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元亨释书

元亨释书卷第二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济北沙门 师链撰

资治表三(起元正至废帝合四君)

元正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灵龟。夏五月复知事管寺产。移元兴寺于左京。秋八有沙门玄昉赴唐。冬十月

灵龟元年丙辰正月。不书即位去岁九月初三于平城也。帝草壁太子女。母元明帝。即位日左京兆献白龟因兹改元。旧史系乙卯。今立丙辰者孝德之例也。五月初近州刺史藤武智适游一寺。殿宇荒颓不见比丘。顾问村人。对曰。檀家管统寺产主事无分故有此废。不独此刹余处多尔。刺史嚬頞曰。如来设教其旨深妙。天竺支那延及此方。且夫创寺檀信元志植福。何其孙子不思先业。侵三宝物致是朽荒。不啻滞累其身。於旷劫所以亏耗至治於清朝也。乃表奏曰。臣幸浴大化得守上邦。适问民事至一精舍。院宇顿毁缁伍不在。问之知依檀家管寺供也。若不下明诏起此废。恐灭正法且缺清化。不独当州余方或闻。乞下严勑复此败亡。臣不敢专仰待明制。诏曰。传闻浮屠之法清净无为。才有檀兴辟功不处。是以射空之矢从空而落。投海之滴与海不竭。今民间谩收冥海之波却受坠空之矢。是不啻贪墨之甚又弗耳真乘之过也。自今以往天下寺院田业资产悉随僧管。不许檀家系掠。若其资寡废久之院宇合数寺成一区。众僧诸檀共振颓纲。若有乖诳刺史检校以闻。是岁当元宗开元四年也

二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癸丑改元养老。沙门道慈至自唐

养老元年十一月美州醴泉出。因此十一改元。慈公是岁自唐归

三年春。夏。秋。冬十月举高德精学业。沙门行善至自高丽。三藏善无畏来游

养老二年十月尚书省劄曰。告诸僧纲。智监冠时众所推让宜举其人者。又诸僧徒各有所业。或诵习或禅修。皆守本业慎加励勤。莫事浮游倦堕矣。行善之归事在本传。无畏不闻所止故书游。

四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沙门神睿道慈赐封户。

养老三年十一月睿慈二师之封各五十户

五年春正月与公验于僧尼夏。秋八月转经于四十八寺。九月置放生会。冬十有二月正经师。

养老四年正月僧尼公验始焉。八月勑都下四十八寺一日夜读药师经。祈右仆射藤公病也。九月日隅二州乱。朝廷祈宇佐神宫平寇。大神托曰。交锋之间死伤多矣。我甚怜之。愿寇平之後置放生於诸州。八幡放生会自此始焉。十二月诏曰。真诠佛乘化在音闻。唱礼转经元有规矩。比来僧尼或出私曲妄作别调。後生之辈惯习成俗。若不变正恐坏声教。自今当式唐沙门道荣及沙门胜晓转唱。余皆停之

六年春。夏五月诏天下合修废寺。度一百人。尚书右丞笠公薙发。六月优沙门行善。锡道藏。秋冬

养老五年五月诏七道按察使。巡州郡修废寺。其不堪者合数寺。太上皇病。度净信男女一百人。祈病也。笠公出家。书官者贵之也。六月诏曰。沙门行善负笈万里普事游学。既经七代博积修练天下所过之寺院皆迎待供养。又曰。百济沙门道藏释家栋梁法门领袖。年逾八十气力羸衰。若无束帛之施何寄恤老之志。有司四时颁供绵帛。优锡何。优遇称誉也。锡赐也。锡赐孰异。赐常也。锡非常也。十二月太上皇崩。

七年春。夏。秋。冬十有一月写诸经制幡盖。十有二月设斋于京畿诸寺。安弥勒像于藤原宫。

养老六年十一月勑写华严。大集。涅盘。大菩萨藏经。及观世音经二百卷。造幡盖诸法器。荐大行太上皇也。十二月於京畿诸寺斋僧尼二千六百三十八人。及藤原宫安弥勒像者荐天武天皇也

八年春二月遣沙门满誓捡构观世音寺。夏。秋。冬建施药。悲田二院于兴福寺

养老七年二月诏满誓法师造观世音寺。观世音寺和铜二年诏大宰府官造。已历十数年。恐修也。何书构。未竟也。未竟书构无咎。又警有司怠慢也。若曰修未由见怠。满誓谁。笠右丞也。是岁於兴福寺建二院。纳封户五十。及豫州田一千亩。越州稻一十三万束

九年春二月甲午天皇禅位于皇太子。後諡元正。夏。秋。冬

养老八年二月初四太子受禅。

圣武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神龟。转大般若经于宫中。夏四月诸州放生。秋七月营殿于山阶寺。九月度人转经。冬十月

神龟元年乙丑正月。不书即位去岁二月于平城也。帝文武长子。养老七年和州贡白龟。因此即位改元。旧史系甲子。今立乙丑者孝德之例也。延沙门六百人于宫中转大般若。攘灾也。夏天下放生。及七月山阶寺营殿安药师像者祈太上皇病也。九月壬寅诏曰。朕闻。古先哲王君临寰宇。顺两仪以亭毒。叶四序而齐成。阴阳和而风雨节。灾害除而休祥臻。故能腾茂飞英。郁为称首。朕以寡薄嗣膺景图。战战兢兢夕惕若厉。惧一物之失所。睠怀生之便安。教命不明诚信无感。天示象变地显震摇。熟惟灾眚责在予躬。昔殷宗修德消雊雉之灾。宋景善言弭荧惑之异。遥瞻前轨宁忘後惩。宜令有司择三十人出家并左右京及和州管内诸寺始今月二十三一七日之间转经修励凭兹胜利冀攘灾异。此岁当开元十三年也

二年

神龟二年

三年春二月僧尼转金刚般若经于宫中。夏。秋。冬

神龟三年二月延比丘六百人。比丘尼三百人读金刚般若。攘灾也。元年大般若不书人。今何书。元年比丘而已。言转般若知有比丘故不书。今二众并屈故书人。三月和州长谷寺成。行基法师为导师。义暹呪愿而庆之。不书私也

四年春。夏。秋。冬十月赙僧正义渊。十有二月颁金光明经于天下

神龟四年十月义渊法师卒。赐布帛。勑礼部监护丧事。褒渊之德望酬皇眷。故书以官。十二月以金光明经六十四部颁下诸州。令比丘讽读。祝圣也

五年春二月设斋会于元兴寺。夏六月置修仁王会于宫中。止合废寺。秋八月癸亥改元天平。冬新大安大寺

天平元年二月於元兴寺设大斋会。左仆射长室皇子为监护。时一沙弥连比丘座捧鉢受饭。仆射以牙笏击沙弥头。血流下面。沙弥拭血而哭。忽然不见。经二日或奏此事。帝怒赐仆射死。六月仁王会者一代之会也。立为式。止合废寺者辟滥并也。左京兆献灵龟。背有文曰。天王贵平智百年。因兹八月改元。是岁侈新大官寺。礼也。初有司不委寺规。沙门道慈进西明寺图。帝大悦

六年春三月起东塔于药师寺。夏四月藤皇后起塔于兴福寺。秋。冬十月沙门辨正为僧正。

天平二年四月创兴福寺塔。藤皇后及仆射房前率文武官僚曳材夷基

七年春。夏。秋八月度释行基散徒。冬

天平三年初行基法师善谕导。所至之处耕夫舍锄织妇投杼随之而听。以故随侍之者多。无赖惰庸辈相惯持鉢寄活於我。八月诏曰。行基法师从侍之士其中优婆塞优婆夷如法精修者男年六十一女年五十五以下咸许出家。余持鉢行路之人有司加捡捕。

八年

天平四年

九年春。夏四月沙门荣睿普照赴唐。秋七月置盂兰盆供于宫中冬

天平五年七月诏司膳寺备盂兰盆供。立为式

十年春正月藤皇后构西殿于兴福寺。夏。秋。冬十有一月以妙法华。最胜王经为度科

天平六年正月皇后光明子营西金堂于兴福寺。安丈六释迦佛及菩萨。罗汉。神王等像。施衲伽梨沙门四百人。荐先妣橘氏也。十一月尚书省奏。比来度者不考学修。只资官举。是乖法意又乱圣政。自今不许举度。只取才器。以妙法华。最胜王二经为科。先背诵屡问数义。中者得第。不中下第。制可

十有一年春。夏四月沙门玄昉至自唐。秋。冬十月定皇子薨荐。唐沙门道璿来

天平七年四月昉师以传来佛像及经论献于尚书省。帝悦。九月新田皇子薨。十月诏曰。凡皇子之薨七七之忌供百比丘以荐冥福立为式。是岁唐道璿来。勑舘大安寺西唐院

十有二年春二月沙门玄昉赐封户及田亩。扶翼童道慈扶翼童。夏秋七月度一百人。冬十月赐沙门道璿。菩提。时服

天平八年二月昉师赐封一百户。田一百亩。翼侍童八人。慈师童六人也。七月度一百人。都下四大寺行道一七日祈太上皇病也。十月璿提二师赐温服

十有三年春三月营释迦像。大般若经。于诸州。夏四月置转经于大安寺。五月转大般若经于宫中。秋八月转大般若最胜王经于宫中。度京师及诸州人。沙门玄昉为僧正。九月施绵帛于京畿僧尼。冬十月讲最胜王经于大极殿。十有二月与玄昉绵帛

天平九年三月诏每州造丈六释迦及菩萨像。并写大般若经一部六百卷。是国分寺之权舆也。四月沙门道慈奏。大安寺修造以来每岁命百五十比丘转大般若。以故荐年灾害消沮。自今乞转此经镇国家。立为永式。以官租为达嚫。制可。五月朔日有食之。延沙门六百人宫中读大般若经。攘灾也。八月於宫中一十五处转大般若最胜王二经。京师度四百人。诸州一百七十八人。祝圣攘灾也。九月两京五畿比丘比丘尼及沙弥二千三百七十六人赐绵帛各有差。十月於大极殿讲最胜王经。百僚皆集。其仪同元日。沙门道慈为讲师。坚藏读师。皇太后藤宫子染沈痾。自诞帝未曾相见。十二月皇后光明子延玄昉法事。帝预听。此日藤宫子在焉。见昉师洗然病愈。遂与帝晤。母子相喜。百僚皆贺。帝赐绵帛丝布各一千纯。书曰与淫萠也。昉师何不书官氏。蛊也

十有四年春三月纳封户于山阶寺于法隆寺。夏四月转最胜王经于天下。秋七月纳官租于国分寺。冬月六斋日停渔猎

天平十年三月朔日有食之。纳山阶寺于封一千户。法隆寺二百户。攘灾也。四月天下之转经祝圣也。七月国分之租官稻各二万束也。是岁诏曰。去年天下诸州营寺宇置像经。今兹风雨顺序五谷丰稔。灵贶如响佛事可崇。自今天下诸州每月六斋日不得渔猎杀生。刺史加检察

十有五年天平十一年十有六年春。夏。秋九月造观世音像于诸州。冬十有二月丁卯迁都于山州恭仁乡。

天平十二年九月勑曰。筑紫有不轨之臣命军讨伐。愿依圣佑欲安百姓。故今州别造大悲像高七尺。不轨臣藤广嗣也。十二月十五都山州山阶恭仁宫

十有七年春正月颁封户于国分寺三月举国分寺安四王像。起塔写颁经纳户田。夏。秋。冬十月桥役赐度

天平十三年正月藤太师遗命返封五千户。帝割二千户赐其家。三千户分纳国分寺。充丈六像费也。三月诏曰。朕以薄德忝膺大宝。政化未洽寤寐省慙。顷者年谷不登惭惧交集。是以博求景福覆焘兆庶。去岁令天下造释迦佛像高一丈六尺。及大般若经数六百卷。尔来风雨顺序五谷丰穰。灵贶如响一惧一喜。经云。若有国土讲读此经恭敬供养。我等四王常来拥护。故今令天下诸州安四天王像。及写金光明最胜王。妙法莲华二经各一部。朕又写金字金光明最胜王经一部。每州构七级塔。安之。所冀圣法之感与天地而永流。拥护之恩被幽明而恒满。其造塔之所又国之华。必择好处兼期久远。自今僧寺号金光明四天王护国之寺。择明德二十人为居者封五十户。田一百亩。尼寺名法华灭罪之寺。择净尼一十人为居者。田一百亩。二寺有缺量才补满。二寺各月八转最胜王经。望诵戒羯磨。又六斋日诸州不得渔猎。刺史加捡挍。驾世山东河架桥。始自七月至十月。募畿甸净信民役之。役竟。得度凡七百五人

十有八年

天平十四年

十有九年春正月转最胜王经于四十九寺。夏。秋。冬十月创大铜像于紫香乐

天平十五年正月帝作疏曰。天皇敬谘四十九座诸大德。弟子阶缘宿殖嗣膺宝命。思欲宣扬正法导御蒸民。故以今年正月十四日劝请出家之众。於所住四十九寺限七七日转大乘金光明最胜王经。仍令天下七七日禁杀。又於大养德国金光明寺。设殊胜之会为天下之模。诸德等或一时名辈或万里嘉宾。屈彼高明随兹延请。谐慈悲之音畅微妙之旨。仰愿梵宇增威。皇家累庆。国土安泰人民康乐。同驾菩萨之乘。共登般若之岸三月遣右仆射橘诸兄。如诸寺慰众僧。十月於紫香乐京创毗卢遮那佛铜像。帝制干疏降尚书省。宣示天下曰。有天下之富者朕也。持天下之势者又朕也。以此富势成彼像设不为难矣而已。然亦少有思焉。夫像者金铜一十六丈之毗卢遮那佛也。庇廕是像殿宇又宏。竭国铜而铸。倾国材而构。度斯巨役也虽宽租赋恐伤氓黎。是以四海为费资。万姓为助友。一针一草各人各佛。像成之日不独朕有。以此胜利天下共之。宜以朕意普告天下。帝辟寺基。於是行基法师率徒并劝士庶助役。帝之大构元是良辩法师之所劝也

二十年春二月庚申迁都于摄州难波。三月转大般若经于新宫。夏。秋七月殖稻于国分寺。八月度三千八百人。冬十有一月造大像模

天平十六年二月宣左仆射定难波都。三月於难波宫东西楼殿延沙门三百人转大般若经。七月以稻二万束赐国分寺。子母计画收其赢充修造。僧尼两寺皆遍。殖何。货殖之谓也。八月帝不豫。自难波归平城。度三千八百人。病愈。十一月於甲贺寺创大像模。帝亲引绳。太常奏乐。勑会四大寺沙门。达嚫有差焉

二十有一年春正月释行基为大僧正。夏五月问京便于四大寺沙门。戊辰车驾复平城。秋八月移大像于平城。九月度三千八百人。冬十有一月遣玄昉检构观世音寺

天平十七年正月行基加大僧正。及赐度者四百人。大僧正自基始。五月遣膳部郎粟栖王於平城药师寺会四大寺众宣问。三都何佳。佥曰。平城佳。由是十一还奈良都。八月於和州平城移营大像。帝以衰袖裹土筑坛。九月之度祈上疾也。昉师在西府。有恶称故书不氏官

二十有二年春。夏六月玄昉夭。秋。冬。十月天皇幸金钟寺然灯

天平十八年六月观世音寺成。昉师庆之。忽空中捉昉不见其形。後昉头落兴福寺唐院。初大宰府都督司马藤广继妻美。昉通花鸟使。司马[口*恚]。自此与昉有却十二年司马反。大将军野东人讨之。司马亡而数年矣。其灵及於此也。十月幸金钟寺。供卢舍那佛。然一万五千七百灯。沙门数千歌呗赞颂。绕佛三匝。三更还宫

二十有三年春。夏五月讲仁王经于南苑。及天下。秋。冬十有一月纳田于国分寺。

天平十九年十一月勑国分寺塔婆僧坊皆令修备。因而纳田僧寺九百亩尼寺四百亩

二十有四年春。夏。秋七月写法华一千部。冬十有二月度僧尼各一千

天平二十年七月千部法华荐大行元正上皇也。十二月一千之度荐山陵也

二十有五年春正月天皇受菩萨戒及皇太后皇后。大僧正行基锡号大菩萨。二月丁酉释行基寂。奥州贡黄金。夏五月纳田户财帛于一十二寺。秋七月甲午天皇禅位于皇太子。後諡圣武。定诸寺庄田。冬十月天子幸智识寺。十有二月天子及太上皇幸于东大寺。八幡大神入寺天平二十一年正月帝於平城中岛宫屈行基受菩萨戒。法讳胜满。皇后德满。皇太后万福。即日赐号大菩萨。书锡褒也。二月初帝铸大像。欲买黄金于唐国。依宇佐大神托罢唐使。至此奥州刺史百济王敬福献小田郡所出黄金九百两。敬福阶银青光禄大夫。闰五月纳五千户十万亩于东大寺。又纳稻帛于大安。药师。元兴。兴福。东大之寺。垦田各一千亩。及法隆。四天王。弘福。崇福。香山。建兴。法华之寺。各若干亩。帝着发愿文曰。敬凭诸寺众沙门大藏大小经律论等转读讲诵。尽未来际永无退转。故今以兹资产敬纳诸寺。所希诸佛菩萨诸天善神随喜拥护。宝祚延长万民乐业。法界有情成无上道。七月初二太子即位。勑定诸寺庄田。大安。兴福。药师。法华。诸国分寺各一万亩。和州国分寺四万亩。元兴寺二万亩。弘福。法隆。四天王。崇福。新药师。建兴。下野药师。筑紫观世音寺。各五千亩。诸州法华寺各四千亩。余定额寺各一千亩。十月八幡大神托向京。甲寅勑谏议大夫石川年足等迎神赴路。卫士百人。所经之州放生。官使等不食酒肉。道路除污秽。十二月戊寅大神入都。遣官使迎之於宫南梨原宫。造新殿栖神。诏沙门四十辈庆赞。丁亥帝及上皇幸寺。百僚皆从。作种种伎乐拜大像。会五千沙门。又纳封四千户奴婢各一百人于寺。此日八幡大神托社女入寺拜像。王臣大奇之。寻常书天皇。曷为言天子。受禅之岁犹属旧主。天子之称理之顺矣。

孝谦皇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天平胜宝。二月纳封户于金光明寺。夏四月。秋七月。冬十月

天平胜宝元年庚寅正月。不书即位去岁七月初二也。帝圣武之女。母光明后。去岁奥州贡金。四月丁未改元天平感宝。迄帝即位换胜宝。旧史系己丑。今立庚寅孝德之例也。二月和之金光明寺封三千户。通前成五千。是岁当天宝九年也

二年春。夏四月沙门菩提为僧正。秋。冬十月修续命法于药师寺。

胜宝二年四月菩提法师为僧正。世曰婆罗门僧正。十月勑沙门四十九人於新药师寺行续命法。祈上皇疾也

三年春正月放生天下度一千人。夏四月庆东大寺。天皇太上皇幸之。秋。冬

胜宝三年正月诏曰。今年自孟春至穷腊天下停杀生。沿海之民以渔为活者数户给米。己丑之度男九百五十人。女五十人。祈上皇疾也。四月初九庆东大寺。上上皇幸寺。百僚皆从仪服甚盛。讲师隆尊。读师延福。延一万沙门奏一万伎乐。东西分列歌舞交发。佛法西来斋会之盛未尝有也

四年春正月点灯于东大寺。夏。秋。冬

胜宝四年正月帝幸东大寺点二万灯

五年春正月唐沙门监真来。夏四月筑戒坛于东大寺。传林邑舞。秋。冬

胜宝五年正月监真法师从遣唐使伴胡来。真善律学。四月勑於东大寺建戒坛。上皇登坛受菩萨戒。灵福等旧僧八十人重受。沙门佛哲解音。今兹诏乐部学林邑舞。所谓菩萨舞。拔头舞也

六年

胜宝六年

七年春二月天皇幸智识寺南宫。兵部尚书橘建世设传法会于志贺寺。夏五月乙卯圣武太上皇崩。六月赐米盐于沙门监真。法荣。放生天下。设僧斋于大安寺于兴福寺。促营东大寺步廊。秋。冬十有二月六十沙门讲梵网经

胜宝七年二月上幸智识宫。翌日礼隣寺七佛。五月初二圣武上皇崩。沙门法荣誓侍山陵转经修荐。勑蠲荣本贯一郡租。六月以上皇御膳米盐等赐真荣二师。庚寅诏曰。居丧之礼臣子惟同。天下之民谁不预者。天下诸州自今以去放生一朞荐上皇也。丙戌设一千僧斋于大安寺。荐上皇五七忌也。兴福寺斋者七七忌也。凡讲供有仪曰斋会。讽供不仪曰僧斋。甲辰诏曰。明年国忌当设东大寺步廊。未竟速促营备。课六路诸州督租庸。十二月遣名臣六员于六大寺。屈六十二沙门讲梵网经。荐太上皇也

八年春正月度八百人夏五月设僧斋于东大寺。结安居。秋八月丙寅行布萨于诸寺。冬十有一月纳田于东大寺。十有二月纳田于山阶寺。纳封户于法华寺。

胜宝八年五月东大寺一千五百僧斋荐国忌也。今兹国忌。预始四月十五至五月二天下寺院讲梵网经。故安居在望。八月诏曰。轨持佛法。无尚木叉。尸罗之制协我礼经自今诸寺勤行布萨。因而每寺纳田一百亩。十一月纳备州田一千亩于东大寺唐禅院。荐上皇也。十二月山阶寺田一千亩给施药院也。

废帝

元年春正月改元天平宝字。夏四月。秋八月庚子天皇即位。僧纲菩提上尊号於太上皇。释监真赐号大和尚。沙门延庆授朝散大夫。辞。许之。新罗沙门来。冬十月

天平宝字元年戊戌。去岁八月骏州献蚕。自成字曰。皇帝命百年。先三月宫中承尘上有天下太平四字。因兹十八改元。今以史法系元正。八月初一帝受禅即位。帝天武之孙舍人亲王第七子也。即日菩提僧正率僧纲上表於太上皇。号曰宝字孝谦称德皇帝。此日授号于监真。初为大僧正。真患纲务烦杂。故有此授。延庆法师有时望。授朝散大夫而赐封田。庆辞爵封。帝许爵不许封。君子曰。君臣有礼乎。癸卯新罗沙门三十二人尼二人男十九人女二十一人归化。勑居武州闲地。於是始置新罗郡。寻常受位年不元。曷为元。折衷也。曷为折衷。丁酉改元戊戌即位。己亥立元恐缓也。戊戌之元者折衷也。是岁当肃宗乾元元年也

二年春。夏六月城外路傍栽果树。修诸州废寺。括私度。秋八月大和尚监真建招提寺。冬

宝字二年六月东大寺普照法师奏。路傍果树可辅圣化。行路之人多寓其下。热则就荫。饥则啖实。乞城外道两边栽果树。制可。山阶寺玄基法师奏。严净国家无过伽蓝。攘炎拯难佛力赖之。见今诸州练若废颓相仍。不加修治恐失基趾。乞降宣刺史诸檀。年加兴复。制可。八月监真创招提寺。荐圣武帝也。书号尊之也。沙门贤璟写大藏五千四十八卷而纳寺。又荐帝也。君子曰。见义勇为璟之谓乎

三年春二月僧正菩提寂。夏。秋七月置四位十三阶。赋东大寺产。冬沙门良辨为僧正

宝字三年七月四位十三阶依良辨奏也。诏曰。东大寺封五千户。其一千户充修造。二千户僧供。二千户官家法事。非礼也

四年春二月大师藤仲移观音殿于兴福寺。夏六月造弥陀像于天下。法华寺纳田于山阶寺于法华寺。秋。冬十月迁都近州保良。道镜侍上皇疾

宝字四年二月藤惠美押胜修一宇兴福寺。安观音像。西壁绣补陀落山。东壁极乐界相。精致妙丽。此宇元山阶寺东院也。大师叛臣。曷为书官。褒修营也。然则何名。功不全也。六月庚辛皇太后莽忌预构净土院于法华寺西南隅。安丈六弥陀像。至此日设斋供。天下国分尼寺皆洽。又纳田四百亩于山阶寺。每国忌讲梵网戒经。法华寺田给净土院。荐太后藤氏也。十月之迁都十三也。沙门道镜姓弓削氏。义渊之徒也。有梵学。召入内道场修如意轮观自在供。上皇疾保良。诏镜看侍。镜曷为不族。讥也。曷为讥。侍女主也

五年春正月筑戒坛于药师寺于观世音寺。夏五月辛丑复都平城。六月太上皇祝[髟/米]。秋。冬

宝字五年正月二十一勑曰。东山道下野药师寺。西海道筑紫观世音寺各立戒坛。充东西戒业也。上皇与帝有隙。因兹五月帝归平城在中宫院。上皇于法华寺。六月上皇为尼。法讳法基

六年春。夏五月戊申大和尚监真寂。秋。冬纳封户于葛木寺

宝字六年

七年春。夏。秋九月道镜号大臣禅师。停畋猎

冬十月壬申天皇狩淡州。十有一月检保国分寺

宝字七年九月道镜赐号大臣禅师。镜媚上皇。故书不族。号名非法不书赐。宝字之政权在上皇。帝只当宁而已。藤太师患镜之宠。及反以诛镜为名。壬子仲亡。上皇闻帝知仲事。遣兵围中宫院。帝惧退位。降为淡路公配淡州。婉文书狩也。十一月诏曰。比闻。诸国分寺郡吏侵掠多致朽荒。僧尼逃散大坏风化。诸州刺史宜加检察。

元亨释书卷第二十二 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