄七十九。历夏五十八(缺略)门人欵休。遂日。踰海(缺略)铭。词曰。

(云云缺畧)。缕褐之饰。布衣之极。一枚幻躯。六个凶贼。他或□□。师能语得。(缺略)祖西堂藏。父南岳陟。化众十方。为师一国。言叶王心。感融佛力。

尚玄按实相寺本名莹源寺。新罗时属禅宗。高丽时为台宗所估。至朝鲜寺颓圮。康熙十九年。碧岩大师之高足。枕虚律戒和尚改建

○扶安来苏寺。新罗惠丘头陁所创。有大小二苏来故名。郑知常诗。古径寂莫萦松根天近斗牛聊可扪。浮云流水客到寺。红树苍苔僧闭门。秋风微凉吹落日。山月渐白啼青猿。奇哉厖眉一老衲。长年不闻人间喧。(寺有不思议方丈。新罗僧真表寓居之所。有木梯高可百尺。缘梯而下。乃得至方丈。其下不测之壑。鉄索引屋钉于岩俗传海龙所为)

○井邑灵隐寺在内藏山。成任定慧楼记。丽季智严。始居焉。本朝信庵能。继其踪白其业。与其徒海印师。同住凡数十年。(舆地胜竟)

○罗州兴龙寺。在锦江之北。高丽太祖庄和王后吴氏祖富□父多怜君。世家州之木浦多怜君。娶沙工于连位女德交生后。后尝梦浦龙来入腹中。惊觉以语父母。共异之。未几太祖以水军将军出镇罗州。泊舟木浦。望见洲上有五色云气。至则后浣布。太祖召幸之。以侧微不欲有娠。宣于寝席。后即吸之。遂有娠。生子。是为惠宗。面有席纹。世谓之[示*聂]主。於其地建大寺曰兴龙寺。前有泉。名浣纱。谚云即吴氏浣布之泉。(舆地胜览)

○罗州普光寺。在锦城山。寺记云。新罗善德王时。僧安信住锦城山维摩窟。精进二十二年。後舍身千寻岬下。忽有五色云。来拥向西而去。(舆地胜览)

○灵岩道甲寺。在月出山。道诜所尝居也。有碑字缺不可读。寺下洞口有二立石。其一刻国长生三字。其一刻皇长生三字。

○康津无为寺。在月出山。开运二年僧道诜所创。岁久颓毁。今重营。因为水陆社。(舆地胜览)

○白莲社。尹淮记。全罗道康津县。有山崛起。清秀突兀。际海岸而上曰万德。山之阳。有佛氏之宫。显敞宏豁。俯瞰沧溟曰白莲。世传创始於新罗氏。重▆於高丽圆妙师。至十一代无畏师。恒为法华道塲。号东方名刹云云。本寺事蹟云。白莲寺在万德山。新罗时建。高丽僧圆妙重修。我世宗朝僧行乎。又重修。有塔有碑。有三浮图。又有万景楼明远楼南临大海。满洞皆松柏筱簜冬柏树交加苍翠。四时如春。真绝境也。

○长兴宝林寺。在迦智山。有新罗司马金頴所撰普照禅师塔碑铭。(世传印度有迦智山宝林寺。支那亦有迦智山宝林寺。合本寺共为三宝林云)。

○长兴天冠山。在府南五十二里。旧号天风。或云支提。极高险。往往有异气如白烟。(世传此山为天冠菩萨道塲。盖据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南方有处。名支提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众於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天冠。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长兴天冠寺。在天冠山。僧静明记。通天下一气也。泄为川渎。积成山岳。岭之南滨海之地。古鸟儿县之境。有天冠山。尾蟠荒隅。首浸大洋。起伏穹窿。距数州之壤。其气积之成之者乎有灵通和尚。尝梦北岬。从地而涌。所持锡杖。飞过山顶。至北岬而植焉。於髣髴植杖处。剪榛莽而创伽蓝。今天冠寺是也。

○海南大兴寺。大芚寺志。(玩虎尹佑鉴定袖龙赜性儿庵惠藏留授一草衣意询)编辑(骑鱼慈弘缟衣始悟)校正)大芚寺者。大兴寺也在海南县南二十里大芚山中。原初剏建。盖在新罗之末。而年纪荒远。未有明文。

舆地胜览云。海南县大芚寺。在县南三十里头轮山中。梁天监十三年甲午。即新罗法兴王时。阿度和尚始剏道场也。○儿庵和尚云。海南者。古之百济地也。百济之始行佛法。虽在枕流王元年。(晋孝武大元九年)汉山之外。不剏佛宇。其後佛法旋废二百余年。至法王元年。(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始下禁杀之令。继剏王兴寺。(在今扶余白马江之上)至唐贞观八年。(百济武王三十五年)王兴寺告成。为南土佛寺之鼻祖。则凡我湖南诸寺。皆贞观八年以後之所建。今乃曰。大芚寺为萧梁时所建可乎。其误一也。梁天监十三年。即百济武宁王十四年也。八良岭大干龙以酉。(今之全罗道)寸土尺地。未尝为新罗所得。新罗法兴王。安得施令於隣国。使之剏寺於兹山哉。其误二也。梁天监十三年。即法兴王元年也。法兴王十五年。(梁武帝大通二年)既诛异次顿。(有白乳之异)肇行佛法。金富轼记之详矣。自己国内。犹於十五年始行佛法。而隣国佛寺。倒於元年剏建。非怪事乎。其误三也。阿度和尚有二。其一。秦王苻坚之时。(秦建元十年)始至句丽。小兽林王。(即位之四年)为创伊弗兰寺。(在平壤)以处之。此中国之阿度也。其一。新罗毘处王时。(即炤智麻立干)句丽之阿度和尚。与侍者三人。至新罗毛礼之家。住数年。无病而死。(两阿度相距之间百有余年)此句丽之阿度也。先阿度邈矣勿论。後阿度亦云不可。何以故。毘处王元年。即齐高帝建元元年也。下距梁天监十三年为三十六年。(己未至甲午)毘处王在位二十二年。而阿度南来。不过数年而死。则梁天监十三年。阿度之骨。霜已久矣。又安能承王命而远涉隣国。以创佛宇哉。此又山家之笑话。其误四也。二十余字之间。四误并发。何以立矣。大抵。百济之崇佛教。不及新罗。则湖南佛寺。多在新罗统一之後也。百济之亡。在唐高宗显庆五年。至高宗之末。百济郡县。渐为新罗所吞。则大芚寺之创建。要在新罗之末。今不可考。

稽之古记。是寺之创。盖在道诜国师东谒宪康之後。

竹迷记云。道诜东还。乃唐僖宗乾符二年。新罗宪康王元年乙未也。诜於是年。四十九岁。告之于朝。谋之于密。先建五百刹。大芚亦在五百之数。○尹佑案。竹迷记此说本亦猜度。然宪康之时。新罗佛教大兴。道诜得以此时。驰聘其说。广建寺刹。况其胎生。在於灵岩故。坤维禅院稠密。大芚之为此时所剏无疑也。又按高丽学士崔惟清撰道诜国师碑铭。道诜之生。在唐文宗太和元年。则宪康王元年。正是四十九岁。然道诜本无入唐之事。此云东还之後。告于朝廷。谬矣。然崔碑云。宪康大王。遣使奉迎。留止禁中。师每以玄言妙道。开发君心者。皆广建寺塔。图兴佛教之说也。湖南诸寺。考其事实。太半是宪康真圣孝恭时所剏建者。然则竹迷记所言。未必违於实矣。

时有净观尊者。剏建山庵。善行头陀。继而修之。

挽日庵古记云。宋文帝元嘉三年丙寅之岁。(百济久尔辛王七年)新罗净观尊者剏建是庵其後八十三年即梁武帝天监七年戊子岁也(百济武宁王八年)有善行头陀。重建是庵。○慈弘案。百济枕流王元年。胡僧摩罗难陀。始自东晋越海至百济。剏寺汉山。(今广州)度僧十人。然其後佛法旋废。至南都扶余之後。法王始行佛教。(已见上)安得久尔辛王武宁王之时。已有所谓挽日庵哉。净观善行之剏建是庵。实(事)也。其称宋元嘉梁天监者。後人之假饰也。将谓新罗僧乎。新罗此时。无大芚也。将谓百济僧乎百济此时。无佛法也。其为唐末之僧。不既明乎。

下逮南宋淳佑年间。高丽真静国师。寔至芚寺。驻锡北庵。厥有遗器。至今流传。

北庵记云。庵中有古铜器数十事。即桮匜之属。其款识皆雕龙穴二字。每宗师初至本庵。必以此器。供养龙穴。龙穴在大芚北二十里德龙山中。高丽真静国师天因。本自万德山白莲社。移住龙穴庵。称龙穴大尊宿。(见天因文集)又或驻锡於北庵。故龙穴古器。传留在是也。天因。本以奕世卿相之子。二十登第。文章震耀一世。而一朝落发於莲社受鉢於圆妙。晚年袭为国师。○赜性案。龙穴古器。年久锈破。不堪供养。数十年前。愚鲁首座僧。熔之为小锺。千年古器。今不可问。可胜叹哉。○意洵案。天因游四佛山记云。高宗二十九年。岁在辛丑。少卿崔滋。出守尚州。闻其奇异。始寻访焉。此宋理宗淳佑元年也。故知天因。为淳佑间人。

高丽之末。宗风凌夷。异术参错。太古普愚和尚。身入中原。得临济正脉。六传其灯。至于西山。衣鉢传于大芚。大芚者。我东禅教之宗院也。

领艺文舘事李穑。撰太古古铭曰。普愚姓洪氏。考讳延。门下侍中。至正丙戌。师年四十六。游燕都。至湖州。石屋清珙禅师深器之。遂以其袈裟表信。石屋临济十八代孙也。佛祖源流云。太古下一世幻庵混修。二世龟谷觉云。三世碧溪正心。四世碧松智严。五世芙蓉灵观。六世清虚休静。(即西山大师)○尹佑案。西山衣鉢。传授事实。并见表忠条

西山门徒。千有余人。其拈香入室者。上应列宿。功存社稷。风振丛林。厥有二徒。克昌厥後。曰逍遥太能。鞭羊彦机。数百年来。门户以大。

弘文舘大提学。白轩李景奭。撰逍遥大禅师铭曰。师俗姓曰吴。法讳曰太能。湖南潭阳人也。生於嘉靖之四十一年。时乃壬戌之高秋九月。依真师於白羊。十三祝发。服玄旨於黄檗。亿兆知名。历叅南国。受大藏於浮休。再访西山。悟本源之清净。己丑十一月二十一日。示寂。行年九旬少二。禅腊七袟加三。○慈弘案。逍遥之门。得其禅宗者曰肱肱悬辩。(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生)传其教宗者。曰海运敬悦。(拈香逍遥之室者凡三十余人)

佛祖源流曰。鞭羊讳彦机。姓张氏。竹州人。万历辛巳七月生。幼从玄宾受具。壮归西山。尽传心法。南游遍参诸禅老。以充其学。常住枫岳。或妙香讲法。甲申五月十日示寂。法腊五十三。○尹佑案。鞭羊之门。枫潭最昌。(拈香鞭羊之门者凡三十余人)枫潭之门。月潭雪霁。月渚道安。尤益蕃衍。(金刚由有鞭羊碑事蹟详焉)

大芚之十二宗师。皆出其门。华严大会。首尾相承。潮音撼头轮之岳。云会咽枕溪之楼遂使八路缁林。归依大芚。咸以为宗。

第一枫潭大宗师。第二醉如大宗师。第三月渚大宗师。第四华岳大宗师。第五雪岩大宗师。第六唤醒大宗师。第七碧霞大宗师。第八雪峯大宗师。第九霜月大宗师。第十虎岩大宗师。第十一涵月大宗师。第十二莲潭大宗师。

十二宗师。既立根基。芚寺讲会。遂成典例。经师之广聚龙象者。必以是为归。

万化圆悟。燕海广悦。云谷永愚。懒庵胜济。影波圣奎。云潭鼎馹。退庵泰瓘。碧潭幸仁锦洲福慧。玩虎尹佑。朗岩示演。儿庵惠藏。(已上为十二大讲师)

芚寺旧蹟。失於兵燹。始於崇祯之末。爰作竹迷之记。异说纷兴。後生以惑。

竹迷记云。大芚寺者。新罗法兴王十五年。大行佛法。至真兴王时。阿度剏是寺。又云开基於梁武帝大同十二年。(真兴王五年甲子)○赜性案。竹迷记者。我西山大师亲徒中观海岸之所撰。(佛祖源流云。中观少称神童。使太古清风复振此世)其时。中观在智异山中。专凭寺僧之说。书之如此○意洵案。法兴之时。阿度之骨已霜矣。况於真兴之时乎。辗转支吾。无一而当於理也。(尚玄曰凡假托阿度之创建者若见此驳案则当闭口也)

或称慈藏。重建大芚。或称道诜。亲见一行。东振西触。无一可信。

竹迷记云。慈藏法师。入唐求法。既别圆香而还。大芚寺与皇龙太和月精诸伽蓝。一时重建。其後道诜入唐。辞一行而归也。大芚寺亦入东方山水图三千八百裨补所之点。(又云一行见东方山水图。谓道诜曰。山川若此。宜为战场。捉笔点之曰。人若有病鍼灸则愈。今我落点处。建寺立塔。可以裨补。汝国。青木下有王隆者居焉。明年必生贵子。将为三韩之主。待八年後赠此书可也。诜东还。一一如教。)○赜性案。慈藏之自唐还。在善德女王十二年。(唐贞观十七年)而皇龙寺已自真兴王十三年。(梁武帝之时)为新罗之大刹。下至真平善德之世。每设百高座讲经说法。今乃云慈藏东还之後。始乃重建可乎。皇龙既然。则大芚重建之说。亦孟浪矣。况贞观之时。百济未亡。新罗之僧。何以建寺於兹山乎。○意洵案。一行之死。明在唐玄宗开元十四年(见佛祖通载)道诜之生。明在唐文宗太和元年(已见上)今乃云道诜亲见一行。非怪事乎。高丽太祖之生。又在於唐僖宗乾符三年。而开元丁卯茶毗之僧。乃云王隆明年生贵子。非怪事乎。野竪杂说。俱收并蓄。将安用矣。

道岬寺道诜碑铭。(大提举李景奭撰)曰「万乘加国师之称。一行有天人之许」道岬古记云。道诜十三岁入唐。一行候於舘下曰。公真天人也。遂与为軰行交。道诜尽得其道。东还本国。建寺立塔。○慈弘案。佛祖通载明云。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丁卯十一月己丑。禅师一行示寂于华严寺。(一行之迹。始行於中宗末年。而开元十一年。一行制黄道仪。十四年一行死。首尾了然)又按高丽史。高丽太祖。年十七时。道诜复至其家。教以阵法。此唐昭宗景福元年也。自开元丁卯。下至景福元年。为一百六十七年。道诜虽神灵。将何以上见一行。下见丽祖乎。道诜逢见一行之说。元是齐东野人不稽无根之谈。而道岬碑记载之如此。岂不惜哉。高丽崔惟清撰道诜碑铭。初无入唐之说。此信文也。崔碑云。道诜於唐昭宗光化元年。(新罗孝恭王二年)示寂。寿七十二。此时。高丽太祖。年三十一。则唐僖宗乾符三年。丽祖生矣。所谓明年生贵子之语岂不符合乎。

○江原道。铁原宝盖山深源寺。既踞胜地。亦号名刹。前韩隆熙元年丁未。土匪放火。佛殿寮舍。悉归灰烬。刘莲叟禅师。奋发志愿。粤三年己酉。重建大房三十二间。又於大正五年丙辰。设计营造佛殿。至明年夏。可以竣工云。

○铁原宝盖山石台庵。松都之东百八十里许。有山曰宝盖也。峯蛮罗列。林壑深邃。中有一奇峯。岿然独存者。乃欢喜峯也。峯下三里许。有一兰若。名曰石台也。中有地藏灵像。神变莫测。灵应无穷。诸人等慎不可以一种石像见也。其高三尺。容颜甚妙。而左手擎珠。自然随色。辨来端者也。其不由雕琢而成盖可知也。左肩中有横理长寸许。乃当年猎士者李顺硕箭镞之痕也。古记云。昔有猎士顺硕二人。射一金猪。则所射之穴。鲜血点地而从欢喜而去。士追至望其所止之处。则不见金猪。但见石像在泉源中。而头面已出。其身尚隐。左肩中有所射之箭。故二人大惊。即拔其箭。而欲出其体。则体不动如泰山。二人愕然。俱立誓云。大圣既已哀怜我等。为欲度脱。现此神变。若明日出坐泉边之石上。我等当出家修道。已而退。翌日来见之。像出坐于石上。二人即出家于唐开元八年庚申。率其徒三百余人。创是兰若。二人於林下累石为台。常坐台上精进。故因名石台。其後二人。舍身腾空而去。传云二人之塚。(一在峯顶。一在峯下)至今不见其塚也。古人常传云。曾有人於其石像所安之处。欲构堂宇而输材。则其夜。忽有巨石。大如屋者。不知所从来在石像边。所输之材皆掷在山谷云云。当初石像涌出之地。今所谓井是也。昔枫岳道人长老文日。世所称见性得道者也。尝与门徒曰。我曾在上国时。庐山景福寺长老。谓余曰。汝国有三山。住此三山者。永不堕三恶途。三山者宝盖枫岳五台是也。余信其言。而与两三道侣。遍踏於四名山。因入此山。至深源寺而望见欢喜峯。峯下祥光触天。瑞气盘空。慧风歘起。昙云烂熳。锺磬之声。隐隐落落於云外。余心悦而急到其所。则乃地藏石像化现之灵应也。心自异之。欲设圣斋。而就井淘米之时。石像变现大身。放慈光明遍照山河大地。即於光中。彻见三千大千世界。而我自庆快。不食不言。而入定者三日矣。由此观之。则宝盖之全体。乃地藏真身常住说法之处也。是山斡事沙门中悦者。乃文日长老之门人。曾得闻其灵异之事。传於後世人也。宰相罗公。到此山。欲辨真伪。而问其古蹟。僧曰古蹟无而但传说如是耳。公曰然则。後世何足信哉。即於其夜现见神人状若天王者。怒叱曰。汝何人欲辨真伪也。此地非汝所可留处。宜速下去。公於是大惧而其夜步出。下至深源寺宿焉。其余种种灵异之事。不可胜记也。於戏。诸佛菩萨。以大慈悲为体。现一切者皆为度脱众生之大权方便。惟我大圣。为猎士现猪身。亦如是也余大德十一年丁巳秋。入此山到深源寺。下马而携杖。登石台。其程盖十里也。一夜留宿而设供然後。凌晨乃还。于时所经山路草木之上。都无一滴之露。至椉马之处。则始有露如雨。从者见异之。是皆大圣之灵应也。悦师方重创是庵之日。壁上所涂之半幅纸古记与顺硕等创是兰若始末。具得并采古老所传之说。及凡所见闻之事。请余记之。余信其请而以病笔。摠其大槩而记其始末云尔。

大德十一年丁巳八月 日

宣授朝列大夫翰林学士三重大匡检校佥议政承右文舘大提学监春秋舘事骊兴君默轩字法喜居士闵渍记。

○蔚蔚珍天竺山佛影寺记。新罗古碑云。唐永徽二年。义湘法师。自东京沿海入丹霞洞登海云峯。北望叹曰。西域天竺山形。髣髴移於海表也。又见磵上生五佛影。益奇之。寻流而下。登金塔峯。则下有毒龙湫也。法师为龙说法。请施地欲建刹。龙尚不顺。法师强以神力呪之。於是龙忽发愤。穿山裂石而去。法师即填湫而建刹焉。震方特建青莲殿三间及无影塔一座。以裨补。之。额曰天竺山佛影寺。法师仪凤初。又入西山创浮石觉华等寺周游天下。十有五年。一日还入佛影寺。至仙槎村。一老翁喜曰。我佛皈矣。自此里人传曰。佛皈寺。是山根於白岩山。故俗亦谓之白岩山也。且是寺也。东有三角峯。下有坐忘台。有五龙台。南有香炉峯。青螺峯。锺岩峰。西有芙蓉城。鹤巢台。北有金塔峰。义湘台元晓窟。龙穴。皆寺之胜景也。法师住九年。元晓法师亦从游焉。俄而二法师。偕往洛山叅大悲像。因入金刚山结摩诃衍云。然则天竺山佛影寺者。法师初想天竺之旧号也。白岩山佛归寺者。後人追慕法师之新号也。故山与寺各有二名。今人多有弃旧从新者。其辜负之圣意也甚矣。华严论云。义湘法师者。过去金刚宝盖如来後身也。元晓法师者现在华严地位大权菩萨也。是故。此二圣游焉。则其丛林之名。实贵亦重矣。今之人尤不可不察也。

洪武三年庚戌八月 日翰林学士柳伯儒书。

佛影寺还生殿记。昔光山白先生克斋。除蔚珍县令。下车三月。横得疠疾。忽然而卒。夫人李氏。闷惧而问曰。此境有可祷精舍否。一吏曰有寺在西。名曰佛影。殿古而像灵也夫人趣令舆棺。就寺之塔。夫人於佛前焚香泣祝。曰妾夫之亡。命则已矣。若横夭则伏祈觉天之济。跪至三日夜。夫人假寐。有一梵魔魅。披发而走曰。今以觉天光中觧十岁冤结更不复祟矣。夫人惊悟。开棺视之。则奄然还生。不胜欢喜。即以塔寮为欢喜寮。佛殿为还生殿。因写金字莲经七轴而答佛恩。噫唐之食荷比丘。六日还生者。蒙佛力也。梁之刘氏女之七日还生者。蒙法力也。杜氏子之三日还生者。蒙天力也。诚之所感古今一辙拘虚世俗。岂可拟议於其间哉。永乐六年戊子八月 日通训大夫行安(东)府判官李文命谨识。

近年以来。雪耘禅师。施献士田。护持伽蓝。安处徒众。勤於参学。四方禅者。多往依止焉。

○三陟三和寺。在头陀山。释息影庵记。新罗末。有三神人。各率僚伍甚众。集于兹。相与谋议。若古诸侯会盟之礼者。久之乃去。土人因名其峯为三公。顷有闍崛山品日祖师遂往。即其所建佛寺。亦以三公揭榜。太祖。〔高丽太祖〕龙飞。爰勅兹寺。籍名录案。俾传後嗣异矣。夫神人占位示其兆。祖师构基应其祥。及神圣王会和三土。其効应着明。用是更寺目曰三和寺。(与地胜览)

○襄阳明珠寺。在满月山。高丽高僧惠明大珠二禅师。造恩津灌烛寺石观音像成。翌年(高丽穆宗十年丁未唐景德四年)来剏此寺。合取二师之名而名寺云。

○淮阳府金刚山。在长杨县东三十里。距府一百六十七里。山名有五一曰金刚。二曰皆骨。三曰涅盘。四曰枫岳。五日怾怛。白头山南条也。自会宁府之大罗汉岘。至甲山东为头里山。永兴西北为剑山。府之西南为分水岭。西北为铁岭。通川西南为揪池岭。至长杨之东。高城之西。为此山。自分水岭至此凡八百三十余里。山凡一万二千峯。岩[山/敖]骨立。东临沧海。杉桧参天。望如画图。有日出月出二峯。可见日月之出。内外山共有百八寺。表训正阳长安摩诃衍榆岾最为名刹云。新罗敬顺王。以国弱势孤。谋举土降高丽王子曰。国之存亡必有天命。宜与忠臣义士。収合民心。自固力尽而後已。岂宜以一千年社稷。一朝轻以与人。王曰孤危若此。势不能全。至使无辜之民。肝脑涂地。吾所不忍乃遣使请降於高丽。王子哭泣辞王。径皈此山。倚岩为屋。麻衣草食。以终其身。崔瀣。(高丽朝人)送僧序。深山穷谷。人迹罕得至。固宜有异物。於兹萃焉。故为张道陵之学者。以某山为第几洞天。是某真君所治。於是慕追厌世链养而不粒食者。往往栖息其中。以忘返焉予虽恶其不近情也。以有我尔之殊。亦不甚与之辨也。极天之东。滨海有山。俗号枫岳僧徒谓之金刚山。其说本自华严之书。书有海东菩萨住处。名金刚山之文。予未尝读是书未知果此山耶。近有以普德庵僧所撰金刚山记来示予者。就读之则皆不经诞说。无一足信者。於中云。佛金像五十三躯。自西域浮海。以汉平元始四年甲子。至山。因而立寺。夫佛法东流。始於汉明永平八年乙丑。而行东国。又始梁武大通元年丁未。其後乙丑有四百一年之久。苟信彼说。是中原寥寥未知有佛六十一年以前。东人已为佛立庙其最可笑者他如是也。(中畧)虽然闻古学空之人。入此山中。勤励志行。而证其道者。比比有之云。舆地胜览又云断发岭。在天磨山。距府一百五十里。谚云俗人登此岭。见金刚山者。思欲断发出世故名。拜岾在金刚山西。距府一百六十四里。李谷。东游记。至正己丑秋。将游金刚山。踰天磨岭。宿山下长杨县。蓐食登山。云雾晦冥。今游枫岳者。以云雾故不见而还。比比有之。同游皆有忧色。默有祷焉。距山五里许。云雾稍薄。日光穿漏。及豋拜岾。天朗气清。山明妬刮。所谓一万二千峯。历历可数也。凡入此山。必由此岾。豋岾则见山。见山则不觉稽颡。故曰拜岾。旧无屋。累石而为台。以备憩息。至正丁亥。今资政院使姜公金刚。奉天子之命(天子谓元顺帝)来铸大锺。阁而悬之。于岾之上旁。庐桑门。以主撞击。屹然金碧。光射雪山亦山门一壮观也。毘卢峯。即金刚山主峯。有岩石。又因岚雾斑驳。凝如雪色。山名皆骨者以此。金刚台在表训寺北。石壁千仞。人不得攀缘。有二黑鸟为巢其上。居僧指为玄鹤。

○普德窟。在万瀑洞中。有观音阁。凿绝壁架板。立铜柱於外。以构小屋三楹於其上。拘以铁锁。钉于岩石。浮在空中。人豋则摇。中置佛函。餙以珠玉。外施铁网。以防手摸。谚传高句丽(安原王)时僧普德所创。

万瀑洞中。普德窟侧。有一题刻。金石心如。木偶人如。四十年不出山门者。余於退云见之。佳悟退士李裕元赞云云。尚玄按。退云大师。近世名僧。住锡枫岳。警策桑门。

○正阳寺。在山之正脉。高丽太祖登此山。昙无竭现身。石上放光。太祖顶礼。仍创此寺按里乡见闻录。(今刘伊斋之堂兄刘兼山居士编辑)近世释城麒。住正阳寺。尝撰劝往歌一篇。凡一千一百八十余句。言多切实。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往生极乐。年示三十而殁云云。

○表训寺。在万瀑洞。谚云新罗僧能仁神林表训创此寺。(寺乘云新罗文武王十年。表训祖师初剏。天顺三年朝鲜世祖命修)古。碑有元皇帝与太皇太后施钱帛之文。寺门右有刻石。元朝人梁载所撰。常住分粮记。高丽侍中权汉功所书也。

○长安寺。在表训寺下。堂殿及佛像。皆中国工人所造。李谷碑。圣天子。(元顺帝)龙飞之七年。皇后奇氏以元妃生皇子。既而备壼仪。居于兴圣之宫。顾谓内侍曰。予以宿因。蒙恩至此。今欲为皇帝太子祈祝永命。非托佛乘。其何以哉。凡其所谓福利者。靡所不举。及闻金刚山长安寺最为殊胜。祝厘报上。莫兹地若也。越至正三年。出内帑楮币一千锭俾资重兴。永为常住用。明年又如之。又明年如之。集其徒五百。施衣鉢作法会。以落其成。乃遣宫官资政院使臣龙凤。载本末于石。以诏方来。遂命臣谷。以为之文。谨按金刚山。在高丽东。距王京五百里。兹山之胜。非独名天下。实载之佛书。其华严所说。东北海中。有金刚山。昙无竭与一万二千菩萨。常说般若者是已。昔东方人。未之始知。而指为佳山。爰自新罗。增饰塔庙。於是禅龛遍於崖谷。而长安寺。居其麓。为一山之都会也。盖创於新罗法兴王。而重兴於高丽之成王。噫後法兴四百余年。而成王能新之。自成王至今亦将四百余年矣。而未有能兴复者。比丘宏左。见其颓废。与其同志。誓於所谓昙无竭曰。所不新兹寺者。有如此山。即分干其事。广集众缘。取材於山。鸠食於人。僦面雇夫陇石陶瓦。先新佛宇。宾馆僧房以次相完而备。(中畧)为屋以间计之一百二十有奇。佛殿经藏锺楼三门。僧寮客位至於庖湢之美。皆极其轮奂。像设则有毘卢遮那。左右卢舍那。释迦文。巍然当中。万五千佛。周亚围绕。居正殿焉。观音大士千手千眼。与文殊普贤弥勒地藏居禅室焉。阿弥陀。五十三佛。法起菩萨。翊卢舍那居海藏之宫。皆极其庄严。藏经凡四部。其一银书者。即皇后所赐也。华严三本法华八本。皆金书。亦极其贲饰云云。(下畧)

长安寺梵王楼所悬内需司帖文。(有吏读处。用圈点以标识之吏读者。官府公牍所用语读也。)右帖文。为奉

慈教知委事。本寺有奉安物件。事体莫重。而年来寺弊繁滋。寺样渐残乙仍于。依

慈教下送。自官员看审是如乎。叅以回告之说。具由人启後。进上物程栢子。石茸。白鞋常鞋。木物。特为折半荡减事。已有

传教教是置。当自户曹行关。而本寺段。以入山初到境。受弊最苦。寺弊姑无论。论以关防。亦甚踈虞。其中篮舆军。负持军。及题名石刻木刻之弊。为尤甚。大小使行。自有区别。而此外如有如前滥乘侵苦之弊。以此帖文。凭据禁断为??。其他公私行人之廉价讨食。勒夺草鞋木物等。种种弊端。亦为一切禁断为有矣。又或顽不听从是去等。这这即告于本司。以为随现重治地为??。如是申饬之後。万一现发於无时摘奸。则寺僧头目。亦常捉上重治。不饬之。地方官段置。入

启论罪。此意方自该曹。回

启如是乎。先为下帖公附。依此知悉。惕念举行。宜当者

右长安寺首僧(此准) 戊申十月 日(距今六十九年前也)

尚玄曰由上帖文。可知朝鲜寺刹。昔日情弊也。昔某官人。至金刚山。促发山僧。担舆登山。任其喘息。少无怜意。二僧谋曰。今吾两人。死则一也。盍与波俱。并乘舆汉。坠死于千仞之真珠潭。至今山中。传为美谈。

前韩光武三年己亥。长安寺海光殿及梵王楼灾。越三年壬寅重建海光殿六十六楹。梵王楼三十楹。颇极宏丽。盖本寺僧。崔震虚。姜锦虚。(今名大莲)林碧荷。金莲潭。郑静虚。玄懿龙等。协力同事。克奏厥功。寺立一碣。颂外护人。其文如左。

「崇禄大夫金公汉宗遗蹟碑

(碑前面记)通川失畓。一顾复之。百世香火。公恩永存

(碑後阴记)大功德。大内侍女。尚宫林氏。筵奏奉审。锦虚璟奎。

光武八年甲辰十月 日」

大正四年丙辰。英国戈登女史(miss cordon)。自日本来枫岳。模刻景教碑(唐太宗时立于大秦寺者)立于长安寺之傍。其意盖在援佛入景。诚可笑也。寺僧等。任其所为。而不之禁。亦可责也

○春川清平山文殊院。高丽李资玄所居。有真乐堂重修记。金富辙撰。释坦然书。笔力遒劲。朝鲜明宗时。普雨禅师。住持是寺。为之重修。其清平寺重修记云。(朝鲜普雨和尚)衰惟盛母。成乃坏子。修旧图新。可应子母。余以禅林病叶。幸遇圣朝。重兴两宗之後。岁次乙卯之秋退老是寺寺实创久。尽为朽落。越丁巳之春。钦奉慈旨。兼募众缘。凡诸寮舍。一皆重新惟能仁宝殿。依旧改椽而已。事虽同缀麻而完锦。功可侔链石而补天。呜呼。自有天地几万年而乃遇永玄。(初创本寺之唐僧也)自有永玄几百年而又有今日也。静言思之。虽巧历有不可思筭者也。兹记随喜檀施姓氏。以为後来之龟镜。

○鳞蹄五岁禅院。江汉黄景源记。雪岳山在麟蹄县东一百里。其上有院曰凤顶。由凤顶而下三十里。有院曰五岁。东峯先生金时习避世之所也。先生五岁通大学。号神童。王闻之。召入禁中。试以诗。赐帛还家。声振一国。称五岁而不名云。初上王在宁越也。成三问朴彭年等六臣。谋复上王事发觉。同日论死先生佯狂。陷厕中而逃之。入雪岳山。遂断发。隐於浮屠。及其卒也。山中人因以五岁名其院云云又。本寺相传。高丽初雪顶禅师之侄。五岁童子得道之处。故名五岁云云。

尚玄曰。徐震河禅师。为余言。金时习。居五岁庵。尝撰法华经拈颂。其自序有云。吾居五岁。取傲世之意云云。盖五岁与傲世。音读同故云。然则。以五世名禅院者。非因金先生也明矣。黄记非是。

○黄海道海州神光寺。在北嵩山。元顺帝初被谪于西海大青岛。(时为魏王名阿木哥)游遍西海之山川。至州之北嵩山下。见草中放光。异而寻之有一佛在草中。遂祷之曰。若获冥佑。还宫豋极。则当剏寺以报恩。其後还宫豋极之二年。其佛见於梦曰。何相忘耶。觉而异之。遂大倾中国之财力。以造神光寺。壮丽甲於东方。帝遣太监宋骨儿。率工匠三十七人。与高丽侍中金石坚。密直副使李寿山等。监董营建。

○安岳燃灯寺事蹟碑铭并序。寺号燃灯者何也。自汉明时。西土释教肇入之後。有燃灯佛师始来东土。卜筑於杨山郡。(安岳古号)西十里地。仍以倡明禅教焉。时人咸以佛师所住。用以名寺焉。寺之所剏。其来久矣。厥後时移事往。遗址独存。高僧释子之收泪而咨嗟者不知其几载矣。至大唐贞观十三年。高句丽光宗朝。(此处有误)有自无何来梵僧其号□□杖锡到此。喟然长叹曰。佛精所住。无处无之。而惟燃灯寺。实是神仙换骨之塲。缁流炼精之地也。固不可一日荒废。而今之颓弃。乃至於此。欲寻佛师设坛施教之蹟。其孰从而求之。千峯带愁。万水如咽。有诚沙门。畴不汗颜。无财檀越。亦皆怀慙。此所以余之不可不刻意重修者也。遂乃飞锡千村。广募财帛。坪坤灵而聘智。召大冶而运巧。凿池开基之际。忽然有物。铿轰而出。乃石碑一片。大如食盘者也。其碑有曰。「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剏建」。云虽不具载其受赐田结奴婢之事。及局内广狭地形。而十字所载。有若观火。乃知佛师剏筑。果为永平之十五年也。簿籍无所凭。废兴无所考也。而此碑之得。乃在今日者。岂非神悭而鬼秘之。使佛师遗蹟。得以不泯於此也。兹以梵僧惊叹抚玩。益自悲喜。神施鬼役。浃一旬而功告成。法天再廓。佛日重明。永平遗蹟。怳然再覩。永平遗教。得以再振。高僧道流之养性颐心者。罔不以此为皈。庶将万载不朽。浩刼长存。而夫何废兴无常。倚杖相寻。粤在康熙三年。朝鲜显宗七年丙辰。无端回禄。巨刹烧尽。鬼土焦面不见窍板受荷之奔。菩萨燃身。绝无焦头烂额之救。佛师遗化。荡然为烬。岭猿哀号。谷鸟悲鸣而已。时宰柳頲。拭泪寻蹟。锐意重构。遍召沙门。授以劝疏。使之鸠财营缮。而越三载丙午。乃得禅僧堂讫功焉。法堂则後之甲子冬。乃增其旧制而宏大。三越丙寅乃毕工而落成焉。冥府殿则因郡居折冲将军行龙让卫副护军李校弼劝。至甲戌秋。造成十王像。越六岁己卯乃毕。宫殿则至庚辰丹雘焉。大锺则戊辰春授劝文。庚午春毕铸而悬诸南楼焉。其所以克复旧墟。再造神宫者。微诸公之功。伊谁之赐。诸公盛德。猗欤休哉以寺之分界言之。则界至东南二三(里)许四仙台焉。其内则并皆供佛之位田也。东南则自佛岘至柔岘西限古灵峥。乃牟尼佛敕之文殊常说妙法之峥也。南限检山岭及欢喜峥。乃圆成悲智菩萨振锡栖落之门。检察人间善恶之峥也。北限兄弟峥。乃慈氏提花两大菩萨助成佛教之峥也。东有遮日峥。乃燃灯佛师说法度生之时。八部来听之日。祥云密布瑞日蟠空之峥也。噫肇剏年久。又经兵火。倘微记蹟之文。谁识再造之功。树碑所以志之也。铭曰。维此燃灯。因佛获名。永平肇宅。贞观再营。云胡中叶。天忽降祸。万间禅宫。三月楚火。时宰柳公。鸠财重设。物若天来。工似鬼役。华构依昔。嵬观光前。久矣师教。千载永传。兹铭一偈。用示羣贤。赞曰。山名九月并生东。寺号燃灯继佛□。月照长空光不灭。燃灯暗室照无穷。

观察使兼巡察使李公寅丙。邑宰通政大夫李公硕宽。温阳後学方珣撰序铭书。静影堂月松大师行习

嘉善三南勳释平仲篆。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五月日 立

○黄州郡正方山兼千圣山成佛寺事蹟碑铭并序

西山六世门人水月裁玄撰(并)书篆额

我东自是宇内别乾坤也。五岳四渎之外。而多名山异区。古称三神皆在东土。杜老所谓方丈三韩外者。亦有以徵之矣。今兹正方山。在国之西。前临鲸波之[山*矞][山*孝]。後拥叠嶂之控挽。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以之名焉。寺称成佛。是固复性之号。而亦曰千成山多其人而名之也。在昔道诜国师。创设丛林道场。岳渎流峙之势。国门关防之形。有以烛照於慧眼。要作千百世镇护之地。岂特为诵法桑门栖息缁流而止哉。踵兹兴者懒翁殿宇贲彩。传匙植松。遗迹宛然可掬。设僧寮舍者二十余。戴禅冠者千计。诸庵子石塔十五在内。在外者亦彷佛。梵呗相同。金碧交映。寺之雄伟。与之无伦也。洎乎隆庆垂末渐觉倾坠。存者一二殿。物盛而衰。固其数也。崇祯壬申。朝廷命元帅。筑斯城。叅学义禅应募禅堂东山大师新创安国寺。仁祖丙戌。回禄告妖於极乐。方其烈焰之极炽也。释双均。腾身峻甍。钜落西宇。火不及佛。安东宇。均亦於楼板间。容身获活。尽奇矣哉。庚寅大雄彦泽补构此殿。体势变前。内四五禅寮。继是渐成。肃宗甲子。道行造丈六帧。皈敏铸大锺一口。重四百斤。斯数物亦一寺嵬观也。己丑弼同设六甲造冥府像。辛丑秋眉建堂邀安。又有环山村氓。愿纳良亩。使绍隆三宝。奉香火祝圣寿於万岁。则此寺之重於一时者。槩可知也。今朝家增修粉雉。以岩扃鐍镇守□。厥道侣之戒谈禅乘。亦有如静大师者出焉。阴賛圣朝中兴之鸿业。岂不由於礼寺僧光饰美也哉。(铭畧)雍正王穆世月立。

○牛峯圣居山开圣寺。郑知常诗。百步九折登漓岏。家在半空惟数间。灵泉澄清寒水落古壁暗淡苍苔斑。石头松老一片月。天末云低何处山。红尘万事不可到。幽人独得长年闲(舆地胜览)

○平安道平壤永明寺。在锦绣山。(即牧丹峯)浮碧楼之西。(今浮碧楼者。本是永明寺楼也。见东文选)麒麟窟之上。高丽睿宗诗。清江西壁耸莲空。物像超然拟阆风。绕郭峯峦争缥缈。满林花木鬪青红。雨天轮檝填楼下。月夜笙歌泛水中。今见罩纱神考迹。感伤依旧意无竆。郭舆诗。佛宇相连旧帝宫。松楸千古有遗风。琉璃殿屋凝空碧。锦绣帘旌炤水红。夜静船横清镜里。月明楼倚画屏中。十年一幸。经三日。满目烟波趣不穷。(舆地胜览)

尚玄曰。甲寅春。乾凤寺僧。借永明寺。开堂说法。士女云集。吾因有感。赋六言一绝。曰「红粧歌舞何处。白业工夫此间。谁识莲花世界。徒夸锦绣江山」。平壤从古为风流之塲故及之。永明寺旧为九梯宫。未知何代舍宫为寺。按国史高句丽小兽林五年。创省门伊弗兰二寺。广开土王二年创九寺於平壤。然则永明之寺。或在九寺之一数欤。

○顺安法兴寺。在法弘山。金富轼记。法兴古寺。但不知创之之时。或云昔有僧名法兴者。肇基之。是以号焉。厥後道茀而园荒。垣夷而屋圮。人莫得而居之。山僧澄悟。好学识道理。名高乎当世者也。欲重修。诣阙下。愿奏请而不能自达。於是臣上书以闻。时近臣郑袭明。从事西京。则教曰向者此京人。为妖僧妙清所诖误。负固不服于周官之法。以臣召君。犯春秋之义。遂命元戎。攻城致讨。不唯凶徒。自投罗网。抑我士卒。殒命矢石。积日累月。逝川寝远。犹恐浮魂落魄。受苦长夜。拟凭佛事。以资津济。可与澄悟相地。宜作新之。以称我哀矜之意。袭明承制。官给其费。命下官执事。移古寺北十步许地。经营之始於癸卯年春三月至乙巳年春工既讫功。自佛堂僧寝。以至庖厨库廐。凡八十间。缭垣无虑长一百五十余丈。上送斋文香物。俾梵呗熏修十日以落之。昔唐太宗皇帝。诏於举义以来交兵之处。立寺刹。仍命虞世南褚遂良等七学士。为碑铭以纪功德矣。今兹之事亦太宗皇帝之用心也。宜备书之。以示厥後云云。

○宁边普贤寺。在妙香山。高丽金富轼。奉宣撰记。曰妙香山普贤寺。探密宏廊二师之所始作也。探密本姓金氏。黄州龙兴郡人。年二十五出家。刻意苦行。一衲一鉢。非大寒则不履。日一食。确乎戒。勤乎学。就名师传华严教观。於契丹太平八年戊辰岁。(显宗十九年)入延州山。营兰若以居。宏廊探密之犹子。以重熙七年戊寅岁。(靖宗四年)来而为弟子。志一而气合。德充而声宏。学者闻风辐凑。地不足容。以重熙十一年壬午岁。(靖宗八年)於东南隅一百许步。择地筑精舍凡二百四十三间。名其山曰妙香。其寺曰普贤。自後奉佛繙经。日夜无时。二师殁。弟子相续。住持其佛事。无不承权舆。咸雍三年丁未岁(文宗二十一年)上闻而嘉之。命有司锡土田。(下畧)

时大金皇綂元年岁次辛酉。(仁宗十九年)七月十一日记

初剏事蹟。如上所述。以後则宋绍圣三年丙子。高丽肃宗元年。达宝和尚再剏之。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辛丑。高丽恭愍王十年。懒翁和尚住持此寺。此是第三剏也。明英宗正綂十四年己巳。朝鲜世宗三十一年。海正法师重剏。此是第四剏也

尚玄曰。按明宗大王时。普雨禅师。妙香山普贤寺重剏劝善文。「今夫山妙香。暨夫寺普贤。探密宏廓二祖师之所修真鸣道之地。达夫智圆两高僧之所重新福国之处也维嘉靖十有一年壬辰(中宗大王二十七年)虎头之初。丙丁童一窥羗云阁而云烧」云云。此当第五剏。而本寺事蹟。埋没无录。故今补入之。此文所云达夫。疑即达宝。而智圆则未详

崇祯七年甲戌。仁祖十二年。又遭回禄。而虚白堂明照大师。碧岩堂觉性禅师重剏。此是第五剏也。乾隆二十六年英祖三十七年辛巳秋九月。寺又失火。巨大宝刹一时成灰宁边府使元重会。特令南坡堂陆坦大师。香岳堂慧信大师。重新之。此是第六剏也。

○宁边妙香山安心寺高丽国平壤道延山府妙香山安心寺石锺之碑

推忠保节同德賛化功臣三重大匡韩山府院君领艺文春秋舘事臣李穑奉教撰

今上守位之十又一年夏五月。释觉持。自香山来。披缁衣蹑屩。告近臣曰。沙门臣觉持愿有奏。吾师之师。即西天指空。没有舍利。吾师懒翁舍利。持。实感慕焉。与义州万户张密直侣及其室康氏。树石锺于香山安心寺。厝二师舍利。畧同神勒上院之制焉。鑱石示後。非文无由。非上命又无由也。幸为小僧入奏。近臣无为持留意者。持奔告于门下侍中曹昌宁。昌宁上言持之志勤。乞上可之。秋八月十二日。右副代言潘德海。传旨于臣穑曰。香山石锺。汝其文之石。谨妃又使检校门下评理姜仁富来谕曰。吾於安心寺。为吾儿世子祈福。卿其知之。持师踊跃而来曰。先生早赐吾文幸甚。予问其告我所欲书者持师曰。持事吾师自西京广法寺始。至正戊戌岁也。吾师为王师住桧岩修造殿宇。持与於方丈室之役。玄陵礼陟。台评桧岩密迩国都。士女络绎。恐废业。请徙之便。於是师行召持曰。汝其从我。至骊兴神勒寺入寂。丙辰五月十五日也。与觉悟守塔三年。情犹未已。又留数月而後去。吾思吾与吾师相遇於西京。以及吾师所化多矣。而师没之後。无所瞻礼。岂能不悲哉。吾将以舍利耀其心目。使一方之人。事舍利如事吾师焉。况香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与金刚诸山并称。而其高也压辽左隣长白。独为南界智异之匹乎。吾师道德之大。弥六合而无所欠。入纤尘而无所余。何择於方所哉。在持肉眼。见此山之形势。想吾师之风彩。诚不上下。此吾师之必於是山置吾师舍利也。山中寺院三百余所而必於安心寺者。少林故事吾辈警策也。又曰指空名禅贤。父讳满。摩竭提国王。嗣法普明尊者。吾师名慧勤。号懒翁。(残缺)嗣法平山处林禅师。先生铭二师浮图已书之矣。於吾石锺幸并着之。独润笔庵凡七所皆先生作。为吾师也。志林於金刚山。胜明於雉岳山觉明於小白山。觉宽於四佛山。志先於龙门山。胜哲於九龙山。觉清於此山。妙觉旧基是已。吾师法服所镇凡九所。燕都开堂帝赐袈裟。一玛瑙拂一在金刚山正阳寺。玄陵赐袈裟一直缀一鉢一在桧岩寺。袈裟鉢拂并一在神勒寺。袈裟拂并一在台山。袈裟一在见(性)庵。袈裟杖并一在威凤寺。袈裟一在广法寺。(寺在平壤)袈裟直缀杖坐具并一在此山普贤寺舍利无算。散在名山。四众奉养。供养者多矣。何暇枚举。持之志亦非他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而主上万万岁。后妃齐年。世子千秋。公卿士庶益福损烖。胎卵湿。化出邪入正。三韩四境永绝外侮。尽十方三世入普贤觧脱境界。持之愿也。穑曰大哉愿也。自世教衰。倍师畔道者比肩而继踵。夫曷故焉。使世教兴。臣之於君。子之於父资之於其师。皆於其师及其师指空也。则家国其庶乎推此道也。天下平矣。若其舍利也。出於身欤。出於心欤。抑无所从出而自出欤。铭曰。西天指空。东国懒翁。同心异迹。舍利昌明。世乃大惊。角立硕德。巍巍妙香。压于众冈。贤圣之域。伐石为锺。舍利在中。流福罔极我君永年。我妃禄延。我储毓德。乐职惟臣。守业惟民。泽洽于国。惟此愿力。惟此愿心。臣作铭诗。重在祝厘。时万时亿。

大明洪武十七年岁次甲子九月 日

○咸镜道咸兴雪峯山归州寺。太祖大王读书堂重建事蹟碑云。咸兴之东。十里许。归州洞。雪峯山下。有寺。寺傍有堂。即我太祖康献大王龙潜时读书之所。而咸山志所谓碧溪潺湲砌石尚存者此也。累经兵燹。堂妃址存。越在中世。有僧曰德淳者。构小斋表遗墟。而年代。寝远。栋宇倾颓。岿然一堂。久未重修。其在致隆圣迹之道。岂非大欠缺乎。今本宫别差臣。门而。益成。乃能慨然於此。以改创之意。驰报内司。以转闻于九重。圣上闻之兴感。即命内司以助雕绘之具。益成。秖承明命。殚诚经纪。於是自臣营鸠功敦事。缮修毕举。判官臣金宗衍。亦优补财力。又书堂额。则咸之民。莫不欢拚而自来。盖不日而功告成。一邦士庶。拭目改观。无复有前日之嗟惜焉。(下畧)

嘉善大夫咸镜道观察使金演撰(朝鲜肃宗四十二年丙申九月 日)

归州寺重建纪蹟碑云。昔我太祖康献大王龙潜时。读书于咸山之东十五里归州洞雪峯山下。伊时缁徒亦辟萝而处焉。噫兹山实基王迹。国初建寺。护卫圣址。(按归州寺寺法云本以石茸峰下净水寺。而朝鲜太宗即位元年辛巳改额雪峯山归州寺)祗奉肃庙正庙两圣御制宸翰。尊以阁之。佛家倚重。即与释王寺相甲乙者也。洎戊寅腊月。遽遭回禄。一刹荡烬。读书堂御笔阁幸赖独存。诚是王灵攸暨。道启业已上彻。内司亦为恳至。越明年春。余承按使之命。及其陛辞。圣旨申申以重构温纶。莅兹未几。内帑钱三千五百缗。空名帖五百张。白木纸束合价钱九百十两零一时颁下。自此命倕选遣牌校。度材伐石。近取诸洞。许多冗费则卿宰牧伯。体上眷庇闾里士庶仰圣惠究。各尽诚力乐为普施。巨创董功。至於十五个月而告成。新构佛龛禅院为三百余间。役钱所入二万八千九百余金。猗欤圣上。遹追之恩涵育之泽。更瞻圣址增重。道场复旧。沛上父母亦莫不攒手顒祝摭钗。颠末如右。遂为之铭曰。宸顾北土。前圣所址。永奠守护。西教释氏。生灵蒙福。海左右区。禅刧难逃。嘻乌夜投。重宸曰咨。缔构不迟。往钦来宣。帑金先施。财币坌集。匠石争趋。一新改观。巩固基址。圣德如海。慈航泛彼攻珉纪概。现光仰止。

正宪大夫行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都巡察使咸兴府尹金炳地撰

通训大夫行咸兴府判官咸兴镇兵马节制都尉兼守城将沈宜斗书

○明宗复禅科明心宗

谨按朝鲜僧科。沿袭丽制。而至于世宗。并合诸宗。为禅教两宗之後。僧试科目。判下定式。禅则传灯录及拈颂集。教则华严经及十地论。见於世祖时所撰经国大典。成宗大王最恶僧侣。指为耗损民天者。王之二十四年癸亥。颁大典续录。其度僧之条曰。军额敷盛间勿许度僧。违者囚一族督现。又慵斋丛话。成庙严度僧之禁。州郡推刷无牒者。长发还俗。中外寺刹皆空云云。而无废撤僧科之举。燕山君十年甲子。即行科之式年。(子午卯酉为式科之年巡)而於其年。以圆觉寺为妓坊。以禅宗之兴天寺教宗之兴德寺皆作公廨。僧科自然停止燕山十一年见废。中宗即位。二年丁卯。又当式年。而不行僧科。僧科遂尔废止。中宗薨明宗立。时年尚幼。母后尹氏(文定王后)摄政。谋兴佛教。诏求名僧。时江原监司郑万锺。疏荐禅僧普雨。(襄阳神兴寺僧或云麟蹄百潭寺僧)大张佛法。复立两宗禅科。给僧度牒。以靖陵奉恩寺为禅宗光陵奉先寺为教宗。自明宗七年壬子。始为禅科初试。而会试讲经制述赐牒。畧仿文武科。

按靖陵志云。我东自三国时。崇尚佛教。高丽朝尤盛。设科取人之法。与国子试同。国初亦因之。逮至中叶。遂废不行。及普雨得志。复立禅科。其取试与文武科同日开塲。遣夏官考选释子。能通经教者授甲乙丙三等之科。名曰大选(大选与文武大科同)参学者以制述再举。入格者曰中德(中德与文武重试同)其出牓赐牌。一如文武科。及普雨死。遂废其科沙门处能奉恩寺重修记云。国初设禅教两宗於陵寝窒皇之外。特设僧科。例如国试。同日开塲。命遣夏官。考选释子之通经者。特授甲乙丙三等之科。曰大选。大选者即儒家之大科也。次以制作。间有拔擢者曰参学。参学者即儒家之小科也。由大选而再入格者曰中德。中德者即儒家之重试也。而寺宇在靖陵者曰奉恩。即禅宗也。在光陵者曰奉先即教宗也。禅以例文。教以比武。禅教并行。斯道之蔚兴。哿矣盛哉。(白谷集)

(附)当时禅宗初试选佛塲榜

窃以混沌未死。本无是非之眼。性觉必明。必有取舍之心。由是万类繁兴。妄生愚智之量。一真烟灭。竞起利钝之情。致令天下将嚣嚣焉。终莫之能救。於是圣君特忧之。不得已设科举之法。使其愚智利钝。自露於一文一艺之中。若轻重妍媸。难逃於衡监之上岂偶然哉。真天地间古今儒释至公无私之道也。冀诸满庭高人。既遇圣明。幸获胜塲当须各尽己才。以应无私之选也。若目千经偈。腹万卷诗。出众茂器。自然函盖相符。倘或学无三余。才乏七步。液樠散材。必怀苟得。阴借他手。则取过非轻。必见放黜。须榜示预禁。末论者

借述借书者。永永停举

代作代书者。永永停举

自述借书者。一试年停举

右榜出示。於选佛塲前张挂。仰满庭高人。遵依禁令。无得相欺。倘落禁律。後悔何及。故兹晓示。各令通知

明宗二十年乙丑。文定王后昇遐。僧普雨流济州杖死。二十一年丙寅(嘉靖四十五年)两司启罢两宗禅科(国朝宝监)按释处能白谷集云。粤在嘉靖甲子。朝议革除僧科。(废僧科在嘉靖丙寅而非在甲子当从国朝实监)故禅教之不振者。百有八年於斯矣。

○普雨兴佛教普法雨

尚玄曰普雨禅师。僧中之杰也。才学俱优。得蒙道荐。幸遇机会。挽回佛运。百废俱兴。其曰。

「复立两宗禅科」

者。自燕山君末年中宗初年废止不行者。至普雨而更立也。其曰

「给僧度牒」

者。自成宗时军额敷盛间勿许度僧者。至普雨而弛禁也。其曰

「八道寺刹一时鼎新」

者。自成宗严度僧之禁。州郡推刷无牒者。中外寺刹皆空者。至普雨而更新也。虽然当时。儒焰极盛。羣起交攻。一则曰妖僧普雨。二则曰妖僧普雨。文定昇遐。普雨窜死。僧科亦废。至是佛法。命如悬丝。赖有清虚休静。泗溟惟政。皆以禅科中选之人。道德勳业。并美双隆。卒得扶持朝鲜佛教。推究其源。亦未始非普雨之开端也。普雨遭际。具录如左。

僧普雨。以设无遮大会。为僧俗所拜敬。闻于阙内。上罔文定王后。因之得势。大张佛事设两宗禅科。普雨自称得道。居处大内。(尹)元衡。(尹后亲族)见普雨大异之。谓人曰。普雨因禅学而悟心。知止而未至於定。其诬妄多类此。(石潭日记)

大臣三司廷论普雨之罪。不从。馆学儒生。请诛妖僧普雨。屡疏未得请。空馆出去。上。日遣承旨史官。招谕儒生。令就食堂。儒生无就者。朝廷招朝官之父兄。使各劝谕子弟就舘。如此几月余。

靖陵志云。栗谷(李珥)论妖僧普雨疏曰。今兹普雨之事。举国同愤。欲磔其肉。以至国子抗疏。两司交章。玉堂进剳。累日不已。而天听逾邈。一国臣民。罔不骇然自失。皆曰殿下不信举国之公议。而护一妖僧。臣窃伏痛。以殿下之明圣。乃因普雨而受此名也。夫以为普雨负弑逆之罪。殿下有释怨之失者。此固过激之论。而臣未敢尽信也。至若殿下以普雨为无罪。臣窃恠叹。亦未敢信服焉。此教一出。三尺童子亦皆窃笑。窃恐大哉王言。宜不若是也。宫禁密事。虽可诿之妄闻。若其暴殄天物。诳惑士女。僭造乘舆。屈辱至尊。万目之所见者。皆可以谓妄闻乎。眉睫至近而不见。则宫中之事安知。国人皆知而殿下有所未知乎。众怒不可遏。民口不可防。而殿下牢拒至此何也。且殿下。信以普雨为无一毫之罪乎。普雨得行其志。今几年矣。广张罪福。欺罔君上。罄渴内帑。贻患生民骄矜自圣。奉己奢僭。有一於此。罪当罔赦。殿下尚以为无罪何耶。以殿下聪明刚断。贬窜权幸。曾不少假。而至於诛一妖僧。乃独留难。臣诚愚昧。未喻其理。岂有国人皆曰可杀。而无罪者乎。又曰以臣之愚。反覆思之。而得一说。夫以慈圣忧国之志。祝厘之诚。不能拒绝普雨之譸张者。垂二十年矣。一朝宾天。而遽尔诛戮。则似非慈圣平日之心。而殿下以为生之仁。当谅闇之日。岂肯以刑辟加人哉。殿下迟回隐忍之心。臣亦有所妄料矣。殿下既不能快从公论。亟施天刑。则何不窜逐遐裔。以示与众同弃之意乎。夫如是则可以少慰一国臣民之心。亦可以少减譸张诳惑之势。而殿下好生恶死之心。亦无少怫焉。殿下以为何如哉。殿下方以为无罪。而臣进窜逐之说。士林方指弑逆而臣进降罪之说。固当上忤殿下之旨。下缺士林之望矣。若臣愚忠。则必欲全殿下之仁心。而保其国家之元气。故虽得罪於殿下。而莫之自恤也。(栗谷全书)靖陵志又云。虚应集。诗一卷。禅偈杂着一卷。文一卷普雨所着。

咸镜道御史王希杰状启。因北方人。闻僧普雨与逆瑠之奴为僧者。同居安边黄龙寺草庵。瑠兦命来到。使之穴处。闻大索之奇。雨惧祸及。移住释王寺。瑠奴无应松。持小纸授雨。雨览讫曰。近无吉日。汝可退居数日。贷米设圣斋于深谷者非一。而贷米之僧尚在释王寺云云。政府请付有司推之。传曰。欲害雨者造言。判然矣。勿推。两司及大臣请推问不允。吏曹判书宋世珩。独启。极陈普雨权重骄悍。一国之人仰戴奔趋如君父。而无一人为言者。恐有不测之祸。历数所行悖恶之事。屡数百言不允。(东阁杂记)

初普雨广张佛法。居处僭拟。又设无遮会于桧岩寺。其费万计。至是。(明宗二十年乙丑文定王后昇遐之後。)因台启儒疏。(台谏与太学生金忠甲等连章请诛)命出于外。母令出入京山。乃窃舖马而逃。被获於麟蹄。命流于济州。(撮要)牧使边协。因事杖杀之。(石潭日记)

普雨恣为譸张。异教大盛。四月八日。将行无遮大会於桧岩寺。所供几竭国力。八道僧俗奔走嗔咽。时四月初七日。也。文定王后遽以是日薨。僧俗惊惶溃散。当初粉米数千余斛作饭。其色赤如血染。人甚怪之。事竟不成。(苔泉日记)

尚玄曰。栗谷疏中。「今兹普雨之罪。举国同愤。欲磔其肉」。等之用语。何等酷毒。今人见之。不觉鼻酸。且其所云举国同愤者。不过儒臣儒生而已。普雨之设无遮大会。京外士女。奔波填咽。与其谓举国同愤。宁可谓举国同情。也。当时桧岩法会之状况。今有苔泉日记之证据。

普雨号虚应。又号懒庵。非凡庸流之妖僧。乃善知识之杰僧也。道眼既明。机智且敏。应运而得其时。奉佛而行其道。儒臣疾视。羣起攻之。窜死绝岛。岂不惜哉。据离幻(松云惟致之别号也)之跋文。足证其道行。观懒庵之法语。可知其宗旨也。

(懒庵杂着跋)惟我大师。生吾东方偏小之域。有得乎百世不传之绪。而今之学者。赖之而得其所归。使斯道终不灭绝。微斯人。灵岳风流。少林曲子。几乎息而无闻无迹。此论之可谓千古独来独归者也。盖师之禀资。独出近。古。道充独行。而非仁义道德则不敢陈於人前。亦非至人乎。凡与人开怀。卷舒若石火。如狮子踞地。无敢当其锋者。或唱或酬或长吟或短引。或辞或文。随扣而鸣。其声音若出金石。片言只字。无非箴规。缘於散秩学者病焉。门人太均。穷寻蕴奥。入室得髓。大意谋报罔大之恩。而谨取遗稿若干。为之上下篇。遂入梓而使能永年。伟哉功乎。然而其所鸣者岂止此哉。或遗之散之而莫之尽采。惜其不尽传之耳。呜呼。斯文虽传。而若非其人。安知斯人之志之所存。古人所谓。千载之下。子云可也。後之览之者。切莫草草焉。

万历元年四月 日寒山离幻谨跋。(桧岩寺住持大禅师天龄书直指寺住持中德惟致校)。

普雨禅师示小师法语。一日。有小师问於病僧。曰和尚常示我等云。汝等诸心。皆是虚妄浮心。切莫以为真实。未审离此心。别有真心否。弟子等。窃谓凡诸心心。皆是真心上之妙用。唯此心外。更无他心也。若离此心。更有真心。为我等辈。略垂鞭影。使有取舍。余即以偈示之。

曰。汝虽以诸心。曰真心上用。应非真妙用。乃其虚影像。若执此影像。以为真实心。影像灭去时。此心定亦灭。何以故如斯。为汝聊说破。妄心自无形。揽尘而成体。正如镜中像又如水上波。迷水若执波。波宁心即灭。迷镜执彼像。像灭心即兦。知湿性不坏。了镜体常明。波浪本自空。影像自归寂。故知佛镜智。徧界而徧空。凡夫妄身心。如影亦如像。是执末为本。认妄以为真。此所谓不了。认贼为其子。阿难执此心。被如来呵斥。若也妄心起。都莫随他去。若能如是修。临终得自在。天上与人间。随愿而往生。

又问。学人未遇。迷不觉悟之时。悟从何隐。忽遇善友。开示得悟之後。迷从何去。以其迷悟而有得失之名乎。

曰。三界无别法。但是一心作。一切诸妄境。皆因动念生。念若不自生。诸境即无体。返穷其动念。念亦自空寂。即知迷无失。又知悟无得。是无住真心。不增亦不减。譬如演若达迷头自狂走。忽然狂得歇。头非因外来。纵不得歇狂。何曾有遗失。

又曰。和尚常示众云。汝等诸人。何不顿悟。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乎。若悟此旨。不从地位渐次。便登妙觉去也。凡诸闻者。无不惊愕。自生障碍云。博地凡夫无始所造业果大如湏弥。何但了一心。便断烦恼。即得佛果。此真诳人魔说也。耳不堪闻。心可信受耶。曾不采听。返生疑毁。伏望莫更此说。以招人谤。

曰。若执心境实。人法情不空。纵经万刧修。终不证道果。若顿悟无我。深达其物虚。能所即俱消。何忧其不证。昔有二比丘。同时犯杀[泳-永+(瑶-王)]。维摩一言中。俱得悟无生。何况信佛法谛了自心者。业虽大如山。如日消霜雪。

又问。既然如是。所造杀盗[婬-壬+(工/山)]妄一切诸业。其不修断乎。

曰。谛观杀与妄。从一心上起。当处自便寂。何须更修断。是以了一心。自然境如幻。何故得如斯。为汝而更示。彼诸一切法。皆从心上生。心既本无形。法何曾有相。

问。吾等每因师说。已能得知真心。以灵知为心。不空无住为体。离幻实相为相矣。不知妄心亦有体相否。若无则已矣。如有则妄心以何为心。以何为体。以何为相也。

曰。凡夫之人诸妄心。六尘缘影以为心。无相空空而作体。攀缘思虑用为相。此汝缘虑能知心。元无自体是前尘。境来则生境去灭随境有无虚出入。因境起心全境心。因心知境全心境。各自无性但因缘。因缘之法本无实。正如镜上形非形。又如水中月非月喜汝学道有分明。详问真心与妄心。

问。即心是佛心佛无相。正同虚空实非见闻之所及。柰何教中。多有称见道见佛之说也。

曰。约本智发明。斯假称名见。非眼所能覩。唯证乃自知。若能离断常。即见自身清。见身清净处。即见佛清净。乃至见诸法。悉皆非他物。无非是诸佛。亦无非是法。何故理如斯以一心普徧。若或一微尘。云不是佛者。即成翳理障。不入普眼门。又将假名论。更为汝等示。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非所见。又非情所知。所谓法性者。阴阳四时是。此即诸佛身。无非第一义。倘能知此理。是名为见佛。佛道非二物。以一隅知三。

问。既心佛无二。心外无佛。见佛是心。则何故经中。说化佛来现。以应羣机乎。

曰。如来净法身。无出亦无没。但从真起化。示现有往还。故不来相来。亦不示相示。不来而即来。如水月顿呈。不示而即示。似行云忽现。是皆心感现。岂不真见化。众生机若熟。自心见佛临。是知净业成。开眼见佛身。亦知恶业熟。合眼见地狱。比如福德者。执砾砾变金。贫穷无福儿。遇金金变砾砾非金金生。金非砾砾现。金生是心生。砾现是心现。转变皆自我。金砾何从生。汝诸怀疑徒。急湏知斯旨。

○法席施布七日食斋

丽史云。时俗丧祭。专尚桑门法。郑梦周。始令士庶。仿朱子家礼。立家庙。奉先祀。慵斋丛话曰。「罗丽崇佛。至于我朝。遗风未殄。士大夫为其亲属。皆设斋。又设法筵於殡堂。行忌祭者。必邀僧饭之。又曰。新罗高丽。崇尚释教。送终之事。专以供佛饭僧为常。逮我本朝太宗。虽革寺社奴婢。而其风犹存。公卿儒士之家。例於殡堂。聚僧说经。名曰法席。(按懒翁及涵虚集多对灵小参之法文皆此法席之佛事)又於山寺。设七日斋。富家争务豪侈。贫者亦因例措办。耗费财谷甚钜亲戚朋僚。皆持布物往施。名曰食斋。又於忌日。邀僧先馈然後引魂设祭。名曰僧斋。成庙。崇正学辟异端。凡干佛事。台谏极言其弊。由是士大夫家。畏宪章物议。虽遭丧忌。俱依法行祭。不供佛僧。其因仍不废者。惟无赖下民。然不得恣意为之」云云。又按世宗朝臣申槩号寅斋。又号养拙堂。学问精深。文章典雅。为世推宗。及卒。以遗命。不作佛事。由是观之。当时卿士送死之时。例作佛事。於此可证也。又按星湖僿说。今谚谓父曰。古佛盖高丽遗俗也。丽时佞佛。父母忌日。招僧诵经。谓之僧斋。仍称父曰古佛。尊之之辞也尚玄曰。朝鲜王室祭奠。亦用桑门之法。国初以来。陵园祭物。不用肉类。但供素饍。用黄蜡烛。又粢盛。用佛器。所以各陵斋社。有造泡寺。(造豆腐以供祭饍之寺也)香饭寺之名称也。陵寝素祭之法。定于黄喜之手。盖袭丽朝之旧礼也。後世。两司启请罢之。而朝议以为国典。应有深意。竟不能改。

○义库纳蜡两司启谏

朝鲜宣祖大王七年甲戌三月。命纳义盈库黄蜡五百斤于内。外间莫知所用。或云将用於佛事。两司请勿纳。谏院启曰。黄蜡。殿下欲用何处耶。所需若正。则不可不用。如出於傍蹊曲迳。则不可妄用。请加三思。如其正也。则亟示圣意。以觧羣惑。如不可宣示。则请收入内之命。上怒。答曰。内用之物。非下人所敢仰问。又启曰。殿下所用。有司莫不供进宫中别无许多用蜡之处。此必出於邪歧曲迳。故。臣等。忧圣志不能无惑。欲防微杜渐耳。昔者。司马光。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今臣等。方以正心诚意。望於殿下。而只此一事。不敢宣示。则未知幽独得肆之地。其能不愧屋漏乎。请自今以後。勿进非正之供。洞示圣怀若青天白日。使羣下。得以仰见也。上曰。该司之物。在予量用而已。非羣下所敢容言也。昔梁武。口苦索蜜不得。不料再见於今日也。李珥率同僚辞职曰。昨承圣教。辞意太厉。至以侯景比臣等。臣等不胜惊愕战栗之至。传曰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该司之物。固是殿下之所有。殿下用以正。则羣臣当奉承之不暇。尚敢有一言乎若用之以不正。而君举将归不法。则虽该司。亦当覆逆。况言官安敢默默乎。近者。外间喧播之说。或以为将造佛像。或以为将兴佛事。听者疑信未定之际。水银黄蜡入内之命适下於此日。人心独疑。臣等闻此言。岂无疑惧之念乎。第以圣学高明。似不惑於异教故不敢信其必然。兹敢仰问。将以昭圣明之无惑。而绝羣疑耳。殿下当内省于心。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已。秘讳之密。峻拒之严。一至於此何也。昔者。舜造漆器。谏者十人。武王嗜鲍鱼。太公不进曰。礼。鲍鱼不登爼。此岂爱敬不足而然哉。诚以忠臣。爱君以德。敬君以礼。逢迎承顺。不害爱敬故也。殿下以一言之不敢承顺。辄加震怒。何不以虞臣太公之事。反观而自省乎。上尤怒。答曰。今观启辞。尤不足以满一笑。假使崇奉异教。自古流来胡像亦多。新造何为。未知闻於何人乎。予欲拿鞫而辨之。因此而尤可见人心之浇薄。此予所无心於斯世。绝意於有为也。

五月慈寿宫尼。以内命往金刚山作佛事。为有司所紏。囚于淮阳狱。於是馆学儒生士疏请废净业院。且言黄蜡所用不正。上手书答曰。在首善之地。讲论者道义也。期待者程朱也。宜益动心忍性。切磋琢磨。敬义夹持。表里交养。为他日真儒。上辅寡君。下泽斯民。治隆俗美。则吾道之衰。异端之盛。不足虑也。何必如太武之诛沙门毁佛寺之为哉且曰。黄蜡非用於佛事。以前日入内之黄蜡。还下于该司。

尚玄曰。昔高丽儒臣。崔承老李穑等。有辟佛疏。言皆得当。事理条畅。非如朝鲜儒臣。龌龊言论。逼迫状态。虽为君上。亦无奈何。此乃朱学发达之结果如是。鉴乎丽末之金子粹。许应。郑道传。金貂。及成均生员朴础等之斥佛疏。可知其由来也。虽然。宣祖大王之答儒疏。真圣君之言也。若使宣祖依疏行事。则非徒如太武之诛沙门毁佛寺之为也。不几如摩哈麦特执劒胁迫之行也。臣不如君。於此信之。爰赋两绝。以志其事。

五度封章启谏时。宫中用蜡惹人疑。如何逼得君王恼。斯世无心绝有为。

慈寿宫尼奉命来。金刚山寺献供回。莫言身系长杨狱。名上莲花九品台。

○芙蓉法脉恰似六祖

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涅盘妙心。正法眼藏。辗转授受。西天祖师。有二十八。而菩提达磨。来传心印于东土。以衣鉢相传为信。至于六祖慧能大士。鉢止不传。六祖以後。分为二派五宗。自是儿孙满地。而海东禅源。出自曹溪。新罗之时。传得九派。高丽之初。法眼一派为独盛焉。全于丽末。太古普愚。懒翁慧勤。皆入支那。传临济宗。朝鲜以还两家儿孙。共奉一宗。太古传之幻庵混修。幻庵传之龟谷觉云。龟谷传之碧溪正心。碧溪传之碧松智严。碧松传之芙蓉灵观。芙蓉传之清虚休静。浮休善修。如六祖下之南岳让青原思焉。分二大派而又分为千枝万派故。世谓芙蓉禅师。海东六祖也。

懒翁传之无学自超。无学传之涵虚守伊。涵虚之後。儿孙遂绝。虽然过去五百年间。朝鲜寺刹但知指空懒翁无学三师。而反忘太古幻庵。盖因无学王师之势力使然也

○涵虚清虚扶宗树教

海东佛法。至于丽末。有二甘露门焉。太古国师。懒翁王师。二人既有法力。又有势力。当时僧徒。尽出其门。(丽史云。恭愍王封普愚为王师。时僧徒求住寺者。皆附普愚于请。王曰。自今禅教宗门社寺注持。听师注拟。寡人但下除目耳。於是僧徒争为门徒。不可胜计○懒翁为王师。住桧岩寺。设工夫选。五教两宗。诸山衲子。选其所自得。请呈监。玄陵使懒翁主之。)遂为朝鲜佛宗之祖。懒翁一传而得无学。无学为太祖师又一传而得涵虚。涵虚着圆觉经疏钞金刚经说义。於宗门大有功焉。朝鲜世祖时。名僧弘濬信眉斯智学悦学祖等诸师。料皆涵虚之法派也。何以知其然也。以世祖命此诸师。校正涵虚之书故。

太古之派。命如悬丝。六传而得清虚。清虚为宗门中兴之祖。以若道行。又树大功。又着禅家龟监。禅教释等法语。为世所重。朝鲜佛教。不坠于地者。赖有师焉。吾故曰顺道阿道。其始焉者也。涵虚清虚。其终焉者也。

○奉使东邻政公奋忠

朝鲜宣祖大王三十七年甲辰。松云大师惟政。奉使日本。越明年乙巳。刷还捕虏男妇三千余口。从古以来。此士相传。泗溟大师之入日本也。遭遇毒蛇铁马之威胁。师皆能以法力制服之云云。此系野说。本不可信。今见僧就惠所记。而始知其说。不为无根。录之于左以供叅考

「就惠记云大师自经倭变之後。隐遯於伽倻山海印寺。甲辰正月二十三日。遭法师西山涅盘。奔丧至京郡杨根娱嫔驿。被上命招。末由奔丧。乘馹至京师。上。下教曰。咨尔惟政。狂彼倭寇。实我仇敌。六载兵尘。万民忧苦。予心不安。尔其往见倭酋。详探贼情因通和好而还也。大师拜命而退。即治行李。是年春三月初四日启程。具威仪器服资粮礼待之节。一依使臣前例。二十日至东莱。候风登舟渡海。自对马岛。复开洋前进数月而达倭都。倭人盛仪以待。去都三十里。设锦绣步障。左右列立金银屏。屏间直写倭国人所制诗辞。大师於道上瞥然看过。悉记其诗。及至馆。与倭接伴使论其国中诗品。辄能尽诵屏间诗。无一差错。使者惊异之。告于其王。其王欲试其道术。掘坑十余丈。以恶象毒蛇。充入坑中。布琉璃其上。使羣形毕露。有若纵横於流水之面者。令人戄然。邀大师入坐。大师亦疑其为水。掷念珠。知其琉璃而後入坐。倭益服其智。翌朝将见於倭王。倭王立铁马以通路。其下炽炭火四围。使大师缘铁马而入。大师即西向默祷。青天白日。有片云来自朝鲜。大雨旋下。炭火皆灭。倭羣臣见者莫不惊怖。曰此神僧也。生佛也。辄以上品金辇。舁入内庭。设大宴。师事之。所言皆从。大师托以盘游郡国。赏玩山川。周游倭境。探尽其国物情人心。至乙巳四月将还。倭王及羣臣上下各奉货宝以为赆。大师悉却不受。首言交和宁国之事。以求清正之头。次及刷还被虏人民。倭君悚然。即令刷出壬癸以来被虏者。男女并三千余口。具舟粮以送。使与俱还。七月十三日。还京只肃。上大加褒赏。特赐一品秩。大师不得已入谢恩命。留三日乞退。还入伽倻山云。(僧就惠所记)

尚玄曰。金字宝藏录云惟政临发之时。告别於其师休静。休静受以符水道术。惟政到日本。日本人欲胁降之。投之毒蛇。毒蛇驯伏。不敢咬害。置之炕铁。炕铁冰冷等语。今据大芚志云。金字宝藏录。实系後人追造。不足凭据。儿庵和尚。(名惠藏大芚寺僧也)尝云。泗溟之赴日本。在甲辰三月初三日。(自京城离发)而西山之寂在甲辰正月廿三日。安得以道术临别付嘱乎。按松云奋忠录。(奋忠纾乱录)松云自经倭变。隐於伽倻山海印寺。甲辰春。闻西山之讣。奔丧至杨根娱宾驿。意外承召入京。遂不得往哭香山。直发日本之行。安得受符水学道术若是乎此误也。青泉申公维翰云。毒蛇炕铁马背。语涉诞妄。且胁降之说。似非实际。是时家康(家康姓德川氏代丰臣秀吉执政者)本意。在和而不在胁。既已扫荡秀吉。而一反其所为。则焉有乞和於隣国。而辱其来使者乎。此录。(此录谓金字宝藏录)出於涂听之谭。(详见奋忠录)今乃曰泗溟亲记之。不亦妄乎。此误也。云云」按泗溟堂集。师在日本时。与圆光。元佶。仙巢。承兑诸僧。多有唱酬。而家康氏之子。有意禅学。求师偈语。由是观之。实系和衷济事。少无受胁情迹。而後人捏造所谓金字宝藏录。将谓实事。妄也误也。

八道都摠摄义兵大将弘济尊者泗溟大师纪绩碑铭并序(碑在乾凤寺)

嘉善大夫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原州牧使原任奎章阁直阁知制教南公辙撰

通政大夫行宁越都护府使兼原州镇管兵马使佥节制使讨捕使许晊书并篆

金刚山自毗卢分为二岐。断发岭以西曰内岾。鴈山以东曰外岾。内岾之表训寺。是西山大师施教之地也。外岾之乾凤寺。是泗溟大师募义之地也。二子者虽出於浮屠。而西山以其节。泗溟以其功。故地以人而重。寺之名於是乎甲于国中。按图志。唐乾元间。山人贞信。设道场。奉弥陀观音两菩萨像於此。号为乾凤寺。寺旧藏师画像。及愿佛银塔。香炉。铁杖。橇鞋。珊瑚念珠各一。金袈裟一袭。而世传如来牙事尤神奇。其说近於述异。而所谓石塔者。至今尚存。山中人。皆言或有瑞气为虹云。师名惟政。本姓任氏。密州。(密阳)人也。世世有簪缨。及长。从恩师中德。落发於寺之乐西庵。而师事西山大师。学莲花经六万九千余言。万历二十年倭寇朝鲜。休静自妙香山募僧徒为义兵。与提督李如松。大破倭兵于平壤。斩首二千级。昭敬王召见行在。亲画墨竹图以赐之。仍命为八道都摠摄义兵将。及车驾还都。执政大臣。多主和议。休静请於上曰。臣老且病。愿以兵事付弟子惟政。乞骸骨归。昭敬嘉其志许之。命惟政乘馹至京师。遂率其众。朝廷谓日本人。素好佛道。宜遣惟政以成和。遂赐一品命服。以使臣礼送之。师至日本。乃以三途五戒。说(三字缺略)平秀吉。其言皆以清净不杀为宗。(时丰臣氏已死。而德川氏代为关白。执政矣此文云云误也。大芚志儿庵惠藏辨之详矣。)於是和事成将还赎得被虏男女三千余口。先是新罗慈藏法师。入西竺。(唐土之误)得如来牙十枚。後为倭所掠去。师乃恳辞乞还。以藏于寺。即石塔是也。儒与佛异教。学士大夫尝讥斥之。不欲同中国。曰慈悲与仁义异旨。而见性不若格致。习静有违诚敬。毫厘之差去圣人之道远甚虽然。观於西山与师之所树立。则其於君臣父子之义何如哉。彼冠儒衣儒。细究性理高谈仁义。而无其实者。不可同日而语也。佛名而儒行者。吾道而已矣。儒名而佛行者异端而已矣。问之则是。校之则非。吾当退之矣。当朝廷与日本构和也。贤人君子进无可死之地。则高洁其身可也。西山之去吾知其必有以也。如师者不与之同其去。而又为之力赞其议何也。盖西山近於经而其节高。泗溟近於权而其功博。然和议之成。当时之士。多主其事。虽非师而不患其不成也。况日本崇信佛教。尧舜孔孟之道所不可化。则事固有因其势而导之者。又师之忠信可以行。(二字缺略)之邦。而快人之心。此岂区区游说之士所可得。而国家之享有其利者。今三百年矣。然则西山之退身守道。泗溟之屈志济物各有其义。而其忠於为国一也。同时从西山学者。又有海眼与灵奎。海眼起义岭南。灵奎尝与赵文烈公宪。从死锦山之役者也。密州旧有师妥灵之祠。穆陵时赐号曰表忠。及我圣上即祚以来。尤起感於西山泗溟之事。尝就宁边故祠而表章之。本朝专尚儒术。未尝广度僧尼。崇侈寺刹。而二圣之眷眷於此者。徒以忠义为奖也。岂不盛哉。余按关东以本寺遗蹟。论移礼部。又将请於朝施行。而其徒有以纪绩之碑来属者。遂捐钱百缗而施之。作募缘文五轴。以相其役。(铭略)

○董功南汉性师效劳

朝鲜仁祖大王二年甲子。徵沙门觉性。为八道都摠摄。领缁徒。监筑南汉山城。三年而告讫。赐报恩阐教圆照国一都大师号。并锡衣鉢焉。

尚玄曰高丽时代。敬事三宝。凡出家者。皆免徭役。今列其例。

成宗元年。上柱国崔承老上封事曰。有善会者规避徭役。出家居山。

文宗十四年制曰。今有避役之徒。托号沙门。

高宗十四年。崔忠献听术者言。数兴徭役。侵耗诸寺。僧徒怨之。遂至作乱。

忠宣王元年五月。教曰。僧人既已出家。固当上不拜君王。下不拜父母。况其余乎。自今僧俗相拜者。重论如法。虽居家庸僧。勿差官役。

恭愍王八年。御史台启曰。乡役之吏。公私之隶。规避赋役。托迹桑门。手持佛像。口作梵呗。横行闾里。消耗资产。其害匪轻。并令捕捉。悉还本役。从之。

惟恭让王三年。发京畿交州西海道民丁及诸道僧。筑京都内城。命判三司裴克廉监之此为僧徒赴役之始。此时儒学始起。排佛弹僧之章奏日至。故待遇稍减。而非有定制役僧也。至于朝鲜李太祖受禅之初。经营新都于鷄龙山。朝议以为当国家初剏之时。难用民力。僧徒多游食者。可用。僧徒闻之。自愿赴役者多至数千人。内愿堂住持僧祖生。领率之。太祖嘉赏。及筑都汉阳。祖生等亦赴役焉。今仁祖朝。擢拔觉性。领率缁徒。筑南汉城。似乎利用其干能。而究其实则为役僧徒也。今夫修治道路桥梁。以便人民之通行。佛氏之训也。故或有修行之僧。从事於此者。按慵斋丛话。有慈悲僧者。好修桥梁路井等事。又城外之四大院。(普济院。(在东大门外)弘济院。(在沙岘北郊)济川亭。(在汉江北江上)沙平院。(在汉江之南沙郊))世祖命僧之有才干者修之。又箭串桥。(纛岛通路)亦僧所构。伐万石越大川作桥。桥跨三百余步。安如屋宇。行人如履平地云云。又按桐巢漫录肃宗五年己未。发诸道僧兵。筑江华墩台云云则僧之可用如是。今此南汉山筑城之役。实属巨创。若非碧岩其人。亦难奏功也。城役告讫。不过十年。乃有清乱。大驾蒙尘。播迁此城。时碧岩大师。在智异山华严寺。檄起义僧。为勤王之举。至中途闻已为城下之盟。痛哭退还。旋奉勅使日本之命。虽不果行。蹟其生平。卓行伟烈。可与西山泗溟。并驾齐驱。况其传持休师心印。灯灯相续。遂与清虚法脉。作海东佛宗之两大派。呜乎伟哉。师之道行勳功如是。故孝宗大王。待以师礼。见其降札之辞意。则可知其恩遇之隆挚也。

性老师禅案。

顷於日者之便。忽得

上人之札。展纸开缄。尘心俗虑。一切顿开。如我汩没风尘之客。健羡何言。山门法界爽快殊胜。酷热炎蒸。均是一也。勉加

餮饭。日者之札。尔时。即欲修谢。而役役之覊。诚难解脱。为此不果。可叹可叹。不料今者复

惠远问。感荷不已。高弟处能。(法号白谷)之书。适到一时。文法脱俗。字划分明。可尚可尚烦不宣。聊将不腆之物。以表厚意

领情是望

○两宗判事宗宗分担

尚玄曰海东僧职。新罗。有大书省。小书省。大都维那。州统郡统。国统。大国统。(非常职也)两街僧录司。高丽有住持僧统等职。朝鲜初叶。革两街僧录司。置禅教两宗判事。分担宗务焉按新罗真兴王十三年。高句丽惠亮法师来归。新罗王。以亮为僧统。此为海东僧职之始。其後真平王时。高僧智明。以戒律。为大大德。善德王时。慈藏律师。膺大国统之职统率天下僧尼。州统郡统。盖统率於国统者也。书省。赤位。舍人等职。犹如僧正。僧都也两街僧录司。主掌宗教之仪式人事者也。递至高丽。凡系僧职。承袭罗制。降及丽末。於太古国师。及懒翁王师法号之中。始见扶宗(禅)树教(教)四字。此盖统括禅教而言。而懒翁王师。特膺禅教都摠摄之法职。恭愍王二十一年。判曹溪宗事觉云(龟谷)。见於李穑重刊传灯录序。朝鲜初叶。世宗六年。裁减佛教诸宗。只置禅教两宗。於是。高丽之判曹溪宗事。为朝鲜之判禅宗事。天顺元年。(世祖二年)守眉大师。以判禅宗事。奉命重修灵岩月出山道岬寺。(见妙觉和尚碑)是为其证。判教宗事。虽不见於文书之中。而於成宗时顷。有禅宗都会所。(兴天寺)教宗都会所。(兴德寺)则其有判教宗事之僧职。亦可推知也。至明宗朝。禅宗则置於靖陵之奉恩寺。教宗则置於光陵之奉先寺。各其寺之住持。兼带判事之职。传录有证。碧松堂埜老行录之末云。

「嘉靖三十九年。(明宗十五年)五月上澣。判教宗事都大师兼判禅宗事都大禅师奉恩寺住持休静谨撰」。

大抵判禅宗事。即是判曹溪宗事。而判教宗事。即是判华严宗事也。此见於庆圣堂休翁行录之末云。

「隆庆戊辰。(宣祖元年)良月下澣。判大华严宗事判大曹溪宗事休静谨书」。

由是言之。嘉靖末。隆庆初。禅教两宗之判事。兼任於清虚休静一人之身。虽然。职权之分界。依然各别。不能以是。谓为统辖僧侣也。休静大师。於万历二十年。即宣祖壬辰。被命八道十六宗。(八道禅教两宗)都摠摄之时。统辖僧侣之权限。始实现矣。清虚之後。松云惟政碧岩觉性。白谷处能。等诸师。亦为禅教都摠摄。虽然。都摠摄之职权。注重於统率僧军南汉北汉两处缁营。其他陵园史库等重地所在寺刹。置摠摄。号僧将。此等谓之军炮寺刹。(军炮或谓军泡。军者僧军也。泡者造泡也)处理宗务。虽是虚名。奉恩寺之禅宗判事。奉先寺之教宗判事。依然存在。与南北汉及龙珠寺摠摄。随事会判。至于近世。其例尚多。即所谓五紏正所也。(五纠正所见後)

○八道摠摄道德重望

朝鲜宣祖大王二十五年壬辰。朝家置僧统。以香山旧僧官休静。道德重望。招为八道十六宗都摠摄。统率僧侣。故妙香为八道十六宗之本山也。(香山普贤寺。有八道十六宗都摠摄之门。)

按香山影堂。清虚堂休静祠版。书八道禅教都摠摄。又按白谷处能禅师广州奉国寺新剏记。兼八道禅教十六宗都摠摄臣僧处能。拜手谨记(时甲寅仲秋日)云云。由是观之。十六宗者。八道禅教两宗。共为十六故曰八道十六宗都摠摄也。

仁祖大王二年甲子。(天启四年)碧岩觉性大师。为八道都摠摄。领率缁徒。筑南汉山城。後於山城之开运寺。置都摠摄。次於北汉山城之重兴寺。亦置都摠摄。正宗十四年庚戌。(乾隆五十五年)剏龙珠寺。置八路都僧统京畿水原府华山龙珠寺都摠摄。自是共为五紏正所

五紏正所者。广州奉恩寺。杨州奉先寺。南汉开运寺。北汉重兴寺。水原龙珠寺。是也。紏正所者即律寺也。谓纠察僧侣之过失而正之。如慈藏律师在通度寺。统治僧尼。一切规猷。皆师主之。派遣巡使。历检外寺。试砺僧失之事也。今夫南北两汉之摠摄。统率僧军号令诸寺。龙珠寺又以隆陵斋社之故。正宗大王高其寺格。(以曾经南北两汉之摠摄者。为龙珠寺摠摄。定为规例。至李太王初年。南北两汉僧侣。诉于朝家。遂命各以本寺之僧。为本寺之摠摄。)而此三寺。遂与禅教两宗判事之奉恩奉先两寺。势位均等。莫相上下。故用均权之法。以五寺合为五纠正所。而凡系宗事。三寺摠摄。两宗判事。於都会所。(都会所无一定处或於京山尼院为之云)合席判之。五纠正所。分辖区域。奉恩寺辖江原道寺刹。奉先寺辖咸镜道寺刹。南汉辖忠清庆尚两道寺刹。北汉辖黄海平安两道寺刹。龙珠寺辖全罗道寺刹。惟京畿道寺刹在五纠正所合同区域。故不与焉。而京城东郊水落山之兴国寺。西郊鞍岘山之奉元寺。为两公员所。辅翼五纠正所。故或称七纠正所。又有道纠正所。柒谷架山天柱寺。为庆尚道纠正所。顺天松广寺为全罗左道紏正所。金沟金山寺为全罗右道紏正所。余道仿此。其他寺刹。僧职名目。不一其规。即如

安边雪峰山释王寺。置僧统。摠摄。都有司。住持各一人。僧统谓之事判。摠摄与都有司谓之理判。住持寺中之本官也。理事兼判故。亦可兼行摠摄僧统之职。僧统何以谓之事判。假使每年十月十一日。朝鲜太祖诞辰纪念祭日。自朝家派员(内需司员)献祭之时。僧统例为亚献官。(主祭之官)其职务近於事边故。摠摄何以谓之理判。以其主祭指空懒翁无学三师之影。其职务专在理边故。

大邱八公山桐华寺。置绥陵香炭封山守护摠摄。兼桐华寺僧风紏正都僧统。

海南大芚寺。(今大兴寺)置表忠祠。守护兼八道禅教十六宗都纠正都摠摄一人。表忠祠守护兼八道僧风纠正都僧统一人。表忠祠守护兼八道僧风纠正禅教两宗都有司一人。表忠祠守护兼八道僧风纠正禅教两宗都院长一人。

由是观之。摠摄与僧统。本无阶级之高下。而推原其始。则慈藏律师。统率一国几万僧而严立法规。是有一綂之义。而纯乎理边也。清虚大师摠摄八道十六宗而领率军兵。是寓兼摄之义而近乎事边也。今此八道都摠摄。八道都僧统。何其多也。未免滥设。虽然有时地因人重。有时人因地显。以表忠祠守护之故。能为八道都摠摄。能为八道都僧统是则尊敬其祠之资格。而非视其守护人之资格也明矣。余寺之摠摄僧统。亦如是而已

○南汉山寺守城缁营

朝鲜以来。崇儒抑佛。若干僧徒。不敢喘息。一自壬辰之役。僧军奏功之後。僧徒对朝家示有用之才。朝家认僧徒为不弃之物。於是。思所以安处之道。驱使之方。命使僧徒。筑南汉城。即其一例。而寓僧於兵之制度乃出焉。僧军之制度出。而禅教之宗事退。青山白云之间。听彼梵宫锺磬之声。霜月秋夜之中。杂於军营刁斗之响。乃使袈裟锡杖龙象之众。遂作介胃棍棒豼貅之队。时势之变。亦难思议也。

按南汉志。(宪宗十二年丙午。广州留守兼守御使洪敬谟编)云

「按仁祖甲子。筑城时。以僧觉性。为八道都摠摄。专任城役。(南汉志城史又云。仁祖甲子秋七月。命筑山城。以李曙为摠戎使。主其事。曙广召诸名僧觉性应圣等。各摠其徒。分地赋功)召募八道僧军。且令城内各寺。分掌八道赴役僧军供馈等事故各寺。始有主管。各道义僧立番。及僧摠节制。中军主将之名。盖城内九寺。自甲子始。而望月最古。玉井次之。其余七寺。皆新剏。东林最後。灵源又晚置。皆任守城事。九寺各藏军器火药

(开元寺。在东门内。多藏佛经。仁祖丁丑秋。有一叶船。漂泊西湖。舟中无人。惟藏大藏经册函。函上有七字曰「中原开元寺开刊」。湖人进于备局。转达于上。上曰。人不引舟。舟忽自到。此亦灵性。是册既出於中国开元寺。则吾东寺刹。有同名者。寻问而授之。永为护藏可也。时八路中。以开元为名者。只有此寺。故以金襴袱十袭裹之。别遣使藏于此寺。显庙丙午。火起开元寺之火药库。势甚烈。饿顷忽反风灭火。肃宗甲戌冬。火作。五间楼阁。几为灰烬。忽大雨如注。火即自灭。楼中所藏军物。一无有伤。人皆异之。)(汉兴寺。在开元东麓。地颇爽豁。)

(国清寺。在西门内。楼前有池。传言寺居富谷。故多富僧。仁祖甲子。筑城僧觉性。首剏二寺。名以汉兴。国清。人莫知其意。丙子後。始悟汉与汗同音。金国是年改号为清。仁祖异之。赐赉觉性甚厚。)

(望月寺。在长庆後麓。古有望月庵。九寺中最为古刹。丽时汉阳。有壮义寺。太祖建都时毁之。其佛像及金字华严经一部。金鼎一坐。移藏于此。)

(长庆寺。天柱寺。玉井寺。东林寺。(以上并城内寺))

(水锺寺。在早谷山。寺居高顶。东临龙津。世祖尝幸是寺。掘地得泉。又得小锺故云。)

(奉恩寺。在楮岛南。顺怀世子愿堂也。寺僧每年九月二十日行忌辰祭。多位田。寺旧多古蹟。三经兵火。今无余。唯小锺自见星寺移来。成化所铸。(以上并城外寺))

营制(此段但录僧军)(仁祖丙寅。改筑南汉山城。仍设摠戎厅。改称守御厅。正宗朝乙卯。守御京厅。出镇南汉山城。留守兼守御使。)僧军摠摄一人。僧中军一人教链官一人。哨官三人。旗牌官一人。十寺(城内九寺及东门外灵源寺合十寺)原居僧军一百三十八名赴操。义僧三百五十六名列在京畿。江原。三南。黄海。每年。分六运。立番两朔。

英宗朝丙子。(三十二年)罢义僧立番。收其雇钱。给原居僧。代其番。

六道义僧番钱。七千三十九两三钱七分

(上畧)按僧番钱。三南及京畿。海西。关东。六道各寺僧徒之入番于山城者。後为停番。代纳雇钱。而支放於各寺守城僧徒者也。(中畧)义僧钱。僧军雇役之物也。右此三钱。(户库钱。保障库钱。及僧番钱。合称三钱也。)系是军钱。故属之军需焉。

兵房所

各道义僧番钱。自兵房所。随捧。每间朔。一千四十三两四钱式上下(上下谓颁给也)於僧军。而此钱。亦是军钱。故属之兵房所。

钱七千五十九两五钱七分。(三南等六道僧番雇钱)

京畿各邑钱一百三十八两三钱四分。忠清道各邑钱五百六两四钱三分。全罗道各邑钱二千八百三十五两五钱九分。庆尚道各邑钱三千三百四两。黄海道各邑钱六十九两四钱三分。江原道各邑钱二百九两。

兵房所雇僧钱六千二百六十四两四钱(一年六等例下)三百九十两(四等添给)各样例下一百九十八两一钱七分

僧金

按僧仓。守御使李世白。以空名帖。(空名帖者。以同知佥知等空名官诰。给附稍裕之村老。而徵发钱谷。故俗谓麦同知者指此也)得若干谷年年分粜取耗。其後筑仓储之。亦属军饷。

军饷大米三百九石九斗五升九合六勺。太(大荳)七十四石六斗六升一合四分

每年岁入米三百十六石七斗四升二合。太十八石八斗三升八合。合折米三百二十五石十一斗六升一合。以还耗(即粜籴之利息)中入二百八十石十二斗。一年僧军支放下。

守摠两营厘革义僧钱教(守摠南营。谓南汉属守御营。故。北汉属摠我厅故。疑即正宗下教)义僧之除番徵钱。即我先大王之轸隐恤瘼之圣德也。在昔徵番之时。一僧资装。一寺倾产。卖器卖田。徵邻徵族。绣启(此谓锦衣御史之启请)道状(此谓道监司之状启)之为民瘼者。辄以此为言。於是乎断自宸衷。钱以代番使六路缁髠。举获安堵之乐。行之多年。有利无害。圣教若及於为民除瘼之事。与良役并称。此予侍傍承聆。至于今庄诵不忘者也。近因僧力。在处凋残。以冗费则比昔无异全减。而办出则到今益复艰辛。或有寺而无僧可徵。或有僧而无钱可责。甚至於村巷平民。替当僧役。一年二年。莫可收拾。今若谓之除番之为旷惠。不思所以拯救则此岂随时变通仰承德意之道乎。今兹道启中。除谷营屯一欵。僧亦民也。苟利於民何谷可惜。而僧之为獘。非止岭南。则以今楞然之谷簿。何处讨得几千万包。逐道设屯。又况如营屯田。多有已试蔑效者乎。至於两营营费之量减。虽足为汰冗食之要道毕竟守城僧卒。不可无接济之需。则些少除革。无甚关紧。若於此。不大更张。彼许多缁徒悬望之余。能无抑郁。岭南外。义僧所在诸道。别般矫救之方。付之道臣。而南北汉支用之资。则庶可自此厘刷。此岂予惠鲜之政。概所以仰体我先大王轸隐恤瘼之圣德也。

尚玄曰。南汉摠摄。本自广州留守兼守御使。择可堪僧。报于礼曹。又自礼曹。移咨兵曹奏蒙下批者也。虽然。有时亦自礼曹。直行任命。此不过是末季破格也。今有其例。

礼曹 释月初为

南汉大镇下八道都僧綂僧大将兼僧风紏正都摠摄尽心察任者

光绪十七年辛卯十二月 日

南汉僧军之设始於仁祖甲子具如上叙。而北汉缁营又设於肃宗辛卯按北汉志云

肃宗辛卯(三十七年)四月。始筑城。九月役讫。城周七千六百二十步。将台三。大门四。暗门十。城役分给三军门。(训链都监。禁卫营。同营厅)属于经理厅置将校吏卒及僧营。(城饷自宣惠划送。城堞军器。自训局。禁卫。御营三军门。设置分守。置经理监而句管。英宗二十三年。罢经理厅令属于摠戎厅。专管北汉。缁营本部。在屯兴寺。名壮镇营)

僧营。僧大将。一员。(以八道都摠摄兼)中军。左右别将。千摠。把摠。左右兵房各一人。教链官。旗牌官。中军兵房各二人。五旗次知一人。都训导。别库监官各一人。射料军十人。书记二人。通引二人。库直三人。册掌务。板掌务各一人。吹手二人。各寺僧将十一人。首僧十一人。义僧三百五十人。(分定各道。一年分六次。上番)

(僧圣能跋。曰)惟此北城之筑。实出於肃庙为万世深远之谟。而既筑之後。议论多端。近年以来。便置之度外。无复如当时诸相公。(此谓相臣李濡等也)之极意规画。亦安知前功之不归於尽弃耶。贱僧。猥被诸相公。使令。抛却山门本分。竭力奔走於此事者。已三十年矣。才卸重担。将还故山。谨录山城事十四条。名之曰北汉志。与新摠摄瑞胤上人。商议。以付剞劂氏。畧识卷末如此云尔。乙丑(英宗二十一年)十一月上澣。山人圣能识

尚玄曰。南汉筑城。綂率僧徒者。有僧觉性(碧岩大师)应圣等。北汉筑城。奔走竭力者。有僧圣能盖觉性。应圣。圣能。皆名僧也。圣能智异山华严寺僧也。尝鑴大华严经矣。尝修方丈山丈六殿矣。(智异山华严寺觉皇殿也)又尝树通度寺娑婆教主释迦如来灵骨舍利浮图碑(乞文於蔡希庵彭胤见本碑铭)矣能师。又绍介护岩子(仙严寺若休大师也)於蔡希庵。(具见顺天仙岩寺重修碑)呜呼。圣能。其诚於佛事者也。勤於王事者也。又能成人之美者也。(蔡碑俱作性能者。圣能之误也。当以北汉志中自署。其名者为是也。)

北汉寺刹之见于北汉志者。即如

重兴寺。在登岸峰下。古寺有三十余间。乃筑城後增建为一百三十六间。

太古寺。在大古台下。即重兴寺左岸。高丽僧普愚住此。扁以太古。仿永嘉体。作歌一篇。及死。李牧隐穑撰碑铭。筑城後摠摄僧圣能。即普愚遗址。经纪剏寺。凡一百三十一间。仍名以太古。(以下十二寺皆畧)

三角山太古寺重创上梁(雍正三年乙巳(英祖元年)三月十五日)记云

城内十一寺所任

重兴寺僧将自仪。首僧克休○露积寺僧将嘉善怀秀。首僧汉旭○西岩寺僧将嘉善元湜。首僧肯信○庆兴寺僧将通政泰坚。首僧会还○国宁寺僧将嘉善厚真。首僧青空○圆觉寺僧将通政熙淑。首僧汉平。○扶旺寺僧将通政戒淳。首僧六宗○普光寺僧将通政赞允首僧智暹○保国寺僧将就起。首僧就察○龙岩寺僧将嘉善有空。首僧善赞○书记孝明。」

孔汉奉圣庵重建上梁文(咸丰十年三月十二日上梁宝昙居士撰文)畧云

第伏覩三角山道场。更兼寓一营门军制。执戈卫社。壮哉清虚师壬辰之忠烈有遗。列堞峙粮。远矣鹿川相(李濡)辛卯之规画斯在。遂令伽蓝镇保障之重。缁衲修介胃之容。其为关系国家。不比寻常寺刹。建牙吹角。摠摄三百六十州僧军。献水供香。奔走八万四千家士女。此中外之所瞻仰。公私之所皈依者也(下畧)

李太王己卯十一月。北汉僧仓所在军器什物及各项钱谷诸处屯土内外山基址。移属武卫所。(见承政院日记)

最後北汉。属于经理营。其证如左

经理营 释月初为

八道僧风紏正北汉都摠摄兼僧大将差定尽心察任宜当者

光绪十九年癸巳四月 日

李太王甲午更张之时。南北汉摠摄。并皆废止

○北道沿郡在家僧村

海东。僧史。有一奇事。即北边之在家僧是。畜妻食肉。俱为无碍。可谓朝鲜之真宗也。咸镜北道。庆兴庆源会宁富宁锺城稳城等沿边各郡。特有一种僧侣。羣聚居生于山谷中自成村落。其所居村落名山门。每一山门。必有公共佛殿一处。婚丧之礼。行於寺中。男子造麦藁黄纸。女人织麻丝细布。亦为耕稼。以资生活。为世所贱。不通婚嫁。其所由来有二说焉。

一说。朝鲜仁祖丙子清兵来围南汉。当时结有约条。大乳女三千人。牝马三千匹。待其需要之时。入送于宁古塔。(清祖发祥之地)故朝家於北边沿郡。募故女真之遗族。充当其选。号曰在家僧。血脉法脉。两俱相续。以别良俗。不令杂处。划定村落。使自增殖。其俗女装。以护乳故。特系衣带于乳部以下云云。

又一说。高丽尹瓘。驱遂女真。其残落者。造寺院以安处之。使之奉佛。族居为僧云云。

尚玄曰。已上二说。并属无据。惟有一事。最为真实。按高丽图经。在家和尚。不服袈裟。不持戒律。白紵窄衣。束腰皂帛。徒跣以行。间有穿履者。自为居室。娶妇鞠子。其於公上。负戴器用。扫除道路。开始沟洫。修筑城室。悉以从事。边陲有警。则团结以出。虽不闲於驰逐。然颇壮勇。其趋军旅之事。则人自裹粮。故国用不费。而能战也。闻中间契丹为丽人所败。正赖此辈。其实刑余之役人夷人。以其髠削须发。而名和尚耳云云。由是观之在家僧史。当以高丽图经所言为是也。

○震默指影称释迦真

震默大师。名一玉。万顷佛居村人。嗣法西山。其生平神异之蹟。不可胜记。海南大芚寺沙门草衣恂公。辑录口碑之遗传者。名曰震默祖师遗蹟考。其畧曰。先师年七岁出家读内典於全州之凤栖寺。夙慧英达。不由师教。明核重玄。既剃染为沙弥。时。寺有佛事主事者。以师年少而有净行。差为拥护坛奉香之任。行之未久。有密迹神将显告於主事之梦曰。我等诸天。皆卫佛之神只也。焉敢返受佛礼。亟令改换奉香。使我得以安於晨夕。师奉养老母於倭幕村。(全州地)师居村後之日出庵。及夫母殁。祭之以文曰。胎中十月之恩何以报也。膝下三年之养未能忘矣。万岁上更加万岁。子之心犹为慊焉百年内未满百年。母之寿何其短也。单瓢路上。行乞一僧。既云已矣。横钗闺中。未婚小妹。宁不哀哉上坛了下坛罢。僧寻各房。前山叠後山重。魂归何处。呜呼哀哉云。师尝栖于边山之月明庵。每夜有一点星光。耿耿遥遥於东野之外。审而得之。乃清凉山木凫庵(全州地)之佛灯也。师遂移锡。改木凫为远灯庵。此地本是罗汉道塲。十六尊者常与师侍奉。灯光之远照於月明者。盖罗汉之所以启发师意也。师尝於途中独行。遇一沙弥与之同行。至乐水川边。沙弥启曰。小僧先渡。测其浅深。遂露足轻轻而涉。师将厉之。身淹水中。沙弥径来扶出。始知见戏於罗汉。一偈记之曰。寄汝灵山十六愚。乐村斋饭几时休。神通妙用虽难及。大道应闻老比丘。(罗汉具云阿罗汉。释迦如来所度之弟子也。初佛以无上法授迦叶尊者。又属十八大阿罗汉。令各福利人天。所谓住世十八尊者是也。十八者加二尊。谓第十七提密多罗尊者。第十八宾头卢尊者。今云十六。海东诸寺塑畵者。举皆十六罗汉。所言愚者。罗汉偏证我空之理。超越分段生死。虽具骑马缚龙之力。自谓神通不可及。终不能廻入於境智混融之大道。是谓愚於大法。故谓之愚法小乘也。)师晚节常住凤栖寺。去寺不远之地。有凤谷先生者。当时儒贤也。尝从先生。借纲目贮鉢囊。自担而行。先生使人随後觇之。行且披阅。手一卷看了抛地。又拔一卷。手之抛之。如是至寺门。尽抛不顾而入。他日先生谓师曰。借书而抛於地何也。师曰得鱼者忘筌。先生逐篇举难。无不洞悉。师尝住上云庵。神足辈以乞粮远出。月余乃返。师面上蛛网。膝间尘堆。为之扫尘掇丝。通名拜谒。师曰尔还一何速耶。天启壬戌。完府之松广寺鸿山之无量寺。同时塑像。并请师坐证。师皆不往。各授一物。置诸证坛。以旌运观之用曰只须恁麽。两寺尊像必当善成。後勿率尔改涂。且戒之曰。量寺化僧。点眼前慎勿出寺门外。於是二僧。受戒勅。信而归。一如所教。松寺以拄杖卓于证坛。连日夜孤立不倚量寺以数珠。安于证席。珠常呱呱自转矣。鸿山民有以三千金独当三尊之塑费者。常言来叅而过期不来。化僧因其候望。不觉出於门外。忽被甲士打之而死。师尝吟偈子曰天衾地席山为枕。月烛云屏海作樽。大醉居然仍起舞。却嫌长袖挂崐仑。师一日沐浴净发更衣曳杖。出门沿溪而行。植杖临流而立。以手指水中己影而示侍者。曰遮个是释迦佛影子也。侍者曰这是和尚影。师曰汝但知和尚假。不识释迦真。遂负杖入室。叠足跏趺而坐。召谓弟子曰。吾将逝矣。恣汝所问。弟子曰和尚百岁後宗乘嗣谁。师默然良久曰。何宗乘之有。弟子再乞垂示。师不得已而言曰。名利僧也。且属静老。(谓休静也)遂怡然颢寂(尚玄曰。宛然和尚假。何道释迦真。假灭真非灭。元来是幻身)世寿七十二(县记中有此三字)法腊五十二。即癸酉也。(凤谷先生日记中。有曰闻玉师化去。云此僧。墨名而儒行。不胜痛悼。癸酉十月二十八日。)

○仁祖元年禁僧入城

朝鲜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夏五月。申禁僧尼入城。及市井骑马。毁仁庆宫。其纳石纳基而陞资者。悉削其资。先是僧性智。以风水。出入士大夫家。看山克择。终乃为主(光海废主)所悦。宠幸无比。占一第於新阙近地。畜沙弥。方外游髠。出入无恒。宛然一伽蓝也。乃献营建新阙之议。(象村集)承旨韩孝仲。一日退朝。见术僧性智於阙中。咄咄还家。极陈土木营建之弊。性智及妖巫福同出入宫中之状(福同无须髭。貌类妇人。语音亦雌声着妇人服。出入营中。为中齐礼扬。)主震怒。下严旨。并推政院。主以言者。犹不深罪。未久复授承旨。下吏相谓曰。直言承旨来矣。(韩公行状)

尚玄曰。僧性智。风水术之渊源。得於僧能皓。其说。见青鹤集。(云鹤门人。龙岑居士。关西赵汝籍撰。汝籍宣祖时人。)其书云。

「岁甲寅。(按其年分则当光海主甲寅)梅窓(曹通远)松栖(李彦休)云鸿(李思渊已上三人皆当时之羽流也)入金刚山灵源洞。宿於小庵。庵有一僧。松络草衣。貌如寒玉。眼如晨星。自云西蕃僧。遍游天下。到本国者才数月矣。在中国时。名称性圆。在朝鲜。名穪能皓。食松子栢叶。及六天气水也。自以佛法神力。周游无碍也。号洞见堂。一见梅窓。便托深契。永夜悬灯。细论玄理。余(赵汝籍)其时适随後。参听高论。明日。寝尚未起。有一僧。自外入谒。皓曰。汝。近日。得无杀人乎。其僧曰。自闻命之後。地眼差开。宁有是事。皓曰。汝用术太繁。无名贪货。祸将及身慎之慎之。其僧曰。塟地之法。有一端不知处。同是吉地。而或用之福。或用之祸。或小发。或大发。何也。皓曰。地如好田地。人若五谷种。种粟则粟生。种禾则禾生。不可种粟而求禾。不可种禾而求粟。必也先别人品之为禾为粟。然後。方可与之。且有伤心之糓种虽种负郭之田。何可望生成之理乎。且夫春夏秋冬之异。气有寒暑之别。种谷於春田必有生成。种谷於冬田。则安有生成乎。且如春陵一茎九穗之嘉禾。乃受上天灵气凡夫圣人之间出者。亦上天之所种耳。尝闻中国之人。丰沛市中多将相。天将启将相之业。故既降天子。而又播将相之种於其地也。仍厉声曰。性智。汝俗僧。斯速退去吾方与佳客稳话。其僧告别而去」。

尚玄又曰。前有燕山主以圆觉寺为妓坊。荒淫无度。中宗反正御位之初。毁撤圆觉寺分赐燕山时毁家诸人。又罢禅教两宗。黜于清溪寺。後有光海主信术僧之言。兴徭役敛民财。仁祖反正御位之初。禁僧毁宫。前後二事。如出一辙焉。

朝鲜时代之禁令。每有不出城门者。即如成宗二年辛卯六月。驱逐巫觋於城外。又正祖元年丁酉夏。禁巫女入城。仁祖元年癸亥五月。禁僧尼入城。又正祖二年戊戌禁僧徒入城等是也。所不可晓者。岂城门之外。独非王土。而亦无关於王法欤。既以巫觋为恶也。驱逐巫觋於城外。城外之民何罪。既以僧尼为恶也。申禁僧尼入城。城外之民何罪。

○因疏撤院首相奏对

朝鲜显宗大王二年辛丑春正月。命罢城内慈寿仁寿两尼院。(仁寿院系是文定王后所剏。东阁杂记云明宗四年己酉。文定王后方崇佛事。命构新仁寿宫于旧净业院基)因副提学俞綮之疏也。领议政郑太和曰。此是历代帝王所未有之举。然自前後宫之老而无依者。多住尼院。後宫亦有出居者。此难处也。王曰。今则无有也。仍命礼官。诣慈寿院。奉出列圣位牌。依奉恩寺例。即令埋安于净地。右参赞宋浚吉。入贺两尼院撤废之举。且曰朱子以毁僧寺作书堂。为一举两得。尼院一处乃北学旧基。以毁院材瓦。仍设北学。则好矣。王从之。(今泮宫之一西斋是也)

白谷大觉登阶录。谏废释教疏云。恭惟我太祖大王殿下。应天启运。削恶除凶。当鸿号四七之符。御龙飞九五之位。访得无学定都汉阳。(中略)迄于成宗中宗嗣承休命。传此风规特设僧科。例同国试。(成宗中宗恶僧最甚。禁度僧废僧科。白谷谓此两代。特设僧科误也。)及于明宗宣祖敢勤厥训。秪服斯严。睿圣仁祖大王殿下。莲藏之诠菩萨之道存而不革。(中略)夫慈寿仁寿两院。在宫掖之外。即先后之内愿堂也。奉恩奉先两寺。在陵寝之内。即先王之外愿堂也。所以限内外者。亦男女有别故也。此非一朝一夕之剏也。实是先王先后之制也。与国同兴。与国同兦。有成则国之庆也。有毁则国之殃也。故大雅曰人之云兦心之忧矣。两院废则殿下之忧也。小雅曰瓶之罄矣惟罍之耻。两寺废则殿下之耻也。今两院尽废。放黜尼众。两寺尽弃。削没奴婢。迢嶤寺院。带殷墟之惨。清净僧尼。含楚囚之悲。珍像雕容伤心於巷妇。方袍圆顶拭泪於闾儿。殿下之宽有何所忌。而黜先后内愿堂之尼众乎。殿下之富有何所乏。而削先王外愿堂之奴婢乎云云。

○见经送寺英祖勅教

朝鲜英祖大王二十九年癸酉秋八月。教曰。顷见故讲书院。有楞严经。此非所以教吾孙之道也。其令送置北汉重兴寺。

尚玄曰。朝鲜太祖在潜邸时。发誓愿成大藏。置释王寺。又与幻庵禅师。愿成大藏。置瑞云寺。又於即位之後。与羣臣同愿。印成大藏。安于海印寺古塔中。又於演福寺。请无学国师为转藏佛事。以为福国利民之资。世祖大王。特於禁中。设置刊经都监。御定口诀广译佛经。亦为福利而已。按佛书置于宫中。有祖宗故事。见于普雨和尚华严经跋语即如

恭惟我

王上殿下。(即明宗大王也)睿智日新。多能天纵。德过二祖之盛。治踰七宗之隆。听国政之多暇览释典而兴敬。乃於世主妙严一品。知神众乘权护世之妙应。及此五十三善知识赞颂。见善财寻师求法之高踪。非但上心。庆知其所未知。感见其所未见而已。於是益信其法力神功。密有助於邦家。而使为君为子於天下者。皆蒙利乐於无穷之世也。特发钦明之圣敬。上以为慈殿圣躬万世。下以为万民恒心常乐。谨依祖宗故事。隐命工人。如法书之画之。盛以琅函。安於宝藏。以示尊敬之意於九重之中。其居九重而目是事者。孰不感圣上至孝之大而至仁之深也云云。

太祖以後。历代祖宗。置佛书于内禁。以遗子孙。今英祖则黜佛书于外寺。不欲遗於子孙。可见王者之所尚各异也。

○破gui头石压俗离山

俗离。山之名者也。法住寺之大者也。gui头。石之奇者也。秋波禅师。(法名弘宥英祖时人)着有游记备述其事。今录其文。曰「癸未重阳。余为见伯氏西行。道空林。出洞外数百步。望之。有数峰。岌然入云霄间。甚奇峻。余意其为俗离山。而未之知。顾谓从行僧普润曰。是必俗离也。俗离吾所愿一游。虽非俗离。有山如此。可不登乎。吾见此山而归。吾伯氏闻之。亦必喜矣。前遇一老夫。荷鎌而过。问曰。彼俗离耶。老夫曰然。师何以知之。曰人而拔萃者其易知乎。山亦然。湖西之山。俗离名最高。而此湖西地。吾见而知之。曰人之类甚多。山亦然。惟子择之。湖西之山。安知无高於俗离者乎。因相视而笑。余曰。至山中几里。曰就径则三成。纡行四十里。然。径路险。又有峻岭。不若从纡而行。余乃就大路而去。踰弓项岭岭低而路坦。老人之指人路信矣。行二十里。有大川。是自俗离洞门流出者也。又行十数里。越所里项峙。始达洞门。洞门宽平。茅黄而可坐。溪清而可掬。乃与从行普润。小憩啜点既而徐行。委蛇而入。无数峰峦。矗矗然。若剑戟森列。中有基址。平正广濶。左右羣峦。萦纡拥抱。若龙幡而凤舞。寺於其中。号曰大法住。其殿宇之宏丽。木石之工巧。不负所闻。层殿五重。铁幢之高。石瓮石槽之大。铜鎕火台之雄。实他处所无。日曛矣。遂宿禅堂。冷气彻骨。通宵不成眠。黎明。出门。有登上峰之意。行至福泉。福泉即我世祖大王祝厘之所也。基址端妙爽朗。岩屏之围斲石之功。有过於前。剏愿室。秖奉世庙亲笔。云汉至今宛然。因感叹。吟一绝曰。松带千年色。岩开太古颜。招提圣迹在。频看泪痕斑。出门外。缘东崖。上一台。立二塔。一学祖塔。一秀庵塔。秀庵法讳信眉。世祖与眉师书札。亦珍藏是寺。其敬待可想。少坐塔傍。望观焉。惟文藏一峰。为後岗所遮。不可得见。其余峯峦皆历历指点。若游蓬莱者。登正阳寺歇惺楼。则一万二千峯。皆入眼中。复回福泉。取左迳行数里。至中狮子庵。庵乃元宗大王命建。至今爇香。亦藏御书及下赐珍宝等物顷岁遇灾。立屋已数年。尚未覆瓦。吁可惜矣。所谓最上峯文藏。此去二成。极力欲登。而是时。天不晴。风势甚恶。且崖迳甚危。栈道极险。润。以坐不垂堂之义。苦止之。余亦惴惴然不敢进。从润而归。日已倾矣。主香初头陀。办午饭以待之。哺讫。心犹不厌。又登水晶峯。峰高可万丈。俯视寺宇。危不可正觑。但扶树而观之。其罗络寮舍。若小碁列局上。上有石龟。不镌而形自肖。其项乃为唐人所断。噫噫悲哉。欲久游。而高峯入云。若身在虚空。心悸足酸。不可久留。乃扪萝以下。至夜卧席上。席若动摇。盖积畏尚存也。翌明。出寺门立虹桥上。回看。山若恋我。我亦不能忘山。赋成一律。有曰。一筇随意好林泉。到底风光入眼前。霜着溪枫疑紫玉。岚浮岸柳似寒烟。何来玉笛惊人梦。自有黄花伴客眠。寄语空门诸释子。莫将死句坐多年」。

截断gui头。压胜山气。又续又毁。具如下文曰。「俗离山。世号小金刚。金刚擅名寰宇。中原人至有生东国一见之愿。而此山与之长弟焉。则其奇胜可知耳。第旧迹荒昧。但传荒诞惟世祖大王。尝南巡至此。其见於乖厓金守温之记者详矣。大谷先生。隐居山下。每乘舆独游。其发於吟咏者多矣。然则此山尤当如帝王之尊。而亦有南岳云谷之致尔。山势皆面西。有一麓翔舞驰下。峙为水晶峯。峯上有龟石。举头西向。国史云。中原人来见。以为中原财帛日输东国者。此龟之致也。遂断其头。其背有十层浮图。世传亦断头时一并所建。以压胜云尔。其头崇祯癸巳。沃川郡守李侯斗阳。谕摠摄僧使续之。岁乙巳忠清兵马节度闵公震益。来见浮图。而听说於居僧。即谂于观察任公义伯。复毁去之。余未知中原财帛在何时日输於东乎。亦未知其後果能不如是否乎。今节度之毁之也。非欲其财帛之复输也。只是掊破荒唐之说。解人疑惑。则斯不为不善者矣。昔日建此者。乃敢兀然高峙。欲与文藏天王争其雄长。而居人游客。瞻仰夸耀者不知其几百年矣。今按使节度独立不惧。去之如扫尘埃。非独识趣有过人者。亦岂我列圣建用皇极之致也。略记颠末。以备山中之故事云。

崇祯丙午二月 日。恩津宋时烈记。宋浚吉书

尚玄曰。海东名山裨补之说。始于新罗道诜禅师。或沉铁瓮於实相寺。(在古云峯今南原郡)或埋铁像於智利山。或竪羣塔於开天寺。(在古绫州郡)皆所以镇压山水背逆之气者也。後之术士亦效仿之。即如朝鲜明宗朝普雨和尚。住持广州修道山奉恩寺。仅十余年。佛法大兴。当时儒者。甚忌嫉之。及普雨死。遂使切断奉恩寺之主山而祛其首。堀开鷄岾村之案山而除其足。以泄地气之聚。以防佛道之兴。其为迷信。一至於此。不由不令人笑其愚也。秖如俗离山之gui头。中原人断之。李郡守续之。闵兵使毁之。宋尤庵赞之。何多事乎。甚可笑也昔在新罗。永深融宗佛陀诸大德等。传得占察法于真表律师。还俗离山。於吉祥草生处创寺名曰吉祥。遂作占察法会道塲。至高丽亦行之不衰。盖此占察律宗。系是朝鲜佛家所创而俗离山为其道场故。记其颠末于左

真表者。百济人也。家在金山。世事弋猎。後入深山。以刀截发。苦到忏悔。举身扑地。志求戒法。誓愿要期弥勒菩萨授我戒法也。夜倍日功。遶旋叩榼。心心无间。念念翘勤。经于七宵。诘朝见地藏菩萨。手摇金锡。为表策发。教发戒缘。作受前方便。感斯瑞应。勇猛过前。二七日满。有大鬼现可怖相。而推表坠于嵓下。身无所伤。匍匐就登石坛上。加复魔相未休。百端千绪。至第三七日质明。有吉祥鸟鸣曰。菩萨来也。乃见白云。若漫纷然。更无高下。山川平满。成银色世界。兜率天主。逶迤自在。仪卫陆离。围遶石坛。香风花雨。一时交集。须臾慈氏。徐步而行。至于坛所。垂手摩表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至于再至于三。苏迷卢可手攘而却。尔心终不退。乃为授法。表。身心和悦。犹如三禅意识与乐根相应也。四万二千福河。常流一切功德。寻发天眼焉。慈氏躬授三法衣瓦鉢。复赐名曰真表。又於膝下出二物。非牙非玉。乃签检之制也。一题曰九者。一题曰八者。各二字付受表云。若人求戒。当先悔罪。罪福则持犯性也。更加一百八签。签上署百八烦恼名目。如来(来疑受误)戒人或九十日或四十日或三七日行签。苦到精进期满限终。将九八二签。参合百八者。佛前望空而掷。其签堕地。以验其罪灭不灭之相。若百八签飞逗四畔唯。八九二签卓然坛心而立者。即得上上品戒焉。若众签虽远。或一二来触九八签。拈观是何烦恼名。抑令人重覆忏悔已。正将重悔烦恼签。和九八者。掷其烦恼签。去者名中品戒焉。若众签埋覆九八者。则罪不灭。不得戒也。设加忏悔过九十日。得下品戒焉。慈氏重告诲云。八者新熏也。九者本有也。嘱累已。大仗既廻。山川云霁。於是持天衣执天鉢。犹如五夏比丘。狥道下山。草木为其低垂覆路。殊无溪谷高下之别。飞禽鸷兽。驯伏步前。又闻空中唱告村落聚邑言。菩萨出山来。何不迎接云云。则人民男女布发掩泥者脱衣覆路者。毡罽氍毹承足者。花絪美褥填坑者。表。咸曲副人情。一一廸践。有女子提半端白[叠*毛]。覆于途中。表似惊忙之色。回避别行。女子怪其不平等。表曰。吾非无慈不均也。适观[叠*毛]间。皆是狶子。吾虑伤生。避其误犯耳。原其女子。本屠家贩买得此布也。自尔常有二虎。左右随行。表语之曰。吾不入郛郭。汝可导引。至可修行处。则乃缓步而行三十来里。就一山坡。蹲跪于前。时则挂锡树枝。敷草端坐四望。信士不劝自来。同造伽蓝号金山寺焉(神僧传)

系曰。表公变行一日千里。果得慈氏为授戒法。此五十受中何受耶。

通曰。近上法见谛自誓也。发天眼通。是证初二果也。非谛理现观而何。专据石塔与多子塔前自誓同也。或曰所受签检。以验罪灭之相。诸圣教无文。莫问诸天传授。或魔鬼所为。不可为後法乎。通曰。若彰善瘅恶。利益不殊。弥勒天主。是天传授。非魔必矣。诸圣教中。有忏罪求徵祥。证其罪灭不灭。然。其佛灭度。弥勒降阎浮说瑜珈。岂可不为後世法耶。十诵律云。虽非佛制。诸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也。

释真表。完山州。(今全州牧)万顷县人。(或作豆乃山县。或作那山县。今万顷古名豆乃山县也。负宁传释表之乡里云金山县人。以寺名及县名混之也。)父曰真乃末母吉宝娘。姓井氏。年至十二岁。投金山寺崇济。(石记作顺济)法师讲下。落彩请业。其师尝谓曰吾曾入唐。受业於善道三藏。然後入五台。感文殊菩萨。现受五戒。表启曰。勤修几何得戒耶。济曰精至则不过一年。表闻师之言。遍游名岳。止锡仙溪山不思议庵。该链三业以亡身忏(悔得戒)。初以七宵为期。五轮扑石。膝腕俱碎。雨血嵓崖。若无圣应。决志捐舍更期七日。二七日终。见地藏菩萨。现受净戒。即开元二十八年庚辰三月十五日辰时也时龄二十余三矣。然志存慈氏。故不敢中止。乃移灵山寺。(一名边山又楞伽山)又懃勇如初。果感弥力(力勒音通)现授占察经两卷。(此经乃陈。隋闽外国所译。非今始出也。慈氏以经授之耳。)并证果简子一百八十九介。谓曰於中第八简子。喻新得妙戒。第九简子喻增得具戒。斯二简子。是我手指骨。余皆沉檀木造。喻诸烦恼。汝以此传法於世。作济人津筏。表既受圣莂。来住金山。每岁开坛。恢张法施。坛席精严。末季未之有也。风化既周。游涉到阿瑟罗州岛屿间。鱼鼈成桥。迎入水中。讲法受戒。即天宝十一载壬辰二月望日也。或本云。元和六年误矣。元和在宪德王代(去圣德几七十余年)景德王闻之。迎入官闼。受菩萨戒。嚫租七万七千石。椒庭列岳。皆受戒品。施绢五百端黄金五十两。皆容受之。分施诸山。广兴佛事。其骨石今在鉢渊寺。即为海族演戒之地得法之领袖。曰永深。宝宗。信芳。体真。珍海。真善。释忠(佛祖源流。永深作永心。又下文石记。宝宗作融宗。)等皆为山门祖。深则真传简子。住俗离山。为克家子。作坛之法。与占察六轮稍异。修如山中所传本规。按唐僧传云。开皇十三年。广州有僧行忏法。以皮作帖子二枚。书善恶两字。令人掷之。得善者吉。又行自扑忏法。以为灭罪。而男女合匝。妄承密行。青州接响同行官司检察。谓是妖妄。彼云此搭忏法。依占察经。扑忏法依诸经中。五体投地。如大山崩。时以奏闻。乃勅内史侍郎李元撰。就大兴寺问诸大德。有大沙门法经彦琮等对曰。占察经见有两卷。首题菩提登。在外国译文。似近代所出。亦有写而传者。检勘羣录。并无正名译人时处。搭忏与众经复异。不可依行。因勅禁之。今试论之。青州居士等搭忏等事。如大儒以诗书发塚。可谓畵虎不成(反)类狗者矣。佛所预防。正为此尔。若曰占察经无译人时处为可疑也。是亦担麻弃金也。何则详彼经文。乃悉坛深密洗涤秽瑕。激昂懒夫者莫如兹典故。亦名大乘忏。又云出六根聚中。开元贞元二释教录中。编入正藏。虽外乎性宗。其相教大乘。殆亦优矣。岂与搭扑二忏。同日而语哉。如舍利弗问经。佛告长者子邠若多罗曰。汝可七日七夜。悔汝先罪。皆使清净。多罗奉教。日夜恳恻。至第五夕。於其室中。雨种种物。若巾若帊若拂箒若刀锥斧等堕其目前。多罗欢喜。问於佛。佛言是离尘之相。割拂之物也。据此则与占察经。掷轮得相之事。奚以异哉。乃知表公翘忏得简闻法见佛。可谓不诬。况此经若伪妄则。慈氏何以亲授表师。又此经如可禁。舍利问经亦可禁乎。琮辈可谓攫金不见人。读者详焉。赞曰。现身浇季激慵聋。灵岳仙溪感应通莫谓翘懃传搭忏。作桥东海化鱼龙。

(参照)关东枫岳鉢渊薮石记。(此记乃寺主莹岑所撰承安四年己未立石。)

真表律师。全州碧骨堤郡。(今金堤县)都那山村大井里人也。年至十二。志求出家。父许之。师往金山薮。顺济法师处容染。济。授沙弥戒法。传教供养次第秘法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曰汝持此戒法。於弥勒地藏两圣前。恳求忏悔。亲受戒法。流传於世。师奉教辞退遍历名山。年已二十七岁。於上元元年庚子。蒸二十斗米。乃乾为粮。诣保安县。(即扶安县也)入边山不思议房。(舆地胜竟扶安来苏寺新罗惠丘头陁所创有大小二乘来。)以五合米为一日费。除一合米养鼠。师勤求戒法於弥勒像前。三年而未得授记。发愤舍身嵓下。忽有青衣童手捧而置石上。师更发志愿。约三七日。日夜勤修。扣石忏悔。至三日。手臂折落。至七日夜。地藏菩萨。手摇金锡。来为加持。手臂如旧。菩萨遂与袈裟及鉢。师感其灵应。倍加精进满三七日。即得天眼。见兜率天众。来仪之相。於是地藏慈氏现前。慈氏摩师顶曰。善哉大丈夫求戒如是。不惜身。命。恳求忏悔。地藏授与戒本。慈氏复与二栍。一题曰九者。告师曰。此二简子者。是吾手指骨。此喻始本二觉。又九者法尔。八者新熏成佛种子。以此当知果报。汝舍此身。受大国王身。後生於兜率。如是语已。两圣即隐。时壬寅四月二十七日也。师受教法已。欲创金山寺。下山而来。至大渊津。忽有龙王出献玉袈裟。将八万眷属侍往金山薮。四方子来。不日成之。复感慈氏从兜率驾云而下。与师受戒法。师劝檀缘。铸成弥勒丈六像。复畵下降授戒威仪之相於金堂南壁。乃於甲辰六月九日铸成。丙午五月一日安置金堂。是岁大历元年也。师出金山向俗离山。路逢驾牛乘车者。其牛等向师前跪膝而泣。乘车人下问。何故此牛等。见和尚泣耶。和尚从何而来。师曰我是金山薮真表僧。予曾入边山不思议房。於弥勒地藏两圣前。亲受戒法真栍。欲覔创寺镇长修道之处故来尔。此牛等外愚内明。知我受戒法。为重法故。跪膝而泣。其人闻已。乃曰畜生尚有如是信心。况我为人。岂无心乎。即以手执鎌自断头发。师以悲心。更为祝发授戒。行至俗离山洞里。见吉祥草所生处而识之。还向溟州海边。徐行次。有鱼鼈鼋鼍等类出海。向师前缀身如陆。师蹯而入海。唱念戒法还出。行至高城郡。入皆骨山。始创鉢渊薮。开占察法会。住七年。时溟州界。年谷不登人民饥馑。师为说戒法。人人奉持。致敬三宝。俄於高城海边。有无数鱼类自死而出人民卖此为食。得免死。师出鉢渊。复到不思议房。然後往诣家邑。谒父。或到真门大德房居住。时俗离山大德永深。与大德融宗。佛陁等。同诣律师所。伸请曰。我等不远千里来求戒法。愿授法门。师默然不答。三人者乘桃树上。倒堕於地。勇猛忏悔。师乃传教灌顶。遂与袈裟及鉢。供养次第秘法一卷。占察善恶业报经二卷。一百八十九栍复与弥勒真栍九者八者。诫曰。九者法尔。八者新熏成佛种子。我已付嘱。汝等持此还归俗离山。山有吉祥草生处。於此创立精舍。依此教法。广度人天。流布後世。永深等奉教。直往俗离。寻吉祥草生处。创寺名曰吉祥。永深於此。始设占察法会。律师与父复到鉢渊。同修道业。而终孝之。师迁化时。登於寺东大嵓上示灭。弟子等不动真体而供养。至于骸骨散落。於是以土覆藏。乃为幽宫。有青松即出。岁月久远而枯。复生一树。後更生一树。其根一也。至今双树存焉。凡有致敬者。松下覔骨。或得或不得予恐圣骨湮灭。丁巳九月。特诣松下。拾骨盛筒。有三合许。於大嵓上双树下。立石安骨焉云云。此录所载真表事迹。与鉢渊石记互有不同故。删取茔岑所记而载之。後贤宜考之。(无极记)(无极翁者。名混丘。即撰三国遗事之一。然禅师之高足也)

心地继祖

释心地。辰韩第四十一主宪德大王金氏之子也。生而孝悌。天性冲睿。志学之年。落采从师。拳懃于道。寓止中岳。(今公山)适闻俗离山深公传表律师佛骨简子。设果订法会。决意披寻。既至後期。不许参列。乃席地扣庭。随众礼忏。经七日。天大雨雪。所立地方十尺许雪飘不下。众见其神异。许引入堂。地撝谦称恙。退处房中。向堂潜礼。肘颡俱血。类表公之仙溪山也。地藏菩萨。日来问慰。洎席罢还山。途中见二简子。贴在衣褶间。持回告於深。深曰简在函中。那得至此。检之封题依旧。开视兦矣。深。深异之。重袭而藏之。又行如初。再回告之。深曰佛意在子。子其奉行。乃授简子。地。顶戴归山。岳神率二仙子迎至山椒。引地坐於嵓上。归伏嵓下。谨受正戒。地曰今将择地奉安圣简。非吾辈所能指定。请与三君。凭高掷简而卜之。乃与神等。陟峯巅向西掷之简乃风扬而飞。时神作歌曰。碍嵓远退砥平兮。落叶飞散生明兮。覔得佛骨简子兮。邀於净处投诚兮。既唱而得简於林泉中。即其地构堂安之。今桐华寺签堂北有小井是也。本朝睿王。尝取迎圣简。致内瞻敬。忽失九者一简。以牙代之。送还本寺。今则渐变同一色。难卞新古。其质乃非牙非玉占察经上卷。叙一百八十九简之名。一者求上乘得不退。二者所求果现当证。第三第四求中下乘得不退。五者求神通得成就。六者修四梵得成就。七者修世禅得成就。八者所欲受得妙戒。九者所曾受得戒具。(以此文订知慈氏所言。新得戒者谓今生始得戒也。旧得戒者谓过去曾受今生又增受也。非谓修生本有之新旧也。)十者求下乘未住信。次求中乘未住信。如是乃至一百七十二。皆过现世中或善或恶得失事也第一百七十三者。舍身已入地狱。(已上皆未来之果也)一百七十四者死已作畜生。如是乃至饿鬼。修罗人。人王。天。天王。闻法出家。值圣僧生兜率。生净土。寻见佛。住下乘。住中乘。住上乘得解脱。第一百八十九等是也。(上言住下乘至上乘得不退。今言上乘得解脱等。以此为别尔)皆三世善恶果报差别之相。以此占看得与心所行事相当。则为感应。否则为不至心。名为虚谬。则此八九二简。但从百八十九中而来者也。而宋传但云百八签子何也。恐认彼百八烦恼之名而称之。不揆寻经文尔。又按本朝文士金宽毅所撰王代宗录二卷云。罗末新罗大德释冲。献太祖以表律师袈裟一领。戒简百八十九枚。今与桐华寺所传简子未详同异。赞曰生长金闺早脱笼。俭懃聦惠自天锺。满庭积雪偷神简来放桐华最上峰。

里乡见闻录。有俗离山熙彦守一两师行蹟。实是名僧。故特尾录之。

熙彦者。明川良民也。十二岁出家。入七宝山云住寺。十三岁落发居云住。几二十年。性至勤。手自捆屦。昼夜不息。片刻不休。三十一岁。始以所业草履。贸细布十五六匹。三度来贩於京中及关西。得细布一担。负还至安边元山地。弛担憩于路上。忽弃其所负。直走皆骨山。便断谷。盖顿悟也。悟道之後。与众混迹。不为崖异。人未之奇也。皆以为凡流中断谷者。碧岩师觉性。一见异之。曰天下高僧也。与之相友。由是知名。其为道。以孤高刻苦为主。参禅入定之後。昼夜跏趺兀坐。不卧不睡。一衲无冬夏不换。至死无袴。只以一幅巾。掩下体。平生无一言。僧俗有往来者。但合掌曰成佛。其意。盖以劝人。学道成佛也。初不能文。悟道之後。觉性叩之。多知经语。云。光海朝。设水陆斋於山中。闻其道高。制赐锦绣袈裟。使者置于前。合眼不视。良久。手推而逸去。尝至智异山寺。入定兀坐。屡十年。寺僧闷其饥。以饭进之。终不食。僧徒密以釜底烧饭和水。置于师傍。不使知之。始食之。夜还其器而去。必置饭主之室前。人以为他心通云。晚至俗离山法住寺。为土窟而居之。昼夜兀坐。三十余年而终。死时亦坐化。年八十余。茶毗之夕。大风振山云。余至俗离山寺。见熙彦守一觉性畵像。问三师中。谁人最高。寺僧曰。彦师最高。问其事蹟。有信玄者。吉州人也。与之同乡。且居此寺。见其就化。故畧言其始终如此。(天倪录)(天倪者。西岳禅师顿认门人也。顿认善诗文。天倪为集二卷刊行竹石徐尚书序之)

守一禅师者。岭南释子也。居於蔚山某寺。有道术。多异事。寺僧极敬畏之。寺无徒弟。而甚贫。同寺僧数百人。互供其食。每当饭时。辄傍所供食之僧而就座。有若人相报知者焉。未尝一错。人以此知其他心通焉。昼多合眼而眠。夜登寺後小麓。静坐不眠。夜未深寺僧或时相访。作语而归。一夕谓诸僧曰。今夜。尔辈勿或来访我。夜将半。有少年闍梨四五人。同往访之。遥望禅师。与一衲对坐。而两人语声隐隐。众争趋之。其相对一衲。即化大虎。见闍梨辈。大吼逐之。声振山谷。众大惊奔还。一师。笑止其虎曰。汝勿如此。汝勿如此。虎便还上禅师座前。众又潜往望之。对坐者。非虎乃僧也。人莫知其故。一师。状貌丰硕魁杰。一见可知其非常人。堪舆者金应斗。少时亲见之。为余言如此。(天倪录)

○湖南佛污老峯理觧

朝鲜显宗大王三年壬寅五月。全罗监司李泰渊。启言道内诸寺佛像出汗。大司谏闵鼎重。(号老峰)奏曰。佛像皆用木为质。加漆涂金。故每当潦节。湿气阴结点满。冬节不寒。收敛不严。则雾露所蒸郁而成。此深山老僧之所常谈。而今乃强为心出汗。惑乱民听。请泰渊重推。所汗佛像破碎。

尚玄曰。佛像出汗。高丽时亦有之。按李相国奎报撰。王轮寺丈六金像灵验收拾记。「以古今举国人所尝亲见者言之。国将有变。丈六先出汗示之。丈六出汗。则左右补处泥塑像。及石刻华严经中凡如来世尊佛菩萨字。亦皆沾湿。余字则否焉」云云。今因诸寺佛像出汗之状启。(道臣书奏曰状启)引出一篇物理化学之解释。至若新罗皇龙寺设置之铁铸丈六佛像。泪流至踵。老峯当以何理觧之。又如朝鲜毓祥宫奉安之木造位两神主。身鬪背面(肃宗大王有两後宫。曰大嫔张氏。诞生景宗大王。宫号大嫔。今京城测候所即其迹也。曰淑嫔崔氏。诞生英祖大王。宫号毓祥。今在北岳山下。後世合安两位神主于毓祥宫。主身相鬪。背面不见。不得已安分大嫔宫。)老峯又将以何理解之乎。何不以八字打开。曰「见怪不怪。其怪自止」。大抵佛汗之解。不为无理而其「所汗佛像破碎」之语。自是排佛者之口气也已。

佛像亦有邪像正像。不可不知。盖造像时。善知识僧。始终证明。如法安置。然後可成摄心对象之正佛。若不然者。非徒无灵。杂魔来附。易成邪佛。今举其例。高丽翰林闵渍金刚山榆帖寺记曰。「本寺奉安五十三尊像(即日月氏国乘铁锺来之金人)後有一僧。见其尊像。久为香火所薰而黑。庶乎洗露金容。沸灰汤而洗之。忽雷雨暴作。五云笼塞。其五十三尊。皆飞腾梁上而列焉。於中三佛。腾空去。莫知所之。其僧忽发狂疾而终。(此乃僧之无礼所自取欤)厥後主社者渊冲。叹佛数之欠缺。特铸三像而安焉。旧佛皆斥而不容。其夕告于冲师之梦曰。莫以他像。间於此座。後乃知向之所失三佛所在之处。其二在九渊洞万仞石壁上。人力可及者下而还之。其不可及者。至今存焉。其一在水晶寺北绝壁上。寺僧连梯以下之。奉安于其寺。後又移在船岩。越二十四年丁亥。襄州守裴裕。奉安于旧列焉」。

或人问於余曰。大正五年丙辰春。有盗持去榆岾寺佛像十七尊现今残存三十三尊。而未闻如何之报。又京城博物舘。有一躯古代铜铸涂金之观音像。制造巧妙。相好丰盈(美术评价十万圆云)欲试看其变色与不。烹之於釜中数日。埋之於地下一月。镬汤炉炭。皆所经过而亦未闻如何之说。佛像何灵於沸汤洗之之僧。而何恕於持去卖佛之盗乎。对曰。时来风送藤王阁。运去雷攻荐福碑。成住坏空。各有数在。月氏金像。乘锺浮海。到泊安昌。可谓时来也。为盗所窃卖。运去也。新罗皇龙寺九层塔造成镇国。时来也。凡十三次雷震复修。至于高丽终坏于蒙古兵。运去也。且奉安佛像于殿里。榻座[巾*(厂@(豆*寸))]帐以庄严之。香饭花菓以供养之。则人人皆生尊敬之心。陈列於博物之馆。卖买於古董之舖。则以物品看之人人易生慢忽之心。报应亦如是。一切惟心造而已。虽然佛像。严於僧而宽於盗者。亦有至理在其中。何也。湖海奇闻。云。有一禅师将迁化。伽蓝神。(主寺之神)告曰。师负常住(常住谓三宝也)绢一疋。索还了去。师曰我自不用绢。云何负欠。神曰某时用纸一幅。今计息。应偿绢一疋。师曰今盗用常住者不少。都不闻取偿。何独见索。神曰彼轮回六道中人。自来酬偿不烦往索。大师已出三界。今若不取。无从追覔。师以衣鉢付寺主而终」。然则众生一动静一物事。暗中自有神目如电。皆应记本计息。可不悚然哉。且譬之世法。执法官吏。如辩护士者。犯於賍罪。则少无假贷。照律更严。以其知而故犯。官不容针也。

近世南湖永奇和尚。少有癞疾。受苦恼几至死。辗转行乞。至宝盖山。有僧劝念观世音菩萨。则病可愈。遂借一室。一心精勤。昼夜不辍。一日梦白衣女人。呼与言。视之其姊也以手遍摩病处。清爽无比。觉而见脓血尽流。病若失。自是发心。剃染出家。守戒精严。人呼律师。师尝於广州奉恩寺。募缘刊刻华严经板。忽有京城一富家孀妇。来谒。赞叹稀有。多施米布。如是数四。末乃自荐荐枕。师佯应之曰。且待佛事告毕。妇喜。佛事才毕。师逃避宝盖山寺。妇自死为鬼。常伺其便。师适移安他寺之一大佛像于其所住寺。见旧佛不相容。其夜掷之于外。盖[泳-永+(瑶-王)]鬼附之也。鬼现于前。阻扰梵行。还其佛像。鬼怪如故。惟师入定则不敢侵。师终疲弱。为其所死。人谓师之宿债云。

○信眉栢庵流通佛书

信眉大师。法号慧觉尊者。道行甚高。世祖大王。待以师礼。命使校正涵虚堂。金刚经说义。入之五家解为一书校正禅门永嘉集诸本同异。又集证道歌彦琪注宏德注祖庭注为一书。印刊行之。刊经都监谚译诸经师皆与焉。师又译解诸师法语。以广流通。余今略录其法语。以验当时禅界所扬之宗风云尔。

皖山正凝禅师。示莲山法语。慧觉尊者信眉译解。

师见蒙山来礼。先自问云。尔还信得及麽。山云。若信不及。不到这里。师云。十分信得及要持戒。持戒易得灵验。若无戒行。如空中架楼阁。还持戒麽。山云持五戒。师云。此後。只看个无字。不要思量卜度。不得作有无会。且莫看经教语录之类。只单单提个无字。於十二时中。四威仪内。须是惺惺。如猫捕鼠。如鷄抱卵。无令断续。未得透彻时。当如老鼠咬棺材相似。不可改移。时复鞭起疑云。一切含灵。皆有佛性。赵州因甚道无意作麽生既有疑时。默默提个无字。廻光自看。只这个无字。要识得。要捉败佛祖。得人憎处。但信我如此说话。蓦直做将去。决定有发明时节。断不误尔云云。

蒙山和尚示众。(高丽宝监国师碑。中吴蒙山异禅师。作无极说。附海舶以寄之。师默领其意。自号无极云云。疑即此蒙山也。)

若有来此。日甘寂寥者。舍此世缘。除去执着颠倒。真实为生死大事。肯顺庵中规矩。截断人事。随缘受用。除三更外。不许睡眠。不许出街。不许赴请。未有发明。不许看读。非公众请。不许阅经。如法下三年工夫。若不见性通宗。山僧。替你入地狱。

古潭和尚法语。(古潭寂照玄明禅师。浙人。尝住龙门寺入杨根小雪山。叅太古和尚。受袈裟禅棒。)(古潭亦见懒翁集中)

若欲叅禅。不用多言。赵州无字。念念相连。行住坐卧。相对目前。奋金刚志。一念万年。回光返照。察而复观。昏沉散乱。尽力加鞭。千磨万链。转转新鲜。日久月深。密密绵绵。不举自举。亦如流泉。心空境寂。快乐安然。善恶魔来。莫惧莫欢。心生憎爱。失正成颠。立志如山。安心似海。大智如日。普照三千。迷云散尽。万里青天。中秋宝月。湛澈澄源。虚空发焰海底生烟。蓦然嗑着。打破重玄。祖师公案。一串都穿。诸佛妙现。无不周圆。到伊麽时。早访高玄。机味完转。无正无偏。明师许你。再入林峦。茅庵土洞。苦乐随缘。无为荡荡。性若白莲。时至出山。驾无底船。随流得妙。广度人天。俱登觉岸。同证金仙。

蒙山和尚法语畧录。(普济尊者法语附)

示觉圆上人。(按释监稽古略续集明洪武四年辛亥系有觉原禅师。师讳慧昙字觉原天台人族姓杨依法果寺大均出家习律於高丽教公云云)略

休休庵主坐禅文。(休休庵者。懒翁和尚入江南游方时。结一夏之处也。)

夫坐禅者。须达乎至善。当自惺惺。截断思想。不落昏沉。谓之坐。在欲无欲。居尘离尘。谓之禅。外不放入。内不放出。谓之坐。无着无依。常光现前。谓之禅。外撼不动。中寂不摇。谓之坐。回光返照。彻法根源。谓之禅。不为逆顺恼。不为声色转。谓之坐。烛幽则明愈日月化物则力胜乾坤谓之禅。於有差别境。入无差别定。谓之坐。於无差别法。亦有差别智谓之禅。合而言之。炽然作用。正体如如。纵横得妙。事事无碍。谓之坐禅。畧言如是。详举非纸墨能穷。那伽大定。无静无动。真如妙体。不灭不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空而不空。有而非有。大包无外。细入无内。神通智慧。光明寿量。大机大用。无尽无穷。有志之士宜善参究。急着精彩。以大悟为入门。[囗@力]地一声後。许多灵妙。皆自具足。岂同邪魔外道以传受为师资。以有所得为究竟者哉。

示觉悟禅人法语。(普济尊者(普济尊者者。即懒翁和尚也。))

念起念灭。谓之生死。当生死之际。须尽力提起话头。话头纯一。起灭即尽。起灭即尽处谓之寂。寂中无话头。谓之无记。寂中不味话头。谓之灵。即此空寂灵知。无坏无杂。如是用功。不日成之。

尚玄曰。慧觉尊者。以谚文。译解诸禅师法语。独多取与懒翁。有关系之人。又尊者之承命校正涵虚和堂金刚经说义。亦系懒翁法孙之撰述。余于是。知慧觉尊者。疑亦涵虚派故。其所流通者。亦多取其边之书也。支那元末之禅界。以宗匠见推者。有高峯妙。竺源盛。千岩长。石屋珙。平山林。诸禅师。而其语录之盛行于我海东者。惟高峯禅要。至如石屋语录。盛行支那。(见李崇仁撰太古和尚语录序。)而不行於海东者。亦一怪事也。其他禅书。如大慧书状高丽普照国师时。已有流行之证。碧岩录。亦行于朝鲜。至有黄州心源寺之开板印行。(嘉靖五年)则在慧觉尊者。及碧松智严禅师之时所提唱者也。

柏庵大师。法讳性聪。尝於浦海边。见大船来泊。视其所载。即大明平林叶居士所校刊华严经疏钞。及大明法数。会玄记。金刚记。起信记。四大师所录。与净土宝书等一百九十卷也。师乃大惊异。暨其徒众。顶礼虔奉。发信心。刊诸经。自辛酉至乙亥十五年间。分刊五千板子。为澄光双溪两藏宝所。大设千灯佛事。以落之。曾未百年。举国之印阅法宝者。舍旧从新。如渴赴河焉师又自注缁门三卷。着述私集二卷。经序九首。净土赞百咏。并行于世。信眉柏庵。流通佛书。朝鲜禅教。受益实多。

○仁岳莲潭训诂私记

虎岩净之高弟莲潭有一。雪坡彦之後学仁岳义沾。皆近古之大讲师也。两师裒集由来教门硕德(晦庵虎庵默庵雪坡等师)受授之诸经论讲等说。又参以己意。各自成书。名曰私记。或曰私集。以资训诂。夫经有疏。疏有钞。私记者。乃又疏钞之疏钞。注释之注释。虽至禅门拈颂亦皆有私记。纵义解之广博引东语与西语。柰说破之嫌忌变活句为死句。今之佛门学人。非两师之私记。则殆不知为讲学之工。南僧主莲潭。北僧主仁岳。惟恃私记之诵。不务自得之妙。是所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也。亦可谓摘叶寻枝。遗其根干。渉流拂派。忘其本源也。有一例于此。近有一僧。号称讲师者。访一居士于京师。居士亦颇知佛书。相与谈法。居士忽从案上。信手抽出楞严经一卷来。质问一节之疑义。僧辞以不知又问他一节。僧又不知。居士怪而问之曰。和尚讲师也。岂不曾读此经。无乃过谦耶。僧实告之故。曰熟处是私记。生处是经文。今教生处熟。故暂难解说也云云。此与近世之儒林学者。讲究朱子之集注。而反忘孔圣之大经。同一弊病也。

○采永氏刊佛祖源流

狮嵓采永。清虚禅师之八世法孙也。刊行海东佛祖源流。其後跋曰。猗欤盛哉。释教之兴。始於西方。普照万邦。其来也弥且久矣。盖佛之为道。语大而无外。语小而无内。巍巍荡荡。包含万有。所以经累刧而植胜缘。历千变而不生灭者也。以浅见薄识。岂敢容喙於其间。而窃有所叹惜者。何则。观澜而不知其源。察枝而不究其根。可乎。传道之统记俗家之世谱。良以是也。顾我禅宗。上自现刧以还。拘留佛受庄严刧第十尊毘舍浮之心印。展至于迦叶。迦叶。之高足真归。於丛木房中授之释迦。以至四七二三。南岳临济中间。大手名曹不为若干。其受授心法。详载於道原之传灯。念常之通载。达磨之别录。历历可考。至於我东。则一切祖师传法渊源。上接达磨。而尚无显刻。使末学後禅。不知某祖之为某师之祖。某师之为某祖之孙。兹岂非吾家之一大欠事。而窃有所叹惜者也耶昔懒翁法嗣无学祖师。深用闷然。刊出传鉢之源流次第。付诸簇子以传之。而事在国初故肇於佛祖。止於指空懒翁。其後我月渚大师。重刊簇图。始及本朝。而起於太古。至於玩虚松云。玩虚松云之外。名师大德之遗漏不传者多矣。可胜叹哉。采永以月渚之裔未尝不慨然於是。而欲继述先志。自壬午春。周游八路。收集诸派可记之文。鸠聚锓梓如干之财。积年经纪。以至今夏。与诸山硕德。会于全州府终南之松广。博采公议。考诸传灯。定其序次。其间祖师之不可泯没而无嗣可接者。则以散圣载录。而附於卷端。合成一部册子。名曰佛祖源流。始克刊行。斯乃法家之盛举矣。噫。曾所未遑於前者。幸而得成於今日。其亦有时而然欤。兹印千有余秩。播送诸宗。俾作不朽之传。极知僭越无所逃罪。然其牖後传远之道。亦未必无小补云尔。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孟秋日。月渚之五世孙锦波门人。狮岩采永谨识。

尚玄曰。佛祖源流版本。藏于松广寺。曹溪山松广寺。有大讲师曰碧潭和尚。法名幸仁为浮休七传之法孙。碧潭谓狮岩。(清虚派)之佛祖源流。独於清虚派。收录偏多。而於浮休派。则收录稍狭。颇有不愤之意。遂烧毁其板本云云。

○志安采集五宗纲要

朝鲜时代。无论儒释。若於学说。有所着论。必依前人之述。不创自己之见。今志安禅师之五宗纲要。亦其一也。按其序曰。盖枝无无本之枝。派无无本之源。一法分为两宗。两宗亦为五[泳-永+(瓜-、)]。其枝派有本源固可知也。夫大觉世尊。多子塔前分半座。是第一处传心杀人劒也。灵山会上举拈花。是第二处传心活人刀也。娑罗双树间椁示双趺。是第三处传心杀活同时也。此个消息。自迦叶以来。人传一人。而至于曹溪。曹溪下有二人焉。一曰南岳怀让。宗其活而开杂话铺也。二曰青原行思。宗其杀而开真金铺也。此乃一法分杀活两宗者也。原下出一宗。曰曹洞。岳下出四宗。曰临济曰云门曰沩仰曰法眼。此乃两宗分为五派者也。五派之家。尽向无中唱出妙曲。改声换调。名相颇多。散在诸篇。故学者未窥其奥。而病矣。唤惺和尚。采集诸篇中要义。曰五宗纲要。余欲绣梓。宜图不朽。而正其伪补其阙。於云门三句引青山叟之解。於曹洞五位引荆溪师之注。通其义显其要皆依前贤之述。而少无胷臆之见也。踞师位执拂柄者。外是则无以辨验宗风矣。若有个汉。透彻本源。则伊麽葛藤。也无着处。前之采集。今之书梓。乌头养雀。恐招其谤尔。北海涵月序。

禅门五宗纲要

○临济宗。(明耀用。)赤手单刀。杀佛杀祖。辨古今於玄要。验龙蛇於主宾。操金刚宝劒。扫除竹木精灵。奋狮子全威。震裂狐狸心胆。要识临济宗麽。晴天轰霹雳。平地起波涛。(三句。三玄。三要四料拣。四宾主。四照用。四大式。四喝。八棒等。皆畧之。)

○云门宗。(明截断。)劒锋有路。铁壁无门。掀断露布。葛藤剪却。常情见解迅雷不及。思量烈焰宁容凑泊。要识云门宗麽。拄杖子[跳-兆+孛]跳上天。盏子里诸佛说法。(三句。抽顾。一字阙。巴陵三句等。皆畧之。)

○曹洞宗。(明向上。)权开五位。善接三根。横抽宝劒。斩诸见稠林。妙协弘通。截万机穿凿威音那畔。满目烟光。空刧已前。一壶风月。要识曹洞宗麽。佛祖未生空刧外。正偏不落有无机。(偏正五位。功勳五位。曹山三堕。洞山三种渗漏。洞山唱道三纲要等。皆畧之。)

○沩仰宗。(明体用。)师资唱和。父子一家。脇下书字。头角峥嵘。室中验人。狮子腰折。离四句。绝百非。一槌粉碎。有两口。无一舌。九曲珠通。要识沩仰宗麽。断碑横古路。铁牛眠少室。(三种生畧之)

○法眼宗。(明唯心。)言中有响。句里藏锋。髑髅常干世界。鼻孔磨触家风。风柯月渚显露真心。翠竹黄花宣明妙法。要识法眼宗麽。风送断云归岭去。月和流水过桥来。(六相畧之)

○德韶国师四料拣。约佛妙证。理智断应。

闻闻(放)。证应。 闻不闻(收。)证断。 不闻闻(明。)证智。 不闻不闻(瞎。)证理

○圆悟禅师五家宗要

全机大用。棒喝交驰。劒刃上求人。电光中垂手。 临济

北斗藏身。金风体露。三句可辨。一镞辽空。 云门

君臣道合。偏正相资。鸟道玄途。金针玉线。 曹洞

师资唱和。父子一家。明暗交驰。语默不露。 沩仰

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 法眼

五家改声换调。展拓妙门。易俗移风。千方百面。尽向无中唱出。曲为初机。若是俊流。不留朕迹。掀飜露布。截断葛藤。然则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入草寻人。聊通一线。机前有准拟向即乖。句下无私。动成窠臼。灵锋宝剑。觌面堂堂。滞壳迷封。不堪种草。

○汾阳十八问

汾阳云。大意除实问默问难辨。须识来意。余者总有时节。言说浅深。相度秪应。不得妄生穿凿。彼此无益。虽是善因。而招恶果。切须子细。

请益问。僧问马祖。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赵州云殿里底。

呈解问。僧问龙牙。天不能盖地不能载时如何。牙云道者合如是。

察辨问。僧问临济。学人有一问。在和尚处时如何。济云速道速道。僧拟议。济便打。

投机问。僧问天皇。疑情未息时如何。皇云守一非真。

偏僻问。僧问芭蕉。尽大地是个眼睛。乞师指示。蕉云贫子遇馊饭。

心行问。僧问兴化。学人皂白未分。乞师方便。化随声便打。

探拔问。僧问风穴。不会底人为什麽不疑。穴云灵龟行陆地。争免曳泥踪。

置问问。僧问云门。瞪目不见边际时如何。门云鉴。

故问问。僧问首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什麽不识。山云识。

不会问。僧问玄沙。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沙云你闻偃溪水声麽。僧云闻。沙云从这里入。

擎檐问。僧问老宿。世智辩聪总不要拈出。还我话头来。宿便打。

借问问。僧问风穴。大海有珠如何取得。穴云罔象到时光灿烂。离娄行处浪淘天。

实问问。僧问三圣。学人只见和尚是僧。如何是佛是法。圣云是佛是法。汝知之乎。

假问问。僧问径山。这个是殿里底。那个是佛。山云这个是殿里底。

审问问。僧问老宿。一切诸法本来是有。那个是无。答云汝问甚分明。何劳更问吾。

明问问。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云。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

默问问。外道到佛处。无言而立。佛云甚多。外道云。世尊大慈大悲。令我得入。

徵问问。僧问睦州。祖师西来当为何事。州云你道为何事。僧无语。师便打。

凡有学者偏僻之问。或盖覆将来。辨师家眼目。或呈知见。擎头带角。一一识之。尽皆打得。只为当面识破。或贬或剥。明镜当台。是何精魅之可现。何有老狐能隐本形者也。

尚玄曰。唤惺五宗纲要。是引人天眼目。及禅家龟监等书。不费丝毫气力。但加明机用明截断。明向上。明体用。明唯心等字。上述西山五家之风。下届白坡三句之图。此所谓以一桶水注一桶水者欤。

吾人在世间。凡行住坐卧。应事接物。一语一默。一动一静。无非佛法。无非禅道。乃至演说家之纵雄辩。催眠术之用暗示等。皆从此中出。但吾人。驰鹜外物。不为返照。故日用而不自知耳。若人细玩汾阳十八问。则可悟得也。

○白坡手镜配对三句

临济颂三句。三禅在句中。老师为手镜。拖照扬宗风。

禅家龟监。五宗纲要。皆云临济三句。非特临济宗风。上自诸佛。下至众生。皆分上事若离此说法。皆是妄说也。故。老和尚。以此三句。为禅文手镜。拖照诸家章疏。发扬其诸宗之宗风也。老师姓李氏。贯全州。派出璿源。以德兴大院君。为十一代祖。讳亘璇号。白坡。法嗣禅宗。於清虚老和尚为二五世孙。大开禅门。尽得奥旨。故。人称祖师重来此。见解同祖。老师尝题额其所居室曰少林窟。字曰少林叟。此。称号同祖也。金阮堂先生。旧供本达磨像。与老师像极肖。因以达磨像。为老师像。题其像侧曰。只履西归。报身东现欤。远望似达磨。近看即白坡。以有差别。入不二门。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此。像亦同祖也。有此三绝。耸观千古。垂裕後昆。孰不蒙赐云云。此乃白坡法孙雪窦有炯和尚。赞美其师之言也。

禅文手镜。临济三句图说(白坡和尚自撰)

临济三句者。一代禅教诠旨。无不该摄。故名曰蕴摠三句。是故。法海惟精禅师曰。佛祖受用。不出此三句。唤惺师翁曰。临济三句。非特临济宗风。上自诸佛。下至众生。皆分上事。若离此说法。皆是妄说。是知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乃至天下善知识。所留言句。必不离此三句也。是故。凡欲寻究禅门语句者。必湏先求人天眼目。五宗纲要。禅门纲要。为先究此三句义相。昭然无疑然後。当於拈颂传灯四集等语句。以此三句。一一拖照。言言句句。了然昭着於心目。如物得秤衡。锱铢莫逃矣。古人不然。不知此三句是禅文正秤。但将己见。随文斟酌。故率多昧却佛祖言头立脚处。而往往有隔靴搔痒之失也。噫古人错答一字。尚堕野狐。今日老汉。既以盲杖摘埴。安得句句无谬。自惟不入地狱。何由能报佛恩。自以为法忘躯。岂避弥天罪逆。横按宝劒。敢为图形三句。摠括禅文语句愿与同胞。一目顿见自己与诸佛祖安身立命处。而直入大圆觉海。续佛慧命於五浊界中矣。

三句图示。(本颂从深至浅者。宗师如次上中下三士普接也。今图逆次者。欲顺学者从浅至深故)

b31p0772_01.jpg

此。以三句为三禅。即一愚意。见禅门纲要。

○意恂着述四辨漫语

东师列传。草衣禅伯传云。师名意恂。字中孚。号草衣。又曰一枝庵。姓张氏。罗州人。正宗丙午四月初五日生。同治四年乙丑七月初二日示寂。(申櫶撰碑云丙寅八月二日逝)世寿八十。法腊六十五。师十五出家。投南平云兴寺。剃染于碧峯敏性和尚。十九登月出山。夜坐望月。心胷开通。往参知识。学通三藏。拈香於玩虎法师。受禅于金潭禅师。游览智异金刚汉挐之仙界。饱参洌水。(丁若镛)紫霞(申纬)海居(洪奭周)秋史(金正喜)石梧(尹致英)之文苑。不可匿者名声也。犹可露者巴尾也。始构隐身之巢。一枝庵也。後结容膝之窟。驡庵也。复立终身之幕。快年阁也。受沙弥戒者四十许人。受菩萨戒者七十余人。受禅教杂工者数百余人。立浮屠於大芚之南麓。李松坡喜豊作其塔铭。建碑于塔右。申养石观浩(申观浩即申櫶)作其碑铭。文集四卷。四辩漫语一卷。流传於世。

格外义理辨。

昔者。白云端和尚。动用举指。必稽往古。尝曰事不稽古。谓之不法。变古易常。乃今人之大病。此言真可依而行之也。古者。但有格外之言。未有格外禅之名。但有义理之言。未有义理禅之名。中古师家。欲晓学者。而始言之曰。凡不由言教。以心传心。谓之祖师禅此之传受。逈出教格之外。亦可名格外禅。凡开言而说义。因言而证理。谓之如来禅。是由言教义理而悟入。亦可名义理禅。此格外禅义理禅之所以立名之始也。故约人名如来禅祖师禅。约法名义理禅格外禅。此乃古丛林传来之通谈。其於义理。稳涉无欠。近得六隐老(六隐谓白坡也)之所判。言依一愚而变易一愚之所依。言从虎莲(虎谓虎岩莲谓莲潭)而变易虎莲之所从。一愚以三处传心。合为祖师禅。而配临济第一句。今以(今以指手镜也)分座。为但杀无活以为如来禅。配第二句。以拈花示众。谓兼杀活。以为祖师禅。配第一句。此非言则依於一愚。而义则反於一愚耶。虎莲二老。亦以三处传心为祖师禅而配第一句。不以分座为如来禅。以开说义理为如来禅。约人法而双名二禅。一如古丛林而无殊。今以。(今以者指白坡也)如来禅为格外禅。却驳古人。配之义理。曰压良为贱。然则义理二字。但来缚於贱贬之新熏。而更不升用余处耶。殊不知义理二字。总贯於三句二禅。而亦为通天下之公文随其用处。义理无穷。如洁静精微。易学之义理也。圆融无碍。华严之义理也。元亨利贞乾之义理也。常乐我净。佛之义理也。不由言教。直佩祖印。格外禅之义理也。佛祖之权实。玄要之影形。有以总入於说听之中而否显无隐者。此又义理禅之义理也。此配如来禅之义理也。非今人(今人指白坡也)所谓但新无本。而贱贬之义理也。格者非言教义理之格式耶。夫世尊迦叶三处授受。皆不在於言语教格之内。则谓之格外。固其当然。若如来禅则不然。世尊先自立名。又从而释名。曰入佛地位。自证圣智三种乐。为诸众生。作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古德颂。灵山会上如来禅。问答何曾别有玄。永嘉曰。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又古德以报身主。法身宾之所共说听。为如来禅。如上佛祖之指名演义。断不可言格外也。既安名字。从演义理。亦名义理禅。有何不可。夫虎莲以上诸老宿。依一愚风法师。而为准绳。一愚风法师。依古洪二师(古塔主洪觉范)浮山远仰山寂汾阳风穴诸古德。而为准绳。既有反於一愚。则已上诸师。亦不可谓不反矣。反於古而行於今。曾未之闻也。此正白云所谓。变古易常。今人之大病者也。(下略)

祖师禅如来禅义理禅辨。(白坡。草衣。优昙。雪窦。震河诸师。皆於杀活玄要上。俱有辩论。而非文字所可知者。故皆略之。)

言以二禅配五宗。则临济宗。具足机用。故为祖师禅正脉。云门但明截断。而未能现说机用。故未及临济宗。然则离机用外。别有截断随波。离截断随波外。别有机用乎。是诚执言而迷义者也。且机用现说则有之。不现说则不有乎。然则世尊未曾现说机用。是世尊无机用也。卅三祖师未曾现说机用。是祖师无机用也。既皆无之。所传宗旨。以何为法印乎。若言云门。未曾无乎机用。以其不现说故。不及於临济云。则是佛与祖师。皆不及於临济。而不足为祖宗也。又言沩仰宗。但明体用。而未明向上真金铺。尚不及於曹洞宗之洞明向上。而穷尽真金铺。其向上之明不明。真金铺之穷不穷。何从而知其层隔之如此详细耶。於此後末世时。跛脚眇目之阿师辈。如来禅祖师禅机用之全不全。历历洞明而详悉之。彼密受悬记而来。饱参百丈古佛。洞明大事为一千五百众所宗事之善知识者。都不知有具机用之祖师禅。仅知得如来禅真金铺之半面乎。况且仰山。是第二祖阿难尊者後身。西天罗汉。时时特来问法。呼为小释迦。然犹不知如来禅之向上呜呼苦哉。小言之害道也夫。阿难三入祖门。而其为仰山。则号谓小释迦。沩山赫赫。为小释迦之师傅。以为不知祖师禅之机用。仅以如来禅真金铺之半面。窃吹於五宗之中打而推之於曹洞宗之脚下。岂不大可冤枉哉。始也。洞山参沩山。问无情说法之义。沩山竪起拂子。洞山曰学人不会。乞师指示。沩山曰父母所生口。终不为子说。洞山犹不会。因蒙沩山教往参云嵓。而有契。先是云嵓。亦参沩山。闻悟绝渗漏之义。後为洞山之师。洞山受之云嵓。以立曹洞宗旨。是则曹洞宗之渊源。滥觞於沩山也。後人都不知此而但看人天眼目一书。妄判二宗之优劣。如此倒置。无稽之甚也。今引宗门语录所载数则因缘。一为沩仰宗雪屈。马祖一喝。百丈耳聋。黄蘖吐舌。百丈得大机。黄蘖得大用仰山始言之。古今天下有一人。不然其言者乎。若自未得机用。安知人之得与不得乎先是。沩山闻香严击竹颂。曰。此子彻也。仰山。往勘所悟。香严。呈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之颂。仰山曰。如来禅许闲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香严又呈颂曰。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於是。仰山报沩山云。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沩仰宗中果无祖师禅。此二尊宿。何以如此弄现耶。

又法眼云。若见诸相非相。则不见如来者。是祖师禅。是则法眼亦曾说言祖师禅。今言法眼。但明唯心。而摄用归体。故亦但知如来禅。而未及於沩仰宗。如此诸说。从何人学得来。谁之所传。抑复自证之心印上所流出耶。盖是当何之言也。大抵以二禅配五宗有何胜善好道理。如此委曲穿凿耶。纵使一知半觧。如有所得。但当照古而反照之。希令密契而已。反此不为。每欲别立己见。特逞神奇於混圆无碍之中。凿开层节。穿生孔窍。或於一行之内。层节重重。数句之间。孔窍礨礨。将杀活机用字。无节而不贴。以照用同不同。无窍而不纳。终以方圆不合。曲直相背。散落而终不粘节。离披而竟还脱窍。於是。法门之全体。都成疮瘢。禅道之活用。摠属死门。譬如一领之天衣无缝。变作百结之鹘臭破衫。於是好个灵慧之学者。一被靠倒於葛藤之窠。竟难回转於荆棘之塲。左萦右缠陈烂没膝。前堆後积。榼[木*(天/韭)]齐身。苍耳蒺藜。罥之皆能刺足。鹿床乌喙。吞之便可腐膓灵窍渐塞。慧识难通。岂不大可伤惜也哉。大凡佛祖之所由言句。莫不由此全机大用而为教为禅。教乘之十二部。公案之千七百。未有一字离机用。而独立者。若只向许多章句之内。随隐现而执定有无。是滞於文。而迷失其义者也。

○先庭扫洒逐条证正

扫洒先庭录。又名禅门证正录。猊云散人序。昔。曹溪牧牛子。倡修禅社。真觉国老。缉拈颂。龟谷祖。(尚玄曰着拈颂说话者乃真觉之弟子觉云也非龟谷觉云也凡云龟谷者皆当作觉云者也)着说话以来。东方禅学。赫如旭日。天下宗之。继以清虚老禅家龟监。唤醒老五宗纲要等书。如灯剔炷。益以光大。逮夫白坡老把临济三句。笺诂拈颂。图刊手镜。其说。一时盛行。偶因中孚漫语之出。疑膜交蔽。学者病之。曹溪山优昙和尚。(法名洪基)慨然之。一为扫洒先庭。(和尚之禅系。承於枕溟老。枕溟即白坡之禅门高弟也。)一为矫捄末学。乃着证正录。引古证今。据真辨惑。禅门源流。乃得澄清。禅门名实。乃得真正。法喻并彰。本末双符。佛祖心印。格外妙谛。於斯载伸光线云云。又按雪窦和尚。禅源溯流有优昙子。述扫洒先庭录。谓禅文手镜。污秽先师之门庭。自为扫洒之意也云云

优昙和尚。自序云。若论禅门之旨。以心传心者知之。不得心印者。不能知之。譬如皇城之事。亲见者知之。不得目击者。不能知之。既不能知。而我能知见者妄也。呜呼。考我东方祖语。契彼中华祖文。远比肩而无违。永争衡而有传也。今之学者。或观禅录而自悟或讲心声而他闻。可以对会祖文。(传灯录人天眼目拈颂五宗纲要)不参差古释也。(禅门纲要拈颂说话)一切禅门。摠不出临济三句。而三句辨释。备尽於禅门纲要。故龟谷先祖。每推之曰。一愚夫已说了。何用更商量。其余未尽之释。备於说话。然则欲学禅门。先识临济三句。欲识三句。孰读禅门纲要。欲识其余释。应熟读说话也。於纲要说话之外。别有所释。违於古释者。何固不信之执也。愚今但参差於古释者。引证而辨正之。

夫三处传心。禅门之源。源清则流清。义理禅。格外禅。如来禅。祖师禅。禅门之名。名正则实正。杀人刀。活人劒。禅门之喻说机关。喻极则法极。(下略)

初。三处传心说(以下亦略录之)

如来三处传心。第一分半座。说话云杀人刀。又云没分外。第二举拈花。说话云活人劒又云正法眼藏。付嘱有在。第三示双趺。说话云。泥连示趺。熊耳留履。此是第三传心。又云茶毘後品。流通去在。故传灯录本师释尊章中。分半座举拈花示双趺。次第录之。此西域传心之源也。

达磨三处传心。一。覔心了不可得。说话云。悟得诸佛法印。会得祖师禅。所谓二祖之为二祖者也。二。三拜得髓。说话云。亲承入室。克绍家业。故传衣付法也。三。手携只履。说话云。此六代传也。故。传灯录达磨章中。同如来三处传心。而次第释云。第一。覔心不得第二。三拜得髓。第三。熊耳留履云。此为震旦传心之源也。(此上佛祖三传。皆第一句祖师禅格外禅也)然则迦叶第三传作榜样。慧可第三传。作榜样也。或(或字指白坡也)以如来分半座为第一句祖师禅。杀人刀为第二句如来禅。又以诸缘断否问答。为达磨之初传。不知传灯拈颂不载之义。如是误辨。於是。禅源一浊。如来禅。祖师禅。杀人刀。活人劒等。千派万流。一时浑浊。愚今所清者。但引祖文古释以辨之。功在祖文。何在於我哉。(以下皆略之)

○禅源溯流飜案护短

雪窦禅师。名有炯。白坡四世法孙。着禅源溯流。飜驳四辨漫语。及扫洒先庭录。而归是於禅文手镜。其论禅源溯流之义曰。

禅者三禅。源者向上一窍。然向上一窍。通最初末後二句。最初句为向上一窍。可知末後句。为向上一窍者。古德云。末後句。至於圆极。则与最初句。何以异哉。又云要识末後句。看取未生时。溯有溯游溯洄二义。流有顺流逆流二义。谓最初直视此事。(最初句)次说三句。则此自最初句。溯游而顺流也。若说三句。末後结示此事。(末後句)则此逆流而溯洄。至末後句向上也。

四辨漫语说。(说者。如屏山李纯甫鸣道集说。)先释正义(以下但录雪窦正义。其余皆略之)

禅有诠旨之异。古德云。禅是佛心。教是佛语。又云。若人得之於心。则三藏十二分教。乃至市井闲谈。莺吟鷰语。皆是教外别传禅旨。失之於口。则拈花微笑。却为教迹。此约禅旨也。又古德云。诸佛说弓。诸祖说弦。又云。教也者。诸佛菩萨所留经论。禅也者诸善知识所述句偈。此约禅诠也。然则诸家所述。是禅诠也。若其禅旨。离名绝相。心行尚无处言语岂有途。到这里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嘴都卢地。

今依禅诠。说有三种。一祖师禅。二如来禅。三义理禅。(上标下释。标约法之深浅。释约悟之先後)如来禅者。普曜经菩萨。於二月八日。见明星悟道。号曰天人师。以所悟之道。是如来悟底。故名如来禅。悟後施设戈甲。为人天说法。故云人天师也。临济云。第二句荐得。与人天为师。一愚释云如来寂灭塲中。初成正觉(悟道)现千丈卢舍那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人。)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天)。一时围遶。如云笼月。(说华严时。此是施设戈甲)是第二句。故云人天为师。祖师禅者。达磨云真归祖师在雪山。丛木房中待释迦。传持祖印壬午岁。心得同时祖宗旨。是祖师传底。故名祖师禅。临济云。第一句荐得。与祖佛为师。一愚释云。此句下荐得。径踏毘卢顶上。直佩祖师心印。故云。与祖佛为师。然则一禅。悟有先後。自分深浅也。故梵日国师云。世尊见明星悟道。自知所悟之法。犹未臻极。游行数十日。复寻访祖师。始传得玄极之旨。世尊如上悟之受之。以是而传之三处。第一分座杀人刀。亦名真金铺。是传如来悟底也故说话。释慧可第一断缘云。得如来禅。第二拈花活人劒。亦名杂货铺。是传祖师传底也。故说话。释第二慧可覔心不得云。得祖师禅。然则如来禅祖师禅。即是杀活。而但如来禅祖师禅者。就能悟能传之人。以立名也。杀人刀活人劒。真金铺杂货铺者。约所悟所传之法。取譬以立名也。於中刀劒二字。言其杀活之优劣。真杂二字。言其杀活之单兼也。世尊第三示趺。说话虽无杀活齐示之言。双趺意不无。是杀活齐示也。慧可第三三拜得髓。说话虽无二禅齐得之言。三拜意不无。是二禅齐得也。自迦叶传至西天四七唐土二三。人传一人。刀劒并用。杀活自在。此所谓持王子宝刀。用本分手叚。杀人活人。得大自在者也。故无有二禅优劣之分矣。自六祖以还。分传杀活。如南岳得活人劒。青原得杀人刀。又分为五派。斯道大行天下。其派有源。其枝有本。义理禅者。一日祖曰。吾有一物。无名无字。汝等唤作什麽。荷泽云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祖曰。向汝道无名无字。便唤作本源佛性。他日虽把茆盖头。作得个知解宗徒。知解是义理。故名为义理禅也。临济云。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古德云。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禅家龟鉴释云。死句亦名参意。有语路意路。意谓有语路。则语忌十成。故谓之死句。有义路。则义理宛然。故谓之义理禅也。又大慧答张侍郎书云。才见涉理路。入泥入水为人底。便欲扫除云。如忠国师。说义理禅。教坏人家男女。此以涉理路为人底。为义理禅也。其释第三句。风云吾与子一说一听。一问一答。早落第三句。一愚云。落草为人。随病与药。此第三句。所以为义理禅。上杀活二禅。亦名为格外禅。以杀活二禅。为义理标格之外也。故古云。约法名义理禅格外禅。约人名如来禅祖师禅。意谓约法名义理禅格外禅。就此格外禅。又约人名如来禅祖师禅也。非谓二种禅。约人法有二也。如说话云。圭山云。禅者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亦云静虑。斯皆定慧之通称也。(上义理禅)当此看则教外别传。一味禅也。(当此拈颂而看则是教格之外别传禅也)且道。如来禅祖师禅。同别如何。如来禅者。山山水水。法法全真也。祖师禅者和根拔去。了没巴鼻也。(上格外禅中又如来祖师二禅不同)然义理格外之禅虽殊。所传之法体一也。以密传心受。没理路语路。则为格外禅。显存知解。有语路理路。则为义理禅也。如楞严云。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则湼盘云云也。故圭山云。但显密有殊。非谓所传之法体有异。上释正义竟。下破邪解。先说四辨漫语。後辨扫洒先庭录。(节节反驳繁不具载)

禅文再正录。徐震河禅师述

昔者。白坡大师。作禅文手镜。草衣和尚。制四辨谩语。优昙和尚。着扫洒先庭录。即禅门证正录。皆驳禅文。雪窦和尚撰禅源溯流。袒护坡师。今者震河禅师。又述禅文再正录为最後发箭。其文如左

古来谈禅。约人约法。各有二种。义理格外。约法名者。如来祖师。约人名者。立此两重。诸说之同异。白坡老总非之。开合两重。特申己见。云禅有三种。一祖师禅。二如来禅。合名格外禅。三义理禅。将临济三句为准绳。而如次配於三禅。(临济云。若第一句荐得。堪与祖佛为师第二句荐得。堪与人天为师。第三句荐得。自救不了。)其三句之配。既对三根。故理应如此。古之两重立名。约人则合之。约法则开之。是知格外。乃如来祖师之法。未委义理。是何人之法。为凡夫法耶。为贤圣法耶。若无约人而空立一法为义理禅。反不如各开人法为四种禅也。胡乃一法二人。有人法不齐之失耶。若以佛祖落草之谈为义理禅。则义理不是别法。自是如来之法也。祖师之法也明矣。临济为对三根。立三句名。所示法门。随句应异。云何大凡下语。一句中湏具三玄。一玄中湏具三要。有玄有要。有权有实。有照有用。清风法师摠释中云。句。言句之句。玄要在句。(第三句)权实在玄。(第二句)照用在要。(第一句)各有攸当。不应莽卤。别释第一第二句至第三句云。吾与子。即今一说一听。一问一答。(指上初二句所释)早落第三句了也。又云如将三要印。向烂泥里搭却。痕缝全彰。转名三句。玄要在其中。据此则除却格外中所具之法。(如来祖师二禅)别无义理之法。(但为言句有异也)何以如来祖师二禅。独配於格外。可谓日用而不知者也。请陈管见夫义理格外中。皆具二禅。义理格外是能具。如来祖师是所具之禅。能具虚位而但从能示(师)能悟(资)边立名。所具即就所示(师)所悟(资)法体上立名。不可将所具。即目能具。谓宗师对机之时。不陈言迹。或下没道理之一句。或良久棒喝之类举之。伶俐汉直下承当。呈其悟地。不用多言。或微笑举手而应之。此机传受之法。非情识言辞之所可议度。直超义理之格。故名格外禅。若以老婆心。说玄谈要。曲尽其意。学者随语生解。或学而知。思而得。习而成。则此机传得之法。宛有名相义理诠旨之迹。可借功熏修证之路。故名义理禅也。然此传受之法。不可一仝。宗师欲试眼目。或迷踪盖覆。落草说去。根利则不滞其迹。即入格外而悟去。设以棒喝。示之。根钝则堕落义理。而得入。故古德云。随言生解则拈花微笑。却为教迹。得之於心。则乃至世间言语。皆为教外别传之旨。故知所悟之法体。(二禅)本无格外义理之异。所以有异。从传受边立名也。即与死句活句之名。名异义同故古德云。死句下荐得。自救不了。活句下荐得。与祖佛为师也。(禅家龟监云。死句者亦名叅意有语路理路故。活句者但叅句也。说话又云无语中有语名为死句。有语中无语名为活句也。)故习禅者。看话时。但叅格外。莫入义理也。格外义理之辨。如上所释。未委如来祖师二禅。据何而立名。白坡老云。若对上机。一一言句。了没巴鼻。永脱今本头角。如佛也安祖也安之类。此但祖门中所用之言句。故名祖师禅。或对中机。所示言句。即权明实。了不可辨。如佛也打祖也打法法全真之类。此亦祖门中事。以法法全真之言。宛同如来所说万法一心之言故。贬之名如来禅。此但辨二禅法体之不同。未的言约人立名之本意也。雪窦老云如来所悟之法故。(二月八日见星悟道故)名如来禅。如来悟道已。寻访真归祖师。所传得底故。名祖师禅。此老则卞明二禅所从之渊源。有超师之见。而以如来独当释迦。祖师但为真归。此法非三世佛祖通用之禅也。愚则未知二禅之名。始自何时以现文详之。亦自临济三句中出来。何也。其第一句云与佛祖为师。第二句云与人天为师。人天师岂不是如来。佛之师岂非祖师乎。盖悟得第二句法则但见性成佛而已。悟得第一句法。方为诸佛之师。故云祖也。(真归之称祖亦以此也)此非以法名人。约人立名之有证处乎。然则前老所说。人胜於法。(人则如来祖师法则禅也)愚则法胜於人也。(禅能作佛作祖故也依主依士二释之有异)若配三根。虽格外中悟。有头角者。是如来禅中根也。解碍亦兦。则是祖师禅上根也。义理禅中。虽有如来祖师之法体。皆情识上悟修故摠为下根也。(此下论述教格及杀活等说数千言向下文长付之来日)

尚玄曰。朝鲜叔世。儒家有湖洛理气之争。禅门有临济三句之辨。引古证今。呶呶数千言。何其壮也。虽然。在乎儒。则其范围。不出於章句注释之训诂。在乎禅。则其疵病。难免於文字义理之知解也。朝鲜一代。儒与禅僧。但袭前人之已述。切忌自己之创作。究其所以。则不外乎。朱学之弊害。而禅门。亦受其影响。自是以後。儒家更不出薛聪崔冲其人。佛家更不出大觉普照其人也。朝鲜丛林。相传以为。白坡和尚。文字见性。文字见性诚千古初闻之一种奇语也。夫教外别传。初不立文字。亦不依言语。况可以文字。能见性乎。况可以言语。能见性乎。禅文手镜。出来以後。草衣争辨之。优昙证正之。雪窦左袒之。震河再正之。自是以还。朝鲜禅界。评优判劣。聚讼纷如。动辄则曰临济云门是祖师禅。曹洞沩仰法眼是如来禅。南阳忠是义理禅。荷泽会是知解宗云云。白坡禅师所证境界。吾未敢知。而後来行於世者。文字禅而已。说其法者。口头禅而已。

朝鲜禅门。心性说之辩争。固已肇始於默庵与莲潭之时。按莲潭大师。林下录心性论序

「此一卷。默老与不佞。共论心性於乙未秋间者也。诸佛众生之心。各各圆满未曾一个者。默之论也。各各圆满者元是一个者。愚之论也。默诗云。我今任独归。勿行行处去。即自得之论也。愚诗云。先圣皆同说。後生孰敢违。即齐文定旨也。凡所相争者。或有两是之事。今此两论。法门大关节。一是则一非。但以吾两人之各自为是。不可定也。噫。道丧人兦。埃风渺茫。焉得有通方之士。说理如理。说事如事者。作於今世。楷定去取耶。寔有望於朝暮遇之。然是非虽不可定。居今之世。谭此事者。亦罕其人。学者倘或仍此。究其心性之所归。则此论。岂不为升高行远之一助也耶」云云。

莲默二师。乃就此点。(默主诸佛众生之心。各各圆满者。未曾一个之说莲主诸佛众生之心。各各圆满者。元是一个之说)往复辩论。积成卷轴。今按松广寺抄示默庵心性论始末(按年谱抄来)

「丙戌六月二十一日。立栢庵先师碑。八月。移住隐寂庵。心性论始役也。

乙未八月。移住甘露庵。心性论三卷成了也。

丙申秋。移住碑殿庵。头流山慧庵懒庵两丈。(丈犹云长老也)心性论复书来也。

乙巳。住普照庵。初夏。镜岩自七佛平惠庵之乱。(惠庵玧臧。本在顺天大兴寺。後移求礼华严寺开讲坛。千五百众随之。四十里相属。为全罗道观察使赵某所构诬。启窜济州。惠庵门徒等上辨伸理。反窜赵某于济州。师自济州还。相逢海上。惠庵责之。又仁岳义沾。上其师惠庵书。甲辰之事。不忍言也云云者。即指此乱也。又丛林相传以为。惠庵乃唤醒和尚转世以偿其宿冤云云。)负粮而来。住东方丈。而心性论。倾心讨论。过半月而去。

仝年孟冬初二日。华日敬贤两丈。引烧心性论三卷於上禅庵。(泉隐寺也)十年收集之功。思之则可惜。镜岩。无乃为华日敬贤之使也」。云云

华日敬贤。尽焚心性论。争讼之端遂熄。今白坡草衣等之诸师。办论禅文。絮屑张皇。返涉义解。易生迷惑。恨无华日和尚其人。亦取此甲乙之书。并付彼丙丁之火。以绝誵讹岂不清净也。虽然。莲潭。默庵。白坡。草衣。优昙。雪窦。震河诸师皆有深造乎教理禅旨其所争之点。在乎毫厘之间。不欲相下。真所谓其争也。君子者欤。

○阮堂懽堂为禅悦文

自古文章旷达之士。每多好佛。随喜禅悦。即如支那晋之谢灵运。习凿齿。陶渊明。唐之萧瑀。李白。颜真卿。白乐天。柳宗元。宋之苏轼坡。黄廷坚。张商英。杨大年。辽之耶律楚材。元之赵孟頫。明之刘基是也。在海东则高句丽之王高德。新罗之崔致远。高丽一代名士之好佛者。不可胜数。而如金刚居士李[敖*页]。清平居士李资玄等。其尤着者也。逮于朝鲜古时。有乖厓居士金守温。近世有金正喜。姜玮。刘鸿基。李淙远等。皆好谈禅矣金正喜。官侍郎。慕清朝人阮芸台。自号阮堂。又号秋史。晚称老果。此外尚有数十别号其书法遒而怪。自成一家。昔枫岳僧愚隐和尚。常言。「书之坏者秋史帖。僧之坏者善知识」云云。盖谓其异於众也。阮堂之诗。曰覃揅斋遗稿。今录其芋社然灯云。草衣老衲墨参禅。灯影心心墨影圆。不剪灯花留一转。天然擎出火中莲。又留赠草衣禅云。眼前白吃赵州茶。手里空拈梵志华。喝後耳门饮个聻。春风何处不山家。

阮堂居士与白坡璇和尚。互订神交。以道义相切磋。见其证白坡书论其妄证凡十五件饶有当仁不让之槩焉。(文长不录)

姜玮。号慈屺。又号秋琴。着有古懽堂集。今录其摩诃衍。(寺名)云公赆维摩经一部诗二首其一云。天上人间富贵仙。修持几劫净名禅。如今法喜为妻日。坐拥螺鬟万二千(枫岳有一万二千峰故云)其二云。阿弥陀佛非聋汉。念念弥陀奈尔何。空山雨雪无人境。蓦地相逢是自家。

刘大痴居士。京城人。名鸿基。号磅礡斋。又号如如。好谈禅。金古愚(玉均)徐韦山(光范)朴春臯(泳孝)李随如(淙远)李蕙田(鼎焕)朴白拈(齐絅)吴亦梅(庆锡)吴石年(庆润)吴筠廷(庆林)昆仲三人。金石芝(永汉)金友莲(永汶)兄弟。韩东湦(世镇)及李杞堂(熙穆)等诸居士。从而问道。一时禅风。盛行京城。古愚韦山等诸贵绅。本纨袴公子。肉食之人。及问禅道。乃发智虑。东游日本。盱衡时势。决意革新。(时有二僧。属革新派。一是梵鱼寺之李东仁。入于日本。寓居寺院。逢古愚等。因以属焉。後还京城。主闵芸楣(泳翊)家。具俗衣冠。出入大内。忽为闵杓庭(台镐)所招去。不知下落。一为百潭寺之卓梦圣。(法名觉地。俗名鼎植)本讲师也。逢金古愚於华溪寺。如旧相识。结心交。从游日本。死於东京。今佛影寺之李雪耘。及百潭寺之张大愚。皆其法资也)甲申政变。其结果也。盖以其所学之佛理。直欲应用於世法。究其源委。实刘居士。有以启之。故当时有「白衣大臣」之物望焉。及事变作。居士逃避。不知所终。居士。初究炼丹之学。後归叅玄之门。并无师授。能自判云。

李随如居士。随从如如。学得禅道。故自号云。居士深信佛道。笃好禅旨。其一平生。惟与一公案相战。有好洁癖。凡一开闭门。必洗净其手。及病且死。其禅门友云谷居士(崔翼轸)为之备办後事。忽又延三年之寿。至辛亥年而殁。临终时。作鬪魔之状云

方德权居士。号鹤山。孟山人。於顺川郡山寺。静坐参究。凡十二年。人问何为者。辄曰学医也。而未尝只字道及于佛。盖密行而混俗者也。在村塾课诗书。闻有人。诵禹彻清居士所述禅偈。即和之曰。至道妙无形。强名未易名。有谁知所哑。无物假其鸣。影散六根净。心虚一镜明。大千浑是梦。默默不言情。使其人传示禹。禹畵一圆相送之。方居士。又作偈来相见。居士窥知其弄虚头禅。不交一语。但授偈还去。其偈曰。师悟圆顿妙。侬没方便良。空空还色色。圆圆又方方。指天无人会。孤月上苍苍。见月因忘指。忘指月亦忘云云。金甘山居士。亦曾出家。游方饱参。有禅眼者也。得见方居士偈语。心甚异之。遂往参谒。与之一宿。苦乞一言。鹤山居士。辄书偈授之。曰一理元来万法宗。三教自是异而同。若知一切终归一。一可贯之上下中。时癸卯岁。鹤山年六十三。其容貌犹如五十许之一野老云。甘山为余诵方居士所述诸偈颂如左。

念头忘却还忘身。便是一生痴獃人。到得破颜微笑处。十方现色摠吾亲。

卷尽浮云已坼东。飘然一阵自清风。斯间美景任谁领。知己二三携手同。

答人问道作

有谁有我更无谁。於我於谁摠是其。满船载酒超然去。笑待东山月出时。

衣食元非性。到于极地生。笑来初有意。哭尽已忘情。本是无形迹。何能有响声。休论衣食性。色与味同行。

欲知驱魔策。直抵无为关。无物人何窥。不攻也自还。尝见静而得。未闻勇者(□)。百千方便门。返好无方便。一镜万形错。不如无镜面。

念头忘却。有关无关似二非二。不还自还。静有念处。动或失猛。四大俱煖。何患十冷。吾心方便。佛祖方便。清净寂灭。那用镜面。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虽有聪明。易眩易迷。允执精一。乃归本源。精一维何。先断本源。色声味香。所感者先。然我夫子。教被三千。习气已尽。真情乃见。真情既见。实相自现。临水观月。入海求珠。蒸沙成饭。枉费工夫。万仞高台。一步难登。步步相仍。万万可升。维昔祖师。原是上根。或恐烟火。有碍六门。所以出家。割爱断恩。离羣绝世。惟是道存。往诸缘业太虚云过。寂寂灭灭。何难正果。是法非法。竟是一法。一法万法。不如无法。

风风寒寒。历历艰艰。静静安安。净净乾乾。悠悠苍天。明明我思。幽兮明兮。此何人斯。

○百章梦言佛教精神

月窓居士。近世人也。姓金氏。名大铉。世居汉城。为贡吏。少孤而家稍饶。事母孝。幼聪慧十岁已通诗书。学究无敢为其师者。故负笈寻贤师。遍阅儒道二家书。年踰不惑。始得读楞严经。大好之。遂尽弃其所学。而专意研究佛乘。其所着书颇多。临终尽焚之。惟遗字学正典一部。及述梦琐言百章。其精神骨髓。皆从佛学中出来。虽然全篇之中不着一个佛字。以避时谤。而鞱晦之。亦可见其苦心焉。盖朝鲜人。好说梦。观乎诸禅师碑状。无有不梦而生者。然而研究梦事。至于月窓居士而始大成矣。今就百章摘录若干。绍介居士之梦哲学于世人云尔。

述梦琐言自叙曰

月窓居士。海东人也。素性愚拙。不喜交游。每於夜静。开窓对月。独坐悠然。因自号其室曰月窓。一日颓卧窓下。仍成一梦。睡觉而向人言梦。听者茫然。乃记其说。志厥所见。名曰述梦琐言。谓其言琐屑。不足为醒觉者道云尔。

【知常章】世人。以觉为常。以梦为幻。梦者不觉之名。觉者不迷之称。梦若是幻。在梦者可谓不常。觉若是常。出梦者始可谓常。世谓大丈夫者。果能知其何者是常。何者是不常乎。常者不变不幻。苟知身中。有不变不幻之物。则可谓知常。

【妄幻章】以觉视梦。所行皆是妄作。所见皆是幻境。故曰幻妄。夫在梦者。知不能见於幻。思不能及於觉。而反以出梦之说。指为虚诞。悲夫。

【寿夭章】一元者。天地之梦。一世者。人物之梦。一元大梦也。一世小梦也。万物之生。有万岁千岁者。有百年十年者。有暂生暂死者。寿是长梦。夭是短梦。未觉之前。寿虽万千即一万千年长梦中物。夫一夜之梦。或有如多年之久者。或有如瞬息之暂者。长短虽异均是一幻。觉来付诸一笑。在梦者。尚且眷眷不舍。呜呼迷矣。

【自成章】梦中亦有天地万物。其天地万物。来入吾梦欤。抑吾往见天地万物欤。梦与甲乙饮酒。而甲乙不梦。是未尝来未尝往。皆我自心所成。

【互梦章】世人或以生为真。而以死为幻。或以生为寄。而以死为归。以死为幻。则死是生者之梦。以生为寄。则生是死者之梦。夫生不觉。则其生非真。死不觉。则其死非归。知生则知死。知死则知归。知归者。出於生死之梦。

【求我章】以觉为我。梦者是谁。以梦为我。觉者是谁。以生为我。死者是谁。以死为我。生者是谁。觉不知梦。则觉是梦之幻。梦不知觉。则梦是觉之幻。生不知死。则生是死之变死不知生。则死是生之变。梦觉互幻。死生相变。而求我於其间。未得真实处。世无一人疑到於此者。吁。一世方在梦里也耶。

【非梦章】或曰生者。自无而忽有。死者。自有而忽无。或曰死者。或有或无。亦有亦无。或曰久且泯灭。是皆情识妄度。不知无生无死之理者也。夫忽梦忽觉。而知其有能梦能觉者。有梦无梦。而知其有或梦或不梦者。梦或冥然。而知其有冥然者。则死生大梦也。寤寐小梦也。知夫小梦。依於大梦。而有无焉。则知大梦。依於非梦。而隐现矣。

【业命章】自然成就。不由人力者。儒谓之命。释谓之业。谓命者。任天也。谓业者。劝人也知业力所成。则益劝於善。明戒於恶。自心自修。命由自造。积善有庆。积恶有殃。善恶业也。庆殃命也。在人为业。在天为命。自修而不怨者。知业由自作。顺受而不忧者。知命有已定。余尝点检梦事。一荣一辱。俱不自由。似乎有命。而一物一事。皆我心造。全梦世界即我一念。涣然有省。始知古人不忧之义。

【悟空章】梵书云。始成正觉。山河大地。一时销陨。颇疑其说。莫知其理。尝见梦中。亦有山河人物。耽着系恋。宛然为实。忽然醒觉。即时销陨。耽着系恋之想。已空於心。山河人物之像。亦空於眼。出梦之觉。且然。而况出世正觉也哉。

【圈局章】梦中人。千思万虑。所计不出梦外。池中鱼。千周万回。所见只在池内。为其圈套中所局也。俗学之悟觧大同。而无别超等之见者。为学问所局。不局者鲜矣。

【颠倒章】未梦之前。不见梦中身。已觉之後。不见梦中身。未生之前。无有此身。已死之後。无有此身。身是毕竟无者也。未梦之前。已有此心。已觉之後。亦有此心。而能梦能觉心是毕竟有者也。是知未生之前。已有此心。已死之後。亦有此心。而能生能死焉。世人劳此心。以养此身。而不知因此身。以养此心。是可谓颠倒者也。

【发影章】蜮射影而中毒。鸟衔发而梦飞。是知虚者亦我。无情者亦我。苟知无情而虚者亦我。则实者即虚。虚者即实。寤者即梦。梦者即寤。死生非二。物我即一。知性非情。故。知物俱性。

【无我章】人皆曰我。我是甚麽。以躯壳为我。则梦中之我。非躯壳也。以精神为我。则情识变化时。以何为我。以见闻觉知为我。则闻声时眼是谁。见色时耳是谁。虽然。历历孤明勿形段者。存乎其中。叩之即应。不知者。历劫不遇。知之者。常现在前。难莫难於此道易莫易於此道。世人胡为乎。不以为易。而自以为难。嗟哉。

【畵女章】畵中美女可爱。而不足为情。塑像威仪可敬。而不足为怯。梦里繁华可想。而不足为慕。知其非真故。真情不动。真情不动故。回头即忘。其於世事。非不随应。而视如畵偶梦幻。其物何能入吾心印吾心哉。始焉受之。终焉染之。生为梦兆。死作业识。历劫转展。莫能解脱。皆吾自取。非物之咎。

【差别章】一世羣生之数。不知其几亿万。而各有一生之梦。又不知几百千矣。几亿万物之几百千梦。其数不可量不可说。而亦各不同。所以不同者。以其心识之差别也。心差别则业差别。业差别则报差别。报差别则世界差别。是知世界之多。亦不可量。不可说也以不可量不可说之差别。泯然归一者。其惟纯觉乎。

【一心章】海中万物。其数不亿。是一水所化。域中万物。其数不亿。是一气所化。梦中万物。其数不亿。是一心所化。苟知梦中万物。是一心。则世界亦一心。知世界是一心。则三千大千。亦一心。知三千大千是一心。则三千大千。亦一梦。是知我与万物。俱是梦中物山河大地。亦是空中华。物我与世界。既是一心所化。则一心又为何物所化。不应心外又有一心能化是心。若有能化所化者。便非一心。既云一心。则尽虚空界。惟是一心而已。

【我幻章】世上人。以身为我。而不知其梦中人亦有我。梦中人。自以为我。而不知其床上人亦自我。谓皆我则虚实不相伦。分彼此则梦觉非二人。是知梦觉皆幻。而所谓我者亦幻也。苟知我者亦幻。可以出梦。呜乎微哉。

【各梦章】十人同寝。各成一梦。有天地万物焉。有荣辱寿夭焉。夫一室之中。半夜之间开辟十世界。久暂之不齐。情境之差别如是。而甲梦中人。不知有乙梦世界。乙梦中人不知有甲梦世界。盖其幻见。不出境外也。世人之不信有三千大千。无足恠矣。

【出梦章】或问曰。梦中能知为梦所幻。可以破幻出梦欤。曰一切诸梦。皆为幻迷。为其所迷。故不知其幻。若知梦境是幻。幻境本空。则心无贪着。而想念销落。想念锁落。则真体自在。而灵知独存。灵知独存。则幻境自坏。何以故。应物而於物无心。行事而於心无事。湛若止水。照若明镜。惺惺寂寂。孤明现前梦自醒矣。

【镜照章】或曰。亲疎平等。视父亲与路人同。爱憎平等。视恩人与仇雠均。是非平等。尧桀无分。贵贱平等。上下无别。是禽兽之道也。曰。水浊则无影。非无影。影不现也。神昏则无梦。非无梦。梦不明也。心愚则无情。非无情。情不分也。禽兽之愚顽。如浊水之影。如昏迷之梦。而情识不能分别。是大不平等也。夫物之差别。即物之理。物既差别。则应待不得不随以差别。如镜照物像。随其差别。而现影不忒。是谓平等照。苟知物像差别。而镜照平等。天下事。虽有亿万差别。而我心照应。自有平等。

【梦觉章】未觉人。虽识通古今。智周万物。秪是梦中人。何以故。梦中人。惟知有梦中世界。不知有梦外世界。若夫觉梦者。能思梦中事。能知梦外事。梦前梦後。无不明知。不然何足为觉。

【见性章】心中有念。谓之掉举。掉举者。梦於散乱。心中无记。谓之顽空。顽空者。梦於昏沈。有亦为梦。无亦为梦。梦者变幻。而不自在也。非无记故。谓之正念。正念者。一念也一念而至於无念。寂然不动。无知而知。无住而住。念念未尝在梦。是为见性。

【觉义章】梦有多相。故觉有多义。真如性者。体本清净。用本觉照。谓之本觉。本觉为无明所迷。谓之不觉。知其所迷。如梦初醒。谓之始觉。了达心源。谓之究竟觉。神通妙化。谓之妙觉。究竟者。复其本觉。少无未尽之谓也。妙觉者。本觉自是至妙无量功德。无不具足之谓也。夫梦有深浅。觉有大小。入梦转深。至於冥顽。尤难觉悟。噫。众生莫不皆有本觉之性。而甘心长梦。以梦为常。以觉为非常。呜呼迷矣。

【形影章】饥者梦取。饱者梦与。梦者念想之影也。形端影正。形斜影曲。心术之昏明邪正。工夫之真伪浅深。无不可验於梦。不可徒以虚幻。视之而已。

【迷旨章】心中无物。如镜无垢。心中无念。如镜无染。心空念空。而梦亦空。学者。有悟於斯。庶几谅余。述梦之旨哉。

○海峯智峯现宰官身

东师列传。海峯声赞传云。师全州人。猿岩山远灯庵居。远灯旧名木凫庵。震默祖师尝在扶安月明庵。每夜灯光晃朗。寻其灯光。则自木凫来照。安十六应真於法堂。应真以神力悬灯远照也。故改名远灯。其山窟下。建罗汉堂。安应真者久矣。有愚僧移建于穴外。壬午年寺灾。癸未秋更建于穴外。修其旧基。有石文。曰「我昔常游远岩山。影落汉阳作宰身。我去五十年。湖南观察使。甲午以前海峯僧。甲午以後金声根。甲午五月十三日远岩山远灯寺僧声賛书」。藏于十六间石函中。甲申六月吉日。全州威凤僧綂道内轮回通文曰。远岩山远灯庵。即十六应真窟也。当初安于窟内。後有竺典外道。移安窟外云。後果竺典移外更安内。今年重修次开基。则有书云云如上。今监司。(监司即观察使)姓金名声根。儿名。(儿名谓乳名也)岩。字赞远。号海士。乙未三月生。以此告于使。(使谓金观察使)使往则瑞气彻天。助力建堂云云。使道。(吏民称呼官长曰使道)都监董差於龙云。亲作上梁文。告功化主湖山海峯。其寺近村人。今知其事者多矣。

东师列传。智峯禅伯传云。师名佑祈。号智峯。杨州人。出家於三角山道诜庵。剃染於竺紘师。拈香於恩师。孝仁慈爱。夙着山野。铸造锡罐。每幸行时。负水施渴人。云岘大监(大监即大人之称。云岘大监即大院君。居云岘宫故称。)吃其水一盃。赐判书职。(例书即尚书也。原文作赠判书职。而则职者。该当於死者。故改以赐。)人不称职(人不称职者谓不以判书呼之也。)他日更呼曰。智峯判书汲一盃水来。此後人皆曰智峯判书。行表忠祠摠摄。行寂灭宫。(五台山中台之佛殿曰寂灭宫)摠摄。表忠祠重创时。全罗按察使授龙云智峯二大师都监董差帖。(差帖即官诰也)建祠告功。示寂数年。有岁贡使入燕京。有大官引至其家。示其幼孙男臂有纹曰。海东智峯。问此是山名耶。人名耶。地名耶。曰东土京山僧名也。早晚几许。曰三四年。曰德行何如。曰僧之第一人。称菩萨。赐判书职。大官喜不自胜。欵待而别。

朗伯和尚法号乐安者东莱金井山梵鱼寺僧也。本寺旧有二百七十余种之杂役。僧众不堪其苦。朗伯发誓愿。为宰官以除此弊。遂於山下大道之傍。种苽以施饥者。捆屦以施行人。亦造其他种种善业。如是十年。自知功行圆满。集众告别曰。我死之後几十年。有官人来此寺除杂役者。即我也。切须记之。遂投身施饿虎死。後果有庆尚道巡察使。巡郡至梵鱼寺。见山川风物宛如旧游。自然感发於心。召问寺僧本寺弊端。悉蠲除之。时有朗伯临灭时受嘱之僧。细述奇缘。询之施身饿虎之日。即己之生日也。於是异之。其巡察使即赵曮諡文翼公者。而寺中有碑。但勒名。无记事。

○栗峯禅师杖吓罗汉

大师讳青杲。字拈花。号栗峯。俗姓白氏。湖南顺天人也。考讳时皓。妣文氏。梦擎落日。既而有娠。以乾隆三年戊午正月八日诞生大师。大师成童。頴悟绝伦。学不由师。谦仁好施。举指非凡。人皆异其器也。十九。(乾隆二十一年)投无垢大俊禅师得度。明年乞具於云月淑敏大师。受禅於唤庵卓戒禅师。而遂请益於青峯巨岸大师。三藏奥义非不精通。惟杂华玄旨。最善游刃。不离言教。深悟别传。岸老叹曰。余讲死句。子投活句。可谓茜降蓝青者此也。遂传心印焉。大师意谓金刚。寔菩萨净土。欲阐大猷。舍此奚适。仍卓锡於摩诃衍。随缘应机。如明镜之照物。而道韵所响。众集如鲫。樵苏春爨。忘形乞法。大师惟以平等观调御之。会下有崇小乘者。必施威呵禁。大师。一日坐方丈。有一沙弥。飘然作礼。引迎大师至厕屋不现。大师默认其罗汉之变戏。诘朝荷锡向罗汉阁。有僧十余环途。揖启言去夜鄙等。梦有象沙弥。瞿然相告曰。摩诃衍老师。必来坏我等像矣。尔曹当力谏免祸也鄙等觉来惊异之故兹恳乞。冀垂慈恕。大师。笑谓曰。小乘。智寡机劣。抱此痴怯。即还丈室焉。且值年荒。众忧啾啾。大师领众登前麓。十锡指众曰。此处可有办道具矣。众争趋而视之。果有山蔘数根。遂采归。易贸谷粟。为资道料。大师客松广寺。时有一被魅者。乍瞻光范。狂性顿癒。后寓通度寺。葺万灰之废。天王遣天童致敬。大师孤居。阙佣丁。潜虑菜畴之失耕。岳神命山猪而耕之。自是远近道俗之耳目者。皆钦大师如活佛出世也。伟哉大师乎。其离慾也。金玉等粪壤。其立节也王公不以屈。其忘我也涂割并无心。其为法也躯命视鸿毛。质而言之。大师真如来使人。菩萨间生也。至道光三年癸未正月晦日大师召诸门人曰。吾将返源矣。汝等勿藏骨。累我法身。偈曰。不去西方国。莲池已出莲云烟都尽处。日月净当天。言讫。遂右胁而化。世寿八十六。法腊六十七(行状)

○莲社法侣笔降观音

距今四十余年前。汉城之诸居士等。结妙莲社。念佛精进。忽感观世音菩萨。应降笔端说法成书。名曰济众甘露。据其观世音菩萨妙应示现济众甘露缘起云。

同治壬申岁冬十一月。妙莲社法侣诸人。设精进会于三角山之甘露庵。专念菩萨圣号以期瑞应。赴感示现。俨临法筵。命甘露法主。宣说苦海慈雨品。翌年癸酉春。再会甘露庵。说十种圆信品。其秋於海印长者家。说普光莲花品。其冬於湛然坛。说一切圆通品於宝莲净室说如是偈赞品。甲戌春重会甘露庵。说妙现授记品。其夏於如是观说返本还源品。其秋於三圣庵说无尽方便品。光绪乙亥春於镇国寺说不可思议品。重於湛然坛说转不可说品。其夏重於如是观定品命名。俱承慈旨。凡阅四载。七处开坛。十一云集乃成一部全经。越三年丁丑冬。行将校刻流通。孚佑帝君(帝君谓吕纯阳)降无相坛。作弁首之序猗欤盛哉。今剞劂告藏。岁戊寅春正月海东三韩印伽居士敬识。

观世音菩萨妙应示现济众甘露序(吕纯阳降笔书之)

生佛本无二致。性相原在一贯。有缘则随感。乃觉机用之妙谛。无念则随圆。可知法体之真诠。慧月之金光何增减於生死苦海。愿云之宝气岂出没於涅盘正路。莫言法会之(已散)於灵山。常听梵音之不断於妙界。系我尝闻大机於黄龙。直印如来之心印。诸士获承圆法於白衣。乃观祖师之秘观。洋洋大训无非济沈之宝筏慈航。谆谆雅说摠是与乐之金函玉轴。虽大慈大悲大愿之心。丁宁教诫何若是其恳恳。本无去无来无住之体。随缘感应必如彼其昭昭。勿谓像季俨然正法之时。奚言古今宛如摠持之会。弘之在於人。莫恐沈滞於凡类邪见。演之当斯时。勿失因缘於熙运佳辰。一读一赞不觉手指之升降。参观参究难禁眼泪之纵横。众生之归。大法之运欤。回首南海时时仰贺。住驾震丹欣欣弁序。誓续慧命报答大恩。丈夫之事。情牵业海颠倒失性。阎罗之因。惟愿法眼铭刻心头。始终俱圆於一念。感应长通於三昧。分忧佛祖之导化。永证人天之眼目。是所三世区区之望。亦为一心切切之祝。无相坛飞鸾时。纯阳子题。

尚玄曰妙莲社法侣。後竟从事。阴隲之文。感应之说。其所刊布流通者。有众香集。南宫桂籍桂宫志。觉世真经。三圣宝典。及过化存神等书。而念佛之法侣。变为学仙之道流矣。

附吕纯阳(纯阳初学仙而终归佛。其系派则自德山宣鉴。而嵓头全豁。而玄杲彦。而黄龙诲机。纯阳得法於黄龙机。)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於长安酒肆。遇锺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於庐山归宗寺。书锺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覩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龙击鼓陞堂。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傍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煑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龙指曰。这守屍鬼。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兦。吕薄讶。飞剑胁之。剑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龙诘曰。半升铛里煑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於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戚碎琴。如金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後。始觉从前错用心。龙嘱令加护(指月录)

○乾凤万日弥陀法会

三国遗事云。新罗景德王十四年乙未。康州。(今晋州也)善士数十人。志求西方。於州境创弥陁寺。约万日为契时有阿干贵珍家一婢名郁面。随其主念佛九年。岁在乙未正月二十一日。礼佛拨屋梁而去。至小伯山堕一只履。就其地为菩提寺。至山下弃其身。即其地为第二菩提寺。榜其殿曰郁面登天之殿。盖此为东土莲宗之始焉。至于今时。以往生为宗旨者。金刚山之乾凤寺是也。按乾凤寺事蹟记。本寺剏在新罗法兴王七年。即梁天监十九年庚子也。初刱时寺名圆觉。即古城县也。越唐肃宗乾元十五年戊子。(此乃乾元元年戊戌之误也今考正之)有发徵法师。设弥陀万日会。至二十九年丙子。绩功匪懈。三十一人腾空而去。(寺中相传七月十七日。三十人腾空而去。距寺五里许。有弃身处。即其地烧之。今云烧身台者是也有遗骨藏石堆中。今本寺住持云云。坡和尚。方经营石塔以安之。)高丽列山县时。更名西凤称乾凤者。乾隅有凤石故又名焉。

附新罗念佛宗诸师

白月两圣成道记云。白月山在新罗仇夫郡之北。(本注云。古之屈自郡。今义昌郡。头注云。义安郡尝作义昌县。忠烈王八年。改义安为义昌监务陞县令。以赏元世祖东征供道之劳。今庆尚道昌源府是也。)峯峦奇秀。延袤数百里。真巨镇也。古老相传云。昔唐皇帝。尝凿一池。每月望前。月色滉朗。中有一山。嵓石如狮子。隐映花间之影。现於池中。上。命画工图其状。遣使搜访天下。至海东见此山。有大狮子嵓。山之西南二步许有三山。其名花山(其山一体三首故云三山)与图相近。然未知真伪。以只履悬於狮子嵓之顶。使还奏闻。履影亦现池。帝乃异之。赐名曰白月山。(望前白月影现故以名之)然後池中无影。山之东南三千步许。有仙川村。村有二人。其一曰弩肹夫得。(一作等)父名月藏。母味胜。其一曰怛怛朴朴。父名修梵。母名梵摩(乡传云。雉山村。误矣。二士之名。方言二家各以二士心行腾腾苦节二义名之尔。)皆风骨不凡。有域外遐想。而相与友善。年皆弱冠。往依村之东北岭外法积房。剃发为僧。未几闻西南雉山村。法宗谷僧道村有古寺。可以栖真。同往大佛田小佛田二洞各居焉。夫得寓怀真庵。一云壤寺。(今怀真洞有古寺基是也)朴朴居瑠璃光寺。(今梨山上有寺基是也)皆挈妻子而居。经营产业。交相来往。栖身安养。方外之志未尝暂废。观身世无常。因相谓曰。膄田美岁良利也。不如衣食之应念而至。自然得饱煖也。妇女屋宅情好也。不如莲池花藏千圣共游。鹦鹉孔雀以相娱也。况学佛当成佛。修真必得真今我等既落彩为僧。当脱畧缠结。成无上道。岂宜汩没风尘。与俗辈无异也。遂唾谢人间世。将隐於深谷。夜梦白毫光。自西而至。光中垂金色臂。摩二人顶。及觉说梦。与之符同。皆感叹久之。遂入白月山无等谷。(今南薮洞也)朴朴师占北岭狮子嵓。作板屋八尺房而居故云板房。夫得师占东岭磊石下有水处。亦成方丈而居焉。故云磊房。(乡传云夫得处山北庙兰洞。今复名朴朴居山南法精洞磊房。与此相反。以今验之。乡传误矣。)各庵而居。夫得勤求弥勒。朴朴礼念弥陁。未盈三载。景龙三年己酉四月八日。圣德王即位八年也。日将夕。有一娘子。年几二十。姿仪殊妙。气袭兰麝。俄然到北庵。(乡传云南庵)请寄宿焉。因投词曰。行途日落千山暮。路隔城遥绝四隣。今日欲投庵下宿。慈悲和尚莫生嗔。朴朴曰。兰若护净为务。非尔所敢近。行矣无滞此处。闭门而入。(记云我百念灰。今无以血囊见试。)娘归南庵。(传曰北庵)又请如前。夫得曰。汝从何处犯夜而来。娘答曰。湛然与太虚同体。何有往来。但闻贤士志愿深重。德行高坚。将欲助成菩提(尔)。因投一偈曰。日暮千山路。行行绝四隣。竹松阴转邃。溪洞响犹新。乞宿非迷路。尊师欲指津。愿惟从我请。且莫问何人。师闻之惊骇。谓曰此地非妇女相污。然随顺众生。亦菩萨行之一也。况穷谷夜暗。其可忽视欤。乃迎揖庵中而置之。至夜清心砺操。微灯半壁。谓念厌厌。及夜将艾娘呼曰。予不幸适有产忧。乞和尚排备苫草。夫得悲矜莫逆。烛火殷勤。娘既产。又请浴弩肹惭惧交心。然哀悯之情。有加无已。又备盆槽。坐娘於中。薪汤以浴之。既而槽中之水。香气郁烈。变成金液。弩肹大骇。娘曰吾师亦宜浴此。肹勉强从之。忽觉精神爽凉。??肤金色。视其傍忽生一莲台。娘劝之坐。因谓曰。我是观音菩萨。来助大师。成大菩提矣言讫不现。朴朴谓肹今夜必染戒。将归听之。既至。见肹坐莲台。作弥勒尊像。放光明。身彩檀金。不觉扣头而礼曰。何得至於此乎。肹具叙其由。朴朴叹曰。我乃障重。幸逢大圣而反不遇。大德至仁。先吾着鞭。愿无忘昔日之契。事须同摄。肹曰糟有余液。但可浴之朴朴又浴。亦如前成无量寿。二尊相对俨然。山下村民闻之。竞来瞻仰。叹曰希有希有二圣为说法要。全身蹑云而逝。天宝十四年乙未。新罗景德王即位。((此下疑脱十四年)○古记云。天监二十四年乙未法兴即位。何先後倒错之甚如此。)闻斯事。以丁酉岁。遣使创大伽蓝。号白月山南寺。广德二年。(古记云大历元年亦误)甲辰七月十五日寺成。更塑弥勒尊像。安於金堂。额曰现身成道弥勒之殿。又塑弥陁像安於讲堂。余液不足涂浴未周。故弥陁像亦有斑驳之痕。额曰现身成道无量寿殿。议曰娘可谓应以妇女身摄化者也。华严经摩耶夫人善知识。寄十一地生佛如幻解脱门。今娘之桷产。微意在此。观其投词。哀婉可爱。宛转有天仙之趣。呜呼。使娘婆不解随顺众生。语言陁罗尼其能若是乎。其末联宜云。清风一榻莫予瞋。然不尔云者。盖不欲同乎流俗语尔。赞曰。滴翠嵓前剥啄声。何人日暮扣云扃。南庵且近宜寻去。莫踏苍苔污我庭(右北庵)谷暗何归已暝烟。南窓有蕈且流连。夜阑百八深深转。只恐成喧恼客眠。(右南庵)十里松阴一径迷。访僧来试夜□提。三槽浴罢天将晓。生下双儿掷向西。右圣娘。(三国遗事)按[泳-永+雷]溪俞好仁。游松都录。朴渊龙王堂。更上百步。左右两崖。各安石佛一躯。俗传夫得朴朴。又按瞻慕堂林芸。游天磨录。过观音窟。沿流四五里间。清川白石。比比可坐。东西两岸。安石佛各一躯。东日弩肹夫得。西曰怛怛朴朴。往在丙寅。开城儒生。击破朴朴。惟夫得存焉云云。然则。天磨或是古之白月。未可知也。

景德王代。康州。(今晋州一作刚州。则今顺安。今顺安当作荣川。今荣州郡是也)善士数十人。志求西方。於州境创弥陀寺。约万日为契。时有阿干贵珍家一婢。名郁面。随其主归寺。立中庭随僧念佛。主憎其不职。每给谷二石。一夕春之。婢一更春毕。归寺念佛。(俚言已事之忙。大家之春促。盖出乎此。)日夕微怠。庭之左右竪立长橛。以绳穿贯两掌。系於橛上。合掌左右游之激励焉。时有天唱於空。郁面娘入堂念佛。寺众闻之。劝婢入堂。随例精进。未几天乐从西来。婢涌透屋梁而出。西行至郊外。捐骸。变现真身。坐莲台放大光明。缓缓而逝。乐声不彻空中。至今有透穴处云。(已上乡传)按僧传栋梁八珍者。观音应现也。结徒(众)一千。分明为二。一劳力一精修。彼劳力中知事者不(守)戒。堕畜生道。为浮石寺牛。尝駄经而行。赖经力转为阿干贵珍家婢。名郁面。因事至下柯山感梦。遂发道心。阿干家距惠宿法师所创弥陁寺不远。阿干每至其寺。念佛婢随往。在庭念佛云云。如是九年。岁在乙未正月二十一日。礼佛拨屋梁而去。至小伯山堕一只履。就其地为菩提寺。至山下弃其身。即其地为二菩提寺。榜其殿曰勖面登天之殿。屋脊穴成十许围。虽暴雨密雪不沾湿。後有好事者。筑金塔一座。直其穴安承尘上以志其异。今榜塔尚存。勖面去後贵珍亦以其家异人托生之地。舍为寺曰法王。纳田民久後废为丘墟。有大师怀镜。与承宣刘硕。小卿李元长。同愿重营之。镜躬事土木。始输材。梦老父遗麻葛履各一。又就古神社。谕以佛理。斫出祠侧材木。凡五载告毕。又加臧获。蔚为东南名蓝。人以镜为贵珍後身。议曰。按乡中古传。勖面乃景德王代事也。据徵(徵字疑作珍下亦同)本传。则元和三年戊子哀庄王时也。景德後历惠恭宣德元圣昭圣哀庄等五代共六十余年也。徵先面後。乡传乖违。然两存之阙疑。赞曰。西隣古寺佛灯明。春罢归来夜二更。自许一声成一佛。掌穿绳子直忘形。(三国遗事)(尚玄曰今此文中「据徵本传及徵先面後」云云之徵字似指发徵者也。)

文武王代有沙门。名广德严庄。二人友善。日夕约曰。先归安养者须告之。德。隐居芬皇西里。(或云皇龙寺有西去房。未知孰是。)蒲鞋为业。挟妻子而居。庄。庵栖南岳。大种力耕。一日。日影施红。松阴静暮。窓外有声报云。某已西往矣。惟君好住。速从我来。庄。排闼而出。顾之。云外有天乐声。光明属地。明日归访其居。德果亡矣。於是乃与其妇。收骸。同营蒿里。既事。乃谓妇曰。夫子逝矣。偕处如何。妇曰可。遂留夜宿。将欲通焉。妇靳之曰。师求净土。可谓求鱼缘木。庄惊怪问曰。德既乃尔。予又何妨。妇曰。夫子与我同居十余载。未尝一夕同床而枕况触污乎。但每夜端身正坐。一声念阿弥陁佛号。或作十六观。观既熟。明月入户时。昇其光。跏趺於上。渴诚若此。虽欲勿西。奚往。夫适千里者。一步可规。今师之观。可云东矣西则未可知也。庄。愧赧而退。便诣元晓法师处。恳求津要。晓。作铮观法诱之。庄。於是洁己悔责。一意修观。亦得西昇。铮观在晓师本传与海东僧传中。其妇。乃芬皇寺之婢。盖十九应身之一。(三国遗事)

罗时。有观机道成二圣师。不知何许人。同隐包山(乡云。所瑟山乃梵音。此云包也)机。庵南岭。成。处北穴。相去十许里。披云啸月。每相过从成。欲致机。则山中树木。皆向南而俯。如相迎者。机见之而往。机欲邀成也。则亦如之。皆北偃。成乃至。如是有年。成於所居之後高嵓之上。常宴坐。一日自嵓缝间。透身而出。全身腾空而逝。莫知所至。或云至寿昌郡。(今寿城郡)捐骸焉。机亦继踵归真。今二以师名命其墟。皆有遗趾。道成嵓高数丈。後人置寺穴下。太平兴国七年壬午。有释成梵始来住寺。敞万日弥陁道场。精勤五十余年。屡有殊祥。时玄风信士二十余人。岁结社拾香木纳寺。每入山采香。劈析淘洗。摊置箔上。其木至夜放光如烛。由是郡人顶施。其香徒以得光之岁为贺。乃二圣之灵感。或岳神攸助也。神名静胜天王。尝於迦叶佛时。受佛嘱。有本誓。待山中一千人出世。转受余报。今山中尝记九圣遗事。则未详曰观机。道成。搬师。[木*牒]师。道义。(有柜岩基)子阳。成梵。今勿女。白牛师。赞曰。相过踏月弄云泉。二老风流几百年。满壑烟霞余古木。低昂寒影尚如迎。搬音般。乡云雨木[木*牒]音牒乡云加乙木。此二师久隐嵓丛。不交人世。皆编木叶为衣。以度寒暑。掩湿遮羞而已。因以为号。尝闻枫岳亦有斯名。乃知古之隐伦之士。例多逸韵如此。但难为蹈袭予尝寓包山有记二师之遗美。今并录之。(三国遗事)

尚玄曰。按朝鲜世宗大王时。并合佛家诸宗为禅教两宗。而僧科。教宗则试以华严经及十地论。然则教宗云者。其实华严宗也。又按清虚浮休两大师以来。历代祖师。皆以弘通华严圆顿之旨。为教门之止皈焉。唤惺霜月晦庵雪坡默庵莲潭诸大师之设华严会具载寺录者。不一而足。华严经之末尾。有普贤菩萨行愿品。以往生净土为众生回向之法门矣。朝鲜教宗。宗华严而多以弥陀为回向法会。其有傚则於此者欤。今诸寺。一则曰结华严山林。二则曰结华严山林。然则弥陀宗旨。摄行於华严而已。至夫乾凤寺之万日念佛会。当以特别论。发徵和尚创之。耸虚和尚继之。最近代之碧梧和尚继之。碧梧之法嗣前法兴寺住持郑万化和尚继之。皆善成就。(香观居士撰碧梧禅师塔碑云。我闻诸佛法。善恶莫思量。及覩佛万行。有善面无恶。我闻祖师禅。饥饭困来睡。及覩诸律师。有戒而无惰。千棒与万喝。我只有一法。不依不了义。不作护人语。有善度众生。有戒度自己。是名圆真实。坚固不动转。圆觉大道场。发徵万日会。第二是康州。第三为耸虚。传至碧梧师。上承清虚嗣慈悲以为用。勤苦以为体。玉柱擎天屹。香象截流渡。独担大愿力。勇往大信志。善男与信女。次第证往生。一切人非人。立地成乐土。上座万化公。复设第五会。寔师以启之。迄今代不乏。维昔西方界。七处九会成。五会只一处。盛哉未曾有。金刚山千仞。东海波万里。宝月扫坌秽。祥飈息飓浪。伐石为穹碑。螭覆神龟趺。嵯峨镇山门。顶礼千万禩。)今乾凤寺住持李云坡和尚。又为承办念佛之会。於是乾凤为东方弥陀道场之大本山矣。

○参禅狗子无佛性话

释迦世尊於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以传心。自是教外格外无法之法。故世尊付法偈曰。法本法无法。法法何曾法。今付无法时。无法法亦法。禅家公案。(话头)即所谓无法之法也。世谓禅门有千七百公案。而海东禅侣。以赵州。(从谂禅师)无字为话头之王。盖缘传心法要。大慧书状。蒙山法语太古语录。懒翁语录。禅家龟监等禅书多说。

「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故也

近世。於妙香山。有一禅僧。曰白云首座者。素不识字。而参狗子无佛性话。苦修多年。遂得至山河墙壁俱无障碍之境界。一日。游方至四佛山大乘寺。指佛像问讲众曰。那个是什麽。曰佛像。云又拈木枕。问曰。这个是什麽。曰木枕。云掷木枕于众前曰。遮一羣钝奴。云还香山。将其所至境界。质於莲峯和尚。峯固讲僧也。使云。入铁瓮以试之。果然乃谓曰。尔已圣矣。从此再不要举话。食肉行[婬-壬+(工/山)]。任汝所欲。俱无不可。云首座。从其言行之。然。本参话头。不举自举。力废之。三年。始得不举。从前境界再不现前。始知为莲峯所教坏。然悔之晚矣。昔太古普愚禅师。常示人。必云。「虽是了悟。无智人前。切忌道着。须遇本色宗师」者。以此也。可不鉴戒哉。

○说教龙师刱释辞法

佛家法门。禅讲各殊。禅门则曰上堂。示众。少参。晚参。綂以言之则曰说禅。夫说禅者。无有定法。只在当人随机施设。凡举话拈颂。乃至扬眉瞬目。竪指伸拳。良久默然。行棒用喝。掷杖竪拂。无非格外玄要之旨。甚至有曰依经说法。三世佛冤。不依经论。亦同魔说云者。乃禅家之体式也。至教家则必依经论。讲演旨义。昔晋之支遁法师。讲经多会宗遗文。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叹曰。是如九方臯之相马。畧玄黄而取神骏者也。(九方臯善相马秦穆公求千里马。使九方臯相之。归言得之。穆公问其毛色种类。对曰牝而黄。及至则乃牡而黑也。)又唐之法藏大师。於长生殿。讲演新译华严经。以殿隅金狮子为喻。喻法界无尽之理。武后大有所悟。赐号贤首菩萨戒师云云。是讲经者善说法要。以感悟人为贵。而不专在乎读经也。今日时代。在各寺刹及布教堂。冬夏结制之时。多设华严法会。诸法师轮递说教。九旬之内。(安居期限)必也没读八十一卷。且读且释期限促迫。走读走释。使听法者。不知何义。僧家谓之部帙法门。疑即高丽时代转经佛事之滥觞也。而此释读之法。刱於龙岩和尚。龙岩法名慧彦。俗姓赵氏。罗州人也。乾隆四十八年癸卯生。尝侍栗峯和尚入金刚山榆岾寺。百日祈圣。梦万二千峰化为金莲。栗峯和尚坐於花中。以狮子座并眼镜授之。自是信益坚。龙岩又有二弟子。曰布云润聚。大云性起。皆顺天人。有音声相。法音流畅。闻者怡悦。大扬其师释辞之法。遂成诸山说教体制。又於释读讲演之时。每至要节。法师必唱南无阿弥陀佛。法筵听众。亦皆随唱。一以诵佛名号。一以警众昏沉。或云德寺龙岩和尚刱此方便。疑亦金刚之龙岩也。近有非之者。以为说教念佛。各有其时。不合并行。虽然已成习惯。终难改之。

○京内僧迹佐野书请

朝鲜李太王三十二年乙未夏四月。命弛僧侣入城之禁。先是。日本日莲宗僧佐野前励来此。上书於总理大臣金弘集。请弛僧侣入城之禁。金弘。集筵奏。而有是命。

翌年丙申秋七月。诸山僧侣。与日本僧。共设法坛于京城苑洞北一营之内。行无遮法会数日。京城士女。争来观之。余亦在众中随喜。或有带忿忿之色然者曰。缁髠入城。已是可憎。况於禁门咫尺。敢设法会乎。或有带欣欣之色然者曰。朝鲜僧侣。数百年间。作门外汉。今日始得披云覩天。从此佛日。可再辉矣。

越三年戊戌春。僧侣又被逐客之令。其时僧侣。头戴竹编之圆形笠。装束与俗人异。时有郊祀之礼。幸圜丘坛。适有一开运寺僧。从布帐隙。探头仰瞻。巧与天眼通。上。问臣僚彼何人斯。由是警务使即发严令。申禁僧尼入城。不久是令又自解弛。时亦人民皆行断发。自是僧俗衣冠。遂相混矣。

○冠俗服俗僧侣外风

先是。朝鲜僧侣。多衣缁。(坏色长衫)或有衣白者而极少数。僧帽有十余种。在寺中时。着[髟/匆/心]编帽绳编帽。草编帽。绢制帽。或毘卢冠。不一其制。出外行时。僧着竹编笠。又有军笠。(漆冠圆顶僧将所戴松云遗制)尼着松络。(以草根编织者)沙弥着弁。(即曲冠俗呼弁)今之僧侣。在寺及外出。所着衣履。与俗人同。更无分别耳。朝鲜山家旧俗。僧尼所穿鞋履。共有三种。一曰草履。甚属粗制。履之围篱。(履之两颊俗呼围篱)只排六总。(排编寸绳。作围篱者。俗呼曰総。総之义。犹马之态也)又用草绳。作龙箝纪。(俗谓旋绕者曰箝纪。龙箝纪即龙卷义必用龙箝纪者。亦有其义。谓穿此履。虽或踏虫蚁。亦可免杀生之罪过云。)此草履呼六波罗蜜。以履围篱有六总故。假以名之也。二曰麻鞋。三曰雨屐雨屐者以麻鞋为上体。以木屐作下齿者也。

高丽文宗十年。制曰。释迦阐教。清净为先。远离垢陋。断除贪欲。今有避役之徒。托号沙门。殖货营生。耕畜为业。估皈为风。进违戒律之文。退无清净之约。袒肩之袍。任为酒甖之覆。讲呗之场。割为葱蒜之畴。通商买卖。结客醉娱。喧杂花院。秽臭兰盆。冠俗之冠。服俗之服。凭托修营寺院。以备旗鼓歌吹。出入闾阎。搪突市井。与人相鬪。以致血伤。朕庶使区分善恶。肃举纪纲。宜令沙汰中外寺院。其精修戒行者悉令安住。犯者以法论。又恭愍王元年壬辰二月宣谕曰为僧者。必须度牒不许居家云云。

尚玄曰。按拾得诗。「我见出家人。摠爱吃酒肉。此合上天堂。却沉归地狱。念得两卷经。欺他市廛俗。岂知廛俗士。大有根性熟云云」。岂彼沙门。欲欺廛俗。而冠俗之冠。服俗之服者欤。夫出家人。剃其发者。所以示斩断尘缘也。缁其衣者。所以示破坏色相也。具法服威仪者。所以示别於俗人也。虽然。如彼破戒之僧徒。恒怀混俗之主义。则何堪与论於佛制也哉。

今之僧侣。非徒冠俗之冠。服俗之服。亦为姓俗之姓。名俗之名。(按以释为姓者。始於道安。道安晋僧也。与名士习凿齿相友善随苻坚入关。时沙门万数。各随其师。为姓名。安曰。师莫如佛世尊也。沙门宜以释为姓。後见增一阿含经。乃云四河入海。无复异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安言与经暗合。世益重之。)以其有关於法律上财产相续。及民籍上名义记载等之事项。故不得不尔。一般世人。不谅其由。乃谓五百年压贱之余故。务欲混俗。以邀平等待遇云云。余则以为。大抵僧侣。持戒修行。则皆可为人民之师表也。何止区区於平等待遇。虽然。受人之待遇。非在於冠服姓名。而仍在於道德律行也。义相大师之椶笠锡杖。宛在四佛山(见舆地胜览)普照国师之袈裟长衫。留传松广寺。世人见之。皆以为宝。非贵重其衣与杖也。以尊敬其德与行也。故为僧者。四分律文。百丈清规。莫但口诵。各自躬行。然後可以为人之师也。

○理判事判寺刹内情

朝鲜寺刹之内。有理判僧事判僧之区别名称。理判者。谓凡参禅讲经修行弘法之僧也(俗所谓工夫僧)事判者。谓凡营产立业办事处务之僧也(俗所谓山林僧山林者即干办一切产业事务之谓也。)理事二者。阙一不可。非理判僧。则不能以续佛慧命。非事判僧。则不能以护持伽蓝也。以昔言之。清虚。浮休。碧岩。白谷诸大师。皆以理判兼事判者也。开运。(南汉)重兴。(北汉)传灯。龙珠诸寺摠摄。皆以事判制理判者也。盖前日者。各寺僧众。事判者多如春林。理判者稀若晓星。末法时代势固尔也。至於今日。则无论本寺末寺。为住持候补者。必须添附修行履历书于认可申请书。若於履历。无受戒。课经。安居。(安居即结夏结冬守制之谓也。虽然今之所谓安居。未皆如法。不过具文而已)等事。则府道不认其有相当之资格。故事判僧。难为住持。虽然。理判僧为住持者。往往有偾公误事者。以不善世务故也。昔若休和尚。以事判僧而善守护仙岩寺。愚隐和尚。以事判僧而能重创榆岾寺。若此两和尚者。可谓理事双融也。又按前日。朝鲜僧规。凡系处分寺中财产。及营办法会。其他一切事务。有主掌僧。集会寺众。发言收议(俗谓寺中公事者即是也)然後执行。此即所谓圆融产林。(本称山林今易以产林)圆融产林者。共通也。一自寺法施行以来。处理一切事务。归於住持独断。三职辅佐。(三职谓监务监事及法务)此即所谓住持独产林。(唯视住持其人之公不公如何耳)独产林者。专制也。然则寺中产林。独与圆融。何胜何劣。字示其义。不难判别。昔高丽末。各寺住持。滥取寺中常住钱粮。务营产业。或拥婢妾。骄傲已甚。故至朝鲜。太祖太宗。革除其弊。减田汰僧。而佛法於是乎衰矣。独产林之为大弊害。今引一例。杨州郡之逍遥山寺。(即自在庵)本系名山。殊胜道场。祈祷佛事。四时不绝。寺仍贫寒。仅得支持。闻诸山下居人之言。纵有檀众。不肯施助。因主掌僧。独产林故。恐其皈之私槖。不为寺中公用云云禅家龟监曰卖佛营生曰被袈裟贼。

○囊橐主义奉佛卖佛

朝鲜寺刹。僧家生活。有二种名。凡系檀家之嚫供。附诸寺中之公用者曰圆融产林。归於一个僧之私槖者曰独产林。不可不知。假使有一个僧。以知识名者。则男女信徒。拈香忏悔。因受偈文及佛名。而供祝佛事皆信赖焉。曰某和尚是我法师。亦或供给其一生之衣食住。此则所谓尔以财施。我以法施。衲子下山。如是化缘。僧家谓之施主锻链(锻链谓铸造也)施主锻链。僧家不齿焉。此等法师。听其法门。口不绝布施功德之声。言必称因果祸福之说。阿谄檀越。锻链铸造。究其主义。诱导财施。肥其私槖。是可名为奉佛卖佛也。夫布施功德。因果祸福。固是佛说。虽然。譬如雪山香草。牛食之则成乳以利人。蛇食之则成毒以害人也。朝鲜以来。僧巫并称。屡见於史。盖有所因。是可耻也。

天台寒山禅师有诗云。

「语你出家辈。何名为出家。奢华求养活。继缀族姓家。美舌甛唇觜。谄曲心钩加。终日礼道场。持经置功课。鑪烧神佛香。打锺高声和。六时学客春。昼夜不得卧。秪为爱钱财。心中不脱洒。见他高道人。却嫌诽谤骂。驴屎比麝香。苦哉佛陁耶」。

又拾得诗云。

「後来出家子。论情入骨痴。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终朝游俗舍。礼念作威仪。博钱沽酒吃。飜成客作儿。」。

出家而爱财色者。可不鉴戒哉。今有真善知识之行履畧论三个榜样。录之于左。

仙岩寺近世有海鹏大师。天姿豪纵。颇有黄檗希运禅师之气槩。每逢人士。皆尔汝之。一日金秋史学士。与诸友会于江亭。设宴赋诗。师适见之。曰汝等之诗。腐臭不堪。试见吾诗。即呼曰。万里黄金国。千层白玉楼。混世界歌舞。尽大地风流。诸人愕然。京山某寺。设国斋。邀十法师说法。师以次当说。遂陞座。良久曰。大哉法界玄玄妙。便下座。斋罢。上问一宫人曰。谁是善说法要者。对曰海鹏和尚。七字法门。最为简明。上赞叹不已。乃赐金银彩縀无筭。命其宫人往传鹏师。而致意焉。师骂宫人曰。汝侍奉宫壼。辅翼圣化。是汝之职。今於法会。吾。说七字而已。汝乃上闻。恩赐金宝。致损国财。汝是蠹国病民者也。不顾径去。上不得已。勅令顺天郡守。传命输给。师遂纳其财宝于仙岩寺。以充修葺之费云。

东师列传。虚舟和尚。本南僧也。(虚舟本松广寺僧也礼真派系。默庵奇峯。即其法祖。奇峰受学于默庵以禅讲名于世。与权彜彜相国(敦仁)最交好。宪宗壬寅。松广寺灾。奇峰来京谒权公。得空名帖几百张。归付授戒弟子龙云。重创伽蓝。)应权贵召。再游京山。所到之处。四众云集。不着之衣自生。不食之供并臻。(师到处衣食成山。皆散施众僧云。)若非夙植善根何得如是。受戒者。受忏者。受法者。受业者。四众合掌启请。如在灵山。拈花示众。泣者笑者皆得宝归。信受奉行。

幻翁和尚。虽住京山。能离财色。戒行清净。宫中诸檀越女。绣成佛像。奉安于华溪寺。邀师说法。师曰经云出佛身血。为五逆罪之一。汝等诸人。以针刺佛身。阿鼻地狱。在所难免。诸檀越家。听此言已。悚然汗下。师良久曰。虽然如是。诚心造像。功德亦不无。其各安心。信受奉行。诸檀乃喜。震河和尚。为我言之。

○眷属观念出家入家

眷属者。徒众之谓也。即如释尊。有常随众千二百五十人。释迦谱云。耶舍长者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修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於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众皆云千二百五十人俱者以此也。非但佛有眷属。孔子之七十二弟子。耶稣之十大弟子亦皆可谓之眷属。而此眷属。皆慕其师之法道。而常随侍左右者也。非复阿私朋比之谓也。

朝鲜僧家之谚曰。出家人有诸离奇之事。以无家之人而常处殿宇之中。以无田之人而一日犹三食。背弃自己之父母而喜附他人为其眷属云云等也。如人出家。从以落发者谓之恩师。从以受学者谓之法师。从以受戒者谓之戒师。从以参问者谓之禅师。而其养成之责。是乃恩师之担荷焉。今依僧家惯例。恩师所有之财产。其得度受养之弟子享有相续之权。假使一恩师有数弟子。则任其恩师之处分。随宜分给。恩师遗命之法田弟子有自由处分之权。恩师死亡。若无遗言之境遇。亦归其弟子处分田产。弟子绝则奉纳寺中为常住用。如是相传。以成规式。盖不如是。不能续佛慧命。实至妙之法也。虽然今之为僧者。有两籍。(一)僧籍。即居住寺庵届出而承认许者也。(二)民籍。即自出家。(生缘俗家)定籍中登录者也。自此。发生遗产相续权之问题。若死兦僧。生前有遗言。处分财产。则无论已。若不然。则死僧之徒弟。与死僧之生缘俗家亲族间。必生纷争之端。若以由来习惯上言之。则徒弟有相续之权。若以现行法律上言之。则载籍之俗家亲族。欲享财产相续之权。难於处理者必此事也。虽然僧家眷属之观念。比俗家之爱族党。一层尤甚。一寺之中。各有派党。眷属愈多。势力愈盛。人我之山更高。烦恼之海转深。此所谓出一家入一家。何有於清净无为之道哉。若夫真出家人。以法界为家。以法身为亲也。

○梵鱼一方临济宗旨(此段专论现代宗旨及僧风)

甲寅冬。余得阅日本人高桥亨所撰朝鲜佛教宗派递减史论。今译其大意。

「明治四十四年。(四十三年之误)现海印寺住持李晦光。与日本曹洞宗。缔结联合条约。而李晦光。实以圆宗宗务院代表者赴之也。所云圆宗者。出於宋永明寺延寿之宗镜录。称以圆宗为禅教兼修宗门。而自数年前。朝鲜僧侣自作之宗名也。然而梵鱼寺之韩龙云。白羊寺之朴汉永等。以笔头。惹起庆南全南之反对运动。自称临济宗。此因朝鲜虽有禅教两宗。而毕竟禅教法系。本出於临济嫡传之所以也」。

尚玄曰。当其初也。朝鲜僧侣。於其宗旨。莫适所从。称号净土。亦无一言。(前韩光武十年丙午元兴寺管理署废奉元寺僧李宝潭。华溪寺僧洪月初等。设立佛教研究会于元兴寺。以净土为宗旨。铜地镀金。制一会章。为八角形。刻六字文。「净土宗教会章」。分给会员。每僧尼名下。收金五十钱。以充会费。设会缘起如左。)

(佛教研究会僧侣等请愿内部书)

(本僧等。叅会於(日本)净土宗。已为经年。而开教使特令京乡僧侣。创佛会。设学校。计图研究新学问上教育方针。故。兹以请愿。照亮後。特许伏望。)

(光武十年二月五日。 佛教研究会都总务李宝潭。(以外京山各寺九人略))

(内部许可 (仝年二月十九日))

(所愿既云研究学问开发教育。务图慈悲修善。如或籍教生弊。随其现发。当有相当处理事。)

(发文诸道首寺通文 (明进学校学徒起送件))

(惟我佛教。自中夏。至东方。于今数千年。法纲衰弛。僧侣之困迫。未有如今日也。为韩国僧侣者。孰无愤冤之心哉。况今多般异教。处处蜂起。各自宗崇。而破毁佛教。夺其田畓。附属学校。而以为学费云。言念及此。诚极痛骇。若此不已。无穷患乱。不意之变。从此而起。池鱼之殃。将及於大小寺刹。究其原因。则我僧侣。不达於世界上学问。等闲於事物上之所致也。今者。日本净土宗开教使。井上玄真氏。见韩国佛教之衰弛。慨叹不已。曰若欲济弱扶强。兴旺佛法。权用新学问为最云云。故仍设研究会普通科学校。而禀承政府之认许矣。则吾道兴旺之秋。在於今日也故。募集京城附近寺刹之青年僧侣。自阴历三月初一日始业。而以研习佛教妙理。兴新学异道之书。及他邦殊俗之等语等。为其目的也。贵寺。既是道内首寺刹。则行将设立本会之支院及学校。又以国内僧侣。不可不一次调查故兹以驰通。照亮後。於贵寺及所管各寺。伸明知委。令悉闻知。所有僧数。成册报来。一无漏落。自贵寺。为先学徒二员。今四月晦日内。里粮起送于本院学校。链习佛教与新学问。励精刷新。修其自强之实。则觧脱劫运。复其自由之楷。必有其理。呜呼。吾侪僧侣。自察勉之。期有实效。切切为要。)

(再)

(学徒年龄自十三岁至三十岁。纸笔墨书册等。自本会担当。)

(光武十年四月十日(此时华溪寺僧洪月初与奉元寺僧李宝潭迭为佛教研教会长。设立学校。徵徒敛钱))

(丙午六月十四日。警务使朴承祚。奉承勅教。来于元兴寺。解散摄理金越海。及其他僧侣。寺宇全部。委托于明进学校。使之教育学生。李宝潭洪月初。勤实保管。)

(丁未六月二十五日。各道寺刹代表者五十余人。开摠会。李宝潭辞免佛教研究会长。及明进学校长之任。而李晦光被选交承。)

设立圆宗。亦皆同事。(前韩隆熙二年。戊申三月六日。各道寺刹代表者。僧侣五十二人。开总会于元兴寺。设立圆宗宗务院。推李晦光为大宗正。金玄庵为总务。又置诸部于院内。教务部长。陈震应为之。不来。学务部长。金宝轮。金之淳。相继为之。庶务部长。金石翁。姜大莲。相继为之。人事部长。李晦明。金九河。相继为之。监查部长。朴普峰。罗晴湖。相继为之。财务部长。徐鹤庵。金龙谷。相继为之。高等讲师。朴汉永为之以圆宗为号者。盖以诸寺代表僧侣。会议共立故。取其圆融无碍之意也。并非取宗镜之圆宗。亦非取华严之圆宗者也。当时。既立圆宗之後。僧侣之中。或有识者。私相议曰。若有人问圆宗之出处。将何以对之。或者曰。可举高丽大觉国师之圆宗以对之云云。殊不知大觉圆宗。系是文类之书名。而弘通华严者也。於此。可知圆宗之立。初无所依据者也。)附属临济。亦自坐观。(前韩隆熙年间妙香山普贤寺僧等附属本寺于日本临济宗妙心寺。妙心寺派僧古川大航来普贤寺。一切管理。皆皈其手矣。)皈依真宗。亦多影从。(大正元年辛亥。华溪寺僧洪月初金抱应等。率京山僧三十指。往京都。皈依真宗本派本愿寺谒大谷法主。行得度式。是举也。乃真宗开教士岩常圆之运动云云。)缔结曹洞。亦任运动。(诸寺代表僧侣。既立圆宗之後。欲得宗务院认可。送圆宗代表者李晦光于日本。任其运动。乃与曹洞结约如左)

(朝鲜全体【韩】圆宗寺院众【韩】曹洞宗【韩】完全且永久【韩】联合同盟【韩】【韩】佛教【韩】扩张【韩】事)

(朝鲜圆宗宗务院【韩】曹洞宗院【韩】顾问【韩】依嘱【韩】事)

(曹洞宗务院【韩】朝鲜圆宗宗务院【韩】设立认可【韩】得【韩】【韩】斡旋【韩】劳【韩】取【韩】事)

(朝鲜圆宗宗务院【韩】曹洞宗【韩】布教【韩】对【韩】【韩】相当【韩】便利【韩】图【韩】事)

(朝鲜圆宗宗务院【韩】曹洞宗务院【韩】【韩】布教师若干员【韩】招聘【韩】【韩】各首寺【韩】配置【韩】一般布教及青年僧侣教育【韩】嘱托【韩】【韩】又【韩】曹洞宗务院【韩】必要【韩】因【韩】【韩】布教师【韩】派遣【韩】【韩】时【韩】朝鲜圆宗宗务院【韩】曹洞宗务院【韩】指定【韩】【韩】地【韩】首寺【韩】或寺院【韩】宿舍【韩】定【韩】【韩】一般布教及青年僧侣教育【韩】从事【韩】【韩】事)

(本缔盟【韩】双方【韩】意【韩】不合【韩】【韩】废止变更或改正【韩】为【韩】事)

(本缔盟【韩】其管辖处【韩】承认【韩】得【韩】【韩】日【韩】【韩】【韩】效力【韩】发生【韩】)

(明治四十三年十月六日)(朝鲜圆宗代表者李晦光[○@印] 曹洞宗宗务代表者弘津说三[○@印])

然则。称号净土。皈依真宗。设立圆宗。缔结曹洞。附属临济。或随声附和。或同事运动。要之无非借势恃力。何以末後。反对激起。实因反感於同一禅宗。而曹洞系是他派。临济则是自家。宗旨之历史忽明。党派之暗鬪随起。朴汉永。陈震应。金锺来等。以文字。以言说激起诸方。订以庚戌十月五日。(阴历)开会于光州之澄心寺。及期而无来集者。不能至於成行於是。诸人。再起游说。乃以翌年辛亥正月十五日。又开总会于顺天松广寺。来会者则全罗南道及智异山一带之僧众也。是时决议。设立临济宗临时宗务院于松广寺。而投票选举管长。仙岩寺之金擎云。白羊寺之金幻应。俱以德望。票数相同。屡选屡同。末乃别定选法。以擎云师为定。而以年迈力衰故。不果出来。权以韩龙云。为之代理。亦设临济宗布教堂于光州府内。如是行之。殆有年余。至壬子闰五月五日。又开第二总会于河东双溪寺。寺乃第一总会时所定之临济宗出张所也。伊时诸寺代表来会之僧。为百有余指。议决广扬临济宗旨。选派五人。(韩龙云。金鹤伞。张基林。金锺来。任晚圣)。往梵鱼寺。劝诱入宗。梵鱼寺。辞以初不见请於组织总会。(即松广寺之会)不欲听从。於是。约以移设临济宗临时宗务院于当寺。(梵鱼寺)然後从之。是约也。韩金任三僧为主。盖从多数为之者欤。自是以来。梵鱼一方。临济宗旨。便成寺是。东莱。草梁。大邱。京城等四个处。设布教堂。以临济宗。冠其称号。时寺刹令。已为颁布。三十本寺。亦已法定。三十住持。次第承认。故当其制定寺法也。以宗旨称号齐一事。为一大问题於住持总会。(五月二十八日在元兴寺开会)南党(即临党)则以梵鱼寺住持吴惺月为中坚。而提出临济宗旨之意见。北党(即圆党)。则以李晦光为领袖。而内定别立宗旨之机先。以揣知总督府之命意所在故。总督府命意。果是何哉左记二证。用藉叅考。先此住持总会。揭载官报之件。即如。

朝鲜僧尼【韩】法阶禀承例一斑。(明治四十五年四月中颁布者)

僧尼【韩】法阶【韩】其行解学德【韩】表彰【韩】【韩】一种徽号【韩】【韩】往时【韩】在【韩】【韩】【韩】僧官。僧位僧纲【韩】种别【韩】有【韩】【韩】【韩】【韩】近古五百年来【韩】制法【韩】徵【韩】【韩】僧位【韩】僧职【韩】种别【韩】有【韩】【韩】是等【韩】【韩】政府【韩】【韩】公帖【韩】下附【韩】【韩】【韩】【韩】经国大典颁布以後【韩】僧位。僧职【韩】【韩】最上级【韩】【韩】政府【韩】【韩】公帖【韩】下附【韩】【韩】他【韩】法中【韩】料理【韩】一任【韩】【韩】【韩】【韩】僧位【韩】在【韩】【韩】【韩】都大禅师。都大师。僧职【韩】在【韩】【韩】【韩】禅宗判事。教宗判事【韩】限【韩】【韩】公帖【韩】下附【韩】【韩】例【韩】【韩】【韩】【韩】【韩】寺刹令施行後【韩】合【韩】【韩】寺法中【韩】信规【韩】适当【韩】规定【韩】设【韩】【韩】总督府【韩】认可【韩】得【韩】【韩】施行【韩】【韩】【韩】【韩】【韩】【韩】今【韩】僧尼【韩】其行解学历【韩】匹对【韩】【韩】法阶【韩】禀承【韩】从来【韩】规矩【韩】叙述【韩】【韩】大要【韩】左【韩】如【韩】

第一 僧尼【韩】成立

僧尼【韩】分限【韩】得度【韩】依【韩】【韩】此【韩】享有【韩】【韩】【韩】【韩】【韩】此【韩】僧尼【韩】【韩】僧尼【韩】成立【韩】【韩】谓【韩】僧尼【韩】【韩】【韩】得度【韩】法式【韩】行【韩】【韩】佛门【韩】通规【韩】【韩】出俗入真【韩】【韩】分限【韩】此法式【韩】行【韩】【韩】因【韩】【韩】定【韩】【韩】【韩】归依僧【韩】仰慕【韩】【韩】师【韩】【韩】【韩】剃发【韩】【韩】身【韩】法衣【韩】缠【韩】【韩】心【韩】佛制【韩】守【韩】【韩】誓【韩】【韩】【韩】

经国大典颁布以来【韩】制度【韩】依【韩】【韩】得度【韩】【韩】般若心经。金刚经。萨怛陀【韩】诵经【韩】试验【韩】【韩】合格【韩】者【韩】【韩】政府【韩】【韩】【韩】度牒给付【韩】受【韩】【韩】法【韩】【韩】【韩】近年【韩】至【韩】【韩】度牒给付【韩】【韩】制【韩】废罢【韩】【韩】【韩】【韩】【韩】其余响【韩】【韩】诵经考试【韩】【韩】事【韩】有名无实【韩】样【韩】陷【韩】【韩】僧侣【韩】学识【韩】【韩】【韩】卑下【韩】故【韩】世人【韩】推重【韩】【韩】自然减退【韩】【韩】【韩】

度牒给付【韩】【韩】时代【韩】其以後【韩】不问【韩】【韩】人寺【韩】【韩】得度式【韩】了毕【韩】者【韩】男【韩】沙弥【韩】称【韩】【韩】女【韩】沙弥尼【韩】称【韩】【韩】十戒【韩】受持【韩】【韩】此【韩】沙弥戒【韩】授受【韩】谓【韩】

第二 僧尼【韩】立身

沙弥【韩】立身【韩】【韩】大僧【韩】【韩】【韩】男【韩】比丘【韩】称【韩】【韩】女【韩】比丘尼【韩】称【韩】比丘。比丘尼【韩】【韩】【韩】【韩】【韩】戒律【韩】守【韩】【韩】【韩】法腊【韩】重【韩】【韩】【韩】学业【韩】勉励【韩】【韩】试验【韩】受【韩】【韩】【韩】【韩】【韩】不可【韩】戒律【韩】小乘律【韩】依【韩】【韩】二百五十戒【韩】具存【韩】【韩】大乘律【韩】依【韩】【韩】十重禁四十八轻戒【韩】受持【韩】【韩】法【韩】【韩】【韩】又法腊【韩】得度後首先安居成就【韩】时【韩】【韩】起筭【韩】【韩】少【韩】【韩】【韩】三岁(通例四月十五日结制。七月十四日解制【韩】【韩】即一夏九十日【韩】法腊一岁【韩】【韩】)【韩】成满【韩】【韩】【韩】【韩】【韩】不可【韩】又慧学【韩】禅宗【韩】在【韩】【韩】【韩】传灯。拈颂。教宗【韩】在【韩】【韩】【韩】华严经【韩】研究【韩】【韩】试验【韩】应【韩】准备【韩】【韩】【韩】准备【韩】既【韩】整【韩】【韩】三年【韩】【韩】一回举行【韩】【韩】试验【韩】应【韩】资格【韩】有【韩】【韩】【韩】【韩】【韩】此试验【韩】【韩】合格【韩】者【韩】立身僧【韩】【韩】谓【韩】

第三 僧尼试验【韩】制

经国大典颁布以後【韩】法制【韩】依【韩】【韩】僧尼【韩】试验【韩】三年【韩】【韩】一回式行【韩】【韩】试验科目【韩】禅宗【韩】传灯。拈颂。教宗【韩】华严经【韩】十地论【韩】【韩】【韩】【韩】禅宗三十人。教宗三十人【韩】选取【韩】【韩】此【韩】定额僧【韩】【韩】谓【韩】试验【韩】行【韩】时【韩】往昔【韩】【韩】内侍别监【韩】命【韩】奉【韩】【韩】试验场【韩】临监【韩】【韩】【韩】近世【韩】至【韩】【韩】【韩】礼曹郎【韩】立会【韩】【韩】两宗判事【韩】掌务【韩】【韩】传法师一人【韩】证义十人【韩】同座【韩】【韩】选取【韩】【韩】【韩】能者【韩】入格者【韩】称【韩】入格者【韩】大禅【韩】法阶【韩】享有【韩】资格【韩】有【韩】【韩】【韩】【韩】虽然【韩】【韩】礼曹郎【韩】立会【韩】不知中废止【韩】【韩】法中【韩】试验【韩】行【韩】【韩】【韩】【韩】规格纲维【韩】自弛【韩】【韩】过去二十年以来【韩】考试【韩】无【韩】样【韩】近【韩】【韩】【韩】【韩】名山巨刹【韩】【韩】古来【韩】格式【韩】尊重【韩】【韩】【韩】其余影【韩】维持【韩】【韩】【韩】【韩】一般【韩】【韩】考试选取【韩】【韩】法【韩】行【韩】【韩】【韩】【韩】【韩】【韩】【韩】寺刹令施行【韩】【韩】时【韩】及【韩】【韩】

第四 法阶昇进【韩】规制

僧侣【韩】立身【韩】【韩】大禅【韩】法阶【韩】有【韩】後【韩】逐次【韩】【韩】上级【韩】法阶【韩】进【韩】【韩】【韩】佛门【韩】规制【韩】依【韩】【韩】更【韩】法腊【韩】重【韩】【韩】【韩】学识【韩】益勉【韩】【韩】自行化他【韩】【韩】功德【韩】不显【韩】【韩】程度【韩】应【韩】【韩】法中【韩】推重【韩】【韩】【韩】【韩】【韩】【韩】渐次陞级【韩】【韩】【韩】虽然【韩】【韩】沙弥【韩】阶级【韩】【韩】【韩】【韩】比丘【韩】昇进【韩】【韩】时【韩】如【韩】国法上【韩】检束【韩】【韩】【韩】无【韩】【韩】【韩】【韩】一【韩】法中【韩】规制【韩】由【韩】【韩】进退【韩】【韩】【韩】【韩】【韩】

第五 法阶【韩】名称

朝鲜【韩】在【韩】僧阶徽号即法阶名称【韩】寺【韩】依【韩】【韩】特殊【韩】称号【韩】设【韩】【韩】【韩】不无【韩】【韩】最【韩】普通【韩】【韩】且普遍的【韩】【韩】【韩】【韩】左【韩】如【韩】

禅宗【韩】大禅。中德。禅师。大禅师【韩】【韩】【韩】教宗【韩】大禅。中德。大德。大师【韩】【韩】

两宗【韩】【韩】中德【韩】法阶【韩】有【韩】【韩】者【韩】【韩】一寺住持【韩】候补者【韩】资格【韩】有【韩】【韩】【韩】【韩】【韩】礼曹【韩】荐望【韩】申告【韩】【韩】【韩】此有资格中【韩】【韩】三名【韩】举【韩】【韩】差定【韩】请【韩】【韩】例【韩】【韩】【韩】礼曹废止後【韩】内部【韩】【韩】住持任命【韩】【韩】事【韩】主管【韩】【韩】【韩】【韩】人物【韩】诠议【韩】【韩】古【韩】如【韩】相当【韩】注意【韩】【韩】形蹟【韩】今日【韩】此【韩】详知【韩】不能【韩】故【韩】寺刹令施行【韩】【韩】今日【韩】将来僧风【韩】厘正【韩】【韩】宗纲【韩】扩张【韩】【韩】护法资治【韩】任务【韩】完全【韩】履行【韩】【韩】【韩】【韩】须【韩】寺法【韩】制定【韩】慎重【韩】考虑【韩】费【韩】【韩】绵密【韩】注意【韩】加【韩】【韩】时机【韩】顺应【韩】法规【韩】设【韩】【韩】弩力【韩】【韩】【韩】【韩】【韩】不可【韩】是【韩】僧侣【韩】荣枯寺刹【韩】盛衰【韩】左右【韩】【韩】【韩】纲纪【韩】【韩】【韩】所以【韩】【韩】【韩】

尚玄曰此是朝鲜佛教历史上之旧惯也。即此可见朝鲜总督府尊重旧习。不欲变改之微意。隐跃纸间也。此其一证。又如

官通牒二百二十九号

明治四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 内务部长官

各道长官(庆南【韩】除【韩】)宛

寺刹【韩】宗旨称号【韩】妄设【韩】【韩】【韩】【韩】【韩】件

寺刹【韩】宗旨称号【韩】妄设【韩】【韩】【韩】【韩】【韩】件【韩】关【韩】【韩】庆尚南道长官【韩】【韩】左记【韩】如【韩】通牒【韩】【韩】参考【韩】【韩】【韩】为【韩】【韩】送付【韩】【韩】【韩】贵管内【韩】【韩】同样【韩】事实【韩】有【韩】【韩】【韩】相当措处【韩】【韩】【韩】【韩】兹【韩】通牒【韩】

左 记

第  号

年  月  日  内务部长官

庆尚南道长官宛

朝鲜寺刹【韩】宗旨称号【韩】数百年前宗门制度【韩】厘革【韩】时【韩】禅教两宗【韩】【韩】定【韩】【韩】尔来【韩】异动增减【韩】无【韩】【韩】【韩】近来【韩】贵管内寺刹【韩】【韩】【韩】提出【韩】【韩】公文书类【韩】朝鲜临济宗【韩】【韩】记载【韩】【韩】寺号上【韩】冠【韩】者【韩】往往有之【韩】【韩】右【韩】如【韩】各自恣行【韩】【韩】宗旨称号【韩】设【韩】【韩】【韩】此【韩】因【韩】【韩】一般僧侣【韩】归向上【韩】疑惑【韩】生【韩】【韩】或【韩】此【韩】因【韩】【韩】宗旨同异【韩】争端【韩】启发【韩】【韩】此【韩】因【韩】【韩】宗派【韩】分合【韩】唱【韩】素因【韩】【韩】【韩】等不适当【韩】【韩】不少【韩】故【韩】总【韩】从前【韩】规格【韩】守【韩】【韩】滥私【韩】行为【韩】【韩】【韩】【韩】【韩】【韩】【韩】相当措处【韩】【韩】【韩】【韩】兹【韩】通牒【韩】【韩】

此则明指梵鱼寺临济宗宗务院之事。不许其自由行动者也。此其二证。故北党僧侣。圆宗也抛弃。临济宗也不要。乃以「禅教两宗」制定寺法。非其本意如是。是乃承望风旨者也。然而李晦光申请之禅教两宗法刹大本山海印寺本末寺法。首先承认。(是年七月二日承认)其他本寺本末寺法。亦皆效之。次第承认。而施行之。此。北党之别定宗旨。至是实现。而自作圆宗及私立临济等之宗旨。同归水泡。又自政务总监。刹令施行趣旨谕告(明治四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官通牒第二百七十号各道长官宛○刹令施行趣旨谕告之件)之後。联结曹洞。内附真宗等之盟约。附属临济。创立圆宗等之行事。并皆瓦解矣。

尚玄又曰。高丽禅宗。太古懒翁。皆临济派。虽然当时。不立宗名。以曹溪宗师。为法称。後至朝鲜。禅教两宗。乃为国定。清虚浮休。兼修禅教。清虚以下。唤惺白坡诸师着述。皆以临济为归止处。尚尔保守宗旨精神。今之朝鲜一般僧侣。谁非临济之儿孙。谁非太古之法裔。若非清虚之门[泳-永+(瓜-、)]。则是浮休之系脉。虽然。几百年来。仅保残喘。命如悬丝。奚暇建立宗旨名称。始至前韩光武年间。诸山法侣。稍得自由。於是。李宝潭洪月初等之於佛教研究会。以净土为宗旨。而终归罢散。又洪月初金抱应等。欲依真宗。而亦无效。李晦光。金玄庵等之於圆宗宗务院。以圆融为宗旨。而不果成就。陈震应朴汉永等之於临济宗宗务院。以临济为宗旨而不得施行。吴惺月之於梵鱼寺本末寺法。亦以临济为宗旨申请认可。而亦被退却。妙香山普贤寺僧侣等。举其本寺附属临济。而亦不成。则净土云真宗云圆融云临济云等之宗旨。无论彼此。一不能立。而终乃结局於禅教两宗。盖净土与圆宗。系是自作剏称之宗旨。本自不当。亦不可立。而至於临济者。自是七千僧侣系谱中之宗祖也。禅教者亦是五百星霜历史上之称号也。故。初虽角立。终皈和合者欤。

古禅德云。「昔何林林。今何寥寥」。朝鲜佛教现象则然。何谓也。昔我海东。求法支那。传宗日本。代各有人。即如下文。

其求法支那者曰。新罗圆光法师。入陈及隋。学得成实摄论涅盘等宗。新罗玄光法师入陈。往南岳亲禀惠思大师。证法华三昧。高句丽波若和尚。入天台山。受智者教观。新罗圆测法师。亲禀唐玄奘三藏。新罗顺璟和尚。亲禀慈恩三藏。皆唯识宗也。新罗惠通法师。入唐谒西域善无畏三藏。得其印诀。新罗不可思议和尚。学于西域之不空三藏。皆真言宗也。新罗慈藏法师。入唐。禀南山律宗。百济谦益法师。入印度。学律部。新罗义湘大师。入唐师智俨。新罗胜诠法师。学於贤首讲下。皆禀华严宗旨义。(以上教宗)新罗法明禅师。入唐。亲禀四祖道信大师。新罗本如禅师。亲禀南岳怀让和尚。其他新罗道允。道均真监。梵日。大茅。迦智。忠彦。道义。无染。惠哲。洪陟。玄昱。觉体等师。皆传马祖宗派之心印者也。新罗钦忠。行寂。清虚。清院。卧龙。瑞岩。大岭。泊岩等师。皆传青原下石霜宗派之心法者也。高丽元宗大师。传得投子大同之心法。(此系青原下丹霞派)新罗惠云禅师。传得德山下岩头宗派。新罗大无为。龟山等师。传得雪峯宗派。高丽令光禅师。传得玄沙宗派。新罗智异山和尚。亲禀临济义玄。新罗金藏和尚。亲禀洞山良价。新罗顺支禅师。亲禀仰山慧寂。高丽慧炬国师及灵监禅师。亲禀法眼文益。又有亲禀德山宣监。亲禀云门文偃之新罗僧。(以上禅宗)

其传宗日本者曰。新罗智平法师。传俱舍宗。审祥法师。传华严宗。百济道藏法师。传成实宗。高句丽惠灌法师。传三论宗。(日本高僧传云。释惠灌。高丽人入。隋从吉藏嘉祥大师。禀三论旨。)

又弘宗于支那者曰唐洪州百丈明照安禅师。本新罗人。弘曹洞宗。唐郢州芭蕉慧清禅师。亦新罗人弘沩仰宗。唐益州无相大师亦新罗人。传黄梅宗(黄梅弘忍。资州智侁。资州处寂。益州无相)

高句丽道朗大师。入支那。为三论宗中兴祖。其事蹟。见于支那佛教史纲(日本僧境野哲。法号黄洋者所撰也)有曰

「摄山高丽(此即高句丽也)朗大师。本是辽东城。从此土。远习罗什师义。来入南土。住锺山草堂。值隐士周顒。周顒因就师学。次。梁武帝敬信三宝。闻大师来。遣僧正智寂等十师住山受业。梁武天子得师意。舍本成论。依大乘作章疏。(大乘玄论)

自宋朝以来。三论相承。其师非一。并禀罗什。但年代淹久。文疏零落。至齐朝已来。玄纲殆绝。江南盛弘成实。河北偏尚毘昙。于是高丽朗公至齐建武。来至江南。难成实师。结舌无对。因兹朗公。自弘三论。至梁武帝。勅十人止观(寺名)诠等。令学三论。九人但为儿戏。唯止观诠。学习成就。诠有学士四人入室。时人语曰。兴皇(寺名)伏虎朗。栖霞(寺名)得意布。长干(寺名)领悟辨。禅众(名寺)文章勇。故知南宗。初弘成实。後尚三论。(玄义释签)

又吉藏同时。高丽有实法师。似与藏为同门。而其弟子有慧持。又有法敏亦从实法师有受教之事。而高丽有印法师者。似是实法师之弟子。当陈国兦灭之际。避趣西蜀而弘其教。印法师有弟子曰灵睿。相传明法师弟子慧暠来蜀之时。睿亦列於其讲席盛弘三论於西方。与成实学者争论云云」。

此宗系统之重要者

道生 僧瑾 道猷 昙济 僧宗 法宠 道朗 僧诠 慧勇 慧布 辨法师 慧因 法朗 罗云 法安 慧哲 法澄 道庄 智炬 慧觉 小明 明法师 法敏 慧棱 慧暠 慧璿 智锴 吉藏

(高句丽慧灌)

尚玄曰。鸠摩罗什三藏译书之後。三论一宗。盛行秦地。(姚秦苻秦)顺道阿道。皆自秦地。来高句丽。则二道之为三论宗。推可知也。

高句丽僧。道朗法师。为支那三论宗之中祖。惠灌法师。为日本三论宗之初祖。於此可知高句丽之佛教宗旨。乃三论故。求法者亦三论。而传宗者亦三论也。

上来林林诸宗。今归寥寥无闻。惟传临济一宗。而为禅教两宗。我说临济宗。即非临济宗。是名临济宗。古云。法不自弘。唯人弘之。又云。材不借於异代。然则现代。须现代人荷担如来阿耨菩提。第观今日。朝鲜僧界。或以戒律。或以讲授。或以禅学。或以事功。或以异行。如是各各擅其所长。形成所谓禅教两宗。今列三十本山住持。其他重价禅讲诸僧。所行履略。验其宗旨。则经教者最多。而其日用。或念佛。或诵经诵呪。而参禅者则极少。其例如左。

○惟长老幻应。自幼少实行。其传讲也承嗣镜潭大师。其修道也独坐云门孤庵。(庵在白岩山顶)两坡(雪坡白坡)之後又出律师。卅山之中共推宗匠。六十年间影不出山。三千里内名已满世。用心慈悲。固自着於相好。持戒精严。亦可见於威仪。 右白羊寺前住持金幻应

○藏海昙云。灵山法雨。(海昙和尚所居曰灵鹫山通度寺)花木禅房。闲谱朝鲜宗史。(师着有朝鲜禅教畧史云)金刚戒坛重寻新罗律派。 右通度寺徐海昙

○瑞龙龙虚。海东福田。律行清净。万口云腾。○律虎虎隐。山中丛林。戒德馨香。四方风从。(近年於统营海中。有溺死者。其家设水陆斋于海岸。请师主法。忽见死屍。自外海。漂向斋场而来。於是。师之戒德。闻于诸方。双磎华严大安等寺。争设戒坛。请师为和尚阿闍梨。) 右玉果

观音寺金瑞龙。安城瑞云山青龙寺李龙虚。海印寺朴虎隐。

已上诸僧。言其行履。以教为宗。戒律为最。

○僧中震河。法界泰山。华严十地之妙义。决择了然。法相八识之微旨。分析该当。久主讲坛。(师於枫岳之新溪乾凤两寺主讲)故得弟足之多。再正禅文。可见宗眼之明。(师尝游方至梵鱼寺。寺固禅窟也众僧欲试师之禅眼。请师说法。师遂陞座。横按拄杖。良久乃曰。大凡参学之道。要叅活句。莫参死句。时有僧问。死句活句俱不问。如何是不死不活句。师云近前来。僧来。师痛打一杖。师云遮个是。会麽。僧无语)以嗔作佛事。若宋之明教大师。以畵为余事。如丽之懒翁和尚。不离俗离。其俗离俗尘。常住法住是法住法位。 右俗离山法住寺前住持徐震河

○二震虚和尚金刚宝石。坚固梵行。(崔震虚住金刚山长安寺。李震河住进乐山宝石寺。而李震虚师。特长於讲涅盘经)

○两万愚禅师。孤云野鹤。无为闲性。 右孤云寺住持李万愚麻谷寺住持金万愚住东鹤寺

○东宣和尚。西教老宿。住持五十三像之榆岾。坐镇万二千峯之枫岳。 右金刚山榆岾寺住持金东宣

○曹溪禅社。锦溟讲席。松寺之中。(松广寺也)独能授徒。枫岩之後。果不乏人。 右曹溪山松广寺金锦溟。

○顺天仙岩清昊僧家。身不贫道不贫。定知世修福慧。行亦禅坐亦禅。倘有日用威仪 右顺天仙岩寺住持金清昊

○直欲擎云。独步丹霄。不要捞月。再向碧潭。写经笃志。匹敌古之大隐和尚。持戒净行。比齐今之幻应长老。金海本贯。自是首露王之後裔。松寺总会。时乃临济宗之管长

右仙岩寺金擎云

○全观虚师。笃求实事。出柳京风流人家。入枫岳清净法界。宗讲杂花。名震丛林。右金刚山表训寺全观虚

○大乘雪翁。(师住四佛山大乘寺)清虚云孙。讲授僧徒。是继龙湖四佛之席。(近世四佛山。有龙湖幻镜两师。相继主讲。四方学者云集)交游道友。可拟虎溪三笑之图。(四佛近处醴泉郡。有张净莲。金靖济。金水月等诸居士。笃敬三宝。与师交好。为方外心友) 右大乘寺李雪翁

○东隐师学。能禅能讲。西来祖意。是同是别。或观活鱍鱍之梵鱼。而久游金井。(金井山梵鱼寺。是禅刹。师游其寺。主讲席)亦离闲寂寂之东鹤。而时上杨州。(师本籍在东鹤寺。而时来杨州奉先寺。主讲) 右东鹤寺李东隐

○月华现相。海印发光。(师本籍海印寺)往来枫岳。止住雪峰。(雪峰山释王寺)受恩养於德海知识。(德海和尚。尝於香山之观音像前。百日间。长立精进)听讲授於震河和尚。风靡丛林。月落华溪。(师於丙辰秋寂。于高阳华溪寺。) 右释王寺徐月华

○寺之华严。僧之震应。圆教宗风始於缘起。而师祖霜月能弘通之。禅门拈颂。集于真觉。而师祖龙潭始提唱之。师善华严。师善拈颂。两宗旨义。一印心法。右智异山

华严寺陈震应

○朴汉永法名。映湖是堂号。鷄林赫居世之後裔。龟岩少林窟之嫡传(淳昌郡龟岩寺。在灵龟山。寺有少林窟白坡▆和尚。在此修道。着禅文手镜。转传心法于雪窦。而雪乳。而至于映湖禅师)有慧窦如雪窦大师。吮法乳於雪乳和尚。调伏其心若百里奚之牧牛。演说是法如九方臯之相马。改良佛教。以为己任。涉猎俗典。不遗余力。现执学林之教鞭。用勤缁门之警策。 右淳昌龟岩寺朴汉永

○法名宗宪。山门纪纲。住持中延禅师。(白羊寺中兴祖)之旧寺。承继幻应长老之後席。 右长城白羊寺住持宋宗宪

○云坡庄严发徵浮图。万日念佛会。乃梧化之余波。(乾凤寺之碧梧万化两师。曾设万日念佛会。云坡继之。)○晴湖住持奉恩禅刹。九品往生愿。是莲宗之发心。 右杆城乾凤寺住持李云坡○广州奉恩

寺住持罗晴湖

○标准正鹄。住持威凤。前者振声(前住持李振声)後者朗应。雪岳魔境。有物碍膺。(应和尚在雪岳诵观世音为魔所缠如蛇扼其喉云)月寺。(望月寺)誓心。以刀断指○法镜之法。幻镜之幻。(法镜受教於幻镜讲伯)法即是幻。幻即是法。若执是法。只是像法。倘证如幻。俱皆影像。非心非镜。无物无尘。影像不除。灵光独露。 右全州威凤寺前住持。赵朗应应。今住持郭法镜

○达师兰若。(金龙寺开山祖云达禅师)慧翁蒲围。云里金龙。宜有变化。林下石虎。可无活动。 右云达山金龙寺住持金慧翁

○月山秪林。海印景云。承继万应。住持三宝。化导东京之人。归依西方之佛。 右含月山只林寺前住持金万应今住持金景云

○翠云其名。白月其业。长春洞里冬栢常翠。大好性灵诗料。头轮岭上暮云多白。可比心事行履。 右海南头轮山大兴寺住持白翠云

○法海莆龙。慧溟大鹏。(龙和尚号鹏农继金慧溟为住持)落发于明珠古刹。不失髻珠。住锡于月精本寺倘见识精。其性也刚。敢惮人过於当面。其行也洁。远离女色於自心。寻绎戒律本源绍承慈藏师之遗烈。吟咏诗偈余事。髣髴贾浪仙之清韵。 右月精寺住持洪莆龙

已上诸僧。观其行履。以教为宗。讲学为主。(或兼说禅而属於文字非专门参究者也)

○不自晦光。必欲明心。出家入山。修教攻禅。厥初踪迹若浮云。颇有行脚僧之风味最後因缘到望月。(杨州道峰山望月寺)始博晦光佛之称誉。下道峯。住俗家(时僧尼入城之禁令。既已解除故和尚。入京城。住其檀越家)从此云水之行履。为彼烟火之覊绊。诸寺代表者选举之临时宗正。卅山会议所管理之多年院长。圆宗以还。怨府是处。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众口铄金。亦可畏也。虽失东隅。尚收桑榆之未晚。不遇寒岁。焉知松栢之後凋。 右海印寺住持李晦光

○既名大莲。不是小草。舞勺之年。随实父于杆城。(其父晋州人谪居杆城云)落[髟/采]之时。投虚师于枫岳(长安寺崔震虚是其恩师兼为法师)海光殿(长安寺之海光殿及梵王楼)重建筑工役。化主功德。藏经板补装钉佛事。监督劳绩印经以补充阙书(印海印藏经千四百卷补充枫岳正阳寺阙书)内下大施。买田以寄附海印。(以印经之余财买田以寄附海印寺局司坛岁収百斗米)外护美举。手握龙珠。事事如意。头戴宝镜。(宝镜大师是龙珠开创祖)色色现像。三十本寺联合事务委员长之初任。七千法侣中央学林设立者之代表。 右龙珠寺住持姜大莲

○灵山九河。圣海一味。(圣海九河和尚之师)既然莅寺綂众。可无通方度人。 右鹫栖山。(一名灵鹫山)通度寺住持金九河

已上三僧。言其行履。以教为宗。事功为主。

○闻桐华南坡之主旨。发莲宗西方之愿心。明理而达。达城之人。皆欲亲近。判事以公。公山之僧。无不悦服。 右达城八公山桐华寺住持金南坡

○雪晴银海。乃呈色相一如。月印石潭。不见晦应三昧。八公草木。三宝雨露。 右永川八公山银海寺前住持朴晦应。今住持池石潭

○雪月皎皎。存普照之境。松风瑟瑟。传无限之韵。十六祖师之遗基。久已寂寞。三百僧众之雄刹。倘复振兴。 右曹溪山松广寺住持李雪月

○锦山古郡。宝石本寺。先朴彻虚。後李彻虚。见若透彻。圆同太虚。 右锦山宝石寺前住持朴彻虚。今住持李彻虚

○岳云长暗。山月初生。教宗甲刹。可无教化。光陵愿堂。或有光明。 右杨州云岳山奉先寺住持洪月初。

○江华莲月。寺传香灯。(前住持金香严)救伽蓝於放火。保山林於伐木。 右江华传灯寺住持鞠莲月

○九月九峰。一峯一月。檀君古庙。神云腾腾。(九月山有三圣祠大倧教人奉敬之)荷师旧坛。(荷隐大师讲授之坛)僧风寂寂 右九月山贝叶寺住持姜九峰

○牧丹山花红似锦。一世混醉香云。大同江水碧於蓝。尽日闲系龙船。法运岂能久晦佛。日或可永明。 右平壤锦绣山。永明寺前住持崔香云。李晦明。今住持姜龙船

○平原深山。流漳浩波。观法兴不兴。在人弘不弘。 右平原(▆弘山法兴寺)住持韩漳浩

○关西香山。海东檀特。影海隐湮。普峯突兀。清虚本寺。临济宗僧。官不容针。私通车马。 右妙香山普贤寺前住持裴影海。今住持朴普峯

○戒镜唤虚。大锺和应。清月溪边。好雪峯境。 右安边雪峯山释王寺前住持崔唤虚高和应。今住持姜清月。

○南溟法海。北道津梁。瞻彼盘龙。想古灵鹫。 右咸兴雪峯山归州寺住持田南溟

已上诸僧。言其行履。以教为宗。

○名虽相老。年则尚少。生缘安东。教迹竺西。落俗发於云达金龙。受佛学於琴巴在龙。既有文辞。且多巧思。编辑杂志。汲汲於启发愚昧。揭布革论。谆谆於改新规范

右金龙寺权相老

○龙云主意。豹雾隐变。倘有见於马丁之改旧教。非无得乎鸾圣之唱真宗。为先破坏。然後建立。西域教有史以来。初请嫁娶僧尼。宁惮破佛律仪。中枢院献议之後。更去建白綂监。乃说殖民政策。(俱见上编之末)其心大苦。其情亦急。刊行新论。(朝鲜佛教维新论)发表改良之思想。译述大典。(佛教大典)准备布教之材料。 右百潭寺韩龙云

已上二僧。言其行履。以教为宗。改革为主。

○精金浮而宝云。(乾凤寺金宝云)行履坚而石霜。(法住寺张石霜)金锺来而警世。(龟岩寺金锺来)白鹤呜而闻天。(道甲寺白鹤呜)初月白而包光。(灵源寺白初月金包光)一云出於何山。(榆岾寺金一云甲寺金何山)玩海上之鲸鹏。(乾凤寺全玩海大安寺李袖鲸松广寺金浩鹏)古镜中之胡汉。(通度寺尹古镜)翠庵山门松标。(松广寺吴翠庵)雪耘本分草料(佛影寺李雪耘(禅))

已上诸僧。言其行履。以教为宗。讲说为主。

○南坡学南宗。智山有智人。重创灵源寺。复继震河席。 右智异山灵源寺李南坡。(今俗离山法住寺住持)

○惺月惺惺。苍天苍苍。住持禅刹。殆近十年。想得众心。建立教堂。凡有四处。务扬宗风 右东莱梵鱼寺住持吴惺月

○若不普明心地。焉能打破牢关。顾寺名而思义。岂无无染之。师麻谷。通俗谛而度人。倘如如满之接香山。 右公州麻谷寺前住持张普明

○灵峯禅师。京城士族。(坡平尹氏)其求法也。数度往来于江南。(支那南方)其卓锡也。多年止住于关东。(枫岳榆岾)发明一法。对治众病。 右榆岾寺尹灵峰

「直观病体

心病与身病。非同亦非异。有根若难除。急须当体观。(当体即病所住处)观空不灭。观有不生观空不灭。观病病消。此是何物。权立号曰。灵峯直观。不因师悟。万中希有。达摩老祖。苦口叮咛。(又云。直观密印。虚玄希夷。贤者难测。愚夫讵知。缘有三种。下缘病消。中缘心灭。上缘物格。(物格见宋张九成与大慧问答机缘))千圣不传之真妙诀。万病通治之大灵丹」。

○以近生缘俗家。故住牛庵。(阳德牛头庵)而课小儿。倘非枯木寒岩。(谓方寒岩)冬无暖气。○顾今通方禅界。共推龙城。(谓白龙城)为巨擘。或因月似弯弓。少雨多风。(龙城禅师。每自诩此八个字。曾为其机缘句)○霁山(金)道峯(康)应海(金)南泉(金)。修得到水水山山各宛然否。慧月(申)性月(朴)混虚(梁)满空(宋)。捞得住万古碧潭空界月否。

已上诸僧。言其行履。以禅为宗。

○有舞风堂。寄浮云乡。姓云平安朱氏。迹行清净白业。露地能信宿。冬月亦跣足。衣着百结。食无一饱。眼若曙星。坐如山岳。有问法门者。劝念阿弥陀。僧着绢衫而与诫告。云是牛皮之可惭。路有纸钱而不拾遗。本非鱼目之不明。 右朱舞风

○水月师者。火木汉也。(僧家谓火头曰火木汉火木汉亦谓负木汉)发迹于天藏。闻法于镜虚。初诵大悲呪。後入径截门。能行难行。参实悟实。在世离世。出家作家。不识文字而慧觧泉涌。常守梵行而踪迹云游。普陀洛伽。(在支那浙江宁波府)去参大士像而中途未就。松风萝月。(西间岛地名)皈作闲道人而长年独坐。 右全水月。

已上二僧。言其行履。以禅为宗。苦行为最。

今由上述。比较诸方禅教僧数。三十本山前後住持。五十许人。属于禅者。不过三四。而其余人。并属于教。若举朝鲜全部僧数七千人而言之。则十之八九。皆属于教。而不禅不教者。实占多数也。

近世禅界。有镜虚和尚者。始发迹于洪州之天藏庵。遍历松广。仙岩。青岩。海印。通度。梵鱼。及枫岳诸寺。颇扬禅风。世传所谓镜虚悟道歌。篇长不能具录。而其最末四句曰。

忽闻人语无鼻孔。顿觉三千是吾家。六月鷰岩山下路。野人无事太平歌。

世人谓镜虚和尚。有辩才。其所说法。虽古祖师。无以过之。虽然。荡无拘检。至犯婬杀。不以介意。世之禅流。争相效之。甚至倡言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婬。无妨般若。是谓大乘禅云云。欲为揜饰其无行之过者。滔滔皆是。盖此弊风。实自镜虚。始作俑也。丛林以是。指为魔说。余未敢知。镜虚禅师。悟处见处。而若以佛经禅书论之。则似非是。尝见指月录。大慧宗果禅师示真如和尚云。

「学般若人。随顺尘势。定为魔所摄持。又於随顺境中。强谈道理。谓烦恼即菩提。无明即大智。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言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婬-壬+(工/山)]。无妨般若。如此之流。邪魔恶毒。入其心腑。都不觉知。欲出尘劳。如拨油救火。可不悲哉」。

等语。令人不能无疑於镜虚之所谓大乘禅。当以丛林之所斥者。为是又见楞严经云

「在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於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非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饮酒噉肉。广行[婬-壬+(工/山)]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

等语。亦可照破镜虚之大乘禅也。汾阳善昭。颠济和尚及蚬子和尚。或虽食肉。当以别论。不可援以为禅法也。

朝鲜一代。流行禅书。有传灯录。拈颂集。禅宗永嘉集。蒙山和尚法语。大慧书状。高峯禅要。禅家龟监。(鞭羊机。松云政评注而着语。)而今佛教中央学林教科书中。加入碧岩录。盖此录昔已流通于朝鲜丛林。何以知之。余见朝鲜纸印本古板碧岩录。系是嘉靖五年在黄州心源寺开板者。据是足知朝鲜禅界。旧多提唱碧岩录之实证也。今自朝鲜寺刹禅教两宗三十本末寺。派遣。聪慧青年之僧侣。留学于京城之佛教中央学林。此所谓「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塲。心空及第归」者也。此等佛子。学成之日。各归本山。分化诸方。提唱碧岩录。扶起临济宗。是余之所希望也。是余之所希望也。

○寺刹阶级本未关系

按各本山本末寺法第二章〔寺格〕云。寺格分为本寺末寺之二种。而本寺只限於何何寺一个寺。末寺亦分山内末寺山外末寺之二种。山外末寺又分二种。以何何郡何何寺为首班地。以何何郡何何寺为方等地是也。末寺亦依其创立之由绪法脉之关系。区分三种。(一)直末寺谓直属於本寺者。(二)孙末寺谓直属於直末寺者。(三)曾孙末寺谓直属於孙末寺。

尚玄曰。按朝鲜寺刹。本无阶级。惟视势力。而为轻重。即如各陵斋社。皆在京城至近之地。首禅宗之奉恩寺。倚靖陵之势力。首教宗之奉先寺。倚光陵之势力。皆所谓造泡寺刹也。南北两汉寺刹。倚缁营之势力。江华传灯寺。倚史库之势力。皆所谓军炮寺刹。以其势力。皆能号令於各寺。又有各宫愿堂寺刹。仅得免其杂役之侵。外他一切寺刹。隷于内需司及礼曹。而无势力。任人侵虐矣。

今之三十本山。一依定法施行。阶级等分。行政有条。虽有千万波旬。无如之何。其佛运之再回也欤。

○住持资格老少履历

按各本山本末寺法第三章。〔住持〕云。本寺住持之资格。须要具备四事者(一)年龄为满四十岁以上之事。(二)具足比丘戒。更为受持菩萨戒之事。(三)法腊为十夏以上之事。(四)修学为大教科卒业以上之事也。末寺住持之资格。亦要具备四事者。(一)年龄为满二十五岁以上之事。(二)具足比丘戒。更为受持菩萨戒之事。(三)法腊为五夏以上之事。(四)修学为四教科卒业以上之事也。

尚玄曰。释迦如来。悟道於雪山。须达长者筑祗洹精舍以处之。惠能大士。传法於黄梅韶州信士修宝林古刹而迎之。从谂和尚。应郡人之请。开赵州之东院。义玄禅师。为州官之邀。辟临济之道塲。惟视道德之成就。为寺庵之住持。古法如是而已。岂有关於年龄之老少哉。释迦如来三十成道。六祖大师三十见性。又当何如哉。朝鲜禅祖太古禅师年三十八参无字话。打破牢关。懒翁大师年三十一。入支那。蒙平山指空两师之印可西山大师二十一岁。参芙蓉禅师得印可。松云大师年三十二叅西山。言下大悟。若此四人。生在今世。俱不得为本山住持也。住持资格年龄制限。甚无谓也。虽然。世愈降而法愈末。安得太古懒翁清虚松云其人为住持哉。然则不得不依世法。随其学事之履历。从其人望之老链。选任住持之为得计也欤。今世朝鲜僧侣。老少思想各异。爰分四段。以表示之(甲)保守思想者。禅门巨擘。教林义虎。佛学瞻富。道行高洁。或行化诸方。或坐断高峯。以守古德之风仪。每叹後进之态度。此派谨守真理佛教者也。(乙)改进思想者。监世界之文化潮流。依人民之智识程度。讲学布教。改良革新。打破旧习惯。建立新宗教希望见真大师或日莲上人之事业。此派以下。皆主通俗佛教者也。(丙)调和思想者。宗教伦理。保守旧惯。讲学布教。参的时宜。导报四恩。住持三宝。(丁)混俗思想者。形虽依於三宝。志则在於五欲。禅讲工夫上少用力。世俗事为边多留意。以道化俗勿言。用俗变道可虑。(甲)多在老年比丘之部分。(乙与丙)多在中年比丘之部分。(丁)多在青年比丘之部分也。

○荐僧报府乃依前例

现行法令。寺刹住持任期三年。法侣公荐。选定住持。申请就职。受认可然後。始得施行(本寺住持就职。则受朝鲜总督认可末寺住持就职。则受地方长官认可)此依前朝旧例为之者也。按经国大典。(朝鲜睿宗元年颁行者也)诸寺住持两宗。(谓禅教两宗也)拟数人荐望礼曹。移文吏曹。磨勘差遣。三十朔而递。如有所犯。两宗报礼曹核实治罪。犯奸者并坐荐僧云云。则寺刹僧徒。隶于礼曹。而但差批僧职之权。属于吏曹。虽然此非颁行经国大典时始定之也。其以前固已如是定之。此有一证。按笔苑杂记世宗朝人许诚。性执。尝为吏曹判书。奉公守正。关节不到。嫉人干请。必反其意。有一朝官。例迁当补外。寄请官南道。乃授平安道边郡。(在北方也)一文士请为华职。乃授外教。(外教卑职也)兴德寺僧一云。权诈多智计。欲住断俗寺。诬公曰。闻西都永明寺山水之胜。欲往一住若断俗寺则吾事去矣。数日批下一云住断俗寺。云大笑曰。已堕吾术中。

○禁妻住寺是守清规

按各本末寺法第十一章(惩戒)。住妻子於寺刹内者。止宿女人於寺中者。处於谨慎之惩戒云云。

尚玄曰修行僧不犯色戒。况於清净道场之中。率妻居住。今兹寺法。非禁带妻。禁其带妻住居寺中。寺刹之外。则固无碍也。僧侣娶妻。自古已然。按鷄林志云。僧住持修行者。或犯戒律。配白黑二山。轻亦斥遣。籍其子孙。仍髠。受差役。僧娶妇者。不得居寺。又按高丽史。显宗王二十二年己巳六月。徵有妻僧。充重光寺役徒。朝鲜僧斋丛话卷第八云。旧有僧舍。在湖南皈厚署之後冈。世称十六罗汉有灵验。香火不绝。有僧尚云居其寺。娶妻生子。宪府鞫之。罚僧还俗云云。其他史乘。僧侣娶妻受罚者。屡见不一见。现世多主僧尼嫁娶之论者。可见末法比丘不重戒律也。

今夫世间宗教。实有多种。规模各别。有多妻者。有一妻者。有无妻者。

一。多妻教(即儒教。回回教等)礼记檀弓云。舜塟於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长妃娥皇。次妃女英。次妃癸比)郑注云。帝尧时立四妃。象后妃四星。其一明者为正妃。其三小者为次妃。帝尧因焉。舜不告而娶。不立正妃。但三夫人而已。夏后氏。增以三三而九。为十二人。殷人又增有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周人上法帝喾亦立正妃。又三二十七为八十一人。以增二十九并后为百二十一人。其位后也。夫人也。九嫔也。二十七世妇也。八十一女御也。(礼记昏义所谓御妻也。御犹进也。侍也。)

周礼天官。以阴礼教六宫。注云。郑司农云。阴礼妇人之礼。六宫後五前一。王之妃百二十人。后一人。夫人三人。嫔九人。世妇二十七人。女御八十一人。郑玄谓。六宫谓后也。妇人称寝曰宫。隐蔽之言。后象王立六宫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教者不敢斥言之。谓之六宫。若今称皇后为中宫矣。

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嫔妇也。昏义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也。不列夫人于此宫者夫人之后犹三公之於王。坐而论妇礼。无官职。

内则曰。夫妇之礼。惟及七十。同藏无间。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必与五日之御。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注云。天子御妻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凡十五日而徧五日之御。诸侯一娶九女。夫人及二媵。各有侄娣。此六人当三夕。次二媵当一夕。次夫人专一夕。凡五日而徧也。

白虎通云。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孔子出妻而亦有妾。(按情史云。或问孔子有妾乎。观孔丛子载宰予对楚昭王。夫子妻不服彩。妾不衣。帛。据此则孔子亦有妾矣。评曰人知惟圣贤不溺於情。不知惟真圣贤不违於情。)

支那人娶妻之多。始自二帝三王。递及隋唐与元明洎清。帝王之家。每有後宫数三千人以为常事。百姓之家。以其财力之多寡为衡而漫无限制。

德国人花之安曰。古之圣王。惟纵一己之慾。而定为多妻之制。乃又惧妇女之各不相容也。於是更以能不妬嫉为妇女之美德。(儒家之书。妻有七去之条。曰无子去。曰妬去。又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後为大。此言有妻无子者。必当娶妾。冀其生子。以供奉祖宗之香火。为妻者不当有妬忌之心也。)此谢安石之夫人刘氏所谓关睢等诗。作自周公。如使周母为之。决不为此也。惟我海东。则自古王家嫔御之制。悉仿支那。不要多言。至若士庶蓄妾之事。始于丽季。其明证则。

按高丽史。忠烈王元年二月。大府卿朴褕上疏曰。我国男少女多。而尊卑止於一妻。其无子者亦不敢蓄妾。异国人。(谓元人也)来娶妻无定限。臣恐人物。皆将北流。令臣僚许娶庶妻随品降杀其数。至於庶人得娶一妻一妾。其庶妻所生之子。得仕于朝。皆比嫡子。怨旷以消。人物不流。户口日增矣。妇女闻者。咸怨且惧。时宰相有畏其妻者。寝其议不行。云云虽然。权贵宰臣能蓄妓妾矣。(按星湖集说。「官妓」。我国妓种。本出於杨水尺。杨水尺者。柳器匠也。丽祖攻百济时。所难制之遗种也。素无贯籍赋役。好逐水草。迁徙无常。惟事田猎。编柳为器。贩鬻为业。後。李义旻之子至荣。遂籍其名於妓妾紫云仙。而徵赏不已。至荣死。崔忠献以紫云仙为妾。计口赋敛滋甚。故遂降於丹兵矣。後隷邑籍。男为奴。女为婢。多为守宰昵宠。故饰容粧习歌舞。目之以妓。妓乐渐炽。上下[婬-壬+(工/山)]媟。不可复禁。我朝因之。列邑皆有。丑秽之风往往掩耳。国初有欲罢之议。许文敬稠。沮之曰。奉使之臣。必将刧夺良女。其害尤甚。遂不果。)

朝鲜时代则文献备考。云太宗大王十三年癸巳。命庶孽子孙勿叙显职。因右代言徐选之请也。(初太祖欲。立文德王后康氏所生之芳硕为世子。郑道传南誾李稷等附芳硕。忌诸王子谋去之。太宗诛道传等。(如唐太宗故事)徐选与道传有隙。乘机逞憾。道传庶孽也。故倡为庶孽子孙勿叙显职之议。选罢朝而归。解其朝衣。其妻问曰。今日朝廷有何事。选曰以余陈达。防塞庶孽。其妻失色曰。公其无嗣乎。後果如其言。此见朝野佥载。)

宣祖大王初年。庶孽申蒉等一千六百余人。上章吁冤。宣庙覧之。感动。乃下教曰。微子商王之庶子而孔子称仁。子思孔子之庶孙。而道綂自传。葵藿向日。不择旁枝。人臣愿忠。岂必正嫡。後世正祖大王时有一书。名葵史。弁护庶孽。此则朝鲜公卿大夫蓄妾之证也。且以今俗观之。无论何等社会所属之人。赀财少裕。则必蓄妾。以为第一之行乐。无上之受用。乃至有蓄八妾之多者。(俗所谓八仙女)遂以成俗。此皆儒教之风化也。故余谓儒属多妻之教也。

朝鲜习俗。有一怪事。凡於婚配。忌避元嗔。元嗔者。即十二地支中。云有冤对相冲。今举其例。

子年生者与未年生者。寅年生者与酉年生者。辰年生者与亥年生者。丑年生者与午年生者。卯年生者与申年生者。巳年生者与戌年生者。(男女同年生者亦忌婚配。云有不祥之事)

互为元嗔。而有诀法。曰「鼠忌羊头角。牛嗔马不耕。虎嫌鷄嘴短。兔恨猴不平。龙憎猪面黑。蛇惊大吠声者。是也。今此忌字。嗔字。嫌字。恨字。憎字。惊字。皆即形容两间元嗔杀气。有元嗔杀者。配为夫妻。则生忌嗔嫌恨憎惊等事。以致反目。俗云踈薄。妻拒夫而不纳。谓之内踈薄。夫对妻而不见。谓之外踈薄。一家庭内。有如是事。金钗屡当问数之卜钱。玉闺时行解杀之巫事。凡系此类。虽属迷信。而细究之。不无大关系於女俗也。若以常情推测之。则朝鲜人家。夫妻不和。大概不出二种原因。

一。约定婚姻之权。惟任父母之命。而当事者。不得当面看善。故子都之美男。易得无??之丑妇。道蕴之巧妻。常伴凝之之拙夫。(谢道蕴。初适王凝之。甚不乐。叔父谢安曰。王郎逸少子。汝何恨乎。)鲜有举案之孟光。难得畵眉之张敞也。

一。妻儿之所望者。良人而已。若其良人。卜有房中花妾之专宠。(朝鲜俗谚谓少艾之妾曰花草)则其妻儿宁无路下石佛之背面。(朝鲜俗谚。夫若卜妾。则其妻之情。虽路下石佛。亦可背面。)若以佛理解释之。则是相当於冤憎会苦。爱别离苦。(八苦。一曰生苦。二曰老苦。三曰病苦。四曰死苦。五曰求不得苦。六曰五阴盛故。七曰冤憎会苦。八曰爱别离苦。)楞严经云。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绵。惟杀盗婬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由是观之。世间因缘。毋论善恶。无非业定。若不除去根本无明。难免此苦。故余为之颂。

冤憎相会爱相离。世世缠绵业果随。欲得休除如是苦。勿生贪恋及嗔痴。

亚剌非亚回回教祖摩哈默特。年二十五。娶麦加都城富室之寡妇加地亚者。再娶寡妇名扫达者。又娶七岁幼女名阿言谑者。及其终身。凡娶妻十一人。虽然回回教之定例。准人民娶四妻。摩哈默特。因娶妻过多。自犯其所定之律法。不可以责人。遂於可兰经。(摩哈默特所自制之回回教经书也)添入一说曰。先知乎。(先知摩哈默特所自谓也)赐汝多妻。逾众信徒。此为先知应享之格外利权也。凡受汝财礼之女人。汝家所有之婢媪。以及顺服先知之信女。如汝愿娶。皆可娶之。不限其数云云。

印度之孟加拉省。古廉人中。多娶之风最盛。一个婆罗门人。可娶五十妻。虽以七十岁之老翁。亦可娶十岁之童女。(朝鲜亦有此风)古廉人之多娶。不过欲多得女家之奁赠。相传有一人曾娶百妻。皆於成亲收受奁财之後。即弃之於岳家。去而之他。若非岳家多送礼物来接之。则不再见之也。已上所列儒与回回。皆多妻之教也。亚米利加洲有母娄门多妻之教。姑略焉。

二。一妻教(即基督教)景教旧约创世纪云。耶和华神。以土造男。名曰亚当。又取亚当之一脇骨造一女人。名曰夏娃。为之作偶。景教家曰。上帝始造男女。使男人离其父母。与妻相合为一身。此自然之正理也。迨後人欲日侈。洪水以前。已有多妻之人。虽犹太列圣之中。如亚伯拉罕雅各辈。亦沾染其恶习。无怪民间富贵人家之竞尚多妻矣。摩西(耶教之先知也)在世之时。此风最盛。而摩西定律。不为设法禁之。反准行之。故申命记云。人娶妻後。知妻有疵而厌弃之。则作离书付於其手出之可也。至耶稣降生之後。始知多妻之习惯。故马太福音第五章云。若人出其妻。当与之以离书。惟我语尔。凡非以淫故而出其妻者。则使之有淫行也。人若娶被出之妇亦淫行也。又马太第十章云。但创造之时。神造之为男为女。缘此人当离父母。好合其妻。而二者将为一体。夫如是不复为二。乃一体矣。然则神所耦者人不可分之也。又马太第九章云。耶稣离迦利利至犹太境约但河外。羣众从之。耶稣在彼。医其中之病人。勃利塞人就而试之。曰人无论何故。出妻可乎耶稣答曰。经载造物之主。原始造人。乃造一男一女。又云人可离其父母。与妻好合。二人成为一体。此岂尔未读乎。如是夫妇不复为二。乃为一体。故天主所耦者。人不可分彼众曰。然则摩西命与离书出之何也。曰摩西因尔心忍。容尔出妻。但元始则不然。我语尔。若非为淫故出妻而他娶者。即犯奸也。娶被出之妇者。亦犯奸也。门徒谓耶稣曰人於妻女。此甯勿娶耶。耶稣曰此言非众人所能受。惟蒙赐者能之。盖有生而阉者。有被人阉者。又有为天国自阉者。此言谁能受则受之。

现今欧米景教之国。一妻之俗。盖自耶教广布之後始焉。而旧教之神父。必守童贞。伦敦教之牧师娶与不娶。视其当人自愿誓约。希腊教之黑神父。不准娶妻而白神父还可娶妻。皆是後来成规。而非耶稣所定之律法也。神父牧师不娶妻者。即耶稣所云为天国自阉之义也。故吾谓耶稣一妻之教也。

三。无妻教而兼一妻教(即佛教)佛成佛前。亦娶三妃。法苑珠林云。因果经云。太子至年十七。王集诸臣而共议言。为访索婚。有一释种婆罗门。名摩诃那摩。其人有女。名耶输陀罗。颜容端正。聪明智慧。贤才过人。人礼备举。有如是德。故索为妃。太子虽纳为妃。常与妃行住坐卧。未曾有世俗之意。但修禅观。又普耀经云。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王。若太子作佛。断圣王种。王曰。何所有玉女。宜与太子为妃。以权方便。令当试之。王告左右梵志。入迦夷卫国。编瞻周行。覩一玉女。净犹莲花。是执杖释种女。名俱夷。见太子奇异才术。以女俱夷为菩萨妃。又年十七。王为纳妃。简选数千。最後一女。名曰裘夷。端正第一。神义备举。是则宿名卖华女也。虽纳为妃。久而不接。妇人情欲。有附近心。太子却之妇不敢近。诸女咸疑太子不男。太子以手指妃腹曰。却後六年。尔当生男。遂以有娠。又五梦经云。太子有三妃。第一妃姓瞿昙氏。是舍夷长者女名水光。其妇名余明。妇居近边城。生女之时。日欲将没。而余明照其家内皆明。国主字之瞿夷。(此言明女)即是太子第一妃也。第二妃生罗云。名耶檀。亦名耶输。其父名移施长者。(注)按瑞应本起经及智度论。并云罗睺罗。是第二耶输生。依五梦十二游经等云。第一妃生。十二游经前。无如是说。复阙流通。恐是西方诸罗汉。别集释前卷已会之。(本)第三妃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太子以三妃故。白净王为立三时殿。(注云。依西方。一年立为三时。春夏冬。不别立秋。用四月为一时。故云三时殿也。)别有二万婇女。以娱乐太子

据是。则太子出家之前。为纳三妃。又有二万婇女。情欲淡泊。谓之革囊臭秽。一无所犯至若以手指腹。六年生子。亦是千圣所无之事也。然则释尊为太子时。虽有多妻。其实无妻。此亦千圣所无之事也。

太子出家成佛之後。所说律法。有二段焉。一则不许有妻出家。比丘是也。一则但许一妻。在家居士是也。(今略比丘尼及优婆夷也)其不许有妻。则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为当要有父母妻子诸亲友耶。佛告舍利子。或有菩萨。无有妻子。从初发心乃至成佛。常修梵行。不坏童真。

其许有妻。则佛告舍利子。或有菩萨。具有父母妻子眷属而修菩萨行。又云或有菩萨方便善巧。示受五欲。(食色利名睡)厌舍出家。修行梵行。方得无上正等正觉。即如维摩经所云长者维摩诘。居毗耶离城。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仪。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又云。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又如无量寿经云。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温和。莫相违戾。

其但许一妻。则如华严经第二离垢地品。性不邪淫。菩萨。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他人妻妾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尚不生贪染之心。何况从事。况於非道云。」今夫耶教尚有为天国自阉者。又有为天国不娶之教士。以此例彼。不可独於佛。目之以厌世消极无妻绝种之教也。佛教之比丘之不娶妻。亦如耶教之教士而已。岂有他义哉。

虽然。有妻无妻。於修道上。有悬殊者存焉。何也。如传灯录云。有一俗士。问西堂智藏禅师曰。有天堂地狱否。师曰有。曰有佛法僧宝否。师曰有。更有多问。尽答言有。曰和尚恁麽道。莫错否。师曰汝曾见尊宿来耶。曰某甲曾参径山和尚来。师曰径山和尚向汝怎麽生道。曰他道一切总无。师曰汝有妻否。曰有。师曰径山和尚有妻否。曰无。师曰径山和尚道无。即得。俗士礼谢而去。

朝鲜现行各大本山(大本山首寺也)本末寺法第六十条云。带妻食肉之僧侣。不许受持比丘戒。又第八十七条云。若止住妻子於寺刹之内。又止宿女人於寺中者。处於谨慎之惩戒。

「寺刹之内不许住妻」以是觧释。则寺刹之外似无碍也。但「带妻食肉者不许受持比丘戒」。以此观之。带妻之事。虽似默许。但不认为行解具足之比丘也。盖比丘者。具足二百五十戒。清净律仪。(比丘二百五十戒则以戒[婬-壬+(工/山)]为先。菩萨十戒则以戒杀为首。)此是出家法侣所当受持者也。华严经所云。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大般若经所云具有父母妻子眷属而修菩萨行。无量寿经所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维摩经所云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示有妻妾婇女。而常远离五欲云云等。皆是吾人在家居士之所当奉行者也。

儒与回回为多妻教而纳出之权。但在男偏。与今男女同权之法。渐相违背。盖被耶教之所压倒也。惟吾佛教包括多妻一妻及无妻。而其义最广。其理甚博也。

原夫婚嫁之礼节。不过宗教之形式。虽然。母论何教。精神形式。并行然後。其教生命。可以永存。譬之於人。有肉身而灵魂栖止。无灵魂而肉身死去也。今於朝鲜。儒耶及佛三教并行。而儒教有交红丝卺盃之婚礼式。耶教有着黄金指环之婚礼式。而儒式则支离繁琐。耶式则简易便当。儒式则费用奢华。耶式则省略节俭。儒式之於我朝鲜人生产程度。多有不合之点。故识者。宁欲从耶式之简便。以改儒式之繁琐也。

朝鲜佛教。衰退颇久。一般人民。以为佛教者。属於僧尼专有之权。而俗人奉佛。则虑其灭种绝嗣。惟以饭僧供佛。作来生之福。为极则之目的。殊不知在家奉佛之信士信女於一佛弟子。四部大众。(佛之弟子。有四部众。出家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在家男曰优婆塞。女曰优婆夷。但出家僧尼。能离财色。专心修道。故为在家男女之师表而已。)占有二部也。方今之时。佛教复兴。从此以往。朝鲜全域。在在处处。布教之堂。星罗碁布。奉佛之人。如麻似粟。佛徒婚嫁之礼。当依佛式行之。

按朝鲜世祖大王谚译流通之释谱详节。(月印千江之曲)云过去普光佛(普光佛。或云定光佛。即燃灯佛)时。善慧仙人。(即释迦牟尼佛)教导五百外道之迷误者。此五百人。愿为弟子。各各奉献银钱一个。(灵山会上蒙佛授记之五百弟子即此五百人)尔时。灯明王。(灯明王即普光佛出世时之国王也)欲请普光佛供养。出令国中。好花勿卖持来王所。善慧仙人。闻之欢喜。往有花处。逢卖花女俱夷。(俱夷即悉达太子妃亦即耶输夫人也)俱夷持。有七茎花。欲应王令。藏置瓶中。善慧精诚至极。感花涌出。善慧欲买其花。俱夷曰将奉大阙。献上于佛。故不能卖。善慧曰以五百银钱。愿买五枝花。俱夷问曰。将用何处善慧答曰。供养于佛。俱夷又问。供佛何用。善慧答曰。欲成一切种智。济度众生。俱夷思惟。是男子。精诚至极。不惜宝贝。乃谓曰将进此花。惟愿我生生为君子妻。善慧答曰。我修善行。求无为道。生死因缘。不能听许。俱夷曰不从我愿。则不得花。善慧曰将从汝愿。而但我爱布施。不违人意。汝勿毁我布施之心。俱夷曰如君子言。我女子也不能持往。故今寄托二枝花。奉献於佛。令生生勿失我愿也。尔时。灯明王。领率臣民以种种供养。出城迎佛。献供名花。诸人供养已毕。善慧先献五枝花。皆留空中作花台。复献二枝花。亦留空中。王及天龙八部。叹未曾有。普光佛赞叹。授记曰。尔过阿僧只刧。(此云无数劫)当得成佛。号释迦牟尼佛。

又按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 胜日身如来出世时。有威德主太子。(即释迦牟尼佛)与具妙德童女。(即耶输夫人)结婚拜佛故事。

尚玄曰。以上二事。作为表法。余今拟定佛式花婚仪节如左。

主礼法师。引导新郎新妇。向佛跪坐。各有陪导。立於两侧。郎妇焚五分香。唱三归依(法师唱导郎妇随唱)郎妇俱向佛三拜。後各皆起立。静听法师。以梵音声。而说颂言。

今此水月道场。(觉皇教堂)。优婆塞某氏名。优婆夷某氏名。(优婆塞优婆夷或可代以清信士清信女。)约既结於伉俪。礼将成於婚姻。谨遵如来因行时之故事。共誓必求无为道之大愿。恭行七枝花之献供。伏请十方佛之证明。

唱已。即令新郎。奉五枝花。先献于佛。次令新妇。奉二枝花。经由郎手。又献于佛。皆法师接递。插佛前花瓶。娘妇俱向佛三拜。後皆起立。

主礼法师。问新妇云

我以如来因行故事。作为表法。今问於汝。汝可一一真实对答。汝自今日。托身於某。为其妻配。能从其愿。同修善行。求无为道不。尊重父母不。恭敬师长不。友睦亲族不。爱恤贫穷。哀愍孤独。能大慈悲。不惜布施不。承事供养三世诸佛。能不退转能无疲倦不。

新妇。合掌答云。俱皆情愿。

主礼法师。问新郎云。

菩萨。性不邪婬。汝於自妻知足不。不求他妻不。他人妻妾。护女。亲族媒定。及为法所护。不生贪染之心不。(此亦依华严经第二离垢地品中语)

新郎。合掌答言

我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余亦奉教。

主礼法师。乃使新郎

加花冠于娘头。(此是威德太子妙藏光明宝冠之表法)又被红裳于娘身。(以手授受亦可此是威德火焰摩尼宝衣之表法)郎妇三拜于佛。大众起立。异口同唱如来十大发愿文。四弘誓愿。及赞佛偈。

法师告礼毕。郎妇先出。会宾随散。

○财产保管提出目录

前朝之末。佛教益衰。寺有财产。任人侵夺。即如

阴城那守朴准禹。以本郡圣住寺所有土地。附属学校事。请愿于内部。(丙午三月一日)

江华郡普昌学校长李东晖。以本郡镇海寺所有土地。附属学校事。请愿于学部。又李东晖。以积石寺所有畓九石五斗落田十一斗落及柴塲全部。附属学校事。请愿学部而承认。(丙午五月十九日)

黄州郡守朴元教。以毁撤本郡境内寺刹。瓦材使用於本郡义务学校。寺有土地。附属学校。补用於教育经费事。请愿于学部(丙午四月二十一日)

江西郡守。以本郡境内寺刹瓦材等物及所有土地。并属学校事。请愿于内部。

杨州郡东兴学校长郑寅琥。以水落山德寺所有土地。及塔坪所在圣寺土地。并属学校事。请愿于学部。(丙午六月十三日)

高原郡守。以本郡大乘寺所有土地。附属学校事。请愿于学部(丙午七月二十五日)

金化郡守。以水泰寺所有土地。附属学校事。请愿于学部。

如是情弊。不一而足。于时。华溪寺僧洪月初。奉元寺僧李宝潭等。设立明进学校于元兴寺。聚集诸山青年僧徒。教授普通新学。爰举诸寺财产被侵事情。诉冤于内学两部乃发训令于十三道观察府。以防其獘。

隆熙二年七月。内训二六三号。各地方寺刹所有财产保护之件。各地方寺刹之所有田畓及山林。本以远近士民慈善的寄附金。及古今僧侣诚心鸠聚之金额买置。而千余年或几百年守护保管者也。挽近以来。地方官宪。不顾物权之所属。称以补用於教育实费。有移付寺有财产於学校等弊。非徒各寺僧侣转相疑惧。由此而生误觧故兹以训令。其训谕管下各府郡。嗣后地方官宪。母得檀将寺有田畓及山林。移属他处可也。

尚此训辞。一一指饬于各寺刹。使一般僧侣善为知悉。轻少之事亦无遗漏。虽一僧无有不闻不知之弊可也。

按明治四十四年七月八日寺刹令施行规则。凡系寺刹所属土地。森林。建物。佛像。石物。古文书。古书畵。梵锺。经卷。佛器。佛具。及其他贵重物品。本寺住持作目录书。提出於朝鲜总督为可。

尚玄曰。按朝鲜寺刹所有土地。有四种名。(一曰佛香畓。(畓义如字))即王家恩给之田结。以为供佛香火者故名。例如大本山安边郡释王寺。朝鲜太祖。以愿堂故。赐给田民。(环寺五里之内。土地山林民丁并皆划给本寺)。宣祖壬辰。大兵将至。一寺僧众。苍皇奔散。有一个深心僧。将本寺田民之契券。盛之瓮中。埋藏寺後。及乱平。僧众归寺。开瓮视之。其契券为雨漏湿气腐坏殆尽。惟残一小部分可考。山下居民耻为奴婢。隐之不言。因作己物故寺有田结。十失八九。其所余者。岁收米。仅三百石。今犹保存者此也。(尚玄曰。罗国时代。诸山寺刹之有奴婢。亦犹朝鲜时代。各郡乡校之有奴婢也。盖自▆案。崇重师道。俾以威▆。供於役使。籍隶寺中。耕作寺田。寺若凋残。僧众衰弱。奴婢跋扈。不可复制。往往摧毁本籍寺之事▆碑。以掩其为奴之耻。例如水原葛阳寺。本有高丽光宗时惠居国师之碑。後为寺奴所毁。幸其碑文之印本。留传寺下村孔氏家。而记有毁碑之事实云云。然则。朝鲜寺刹古碑之失於寺奴之手者。不知其凡几也。或云前日。朝鲜男寺当牌。(当牌犹云当道)本皆寺奴。故穪居士而见僧则自称小七。拜敬恭▆。如奴之见其主也。此说似确耳。)又有有结无土者。例如大本山广州郡奉恩寺所有田结甚多。至于後世佛教渐失势力。寺有田土小作人等。(两班作人凌侮寺僧)不纳税租。寺僧苦之。告于王家。还纳土地。代以无土之结。划得结米年三百石。以无契券。故後并失之。(二日影畓)祖师及禅僧影堂。年一次致祭之田结故名。(三曰祭位畓)。无论僧俗。寄附寺中。年一忌祭之田结故名。(四曰法畓)法师所遗田产之名。在籍寺僧。一门一派。世世相传。粥饭养活之田结故名。门派断绝。则属寺中。为公有之田。

寺法以前。漫无綂纪多有奸僧。擅卖土地。并及古物。例如大本山黄州郡成佛寺。本属富裕。十余年前。有一恶僧。盗卖净尽。今之僧徒。无可资活。又大本山平原郡法兴寺寺法认可最初住持李顺永者。奸弄变卖寺有田土。逃身还俗。杨平郡龙门山菩提寺。旧有古锺一事。稀世之物。前韩隆熙三年。退俗僧郑华三为名者卖渡于京城倭将台下东本愿寺别院。

○僧尼分限给付度牒

按各本未寺法第八章(僧规)第一欵(分限)凡出家者。定师僧入寺。行得度式。受度牒後享有僧尼之分限。

度牒样式

第  号

度牒

何  府  郡  面  寺止住某人徒弟

大正  年  月  日

於某山某寺得度  氏  名

年月日生

右依本末寺法第 条为藏持护信证授与之者

大 【正 年 寺印】 月 日

何  府  郡  本山何寺住持  某职 印

按前朝初叶。经国大典。有度僧条。其後礼典。(增)度牒式如左。

礼曹牒

学生某年甲本某官

父某职某

外祖某职某本某官

本曹

启过准禅宗(教宗同)呈该某处住某职某状内

男某愿纳丁钱。出家为僧名某。伏乞出给度牒。据此照遵旧例具本。於某年月日。某承旨(臣)某。奉

教依允。敬此移关该司。收讫丁钱。合给度牒者。

年 月 [囗@印] 日

牒判书押。参判押。参议押。正郎押。佐郎押。

○行解履历学设两科(朝鲜僧侣谓学科曰履历)

按各本末寺法第八章〔僧规〕第二欵〔行解〕戒律禅定谓之行。智慧谓之解。僧尼将具足戒定慧者也。故分普通科。及专门科之二种。修此三学。普通科或在寺内。又或入普通学校修之为可。专门科则在本寺。或末寺。专门道塲设备之处修学。专门科之学科。又分必修科目。随意科目之二种。必修科目之学科。及所修年间如左。

第一 沙弥科 一个年(或有以三个年为限之寺刹。此则加入沙弥律仪缁门警训禅林宝训)

受十戒。朝暮诵呪。般若心经。初心文。发心文。自警文。

第二 四集科 二个年

禅源诸诠集都序。大慧书状。法集别行录节要并入私记。高峯禅要。

第三 四教科 四个年(有以二年六个月为限者)

首楞严经。大乘起信论。金刚般若经。圆觉经。

第四 大教科 三个年(有以三年六个月为限者加入十地论禅家龟监妙法莲花经)

华严经。禅门拈颂。景德传灯录。

前条规定以外之科目。则任其本人之根基。以为随意所修之科目

尚玄曰。按释迦如来为童子时。通达世间一切事业。学了五明。(印度有五明之学。一声明二工巧明三医方明四因明(如今之论理学)五内明)乃至四韦陀经典。算数武艺。无不通之。即如今之普通学科专门学科也。然後出家修心悟道。成等正觉。二祖慧可大师。自幼志气不羣。博涉诗书。尤精玄理。後览佛书超然自得。乃叹息曰。孔孟之学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弃之。去从达磨大师。传持心印。然则先通世间之学。後入于出世间之道者。自是佛祖之遗范也。虽然。今世幼年僧侣。攻究俗学者。举多还俗。佛志未立。世味甞新故也。如是等辈。根性下劣。本非为法出家。乃是谋生托身者也。退亦佳矣。不足为惜。

今由僧学科目观之。专注重於教宗义理之学。而不致力于禅门叅究之法。是亦朝鲜佛教之现象也。

○受白羯磨始入禅堂

受白羯磨。此谓受戒。百丈语录。夫语须辨缁素。须识总别语。须识了义教不了义教语了义教辨清。不了义教辨浊。说秽法边垢。拣凡。说净法边垢。拣圣。从九部教说向前。众生无眼。须假人雕琢。若於聋俗人前。直须教渠出家持戒。修禅学慧。若是过量俗人。亦不得向伊与麽说。如维摩诘傅大士等类。若於沙门前说。他沙门。已受白四羯磨讫。具足全是定慧力。更向他与麽说。名非时语。说不应时。亦名绮语。若是沙门。须说净法边垢。须说离有无等法。离一切修证。亦离於离云云。今兹寺法云。得度後年龄至二十以上者。可得受持比丘戒。但带妻食肉之僧。则不许受持比丘戒。非具足了比丘戒者。不得受持菩萨戒。具足了比丘戒者「得入禅堂安居。夏安居始於四月十五日。终於七月十四日。冬安居始於十月十五日。终於一月十四日。(皆以阴历言之)以结制安居九十日为法腊一岁。法腊依夏安居之数为计筭。但得本寺之特许。亦得加筭冬安居於法腊。」

○被红袈裟最上法阶

按各本末寺法第八章(僧规)第三欵〔法阶〕法阶之名称等级。如左

大禅 中德 禅师 大禅师 授於专攻禅宗者

大禅 中德 大德 大教师 授於专攻教宗者

凡授法阶。在本寺中。每年一试。授与法阶於合格者。

有大禅师大教师之法阶者得称堂号

法阶证书样式

(初授)

法阶登录第   号

何  府  郡  面  山寺止住

某徒弟 何  某

年月日生

右依本末寺法第条授大禅法阶者

年 【月 日 寺印】

何何本山何寺住持

何 某 [囗@印]

(陞授)

法阶登录第  号

何  府  郡  面  山寺止住

大禅  何  某

年月日生

右依本末寺法第条。陞授中德法阶者

年 【月 日 寺印】

何何本山何寺住持

何 某[囗@印]

但最上阶大禅师与大教师【韩】【韩】法阶者间【韩】添入(公许称堂号)五字【韩】

又按各本末寺法第八章〔僧规〕第三欵〔衣制〕僧尼衣冠匹对法阶而被着之。其色别地质及制式等如左(本寺住持不拘法阶得被最上级之衣冠)

大禅师大教师(法冠)毗卢冠(袈裟)红色有纹绢紬九条乃至二十五条。(长衫)紫色有纹绢紬长衫形。但道服有後别幅

尚玄曰按高丽时僧之法衣。以紫为贵。故有赐紫沙门之称。又按高丽图经云。国师之称盖如中国之有僧职纲维也。其上一等谓之王师。王见则拜之。皆服出水衲袈裟。长袖偏衫。金跋遮下。有紫裳。乌革。铃履。人物。衣服。能畧与中华同。三重和尚。长老律师之类也。服紫黄贴相。福田袈裟。长袖偏衫。下亦紫裳。位在国师之下。讲说经论。传习性宗。择聪慧辩博者为之。阿闍棃大德。位降三重和尚一等。分隶教门职事。其服短袖偏衫。坏色挂衣。五条下有黄裳。国师三重不过数人。而阿闍棃一等。一等人数极众。未究厥旨沙弥比丘自幼出家。未经受具。坏色布衣。亦无贴相。戒律即高。方易紫服。以第迁升。乃有衲衣。盖高丽僧衣。唯以磨衲为最重耳。

按三国史新罗诸寺成典(成典谓官制也)僧职有衿荷臣。赤位青位等之称号。疑亦以被着法衣分别色地。定其位阶者也。又按三国遗事。有孝昭王勅。不着黑衣。若为僧者。不令入锺鼓寺中之文。推此可知。罗僧法衣。本系黑色也。至高丽及朝鲜。则按星湖僿说。人谓我东。宜色尚青黑。出自道诜。丽祖崇信道诜至矣。然其训要十条。亦不及此。忠烈王元年。太史局言。东方木位。色当尚青。而白者金也。国人。多裼以白紵。木制於金之象也。请禁白色从之。又不及道诜。恭愍王六年。司天监于必兴。上言。玉龙记。(即道诜记)云。我国。始乎白头。终于智异。其势水根木干之地。以黑为父母。以青为身。今後。文武百官。黑衣青笠。僧服黑巾大冠。女服黑罗。以顺风土。从之。余意。玉龙之说。後来多添益。诜若有此说宜僧徒之先遵。而白衲白巾。今古不变。何也。天下众水。同皈于海。五岳山脉。莫非木干然。殷人尚白。而享国五百年。箕子白马朝周。亦可证也。不变旧制。东俗因之。厥享国乂千岁。安在乎木之受制耶。礼不忘本。我东之白衣。其义实叶。不但不必改。亦不当禁也按遗教三昧经。佛在世时。众僧被服。惟着纯真。死人杂衣弊帛。自後起。比丘罗旬踰。每行分卫。(谓乞食也)辄饥空还。佛知其宿行。使众僧。分律五部。服食亦五种。令其日随一部中行。遂制仪则。各举所长。各其服色。昙无窟多部。通达理味。开道利益。表发殊胜。着赤袈裟。萨和多部。博通敏达。导以法化。应着皂袈裟。叶维部。精勤勇快。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袈裟。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玄。应着青袈裟。摩诃僧伽部。勤学众经。敷说义理。应着黄袈裟。(自尔以後。便大得食。何以故。是罗旬踰。前世无德之所致也。阿难问佛言。罗旬踰前世无德。云何得作沙门。佛言。此罗旬踰。宿世为贤者子。作人疾妬。见沙门来分卫。辄逆门户。言大人不在。沙门後过余家。没牵通。适见他人。布施饮食。欢喜行会。便复念言。我亦欲作沙门故。今穷困如此。)

尚玄曰。若从此制。则禅宗僧。应着青袈裟。教宗僧应着黄袈裟也。

○举扬宗旨导报四恩

按谷本末寺法第九章(布教)布教目的。举扬宗旨。善导众生。修养信念。务报四恩。(四恩者心地观经所云。父母恩君王恩众生恩及三宝恩。)

尚玄曰夫四恩者。曰君王恩。曰父母恩。曰众生恩。曰三宝恩。为教师者。宣扬佛旨。指导人民。将如何以报君王恩。如新罗圆光法师。教贵山箒项世俗五戒。事君以忠。临战无退。後果如其教。此可以为法也。

将如何以报父母恩。曰以孝道报父母恩。即如大舜之德。曾子之行。与夫养口体。养志立身扬名。以显父母。乃至氷鲤。雪笋。怀橘。扇枕等。世间之孝。儒书详之。今不必多言而世或有以佛为蔑伦绝嗣。不孝莫甚者。不可不辩。朝鲜中叶。芙蓉灵观大师。清虚休静禅师之师也。其言曰。出家者。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不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达三乘开人天。拯五族拔六亲。犹如反掌也。是故虽离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云云。此即出世间之孝也。孝至拯拔五族六亲而极矣。奚止立身扬名以显父母而已哉。莲宗宝监云。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二亲。故愿禅师云。孝之一字。众妙之门。佛语以孝为宗。佛经以孝为戒。言中不昧。口出戒光。直下分明。顿开心地。夫孝者有在家之孝。有出家之孝。在家之孝者。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承顺颜色。以尽养生。出家之孝者。割爱辞亲。飡微契本。深入无为之理。上酬罔极之恩。趣解脱之要途。报慈亲之捷径。非但未来获益。亦於现世成功。所以。如来子夜踰城。道圆雪岭。卢能白金遗母法继黄梅。然而以法断恩。应思报德。是以。迦维省父。忉利寗亲。至於贫乏无依。理合躬亲给侍。是故毕陵迦起尽心之戒。忍大师有养母之堂。陈睦州织屦供亲。朗法师荷担游学。然则出家者。以法味为甘旨。不忘返哺之心。以佛事为勤劳。未遗世谛之礼。非但一世父母。而多生父母皆报。不惟一身父母。而法界父母皆度。同登觉岸。岂非周公之配天。普示迷津。故逾考叔之纯孝。出家之孝。其利博哉。如或因缘未和。父母不听。宜尽在家之孝。修出世之因。若能即俗而真。亦有成佛之路。觊反婴儿之行。无亏膝下之严。复双亲顾复之劳。致一乘圆满之地。遂使在家菩萨。行觧无碍。出俗高人。因斯可监。其有局於事佛。不能尽於事亲。覩兹有感于中。可以克全其孝。呜呼。光阴易往。父母难忘。有亲在堂。如佛在世。以此报亲之德。圆成念佛之功。如父母喜欢。则诸佛喜欢。此心清净则佛土清净。可谓野色更无山隔断。月光直与水相通。

将如何以报众生恩。一切众生。同业相感。依报共受。同此佛土。皆有佛性。既无彼此。焉有亲踈。墨之兼爱。耶之博爱。孔之仁爱。其犹病诸。惟我佛道。能报其恩。

将如何以报三宝恩。在家出家。修道行道。千百公案。八万法门。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惟一事实。余二非真。将此深心。以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之恩。

○监务法务分掌职司

按各本末寺法第四章〔职司〕本寺职员。置监务一人。监事一人。法务一人。(是谓本寺三职)管掌事务法要。监务从住持指挥。总理事务法要。而住持不在之时。则代理住持之职务。监事为东班长。而指挥监督书记并附属员。掌理庶务。及会计事务。法务为西班长。而指挥监督书记并附属员。掌理法仪会式。及其他一切法务。书记从上职之指挥。分掌庶务会计法务。附属员无论东班西班。依旧惯例。凡知宾。知殿典座等之名目。存而不改。从上职之指命。各各从事於其主务。本章三职。(监务监事法务)依山内比丘僧之公选。定其候补者。而本寺住持任命之。书记及附属员。本寺住持就山内比丘僧中选任之。末寺要置职员之时须得本寺之承认。准据本章之规定。得置必要之职司。

尚玄曰。住持事繁。辅佐人多。

○檀徒信徒外护俗众

按各本末寺法第十二章(摄众)以寺刹之外护员。具备二要件事者。称为檀徒。(一)信心坚固为财施之事。(二)一家之塟祭追福委托之事。以寺刹之外护员。信心坚固。为财施者称为信徒。

尚玄曰。支那朱子。酷信风水。三迁父墓。此之遗风。沾染朝鲜。儒宗之人。势力之家。或移转僧舍而营坟。或占夺民山而迁墓。五百年间。其害甚钜。到今思之。墓地祸福。迷信等说。既已自破。塟式观念。亦随以变。今试言之。其塟於土也。不过埋骨於北邙青山累累塚墓之间。其塟於火也。能为荐魂於西方净土种种光明之中。净秽胜劣。奚啻霄壤。佛家檀徒。塟祭追福。委托寺刹。实有幸也。朝鲜佛式葬仪其法如左。

屍多林仪文 五方佛幡

南无东方满月世界药师尊佛。惟愿大慈。接引新圆寂。(某灵)青琉璃世界中。(法主振铃梵唱此文)归命阿弥陀佛。(大众齐声共唱) (以下仿此)

南无南方欢喜世界宝胜如来佛。惟愿大慈。接引新圆寂(某灵)赤琉璃世界中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惟愿大慈。接引新圆寂(某灵)白琉璃世界中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北方无忧世界不动尊佛。惟愿大慈。接引新圆寂(某灵)黑琉璃世界中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中方华藏世界毘卢遮那佛。惟愿大慈。接引新圆寂(某灵)黄琉璃世界中 归命阿弥陀佛

十二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金台宝座。乘空而来。接引此身。往生净土(法主唱) 归命阿弥陀佛(大众唱)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便随佛号。脱此界身。信受奉行。安乐国土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观音势至。引导而行。随上善人。游历佛国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经行宝地。游戏园林。大悟三空。不闻八苦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阿维越地。是不退心。识彼无生。达无生忍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金沙莹水。宝树浮空。悟四总持。得六波罗蜜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遇无量寿。得无量光。自在优游。光相齐等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亲近智者。同上善人。得遇如来。便闻授记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得不动智。成自在身。五分香燃。六度圆满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惟愿还同诸佛。大化人天。以清净身。演净妙法 归命阿弥陀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大势至菩萨摩诃萨。惟愿观音势至。大愿流行。指授花台令生净土。

茶毗作法

削发。沐浴。洗手。洗足。着裙。着衣。着冠。正坐。施食。入龛。起龛。举火。下火。唱衣。拾骨。起骨。碎骨。散骨等。皆有偈颂。最後诵无常戒及法性戒。

(无常戒)夫无常戒者。入涅盘之要门。越苦海之慈船。是故一切诸佛。因此戒故。而入涅盘。一切众生因此戒故。而渡苦海。灵驾。汝。今日。逈脱根尘。灵识独露。受佛无上净戒何幸如也。灵驾。刧火洞然。大千俱怀。须弥巨海。磨灭无余。何况此身。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能如远违。灵驾。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灵驾四大虚假。非可爱惜。汝从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归依佛陀戒。归依达摩戒。归依僧伽戒。

南无过去宝胜如来。应供正徧知。名行足。善逝。世间觧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灵驾。脱却五阴壳漏子。灵识独露。受佛无上净戒。岂不快哉。岂不快哉。天堂佛刹。随念往生。快活快活。

西来祖意最堂堂。自净其心性本乡。妙体湛然无处所。山河大地现真光。

义湘祖师法性戒

法性圆融无二相。诸法不动本来寂。无名无相绝一切。证智所知非余境。真性甚深极微妙。不守自性随缘成。一中一切多中一。一即一切多即一。一微尘中含十方。一切尘中亦如是。无量远刧即一念。一念即是无量劫。九世十世互相即。仍不杂乱隔别成。初发心时便正觉。生死涅盘相共和。理事冥然无分别。十佛普贤大人境。能仁海印三昧中繁出如意不思议。雨宝益生满虚空。众生随器得利益。是故行者还本际。叵识妄想必不得。无缘善巧捉如意。归家随分得资粮。以陁罗尼无尽宝。庄严法界实宝殿。穷坐实际中道床。旧来不动名为佛。

附安骨通语 朝鲜涵虚得通和尚

人生斯世。未免形累。脱此形骸。快如冲虚。今者。穴石以安之。石锺以覆之。无奈笼野鹤而驻飞馹乎。自道观之。凡人之遗体。沉之可也。埋之可也。藏之可也。露也藏也沉也埋也无施不可。以世观之。沉之露之其情也薄。埋之藏之其情也厚。情之厚者名为孝。情之薄者名为不孝。不孝招咎。孝也招庆。宜人子之区区於此也。迹此观之。为人子者凡於兦人之遗体。其可忍视而不埋藏者乎。藏则不无。唤什麽作灵驾面目。若唤此骨头作灵驾面目。面目安在。若道不是。此之骨头从什麽处得来。切忌道法身是常。无生无灭色身无常。有生有灭。而於法身色身。作两般见觧。若作这般见解。未免截虚空作两片既然如是。毕竟作麽生断看。不见道吾今色身。即是常身法身。若是常身法身。天不能盖地不能载。刧火不能坏。太虚不能容。我今观此顽石。穴不满尺余。锺不过一仞。还収得广大难容底法身麽。若収此中不得。向什麽处安着。还有道得者麽。良久云。如无。山僧自道去也。以杖指石龛云。向这里安。安讫云。灵驾平生。使得父母所生底一把骨头。既向这里安着。正当恁麽时。合谈什麽话。良久云。利海毛孔元无碍。芥纳须弥有甚难。无缝塔样今犹在。不湏向外空寻覔。一自锺镇此山後。山与此锺作知音。直饶山倒为平野此锺此锺应不泯。应不泯。毕竟承谁恩力。以杖击石三下。

附新罗虵福塟母元晓下语

京师万善北里。有寡女不夫而孕。既产。年至十二岁。不语亦不起。因号虵童。(下或作虵卜又巴又伏等皆言童也)一日其母死。时元晓住高仙寺。晓见之迎礼。福不答拜。而曰君我昔日駄经牸牛。今已亡矣。借塟何如。晓曰诺。遂与到家。令晓布萨授戒。临尸祝曰。莫生兮其死也苦。莫死兮其生也苦。福曰词烦。更之曰。死生苦兮。二公轝归活里山东麓。晓曰塟智惠虎於智惠林中。不亦宜乎。福乃作偈曰。往昔释迦牟尼佛。娑罗树间入涅盘。于今亦有如彼者欲入莲花藏界宽。言讫。拔茅茎。下有世界。晃朗清虚。七宝栏楯。楼阁庄严。殆非人间世福负尸共入。其地奄然而合。晓乃还。後人为创寺於金刚山(在庆州)东南。额曰道塲寺。每年三月十四日。行占察会为恒规。福之应世。唯示此尔。谚多以荒唐之说托焉。可笑。赞曰。渊默龙眠岂等闲。临行一曲没多般。苦兮生死元非苦。华藏浮休世界宽。(三国遗事)

○褒赏善行三职评定

按各本末寺法第十章(褒赏)凡僧尼有七善行之时。本寺三职(监务监事法务)评定。而受住持认可。得行褒赏。(一)沙弥又比丘。精勤学业。为他人之模范者。(二)於教化上有显着之功劳者。(三)有修筑伽蓝之功劳者。(四)救助贫民。有设授产方法之功劳者。(五)道路桥梁尽力修缮。便益公众者。(六)心行节俭。笃行投资於公益事业者。(七)爱护山林。勉励植树。为造林之模范者。

○糺明非为七目惩戒

又按各本末寺法第十一章〔惩戒〕为糺明僧尼之非行。而使归於端正。设其戒目。(一)褫夺度牒。(二)収夺法阶。(三)降级法阶。(四)停止说教。(五)停止托鉢。(六)谨慎。(七)谴责。

尚玄曰。按禅门规式。始定于百丈大智禅师。(法讳怀海)名曰百丈清规。师曰吾所宗非局大小乘。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於制范。务其宜也。於是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曰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为长老)等之谓也。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之室也。不立佛殿。惟树法堂者。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所裒学众。无多少无高下。尽入僧中。依夏次安排。设长连牀施椸架。挂搭道具。卧必斜枕。牀唇右脇。吉祥睡者。以其坐禅既久。畧偃息而已。具四威仪也。除入室请益。任学者勤怠。或上或下。不拘常准。其阖院大众。朝叅夕聚。长老上堂陞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醻激扬宗要者。示依法而住也。斋粥随宜二时均徧者。务于节俭表法食双运也行普请法。上下均力也。置十务。谓之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营事。令各司其局也(主饭者目为饭头。主米者目为米头。主菜者目为菜头。主园者目为园头。他皆仿此)或有假号窃形。混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即堂维那捡举。抽下本住挂搭。摈令出院者。贵安清众也。或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衣鉢道具。遣逐。从偏门而出者。示耻辱也。详此一条。制有四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业不善。不可共住。准律合用梵坛法治之者。当驱出院。清众既安。恭信生矣。)二不毁僧形。循佛制故。(随宣惩罚得留法服。後必悔之。)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不泄于外。护宗纲故。(四来问居。圣凡孰辨。且如来应世。尚有六羣之党。况今像末。岂得全无。但见一僧有过。便雷例讥诮。殊不知以轻众坏法。其损甚大。今禅门若稍无妨害者。宜依百丈丛林格式。量事区分。且立法防奸。不为贤士然事可有格而无犯。不可有犯而无救。惟百丈禅师护法之益。其大矣哉。)云云百丈禅规。有罚无赏。[母-(、/、)+〡]山寺法。有赏有罚。

○分卫托鉢公证携带

各本末寺法第十三章〔杂则〕僧尼欲托鉢者。以师僧及法类连署。请愿於本寺。受免许证牌。携带为可。年龄未满二十岁者不许托鉢。受了免许者。紊乱风纪法仪之时。缴销免许。托鉢者须要如法装束。自午前八时至正午十二时为限。午後则从事勤行一如作法。托鉢行装则用禅宗所着之衣冠。(朝鲜禅宗衣冠本无定制今见此条未知以何为标准也)

尚玄曰。今言托鉢。古云乞食。亦云分卫。上古乞食。以初日分。斯则时胜。此时则求乞不难。若太早太迟。非时乞食。欲施即无。不施又愧。便成恼他。乞之不得。无餐又饥。是恼自也。按宝云经云。乞食之法。一日只限七家。无多贪故。又云成就十法。名乞食。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三为不疲厌。四为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肇法师乞食四意)一为福利羣生。二为折伏骄慢。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着。(礼节)应器常在左脇。出时当外向。以食来还。当以内向(灵岳石树道人。(前清康熙时人)乞食偈)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入里者。分卫化道。不择贫富贵贱。随分而乞也当愿者言乞食以度生为本也)当与老成人俱。若无人俱。当知所可行处。到人门户。宜审举措。不得失威仪家无男子。不可入门。若欲坐。先当瞻视。坐席有刀兵不宜坐。有宝物不宜坐。有妇人衣被庄严等不宜坐。欲说经当知所应说时不应说时。(如来五时说法。重在时字。孔子学而时习之。亦重在时字。若非时说者。虽圣经贤传。如金屑之贵。落眼成翳故制。)不得说与我食。令尔得福。(附)凡乞食不得哀求苦索。(乞食佛祖行道之法式也。自古相传至尊至贵。若乃哀求。则与丐者何殊。所以化导不行者。为有此辈耳。云云)不得广谈因果。望彼多施(【行护】不得邪命教化。击发俗人。令其惠施佛制乞食肃恭仪表。日限七家。次第行道。离檐三尺。空诣怀抱。随分纳些毋论多少。端默容静。说即颠倒而况广谈。起诸贪恼。)多得勿生贪着。少得勿生忧恼。不得专向熟情施主家。及熟情庵院处索食。(饥逢香饭固佳哉。珍重应知内自裁。纵使相邀踈礼节。丈夫断不食嗟来。)

朝鲜自古来。乞粮僧。名曰栋梁僧。栋梁出处。见於高丽李相国集。(白云居士李奎报之文集)王轮寺丈六金像灵验收拾记云。

今夫都城之北。有寺曰王轮。是海东宗。

新罗元晓大师。尝撰华严疏。世人名为华严海东疏。故称海东宗。晓尝居芬皇寺。故亦称芬皇宗。然则芬皇宗。及海东宗。即华严宗也。晓公之所撰。乃晋译华严经疏。故有疏序。

晋译华严经疏序。释元晓撰

原夫。无障无碍法界法门者。无法而无不法。非门而无不门也。尔乃非大非小。非促非奢。不动不静。不一不多。由非大故。作极微而无遗。以非小故。为大虚而有余。非促之故。能含三世刧波。非奢之故。举体入一刹那。不动不静故。生死为涅盘。涅盘为生死。不一不多故。一法是一切法。一切法是一法。如是无障无碍之法。乃作法界法门之术。诸大菩萨之所入也。三世诸佛之所出也。二乘四果之所聋盲。凡夫下士之所笑惊。若人得入是法门者。即能不过一念。普现无边三世。复以十方世界。咸入一微尘内。斯等道术。岂可思议。然依彼门。用看此事。犹是一日出三门外。十人共坐堂内。俓然之域。有何奇特。况乎须弥入於芥子者。稊米入於太仓也。方丈内乎众座者。宇宙内於万物也。内入甚宽。何足为难乎哉。若乃凤凰翔于青云。下观山岳之卑。河伯届乎大海。顾羞川河之狭。学者入乎此经普门。方知曾学之龌龊也。然短翮之鸟。庇山林而养形。微鮝之鱼。潜涓流而安性。所以浅近教门。亦不可已之耳。今是经者。斯乃圆满无上顿教法轮。广开法界法门。显示无边行德。行德无畏。而示之阶。阶故可以造修矣。法门无涯开之的。的故可以进趋矣。趋入彼门者。即无所入故。无所不入也修行此德者。即无所得故。无所不得也。於是。三贤十圣。无行而不圆。三身十佛。无德而不备。其文郁郁。其义荡荡。岂可得而称焉。所言大方广佛华严者。法界无限。大方广也。行德无边。佛华严也。非大方无以广佛华。非佛华无以严大方。所以双举方华之事。表其广严之宗。所言经者。圆满法轮。周闻十方。无余世界。遍转三世。无际有情极轨穷常。故名曰经。举是大意。以标题目。故言道大方广佛华严经也。

恒转法轮之大伽蓝也。寺有毗卢遮那丈六金像一躯。闻昔有二比丘。曰巨贫。曰皎光同发愿。欲铸成金像。作俗谚所谓栋梁者。其所谓栋梁者。凡浮图之劝人布施。营作佛事之称也。朝鲜栋梁僧。有击木铎者。多诵千手呪。修行者亦为之。有击铜钹。唱回心曲。(松云大师所作)者。惟身贫道又贫者为之。俗呼(【韩】【韩】)僧是象铜钹之声而为名。亦即新罗大安大安之遗风也。

会玄记云。唐初海东元晓者。姓薛氏。东海相州人也。丱发之年。慧然入法。随师禀业游处不常。勇击义围。雄横文阵。仡仡然桓桓然。进无前却。彼土谓之万人之敌。尝与相法师入唐。厥缘既差。息心西往。无何言语狂逸。举措乖踈。同居士入酒肆倡家。若志公。持金刀铁锡。或制疏以讲杂华。或抚琴以乐祠宇。或闾阎寓宿。或山水坐禅。任意随缘。都无定验。时国王置百座讲仁王经。徧搜硕德。本州具以名望举进之。诸德恶其为人。谮王不纳。未几王发使入唐求金刚三昧经节。王召大安圣者。粘次焉。大安不测之人也。形服特异。每在市廛。击铜鉢唱言。大安大安之声。故号之也。安曰速将付元晓。讲得。余人则否。时晓在湘州。谓使者。曰此经以始本二觉为宗。为我备角乘将案几在两角之间。置其笔砚。始终於牛车上。造疏成五卷。又造畧疏三卷。於黄龙寺敷演。王臣道俗云拥法堂。乃宣吐有仪。觧纷可则。复唱言曰。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今朝横一栋处唯我独能。时诸名德俯颜慙色。伏膺慙悔焉。初晓示迹难知。化人不定。或掷盘而救众。或噀水以扑焚。或数处现形。或六方告灭。亦杯渡志公之伦也又有元晓撰。金刚三昧经论序云。夫一心之源。离自无而独净。三空之海。融真俗而湛然。湛然融二而不一。独净离边而非中。非中离边故。不有之法不即住无。不无之相不即住有。不一而融二故。非真之事未始为俗。非俗之理未始为真也。融二而不一故。其俗之性无所不立。染净之相莫不备焉。离边而非中故。有无之法无所不作。是非之义莫不周焉。尔乃无破而无不破。无立而无不立。可谓无理之至理。不然之大然矣。是谓所斯经之大意也。良由不然之大然故。能说之语妙契环中。无理之至理故所诠之宗超出方外。无所不破故名金刚三昧。无所不立故名摄大乘位。一切义宗无出是二。是故亦名无量义宗。且举一目。以题其首。故言金刚三昧经也。

朝鲜之内。有恶种僧。俗呼党聚。此党聚僧。名虽为僧。其实贼也。党徒既多。秘密共济。五逆恶罪。六羣麤行。无所不犯。勿论饮酒食肉。不惮杀人行盗。亦有头领。号令指挥。不居寺庵。常处闾阎。多行乞粮。以为其业。西北三道。党聚最多。若逢真僧。刧之入党。不入亦打是辱之也。入之亦打。是课之也。故行脚僧畏避如虎。若欲禁戢。必依寺法。严查其籍欲行乞者。携带公证。又请官宪。如法检查。则彼恶僧。无所逃也。

○和请舞鼓新式废止

各本末寺法第七章〔法式〕法式作法。恪遵从来举行之清规。但和请皷舞锣舞作法舞等一切废罢。

尚玄曰。按新罗真监国师。为我海东梵呗之祖。自是以後。辗转相承。音声度人。亦不少矣。惟此一道。京山为盛。京山法侣。不务禅讲。而惟梵呗是尚。梵音集一卷为十年之工夫。凡有法式之时。打鼓鸣锣。作旋风舞。又唱梵歌。悠永清和。此所谓和请鼓舞锣舞作法舞者是也。盖作此法。以悦檀施。非但京山。朝鲜寺刹。并皆行之。而梵呗之善者。推京山僧为宗矣。一自寺法施行以来。一切废止。和请皷舞殊不雅观。固所当禁。虽然鱼山调。亦随之而作广陵散。是可惜也。

朝鲜僧家。从古以来。遗传一种行化之法。如一寺刹被灾扫荡。谋欲建立。时聚羣僧。多至五六十人不等。作一团派。谓之建立。亦云羣众派。亦云金皷。以其鼓进金退。一如军法故名。善舞踊者。善打法皷者。善鸣法锣者。善戱谑者。善书记者。各有名目。即云化主皷手炮手花童舞童等。徧行闾里及诸寺刹。次第募缘。高僧硕德。皆乐为之。例如金刚山之愚隐和尚。(▆▆寺重创化主也。寺灾。师募缘重建。未及落成。而又灾。师又再建之。)退云禅师。(四十年影不出山之讲僧也。)亦尝为花童焉。未知此法。出自何时。(疑即出自西山泗溟僧军以後)而至于近年。并皆自废矣。

○天竺老胡昔传祖印

支那萧梁元魏之时。南印度香至王第三子菩提达磨。航海而至。寓止嵩山之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凡九年。乃得慧可密传心印。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即圭峰禅师所谓。

西域传心。多兼经论。无二途也。但以此方。迷心执文。以名为体。(真如生灭)故达磨善巧。拣文传心。(谓传心於慧可也。已下其传法之机缘也)标举其名。(心是名也)默示其体。(知是体也)喻以壁观。令绝诸缘。时问断灭否。答虽绝诸念。亦不断灭。问何以证验。云不断灭。答了了自知。师即印云。只此是自性清净。更勿疑也。

如是心印。辗转传授。至于六祖慧能大士。以後又分二派五宗。支那禅宗。於是大兴。而罗丽诸师。一一传其学。朝鲜今日禅教两宗。九百寺刹七千僧尼。无非为达磨之儿孙也。

○印度高僧今付佛骨

维大正二年八月二十日。南印度锡兰岛高僧达磨婆罗来到京城。廿一日夜。道俗男女数十余人。设欢迎宴于南山町之花月楼。达磨和尚即於席上。奉将如来舍利一颗。传附朝鲜佛教代表者。尔时代表朝鲜佛教者。乃金刚山榆岾寺沙门金锦潭和尚是也。(时金锦潭和尚为三十本山会议所院长。来住京城觉皇寺。)昔印度五十三佛。自来榆岾寺。为东土像法之始。今榆岾寺僧。代表佛教时。印度佛骨又来相传。真可谓千古奇缘也。达磨婆罗和尚。自言伊曾游历阒伽圣地。(按阒伽即古师师国)得此舍利而藏之。以待有缘之人云云。於是朝鲜全土。六千僧尼。及诸檀越施纳金钱改建觉皇寺於京城府寿松洞。(禅教两宗三十本山联合布教堂)大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奉安舍利。是日也六花舖地。万香缭空。伎工之吹打。如奏天乐。信童之歌唱。直拟梵赞。龙天欢喜。士女奔波。瞻敬礼拜。莫不赞叹。余遂为之诗。追咏达磨和尚来传舍利之事曰。

碧眼旋毛黑老胡。达磨元不後先殊。九年面壁传心印。(先达磨也)一夜登楼付骨珠。(後达磨也)东照佛光缘上有。(後达磨也)西来祖意教中无。(先达磨也)丛林从此成佳话。也合双双载畵图。

(附)东来佛骨及舍利史

达城郡八公山桐华寺金堂塔奉安世尊舍利

三国史。新罗真兴王十年己巳。(梁大清三年)梁遣使。送佛舍利。王使百官。奉迎於兴轮寺前(三国遗事则云。新罗真兴王。己巳。梁使沈瑚。送舍利若干粒。)舫山居士许薰。撰金堂塔记畧曰。本寺奉安释迦世尊舍利。乃萧梁太清己巳。遣使沈瑚於新罗。送佛舍利一函。时则真兴王即位之十年。王谓有缘。剃发为僧。自号法云。其孙真平王即位之四年壬寅。分安舍利於诸刹。而独本寺所安者。一千二百余颗。仍为福国之愿堂。洎唐咸通癸未。景文大王。奉为闵哀大王。又安舍利七粒於本寺。创立石塔。宪康大王元年乙未。即唐乾符二年。释三刚。移塔于金堂。以奉安焉。

梁山郡鹫栖山通度寺金刚戒坛奉安世尊舍利

本寺事蹟。新罗善德王时。慈藏律师。入唐终南山云际寺。谒文殊菩萨像。精勤七日。(他文皆云五台山)文殊菩萨。化作梵僧。以世尊顶骨。及舍利百枚。绯罗金点袈裟一领。贝叶经一卷。授之。师以贞观十七年还国。住芬皇寺。经行数年。丙午岁。与善德王。共行到鹫栖山。筑金刚戒坛。周回四面。皆四十尺。其中以石函置之。其内以石床安之。其上以三种内外函列次奉安云。一函则安三色舍利四枚。一函则安齿牙二寸许一枚。一函则安顶骨指节长广或三寸或二寸许数十片。以贝叶经文置其中。以盖石覆之。四面上下三级七星分座。四方四隅八部列立。上万莲石。以锺石冠之。乃建大雄殿寂灭宫法堂因号通度寺(按本文。通度寺者。鹫栖山气像。通于西域国五印度故名云云。未免牵强。愚以为创寺筑坛。通方度人之意也。)万历壬辰。舍利及灵骨。失之於兵火之中。东莱玉白居士。在被虏中。完璧而回。其时域中多故。未暇还安矣。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松云大师。乃判曹溪宗事。命门人敬岑。泰然。道淳等干事。岭伯外护。重修还奉云云。

又梁州通度寺释迦如来舍利记(略录)李穑撰

洪武十二年己未秋八月廿又四日。南山宗通度寺住持圆通无碍辩智大师沙门臣月松。奉其寺历代所藏。慈藏入中国。得释迦如来顶骨一。舍利四。毘罗金点袈裟一。菩提树叶若干。至京。谒门下评理李得芬。(丁巳四月。外贼来。欲得舍利。住持月松。窖藏之。又恐其掘发也。负之而走。己未闰五月十五贼又来。又负之。登寺之後岗明日。遂奉以来。)李公。入白于内。因张氏之难作。不果者一月。赞成事臣睦仁吉。商议臣洪永通。启于上前。太后。谨妃。皆致瞻礼。太后又施银盂宝珠。命内侍参官朴乙生。奉安于松林寺。李公重修是寺。设落成会故也。

(妙香山普贤寺)娑婆教主释迦世尊金骨舍利浮图碑(略录)

金刚退隐国一都大禅师禅教都摠摄赐紫扶宗树教兼登阶普济大师病老休静谨撰并书

恭惟我 贤刧尊释迦牟尼佛。乃天竺国净饭王太子也。住世成道。证真常法身已久矣诀曰。释迦姓也。此云能仁慈悲利物义。牟尼字也。此云寂默智慧冥理义。悲智并运故生死涅盘俱不住。然。佛专以利物。为己任故於十方界。现水月应身。穷刧度生无厌尔既登补处生兜率天名护明大士。方度天众。普耀经亦云。释迦从兜率降王宫。身放光明足踏莲花。四方行七步。指天指地。作狮子吼。示三方便云。乃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岁也。太子号悉达。此云吉也。能文武善阴阳。凡及人天事法不习而自然一一神解。父王爱极。限七日欲传位也。太子日游四门。见悲喜事。生出家心。父王闻而骇之。令国人尤加卫护。痛禁出入。只与净居天人通焉。一夜逾城而出。时年十九也。初入檀特山。舍二种定。遂入象头山。坐六年苦行。见明星悟道。号天人师。时年三十也。既而鹿野苑中。为憍陈如五人辈。证道果。俄就灵鹫山。说大法。因住世四十九年。以微妙正法眼藏。付大迦叶。并勅阿难副贰传化。无令断绝。各付法偈。後至拘尸罗熙连双树下。右脇累足。泊然而寂。复从棺起为母说法。因说。无常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已而金棺从座而起。以三昧火自焚其身。舍利如雨。数至八斛四斗。乃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岁也。吁。今佛之住世。羣生有感。应万德身。无感则入三昧定而已。非于往来也。其前际降生也出家也成道也说法也。此等法。老婆将叶止儿啼耶。其後际拈花也分座也涅盘也示趺也。此等法。老父治狂子耶。医师留药去他乡耶。当时舍利则会上菩萨缘觉圣众及人天八部神众。各分受持。散入微尘诸刹建塔安锺供养者。不知其几。可惜无缘国土人。则当此时不见不闻。如舍卫三亿家。後汉永平八年。帝感一梦。使臣传教而已。唯岭南通度寺。神僧慈藏。古所安释迦世尊金骨舍利浮图颇多神验。竟使千门入善。又令一国兴仁。可谓世之尊宝也。不幸至万历二十年日本海兵入国之南。焚之荡之。亿兆为鱼肉。祸及浮图。其宝将为散失。闷郁之际。适义僧大将惟政。领兵数十尽心呵护。得完全然。政不无後虑故。以金骨舍利二函。密使于金刚。使病老安焉。病老窃念金刚山。近水路後必有此患。安金刚非长久计也。向海兵之拨浮图。全在金宝。不在舍利也。取舍利後视舍利如土也。然则不可宁修古基而安锺焉。其一函则还付于政。政然其计。受函即还古基而安焉。其一函病老自持。谨入太白山。(妙香山一名曰太白山)欲建浮图。静独力无何。命门人智正法兰之辈干事。使安锺。二禅子至诚广募。不数月。链浮图而安之。美矣其功德莲经寿量品中已开列。余何赘焉。且我东方初无君间不列诸侯。神人檀君出兴於太白神檀树下。为始祖王。与尧并立也。然则太白始胎乎一国王。使朝鲜人民永脱东夷之号终安于三界师。亦使东方羣氓不失成佛之因。此非山之灵也耶。伟哉非徒山重国亦重也。非徒国重人亦重也。於诸品秩则唯政禅子。不下於慈藏法师也。太白山不下於灵鹫山也。翌日正兰二禅子。开设浮图为成大斋。病老陞座法席。谓诸人曰。今日会中其有丈夫。还知世尊不入塔庙中者麽。若知佛不在塔庙中。则堪受人天供养尔。古人问坚固法身。宗师答曰山花涧水。今日病老。咄。举辇曰。诸大众。叅礼世尊。若举释迦真身。则至寂至妙。至大至小。无为无不为。百亿众圣之赞叹。如量空也。八万魔军之毁谤如系风也。虽然今日会中有益有损还知麽。信者敬佛故。决登乐岸。不信者谤法故必落苦海如儒传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咄。各回光自断看。昔孔夫子答商太宰问曰。西方大圣人不治不乱。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云。则可谓唯圣能知圣也。休静今年八十四岁。精神怳惚眼昏手战。拘於外人之恳。撰文书石。文字俱荒。不免後讥。惶惶愧愧。惟通达君子幸恕焉。

万历三十一年三月初吉建

娑婆教主释迦如来灵骨舍利浮图碑(略录)(通度寺)

宣教郎守司谏院正言知制教蔡彭胤撰 李震休书 权珪篆

佛氏之行于天下也久矣。曰常现。又曰不常现。其尤灵之者曰。常现而不常现云。岭南之梁州通度寺。旧有金刚戒坛。安释迦世尊灵骨舍利浮屠。我圣上。(肃宗)三十年甲申。性能大师。谋於众曰。有而佛。无而佛宝。顾今锺泐而坛缺。无显刻。非所以尊之也。曰。我友云真熙大师。阁以先之。其启我矣。佥曰。唯。师於吾师之门。功德多有。尝镌大华严经矣尝修方丈山丈六殿矣。今日之事。亦唯师。於是。早夜以图。易其泐而增治其缺。且树之碑。丐余辞。(中略)发其簦。左其手曰通度之古籍也。右其手曰清虚大师休静之文也。按之曰。唐贞观十年。新罗律师慈藏。求法中国。谒文殊像於五台山北台。一坐不起十日。梦藏而授偈。明朝化身来。以佛头骨指节舍利。付之曰。此世尊信具也。今以传汝。罗之南偏。有鹫栖之山。其下神池。毒龙所宅。汝其皈。坛而安之。是为通度寺。高丽忠宣王十五年。指空大师。浮海而来。陞坛说法。万人咸集。若闻鬼神。明洪武十年丁巳。海寇入梁州窥取舍利。月松大师。窖之。寻负而走。追之急。天且黑。雨作。得脱。语具牧隐李先生记中粤万历二十年宣庙壬辰。海寇大入。岭以南实受兵虔刘。而焚劫之者。虽戒坛。不得免焉。会。泗溟大师唯政。以义僧将。至力完之。虑有後弊。密盛以大小二函。使遗休静师于金刚山。静。策曰。岂以南。为迫於贼耶。兹山。亦东并海。非万全之所。夫以鹫山之胜。而文殊之所命也。不幸而有不戒者。彼观其意。所攫金珠。非信宝。则莫如仍旧坛而修之便。遂以一函还政。既而。曰葛盘太白山。(葛盘太白山乃旌善郡萨那寺也非静师之太白也)昭其灵也。其忽诸。乃命二门人。奉其一函而西。为文而刻之。由是。有西南二浮图焉。(下畧)崇祯甲申後六十三年丙戌二月 日立

达城郡毘瑟山龙渊寺浮图奉安世尊舍利

释氏舍利藏於是寺者。盖有其由焉。通度本传云。慈藏法师西游天竺。奉佛顶骨舍利而东还。大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新罗善德王时藏之於梁州之通度寺。龙蛇之乱。贼毁塔发之。松云移檄以祸福怵之。贼恐惧完皈之。而经乱之余。未暇还安於通度寺。甲辰之夏。松云奉承王命日本之行。仍为愿佛而去。还未几松云示寂。舍利留在雉岳山觉林寺(寺在原州)门人清振。移奉於此寺之北麓。设塔藏之(岁癸丑五月五日塔成高五尺五寸)而恐违西山之遗意。一颗还安於通度寺。盖不忘本也。(龙渊寺释迦如来舍利浮屠碑相国权瑎撰崇祯纪元後丙辰四月日立)

平昌郡五台山月精寺十三层塔奉安世尊舍利

奉安舍利开建寺庵第一祖师传云。祖师姓金氏。讳慈藏。善德王即位戊戌。(三国本史云五年丙申)西浮大洋。命寄刹木。心悬宝洲。入於大唐。周游寰宇。历参知识。然後始入五台。於北台帝释所立文殊像前。藉草为座。精修一旬。梦见文殊像。摩顶授梵语偈。曰鉢罗佉遮那。嚩哩哆伽那。曩伽休舍喃。哆哩卢舍那。师受偈已觉。终夜诵之。明早忽有梵僧来谓曰。昨夜有何事乎。师曰文殊像授梵语偈。不解其义。甚恨之。梵僧译之曰。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解法性。即见卢舍那。因谓曰。欲求佛法。无过此偈。又以绯罗金点袈裟一领。白玉鉢盂一座。珠贝金叶经五贴。全身舍利百枚。佛顶骨佛指节骨等。授之曰。并是本师释迦信物。可慎护之。又曰卿之本国皇龙寺。世尊与迦叶宴坐论法之地。林池座石尚在。卿知之乎。如佛所说。则当有造塔立像之因云。(上出元晓所撰本传)又曰卿之本国溟洲之地。亦有五台山。一万文殊常住真身之所也。卿还本国。可往亲参。(已上出台山本记也)後当见卿於太白山葛蟠之处。言讫而灭。梵僧即文殊化身也。追慕不已。乃往大和池。池边有精舍石塔。池龙之所创也。师坐塔前。有老人从池而出。曰道人求何事乎。师曰。求菩提耳。老人即池龙也。便起作礼。问塔事云。又曰皇龙寺护法。是吾长子。受梵王之命。往护其寺。卿还本国。若於是寺。立九层塔。国之太平。在於此也。奉献珠玉等宝而还。(出元晓所撰记)一云是池龙出而言曰。解梵偈僧。真文殊也。合授我供。向海上东南而往。愿师亦受我七日供养。师於是从请受供。然後还国。(出台山本传记)以贞观十七年癸卯而还。善德王封为大国綂。令住芬皇寺。贞观十九年依大和池龙之言。立皇龙寺九层塔。以彼五台梵僧所授舍利安于塔之心柱。因住皇龙寺云云。後往江陵(今溟州也)五台山。登地炉峯。奉安佛脑及顶骨。立碑於伽罗墟。(碑则隐而不现)以记其蹟。因创月精寺。建十三层塔奉安舍利三十七枚於塔心。(今传优婆毱多之舍利者误也出元)(晓所撰传)一云。师既还国。以梵僧所授佛衣佛鉢菩提脑骨等。入安皇龙寺。仍留其寺而供养焉。欲面见文殊。寻往溟州五台山。到今月精寺地。假立草庵。留至三日。于时是山阴沉不开。未审其形而去。後又复来。创八尺房而住者凡七日。(已上出台山本传记)後於大松下。(今寒松汀是也)一居士忽现。与师清谈。良久而谓曰。昔日之约。卿识之乎。言已即灭。师於是自责曰。居士昔日五台山梵僧化现耳。向空顶礼。即向太白寻葛蟠处。见大蟒在大树下。谓侍者曰此文殊所谕之地。即授戒。移蟒於山下。创院曰萨那。(今名净严寺)从此院而南去一千许步。有神仙洞。又创兰若。曰上萨那。往来两寺。以待文殊云云。

大德十一年二月 日宣授祖列大夫翰林直学士匡靖大夫咨议都佥议事延英殿大提学司修史判文翰署事闵渍记。

太白山净严寺塔(俗谓水玛瑙塔亦云葛来塔)奉安世尊舍利

按净岩寺事蹟云。慈藏律师。入唐求法。叅谒圆香法师。後抵五台山北台云际寺。帝释所立文殊像前。三七日精勤。忽有梵僧。授梵语偈。即以绯罗金点袈裟一领。珠贝叶经五贴。全身舍利百枚。佛顶骨指节骨。齿牙。念珠等。贞观十七年癸卯。还本国。浮西海。西海龙王。奉入本宫。以紫檀木鸭枕。献曰。师之本国。皇龙寺者。迦叶佛与释迦佛宴坐石吾之长子。往护其寺。即以玛瑙无数片。载船到蔚津浦。以龙王神力。藏于此山。将为佛塔修补之宝。师以梵僧之说。龙王之嘱。具闻善德王。王与羣臣。礼拜供养。拜师为国统一如师奏。建皇龙寺九级塔。而藏舍利。次竪月精十三层塔而藏之。因开中台而安佛颅次创大和而藏之。次启太白山三葛盘地而建宝塔。藏舍利。佛指节。齿牙。佛掌骨。念珠贝叶经。又立狮子山石塔而藏舍利。後建通度戒坛。亦藏佛顶骨舍利。袈裟。其余名胜大地。建塔镇脉。三韩为一。干戈永息。雨顺风调。此所谓福国佑世者也。伊後。法师再住水多寺。即大和也。

天安郡华山广德寺塔奉安世尊舍利

华山广德寺事实碑。(晋阳後人柳邈运撰观澜散人朗善君书)谨按广德寺者。处於锦湖之间。居於华山之阳。盖华山宗於白头。祖於崑仑。山之从来。岂偶然而已也。月都之世。有慈藏法师者。慨然祖灯之腾灰。吁嗟佛日之晦彩。思觉万众。念垂千劫。飞锡西指。忽遇金师。浮云东皈。乃传宝诀。得西天三昧之法骨。为东土二字之道体。奉真身舍利百余枚。贝叶圆诠数百函得真骨牙齿及僧伽梨。拂麈三千。佛织造锦畵帧三座。金银字华严法华长寿梵网维摩恩重诸大部经。来安于岭南之通度寺。殊同白马始来东京。无异黑师初入南都。青海之知有佛氏。黔首之知有世尊。自此。而世尊之法。至是而传。佛氏之教。由是而明。其亦盛矣粤六年太和壬子。又有珍山法师者。亲承慈藏之传。奉释迦真身舍利齿骨一个。僧伽梨一领。拂麈一柄。华严等诸经二件。持归於广德寺。(佛庵安镜若心不正之人见之则其面必倒照世谓照心镜今失之)此广德寺之始。而藏师之得山公。山公之托华山。其所以邂逅者。其所以栖迟者。岂非天授神助而相待於此者乎。噫噫两师开创之功。称诵至今。娓娓不厌者良有以也。后十三年会昌甲子。珍山示寂。则多奇祥异徵。遂建石锺焉云云。

新罗文圣王十三年春。入唐使阿飡元弘賷佛经并佛牙来。王出郊迎之云云

智异山世尊舍利塔三处

一。大华严寺塔。以石筑造塔台。上安四石狮子。以为柱。中有石像。合掌而立。顶戴七层舍利塔。世传中间石像。乃新罗时缘起祖师。为其母冥福者。故塔台即名孝台云云。(本寺事蹟)(云。新罗僧慈藏建造释尊舍利塔七层。)

二。山之老妪峯下。有法界塔。想取华严法界之义。以为名也。

三。大源寺塔。按世尊舍利塔重修记云。方丈山大源庵殿前。有十层古塔。寔我本师释迦世尊舍利塔庙也。树立既久。倾欹破坏。无人修葺。居过之叹。夥颐矣。故兹不佞。慨然发愿。鸠财重新。爰撤十层。得七十二枚舍利。大者如菉豆。小者似黍粒。五色交杂。莹润照人。自其夜祥光亘天。岩洞如昼。又有灭庵太钦禅师。雍正甲辰五月改正等字。与今重树年月亦相符合。吁可异也。更筑基址。本月十五日分奉舍利于第三层。及五七层中表以三躯金佛。塔样仿旧。盖由殿居塔上。塔在殿下。有大失尊卑故也。事既竣。余往香山留十年。获覩先祖师西山和尚金骨舍利浮图建立碑文。签录本师。出家成道焚香建塔等事蹟。详悉无遗。仍写一件。敬奉殿楣。又志不肖营干数语于後。以为瞻礼者之考证云尔。

乾隆甲辰五月十五日慧月沃印谨识

已上所载三舍利塔。时或放光。则其光线。必为联络。故人谓三塔舍利。应是同源云尔。

杆城郡金刚山乾凤寺佛牙石塔(泗溟大师纪绩碑)

(江原监司南公彻撰名越府使许▆书)

金刚山自毗卢分为二歧。断发岭以西曰内岾。鴈门以东曰外岾。内岾之表训寺是西山大师施教之地也。乾凤寺是泗溟大师募义之地也。二子者虽出於浮屠。而西山以其节。泗溟以其功故。地以人而重。寺之名於是乎甲于国中。按图志。唐乾元间。山人贞信设道场。奉弥勒观音菩萨像於此。号为乾凤寺。寺旧藏师畵像及愿佛银塔香鑪铁杖橇鞋珊瑚念珠各一。金袈裟一袭。世传如来牙事尤新奇。其说近於述异。而所谓石塔者至今尚存山中人皆言。夜或有瑞气为虹云。师名惟政。本姓任氏。密州人也。世有簪缨。长从恩师中德落发於寺之乐西庵。而师事西山大师休静。学莲华经。万历二十年倭寇朝鲜。休静自妙香山。募僧徒为义兵。与提督李如松大破倭兵于平壤。昭敬王。命为八道都摠摄义兵将。车驾还都。朝议主和。休静荐政自代。乞骸骨归。朝廷遣惟政于日本。於是和事成。先是新罗慈藏法师入西竺得如来牙十枚。後为倭所掠去。师乃恳辞乞还。以藏于寺即石塔是也云云。

报恩郡俗离山法住寺世尊舍利碑铭并序

(山僧汝寂庆秀撰)

略云。新罗中叶释尊舍利。来入东方。施於名山。皆僧建塔。而此山则舍利一颗。奉安於寺中。阅千载而完然如昨。信士白贵善。舍家赀。竪塔於寺之白虎(白虎谓左置也)因立碑纪之云尔

崇祯纪元後七十五年四月日(肃宗三十六年庚寅康熙四十九年)

麟蹄郡雪岳山凤顶庵塔奉安世尊舍利。世传慈藏律师。亲奉世尊舍利七枚。安于庵之西石台上七层塔。塔之东大石面。镌世尊舍利塔五大字。往往现瑞云。

海南大兴寺世尊舍利塔。大芚志云。舍利塔。在罗汉殿庭中。竹迷记云。世尊舍利所藏。

三国遗事记载前後所藏舍利

国史云。真兴王大清三年己巳。梁使沈湖送舍利若干粒。善德王代贞观十七年癸卯。慈藏法师所将佛头骨佛牙佛舍利百粒。佛所着绯罗金点袈裟一领。其舍利分为三。一分在皇龙寺。一分在大和塔。一分并袈裟。在通度寺戒坛。其余未详所在。坛有二级。上级之中安石盖。如覆镬。谚云昔在本朝相次有二廉使。礼坛举石镬而敬之。前感修蟒在函中。後见巨蟾蹲石腹。自此不敢举之。近有上将军金公利生。庾侍郎硕。以高庙朝。(高丽高宗)授旨。指挥江东。仗节到寺。拟欲举石瞻礼寺僧以往事难之。二公令军士固举之。内有小石函。函袭之中。贮以瑠璃筒。筒中舍利只四粒。传示瞻敬。筒有小伤裂处。於是庾公适畜水精函子。遂奉施兼藏焉。识之以记。移御江都。四年乙未岁也。古记或称百枚。分藏三处。今惟四尔。既隐现随人多少。不足恠也。又谚云。其皇龙寺塔灾之日。石镬之东面始有大班。至今犹然。即大辽应历三年癸丑岁也。本朝光庙四载也。塔之第二灾也。曹溪无衣子留诗云。闻道皇龙炎塔日。连烧一面示无间。是也。自至元甲子已来。天朝使差本国皇华争来瞻礼。四方云水辐凑来参。或举不举。真身四枚外。变身舍利碎如沙砾现於镬外而异香郁然。弥日不歇者比比有之。此末季一方之奇事也。唐大中五年。(新罗文圣王入代)朝使元弘所将佛牙。今未详所在。後唐同光元年癸未本朝太祖即位六年。入朝使尹质所将五百罗汉像。今在北嵩山神光寺。大宋宣和元年己亥。(睿宗十五年)入贡使郑克永李之美等所将佛牙。今内殿置奉者是也。相传云。昔义湘法师入唐到终南山至相寺智俨尊者处。隣有道宣律师。常受天供。每斋时。天厨送食。一日律师请湘公斋。湘至坐定既久。天供过时不至。湘乃空鉢而归。天使乃至。律师问今日何故迟。天使曰满洞有神兵遮拥。不能得入。於是律师知湘公有神卫。乃服其道胜。仍留其供具。翌日又邀俨湘二师斋。具陈其由。湘公从容谓宣曰。师既被天帝所敬。尝闻帝释宫有佛四十齿之一牙为我等辈请下人间为福何如。律师後与天师传其意於上帝。帝限七日送与湘公。致敬讫。邀安大内。後至大宋徽宗朝。崇奉左道。时国人传图谶曰。金人败国。黄巾之徒。(黄巾谓道士也)讽日官奏曰。金人者佛教之谓也。将不利於国家。议将破灭释氏。坑诸沙门。焚烧经典而别造小船。载佛牙。泛於大海。任其随缘。流迫于□。适有本朝使者至宋。闻其事。以天花茸五十领紵布三百匹行赂於押船内史。密授佛牙。但流空船。使臣等既得佛牙。来奏於是睿宗大喜。奉安于十员殿左。掖小殿。常钥匙殿门。施香灯于外。每亲幸日开殿瞻敬(按丽史睿宗十五年庚子(宋宣和二年)五月戊辰。迎入佛骨于禁中。初王字之使还。宋帝以金函盛佛牙头骨以赐。置外帝释院。至是置山呼亭云云。此与三国遗事所记小异)

至壬辰岁移御时。兦失复得。至庚午出都之乱。颠沛之甚。过於壬辰。十员殿监主禅师心监。兦身佩持。获免於贼难。达於大内。大赏其功。移授名刹。今住氷山寺。是亦亲闻於彼。

无极记云。按此录义湘传云。永徽初入唐。谒智俨。然据浮石。(义湘所创寺也)本碑湘武德八年生丱岁出家。永徽元年庚戌。与元晓同伴欲西入。至高丽。(谓高句丽)有难而回。至龙朔元年辛酉入唐就学於智俨。总章元年。俨迁化。咸亨二年湘来还新罗。长安二年壬寅示灭年七十八。则疑与俨公斋於宣律师处。请天宫佛牙。在辛酉至戊辰七八年间也。本朝高庙入江都壬辰年。疑天宫七日限满者误矣。忉利天一日夜。当人间一百岁。且从湘公初入唐辛酉。计至高庙壬辰。六百九十三岁也。至庚子年。始满七百年。而七日限已满矣。

高丽王子僧綂释煦。(大觉国师)逃入宋求法。还本国界。上表请擅行之罪。其文有曰。臣某言。臣闻。香城大士。慕四句而洒血忘疲。雪岭高人。闻半偈而投骸不惜。苟专求於正法。固难遵於宪章。臣某。中谢。伏念臣。觉苑微流秪林末叶。庆三宝勃兴之世。值四方静谧之朝爰念前修。常思游学。想玉华之茂范。始愧当仁。顾浮石之流风。终慙策蹇。往者。无贪性命。不惮艰危。涉万里之洪波。叅百城之善友。备寻真教。全赖圣威。以至慈恩贤首之宗台岭南山之旨。滥传炉拂。谬事箕裘。始同学步之人。已类知还之鸟。擅行之罪虽陷於严科。闻道之心寔甘於夕死。今奉勅赐圣考御容。并诸佛舍利。五十五善知识像。花严大不思议论等诸宗教藏五千余卷。於今月十二日。(中略)离明州。十九日放洋。已到国境云云。

恭愍王十五年夏四月。辛旽。与宰枢。延广州天王寺佛舍利。置王轮寺。戊寅。王率百官往观之。施黄金彩帛。又赐僧布八百匹。朝鲜世宗元年己亥。明帝求兴天寺所藏舍利。金渐启曰。僧竺丘为臣言石塔所藏舍利四枚。自新罗以来。世世宝藏。且有灵异。愿得留镇法门。上曰僧徒容有是言。然於国体则不可。天子求舍利。当以本土宝藏者进献。以表至诚。况石塔舍利。天子所知。岂可以是灵异旧物。匿不以献。上欺天子乎。

乞得舍利。或云分身舍利。亦云变身舍利

尚玄曰。按吴书赤乌四年。有康居国丞相子。姓康名僧会。弃俗皈缁。以游化为己任。行至建康。营立茅茨。设像行道。瓶中乞舍利。吴主孙权。因此建塔立寺。(即建初寺)度人为僧尼云云。此为乞得舍利之滥觞也。在我海东。乞得舍利。事蹟最多。具录于左。

高丽大瑜珈桐华寺住持五教都僧綂普慈国尊赠諡弘真碑铭云师至元四年自兴德寺移住俗离寺加僧綂。甲戌移住佛国寺。丙子(至元十五年)到通度寺。乞得舍利数枚。常置左右复分身多矣。每有乞之者。辄与之。亦不减数。

高丽平章事法喜居士闵渍撰国清寺金堂主佛释迦如来舍利灵异记有云。宣宗时大觉国师。始立天台六山。因卜地於松山西南麓(二一)创国清寺。为六山根本。造立释迦三尊。以为堂主。常演妙法。历代赖其福利。及国家中否。寺亦随废。中兴已来。方始重营。而未复旧基。故议未及於像设。今国统怆其佛座久虚。誓欲竭力造成。亦有大禅师而安。舍纳白银十斤。而未获干办之人。越皇庆二年癸丑夏。始闻上护军卢佑笃敬三宝。又能干事遂请而付以兹寺。亦纳白银十余斤。卢公乐从。如石投水。果能不日而成。巍巍金像。如从地而涌出焉。观者莫不嘉叹。及乎将安腹藏。道俗十余人。会于其家。诸物既备。舍利犹阙。又无可覔之处。相对咨嗟而已。会中有一信士。郑天甫者勃然而起曰。今国统洎诸施主所为若是真善。佛身舍利何求不获乎。卢曰然。即於所常挂壁白衣像前。令铺尺许皂罗。焚香三礼。举头见之。已有舍利一粒。莹然而出。众皆惊跃。相与就看。转转增多遂至无数。其色种种。青白玄黄。灿烂盈目。卢曰若有赤者五色备矣。其言未终。赤色者已出。连至四个。於是观者莫不流涕叹息。皆知佛境无隔。功德不虚矣。国綂闻之。不胜庆悦。乃作长偈以赞之。予欲观是像。往见卢公乞舍利处。正是市边陋屋。嚣尘秽气。四面交集。於中亦现如是灵瑞。是真佛力不思议也。尝见经中所说云。法身如虚空。法界即如来果如所说。若非法身与虚空同体。不垢不净。无去无来者。今此舍利。何从而出乎且色空无二。净秽无别。於是可见矣。但未知所感之诚。谓独在於卢郑两公欤。抑亦在於初发誓愿纳财之处乎。予谓比之於皷。革木桴手四者俱至然後。能发其声。斯亦或如革木或如桴手。共致之耳。

李穑撰梁州通度寺释迦如来舍利记云。洪武十二年己未秋八月廿又四日。南山宗通度寺住持圆通无碍辩智大师沙门臣月松。奉其寺历代所藏慈藏入中国所得释迦如来顶骨一舍利四毘罗金点袈裟一至京。谒门下评理李得芬。(时有外贼来欲得舍利故)李公闻舍利至。入白于内。今张氏之难作。不果者一月。賛成事臣睦仁吉。商议臣洪永通。启于上前。太后谨妃皆致瞻礼。而太后又施银盂宝珠。命内侍叅官朴乙生奉安于松林寺。李公重修是寺。设落成会故也。国中檀越无问贵贱智愚奔波祷舍利分身。李公得三枚。尹侍中得十五枚。桧城君黄裳之夫人赵氏得三十余枚。天磨山诸衲子得三枚。圣居山诸衲子得四枚。黄桧城亲得一枚。月松适出。檀越乞舍利而去。月松不尽知也。

砥平县弥智山龙门寺记云首阳大君。(即朝鲜世祖也)因母后现梦。造二佛八菩萨像。丁卯七月。(世宗大王二十九年明正统十二年)安于龙门寺。明年戊辰四月初八日。设庆赞法会。大君与夫人。(即贞善王后也)俱亲往祈祝。大君立誓于佛前曰。此会若无灵应。於法将退矣。与僧十员。立于佛前限七日。一心精勤。至第六夜。卓上有铿然之声。学祖曰。吾佛降灵矣。大君不胜惊喜。亲开香盒。中有六枚舍利。晃然放光。时夜将半。犹如白昼。浑界作金色。三日乃歇。大君泣泪曰。吾佛慈悲灵应果若是乎。遂为愿刹。

朝鲜金乖厓守温撰大圆觉寺碑铭云。世祖十年甲申夏四月庚戌。孝宁大君补於桧岩(扬州桧岩寺也)东岗竪石锺厝释迦舍利(未详所从来而疑或指空奉安者欤)仍设法会讲圆觉经。是夕如来现相空中神僧经行坛上。瑞气弥布放光照耀。甘泉普洽。舍利分身八百余粒。五月甲寅补具灵蹟奉舍利以闻。殿下与王妃顶礼于含元殿。舍利又分身四百余粒。百官上笺称贺。乃大赦中外。命建圆觉寺。又建窣覩姿。(塔也)十三层。安分身舍利。及新译圆觉经云云。

韩继禧撰兴天寺新铸锺铭序云。孝宁大君进释迦如来分身舍利二十五枚。上与慈圣王妃礼於内殿。又分身。安于含元殿。又分身。越丙辰大君又得又进。王妃礼於内殿。又分身。丁巳上亲制伽陁被之管弦。偕王妃供养於含元殿。又分身。前後所得分身舍利总一百又二。桧岩会中人自取去不知其几。上大欢喜。肆赦。发大誓愿。亲自翻译楞严经率宗亲政府六曹台省诸将。为祖宗及一切含灵。造如来像一躯。又为中宫世子。造一躯又梦观音地藏二菩萨相对之异。乃造二像。既成各安舍利於中。妥灵于禅宗兴天寺之舍利阁。上同王妃礼拜於宝座。燎香供养。

金守温撰洛山寺锺铭序云。世祖大王在位之十二年。幸洛山寺。瞻礼观世音大士相。于时舍利分身。五彩晶莹。

朝鲜阿育王塔

尚玄曰。按三国遗事。按古传育王命鬼徒每於九亿人居地。立一塔。如是起八万四千塔於闇浮界内。藏於巨石中。今处处有现瑞。盖真身舍利感应难思矣云云。朝鲜之鷄龙山岬寺。头轮山之大兴寺。(大屯志云。阿育塔。大小二塔。在挽日庵庭中。)长兴郡之天冠山。信川郡之九月山。灵岩郡之月出山。清道郡之云门寺。麟蹄郡雪岳山神兴寺之西台。皆有育王天真塔。或隐或现时有放光之瑞。若非佛缘之土。岂能若是乎。

○吊三武帝沙汰之厄

法轮转东。众星拱北。无颜色而开白眼者。惟儒道两教。而道尤甚焉。盖以其教理虽似相近。实未能及其万一。故猜忌之心。於是生焉。随其时君之趋向。肆其敌害之毒谋。是谓三武一宗之厄。(三武谓元魏太武帝。宇文问武帝及唐武宗也。一宗谓後周柴世宗也。)虽然。暂遭沙汰之厄。每得反动之势。愈往愈盛。着於史乘。班班可考。至我海东。则在高句丽末王之时。道佛相敌。高僧硕德。尽徙百济。未几国兦。道教亦熄。高丽之时。仅存一缕。而不敢喘息。朝鲜时代。有昭格署。但传形式。未敢谓教。今试历举佛运之厄如左。

道肆忌嫉。佛遭沙汰

第一元魏太武帝。信宰相雀皓及道士寇谦之。汰沙佛法。不五六年。崔寇族死。文帝大兴之。

第二宇文周武帝。信道士卫元嵩沙汰佛法。不五六年。元嵩贬死。隋文继兴之。

第三唐武宗。信道士李德佐赵皈真。沙汰佛法。不久疽发背崩。赵皈真赐死。宣宗复兴之。

第四後周柴世宗。沙汰佛法。未几宋太祖大兴之。

第五宋徽宗(道君皇帝)信道士林灵素。崇道教。改佛为大觉金仙。未几赐林灵素死。诏复佛号。钦宗追毁道士之官阶。

道请角法。佛常优胜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正月。五岳道士褚善信等。上表请决释道二教胜劣。帝乃於白马寺火验释道二教之经。道经尽毁。释经尽存。自是。天下靡然归佛。

梁大宝元年。是年。北齐文帝受东魏禅。建元天保。文帝甚信佛。从沙门僧稠。受菩萨戒。大兴三宝。初。金陵道士陆修静之徒。为梁武所弃。走入魏地。其道稍盛。及齐文事佛甚厚。静等忌之。诣阙。请与释氏角法。诏沙门法上当之。法上。举昙显。胜其术。於是。诏禁道教。道流遂绝迹齐境。

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史令传奕。七上疏请废佛。帝颇惑之。以奕疏。颁示诸僧。于是。法琳作破邪论。惠乘着辨正论。明槩撰决对论。李师政述内德论。并奏之。帝览诸论。悟奕党道毁佛。

元顺帝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僧道二家辩析。命烧毁伪道藏经印板。立石书其事。圣旨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

翰林院臣唐方杨文郁王构赵与李谦阎复李铸李磐王磐奉勑撰。正奉大夫枢密副使臣商挺奉勑书。光禄大夫中书左丞相监修国史臣耶律铸奉勑篆额。

至元二十一年三月初三日。诏遣资德大夫总制院使兼领功德使司事相哥。谕翰林院戊午。僧道持论。及至元十八年十月二十日。焚毁道藏伪经始末。可书其事于石。臣监等。谨按释总统合台萨哩所录事迹。昔在宪宗皇帝朝。道家者流。出一书。曰老君化胡成佛经。及八十一化图。镂板传布。其言鄙陋诞妄。意在轻蔑释门。而自重其教。罽宾大师兰麻总统。少林长老福裕。以其事奏闻。时上居潜邸。宪宗有旨。令僧道二家。同诣上所辩析。二家自约。道胜则僧冠首而为道。僧胜则道削发而为僧。僧问道曰。汝书为谕化胡成佛。且佛是何义。道对曰。佛者觉也。觉天觉地觉阴觉阳觉仁觉义之谓也。僧曰是殆不然。所谓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觉圆明。故号佛陀。岂特觉天地阴阳仁义而已耶。是时。上。特语近侍曰。吾亦先知仁义是孔子之语。谓佛为觉仁觉义。其说非也。道士又持史记诸书以进。欲出多说。侥幸取胜。帝师板的达发合师八(即发思八)曰。此是何书。道曰前代帝王之书。上曰汝今持论教法。何用攀援前代帝王。帝师曰。我天竺。亦有此书。汝闻之乎。对曰未也。帝师曰。我为汝说。天竺频婆罗王赞佛偈曰。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当其说是语时。老子安在。道者不能对。帝师又问。汝史记有化胡之说否。曰无。又问老子所传何经。曰道德经。曰此外更有何经。曰无。道德经中有化胡事否。曰无。帝师曰史记中既无。道德经中又无。其为伪妄明矣。道者辞屈。尚书姚枢曰。道者负矣。上命如约行罚。遣近臣脱欢。将道者樊志应等十有七人。诣龙光寺削发为僧。焚伪经四十五部。天下佛寺为道流所据者二百三十七区。至是悉命归之。道教提点甘志泉所据吉祥院其一也。据而弗归。至元十七年夏四月。僧人复为徵理。长春宫道流。谋害僧录广渊。聚徒持梃。欧击僧众。自焚廪舍。诬广渊遣僧人纵火。且声言焚米三千九百余石。他物称是。事达中书省。辩其诬。甘志泉王志真欵伏。诏遣枢密副使孛罗及诸大臣。覆按无异词。志泉志真就诛。劓刵流窜。凡十人。仍徵所声言米物。如其数。归之僧众。有道家伪经尚存。为言者闻诸皇太子。十八年九月。都功德使司脱因小演赤奏。台往年所焚道家伪经板本化图。多隐匿未毁。其道藏诸书。类皆诋毁释教。剽窃佛语。宜皆甄别。於是上命枢密副使。与前中书左丞文谦。秘书监友直。释教总綂合台萨哩。太常卿忽都于思。中书省容省使都鲁。在京僧录司教禅诸僧。及臣等。诣长春宫无极殿。偕正一天师张宗演。全真掌教祁志诚。大道掌教李德和。杜福春。暨诸道流。考证真伪。翻阅兼旬。虽卷帙数千。究其本末。惟道德二篇。为老子所着。余悉汉张道陵。後魏寇谦之。唐吴筠杜光庭。宋王钦若辈撰造演说。凿空架虚。罔有根据。诋毁释教。以妄自尊崇。复爱慕其言而窃为己有。假阴阳术数以示其奥。裒诸子医药以夸其博。往往改易名号。传注讹舛。失其本真。文所载符呪。妄谓佩之。令人商贾倍利子嗣蕃息伉俪谐和如鸳鸯之有偶。将以媒[泳-永+(瑶-王)]乱而规财贿。至有教人非望。佩符在臂则男为君相。女为后妃。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刀劒不能伤害之语。其伪妄驳杂如此。留之徒以诳惑愚俗。自道德经外。宜悉焚去。臣等同辞以闻。上曰道家经文。传讹踵谬。非一日矣。若遽焚之。其徒未必心服。彼言水火不能焚溺。可姑以是端试之。俟其不验。焚之未晚也。遂命枢密副使孛罗。守司徒和礼霍孙等。谕张宗演祁志诚李德和杜福春等。俾各推择一人。佩符入火。自试其术。四人者奏言。此皆诞妄之说。臣等入火。必为灰烬。实不敢试。但乞焚去道藏。庶几澡雪臣等。上。可其奏。遂诏谕天下。道家诸经。可留道德二篇。其余文字及板本化图。一切焚毁。隐匿者罪之。民间刊布诸子医药等书。不在禁限。今後道家者流。其一遵老子之法。如嗜佛者。削发为僧。不愿为僧者听其为民乃以十月壬子。集百官于悯忠寺。焚道藏伪经杂书。遣使诸路。俾遵行之。臣磐等。闻老氏之为道也。以清净为宗。无为为本。谦冲以处己。损抑以下人。非有贪欲好胜之事。厥後枝分派列。徒属寝盛。袭讹成伪。夸诞百出。清净一变。而为污秽。无为一变。无所不为。如汉之文成五利。致身求仙。恍惚诞幻。帛书饭牛之诈。黄金可成之妄。一旦败露。为武帝所诛。三张之徒以鬼道惑众。倡乱天下。为皇嵩嵩曹魏所灭。宋王浮昔居上清宝籙宫与女冠为奸。林灵素自称神霄紫府僊卿。禳大水不验。并为徽宗诛窜而死。迨金末年复有麻被先生銕笠李二人。以奸谋秘计。出入时贵之门。肆为[泳-永+(瑶-王)]污之行。咸受显戮。历代以来。若此之类。不可胜数。追惟祸乱之源。奸宄之本。率皆假符籙以神其教。托伪经以警其俗。横肆巧诬。倡为诡状。诋毁圣教。寇攘内典。固已悖老氏不争不盗之禁矣。及陷刑辟。皆是孽自内作。复将谁咎哉。且夫释氏之教。宏濶胜大。非他教所拟伦。历百千世。圣帝明王莫不尊崇。东冐扶乘。西极昧谷。氷天桂海。山河大地。昆虫草木。胎卵湿化。有情无情。百千万类。皆依佛荫。生息动止於天地之间。故天上天下。惟佛为尊。超出乎有生之表。归极乎无碍之真。智周三界。神妙诸方。泽及大千。功用不宰。其大有如此者慈航所至。无溺不援。法雨所沾。有生皆润。悯世人之沉沦幻海。颠覆迷津。展转多生。流连累劫。将使之脱凡企圣。蠲弊崇真。故神光破沉晦之门。大觉指无生之路。其仁有如此。何意狂谋。輙形妬忌。虽积毁销骨。众煦漂山。法体圆成。初无小玷。譬如盲人之毁日月。何伤日月之明。井蛙之小河海。奚损河海之大。多见其不知量也。钦惟圣天子。识超四谛。道慕三乘。叅无象之真空。传法王之心印。所以尊崇之礼。皈向之诚。矫百伪以从真。黜郡邪而归正。有不容不严者焉。况乎笔墨劝[婬-壬+(工/山)]。妖术误世。恣为欺诳。皷荡群愚。若不大为改革。则邪说肆行。枉道惑众。其如天下後世何。凡天下之理。有善有恶。有正有邪。有真有伪。常混然而同处。杂然而并行。自非禀上圣之资。诞生知之性。智出庶物。明照群情。则红紫之乱朱。洼[泳-永+(瑶-王)]之变雅。是孰得而辩明之哉。由是言之。圣天子匡济真图。翼扶大法之功至矣。槩诸圣不可有加矣。于以凿含灵之耳目。开正途之荒秽。使般若之光。永乎无际劫。遍满恒河沙界。延洪圣寿於无疆。衍緜储君之福利鼎祚於亿万年之久者。庸有既乎。是可述也。臣磐等。敬为之书。以贻後人。俾为老氏之学者。有所警焉。

○辨两文公排斥其论

儒者之斥佛。莫如唐之韩文公。宋之朱文公。而韩之应声者有欧阳文忠公。朱之同情人有程明道程伊川张横渠等。今云两文公者。举一而例诸也。

支那唐宋诸儒之辟佛者。皆傚韩欧程朱。固无论已。而我朝鲜。受其影响。亦莫不以韩欧为据。即如郑道传之佛教杂辨。(见东文选)犹有文战之风味。至於李鼊之焚像。尹衡之劫经等。直是武断之麤行。亦不得见於宋儒者也。又如宣祖大王。答舘学儒生辟佛疏曰。在首善之地。讲论者道义也。期待者程朱也。宜益动心忍性。切磋琢磨。敬义夹持。表里交养。为他日真儒。上辅寡君。下泽斯民。治隆俗美。则吾道之衰。异端之盛。不足虑也。何必如太武之诛沙门毁佛寺之为哉。又如肃宗大王九年下教曰。予尝读韩文之佛骨表。因见何蕃传。又见宋之陈东欧阳修之事蹟。千载之下。令人起敬。予欲以此三人。立小祠於成均之傍。欲令今日诸生。有所观感。大臣儒臣。皆无异辞。云云。

【反辨】支那太虚禅师。曰。佛教自东汉。至初唐。为印度中国过渡之时代。自梁至唐初为中国佛教各宗派之创辟时代。唐初为佛教大成时代。自陈隋至唐末。为中国佛教之全盛时代。过兹以往。即为锁关。为守成。为渐衰。为衰极之时代矣。抑唐代以前。道教徒妬佛教之蒸蒸日上。每兴狂诋佛教。诸大师亦不惜与之明辨折诤。故又宜名之曰。佛道之竞争时代。从五代而度入宋明。则便为儒释之竞争时代矣。然两文明相遇。不竞争则不足以调和。道教初无文明之价值。故几经折挫之後。便深形不竞。唯儒佛两教。各以正当之旗鼓。高邃之学理。愈竞争而愈光荣。自宋明以来。殆如金丹换骨。一气同宣。其根柢上。已不能复离而二之也。其所以致此之理由。固何在哉。盖儒之与佛。皆具有高妙深广之真理者。使其儒之为真儒也。既知佛理之深广高妙。未有不心折神服。五体投地於佛者。故朱晦翁曰。「儒者欲待看通佛典。再来辟佛。佛典未看通。早被佛降服去矣。如人在关河上行。不知不觉便行入番界」。斯言也诚明言也。非亲身历阅过者。不能道其只字。晦庵流览佛经。至繁极博。此语其一生之供状乎。然儒者不欲与佛竞争则已耳。苟欲与佛相竞而辞以辟之。必曰研究佛理。深知佛故。庶足以捣其中坚。攻其要害。否则鲜有不如昌黎之见穷於大颠者。然待其既知佛理之深广高妙。又鲜有不如晦庵之供状者。佛者之於儒。亦复如是。此佛之与儒。所以愈竞争而愈调和。愈别异而愈通融也。今试将有唐以来佛教之关系。更略陈之。中国佛教。自唐初各宗派大成之後。降至晚唐。禅宗之风弥畅。真言俱舍三论成实头陀诸宗。渐归湮役。而戒律净土。入各宗兼带行之。专修已少。天台华严慈恩三宗。虽尚足相雄并峙。经过五代离乱。亦多散失。独禅宗。经惠能道一百丈诸祖之後。化溢山海。气吞河岳。焕然灿然。若梅花之瓣。一裂成五。曰临济曰曹洞曰沩仰曰云门曰法眼。道香芬馥。慧照辉皇。殆有眼耳鼻舌者。所不能自掩也。故有宋有明之间。儒释之竞争与调和。关系於禅宗者独多焉。禅宗之衰也渐於南宋。甚于元明。明之末叶。有紫栢憨山密云诸尊宿。又稍稍振起。而净土之有莲池。教观之有幽溪蕴益。雪浪交光。龙象济济。殆与阳明诸贤。同一气运生者。今则禅刹满禹域。欲少观古德之遗风余韵。亦不复可得矣。

儒者之辟佛。始于韩愈。然愈虽工于文章。而性情刚愎。见识浅陋。当世之人。鲜有信尚其说者。宋时欧阳修。特负学者之硕名。因爱韩愈之文章。泛重其品行学识。至颂其辟佛诸说。与孟子同功。九州学者。於是乎。竞以辟佛。为第一急务。若非辟佛。则不足以为儒生者。不能求学识於文章之外。求文章於学识之中。文章学识。混而不知辨。此当时学者之大谬也。张商英儒而深于禅者。尝着论曰护法论。条列韩欧辟佛诸说而深斥之。至夫周程朱张辈。非韩欧吠影吠声之比。空谷论尝畧揭其渊源与心术。其学问之得自佛。固不容掩也。然以朝三暮四之技。弄後人於不觉。无过乎晦庵。试原其学佛而排佛之意。盖欲後世学者。莫窥其学问之自来。以崇拜其为天人为神圣。而不敢踰越其识见而已。但其心虽苦。其志实愚。天下之聪明。岂一手所能障也。

至夫陆王诸子。其造诣之高明精微。实较程朱为尤故其得于佛而似于禅者亦尤之。盖程朱虽浸[泳-永+(瑶-王)]于佛。而禅宗一道。则尚徜徉乎门外。陆王则言到行到。较之古禅德。亦不多让。其示别於佛。实似之者愈深。防之者愈甚。所以自卫。有不得不然者耳。要之儒得佛而益明。佛得儒而益通。宋明之际之佛教。以僧界之形式论之。较隋唐为衰。以儒佛之精神论之。实由变而通。由通而转盛耳。何耶。盖宋明之学说。皆合儒佛为一鑪而冶出者。其言语文字上。虽落落不合。其意思理想上。固莫不息息相通者也。虽谓其卫儒而排佛者。皆卫佛而排佛者。蔑不宜也。虽谓其学于儒者。皆学于佛者。蔑不宜也。故曰宋明为佛教之变时代云。

迨乎前清。其衰也始真衰矣。迨乎近今。其衰也始衰。而濒于亡矣。从全球运开。泰西文明。过渡东亚。中国之政教教术。莫不瞠焉其後。佛教实後而尤後者。中国今之佛教固早失代表全亚之势力矣。

夫佛教渡入亚洲时代之後。亚洲诸国。虽皆为佛教国。而或仅保其余喘。或祗承其绪流。或但传其皮相。唯我中国。煇皇俊伟。发扬光大。独能概佛教之全体大用而无遗。斯亦足豪矣。然僧侣之自局为化外。竪儒之相歧为异端。以致影响未能大着。効功不甚足观。浸及今日。大有江河日下之势也。第宋明而下。佛儒道三教。均渐有一道同风之概。而入於睡眠态度。要亦致衰之一原因欤。今社会思潮复杂。激刺既深。醒觉亦多。吾佛教其庶几蹶而复兴乎。

【世界时代】最近三十年中。日本僧侣之四出传教。欧美各洲。皆已有佛蹟流入。且研究佛学者。寔繁有徒。印度尝设有一摩诃菩提会。(大正二年八月。来京城传佛舍利之锡兰岛僧达磨婆罗。即摩诃菩提会之记者也。)入会者不下数十万。抑多欧美人。其大势固已駸駸然趋入世界之时代矣。(又云印度大乘经典散失已久。摩诃菩提会长。尝致书金陵杨文。会(仁山)居士。拟邀中国之精于大乘者。诣彼学习梵文。取中国诸大乘经典转译入印度。)今而後之佛教。势必日趋于通便精辟。凡有学问头胸者。皆能言其理趣。心其信仰。而不复局於僧界之一部分。可断言矣。中国佛教之不发达。以佛学局於僧界。以僧界。局於方外阻之也。虽然。中国而着宗教史。舍佛教必无足纪述。中国而着学术史。周秦之後。舍佛教必无足颜色。晋唐六七百年间学界中稍可人意者。仅一文中子而已。然此亦据儒学一方面而言之耳。若兼佛学言之。虽较之春秋战国时。亦不稍减。故斯时也。乃中国学术史上最衰之时代。亦中国学术史上最盛之时代。宋明之际。已具如前论。庸可以僧界局方外拘哉。其以僧界局方外拘者皆取形式。而不取精神者耳。然今日之中华民国。既度入世界时代。政教学术。无不一变。佛教固非变。不足以通矣。宋明之际。一变而儒学益以明。佛学益以通。今能乘世界之思潮。再一变之。古今东西之政教学术。皆将因之而愈明云云。

尚玄曰。高丽崔瀣曰「不知佛无以为儒。不知儒。亦无以为佛」。此诚达论也。但今之儒者掇拾程朱之语录。仰吸韩欧之唾余。固守四百年前之思想。动辄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佛之一字。掩耳不闻。虽然现今。佛之声教。徧满世界。如城东之老妪。虽欲不见佛面。得乎。如天上之众生。虽欲不闻法皷。得乎。

○高丽末世儒风始起

高丽忠烈王三十年(元大德八年)

五月。置国学赡学钱。赞成事安珦。以其余赀。付博士金文鼎送江南。画先圣及七十子之像。又购祭器六经诸子史以来。至是。珦以密直副使致仕李[怡-台+产]。典法判书李瑱为经史教授都监。於是禁内学馆。及内侍三都监五库愿学之士。七馆十二徒诸生。横经受业者以数百计。又谀闻琐录云。高丽安文成公珦。尝作诗。书于学宫曰。香灯处处皆祈佛。丝管家家尽礼神。独有一间夫子庙。满庭春草寂无人。慨然以兴起斯文为己任。纳臧获百口于成均馆。卒後配享文庙。○六月国学大成殿成。初元耶律希逸。以殿宇隘陋。甚失泮宫制度。劝王重新文庙。以振儒风。至是乃成。王诣国学。忽怜林元从之。七馆诸生。具冠服迎谒于道。献歌谣。王入大成殿。谒先圣。命密直使作入学颂。林元作爱日箴。以示诸生。

忠宣王即位之戊申(元至大元年)

十一月辛未。王。在金文衍家。百官。会梨岘新宫。王。下教曰一。大成至圣文宣王。百代之师。春秋释奠。朔望祭享。诸儒聚会。宜加精洁。一。儒宗弘儒侯薛聪。文昌侯崔致远。并宜加号。

忠肃王元年甲寅(元延佑元年)

教曰化民成俗。必由学校。迩来。成均馆不勤教诲。诸生皆弃其业。朔望之奠。二丁之祭。辞以他故而不与焉。有乖先王之典。其令祭酒。每行奠谒。务崇修洁。诸生不与者。徵白金一斤。以充养贤库。又十二年乙丑冬十月。教曰其祭文宣王十哲七十子。本国文昌侯弘儒侯。务致蠲洁。

恭愍王元年(元至正十二年)

八月。始开书筵。教曰。元老大臣大夫士。轮番入侍。进讲经史法言。

恭愍王六年(元至正十七年)

春正月。命修中外学校。○冬十月谏官李穑等。请行三年丧。从之。

恭愍王十五年(元至正二十六年)

十二月。郭永锡。(元中书检校)谒文庙。见学舍荒颓。谓舘伴李穑曰。吾闻贵国。自古右文。何至是耶。穑曰国学火于辛丑。王方务息民。至於宫禁。尚未营葺。此乃开城府学也。王闻而甚惭。

恭愍王十六年(元至正二十七年)

以判开城府事李穑。兼大司成。增置生员。又择经术之士金九容郑梦周朴尚衷朴宜中李崇仁等。皆兼学官。先是舘生不过数十。穑更定学式。每日坐明伦堂。分经授业。讲毕。论难忘倦。於是学者坌集。程未性理之学始兴。时经书至东方者唯朱子集注耳。梦周讲说发越。超出人意。闻者颇疑。及得胡炳文四书通。无不脗合。诸儒尤加叹服。穑亟称之曰。梦周论理。横说竪说。无非当理。推为东方理学之祖。梦周迎日县人。为人豪迈绝伦。有忠孝大节。少好学不倦。精研性理之学。深有所得。时俗丧祭专尚桑门法。梦周始令士庶。仿朱子家礼。立家庙。奉先祀。又内建五部学堂。外设乡校以兴儒术。

【朝鲜】五百年间。凡设学校。(国学乡校)而养士。御经筵而讲道。及释奠祀圣。科举取士之制。悉依丽氏之法。

尚玄又曰自尧舜禹汤文武。以至伊傅周召箕微等诸圣之遗法。统以言之曰。儒教。况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乎。故今以箕子之来朝鲜。断为儒教输入之始云尔。支那自尧舜以来。洪范五行之说。殆为学述之质干。

尚书云。鲧湮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卑洪范九畴。彝伦攸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

其子既以其道。陈於周武王矣。则其来化朝鲜之民。亦应以此道教导之。乃无疑之事。盖洪范九畴。所谓五行五纪稽疑庶徵。无非阴阳历数吉凶卜筮风雨休咎之事。按文献备考。「涵虚子曰。箕子率中国五千人入朝鲜。其诗书礼乐医巫阴阳卜筮之流。皆从往焉」。以是验之。朝鲜之人。沈痼於阴阳五行术数之说。从古已然。即自箕子洪范流传者耳。(见後星湖洪范说)

高丽儒教。始於讲经。终於科试。朝鲜时代。亦复如是。儒之为教。政治性质。十有八九。凡国学乡校所养之士。皆为将来出而事君立身扬名之准备者。故儒教亦谓名教。其所蕴养者。个个皆是崇王而黜伯。是古而非今。辄曰

「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又曰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言」

如是胶守。不识活用。借如今世。欲使去琼宫瑶台而处土阶茅茨。则是不可能之事也。欲使弃厚禄套大礼服之时装。而用山龙文华虫章之法服。则亦不相当之事也。一代自有一代之文物制度。居今之世。必欲行古之道。不通之甚。古之一儒者。对人言曰。若人平生。能行论语中一句之训。则可为君子人也。对曰吾平生实行论语中三句之训。而犹未为君子人。问何三句。对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狐貉之厚以居」。此语虽涉戏谑。盖为讥讽世之业儒者。口尧舜。语孔孟。而无其实耳。支那归熙甫云「今科举所举千二百人读其文。莫不崇王黜霸。贬萧曹而薄姚宋。信如所言。是朝家三年之中。例得臯夔周孔千二百人。岂有是哉」。佛云末法时代。有教理而无行果。末季之弊。儒佛同辙也。

海东儒教。至高丽郑梦周始振兴之。其讲性理也。祖朱子。设乡校也师朱子。剏祭礼也仿朱子。朝鲜五百年间儒风。悉依郑氏之遗法。虽名儒辈出。而讲道论理。要不出程朱之范围。其曰理气。曰礼说等。朱说之外。无他事焉。若有一字新说。则辄斥为异端。间有见识卓越之人。稍为改订经书之一二句读。亦必科之以斯文乱贼。故五百年间儒学界在黑洞之中矣。朝鲜儒者之尊朱子。甚於尊孔子。犹如朝鲜禅者之尊祖师甚於尊佛。何以然也。盖诸佛书所云比丘比丘尼之丘字。非孔圣之讳乎。虽然儒家不能令改之。而青岩寺定慧大师本号晦庵。以其与朱子同号。儒论羣起。不胜其势焰。终乃改称晦堂。验此一事。可以证之也。

溯考朝鲜一代。若论儒之有保守之性者。李退溪先生是也。(崇考亭黜姚江)儒之有经世之学者柳磻溪。李星湖。丁茶山三先生是也。儒之能自创己见者。则韩芸翁先生是也。儒之能发明真理者李东武先生是也。今列五人之略传于後。

柳馨远。号磻溪。字德夫。文化人。(文化人者。谓籍贯也。後四仿此)宽之後。光海壬戌生。公生才二岁。能悲哀号慕。不食肉。三四岁。凡遇日用事物。必问本末。至其极处。草木禽虫。皆不忍伤害。五岁通算数。就学於伯舅李监司元镇。姑夫金判书世濂。一读辄诵。七岁读禹贡。至冀州。翻然起舞。问之。对曰。不图二字之尊重。至於此也。十岁。善属文。通经传百家。论难出人意表。李金二公叹曰。此等才古或有之耶。十三四岁。慨然有慕圣贤之志。专心为己之学。於举业不屑也。丙子避虏乱。将王父母母夫人及两姑以行。王父年老。三家家属。仗公一丁男。时年十五。有强盗出山谷拦道。一行惧。公挺身曰。人孰无父母。尔无震惊我父母。行装从汝取去。盗感其言散去。甲申以後。连遭丧故。南归于扶安县愚磻洞居焉。公书室。在松台下竹林中。藏万卷书。竹扉常掩。麋鹿昼行。公顾而乐之曰。古人云静而後能安能虑。旨哉言乎。每月夜。弹琴而歌。歌用周诗。音用汉语。声律若出金石。其衿韵飘洒。真天下之高士也。丁未有唐船。漂泊耽罗。皆福建人。不薙发。公往见。操汉音。问中朝事。有能文者郑喜曾胜等。流涕言。永历帝保有南方四省。今为永历二十一年云。取装中历书示之。果然。公悲喜作诗。公所着。有随录四十余卷。又有正音指南。武经四书。舆地全志。郡县制。理气总论。论学物理。经说问答。记行日录。续纲目疑补。东史纲目条例。东国历史。东国可考。朱子纂要。东国文献。纪效新书。节要。书说。书法。参同契抄。地理羣书等诸书。皆经国济民之书也。

洪启禧作传曰。居最滨海。常置大船四五。制极便利。畜骏马。日可行四百里。藏良弓美箭。鸟铳数十。以教家僮及村氓。至今愚磻一里。多有以善炮名者。尝裒聚水路朝天记。及漂海人所录。以记诸站。某处夷险。历历如指掌。至於文艺词章。兵谋师律。阴阳律吕。天文地理。医药卜筮。算计方译之类。亦皆旁通。而天下山川之险易。道路之通塞。海外蛮夷之俗。无不周知。虽道释异端之说。亦必深究而别其是非。十年苫块已婴奇疾。癸丑春卒。年五十二。有白气亘天。见者异之。特赠执义。

磻溪随录二十六卷。今行于世。英祖十三年。其孙柳薰之所刊行者。其随笔大概。田制田制後录。田制考说。田制後录考说教选之制。教说考说。任官之制。任官考说。职官之制。职官考说。禄制。禄制考说。兵制。兵制後录。兵制录考说。续编诸书。

李瀷。字子新。号星湖。骊江人。肃宗辛酉生。幼聪颖绝人。博览羣书。及仲兄剡溪潜。罹祸无意於世。弃举业。从兄玉洞游。慨然有求道之志。除监役。不就。年八十三卒。所着有治水辨。洪范说。朔望明魄。後天图说。着卦考。启蒙翼传。日月蚀。黄赤道。潮汐。历月岁差律准。量衡。贡举。选举。学制。用人。朋党。均田。田制。水利赋税。户口。粜籴。兵制。奴婢释放。钱獘。政治更张等说。凡於改革旧制。无有余力。又尊慕退溪先生。编道东录。李先生礼说。四七新编。四书三经心近。家礼。小学疾书。及藿忧录。僿说。稻谱。乡居要览。并遗集等书。公尝曰。百世无善治。由於三孽。尊君抑臣。自嬴政始。汉不能革。用人尚阀。自魏瞒始。晋不能革。文辞科式。自杨广始。唐不能革。三孽不去。不足以言治。三者之中。科举尤害。公於天文星算律历。无不精通。考井田法。与洪范洛书相通之义。命门人安顺庵鼎福。撰东史纲目。

星湖先生所着洪范说云。洪水之世。尧舜临上。大禹受命治之。皇天眷顾。锡以洪范九畴。九畴者洛书也。天既以此锡之。岂更有可锡之九数耶。何以为证。洛书之位。生数之二。与成数之八。分明相易。而洪范二五事之肃乂哲谋圣。与八庶徵之肃乂哲谋圣。亦为相应。范与书之初非两物可知也。孔子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之锡人。非如人之口耳相传。如河之出图。伏羲演之为卦。此便是这物。洛之为范亦犹是也。然则洛书自一至九凡九字。即洛书本文。洪范之自初一曰至威用。六极合六十五字。乃大禹演出者。其实一事也。范之排列位次。不过依洛书而为之。其二八互易之类。明有脉络可寻。此岂偶然而然者耶。或疑大禹洪范。不见当时。而历殷至周。因箕子而始阐。然。帝典曰。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惠畴即天锡之九畴也。遂因平水之功。命为司空。使宅百揆。命稷播谷。食货之任也。命契敷教。司徒之任也。命臯为士。司宼之任也。此九畴之中八政之概也。(中略)东史所录。只举八条。而又失其五。後人摸索不着。强以五伦当之。非也。洪范之绝於天下行於东土。自箕子始。箕子岂不能晓其先後之序耶。五行五事之外。首先当施者八政也八政之急先当设者。非司寇之任耶。东俗所传三条。不过如此。东人以为八政之外别有八教者。讹传而无人辨得出也。後张良得之。为汉家草创之制。意者。前代树国定乱时规模如此。而箕子述之也。以箕子而设洪范。何物不备。自此东俗相传。尚有可验。如平壤四区之田。的是殷制。而通国白衣亘古不变。天子失官。学在四夷。非虚语也。婚礼之作。自殷王始。故归妹之六五曰帝乙归妹。泰之互体为归妹。故泰之六五亦曰帝乙归妹。其丁宁裕後如此。殷制尚白。故贲之六四曰。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婚媾白马。自殷始也。按丽史。忠宣王尚元公主。币用白马八十一匹。馔用本国油蜜果。皆婚媾之常例。今闾里之婚。必用白马。古俗不废。据洪范八政。此旧司徒之职也。以此求之。苟非箕子当时遗教。此俗何从而有之乎。此亦礼失求野之一证也。

丁若镛。字美庸。号茶山。英祖壬午生。又号俟庵。又号洌樵。其儒学经济。实磻溪後之一人。而其学术渊源。出於星湖者也。(公每称星湖曰夫子)正祖己酉。生员文科。以抄启文臣。庚戌与金履乔同荐翰林。因崔景岳台疏。不赴试。後膺召试。又不供职。配湖沿旋放。壬子正月。与韩致应。同擢本舘录。明年陞同副承旨。又以与兄若锺。共看西学事。乙卯七月。左迁金井察访。放归。即除谷山府使。丁巳复除承旨。及正祖昇遐。纯祖辛酉。坐兄若锺西学狱披谪康津。戊寅放还。凡十九年。丙申卒。年七十五。赠吏判。諡文度。公识博古今。志存民国凡名物度数。百家技艺。无不精通。文章经学。亦超绝世伦。真旷世之伟才。古来罕覩之硕儒也。遭世迍邅。在谪数十年。所着书甚富。有诸经讲义。与犹堂集。疆域考。牧民心书。钦钦心书。雅言觉非。物名考。医学要监。等数百卷。皆经世济民之术。至言要道之攸在也。

韩锡地。字平仲。号芸翁。(初号芸庵)清州人。英祖己丑。生于咸兴。仕止殿叅。家居着书。有明善录。曰致知。(上中下篇)辨谬。(上中下篇)阐奥。(上中下篇)书凡九篇。屡十万言。不蹈前人之窠臼。别出自己之机杼。格物致知。阐发幽奥。年九十五卒。先生卒後约百年。出李济马东武子。剏四象学说。在儒学界。始放大光明焉。

【朝鲜总督府】设立经学院于旧成均舘。置大提学一人。副提学二人。祭酒五人。司成若干人。直员若干人。京城及十三道置讲师各一人。各郡乡校亦置直员各一人。奖励儒学务期实用。(明治四十四年六月十五日朝鲜总督府令第七十二号)

尚玄曰。今世皆以孔子之道为政治学哲学。不认定以宗教。大正四年八月十六日。朝鲜总督府令第八十三号。颁布布教规则。认神道佛道及基督教为宗教。而儒教不与焉。今之世界。文运大进。政治宗教。判为两途。非复昔日混一之观。盖支那者。儒教原产之国。而亦几千年儒教之国也。今则异前。其据如左。

「国务院呈孔教不能为国教文(中华民国三年即当大正三年)

为呈明事。定孔教为国教一事。海内士夫之交请賛同者。儳焉不可终日。而反对者流则谓国教定於一尊。有损个人之信仰自由。必启宗教之纷争惨祸。其交请主持者。亦儳焉不可终日。二者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虽其主张各异。要皆为奠定国基范围人心起见。与夫异教相攻。甲说乙驳者。纯然不同。惟政府於此二者之间。熟察国家趋势。横览世界潮流。窃以为神权作用。既不宜於人类进化之时期。而政教分离。又已成为列强所行之政策。则与其定国教於宪法。实不如许国民以自由。此非仅亦政府大公无我之心。而其实即为维持世界之用。此中意指。请畧撮陈。夫其所谓国教者即全国国民所奉宗教之谓。大凡创一宗教者。其制行必坚固卓绝。其宅心必仁恕慈厚。而又附会之以天堂地狱之说。缘饰之以普度众生之词。故其人得成为教主。其言得着为教规。其衣鉢之传嬗愈绵。亦信徒之归依愈众。笃信死守。相习成风。只求其宗教之能亘古长存。虽赴汤蹈火毁身灭体。而亦不惜。灵魂信仰之作用。其力有如此者。姑无论。怪力乱神胥圣人所不语。诗书易礼咸载治平之大经。孔子无一有类於宗教家也。即使有一二遗言。能依附以明道。比例以说教。而当此科学昌明宗教多门之日。执全国人而与谈神道。夫既有所不能强他教徒以崇拜一宗。势亦徒滋其扰。则请定孔教为国教。与国教必定於一尊之说之非谙於时势者也。

中国数千年来。毫无宗教之争。诚为历史上一大特色。而究其所以不启纷争之故。则以诸子百家。各成学说。虽间有党同伐异出主入奴者。亦只成为学说之派别。而无关於教门之争持。虽历朝君相。备为孔子之尊崇。然因其学说之有政治而尊之。故能於一国之中。合佛教徒道教徒而各相安以无事。使历朝因尊孔之故。而即明定孔教为国教。恐欧洲新旧教相仇之战。十字军翼教之战。早已演成惨剧於中国矣。夫异教相争之祸。欧人既已痛定思痛。而日筹所以补救之方。而我乃为之特树门墙。独标教帜不为前车之殷鉴。不思来轸之方遒。则将来之妨害安宁。贻患社会。并即因之以搅乱世界和平者。宁复可为思议乎。况在今日之民国。为五族所共和。即以汉满民族而论其崇奉释迦回回天主耶稣各教者。是否於国内潜伏有势力在。若一旦定孔教为国教。则彼释迦回回天主耶稣各教徒。其将默尔而息。抑将羣起以争。此不可不预为虑及者也。而况漠北之蒙古。崇信佛教喇嘛。天西之藏卫。皈依红黄两派。西北之回疆又专为穆罕默特之信仰。蒙藏回三者。其土为我国之领域。其人为我国之人民。均属被治於我国法律之下。若一旦定孔教为国教。则试问。对於蒙藏回三省信教问题是否使其弃旧所有佛回等教而专信孔教。抑或仅存孔教为国教之虚名。而使之崇奉其原有之教。如前之一说。不惟事实上不能办到。并即立起蒙回藏分裂之端。如後之一说。则政府既为统一国教起见。又何取乎有名无实之政策。由此观之。则孔教之不能定为国教。与国教之不能定於一尊。彰彰明矣。且夫宗教之在今日。其於政治上早已不成问题。而犹或利用之者。则以宗教所至之处。即为国力所至之处也」云云

由是观之。支那之人。今亦洞知宗教之所以为宗教。政治之所以为政治。尊重人民信仰之自由。顾虑国家利獘之关系。与南宋诸儒大为不同。是亦世界之潮流之所使然也夫

○四象学说人禀性情

李东武先生者。全州人。咸兴望族。世业儒。其祖进士攀五。尝梦见一龙马。济大川而来入其家。觉而公诞焉。时宪宗大王三年丁酉三月十九日也。乳名济马。因以行于世。字务平。号东武。有大志。好读书。十余岁。通经史。散家财。济穷困。周游四方。观风察俗。名闻于朝。(金大将基锡荐于朝)招为别选军官。旋授镇海县监。不一年弃之去。李太王丙戌。土匪猖獗转入北道。陷咸兴府。杀害长吏。时公适家居。府中吏民。舆而迎之。请靖匪乱。公以威德执匪魁。延道伯。咸镜一道。赖以全安。以功授高原郡守。不久又弃去。庚子九月二十一日。卒于咸兴。公有二子。长曰龙海。次曰龙水。门人金永宽。韩稷渊。宋贤洙。韩昌渊。韩台彬。魏俊赫等。(栗洞契局)塟公于府西士里栗洞之原。从公之生营也。公於经术。宗韩芸翁先生。而其格物致知穷理尽性。出自易学。着有东武遗稿。格致考。东医寿世保元等书。创四象学说。盖其学即心理也。性理也。生理也。医理也。若人。扩充其学。则万事可以治。善用其情。则百病可自安。寔济众之津筏。(先生。自跋东医寿世保元。曰万室之邑。一人陶则器不足也。百家之村。一人医则活人不足也。必广明医学。家家知医。人人知病然後。可以寿世保元云云。诚仁人之言也。)亦知人之水镜。盖性相之妙理。莫如周易。而哲学之应用。亦莫如四象呜呼。东武子。其殆圣者乎。

四端论

人禀脏理。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而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

人趋心慾。有四不同。弃礼而放纵者名曰鄙人。弃义而而偷逸者名曰懦人。弃智而饰私者名曰薄人。弃仁而极慾者名曰贪人。

五脏之心。中央之太极也。五脏之肺脾肝肾。四维之四象也。中央之太极。圣人之太极高出於众人之太极也。四维之四象。圣人之四象。旁通於众人之四象也。

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四不同中。有一大同。天理之变化也。圣人与众人一同也。鄙薄贪懦之心地清浊。四不同中。有万不同。人欲之濶狭也。圣人与众人万殊也。

太少阴阳之短长变化。一同之中。有四偏。圣人所以希天也。鄙薄贪懦之清浊濶狭。万殊之中。有一同。众人所以希圣也。

圣人之脏四端也。众人之脏。亦四端也。以圣人一四端之脏。处於众人万四端之中。圣人者。众人之所乐也。圣人之心无慾也。众人之心。有慾也。以圣人一无慾之心。处於众人万有慾之中。众人者。圣人之所忧也。

然则天下众人之脏理。亦皆圣人之脏理。而才能亦皆圣人之才能也。以肺脾肝肾圣人之才能。而自言曰我无才能云者。岂才能之罪哉。心之罪也。

浩然之气出於肺脾肝肾也。浩然之理出於心也。仁义礼智四脏之气。扩而充之。则浩然之气出於此也。鄙薄贪懦一心之慾。明而辨之。则浩然之理出於此也。

圣人之心无慾云者。非清净寂灭如老佛之无慾也。圣人之心。深忧天下之不治。故非但无慾也。亦未暇及於一己之慾也。深忧天下之不治而未暇及於一己之慾者。必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不厌而教不倦者。即圣人之无慾也。毫有一己之慾则非尧舜之心也。暂无天下之忧则非孔孟之心也。

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则气注肺而肺益盛。怒情促急则气激肝而肝益削。太阳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肺大肝小也。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情促急。怒性宏抱则气注脾而脾益盛。哀情促急则气激肾而肾益削。少阳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脾大肾小也太阴人喜性广张。而乐情促急。喜性广张则气注肝而肝益盛。乐情促急则气激肺而肺益削太阴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肝大肺小也。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则气注肾而肾益盛。喜情促急则气激脾而脾益削。少阴之脏局。所以成形於肾大脾小也肺气直而伸。脾气栗而包。肝气宽而缓。肾气温而畜。

肺以呼。肝以吸。肝肺者呼吸气液之门户也。脾以纳。肾以出。肾脾者出纳水谷之府库也。

哀气直升。怒气横升。喜气放降。乐气陷降。哀怒之气上升。喜乐之气下降。上升之气过多则下焦伤。下降之气过多则上焦伤。

哀怒之气顺动则发越而上腾。喜乐之气顺动则缓安而下坠。哀怒之气阳也。顺动则顺而上升。喜乐之气阴也。顺动则顺而下降。

哀怒之气逆动则暴发而并於上也。喜乐之气逆动则浪发而并於下也。上升之气逆动而并於上则肝肾伤。下降之气逆动而并於下则脾肺伤。频起怒则腰脇频迫而频荡也腰脇者肝之所住着处也。腰脇迫荡不定则肝其不伤乎。乍发喜而乍收喜则胷腋乍濶而乍狭也。胷腋者脾之所住着处也。胷腋濶狭不定则脾其不伤乎。忽动哀而忽止哀则脊曲忽屈而忽伸也。脊曲者肾之所住着处也。脊曲屈伸不定。则肾其不伤乎。屡得乐而屡失乐。则背顀暴扬而暴抑也。背顀者肺之所住着处也。背顀抑扬不定则肺其不伤乎太阳人有暴怒深哀。不可不戒。少阳人有暴哀深怒。不可不戒。太阴人有浪乐深喜。不可不戒。少阴人有浪喜深乐。不可不戒。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三复大禹之训而钦仰之曰帝尧之喜怒哀乐。每每中节者。以其难於知人也。大禹之喜怒哀乐。每每中节者。以其不敢轻易於知人也。天下喜怒哀乐之暴动浪动者。都出於行身不诚而知人不明也。知人。帝尧之所难而大禹之所吁也。则其谁沾沾自喜乎。盖亦益反其诚。而必不可轻易取舍人也。

虽好善之心。偏急而好善。则好善必不明也。虽恶恶之心。偏急而恶恶。则恶恶必不周也。天下事宜与好人做也。不与好人做。则喜乐必烦也。天下事不宜与不好人做也。与不好人做。则哀怒益烦也。

哀怒相成。喜乐相资。哀性极则怒情动。怒性极则哀情动。乐性极则喜情动。喜性极则乐情动。太阳人哀极不济。则忿怒激外。少阳人怒极不胜。则悲哀动中。少阴人乐极不成。则喜好不定。太阴人喜极不服。则侈乐无厌。如此而动者。无异於以刀割脏。一次大动。十年难复。此死生寿夭之机关也。不可不知也。

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天禀之已定。固无可论。天禀已定之外。又有短长而不全其天禀者。则人事之修不修。而命之倾也。不可不慎也。

太阳人怒。以一人之怒而怒千万人。其怒无术於千万人。则必难堪千万人也。少阴人喜以一人之喜而喜千万人。其喜无术於千万人。则必难堪千万人也。少阳人哀。以一人之哀而哀千万人。其哀无术於千万人。则必难堪千万人也。太阴人乐。以一人之乐而乐千万人。其乐无术於千万人。则必难堪千万人也。

太阳少阳人。但恒戒哀怒之过度而不可强做喜乐。虚动不及也。若强做喜乐而烦数之则喜乐不出於真情而哀怒益偏也。太阴少阴人。但恒戒喜乐之过度。而不可强做哀怒虚动不及也。若强做哀怒而烦数之则哀怒不出於真情而喜乐益偏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未发而恒戒者。此非渐近於中者乎。喜怒哀乐已发而自反者。此非渐近於节者乎。

扩充论

太阳人。哀性远散。而怒情促急。哀性远散者。太阳之耳。察於天时而哀众人之相欺也哀性非他。听也。怒情促急者。太阳之脾。行於交遇而怒别人之侮己也。哀情非他。怒也少阳人。怒性宏抱而哀情促急。怒性宏抱者。少阳之目。察於世会而怒众人之相侮也怒性非他。视也。哀情促急者。少阳之肺。行於事务而哀别人之欺己也。哀情非他。哀也太阴人。喜性广张而乐情促急。喜性广张者。太阴之鼻。察於人伦而喜众人之相助也喜性非他。嗅也。乐情促急者。太阴之肾。行於居处而乐别人之保己也。乐情非他。乐也少阴人。乐性深确而喜情促急。乐性深确者。少阴之口。察於地方而乐众人之相保也乐性非他。味也。喜情促急者。少阴之肝。行於党与而喜别人之助己也。喜情非他。喜也太阳之耳。能广博於天时。而太阳之鼻。不能广博於人伦。太阴之鼻。能广博於人伦。而太阴之耳不能广博於天

时。少阳之目。能广博於世会。而少阳之口。不能广博於地方少阴之口。能广博於地方。而少阴之目。不能广博於世会。

太阳之脾。能勇綂於交遇。而太阳之肝。不能雅立於党与。少阴之肝。能雅立於党与。而少阴之脾。不能勇统於交遇。少阳之肺。能敏达於事务。而少阳之肾。不能恒定於居处太阴之肾。能恒定於居处。而太阴之肺。不能敏达於事务。

太阳之听。能广博於天时。故太阳之神充足於头脑而归肺者大也。太阳之嗅。不能广博於人伦。故太阳之血不充足於腰脊而归肝者小也。太阴之嗅。能广博於人伦。故太阴之血充足於腰脊而归肝者大也。太阴之听。不能广博於天时。故太阴之神不充足於头脑而归肺者小也。少阳之视。能广博於世会。故少阳之气充足於背膂而归脾者大也。少阳之味。不能广博於地方。故少阳之精不充足於膀胱而归肾者小也。少阴之味。能广博於地方。故少阴之精充足於膀胱而归肾者大也。少阴之视。不能广博於世会。故少阴之气不充足於背膂而归脾者小也。

太阳之怒。能勇统於交遇。故交遇不侮也。太阳之喜。不能雅立於党与。故党与侮也。是故太阳之暴怒。不在於交遇而必在於党与也。少阴之喜能雅立於党与。故党与助也。少阴之怒。不能勇綂於交遇。故交遇不助也。是故少阴之浪喜。不在於党与而必在於交遇也。少阳之哀。能敏达於事务。故事务不欺也。少阳之乐。不能恒定於居处。故居处欺也是故少阳之暴哀。不在於事务而必在於居处也。太阴之乐。能恒定於居处。故居处保也太阴之哀。不能敏达於事务。故事务不保也。是故太阴之浪乐。不在於居处而必在於事务也。太阳之交遇。可以怒治之。而党与不可以怒治之也。若迁怒於党与。则无益於党与而肝伤也。少阴之党与。可以喜治之。而交遇不可以喜治之也。若迁喜於交遇。则无益於交遇而脾伤也。少阳之事务。可以哀治之。而居处不可以哀治之也。若迁哀於居处则无益於居处而肾伤也。太阴之居处。可以乐治之。而事务不可以乐治之也。若迁乐於事务则无益於事务而肺伤也。

太阳之性气。恒欲进而不欲退。少阳之性气。恒欲举而不欲措。太阴之性气。恒欲静而不欲动。少阴之性气。恒欲处而不欲出。

太阳之进。量可以进也。自反其材而不庄。不能进也。少阳之举。量可以举也。自反其力而不固。不能举也。太阴之静。量可以静也。自反其知而不周。不能静也。少阴之处。量可以处也。自反其谋而不弘。不能处也。

太阳之情气。恒欲为雄而不欲为雌。少阴之情气。恒欲为雌而不欲为雄。少阳之情气恒欲外胜而不欲内守。太阴之情气。恒欲内守而不欲外胜。

太阳之人。虽好为雄。亦或宜雌。若全好为雄。则放纵之心必过也。少阴之人。虽好为雌亦或宜雄。若全好为雌。则偷逸之心必过也。少阳之人。虽好外胜。亦宜内守。若全好外胜则偏私之心必过也。太阴之人。虽好内守。亦宜外胜。若全好内守则物欲之心必过也太阳人。虽至愚。其性便便然犹延纳也。虽至不肖。人之善恶。亦知之也。少阳人。虽至愚其性恢恢然犹式度也。虽至不肖。人之知愚。亦知之也。太阴人。虽至愚。其性卓卓然犹教诱也。虽至不肖。人之勤惰。亦知之也。少阴人。虽至愚。其性怛怛然犹抚循也。虽至不肖。人之能否。亦知之也。

太阳人。谨於交遇。故恒有交遇生踈人虑患之怒心。此心出於秉彜之敬心也。莫非至善而轻於党与。故每为亲熟党与人所陷而偏怒伤脏。以其择交之心不广故也。

少阴人。谨於党与。故恒有党与亲熟人择交之喜心。此心出於秉彜之敬心也。莫非至善而轻於交遇。故每为生踈交遇人所诬而偏喜伤脏。以其虑患之心不周故也。

少阳人。重於事务。故恒有出外兴事务之哀心。此心出於秉彜之敬心也。莫非至善而不谨於居处。故每为主内做居处人所陷而偏哀伤脏。以其重外而轻内故也。

太阴人。重於居处。故恒有主内做居处之乐心。此心出於秉彜之敬心也。莫非至善而不谨於事务。故每为出外兴事务人所诬而偏乐伤脏。以其重内而轻外故也。

太阴之颔。宜戒骄心。太阴之颔。若无骄心。绝世之筹策。必在此也。少阴之臆。宜戒矜心少阴之臆。若无矜心。绝世之经纶。必在此也。太阳之脐。宜戒伐心。太阳之脐。若无伐心绝世之行检。必在此也。少阳之腹。宜戒夸心。少阳之腹。若无夸心。绝世之度量。必在此也。

少阴之头。宜戒夺心。少阴之头。若无夺心。大人之识见。必在此也。太阴之肩。宜戒侈心太阴之肩。若无侈心。大人之威仪。必在此也。小阳之腰。宜戒懒心。少阳之腰。若无懒心大人之材干。必在此也。太阳之臀。宜戒窃心。太阳之臀。若无窃心。大人之方略。必在此也。

○朝鲜古代神教已行

檀君神教

朝鲜檀君。教有二途。一为神教。奉事桓因天是也。一为仙派。传承广成子是也。按大倧教书神檀实纪云。

〔檀国檀君〕桓因。桓雄。桓俭(一云檀因檀雄檀君)是为三神。上元甲子十月三日。桓俭以神化人。持天符三印。降于太白山檀木下。乃设神教而教民。时人民被化。归者如市。有神市之称乃置三千团部。开天二百二十五年戊辰十月三日。国人推戴神人为壬俭。是为檀君。国号檀。(称号倍达)娶匪西岬河伯女为后。生太子扶娄当洪水。命彭虞治山川。奠民居。神志掌书契。高矢治田事。一百四十七年庚寅。自太白移都平壤。改国号朝鲜。一百九十一年甲戌。遣太子扶娄往夏禹氏涂山会。封支子于扶余。以余守己为濊君长。使其子九人分掌诸郡。以裶天生为南海上长。设祭天坛。(坛在江华摩尼山)筑三郎城。後徙都唐庄京。(京在信川今庄庄坪是也)二百十七年庚子三月十五日。入阿斯达山。(今信川九月山)化神御天。开天二百十七年。在君位九十三年。传不知几世。历一千二百十二年。太白阿斯达。皆有祠。

【参考】三国遗事 古朝鲜(王俭朝鲜)

三国遗事云。魏书云。乃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经云无叶山。亦云白岳。在白州或云在开城东。今白岳宫是。)开国号朝鲜。与高(避尧作高)同时。古记云昔有桓国(谓帝释也)(尚玄曰。桓国。▆是桓因之误。帝释名桓因。)庶子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视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雄。率徒三千降於太伯山顶(今妙香山)神坛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中畧)神雄生子号曰坛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唐尧即位元年戊辰。则五十年丁巳。非庚寅也。疑其未实。)都平壤城。始称朝鲜又移都於白岳山。阿斯达又名亐(一作方)忽山。又今弥达。御国一千五百年。周虎王即位己卯。封箕子於朝鲜。坛君乃移於唐藏京。後还隐於阿斯达。为山神。寿一千九百八岁。(人间百年为帝释天一昼夜然则一千九百八岁。尚未满二十昼夜也。)

【参考】青鹤集。(青鹤上人者。朝鲜羽流也。姓魏名汉祚。有弟子云鹤。云鹤又有弟子。曰龙岑居士赵汝籍。朝鲜宣祖时人。撰青鹤集。)

一日。魏先生。(青鹤上人)登九月山。翠窟子问曰。檀君何以迁唐庄里。先生曰。檀君有才子四人。曰夫娄。夫苏。夫吴。夫余。夏后会诸侯於涂山。夫娄奉使入朝。九夷猰[狂-王+俞]之乱。夫余会集中外国讨平之。国有疾病。夫吴医药而活之。山多猛兽。夫苏火猎而攘之。是四王子功冠当世。业垂後辟者也。帝尧九年之水。大禹八年之治。洪水滔天。泛滥登莱之海。浿水涨溢。平壤沈潜。四王子来登是山。相土地之宜。都于唐庄里。(今三圣祠之地)今观其水势东走。原土(乾)燥。日後。若茸津潮生。马岭石立。此地重为王者之宅矣。(此段编于岁乙酉宣祖十四年之下)

【参考】神志秘词。(按星湖僿说云。神志秘书。不知谁作。安鼎福(顺庵)注曰权擥应制诗注云。神志。檀君时人也。世号神志仙人云。)

如秤锤极器。秤干扶踈梁。锤者五德地。极器百牙冈。朝降七十国。赖德护神精。首尾均平位。兴邦保太平。若废三谕地。王京有衰倾(尚玄曰三谕地疑即三国遗事所谓三危太伯也)

〔檀君世纪〕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渤海。濊。貊。东沃沮。沸流。肃慎。三韩。定安。辽。金。皆其苗裔也。(神檀实纪已下仿此)

〔檀君疆域〕东至大海。南踰鸟岭。西渡辽河。北跨黑水。

〔族綂源流〕檀君之裔曰倍达。(檀君之世人民号檀为倍达。今音转为朴达。)种族分为五派。一曰朝鲜族。二曰北扶余族。三曰濊貊族。四曰沃沮族。五曰肃慎族。

〔教化源流〕东方始无君长。神人率其属三千。降于太白山檀木下。谓之神市。立为君。是为檀君。(海东乐部太白檀歌)

檀君以神设教。其神有风伯雨师云师。主治人间三百六十六事。(古纪)

檀君立教。主谷。主命。主刑。主病。主善恶。以男女。父子。君臣。衣服。饮食。宫室。编发盖首之制化之(古纪)

太古自黑水至汉南。有九小国。各保一方。曰畎族。曰干族。曰方族。曰黄族。曰白族。曰赤族。曰玄族。曰风族。曰阳族。是谓九族。檀君以神教化之。(古史)

东方檀君首出。以神圣之化。教民厚勤。济济为强族。教名。扶余曰代天教。新罗曰崇天教。高句丽曰敬天教。高丽曰王俭教。每十月拜天。(续宛委余编)

我东倧教。误指为仙教。然。实檀君设教也。(东事类考)

国有玄妙之道。实乃包含三教。接化羣生。且如入则孝於亲。出则忠於君。鲁司寇之旨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周柱史之宗也。诸恶莫作。诸善奉行。竺乾太子之化也。(崔致远鸾郎碑序及三国史)

主神有统治全世界之无量智能。而不见其形体。坐於最上之天。在地上者皆其驱使小神。又扶余族论曰宗教拜天。(满洲志)

〔历代祭天〕箕子为周武王陈洪范九畴。其三八政。三曰祀。所以报本追远而交神明也箕氏之世。神人大顺。民知所从而方内泰宁。及卫满之季。神人无主。(神事志)

扶余。十月。大会祷天神。歌舞鼓吹。名曰迎鼓。

濊貊。每十月祭天。昼夜歌舞。名曰舞天

马韩。每十月农事毕。国邑各立一人主祭。祭天神名曰天君

高句丽。每岁三月十月。大会祭天。名曰东盟。

百济。每岁四仲月。祭天。名曰郊天

新罗。因三韩俗。以十月祭天。昼夜聚饮。鼓瑟歌舞。蹋地为节

高丽。十月二日。燃灯。事天神。

辽。每岁十月。用豫和乐祭天神。金承辽俗。於三月九日。拜天射柳。(已上神檀实纪)

【现代倧教】前韩光武八年丙午。罗喆吴赫等。复创檀君神教。改称大倧教。(倧字义上古神人)

明治四十五年壬子。金教献。柳瑾等。刊行三一神诰

大正三年甲寅金教献。柳瑾等。博考旧史。纂辑神檀实纪。仍刊行之

大正五年丙辰。大倧师罗喆。入于九月山三圣祠。自经死。殉教也。以遗嘱。推金教献。继为大倧师。

尚玄曰。檀君神教。实与佛经中所言天者。大体相似。欲界凡有六天。而其第一天。名四天王天。(东方天。西方天。南方天。北方天)修十善业者。(四十二章经云。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同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婬。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乐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得生天国。第二天。名忉利天。居须弥山顶。有三十三天宫故。亦名三十三天。忉利天主。名释提桓因。译云能作天主。即帝释天王。亦云帝释菩萨。

「经云。四天王天。有五大神。常随侍侧。半月三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四天王常以八日。勅诸使者。汝等。按行世间视察人民。孝父母。敬沙门(识心达本源曰沙门)及长老。受斋持戒布施者。使者奉教。具戒善恶。闻恶不悦。言善则喜。十四日。王常遣太子。按行天下十五日。四天躬自履历然後。诣善法殿。具启帝释。闻恶则忧。言善则乐」。

桓雄天王。受天之符。降生人间。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等三百六十余事。则与经说相符。又桓因天主也。桓雄天神也。桓俭受天命之神人。三神一体。教化人民。彼耶稣教所云。圣父圣子圣神。为三位一体。又云。耶稣以天主之独生子。受天主命降生救世。又以十诫铭。为生天之因。与修十善业生欲界天。节节对照。一一类似。若以年代计之。则檀君降生。已为四千年。而耶稣降生。不满二千年。檀俭之久。倍於耶稣。而早已有此等神话。真可谓奇中之奇者也。

「经云。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於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於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於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为人主。我於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檀耶。俱以天主之子。受命降生。救世度人。抑亦菩萨之现身欤

檀君仙派

按青鹤集。金蝉子曰。卞沚记寿四闻录者。记吾东道流之丛。有曰桓仁真人。(桓仁料是桓因之误)受业于明由。明由受业于广成子。古之仙人也。桓仁为东方仙派之宗。桓雄天王。桓仁之子也。继志述事。又主风雨五谷三百六十余事。以化东民。檀君继业。化行千年。九夷共尊之立为天王。篷亭柳阙而居。陶发跨牛而治。主世一千四十八年。入阿斯(达)山。(即九月山也。檀代方言。呼九曰阿斯。呼月曰达。)仙去。子孙蕃衍。当其时。大国九。小国十二。大抵皆檀氏也。其後。有文朴氏。居阿斯(达)山韶颜方瞳。能传檀君之道。永郎者向弥山人也。行年九十。有婴儿之色鹭羽之冠。铁竹之杖。逍遥于湖山。遂传文朴之业。马韩时。有神女宝德者。御风而行。抱琴而歌。貌若秋水之芙蓉。是承永郎之道焉。新罗初。有瓢公者。(瓢公疑是瓠公之误)自东海。乘瓢而来。为罗国名宰。煑玉而食。茹木而衣。呼风唤雨。驱禽喝兽。其终也。入雪岳山。是则仙家别派也。驾洛国居登王时。有岩始仙人者。自七点山而来。貌滢寒玉。语类梵音。见王於招贤台曰。君以自然为治。则民以自然成俗。馈以太牢。辞不受。索枫香桔梗而餐。此则瓢公之流派也。勿稽子者。罗时名臣。有功不赏。携琴入斯彛山。春居林木。冬居穴室孝恭王时。玉龙子见之于枫岳山。稚颜雪肤。提壶而歌。以问年考之。几八百岁矣。是则七点之裔也。玉宝高者。学金山人李纯者。(皆)习隐高士也。是乃宝德之分派也。大世仇柒。泛舟南海。元晓道诜。托身西教。是乃勿稽之余韵。崔致远。精敏文章。卓越诸人。十二入唐。二十八东还。与僧定玄贤俊为道友。其所经过处。若庆州之南山。刚州之氷山。陕州之清香。智异之双溪。皆其胜也。晚入伽倻山。不出。是得大世仇柒之余风。其後清平山之李茗。头流山之郭舆。是亦一派也。崔谠韩惟汉。是亦同德也。惠勒。阿道。黑胡。翯仙皆释门之高人。取袭其影光者。僧丁皓者。故典书李伯搏之弟也。虽托迹山门。而希慕仙真。下居汉阴山。啗果吃蔬。自号慕真堂。尝过降州亭。遇一少年。清谈亹亹。令人爽衿自号栢林居士。姓名韩湜。遂题诗壁上曰。曾见先朝李种辰。东风二十四回春。题诗华表千年柱。洒泪青山一掬尘。枫岸晓锺神勒寺。烟沙晚笛广陵津。秋风缓击沧沧枻。楼上无人识洞宾。仍步入江雾中。後考金孟隐逸录。韩湜者。高丽明宗时人。以其父顺。为郑仲夫所害。故入山学道云。(此段文编于岁戊子宣祖二十一年之下)

又按青鹤集中。云鹤先生事蹟。(门人龙岑居士赵汝籍撰)有曰。朝鲜明宗大王十四年七月初八日申时云鹤先生。生于麟蹄玄高村。年五岁。妣新平李氏。移于新溪。栗滩东。先生从焉。年才十六。便有云林高趣。且得先君遗书。而不求仕宦。专意穷格。万历乙亥。(宣祖八年)夏四月。坐于家前槐木亭。读周易。忽有一优婆塞。从傍窃听。良久曰。吾遍八路。阅人多矣。未有如君者。君可谓入道者。袖出一卷授之曰。持此入山。则师友善类。先生问居住姓名。不告而去。後问诸师席。则乃东海中修然子孙文载也。先生入澹定山中居焉。

岁壬午。(宣祖十五年)卖药锦嶂江。江边逢一人。头戴弊阳子。(竹笠)杖丁公杖。一见先生。便出肝胆。半晌探讨。遂订期於五台山麒麟台。果如其期往。则七个仙人。列坐岩上。先生瞻拜於七人。七人含笑揽袖。各告其道号。而不告姓名。居前者则金蝉子。锦嶂江所遇者也其次彩霞子。翠窟子。鹅蕊子。桂叶子。花坞子。碧落子也。此七人者。抱高世之才。达天人之物。不遇於时。遯迹江湖。游天下而夷汉无阻焉。同师事青鹤上人。青鹤上人者。我东甲山人也。姓魏名汉祚。字仲炎。少从百愚子。能格物致知。长逢华客杨云客。俱学异术然後。徧游诸国道观山林。晚而东还。卜宅於青鹤洞。故曰青鹤上人。於是。七人引先生访青鹤洞。同师事魏先生。魏先生号先生曰片云子。余即片云之门人也。余於戊子岁。(宣祖二十一年)以落榜举子。失意还归。路遇片云於楮滩。初不相识。先生便呼曰关西赵汝籍。胡为栖栖。余乃惊异之。遂师事焉。负笈立雪。于今六十年矣。一自先生没後。但恐高人踪迹永为泯没。故提掇向来耳闻目睹。若干事蹟而记。

青鹤上人曰。湖南金蝉汉挐之英。关西翠窟鸭绿之灵。燕人彩霞阳和後身。楚人花坞曹彬还魂。辽东鹅蕊羽林之星女真桂叶河魁之宿。惟彼太原之碧落塞上猛虎之精。海西片云云中。白鹤之魂也。

燕山时。有惠孙者。号百愚子。字裕後。居金城菩提津边。为人玄默。终日如愚。然穷义理达冥契。知来数已往之事。学通见远闻之术。寔为前後无双之士。第以族寒家贫。混迹农商。终致鸟没空山惜哉。百愚子。尝有诗曰。闲望浮云知世事。静观潮水悟天机。可见其胷中洒落自然之态也。

岁壬寅。魏先生。召诸子曰。吾可以谢绝世事。正月十五日。晨起徘徊。仍步入大兰山雾中。遂不复还。诸子皆散去。金蝉片云。从曹先生。(彩霞片云。曾入燕京。逢曹玄志。即杨云客门人也曹曰。中原将为毡裘之域。故吾方择地求居。而闻朝鲜汉拏山。自古兵祸不到处今将转向朝鲜矣。遂与偕来。)南入济州。行至茂朱德裕山。曰此可便居。何必汉挐。筑室同居采药织履以为食。曹先生。字通远。号五竹居士。亦号梅窓。金蝉子。姓李名彦休。字弘道其父与祖。世有隐德。为道家真骨。金蝉後改号松栖。片云号云鸿。又改云鹤。讳一曰思渊。一曰挺元。一曰承祖。字胤夫。姓李。与松栖同贯也。

岁甲寅五月。梅窓松栖云鸿。入智异山采药。宿於李芳普之贞心斋。芳普修道力穑。又多储药物。颐养精气。真仙家风味也。三人淹留累月。因往同游湖山。过松岗寺。有诗曰长廊一磬诸僧饭古殿残灯众佛眠。过草溪黄芚津。芳普又有吟曰。人影半迷踈树岸。蝉声遥挂夕阳枝。至身弥岛。芳普又吟曰。芦洲旅雁声中白。枫岸鸣蝉响外红。梅窓皆称善。至日洞岩间。有题诗曰。穿云一路不分明。客到山门独鹤迎。丹岸雨添瑶草画。碧崖风落玉碁声。闲花老栢千年在。乱石飞泉百道争。世有名区人不识。孰能於此养心精芳普击节叹曰如我辈。不敢执鞭於其门也。松栖曰。吾函丈青鹤之所作也。先生佳作甚多。且如三日浦边晨沐发。四王峰上夕飞筇。又曰。衣湿洛东江上雨。履穿薛罕岭头云。又曰。三过万二千峰月。惟有松风涧水知。之句。诸子皆莫及。先生尝穪洪汉仁天摩山诗。有出尘之态。其诗曰。朝上白云峰顶观。暮投岩下孤云宿。夜深僧静客无眠。杜宇一声山月落。梅窓过伊川熊耳滩转入戱灵山采药。松栖有诗曰。(人蔘)采尽采当归。神莫抽茎石耳肥。落日锺声何处寺。云生半壁一灯微。

梅窓松栖云鸿。入金刚山灵源洞。宿於小庵。庵有一僧。松络草衣。貌如寒玉。眼如晨星自云。西蕃僧。遍游天下。在中国时。名称性圆。在朝鲜名穪能皓。所食松子栢叶。及六天气水也自以佛法神力。周游无碍也。号洞见堂。一见梅窓。便托深契。永夜悬灯。细论玄理。余其时。适随後参听高论。盖雪岳杨云客。跨风御云。流游诸天。下潜九泉。通神参化故谓之天遁。青鹤魏汉祚。御神驾风。挥拓八极。观风察俗。知人知鬼。故谓之地遁。松栖谓之仙遁。梅窓谓之人遁。云鸿谓之神遁。洞见谓之佛遁。梅窓与皓。连床露脚。夜以继日。所吟亦多。皓之诗曰。菊带秋霜垂艳色。梅当腊雪放寒香。又曰。月当晦夜千江黑。春到阳城百草青。未几。皓与松栖。往湖南珍岛郡。得小艇浮海南。去入花台地无儒佛无文武之处。梅窓告别而去。

尚玄曰。「按首楞严经。佛告阿难。复有从人。不依正觉。修三摩地。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处。有十种仙。彼诸众生。坚固服饵。而不休息。食道圆成。名地行仙。(以药饵驻一期之寿。而不能轻举名地行。)坚固草木。而不休息。药道圆成。名飞行仙。(飡黄精松栢之类。久而身轻。名飞行)坚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圆成。名游行仙。(炼金石还丹之类。化骨易形。撮土点石。以游戱人间。名游行。)坚固动止。而不休息。气精圆成。名空行仙。(乘阴阳运止。以调气固精遗形涉空。名空行。)坚固津液。而不休息。润德圆成。名天行仙。(鼓天地咽津液。氷雪婥妁。不交世欲。与天无异名天行。)坚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圆成。名通行仙。(吞吸精色。服虹饮雾。粹黛潜通。名通行。)坚固呪禁。而不休息。术法圆成。名道行仙。(能以术法。述道自然。名道行。)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澄凝精思。久能照应。名照行。或存想顶门而出神。系心脐轮而炼丹。皆思忆圆成也)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内以坎男离女。疋配夫妻外即采阴助阳。摄卫精气。名精行。)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存想化理。心随邪悟。能大变化。其行绝世。名绝行)是等皆於人中链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深山或大海岛绝於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云云。

由此十种仙。观彼十二人(杨云客魏青鹤金蝉子彩霞子翠窟子鹤蕊子桂叶子花坞子碧落子片云子曹梅窓及僧能皓)一一行履如烛照焉。今朝鲜人。十之八九。好谈秘诀。亦信追数玄武发书。太乙通精。奇门遁甲。术数之书。为所爱好。未始非此等人之遗风也。

五斗米教(按汉末张鲁在蜀奉五斗米教盖张氏世为天师即支那仙派也)

三国遗事。高丽(即高句丽)本记云。丽季武德贞观间。国人争奉五斗米教。唐高祖闻之。遣道士送天尊像来。讲道德经。王与国人听之。即二十七代荣留王即位七年。(唐)武德七年甲申也。

回回教

朝鲜世宗大王九年丁未夏四月壬戌。礼曹启。回回之徒。衣冠殊异。人皆视之以为非我族类。羞与为婚。既为我国人民。宜从我国衣冠。不为别异。且回回大朝会颂礼宫。停罢从之。

基督教(西学(或)天主学(基督教初入之时名称曰西学或天主学))

朝鲜相传宣祖朝时。李廷龟。(号月沙)为辨诬使入明。徐阁老光启。赠遗天主教书籍持还。此为西教书籍东来之嚆矢。又仁祖九年辛未。(崇祯明四年)岁贡使郑斗源入北京。见天主教师陆若汉。得书籍及望远镜时辰锺等物而来。英祖十七年辛酉。译官安国麟等。入北京。见西洋人戴进贤等。得日月交食表等书来。正宗七年。(清乾隆四十八年西历一千七百八十三年)岁贡使李承薰入北京。谒天主教师葡萄牙国人汤亚立山。入教领洗。还授其所学於李德祚。而渐传於京畿地方。至正祖十四年。天主教信徒尹保鲁。随特使赴北京。谒汤亚立山。请派西洋人教师一名。未得达其志。其後罗马法王。以朝鲜定为北京驻在神父之传教区域。北京主教。命派清国人神父周文谟。来京城传教。适值国禁。尹保鲁被斩刑。周文谟避往忠清道内浦等地。潜伏信徒家。密事传教。按佛文朝鲜教会历史。则朝鲜宪宗二年丙申。(清道光十六年西历一千八百三十六年)佛兰西国天主教宣教师毛五芳。自北京教会派来朝鲜。(天主教即加持力教。(【韩】【韩】【韩】)又云基督旧教。以其教皇在罗马。故亦云罗马教。此教称呼宣教师曰。神父。先是有一神父派来者。至辽东中途病死云云)到鸭绿江。换着土服。间关入境。时有朝鲜信徒为导引者。昼伏夜行。至原州地。隐居于陶民之家。至今朝鲜域内之陶民。多信天主教者。以同业相引之故也。

李太王三年丙寅。(清同治五年西历千八百六十六年)禁天主教。(国太公执政时)二十三年丙戌。(西历一千八百八十六年)北美合众国耶稣教宣教师(牧师)元斗佑。(长老教派(【韩】【韩】【韩】【韩】【韩】【韩】【韩】))亚扁薛罗(美美教亦云监理教派(【韩】【韩】【韩】【韩】【韩】))来。越明年丁亥。英吉利国伦敦宗古圣教。(亦基督教)宣教师佉五。富来。前韩光武元年丁酉。露西亚国希腊教(亦基督教)宣教师(亦称神父)尼骨罗来。

前韩隆熙二年戊申。(西历一千九百九年)英吉利国耶稣教救世军正领。(今之大佐)许嘉斗。独逸国天主教宣教师(亦称神父)谢禹越相继而来。设会传教。(耶稣教亦云基督新教。即布路太斯坦摅(【韩】【韩】【韩】【韩】【韩】【韩】)教译云反抗教也。以马丁路得反抗罗马教皇而改立之故也此教称。宣教师曰牧师。曰长老。)

天主与耶稣不是别教。乃同一基督教也。耶稣基督(【韩】【韩】【韩】【韩】【韩】【韩】)是救世主之名称故或云耶稣教。或云基督教。其实则耶稣基督一人所创之一教也。自独逸人马丁路得改教分立之後。始有新旧之称。(旧教则有教皇新教则无)今朝鲜人谓旧者为天主教。新者为耶稣教也伦敦教亦属新教而多守旧规。故宗古之称所以加焉。希腊教即所谓奥吐独施教也。露国人所奉基督教之别称。其教之所以少异者。露国皇帝例兼教皇之职。而不许国民信奉他教也。独逸乃新教之国。而非乂乃得摅省有加特力教会。沙禹越神父。乃其教会所派者也。

已上各教内规之异点。不可枚举。而以其外观之显着者言之。旧教之神父。必守童贞而许饮酒吸烟。新教之牧师。许带妻。而不吸烟饮酒。伦敦教之牧师。饮酒吸烟与旧教同。但其娶妻与不。视其自誓。希腊教神父有白黑之称号。白可娶妻。黑则不许。至於各教服装。除米国新教之牧师。与常人同外。其他皆着黑色长袍。腰系红带。或有或无。戴帽亦别。

尚玄曰我东。古有檀君神教。罗丽以佛为教。朝鲜始行儒教。中叶以後。西教输入。一因书籍。盖西教书。(旧约轻世金书等)天国界说。较儒言天。简易明白。又其他如。天文历算地球图说海国图志兵学农方等书。较朞三百周。(璇玑玉衡)山海经。职方志。天机大要。兵学指南。(朝鲜中叶以後军制专用明将戚继光之兵学指南)不可同年而语也。於是当时名士等辈。(丁若锺丁若镛丁若铨诸昆季李家焕李承薰黄嗣永李身逵等)目寓而心醉。

二因物品。诸人具覩望远镜。时辰锺。自来火等物。既惊其新案。且叹其奇妙。遂有西学之名词。天主教。不曰教。而曰天主学。盖指目为西洋之学术故。此言西教隐播状况也三因势力。国禁既弛。通商互市。传教一欵。载在约章。朝鲜既无治外法权。遇有教案。藉端生事。外国教士。干涉狱讼。地方官宪。谨听其命。於是平民。多入西教。依赖势力。计图自卫。此真可谓为渊驱鱼也。

四因平等。凡入西教。举皆穪号姊妹兄弟。京畿岭湖之两班社会。不喜打破尊卑阶级入其教籍者。稀如晨星。而往昔被侵受虐之两西人。最欢迎西教。今平壤府。为朝鲜耶稣教之总本山者。职是故也。

五因教育。耶稣教会。设立学校。教育信徒。若论其学课科程。则除英语筭术地志历史(外国历史)外。圣经祷文。占其太半。礼拜堂之传道师。欲博无等雄辩家之名誉。讨论会之演说生。拟仿有志政治家之意气。逮夫分离政教。崇尚科学。以若现时之状态。非复昔年之风潮。前日无阶级之宗教。反受有阶级之批评。今日有教育之社会。不比前日无教育之程度也。

近世有对西学而称东学者距今八十年前。庆州人崔时亨。以「侍天主造化定永世不忘万事知」之十三字呪文。布教世人(谓之布德)名之东学。先是大神师崔济愚。(初名福述)庆州之稼亭里人也忽有异僧。至自金刚山榆岾寺。赠书一卷。自云祈佛百日而天所遗。崔济愚遂入梁山通度寺圣山。祈天前後凡九十六日。乃得感通天帝云云。其教利用时谶之所谓弓弓乙乙。作为符呪。诱惑人民。甲子三月十日。崔济愚被逮于大邱狱。庆尚道观察使徐宪淳。奉朝命斩之而其徒多潜伏者。至甲午死灰复燃。聚党作乱。东学今各分裂而有天道教侍天教青林教等名称。

又有对东学而称南学者。其教以吟哦唹咿唔五音。分配於宫商角徵羽。(五音)金木水火土。(五行)君臣民物事。(五品)用此五音。而咏而歌而舞而蹈。故亦谓咏歌舞蹈教。先是忠清南道古连山郡人金恒始从李云奎得道。其高弟又有清州人权一清云云。前韩隆熙三年己酉其徒河相易改称大宗教。

又有太乙教亦云吽哆教者。近年湖南。有姜甑山。名一淳者。年二十八。入金沟郡金山寺。於寺之东麓。露坐百日。遂得道焉。号穪金山寺弥勒佛像所化之身。死登天堂。为太乙元君云云。奉其教者。面北设玉皇上帝之灵位。用牛头足祭供。以法水一碗迎神。诵廿三字呪文。曰「吽哆吽哆。太乙天上元君。吽哩哆[口*耶]都来。吽哩喊哩。娑婆呵」。若有缘者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乃至七日。可得上帝现前。各人所见各异。尔时谓之承颜则幽冥可以交通。神佛可以坐致。亦能降笔。作诗与文。亦降天药。无病不疗。修炼功满则得洞见远方。若在咫尺。尔时谓之开眼云云。

尚玄曰。弓弓乙乙者。吟哦唔咿者。吽哆吽哆者。已上三者。各立一团。迷於预言。浮於虚荣。荡柝家产而不之惜。(变卖田产而曰虽尽卖吃。犹是吾土)腐败人气而不之恤。(其教理。以信谶言为根本腐败人气。无有过於此者)犹自称为儒佛仙合一之教。此真其愚不可及也。盖其信妖谶。则恰似汉末之张角。托天书而起黄巾贼。明末之徐鸿儒。用幻术而创白莲教也。其发妖言。则又如高丽伊金之自称弥勒後身。朝鲜远香之自称龙女妇人也。至於诵呪降灵等法。亦被摄于佛之密教。(陀罗尼宗或真言宗)而亦有邪正之殊。不可同年而语也。继此儒佛仙合一之教。(东学南学)近又有主唱儒耶佛綂合之教者。究其目的。以为诸教规模虽殊。而其根本理谛则同。故不必角立。而为会通创设一宗云云。余以为与其谓綂合教。宁可谓组合教也。

(総结)天人一体说之神教。未免三界欲天(人天因果)之初级。心身二元论之理学焉知五阴妄心之原因

大倧教说三神一体。(天主。天神。神人)基督教说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神)佛教说三身。即谓法身。(毘卢遮那佛或云大日如来)报身。(卢舍那佛有千丈身)化身。(释迦牟尼佛丈六金身)一即三。三即一。

儒耶言天。凡有四种。第一种则以形体言天者也。如苍天天覆等是也。第二种则以主宰言天者也。如天帝皇天等是也。第三种则以命运言天者也。如孔子曰。天丧斯文也。孟子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等。是也。第四种则以义理言天者也。如天理天道等是也。佛家言天。亦有四种。第一种谓世间天。如万民仰戴君上如天。故曰天子是也。第二种谓生天。(亦世间天)即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亦名三十三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十八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以上初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以上二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徧净天。(以上三禅三天)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以上四禅四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以上五不还天))无色界四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以上四空天))是也。第三种谓净天。(出世间天)即四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此云独觉即缘觉也)是也。第四种谓义天。(出世间天)或云性天。佛并超三界而过之。故曰天中天。又曰天上天下。惟我独尊。又曰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应供(应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正徧知或等正觉(无所不知名正徧知无上正觉名等正觉)明行足(诸惑断尽。觉行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皆明)善逝(已出世间。永不退转。永不复还)世间觧(了解一切世间因果。一切众生国土)无上士(於一切众生之中在最上之地位)调御丈夫(具有大丈夫之力。调御制伏一切众生。)天人师(不独度脱世间之人类而已。亦为诸天之师)佛(觉知一切诸法)世尊(具有以上十德为一切世间所尊重)而至形体之天即彼苍者佛谓虚空。而并不谓之天也。儒耶诸教。俱言天为造化之主宰。佛说法华经亦云帝释天主。为天地万物。造化之主。又云大梵天王。为一切众生之父。虽然。未免为三界世间之天。福乐虽多。报尽还坠。犹如汲井轮。仰空箭也。

佛教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天地根於我心。故同也。万物体於我心。故一也楞严经云。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又云。色身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云。有漏世界。十二类生。

(胎生。(人畜龙仙其类充塞)卵生。(鱼鸟鹤蛇其类充塞)湿生。(含蠢蝡动其类充塞)化生。(转蜕飞行其类充塞)有色众生(休咎精明其类充塞)无色众生。(空散销沉其类充塞)有想众生。(神鬼精灵其类充塞)无想众生。(精神化为土石金石其类充塞。)非有色众生。(诸水母等。以虾为目。其类充塞)非无色众生。(呪诅厌生其类充塞)非有想众生。(彼蒲卢等异质相成)非无想众生。(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本觉明妙。觉圆心体。与十方佛。无二无别。由汝妄想。迷理为咎。痴爱发生。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则此十方微尘国土。(今天文学家。言无数星辰。皆是国土)非无漏者。皆是迷顽妄想安立。(众生共同业感。故世界能安立。)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皆悉销殒。华严经云。「火轮依地轮。地轮依水轮。水轮依风轮。风轮依虚空。虚空无所依。而无量世界。皆依虚空建立」。(楞严经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今科学家。言地本火球。旋转不息。于大气中。绞成水陆。地球中心。依然是火。火星为活世界。有人造之运河。月球为死世界。无物吸之空气。此与佛说。世界则成住坏空。众生则生老病死循环轮转。终而复始。节节相符。欲免此苦。惟有悟自心达本源而已。

大倧教言。儿生之时。三神冥佑。基督教言。人之生也。天赋灵魂。儒家书云。惟皇上帝。降衷下民。生理学言。男有精虫。女有胚珠。交感入胎。胎儿成形。须五个月。始能完具。今据佛经。(首楞严经)则言众生生起之理曰。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明为咎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妄既立。明理不踰。(真明妙理。本无能所。元一圆融。清净宝觉由所妄既立。遂成隔碍。故云明理不踰也。)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以不踰故。见听六根。於是妄局)色香味触。六妄成就。(色香六尘於是妄染)由是分开见闻觉知。(觉知六识。於是妄分)同业相缠。(即胎卵类。以父母己三者业同。故相缠而有生。根尘识三为业性。故发起妄业)合离成化(即湿化类。不因父母。但由己业。或合湿而成形。或离异而托化。如狱鬼等。)见明色发(妄见所明。而显发妄色。此由心生境也)明见想成(因明起见。而因境生想。此由境生情也)异见成憎(境违故成憎也)同想成爱(心顺故成爱也)流爱为种(三爱交注曰流爱。为轮回根本故。即如佛谓阿难曰。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礼光润。心着行[婬-壬+(工/山)]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诸受虽别。流结是同也。)纳想为胎。(三想同投曰纳想为传命之媒故)交遘发生。吸引同业(藉交遘而发生由同业而吸引。此受生托质之始也)生羯罗蓝遏蒲昙。(谓始生凝形也)等。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或情变为想。合变为离。无定业也。或卵易为胎。湿易为化。无定质也。故所受业报。或升或沉。无定趣也。)又佛经云。男子精虫。其色青。女子精虫。其色黄。又毗婆论云。中阴。(中阴者。谓受生前之业识。而此业识。即众生之佛性。无始无终。不生不灭者也。)入胎之时。母最後余血一滴。父最後余精一滴。和合成就。又据佛书。言人胎成形之次第曰。人之身形。由於业识。依於父母。而成肉体。托生不净。故此人身。即成不净。初七日成迦罗逻。二七日成阿浮陀。三七日成俾尸。四七日成阿那。五七日成五节。六七日成四节。七七日复生四节。八七日复生二十八节。九七及十七日复生脊骨。十一七日复生三百骨。十二七日复生八百节。十三七日复生九百筋。十四七日复生百肉丸。十五七日复生血。十六七日生膜。十七七日生皮。十八七日成皮色。十九七日业所生风遍处处。二十七日成九窍。二十一七日生一万七千腠。二十二七日成坚身。二十三七日有力。二十四七日生九万九千毛孔。二十五七日成一切身分具足。(凡二十七七日。计一百七十五日。即为五个月)

近世医学家。以显微镜。照见人畜之身。或不净水中。各有无数蠕动微虫云云。今人但说科学家之新发见。而不知大雄氏之已说破也。按佛家观水呪云。吾观一滴水。八万四千虫。若不诵此呪。如食众生肉。又楞伽经云。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当远离。以彼诸细虫。於中极恐怖。又僧伽吒经云。人将死时。诸虫怖畏。互相噉食。受诸苦痛。又佛经云。人身凡有八万户虫。此身即为八万户虫之所食噉。

近世西洋人心理学书云。心身之关系。分为三种。(一)为二元论。即以心身为各自独立之原质者。是也。二元论中。又有二说。甲则以为二者均系物质。乙则以为一系物质。一系灵性。甲说行於古代文明未开之时。乙说行於中世纪後以迄於近世(二)为一元论。即以心身为一为体一为用者。又据(惟物论)云。思想感情及行为。均由神经系綂中一机关而生。信斯言也。则思想全属脑筋之机能。犹収缩之为筯肉之官能。泌溺之为肾脏之官能也。斯说行於近世。至今渐衰。(惟心论)此为古代希腊柏拉图之所唱。以为人之身体悉由精神所管领。独逸人海鲁伯尔乃袭此说。立惟心的心理说。为最後之大家。(三)为一元二面论。於身心以外。别立一原素。以为心身二者。均不过为其作用。此论最後出荷兰人斯比诺塞唱导之。英人倍根丹麦人黑甫溪古亦采此说。以为心的作用。非由脑筯而生但不论何等心的作用。皆有特殊之神经的状态。与之相应。此近日新心理学已上所列。心身二元论。心身一元论。唯物论。唯心论。及一元二面论。等诸学说。此佛所谓。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者也。心身问题若非依佛学之圆满界说。无以解决。盖四大五阴。因缘和合。成此身心。本皆虚妄。无有实法。可从把捉。虽然我此清净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境界。攀缘分别。生心动念。(住色生心。乃至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故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又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心真如即不变者也心生灭即随缘者也)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谓自性清净心。名如来藏。因无明风动。作生灭。故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棃耶识。(阿棃耶及阿赖耶。皆梵语也。梁真谛三藏。译为无没识。唐玄奘法师。译为藏识。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

五浊

楞严经云。佛告阿难。则汝身中。坚相为地。润湿为水。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湛圆妙觉明心。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入终。五叠浑浊。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即彼尘土灰沙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於净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名之为浊。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劫浊】汝见虚空。徧十方界。空见不分。(觉非空色。由无明一念。不觉妄见空相。以生发徧迷故。)有空无体。(以不分故为杂於见)有见无觉(为杂於空。此无明初起混芒之相也。)相织妄成。是第一重。名为劫浊。(劫云时分。即无明业相。能见相。境界相。三细之初。不觉心动之相也。无明初起之时。)(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见浊】汝身现缚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真性廓湛。本无见觉。由四大缚结。以成根隔故。见觉生而廓湛壅。四大旋而觉知生。是为相织。见相即转相现相。)

【烦恼浊】又汝心中。忆识诵习。(即智相。相续相。执取相。计名字相之四麤之相也。)性发知见。(性之内分发六知根)容现六尘。(容之外分现六尘境)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根境烦构。以恼湛性。烦恼即六麤前四相也。)(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相续相依於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执取相依於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计名字相依於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众生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即造业相也)知见每欲留於世间。业运每常迁於国土。(即随趣受生。此所以为众生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即六麤中起业相也)(起业相依於名字。寻名趣相。造种种业故)

【命浊】汝等见闻。元无异性。(见闻自湛圆而分故)众尘隔越。无状异生。(众尘隔圆融之体。故无端成异)性中相知。(自性观之同一真常故)用中相背。(自用观之互起生灭故)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为命浊。(即六麤中业系苦相也)(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

五阴(色受想行识。五者成体。荫蔽妙明曰五阴)

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吸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名六入)从十二处。(六根六尘名十二处。即如眼色处。耳声处。鼻香处。舌味处。身触处。意法处也。)至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各分其界。共成十八。即如眼色为缘生眼。识界。耳声为缘生耳识界。鼻香为缘生鼻识界舌味为缘生舌识界。身触为缘生身识界。意法为缘生意识界等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色阴】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逈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受阴】警如有人。手足晏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想阴】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想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行阴】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後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阴】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於本瓶地。应少虚空。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色阴本因】汝体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则不能来想中传命。如我先言。心想酢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悬崖不有。酢物未来。汝体必非虚妄通伦。口水如何因谈酢出。是故当知。汝现色身。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受阴本因】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涩。由因受生。能动色体。汝今现前顺益违损。二现驱驰。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想阴本因】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身非念伦。汝身何因随念所使。种种取像。心生形取与念相应。寤即想心。寐为诸梦。则汝想念。摇动妄情。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行阴本因】化理不住。运运密移。甲长发生。气销容皱日夜相代。曾无觉悟。此若非汝云何体迁。如必是真。汝何无觉。则汝诸行。念念不停。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识阴本因】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经历年岁。忆忘俱无。於後覆覩前异。记忆宛然。曾不遗失。则此精了湛不摇中。念念受熏。有何筹算。阿难当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静

流急不见。非是无流。若非想元。宁受妄习。非汝六根。互用开合。此之妄想。无时得灭。故汝现在。见闻觉知。中串习几。则湛了内。罔象虚无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五阴边际】是五受阴。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浅深。唯色与空是色边际。唯触及离是受边际。唯记与忘是想边际。唯灭与生是行边际。湛入合湛归识边际。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五阴魔事。次第销除

【色阴销除】汝坐道塲。销落诸念。其念若尽。则诸离念。一切精明。动静不移。忆忘如一当住此处。入三摩地。如明目人。处大幽黯。精性妙净。心未发光。此则名为色阴区宇。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受阴销除】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明镜中。显现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魇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若魇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想阴销除】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脱笼。已能成就。从其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譬如有人。熟寐寐言。是人虽则无别所知。其言已成音韵伦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语。此则名为想阴区宇。若动念尽。浮想销除。於觉明心。如去尘垢。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名想阴尽。是人则能超烦恼浊。观其所由。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行阴销除】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麤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黏。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唯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识阴销除】行阴尽者。诸世间性。幽清扰动。同分生机。倐然隳裂。沈细纲纽。补特伽罗(补特伽罗译云有情造业)酬业深脉。感应悬绝。於涅盘天。将大明悟。如鷄後鸣。瞻顾东方。已有精色。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深达十方十二种类受命元由。观由执元。诸类不召。於十方界。已获其同。精色不沉。发现幽秘。此则名为识阴区宇。若於羣召。已获同中。销磨六门。合开成就。见闻通邻。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如吠瑠璃。内外明彻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观其所由。罔象虚无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眼可闻声耳可见色)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乾慧圆明精心。於中发化。如净瑠璃。内含宝月。如是乃超十信(一信心。二念心。三精进心。四慧心。五定心。六不退心。七护法心。八回向心。九戒心。十愿心。)十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十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嗔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十回向(十回向。亦名十愿。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真如相回向。九无缚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四加行心(一煖地。二顶地。三忍地。四世第一地。)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第一欢喜地。第二离垢地。第三发光地。第四焰慧地。第五难胜地。第六现前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已上共五十五位。即修行成佛之次第也。)等觉圆明。入於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已上所述系是教家行相。至若禅家。不历位次阶级。惟论见性成佛。故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欧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古人云。四十二地孰非如来地。四十二地孰非凡夫地。浑仑擘不开。与汝两文钱。)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我今将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歇。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巫女赛神扇舞三佛

朝鲜古代

以巫事鬼神尚祭祀。人皆敬畏之。後世民智渐为发达。乃知诸淫祀之无理遂从以贱巫矣。

新罗南解王

名次次雄。三国史云。新罗称王曰居西干。辰言王也。或云呼贵人之称。或曰次次雄或作慈充。金大问云次次雄方言谓巫也。世人以巫事鬼神尚祭祀。故畏敬之遂称尊长者为慈充。

高句丽琉璃王十九年(新罗始祖五十七年)

秋八月。高句丽郊。豕逸。王使托利。斯卑追之。至长屋泽中得之断其脚筋。王怒曰祭天之牲岂可伤也。遂坑杀二人。九月王疾。巫曰托利斯卑为祟。王使谢之即愈。高句丽次大王三年秋七月。王田于平儒原。白狐随而鸣。王射之不中。问於师巫。曰狐者妖兽。非吉祥。况白其色。尤可怪也。然天不能谆谆其言。示以妖怪者。欲令人君恐惧修省以自新也。君若修德。则可以转祸为福。王曰凶则为凶。吉则为吉。尔既为妖。又以为福。何其诬耶。(巫言为诬)遂杀之。

高丽仁宗九年

日官奏近来巫风大行。淫祀日盛。请令有司远黜羣巫。诏可。诸巫患之。敛银瓶百余。赂权贵。奏曰鬼神无形。其虚实恐不可知。王然之弛其禁。又二十四年追复拓俊京门下侍郎平章事。召还其子孙官之。以巫觋谓俊京为祟故也。(时王有疾故)遣内侍奉说。决金堤郡新筑碧骨池堰。从巫言也。高丽忠烈王二年十二月。有人投匿名书曰贞和公主失宠。使女巫呪咀元公主。高丽忠肃王四年。佥议左政丞判三司事姜融之妹为巫。食松岳祠。大护军金直邦以其所善巫代之。融不可。直邦骂融曰汝是官奴。何骄乃尔。

高丽忠惠王四年八月

出内帑布百匹。加敛近侍。宴於新宫楼。有一嬖人白王曰。知人室家。莫若盲人巫女。上若求美女。当问此辈。王即命恶少。侵虐盲巫。又嬖人闵涣分遣恶少诸道诛求。或徵巫匠业中贡布。

高丽辛禑王八年

固城妖民伊金。自称弥勒佛惑众。巫觋尤加敬信。城隍祠庙撤去其神敬伊金如佛。以祈福利。又十三年令两府下至巫觋术士出马有差。以充进献。(以上国史)高丽史中旱则聚巫祷雨。亦屡见不一见。

【朝鲜】俗传官府。收巫税布甚重。每官差到门。呌呼隳突。一家苍皇奔走。具酒食以劳乞缓程期。如是者间日。或连日。苦害多端。适岁时优人。(男巫)作此戏于御庭。於是命除其税。优亦有益於民矣。至今优人尚传其戏。以为故事。(稗官杂记)。

尚玄曰前者夏旱则各州郡官。例行祈雨祭於名山大川。又於聚落集巫觋。盛水於瓶插以杨枝。作祷雨之事。此祈观世音菩萨法雨救世之事也。

各郡镇山有神堂。每春秋以巫赛神。漕仓纳米毕。将发运船。先期赛神。以祈冥佑。皆用巫为之。

京外乡邑。时设特别赛神会。选择广场。聚巫赛神。或五日七日不等。俗呼别神。人民▆集。亦为娱乐之戏。凡赌博金钱皆所不禁。俗谓之乱塲开放。

巫女赛神之时。有立足於劒刃之上。而亦无害者。俗谓巫之神术使然。盖巫以神传。巫神欲发。其人先病。或遇赛神之塲。自舞一回。则病若失。而得巫术。故凡人听鼓乐而发舞兴者。俗谓之有神。

痘神之称。其来久矣。前者乡俗家有染痘之儿。则用纸作旗。书曰江南户口别星司命旗。悬于门扉。别星者使臣也。谓古有使於江南者。初传痘神故云。未知出於何典。以为痘神有生死人之权能。故谓之司命也。儿病十许日。痘疥黑落。则谓之出场。於是设祖筵以送痘神。俗谓之拜送。而例用巫觋为之。筵唱倡夫之歌。聚观之人掷施金钱。因以成俗。一自牛痘施种以来。所谓痘神。应徘徊於牛栏之中也。

朝鲜近世男巫为倡。前者每三年。(子午卯酉之年)设式科。登进士第者。身着莺衫。(老者着兰衫)头戴幞头骑马而行。一双优人。吹笛前导。荣旋乡里。谓之唱榜到门。而亦次第访问亲友之家。谓之率倡游街。盖此倡优。或唱歌。或鼓琴。或空中步绳索。或地上翻筋斗。用此种种技艺以博缠头矣。一自甲午。(距今二十年前)更张以後。率倡永绝。赛神严禁。从此巫风顿息。今则散在於演戏之塲。以李御史。裴裨将。沈清江。华容道。鷰之脚。兔之肝。等歌曲。为其谋生之技业矣。及至近年。所谓林圣九之革新团。文秀星之艺星座等新派演剧。及广桥妓生组合茶洞及汉南无夫妓组合等演奏会。出来之後。倡优辈之旧派演剧。顾客渐少耳。

巫女赛神之时。手摇金铃。又持彩扇。扇画三佛。旋旋作舞。而时唱佛号。亦呼法雨和尚者。盖有所自出。世传智异山。古严泉寺有法佑和尚者。(秋波泓宥禅师。撰严泉寺钟阁上梁文。「势扼岭湖。咸阳为都护府之镇。胜占智异。严泉得大伽蓝之名。孤云子之所栖。法佑师之攸创。千峯簇攒。一水萦纡。岩峦之雄高。则雁宕风斯下。道场之明净而鹫灵美岂专。既奠法殿之宏规。爰诹钟楼之机构。筮阴阳於筠璞。勅栗桷於倕般。输岱山之奇材。写崑丘之美石事皆从而顺矣不日成之。众亦乐而为焉如云集也。一阁功讫。六伟唱腾。儿郎伟抛梁东。西。南。北。上。下」云云。按秋波师。是英祖时人。则严泉寺之废。在百有余年前也。)颇有道行。一日闲居忽见山涧不雨而涨。寻其来源。至天王峯顶。见一长身大力之女。自言圣母天王。(圣母天王即智异山神见朴全之龙岩寺重创记)谪降人间。与君有缘。适用水术以自媒耳。遂为夫妇。构屋居之。生下八女子孙蕃衍。教以巫术。(今山下有百巫村云)摇金铃。舞彩扇。唱阿弥陀佛。呼法佑和尚。行於坊曲。以为巫业云云故。世之大巫。必一至智异山顶。赛祝而接神。(京巫必至丰德郡德勿山。赛祝於崔莹将军之庙。而接神。俗谓入山。亦云身赛。)又按续头流录。(濯樱金馹孙撰)豋天王峯之上。有板屋。乃圣母祠也。祠中安一石塑。为白衣女像未知圣母。是何人。或曰高丽王太祖母。为生育贤王。能綂三韩。故尊祀之。或至于今。岭湖之间。要福者归之。奉以为[泳-永+(瑶-王)]祀。仍成楚越尚鬼之风。远近巫觋。凭兹衣食之云云。

按头流志。圣母祠。在天王峯顶。板屋三间。下钉甚坚。恐为风所摇也。圣母乃石像粉黛顶有缺划剑痕。李太祖康献大王歼倭于引月驿。余众穷蹙豋山。谓神不助己。斫之。李承休帝王韵记。圣母。命诜师注云。今智异天王圣母。乃指高丽太祖威肃王后也。丽人习闻仙桃圣母之说。欲神其君之系。创为是说。承休信之笔之韵记。此不可必徵。浮屠天然者。关西之韵释也。勇力绝伦。诗调清越。自妙香山来历览头流万壑。至圣母庙。愤其[泳-永+(瑶-王)]祀。即曳出神躯。碎投岩下。夜宿神座。裂幢作鞋。南下藏神寺。成汝信记其事。其後愚民。改造神像。[泳-永+(瑶-王)]祀如初。(晋阳旧志)

○盲者逐鬼鼓诵千手

笔苑杂记云。士大夫家。每岁初祈福若缮修营造等事。禳灾必用盲瞽五六七人读经。其所祝者。皆星辰真君之类。盲瞽祈福禳灾。不见於古人。不行於中国。但我东时俗相传故事耳。慵斋丛话云。读经盲类皆剃发也。世人称曰禅师。有老盲金乙富。居。广通桥畔以卜筮为业。人争问之。事多差违。妇人辈皆曰广通桥禅师。言凶则吉矣。金叅判贤甫其子赴试。贤甫取文章观之。曰汝文甚鄙不得中选。及榜出则其子高中。同僚笑曰广通桥禅师言凶则吉矣。又云盲人读经。专仿蛙声。亦一种声音也。又云古时。都中有明通寺盲人所会也。朔望一会。以读经祝寿为事。高者入堂。卑者守门。重门画戟。人不得入。

尚玄曰盲人卖卜读经。具如上述。究其所由。自古已然。今俗盲人。扶一枝杖。行坊呌呼曰。问数(问卜)於余。时有愚夫愚妇。请邀问数。给与卜钱。盲则占之。凡鬼祟之病。厄运之灾编诌一场。问卜者惧请禳之。时聚众盲。打鼓读经。其所读者。即仙家之玉枢经。佛门之千手经。八阳经高王经等。而细听之。则字句太半舛讹。此禅师之号所以加於盲瞽者欤。读经禳灾。新罗密本法师诵药师经而捉妖狐。惠通和尚诵真言而治毒龙之遗意也。

○刹令颁布果蒙外护

寺刹令【韩】明治四十四年法律第三十号第一条【韩】及第二条【韩】依【韩】【韩】勅裁【韩】得【韩】【韩】兹【韩】公布【韩】【韩】

明治四十四年六月三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制令

制令第七号

寺刹令

第一条 寺刹【韩】并合移转【韩】【韩】又【韩】废止【韩】【韩】【韩】【韩】时【韩】朝鲜总督【韩】许可【韩】受【韩】【韩】可【韩】其基址【韩】又【韩】名称【韩】变更【韩】【韩】【韩】【韩】时【韩】亦同【韩】

第二条 寺刹【韩】基址【韩】及伽蓝【韩】地方长官【韩】许可【韩】受【韩】【韩】【韩】【韩】【韩】传法布教法要执行【韩】及僧尼止住【韩】目的以外【韩】使用【韩】【韩】又【韩】使用【韩】【韩】【韩】得【韩】【韩】【韩】

第三条 寺刹【韩】本末关系僧规法式其他【韩】必要【韩】寺法【韩】各本寺【韩】【韩】定【韩】【韩】朝鲜总督【韩】认可【韩】受【韩】【韩】可【韩】

第四条 寺刹【韩】【韩】住持【韩】置【韩】【韩】要【韩】

住持【韩】其寺刹【韩】属【韩】【韩】一切【韩】财产【韩】管理【韩】【韩】寺务【韩】及法要执行【韩】责任【韩】任【韩】【韩】寺刹【韩】代表【韩】

第五条 寺刹【韩】属【韩】【韩】土地森林建物佛像石物古文书古书畵其他【韩】贵重品【韩】朝鲜总督【韩】许可【韩】受【韩】【韩】【韩】【韩】【韩】此【韩】处分【韩】【韩】得【韩】【韩】【韩】

第六条 前条【韩】规定【韩】违反【韩】者【韩】二年以下【韩】惩役【韩】【韩】又【韩】五百圆以下【韩】罚金【韩】处【韩】

第七条 。本令【韩】规定【韩】【韩】【韩】外【韩】寺刹【韩】关【韩】【韩】必要【韩】事项【韩】朝鲜总督【韩】定【韩】

附 则

本令【韩】施行【韩】【韩】期日【韩】朝鲜总督【韩】定【韩】

○朝鲜总督府令第八十三号

寺刹令【韩】明治四十四年九月一日【韩】【韩】施行【韩】

明治四十四年七月八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朝鲜总督府令第八十四号

寺刹令施行规则【韩】左【韩】【韩】【韩】定【韩】

明治四十四年七月八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寺刹令施行规则

第一条 住持【韩】定【韩】方法【韩】住持【韩】交替节次【韩】及其任期中死兦【韩】【韩】其他【韩】事故【韩】因【韩】【韩】缺员【韩】生【韩】境遇【韩】寺务取扱方法【韩】寺法中【韩】此【韩】规定【韩】

第二条 左【韩】揭【韩】寺刹【韩】住持【韩】就职【韩】对【韩】【韩】【韩】朝鲜总督【韩】【韩】申请【韩】【韩】认可【韩】受【韩】【韩】可【韩】

京畿道 广州郡 奉恩寺 忠清北道报恩郡 法住寺

仝 杨州郡 奉先寺 忠清南道公州郡 麻谷寺

仝 水原郡 龙珠寺 全罗北道全州郡 威凤寺

仝 江华郡 传灯寺 仝 锦山郡 宝石寺

庆尚北道大邱府(今达城郡)桐华寺全罗南道海南郡 大兴寺

仝 永川郡 银海寺 仝 长城郡 白羊寺

仝 义城郡 孤云寺 仝 顺天郡 松广寺

仝 闻庆郡 金龙寺 仝 仝 仙岩寺

仝 长鬐郡(今庆州郡)秪林寺

庆尚南道 陕川郡 海印寺 黄海道信川郡 贝叶寺

仝 梁山郡 通度寺 仝 黄州郡 成佛寺

仝 釜山府(今东莱郡)梵鱼寺 平安南道平壤府 永明寺

江原道 杆城郡 乾凤寺 仝顺安郡(今平原郡)法兴寺

仝 高城郡(今杆城郡)榆岾寺 平安北道宁边郡 普贤寺

仝 平昌郡 月精寺 咸镜南道安边郡 释王寺

仝 咸兴郡 归州寺

前项以外【韩】寺刹住持【韩】就职【韩】对【韩】【韩】【韩】地方长官【韩】【韩】申请【韩】【韩】认可【韩】受【韩】【韩】可【韩】

第三条 前条认可【韩】申请书【韩】【韩】住持【韩】【韩】者【韩】身分年龄及修行履历书【韩】添附【韩】【韩】可【韩】

第四条 住持【韩】任期【韩】三年【韩】【韩】【韩】

但任期【韩】满了【韩】後再任【韩】【韩】无妨【韩】

第五条 住持【韩】犯罪其他不正【韩】行为【韩】有【韩】时【韩】职务【韩】怠【韩】时【韩】其就职【韩】认可【韩】缴消【韩】【韩】得【韩】

第六条 前条【韩】依【韩】【韩】认可【韩】缴消【韩】【韩】【韩】【韩】者【韩】寺法【韩】定【韩】【韩】【韩】依【韩】【韩】一切事务【韩】引继【韩】【韩】一周间以内【韩】其寺刹【韩】退去【韩】【韩】可【韩】

第七条 住持【韩】寺刹【韩】属【韩】【韩】土地。森林。建物。佛像。石物。古文书。古书画。梵锺。经卷佛器。佛具。其他贵重品目录书【韩】作【韩】【韩】住持就职【韩】後五个月以内【韩】此【韩】朝鲜总督【韩】【韩】差出【韩】【韩】可【韩】

前项【韩】财产【韩】增减异动【韩】有【韩】时【韩】五日以内【韩】此【韩】朝鲜总督【韩】【韩】申告【韩】【韩】可【韩】

第八条 第七条【韩】申告【韩】【韩】【韩】【韩】者【韩】五十圆以下【韩】罚金【韩】【韩】又【韩】拘留【韩】处【韩】

第六条【韩】规定【韩】违反【韩】者【韩】亦同【韩】

附则

本令【韩】寺刹令施行【韩】【韩】日【韩】【韩】【韩】施行【韩】

各本寺【韩】【韩】【韩】本令【韩】施行【韩】五月以内【韩】寺法【韩】认可【韩】申请【韩】【韩】可【韩】

本令【韩】施行【韩】际【韩】住持【韩】【韩】寺刹【韩】惯例【韩】从【韩】【韩】本令【韩】施行【韩】後三月以内【韩】此【韩】定【韩】【韩】其认可【韩】申请【韩】【韩】可【韩】

○官通牒第二百六十号

明治四十四年九月八日  内务部长官

各道长官宛

○寺刹住持就职认可【韩】对【韩】【韩】取扱方法【韩】件

寺刹【韩】盛衰【韩】住持其人【韩】得否【韩】依【韩】【韩】荣枯【韩】忽然【韩】其状态【韩】变【韩】【韩】旧蹟伟观【韩】存入【韩】亦此【韩】胚胎【韩】【韩】事【韩】多【韩】【韩】【韩】然【韩】【韩】【韩】寺刹施行初期【韩】在【韩】住持荐举【韩】专【韩】惯例【韩】依【韩】仪【韩】【韩】左【韩】御叅考【韩】【韩】为【韩】【韩】选定惯例中【韩】现着【韩】者及惯例调查【韩】方法【韩】列举【韩】【韩】通牒【韩】

一寺刹住持【韩】惯例中其最显着【韩】者【韩】师资相承。法类相续。及招待继席【韩】三种【韩】【韩】

(甲)师资相承【韩】【韩】【韩】【韩】师僧【韩】其徒第中适当【韩】【韩】认【韩】者【韩】取【韩】【韩】候补者【韩】【韩】者

(乙)法类相续【韩】【韩】【韩】【韩】寺中。或【韩】本寺。末寺【韩】法类【韩】互相协议【韩】【韩】众望【韩】皈【韩】者【韩】候补者【韩】【韩】者

(丙)招待继席【韩】【韩】【韩】【韩】学识。德望【韩】高【韩】者【韩】法类以外。又【韩】他寺【韩】【韩】【韩】请迎【韩】【韩】候补者【韩】【韩】者其他种种惯例【韩】有【韩】【韩】【韩】【韩】各寺云为【韩】事实【韩】基【韩】【韩】笃【韩】审查【韩】【韩】要【韩】

二惯例调查【韩】对【韩】【韩】采证【韩】方法【韩】

(甲)礼曹。礼曹废止後【韩】内部【韩】提出【韩】望报(住持候补者三名【韩】列记【韩】【韩】其中【韩】就【韩】【韩】任命【韩】【韩】【韩】请【韩】愿书)

(乙)右【韩】望报【韩】受【韩】吏曹。废止後【韩】内部【韩】【韩】下附【韩】差任帖(住持任命辞令书)【韩】类【韩】差出【韩】【韩】【韩】此【韩】依【韩】【韩】检按【韩】等【韩】【韩】【韩】其最便利【韩】方法【韩】【韩】【韩】然【韩】【韩】右【韩】单【韩】例示【韩】不过【韩】【韩】各寺【韩】申立【韩】基【韩】【韩】【韩】【韩】【韩】采证检按【韩】上【韩】惯例【韩】【韩】【韩】此【韩】认否【韩】决定【韩】事【韩】要【韩】

○告示

朝鲜总督府告示第二百七十七号

寺刹令施行规则附则第三项【韩】依【韩】住持就职认可申请书【韩】样式【韩】左【韩】【韩】【韩】定【韩】明治四十四年九月十一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住持就职认可申请书

何道何(府郡)何面(何里)(何何山)

何寺止住。

法阶何 氏 名

何年何月何日生

右【韩】从来【韩】惯例师资相承【韩】法(法类【韩】相续法)(何何【韩】法)【韩】依【韩】【韩】何寺住持候补者【韩】指定(选定)【韩】【韩】【韩】御认可【韩】【韩】【韩】为【韩】【韩】本人【韩】修行履历书【韩】相添【韩】【韩】申请【韩】

右何何寺住持候补者指定人(选举人摠代)

年 月 日 氏名 [○@印]

朝鲜总督爵氏名殿。(何道长官氏名殿)

【备考】

住持候补者指定人【韩】【韩】【韩】【韩】师资相承【韩】惯例【韩】【韩】寺刹【韩】【韩】师僧【韩】徒弟中适任者【韩】指定【韩】【韩】候补者【韩】【韩】境遇【韩】其师僧【韩】谓【韩】

住持候补者选举人摠代【韩】【韩】【韩】法类【韩】互选又【韩】他【韩】选举方法【韩】依【韩】【韩】候补者【韩】定【韩】时【韩】选举人全体【韩】代表【韩】【韩】【韩】其【韩】摠代【韩】【韩】【韩】【韩】官厅【韩】申请书提出【韩】者【韩】谓【韩】摠代人【韩】数人【韩】【韩】【韩】时【韩】全员【韩】连署【韩】【韩】要【韩】

住持就职认可申请书【韩】朝鲜总督宛【韩】【韩】【韩】【韩】道长官宛【韩】【韩】【韩】【韩】区别【韩】寺刹令施行规则第二条【韩】依【韩】【韩】可【韩】

○修行履历书

何道何(府郡)何寺(庵)止住僧(尼)

氏 名

何年何月何日生

出生地 何道何面何里何某几男(女)

得度  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寺(庵)【韩】【韩】何某【韩】师【韩】【韩】【韩】得度【韩】

受戒  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寺【韩】【韩】何某【韩】师【韩】【韩】【韩】大乘戒【韩】受持【韩】【韩】又【韩】小乘戒【韩】具足【韩】

安居  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寺【韩】【韩】首先安居【韩】成就【韩】【韩】尔来法腊何岁【韩】成满【韩】

修学  何年何月【韩】【韩】何地何寺【韩】【韩】何某【韩】师【韩】【韩】【韩】内典何经何论【韩】修【韩】【韩】了举【韩】证明【韩】得【韩】

何年何月何日【韩】【韩】【韩】何地何寺【韩】【韩】何某【韩】师【韩】【韩】【韩】外典何书【韩】修【韩】

何年何月【韩】【韩】何个年间何地何寺。何地何寺等【韩】遍历【韩】【韩】参禅又【韩】问法【韩】【韩】

何年何月何地何学校【韩】卒业【韩】

法阶  何年何月何日选试【韩】合格【韩】【韩】大禅【韩】法阶【韩】受【韩】【韩】何年何月何日中德又【韩】何法阶【韩】昇进【韩】【韩】现【韩】何法阶【韩】有【韩】

就职  何年何日何日何寺何职【韩】就【韩】

何年何月何日吏曹又【韩】内部【韩】【韩】【韩】何寺住持【韩】任【韩】

(以下【韩】此例【韩】依【韩】【韩】列记【韩】事)

赏罚  何年何月何日何【韩】赏【韩】受【韩】【韩】何年何月何日何【韩】罚【韩】受【韩】

刑罚【韩】处【韩】事【韩】无【韩】

右【韩】如【韩】无违【韩】

年  月   日

本 人   氏名 [○@印]

保证人

师僧氏名 [○@印]

法类氏名 [○@印]

【备考】

修行履历书【韩】【韩】保证人【韩】【韩】【韩】【韩】师僧及法类一名【韩】连署【韩】要【韩】师僧【韩】死兦【韩】【韩】又【韩】事故【韩】依【韩】【韩】连署【韩】不能【韩】时【韩】法类二名以上【韩】连署【韩】【韩】可【韩】

○官通牒第二百七十号

明治四十四年九月十八日 政务总监

各道长官宛

○刹令施行【韩】趣旨告谕【韩】件

本年六月制令第七号【韩】【韩】寺刹令【韩】制定公布【韩】【韩】【韩】朝鲜寺刹【韩】颓废【韩】防【韩】【韩】其维持存续【韩】保护【韩】【韩】为【韩】【韩】相当【韩】取缔【韩】趣旨【韩】【韩】出【韩】【韩】勿论然【韩】【韩】往往【韩】地方【韩】徘徊【韩】【韩】种种诬说【韩】流布【韩】【韩】甚至寺刹令【韩】寺刹【韩】权利【韩】夺【韩】【韩】僧侣【韩】扑灭【韩】【韩】者【韩】【韩】【韩】称【韩】【韩】朝鲜僧侣【韩】【韩】【韩】【韩】危惧【韩】念【韩】惹起【韩】【韩】【韩】其机【韩】乘【韩】【韩】内地【韩】寺院【韩】本寺末寺【韩】关系【韩】缔约【韩】【韩】【韩】【韩】企图【韩】【韩】或【韩】加末状【韩】交付【韩】【韩】或【韩】财产管理【韩】委托【韩】【韩】契约书【韩】强【韩】调印【韩】【韩】【韩】或【韩】住持任命【韩】文书【韩】交付【韩】【韩】【韩】者【韩】有【韩】【韩】种种入闻【韩】【韩】右【韩】朝鲜僧侣【韩】【韩】【韩】【韩】其适从【韩】【韩】【韩】迷惑【韩】【韩】【韩】不啻【韩】寺刹令施行上【韩】障碍【韩】不少【韩】【韩】是【韩】毕竟朝鲜僧侣【韩】寺刹令【韩】趣旨【韩】充分了解【韩】【韩】【韩】【韩】基因【韩】者【韩】【韩】认【韩】【韩】【韩】【韩】此际【韩】各寺止住【韩】僧尼【韩】【韩】对【韩】【韩】寺刹令制定施行【韩】旨趣【韩】恳笃【韩】说示【韩】【韩】【韩】【韩】【韩】诬妄【韩】言【韩】信【韩】【韩】轻率【韩】举动【韩】【韩】【韩】烦累【韩】後日【韩】遗【韩】【韩】事【韩】无【韩】【韩】【韩】【韩】【韩】为【韩】【韩】兹【韩】通牒【韩】

○朝鲜僧侣法类【韩】范围(朝鲜总督府官报)

沙门中类族【韩】大略【韩】【韩】法类【韩】称【韩】【韩】其范围【韩】古今【韩】同一【韩】【韩】【韩】【韩】【韩】今【韩】其所以【韩】叙述【韩】【韩】前【韩】法类【韩】起源【韩】就【韩】【韩】一言【韩】必要【韩】有【韩】

往昔【韩】印度【韩】四大河【韩】【韩】【韩】【韩】民族【韩】四大姓【韩】【韩】【韩】【韩】悉达太子出家成道【韩】後教训上比喻语【韩】四河【韩】海【韩】入【韩】【韩】【韩】河【韩】名【韩】【韩】【韩】四姓【韩】佛门【韩】归【韩】【韩】【韩】原姓【韩】无【韩】【韩】【韩】【韩】释氏【韩】称【韩】【韩】【韩】【韩】【韩】有【韩】【韩】依是观之【韩】【韩】佛祖【韩】法类【韩】汲【韩】【韩】传法嗣承【韩】列【韩】在【韩】僧侣【韩】【韩】【韩】【韩】相互【韩】关系【韩】法类【韩】【韩】【韩】【韩】【韩】【韩】【韩】【韩】【韩】立教开宗以来二千有余年间【韩】法资门叶【韩】绵绵弥蔓【韩】【韩】千枝万条【韩】交错【韩】状【韩】呈【韩】【韩】【韩】【韩】【韩】寺门【韩】相续。法仪【韩】交际等【韩】亲踈远近【韩】区别【韩】【韩】一定【韩】规律【韩】定【韩】必要【韩】生【韩】【韩】【韩】【韩】俗家【韩】亲族法【韩】【韩】【韩】【韩】【韩】【韩】【韩】沙门【韩】徒【韩】【韩】【韩】【韩】法类【韩】法则【韩】【韩】【韩】【韩】至【韩】【韩】【韩】法类【韩】范围【韩】【韩】【韩】该法则中【韩】网罗【韩】【韩】僧侣【韩】分际【韩】谓【韩】【韩】法类【韩】范围【韩】时【韩】处所【韩】依【韩】【韩】不同【韩】【韩】【韩】【韩】【韩】【韩】【韩】普通【韩】【韩】【韩】举【韩】【韩】他【韩】类推【韩】便宜【韩】供【韩】【韩】【韩】法类【韩】范围【韩】定【韩】【韩】【韩】大约俗家【韩】九族五等亲【韩】例【韩】大差【韩】【韩】系綂【韩】立【韩】【韩】【韩】尊卑分派谱牒【韩】作【韩】【韩】此【韩】依【韩】【韩】法席承继【韩】顺位【韩】定【韩】典据【韩】【韩】【韩】或【韩】法腊。法阶【韩】同一【韩】者【韩】法式【韩】列【韩】时【韩】班座【韩】列位标准【韩】【韩】【韩】一例【韩】图表【韩】并【韩】【韩】左【韩】如【韩】

b31p0835_01.jpg

自己【韩】【韩】【韩】上。四世【韩】直系。傍系【韩】不问【韩】【韩】能化法类【韩】称【韩】【韩】自己【韩】【韩】【韩】下。四世【韩】所化法类【韩】称【韩】【韩】上。四世【韩】俗家【韩】高祖父以下【韩】尊族【韩】相当【韩】【韩】下。四世【韩】俗家【韩】玄孙以上【韩】卑族【韩】相当【韩】者【韩】【韩】上下【韩】通【韩】【韩】九级【韩】直系法类【韩】【韩】【韩】【韩】自己【韩】同一【韩】师僧【韩】【韩】【韩】【韩】嗣法【韩】法兄弟【韩】同班法类【韩】称【韩】【韩】法兄弟【韩】法资【韩】此【韩】傍出法类【韩】称【韩】

法要其他公席上【韩】【韩】【韩】能化法类【韩】上席【韩】占【韩】【韩】【韩】【韩】【韩】同班法类。【韩】【韩】【韩】所化法类【韩】【韩】【韩】【韩】傍出法类【韩】班列【韩】【韩】通例【韩】【韩】【韩】【韩】住持【韩】定【韩】【韩】顺位【韩】师僧【韩】候补者【韩】定【韩】【韩】时【韩】【韩】【韩】【韩】所化法类中【韩】【韩】【韩】【韩】拔擢【韩】【韩】法类相续【韩】惯例【韩】【韩】【韩】寺刹【韩】在【韩】【韩】【韩】其寺【韩】【韩】法类【韩】定【韩】僧侣【韩】【韩】【韩】此【韩】选举【韩】【韩】例【韩】【韩】然【韩】【韩】朝鲜各寺【韩】【韩】法类【韩】认【韩】【韩】实际【韩】事实【韩】他日【韩】寺法【韩】确定【韩】【韩】俟【韩】【韩】此【韩】详录【韩】

○官通牒第三百五十九号

明治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政务总监

各道长官。 府尹。 郡守宛

○古碑古塔石佛其他石材【韩】雕刻【韩】建设物保存方法取缔【韩】关【韩】件

近来各地方废寺迹其他闲旷地【韩】存在【韩】古碑。石塔。石佛。其他石材【韩】雕刻【韩】建设物【韩】卖买【韩】【韩】又【韩】他【韩】移转【韩】【韩】者【韩】往往有之【韩】【韩】右废寺迹其他闲旷地【韩】定着【韩】古代【韩】【韩】【韩】传来【韩】【韩】物件【韩】历史【韩】考证又【韩】美术【韩】模范【韩】【韩】【韩】永续保存【韩】图【韩】【韩】国家贵重【韩】宝物【韩】【韩】本来人民【韩】私有物【韩】【韩】【韩】【韩】勿论【韩】【韩】【韩】地方人民【韩】奸者【韩】诱惑【韩】迷【韩】【韩】右等贵重【韩】国有物【韩】胃认【韩】【韩】卖买契约【韩】为【韩】【韩】又【韩】他【韩】移转【韩】【韩】史蹟【韩】丧失【韩】【韩】顾【韩】【韩】【韩】【韩】【韩】如【韩】非行【韩】教【韩】【韩】【韩】【韩】严重监视【韩】【韩】【韩】此段【韩】通牒【韩】

○官通牒第七十一号

大正元年九月二十六日  内务部长官

各道长官 府尹 郡守宛

○寺印竝住持印章寸法【韩】一定【韩】【韩】件

寺刹竝住持【韩】印章寸法【韩】从来【韩】区区【韩】【韩】【韩】自今【韩】左【韩】寸法【韩】【韩】一定【韩】【韩】【韩】请愿【韩】勿论【韩】【韩】寺刹【韩】名又【韩】住持【韩】名【韩】【韩】【韩】发【韩】【韩】一切文书【韩】使用【韩】【韩】【韩】取扱上【韩】便宜【韩】【韩】【韩】【韩】【韩】【韩】为【韩】【韩】此段【韩】通牒【韩】

一寺刹令施行规则第二条第一项【韩】揭【韩】寺刹【韩】在【韩】【韩】【韩】

寺刹印

住持印

方二寸 印材竝字体适宜  方八分 印材竝字体适宜

b31p0836_01 (1).jpg

二前项以外【韩】寺刹【韩】在【韩】【韩】【韩】

寺刹印

住持印

方一寸五分 印材竝字体适宜 方六分 印材竝字体适宜

b31p0836_02 (1).jpg

三右方式【韩】依【韩】【韩】调制【韩】印监【韩】寺刹所在地【韩】管辖【韩】【韩】道及府郡【韩】申告【韩】【韩】置【韩】【韩】事改印【韩】时【韩】亦同【韩】

○寺法施行倘望中兴

(寺法认可申请书式样如左)

何何寺本末寺法认可申请

寺刹令第三条【韩】依【韩】【韩】何何寺本末寺法【韩】别册【韩】如【韩】定【韩】【韩】施行【韩】【韩】【韩】【韩】【韩】御认可【韩】【韩】【韩】【韩】【韩】为【韩】【韩】兹【韩】申请【韩】

明治四十五年  月   日

何道何郡何面

何山何寺住持何某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阁下

(寺法认可状式样如左)

明治四十五年  月  日【韩】附【韩】申请

何何寺本末寺法【韩】定【韩】件【韩】寺刹令第三条【韩】依【韩】【韩】此【韩】认可【韩】

明治四十五年  月  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印]

○何何寺本末寺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寺格 第三章住持 第四章职司 第五章会计 第六章财产 第七章法式 第八章僧规 第一欵分限 第二欵行解 第三欵法阶 第四欵衣制 第九章布教 第十章褒赏 第十一章惩戒 第十二章摄众 第十三章杂则

○何何寺本末寺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寺法【韩】何何寺本末一般【韩】共遵【韩】法规【韩】【韩】

第二条 何何寺【韩】何何朝代【韩】何何祖师【韩】开创【韩】系【韩】何何地【韩】第一道塲【韩】【韩】本末一般【韩】崇敬【韩】【韩】本山【韩】【韩】【韩】

第三条 何何寺本末一般【韩】法脉【韩】太古普愚禅师【韩】嫡派芙蓉灵观禅师【韩】二大神足(一)清虚休静(二)浮休善修两禅师【韩】法孙中行解兼备者【韩】推【韩】【韩】主职【韩】【韩】为【韩】【韩】法灯【韩】传持【韩】【韩】此【韩】寺门相续【韩】通规【韩】【韩】

第四条 何何寺本末一般【韩】寺刹【韩】【韩】【韩】禅教兼学【韩】【韩】【韩】

第五条 何何寺本末一般寺刹【韩】【韩】【韩】正法弘通【韩】所依经论【韩】限定【韩】【韩】【韩】【韩】但僧尼【韩】行解【韩】具足【韩】【韩】必要【韩】规定【韩】此【韩】僧规章【韩】定【韩】

第六条 何何寺本末一般【韩】寺刹【韩】【韩】【韩】从前安置佛【韩】【韩】摄心对象【韩】本尊【韩】【韩】【韩】

第二章 寺格

第七条 寺格【韩】分【韩】【韩】本寺末寺二种【韩】【韩】【韩】

第八条 本寺【韩】何何寺一个寺【韩】限【韩】本寺何何寺【韩】伽蓝名称(殿堂名称)【韩】左【韩】如【韩】 何殿 何堂 何楼 何阁

第九条 末寺【韩】此【韩】山内末寺山外末寺【韩】二种【韩】分【韩】

山内未寺【韩】本寺法要会式【韩】叅加【韩】【韩】常则【韩】【韩】【韩】【韩】山外末寺【韩】特【韩】本寺【韩】【韩】指命【韩】境遇外【韩】本寺法要会式【韩】叅加【韩】【韩】不要【韩】

第十条 左【韩】揭【韩】寺刹【韩】山内末寺【韩】【韩】

何庵 何寺

第十一条 左【韩】揭【韩】寺刹【韩】山外末寺【韩】【韩】

何寺 何道何郡  何庵 何道何郡

第十二条 末寺【韩】其创立【韩】由绪及法脉【韩】关系【韩】依【韩】【韩】左【韩】三种【韩】分【韩】

一 直末寺

二 孙末寺

三 曾孙末寺

直末寺【韩】本寺何何寺【韩】直属【韩】寺刹【韩】谓【韩】【韩】【韩】孙末寺【韩】直末寺【韩】直属【韩】寺刹【韩】谓【韩】【韩】【韩】曾孙末寺【韩】孙末寺【韩】直属【韩】寺刹【韩】谓【韩】

第十三条 本寺【韩】末寺【韩】保护【韩】【韩】其行为【韩】监督【韩】

第十四条 本寺【韩】末寺【韩】【韩】行政官厅【韩】提出【韩】【韩】诸般请愿书【韩】连署【韩】【韩】意见【韩】有【韩】时【韩】其事由【韩】副申【韩】

第十五条 末寺【韩】本寺【韩】指挥命令【韩】从【韩】【韩】可【韩】但本寺【韩】指挥命令【韩】国法【韩】背【韩】【韩】【韩】又【韩】寺法【韩】违【韩】【韩】【韩】认【韩】【韩】时【韩】其事由【韩】陈述【韩】【韩】更改【韩】求【韩】【韩】得【韩】

第三章 住持

第十六条 本寺【韩】住持【韩】左【韩】资格【韩】具备【韩】【韩】要【韩】

一 年龄【韩】满四十岁以上【韩】【韩】事

二 比丘戒【韩】具足【韩】【韩】更【韩】菩萨戒【韩】受持【韩】事

三 法腊【韩】十夏以上【韩】【韩】事

四 修学【韩】大教科卒业以上【韩】【韩】事

第十七条 本寺【韩】住持【韩】左【韩】资格【韩】具备【韩】【韩】要【韩】

一 年龄【韩】满二十五岁以上【韩】【韩】事

二 比丘戒【韩】具足【韩】【韩】更【韩】菩萨戒【韩】受持【韩】事

三 法【韩】【韩】五夏以上【韩】【韩】事

四 修学【韩】四教科卒业以上【韩】【韩】事但现今间【韩】四集科卒业【韩】者【韩】【韩】此【韩】充【韩】【韩】得【韩】

第十八条 本寺住持【韩】候补者【韩】左【韩】规定【韩】依【韩】【韩】公选【韩】【韩】【韩】定【韩】【韩】【韩】【韩】

一 选举人【韩】本寺何何寺【韩】山内末寺【韩】僧籍【韩】有【韩】比丘僧【韩】【韩】【韩】

二 选举【韩】投票【韩】【韩】行【韩】【韩】开票点【韩】调查【韩】後【韩】多票【韩】得【韩】者【韩】当选人【韩】【韩】【韩】

三 候补者【韩】定【韩】时【韩】本人【韩】履历书【韩】添【韩】【韩】就职认可申请【韩】节次【韩】【韩】【韩】【韩】【韩】

四 就职认可申请书【韩】【韩】候补者选举【韩】颠末【韩】记录【韩】文书【韩】添附【韩】【韩】开票主务者【韩】开票立会人【韩】署名捺印【韩】【韩】【韩】【韩】

第十九条 住持候补者【韩】就职认可【韩】得【韩】时【韩】古来【韩】规式【韩】从【韩】【韩】晋山式【韩】行【韩】【韩】前住持【韩】【韩】寺务法要【韩】关【韩】【韩】一切【韩】文书【韩】寺有财产目录【韩】引继【韩】受【韩】【韩】就职【韩】【韩】【韩】

前项【韩】依【韩】【韩】引继【韩】受【韩】【韩】际【韩】【韩】帐簿【韩】现物【韩】勘合【韩】【韩】受授【韩】【韩】【韩】【韩】

第二十条 住持【韩】任期满了三个月前【韩】後任候补者选举【韩】节次【韩】【韩】【韩】任期满了【韩】【韩】日【韩】交代【韩】【韩】【韩】【韩】但後任者【韩】就职认可【韩】【韩】【韩】【韩】【韩】【韩】任期满了後【韩】【韩】执务【韩】责任【韩】有【韩】【韩】【韩】【韩】

第二十一条 住持任期中【韩】辞职。觧职。死亡等【韩】依【韩】【韩】缺职【韩】生【韩】时【韩】寺中【韩】【韩】法腊最高者【韩】临时寺务取扱【韩】【韩】【韩】住持【韩】代理【韩】【韩】寺务【韩】管理【韩】【韩】缺职【韩】日旦【韩】二个月以内【韩】住持候补者选定【韩】节次【韩】【韩】【韩】【韩】【韩】

临时寺务取扱【韩】其执务中【韩】事务状况【韩】记录【韩】【韩】住持就职认可【韩】待【韩】【韩】引继【韩】【韩】【韩】可【韩】

第二十二条 末寺【韩】住持【韩】定【韩】【韩】方法【韩】各寺从来【韩】惯例【韩】从【韩】【韩】师资相承法类相续及招待继席法【韩】依【韩】【韩】无妨【韩】【韩】【韩】【韩】其候补者【韩】具【韩】【韩】就职认可【韩】申请【韩】【韩】时【韩】本寺【韩】承认【韩】受【韩】【韩】要【韩】

第二十三条 末寺住持【韩】就务【韩】交代节次其他【韩】缺员中【韩】处务【韩】【韩】方法【韩】【韩】【韩】本寺【韩】规定【韩】准用【韩】

第四章 职司

第二十四条 本寺何何寺【韩】左【韩】职员【韩】置【韩】【韩】事务法要【韩】管掌【韩】【韩】

监务一人 监事一人 法务一人 书记 附属员

第二十五条 监务【韩】住持【韩】指挥【韩】从【韩】【韩】事务法要【韩】总理【韩】【韩】住持不在时【韩】委任【韩】受【韩】范围内【韩】【韩】住持【韩】职务【韩】代理【韩】

第二十六条 监事【韩】东班长【韩】【韩】【韩】书记【韩】附属员【韩】指挥监督【韩】【韩】庶务及会计【韩】关【韩】【韩】事务【韩】掌理【韩】

第二十七条 法务【韩】西班长【韩】【韩】【韩】书记【韩】附属员【韩】指挥监督【韩】【韩】法仪会式其他【韩】一切法务【韩】掌理【韩】

第二十八条 书记【韩】上职【韩】指挥【韩】从【韩】【韩】庶务。会计。法务【韩】分掌【韩】

第二十九条 附属员【韩】东班西班【韩】【韩】【韩】从来【韩】惯例【韩】从【韩】【韩】知宾。知殿。典座等【韩】名目【韩】存【韩】【韩】此【韩】更改【韩】【韩】【韩】【韩】上职【韩】指挥【韩】从【韩】【韩】各各其主务【韩】从事【韩】

第三十条 本寺【韩】职员中监务。监事。法务【韩】山内比丘僧【韩】互选【韩】依【韩】【韩】侯补者【韩】定【韩】【韩】住持【韩】任命【韩】【韩】书记及附属员【韩】山内比丘僧中【韩】就【韩】【韩】住持【韩】选任【韩】

第三十一条 末寺【韩】【韩】住持下【韩】事务法务【韩】分掌【韩】【韩】【韩】为【韩】【韩】职员【韩】置【韩】【韩】要【韩】【韩】时【韩】本寺【韩】承认【韩】得【韩】【韩】本章【韩】规定【韩】准据【韩】【韩】必要【韩】职司【韩】置【韩】【韩】得【韩】

第五章 会计

第三十二条 本末寺【韩】【韩】【韩】每年一月一日【韩】【韩】十二月三十一日【韩】【韩】【韩】收入支出【韩】一一【韩】帐簿【韩】记载【韩】【韩】出纳【韩】明白【韩】【韩】【韩】可【韩】

第三十三条 收入支出【韩】日计【韩】会计主任书记【韩】认印【韩】【韩】监事【韩】检印【韩】【韩】月计【韩】年末合计【韩】【韩】住持【韩】检印【韩】【韩】记帐计筭【韩】无误【韩】认证【韩】【韩】【韩】可【韩】

第三十四条 【韩】【韩】支出【韩】正当【韩】受取人【韩】领受证书【韩】徵【韩】【韩】住持又【韩】其代理者【韩】认证【韩】受【韩】【韩】【韩】【韩】【韩】支拨【韩】【韩】不得【韩】

第三十五条 本寺末寺【韩】【韩】【韩】一个年【韩】收入支出【韩】关【韩】【韩】豫筭【韩】编制【韩】时【韩】此【韩】基【韩】【韩】收支【韩】【韩】【韩】【韩】【韩】

第三十六条 收入支出【韩】证书帐簿【韩】严重【韩】保管【韩】【韩】官署【韩】【韩】点检【韩】覔【韩】【韩】时【韩】【韩】【韩】时【韩】【韩】阅览【韩】供【韩】【韩】可【韩】

第六章 财产

第三十七条 寺有财产【韩】动产【韩】不动产【韩】区别【韩】【韩】台帐【韩】作【韩】【韩】其增减异动【韩】明细【韩】记载【韩】【韩】可【韩】

寺刹令【韩】依【韩】【韩】朝鲜总督【韩】【韩】提出【韩】财产目录【韩】提出【韩】异动申告【韩】其种目员数【韩】记载【韩】副本【韩】作【韩】【韩】本寺【韩】保管【韩】【韩】可【韩】

第三十八条 【韩】【韩】末寺【韩】【韩】寺有财产【韩】处分【韩】寺刹令【韩】从【韩】【韩】朝鲜总督【韩】【韩】申请【韩】【韩】时【韩】本寺【韩】经由【韩】【韩】可【韩】本寺住持【韩】其申请【韩】不适当【韩】【韩】【韩】认【韩】【韩】时【韩】意见【韩】附【韩】【韩】副甲【韩】【韩】得【韩】

第三十九条 本寺末寺【韩】【韩】【韩】寺有财产【韩】三宝护持【韩】目的以外【韩】使用【韩】【韩】又【韩】耗费【韩】【韩】不得【韩】

第四十条 寺有土地森林管理【韩】关【韩】【韩】细目【韩】规定【韩】住持【韩】定【韩】【韩】施行【韩】【韩】【韩】【韩】但末寺【韩】此【韩】定【韩】【韩】时【韩】本寺住持【韩】承认【韩】受【韩】【韩】可【韩】

第七章 法式

第四十一条 本寺【韩】【韩】举行【韩】【韩】法式【韩】分【韩】【韩】恒例式。随时式【韩】二种【韩】【韩】【韩】

第四十二条 本寺【韩】恒例法式期日【韩】左【韩】如【韩】

四方拜 一月一日

纪元节 二月十一日

天长节 十一月三日

新尝祭 十一月二十三日

右【韩】祝厘法式日【韩】【韩】

元始祭 一月三日

孝明天皇祭 一月三十日

春季皇灵祭 春分日

神武天皇祭 四月三日

秋季皇灵祭 秋分日

神 尝 祭 十月十七日

右【韩】报恩法式日【韩】【韩】

佛涅盘会 阴二月十五日

佛诞日会 阴四月八日

佛成道会 阴十二月八日

右【韩】报本法式日【韩】【韩】

开山祖某忌 某月某日

某大师忌 某月某日

某祖师忌 某月某日

历代祖师忌 春分日。秋分日

右【韩】尊祖法式日【韩】【韩】

结制会式 (夏。四月十五日 冬。十月十五日)

解制会式 (夏。七月十四日 冬。一月十四日)

右【韩】安居法式日【韩】【韩】

第四十三条 随时法式【韩】信徒【韩】依赖其他【韩】必要【韩】认【韩】【韩】时机【韩】此【韩】行【韩】【韩】【韩】【韩】

第四十四条 恒例式【韩】随时式【韩】不问【韩】【韩】法式作法【韩】【韩】【韩】从来举行【韩】清规【韩】恪遵【韩】【韩】【韩】【韩】但和请。鼓舞。锣舞。作法舞等【韩】一切。废罢【韩】【韩】【韩】【韩】

第四十五条 末寺【韩】法式期日及庄严规式其他【韩】作法【韩】本寺【韩】规程【韩】依遵【韩】【韩】可【韩】

第八章 僧规

第一欵 分限

第四十六条 僧尼【韩】分限【韩】师僧【韩】定【韩】【韩】入寺【韩】【韩】得度式【韩】行【韩】【韩】本寺【韩】【韩】【韩】度牒给付【韩】受【韩】【韩】依【韩】【韩】享有【韩】【韩】【韩】【韩】

第四十七条 年龄十岁未满【韩】得度【韩】【韩】不得【韩】但将来僧侣【韩】【韩】【韩】【韩】【韩】希望【韩】有【韩】【韩】者【韩】喝食【韩】【韩】【韩】【韩】入寺【韩】许【韩】

第四十八条 末寺【韩】【韩】僧尼【韩】得度【韩】时【韩】其师僧【韩】度牒给付【韩】本寺住持【韩】【韩】申请【韩】【韩】可【韩】

第四十九条 僧尼【韩】籍【韩】得度式【韩】行【韩】寺【韩】在【韩】【韩】【韩】【韩】【韩】【韩】事故【韩】有【韩】【韩】他寺【韩】转籍【韩】【韩】【韩】【韩】时【韩】本人【韩】师僧【韩】(师僧【韩】死去又【韩】不在【韩】【韩】【韩】同意【韩】表【韩】【韩】不能【韩】时【韩】最近法类)连署【韩】【韩】本寺【韩】申请【韩】【韩】其承认【韩】受【韩】【韩】可【韩】他寺【韩】【韩】归入【韩】【韩】【韩】【韩】时【韩】亦同【韩】

第五十条 僧尼【韩】还俗【韩】【韩】【韩】【韩】时【韩】度牒【韩】返纳【韩】【韩】可【韩】

第二欵 行解

第五十一条 戒律禅定【韩】行【韩】【韩】谓【韩】【韩】知慧【韩】解【韩】谓【韩】

第五十二条 僧尼【韩】戒定慧三学【韩】具足【韩】者【韩】【韩】此【韩】修【韩】【韩】普通科专门科二种【韩】分【韩】【韩】法【韩】【韩】【韩】

第五十三条 普通科【韩】寺内【韩】【韩】【韩】又【韩】普通学校【韩】入【韩】【韩】修【韩】【韩】【韩】【韩】

第五十四条 专门科【韩】本寺又【韩】末寺中专门道场【韩】设备【韩】【韩】处所【韩】入【韩】【韩】修【韩】【韩】【韩】【韩】

第五十五条 专门科【韩】学科【韩】必修科目【韩】随意科目二种【韩】分【韩】

第五十六条 必修科目【韩】学科【韩】所修年间【韩】左【韩】如【韩】

第一沙弥科 一个年(或二个年。三个年。随其科目。年间不等。以下各科仿此)

受十戒。朝暮诵呪。般若心经。礼忏。初心文。发心文。自警文。

第二四集科 二个年

书状。禅要。都序。节要。

第三四教科 四个年

楞严经。起信论。金刚般若经。圆觉经。

第四大教科 三个年

华严经。禅门拈颂。传灯录。

第五十七条 前条规定以外【韩】经论【韩】本人【韩】机根【韩】任【韩】【韩】随意【韩】修【韩】科目【韩】【韩】【韩】

第五十八条 得度後【韩】年龄【韩】满二十岁以上【韩】至【韩】者【韩】比丘戒【韩】受持【韩】【韩】得【韩】但带妻食肉【韩】【韩】僧侣【韩】【韩】此【韩】不许【韩】

前项【韩】比丘戒【韩】具足【韩】者【韩】菩萨戒【韩】受持【韩】【韩】得【韩】【韩】比丘戒【韩】具足【韩】【韩】【韩】【韩】菩萨戒【韩】受【韩】【韩】不得【韩】

第五十九条 比丘戒【韩】具足【韩】者【韩】禅堂【韩】人【韩】【韩】安居【韩】【韩】得【韩】

夏安居【韩】四月十五日【韩】始【韩】【韩】七月十四日【韩】终【韩】【韩】冬安居【韩】十月十五日【韩】始【韩】【韩】一月十四日【韩】终【韩】【韩】【韩】【韩】

结制安居九十日【韩】【韩】法腊一岁【韩】【韩】【韩】法腊【韩】夏安居【韩】数【韩】依【韩】【韩】计筭【韩】【韩】【韩】【韩】但本寺【韩】特许【韩】得【韩】【韩】冬安居【韩】法腊【韩】加筭【韩】【韩】得【韩】

第三欵 法阶

第六十条 法阶【韩】名称等级【韩】左【韩】如【韩】

大禅 中德 禅师 大禅师

右【韩】禅宗专攻者【韩】【韩】授【韩】【韩】【韩】【韩】

大禅 中德 大德 大教师

右【韩】教宗专攻者【韩】【韩】授【韩】【韩】【韩】【韩】

第六十一条 【韩】【韩】法阶【韩】授【韩】【韩】【韩】本寺【韩】【韩】每年一回试验【韩】行【韩】【韩】合格【韩】者【韩】【韩】此【韩】授与【韩】

第六十二条 法阶禀承【韩】试验【韩】受【韩】【韩】【韩】【韩】者【韩】每年七月十六日【韩】【韩】八月三十一日【韩】【韩】【韩】左【韩】书类【韩】添【韩】【韩】本寺【韩】请愿【韩】【韩】可【韩】

一 比丘戒菩萨戒【韩】受【韩】证明书

二 安居五夏以上【韩】成就【韩】证明书

三 四教科以上【韩】修了【韩】证明书

第六十三条 本寺【韩】【韩】【韩】住持【韩】指名【韩】【韩】【韩】五名【韩】试验委员【韩】设【韩】【韩】受验人【韩】行解能否【韩】检定【韩】【韩】

第六十四条 受验合格者【韩】【韩】大禅【韩】法阶【韩】授【韩】

初级【韩】法阶【韩】受【韩】者【韩】满二个年【韩】经【韩】【韩】【韩】【韩】【韩】昇阶【韩】不许【韩】但学德【韩】高【韩】者【韩】本山【韩】众议【韩】依【韩】【韩】特【韩】二个年【韩】制限【韩】短缩【韩】【韩】得【韩】

第六十五条 左【韩】揭【韩】【韩】要件【韩】具备【韩】【韩】【韩】【韩】【韩】大禅师又【韩】大教师【韩】法阶【韩】授与【韩】【韩】【韩】【韩】【韩】【韩】【韩】

一 法腊【韩】二十夏以上成满【韩】事

二 必修科目【韩】修了【韩】【韩】更【韩】随意科目【韩】四个年以上专修【韩】事

第六十六条 大禅师又【韩】大教师【韩】法阶【韩】有【韩】【韩】者【韩】堂号【韩】称【韩】【韩】得【韩】

第四欵 衣制

第六十七条 僧尼【韩】衣冠【韩】其法阶【韩】匹对【韩】【韩】被着【韩】【韩】【韩】【韩】【韩】其色别地质及制式【韩】左表【韩】如【韩】但本寺何何寺住持【韩】法阶【韩】不拘【韩】【韩】最上级【韩】衣冠【韩】被着【韩】【韩】得【韩】

种 目   法                    阶

大禅师 禅师 中德 大禅 沙弥

大教师 大德

法冠 毗卢冠 无 无 无 无

袈裟 色 红色 葛黄色 葛黄色 黄色 黑色

地质 有纹绢紬 有纹绢紬 无纹绢紬 无纹绢紬 木棉

制式 九条乃至二十五条 九条 七条 五条 缦衣

长衫 色 紫色 绀青色 绀青色 灰色 黑色

地质 有纹绢 有纹绢 无纹绢 无纹绢 木绵

制式 长衫形但道服【韩】後别幅【韩】有【韩】 长衫形 同上 同上 同上(但袖【韩】缩少【韩】)

第六十八条 末寺住持【韩】其法阶【韩】大禅【韩】级【韩】在【韩】者【韩】【韩】持【韩】中德【韩】法衣【韩】被着【韩】【韩】得【韩】

第九章 布教

第六十九条 布教【韩】宗旨【韩】举扬【韩】【韩】众生【韩】善导【韩】【韩】四恩【韩】报【韩】信念【韩】修养【韩】【韩】【韩】【韩】目的【韩】【韩】【韩】

第七十条 前条【韩】目的【韩】达【韩】【韩】为【韩】【韩】

天皇陛下圣寿万岁【韩】尊牌【韩】本尊前【韩】奉安【韩】【韩】每日祝赞【韩】勤【韩】【韩】【韩】【韩】【韩】

第七十一条 布教【韩】方法【韩】寺内说教寺外说教【韩】二种【韩】【韩】【韩】

寺内【韩】【韩】【韩】每月一回式说教【韩】行【韩】【韩】寺外【韩】布教【韩】一周间【韩】一回式机缘相应【韩】【韩】处所【韩】【韩】此【韩】行【韩】【韩】【韩】【韩】

第七十二条 前条外【韩】信徒【韩】依赖【韩】依【韩】【韩】临时必要【韩】认【韩】【韩】时【韩】说教【韩】开筵【韩】【韩】有【韩】

第七十三条 中德以上【韩】法阶【韩】有【韩】【韩】者【韩】【韩】【韩】【韩】本章【韩】布教师【韩】补命【韩】【韩】不得【韩】

布教师【韩】前项【韩】资格【韩】有【韩】【韩】者中【韩】就【韩】【韩】本寺何何寺住持【韩】补命【韩】【韩】【韩】【韩】

第七十四条 本寺何何寺住持【韩】布教师【韩】者【韩】宗意【韩】违【韩】【韩】布教【韩】【韩】【韩】【韩】又行状【韩】紊乱【韩】【韩】【韩】【韩】又【韩】教化【韩】任【韩】不适【韩】行为【韩】有【韩】【韩】【韩】认【韩】【韩】时【韩】【韩】【韩】时【韩】【韩】其布教【韩】停止【韩】【韩】又【韩】其任【韩】解【韩】【韩】得【韩】

第七十五条 本章【韩】定【韩】【韩】【韩】外【韩】布教【韩】细则【韩】本寺何何寺住持【韩】适宜【韩】定【韩】【韩】施行【韩】【韩】【韩】【韩】

第十章 褒赏

第第七十六条 【韩】【韩】僧侣【韩】左揭【韩】【韩】善行【韩】【韩】【韩】时【韩】本寺三职(监务、监事、法务)【韩】评定【韩】【韩】住持【韩】认许【韩】受【韩】【韩】褒赏【韩】行【韩】【韩】得【韩】

一 沙弥又【韩】比丘【韩】学业【韩】精勤【韩】【韩】他【韩】模范【韩】【韩】【韩】者

二 教化上【韩】现着【韩】功劳【韩】【韩】【韩】者

三 伽蓝【韩】修筑【韩】功劳【韩】【韩】【韩】者

四 贫民【韩】救助【韩】【韩】授产方法【韩】设【韩】功劳【韩】【韩】【韩】者

五 道路桥梁【韩】修缮【韩】尽力【韩】【韩】公众【韩】【韩】便益【韩】与【韩】者

六 节俭【韩】守【韩】【韩】公益事业【韩】投资【韩】心行【韩】笃实【韩】者

七 山林【韩】爱护【韩】【韩】植树【韩】勉励【韩】【韩】造林【韩】模范【韩】【韩】【韩】者

第七十七条 前条各项【韩】该当【韩】【韩】者【韩】有【韩】【韩】【韩】认【韩】僧侣【韩】其善行者【韩】行状【韩】事绩【韩】要领【韩】记【韩】【韩】本寺何何寺监务【韩】【韩】画面【韩】【韩】【韩】申告【韩】【韩】褒赏【韩】诠议【韩】请【韩】【韩】得【韩】

第十一章 惩戒

第七十八条 僧侣【韩】非行【韩】【韩】糺明【韩】【韩】其行持【韩】端正【韩】【韩】【韩】为【韩】【韩】左【韩】戒目【韩】设【韩】

(一) 褫夺度牒

(二) 收夺法阶

(三) 降级法阶

(四) 停止说教

(五) 停止托鉢

(六) 谨慎

(七) 谴责

第七十九条 褫夺度牒【韩】僧尼【韩】分限【韩】夺【韩】【韩】本寺末寺外【韩】摈斥【韩】

收夺法阶【韩】既【韩】授与【韩】法阶【韩】夺【韩】【韩】布教【韩】禁止【韩】

降级法阶【韩】现【韩】有【韩】【韩】法阶【韩】【韩】一级又【韩】二级【韩】降【韩】

停止说教【韩】一年以上二年以下说教【韩】行【韩】【韩】停止【韩】

停止托鉢【韩】一个年间行乞【韩】停止【韩】

谨慎【韩】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寺内【韩】谨慎【韩】【韩】忏谢【韩】【韩】

谴责【韩】文书【韩】【韩】戒饬【韩】

第八十条 褫夺度牒【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佛祖【韩】对【韩】【韩】不敬【韩】行为【韩】【韩】者

二 本寺住持【韩】侮辱【韩】【韩】僧风【韩】紊乱【韩】者

三 宗义【韩】悖【韩】异说【韩】主张【韩】【韩】本寺住持【韩】教谕【韩】不从【韩】者

四 转宗转派【韩】企【韩】【韩】徒党【韩】【韩】者

五 政治【韩】关【韩】【韩】谈论【韩】【韩】【韩】【韩】又【韩】政社【韩】加入【韩】【韩】僧侣【韩】本分【韩】失坠【韩】者

六 寺刹令其他【韩】法令【韩】依【韩】【韩】禁锢以上【韩】刑【韩】处【韩】【韩】【韩】者又【韩】百圆以上【韩】罚金刑【韩】处【韩】【韩】【韩】者

七 收夺法阶【韩】处分【韩】受【韩】【韩】【韩】【韩】【韩】【韩】其非行【韩】不改【韩】者

第八十一条 收夺法阶【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恩师。法师。戒师等【韩】对【韩】【韩】不逊【韩】行为【韩】【韩】【韩】僧侣【韩】风纪【韩】破【韩】者

二 不正【韩】行为【韩】【韩】【韩】本寺。末寺【韩】损害【韩】及【韩】者

三 许可【韩】【韩】寺刹令【韩】定【韩】目的以外【韩】寺刹【韩】基址伽蓝【韩】使用【韩】【韩】又【韩】使用【韩】【韩】者

四 降级法阶【韩】处分【韩】受【韩】【韩】【韩】【韩】【韩】【韩】改悛【韩】【韩】【韩】【韩】者

第八十二条 降级法阶【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寺有财产【韩】三宝护持【韩】目的以外【韩】费消【韩】者

二 寺刹【韩】衰废【韩】【韩】虞【韩】【韩】【韩】行为【韩】【韩】者

三 寺有土地森林及建物等重要【韩】财产【韩】押收【韩】受【韩】债务契约【韩】【韩】者但本项【韩】行为情状【韩】重【韩】者【韩】褫夺度牒【韩】处分【韩】【韩】【韩】得【韩】

四 停止说教【韩】处分【韩】受【韩】【韩】【韩】【韩】【韩】【韩】言行【韩】不悛【韩】者

第八十三条 停止说教【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修行【韩】未熟【韩】【韩】宗义【韩】悖【韩】说教【韩】【韩】者

二 说教【韩】【韩】【韩】当【韩】【韩】野卑猥亵【韩】言辞【韩】弄【韩】【韩】僧侣【韩】威信【韩】伤【韩】者

三 廉耻【韩】破【韩】【韩】僧侣【韩】体面【韩】污【韩】【韩】行为【韩】有【韩】者

四 僧侣间【韩】纷议【韩】酿【韩】【韩】和合【韩】僧风【韩】伤【韩】者

第八十四条 停止托鉢【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品行【韩】不良【韩】【韩】行化受财【韩】德【韩】伤【韩】者

二 寺法条规【韩】不从【韩】【韩】本末间【韩】在【韩】事务举行止【韩】妨害【韩】【韩】者

三 本寺又末寺【韩】住持或【韩】事务担任者【韩】【韩】虚伪【韩】申述【韩】【韩】者

四 本寺末寺【韩】事务施行上【韩】对【韩】【韩】无端【韩】诽谤【韩】【韩】者

五 本寺住持【韩】下【韩】命令【韩】无端【韩】不应【韩】者

六 权限【韩】不属【韩】事【韩】决行【韩】【韩】损害【韩】寺【韩】及【韩】【韩】【韩】者

第八十五条 谨慎【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本寺末寺【韩】职员【韩】【韩】贿赂【韩】收受【韩】【韩】偏颇【韩】措置【韩】【韩】者

二 职名。法阶。法腊等【韩】诈称【韩】者

三 基址伽蓝【韩】政谈集会等【韩】贷与【韩】者

四 妻子【韩】寺刹内【韩】住【韩】【韩】【韩】【韩】又【韩】女人【韩】寺中【韩】止宿【韩】【韩】者

五 寺法【韩】违【韩】【韩】法衣【韩】被着【韩】者

六 行持作法【韩】违反【韩】【韩】僧侣【韩】威信【韩】渎【韩】者

第八十六条 谴责【韩】惩戒【韩】处【韩】者【韩】左【韩】如【韩】

一 过误失火【韩】【韩】堂宇等【韩】烧【韩】【韩】者但重过失【韩】此限【韩】不在【韩】

二 过误【韩】依【韩】【韩】反则【韩】者

第八十七条 本章各条【韩】明文【韩】无【韩】【韩】【韩】非行【韩】宥恕【韩】【韩】不可【韩】事情【韩】【韩】【韩】者【韩】相当【韩】条规【韩】准拟【韩】【韩】处分【韩】【韩】有【韩】

第八十八条 惩戒处分【韩】行【韩】时【韩】本寺三职(监务。监事。法务。)【韩】合议【韩】後【韩】住持【韩】认许【韩】得【韩】【韩】执行【韩】【韩】【韩】【韩】

第八十九条 惩戒处分【韩】受【韩】者【韩】前非【韩】悔悟【韩】实状【韩】显着【韩】时【韩】其处分【韩】减轻【韩】【韩】又【韩】免除【韩】【韩】得【韩】但褫夺度牒【韩】处分【韩】【韩】者【韩】减轻【韩】【韩】又【韩】赦免【韩】【韩】复旧【韩】【韩】【韩】不得【韩】

第九十条 本章【韩】定【韩】【韩】惩戒处分【韩】关【韩】【韩】细则【韩】本寺住持【韩】适宜【韩】定【韩】【韩】【韩】【韩】

第十二章 摄众

第九十一条 寺刹【韩】外护员【韩】【韩】【韩】左【韩】要件【韩】具备【韩】【韩】者【韩】檀徒【韩】称【韩】

一 信心【韩】坚固【韩】【韩】财施【韩】【韩】【韩】事

二 一家【韩】葬祭追福【韩】委托【韩】【韩】事

第九十二条 寺刹【韩】外护员【韩】信心【韩】坚固【韩】【韩】财施【韩】【韩】【韩】者【韩】信徒【韩】称【韩】

第九十三条 檀徒信徒【韩】名簿【韩】作【韩】【韩】归入【韩】【韩】年月日及住所氏名【韩】记【韩】【韩】寺【韩】保存【韩】【韩】异动【韩】【韩】【韩】时【韩】【韩】加除【韩】【韩】【韩】【韩】

第九十四条 檀徒信徒【韩】他寺他宗【韩】转属【韩】【韩】时【韩】其名簿【韩】抹消【韩】

第十三章 杂则

第九十五条 檀徒【韩】葬祭【韩】导师【韩】【韩】【韩】住持又【韩】其委任【韩】受【韩】代理僧侣【韩】限【韩】【韩】【韩】【韩】

第九十六条 葬祭【韩】礼式作法【韩】佛家从来【韩】规式【韩】依【韩】

葬仪【韩】尊严庄重【韩】主旨【韩】【韩】【韩】丧家【韩】失费【韩】【韩】【韩】【韩】【韩】【韩】【韩】注意【韩】【韩】【韩】【韩】【韩】

第九十七条 左【韩】揭【韩】【韩】者【韩】法类【韩】【韩】

(一) 直系能化法类

(二) 傍系能化法类

(三) 同班法类

(四) 直系所化法类

(五) 傍出所化法类

直系能化法类【韩】【韩】【韩】己【韩】师僧【韩】【韩】筭【韩】【韩】上四世【韩】【韩】【韩】者【韩】谓【韩】

傍系能化法类【韩】【韩】【韩】己【韩】师僧【韩】【韩】同始祖【韩】遡【韩】【韩】其始祖【韩】【韩】下【韩】世数【韩】筭【韩】【韩】通四世【韩】【韩】【韩】谓【韩】

同班法类【韩】【韩】【韩】师僧【韩】同【韩】【韩】【韩】法兄弟【韩】谓【韩】

直系所化法类【韩】【韩】【韩】己【韩】徒弟【韩】【韩】世数【韩】筭【韩】【韩】下四世【韩】【韩】【韩】者【韩】谓【韩】

傍出所化法类【韩】【韩】【韩】法兄弟【韩】【韩】三世【韩】【韩】【韩】者【韩】谓【韩】

第九十八条 僧尼【韩】托鉢【韩】【韩】【韩】【韩】【韩】【韩】者【韩】师僧。法类连署【韩】【韩】本寺何何寺【韩】请愿【韩】【韩】免许证牌【韩】受【韩】【韩】此【韩】携带【韩】【韩】可【韩】年龄二十岁未满【韩】者【韩】【韩】托鉢【韩】不许【韩】

免许【韩】受【韩】者【韩】风纪法仪【韩】紊乱【韩】【韩】【韩】行为【韩】【韩】【韩】时【韩】免许【韩】缴消【韩】

托鉢【韩】如法行装【韩】【韩】【韩】午前八时【韩】【韩】正午十二时【韩】【韩】【韩】限【韩】【韩】午後【韩】作法【韩】如【韩】勤行【韩】从事【韩】【韩】【韩】【韩】

托鉢【韩】行装【韩】禅宗【韩】所着【韩】【韩】衣冠【韩】用【韩】【韩】【韩】【韩】

第九十九条 本寺末寺间【韩】【韩】左【韩】诸件【韩】【韩】【韩】恪遵【韩】【韩】【韩】【韩】

一 住持候补者【韩】定【韩】【韩】就【韩】【韩】人法融通【韩】通规【韩】守【韩】事

二 本寺末寺【韩】【韩】【韩】吉凶庆吊【韩】【韩】艰难相救【韩】【韩】情谊【韩】敦笃【韩】【韩】事

三 末寺【韩】住持适任候补者【韩】无【韩】时【韩】本寺【韩】【韩】选择【韩】事

第百条 本寺法【韩】朝鲜总督认可【韩】经【韩】【韩】【韩】【韩】【韩】变更【韩】不得【韩】

○布教规则认定三教

朝鲜总督府令第八十三号

布教规则【韩】左【韩】如【韩】定【韩】

大正四年八月十六日

朝鲜总督伯爵寺内正毅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