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第十六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第十六卷目录

先觉考(补遗)

舍利懴仪序 (释实贤)

赠荃公和尚住持方丈序 (黄应熊)

游育王寺 (郑羽逵)

嵩公和尚入城,李海若孝亷招同人集双桐斋,时值新霁,限韵 (全祖望)

和前韵 (陈汝登)

钱塘江候渡,寄怀荃上人(二首) (谢德星)

苏长公〈宸奎阁记〉、张无垢〈妙喜泉铭〉仆地已久,乾隆丁巳冬竖之殿庭 (释畹荃)

题无异堂 (释畹荃)

元雪窗光禅师塔在鄮峯蒙泉之上,蹟已冺灭,惟荒榛乱石中有断碣存焉 (释畹荃)

寄怀嵩公和尚 (谢誾祚)

寄育王嵩来和尚 (释成传)

留别荃公上人(二首) (范核)

寄怀荃和尚 (谢为雯)

过育王寺 (傅德荣)

请啓 (万经)

重建钟楼记 (郑羽逵)

同人登阿育王寺钟楼 (顾祖训)

寄育王嵩和尚 (释明欣)

寄谢嵩来和尚诗箑 (释常观)

寄怀嵩公和尚(集古) (傅德荣)

阿育王寺 (释宗辉)

玉几堂看雪 (释畹荃)

题秋水闲房(六首) (释畹荃)

寄玉几嵩公(六首) (杜琦)

明州阿育王山续志卷第十六

住山释畹荃(嵩来)辑集

先觉考(补遗)

晋开山利賔菩萨(并州离石人,姓刘,名萨诃,法号慧达。西晋太康三年,鄮阴求塔出现,开山。歴宋、齐、梁、陈、隋、五代,皆律居讲席,其住持俱莫可考。)

宋禅宗第一代宣密素禅师(嗣云居齐公。宋端拱元年,奉勅自保福禅寺主此山,寺始为十方禅刹。按朱金华碑载,寺之主僧自宣密素公始可考见。至洪武十一年,约之裕公代经六十三传矣。七月初一日忌。)

第二代守初禅师(筠州人,俗姓刘。天禧五年住此山,易寺南向。八月初七日忌。)

第三代常坦禅师(嗣福昌善公。三月廿一日忌。)

第四代澄逸禅师(嗣育王坦公。八月十七日忌。)

第五代大觉琏禅师(字器之,漳州龙溪陈氏子,嗣泐潭澄公。皇佑中,仁宗召对化成殿,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赐大觉禅师之号,又赐御书诗颂十有七篇,建宸奎阁。十二月廿九日忌。)

第六代宝监达禅师(饶州余氏子,嗣福严感公。十二月廿二日忌。)

第七代觉禅师(八月廿八日忌。)

第八代真戒振禅师(嗣瑞岩鸿公。十一月二十日忌。)

第九代宁禅师(十一月三十日忌。)

第十代月堂昌禅师(四明吴氏子,嗣云峯慧公。十月初十日忌。)

第十一代无竭昙禅师(嗣宝宁玑公。正月十五日忌。)

第十二代聪禅师(六月廿一日忌。)

第十三代了空潭禅师(六月廿九日忌。)

第十四代真歇了禅师(十月初一日忌。)

第十五代无示谌禅师(九月十七日忌。)

第十六代佛智裕禅师(嗣圆悟勤公。十一月十八日忌。)

第十七代圆悟粹禅师(十月初八日忌。)

第十八代野堂崇禅师(四明人,嗣泐潭清公。五月十三日忌。)

第十九代黙禅师(六月廿七日忌。)

第二十代大慧杲禅师(嗣圆悟和尚,置般若庄田。八月初十日忌。)

第二十一代大圆璞禅师(嗣大慧杲公。二月初五日忌。)

第二十二代慈航朴禅师(二月初八日忌。)

第二十三代妙智廓禅师(八月初四日忌。)

第二十四代佛照光禅师(嗣大慧杲公。三月十七日忌。)

第二十五代秀岩瑞禅师(闽人,嗣佛照光公。六月廿三日忌。)

第二十六代退谷云禅师(嗣佛照光公。十月十三日忌。)

第二十七代空叟印禅师(西蜀人,嗣佛照光公。六月初三日忌。)

第二十八代海印空禅师(十一月十九日忌。)

第二十九代晦庵明禅师(嗣鼓山永公。五月十一日忌。)

第三十代孤云权禅师(陕西人,嗣佛照光公。十一月十七日忌。)

第三十一代如庵崇禅师(九月十三日忌。)

第三十二代晦岩光禅师(八月十二日忌。)

第三十三代无凖范禅师(嗣卧龙先公。三月十八日忌。)

第三十四代石堂明禅师(二月初七日忌。)

第三十五代大梦因禅师(十月廿九日忌。)

第三十六代痴绝冲禅师(嗣荐福生公。三月十五日忌。)

第三十七代断崖躬禅师(三月初十日忌。)

第三十八代晦室明禅师(七月三十日忌。)

第三十九代笑翁堪禅师(嗣无用全公。三月廿七日忌。)

第四十代偃溪闻禅师(嗣淅翁琰公。六月初十日忌。)

第四十一代东谷光禅师(嗣华藏祚公。)

第四十二代毒川济禅师(嗣淅翁琰公。六月十四日忌。)

第四十三代虚堂愚禅师(四明人,嗣法于道塲岩公。)

第四十四代西江谋禅师(南昌吴氏子,嗣淳庵净公。)

第四十五代淮海肇禅师(通州潘氏子,嗣淅翁琰公。)

第四十六代物初观禅师(鄞县横溪陆氏子,嗣净慈简公。)

第四十七代藏叟珍禅师(南安吕氏子,嗣妙峯善公。五月廿一日忌。)

第四十八代东叟恺禅师(嗣大川济公。十二月十四日忌。)

第四十九代寂窓照禅师(福之闽县邓氏子,嗣枯禅镜公。)

元第五十代顽极弥禅师(嗣痴绝冲公。)

第五十一代清溪沅禅师(嗣枯禅镜公。八月廿八日忌。)

第五十二代朽庵祥禅师(嗣华藏净公。五月初五日忌。)

第五十三代横川珙禅师(永嘉林氏子,嗣灭翁礼公。三月十八日忌。)

第五十四代愚极慧禅师(嗣石田薰公。六月廿五日忌。)

第五十五代东岩日禅师(嗣西岩惠公。五月初九日忌。)

第五十六代东生明禅师(嗣顽极弥公。▆二月廿三日忌。)

第五十七代石湖美禅师(金陵毕氏子,嗣无文传公。)

第五十八代月江印禅师(慈谿刘氏子,嗣虎岩伏公。)

第五十九代石室瑛禅师(嗣晦机熙公。三月十七日忌。)

第六十代雪窓光禅师(嗣东屿海公。六月初一日忌。)

第六十一代性空达禅师(嗣雪窓光公。七月廿八日忌。)

明第六十二代大千照禅师(嗣东屿海公。十月初七日忌。)

第六十三代约之裕禅师(毘陵陈氏子,嗣笑隐欣公。)

第六十四代象先舆禅师(嗣雪窓光公,重建下塔,筑黄贤塘,得田二千余亩,又市史氏田一千五百亩,名忠义庄、崎头庄。)

第六十五代南宗定禅师(嗣孚中信公。)

第六十六代别峯在禅师(嗣天界昙公。)

第六十七代天章玘禅师(嗣雪窓光公。)

第六十八代原素俭禅师(嗣原明良公。)

第六十九代契庵得禅师(嗣大千照公。)

第七十代宗冕轩禅师(嗣法未详。)

第七十一代西竺来禅师(嗣慈舟济公。十月初八日忌。)

第七十二代北宗济禅师(嗣西源达公。)

第七十三代少林宗禅师(嗣芳林鬯公。)

第七十四代古章宪禅师(嗣天界泐公。)

第七十五代椿龄寿禅师(嗣忍庵慈公。十一月廿二日忌。)

第七十六代无方超禅师(嗣物先羲公。)

第七十七代莹中玥禅师(嗣契庵得公。)

第七十八代用常宪禅师(嗣别峯在公。)

第七十九代西原远禅师(嗣元极顶公。)

第八十代澹庵学禅师(嗣元极顶。永乐间,钦召擢右街之任。六月初二日忌。)

第八十一代体元正禅师(嗣天渊濬公。正统九年,钦召至京,开万善戒坛。十二月廿四日忌。)

第八十二代圭中璧禅师(嗣无作行公。)

第八十三代懒庵儆禅师(嗣法未详。)

第八十四代清源本禅师(姚江陈氏子,嗣灵隐借庵。)

第八十五代伴云[山*午]禅师(嗣益宗学公。八月初七日忌。)

第八十六代大用成禅师(嗣法未详。)

第八十七代大本中禅师(嗣益宗学公。)

第八十八代印空海禅师(嗣洁空通公。)

第八十九代白庵金禅师(嗣法未详。)

第九十代月庭全禅师

第九十一代松林茂禅师

第九十二代古心恒禅师

第九十三代大海澄禅师

第九十四代如海福禅师(本郡朱氏子,嗣清源本公。)

第九十五代无涯广禅师

第九十六代东溟浩禅师

第九十七代宗静邃禅师

第九十八代大止进禅师

第九十九代玉庭珍禅师

无漏瓶禅师(嗣妙峯觉公,阐天台教观,重建舍利塔殿。九月初二日忌。)

秘藏理法师(宛陵人,嗣无漏瓶公,纂修《育王山志》。)

密云悟禅师(嗣幻有传公。七月初七日忌。)

清太白雪禅师(崑山徐氏子,嗣费隐容公。八月二十八日忌。)

祖林明禅师(嗣太白雪公。九月十八日忌。)

嵩岩灵禅师(嗣太白雪公。六月廿七日忌。)

法钟觉禅师(嗣太白雪公。十一月初六日忌。)

秋远碧禅师(嗣法钟觉公。十一月十九日忌。)

逊安让禅师(嗣秋远碧公。十一月初二日忌。)

嵩来荃禅师(嗣秋远碧公。)

舍利懴仪序

(思齐)释实贤

葢闻法身无象,因万物以赋形;道体无方,随众生而应迹。爰自双林示寂,中夜还源,玉毫敛影於人间,宝相潜辉於宇内。所遗舍利,三分攸分,乃造浮图,八国是奉。属当五天之地,经歴一百余年,爰有圣君,厥名阿育,乘铁轮而应世,受佛记以为王。志在福田,心存佛法。甫闻舍利,始事请求。於是塞恒水之刀轮,机关不转;开世王之宝箧,油火才乾。(阿闍世王取佛舍利,藏恒河中,作千岁灯供养。中安金箧,用盛舍利,外置刀轮,四靣旋转,流水激之,轮无停晷。阿育王欲取之,殆不能得。有莲花比丘教以掷柰塞之,轮即不转。乃下取舍利,才开金箧,油尽火灭。)乃役鬼神之智力,载求罗汉之神通;集众香以成泥,碎七宝而为末。八万四千之佛塔,终夜告成;二千三百之人寰,即时分布。百神奋足,争驰五指之光;万鬼昂头,齐覩半空之臂。(阿育王取佛舍利,令诸鬼神以香泥宝末,一夜造成八万四千宝塔。请耶舍尊者舒指放光八万四千道,诸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置一塔。尊者于虚空中以手障日,诸鬼望之,普天之内,一日之中同时下塔。)塔庙於焉始盛,佛法由是大兴。彼居中夏,数乃众多;此属东方,处唯十九。阿育造塔之岁,则是周厉王之共和年也。自余诸处,圣迹罕存;唯兹四明,灵踪尚着。昔在西晋,年曰太康,有并州刘萨诃者,利賔菩萨也;愍众生之造业,示同类以化人。罹罪而入幽冥,惧苦而求救拔。梵僧指示,舍利是求。觉而发心,寻即改业。化身应世,暂为畋猎之民;大士出家,还作比丘之相。於是北背并汾,南游江浙。慕浮图而顾盻,念舍利以追寻。万里关山,岂惮驱驰之苦?数年道路,宁知跋涉之劳?由是登陟鄮峯,徘徊玉几。钟韵忽闻於地下,塔婆高涌於岩头。一片青山,显出千年之圣迹;数重磐石,长留万古之神踪。从兹建屋度僧,藉僧守塔。地号东南佛国,僧称累代人龙。迨乎有梁啓运,兹山之额号始彰;大宋肇兴,厥寺之扁题重焕。嘉祥屡发,灵异叠生:或垂相好於塔中;或放光明於松顶;或数旬礼拜,慈亲离冥报之殃;或频月熏修,尊者获印文之瑞;乃至或燃一臂,神归净土九莲。(唐钦禅师,于育王舍利塔前燃一臂,求生净土。)或舍全身,亲证念佛三昧。(明慧广禅师,礼舍利塔,光中见佛,乃悲泪曰:「某何德,感如来希有瑞相!」遂焚身以报佛恩。〔实贤〕)自悲生晚,不能亲覩佛身;幸喜缘深,犹得躬逢圣迹。于己亥夏,特申瞻礼,恭诣此山。三月安居,六时悔过。但以凡诚浅劣,难扣慈悲;宿业深沉,未蒙感应。是以重述行仪,再申恳到。终身从事,毕命为期。不唯自省过愆,亦与人同懴悔。沉疴未起,每怜同病之人;浪子不归,频下思亲之泪。文无足观,义或可取。所冀障山飜倒,转成功德之山;业海乾枯,化为智慧之海。六根都摄,修净业於此身;三昧早成,见弥陀於即世。凢我同志,毋忘此心!同垂愿力於千生,共报佛恩於万劫云尔。

赠荃公和尚住持方丈序

自佛法入中国来,寰宇必有花宫以奉佛,又必有名僧住持以护卫花宫。所谓住持者,非徒供养守护种种庄严而已,必能宣金石之微言,示玉毫之真相;三千大千之世界靡不瞻依,四谛十二之因缘毫无凝滞,而後克当住持之一席也。若鄞之育王广利寺,乃供奉如来舍利,为海内第一之丛林。自晋太康,歴六朝、五代、唐、宋、元、明,至我朝千有五百余年,凡见闻随喜、礼拜皈依者,无不如亲承接足,顿破无明,了悟法身。余奉特简,作宰翁洲,经今十载。往返郡城省会,每不歴蛟门之险,取道於育王,信宿两宵。非贪数瞻舍利,喜寺中嵩来荃和尚,通儒术,书畵赡逸,尝与之茗椀香炉谈诗说偈。其法兄号逊安者,寂处方丈,无言无动,无见无闻。所有宏汲引以济俗、题究竟以开氓者,悉荃和尚酬应。而且积四方供奉舍利之香金,辟拾翠楼五六间於西南隅;又构娑罗阁,以补旧时之所有;又修葺东偏大禅堂,以备随喜礼拜者之栖止;又甃石明堂,以新三摩地、种八福田;又徧蒐残碑断碣,以不没前人之旧蹟,兼彰法宝之名区。凡十数年来之苦行勤修,皆主方丈者之所当留意。而逊公深居简出,高清净无为;荃和尚惟恐泊与淡相遭,頺堕委靡,将千数百年之精蓝,一旦至於溃败不可收拾,亟出而一一代主方丈者为之。则荃和尚,固非佛所称空生、身子为长老而已,乃善根夙植,欲请佛住世,常转法轮,俾一切恒沙人尽离苦海而登彼岸。此虽起当年妙喜老僧、大觉禅师再生今日,宣微言、示真相,亦不是过也。彼世之髠而缁,不解空生大觉如海一沤,而营营汲汲惟方丈之是谋;与夫胸不谙儒佛书,口不说仁义事,踞名山木上座,诩诩自称为大和尚以傲世者,倘与荃和尚同堂晤语,有不赧然汗流浃背哉?今复月逊公谢世,丈室无人。远近僧众与护法檀越,亟请荃和尚继席主持育王。余与荃和尚交好多年,颇如昌黎之於文畅,永叔之於慧勤,东坡之於佛印。闻其於今二十六日进方丈,何能嘿无一言?苐荃和尚之道德,远胜乎文畅诸僧;而余之为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深有歉乎!韩、苏之洸洋雄放,永叔之超旷清幽,恐不足表扬荃和尚於万一也。或者,育王所供舍利,为如来法身,常住不坏;今文亦得藉舍利,永留刼石中,不等寻常寺院住持,庸庸终归於澌灭也夫!文林郎.知定海县事.今迁山西宁武.同知罗浮.发弟黄应熊顿首撰

游育王寺

郑羽逵

柴桑有处士 匡庐足频到 最後成三笑 笑意终不告 今我非渊明 偏有远公导 杖策入招提 精力非妄耗 石坛夭矫松 素以放光号 坐对足掀髯 仰观共欹帽 旧雨话挑灯 诗成语兀傲 一笑瓦砾投 竟得珠玉报(嵩上人以诗什见贻)

嵩公和尚入城,李海若孝亷招同人集双桐斋,时值新霁,限韵

(谢山)全祖望

献岁曾无三日晴 黯然花柳寂然莺 高僧昨日来同谷 春信连朝度满城 四座欢悰逢老友 百年墨妙有余清(南皐于座中出先詹事公墨蹟见惠,践先君之宿诺也。) 几时一叶褰裳去 乌石山前啖笋羹

和前韵

陈汝登

天爱良辰亦放晴 月湖西畔啭流莺 青云友集豪吟窟 白足僧来舍卫城 莲社百年多逸兴 虎溪三笑逊余清 侵晨过我殊岑寂 仅有东坡玉糁羹(余亦芼蔬邀上人过云在楼)

钱塘江候渡,寄怀荃上人(二首)

谢德星

检点游囊卸竹兠 渡头潮落急呼舟 离家到此方三日 浪迹如余竟一鸥 浅草平沙新驿路 乱山疎树晚江秋 安身羡尔茆堂里 瓶钵垂垂老贯休

香寻鼻观有甜藤 斜日高楼想独登 尘土胃肠何处洗 山川灵爽向谁凭 自从雨榻零星话 直到寒泉彻底冰(壬子夏,宿玉几山房,剧谈竟夜;甲寅腊杪,得访嵩公。) 一纸近来邀入社 梦中颠倒失行縢(时寄札相邀拾翠楼,未及一登。)

苏长公〈宸奎阁记〉、张无垢〈妙喜泉铭〉仆地已久,乾隆丁巳冬竖之殿庭

释畹荃

山灵诃护久能藏 藓驳苔侵岁月长 异代重珍金石刻 双碑仍自立苏张

题无异堂(乾隆己未,重新无异堂後庭,去其壅塞,开辟窗牖,堵间甃宋刻石碑,手植牡丹、海棠、蔷薇、蘐草、杜鹃其上。)

释畹荃

寺深最後无尘到 地接烟萝筑砌台 背日古碑苔藓合 靣山寒影石房开 竹翻晓露栖禽去 风送晴檐乳鸽来 惟有此心闲似水 数茎红蕚傍墙栽

元雪窗光禅师塔在鄮峯蒙泉之上,蹟已冺灭,惟荒榛乱石中有断碣存焉

释畹荃

山静径转幽 泉澄鱼可镜 振衣登崇冈 羣峯苍紫映 方坟岁月深 坏石塌危磴 缅忆千载人 瞻仰尚恭敬 长吟发浩歌 谷响前山应 层崖媚如削 孤月皎寒靓 策杖晚归来 林端数声磬

寄怀嵩公和尚

谢誾祚

古刹明州数育王 卅年前忆卧禅房 至今塔影留残照 尚有梅花发暗香(前游以黄昏入寺,暗中但闻梅香扑鼻。) 坡老书从碑仰卧 远公骨共玉深藏(谓秋公和尚) 属君句就袈裟覆 好让松枝自放光

寄育王嵩来和尚

(福国)释成传

三十余年别鄮峯 每于禅寂道情通 匆匆老我风霜里 远远怀人梦寐中

愁对暮云停渭北 欣看春树蔚江东 何时欢聚松阴下 消去相思千万重

留别荃公上人(二首)

范核

寺门杳霭竹林间 看惯春山近可攀 旧倚石阑松不改 新登楼阁翠如环

孤灯仍照伊蒲馔 十载应怜老髩斑 无奈来朝重别去 曙光欲动鸟缗蛮

一夜归心动不休 起看窗艹碧悠悠 子规声里春先去 罂粟花边客暂留

双塔没云孤棹远 宝幢临水绿杨愁 此行预报真消息 菡蓞开从惠远游

寄怀荃和尚

(锦如)谢为雯

深隐云端玉几峯 久思瞻仰末由从 叅禅独对三更月 觉世惟传一杵钟

德望高同舍利塔 文名焰敌放光松 相寻拟负冬暄献 力勉双趺策短筇

过育王寺

(擎池)傅德荣

重到山中玉几堂 爱观秋水坐闲房 轩开灵菊恒呈瑞 石挺苍松屡放光 曾记昔年贻妙墨 争看此日焕词章 摩挱碑碣惊三绝 辉映前朝苏与张(时嵩上人新鎸塔记十景诗碑)

请啓

伏以育王名刹,创自太康;舍利祥光,明于震旦。久为四海人天之胜地,尤为一方因果之精蓝。非凭老栢乔松若神龙之呵护,能免荒烟蔓草如荆棘之纠缠?恭惟荃公大和尚,幼擅人龙,夙标威凤。蓄云泄雨,翠披玉几之峯峦;浴日涵星,光映金沙之井水。指旛悟曹溪之句,非风自翻;立雪叅少室之机,无臂打断。早宜继秋翁而为宗主,温恭偏让于逊公。今既虚丈室,而当住持利人,宜登乎法座;况世尊传有密旨,信手已授▆▆。今舍利徧现祥光,觌靣莫遮罗扇。伏祈绍智灯于鹿苑,扬慧日于龙楼。精义解頥,处处一标见月;微言折角,人人五逆闻雷。俨同菩萨转轮,超生生之世界;不啻如来说法,度万万之恒沙。(经)等萍寓尘寰,生浮幻泡。深媿两嘘之未习,敢希三笑之重新。胡饼再拈,何妨呷些汁下;香梨饱吃,也须还我渣来。如是我闻,最初事毕。伏惟鉴纳,临楮翘瞻!发弟万经、蒋拭之、范从律、全祖望、邵铎、郑性、周定▆、陈美训、周式雅、陈汝登、张士坛、范基、谢誾祚、陈本醇、李世法、范城、李昌泉、张懋建、李自新仝顿首

重建钟楼记

浙东西名刹五,阿育王其一也。旧有钟,元延佑年所铸。乾隆丁巳,余过寺,不见钟楼。问寺僧,知康熙前壬寅,寺毁于火,钟亦堕地,在荒烟蔓草中者,将近百年矣。阅丙寅,余再过寺,见寺左有楼翼然。主僧嵩来上人指谓余曰:「曩君来,钟在地,今悬斯楼矣。」因备言建楼始末。由乙丑春,鄞邑令傅公柟至寺,见钟不列於悬,捐赀三十金,令上人植木於殿,为架以悬之。上人念钟高,非楼不能容;且殿为礼佛塲,植木架钟不适於观。因鸠工庀材,於青龙左方辟地建楼数十楹。周以重檐,缭以疏绮。高三丈六尺,广如其长而减二尺。经始于乙丑仲秋,落成於丙寅孟夏。楼既成,悬钟扣之,噌吰之音四达。计糜金钱,以缗计者四百。除傅侯所捐外,余皆上人衣鉢赀也。嗟乎!方今梵刹圮毁,寺僧视之如秦越,不问也。即假名修建募化,所得亦先归私槖,余方公诸常住。如上人之捐赀以建钟楼者有几人哉?有几人哉?因援笔而为之记。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秋九月,赐进士出身.勅授文林郎.内阁中书舍人.改知四川成都府安县事.慈谿郑羽逵撰

同人登阿育王寺钟楼

(蓉洲)顾祖训

竹树绕青山 掩映重门秀 几年不到此 苍翠殊非旧 矧复起卧钟 杰阁摩空构 同人拾级登 烟云满襟袖 凌虚豁双眸 两塔俛如就 峭壁巉岩间 蛟龙蟠古甃 树杪见田畴 黄绿呈绮绣 独有放光松 虬偃昻螭首 翛然观六合 一指齐宇宙 群坐秋水房 春风纳圭窦 玉几老山翁 动静徵乐寿 蕴古触新机 凭览发清奏 珠玉虽嗣音 搦管愧孤陋 无语赠溪山 此来人更瘦

寄育王嵩和尚

(雪窦)释明欣

一机独露法王颜 不落乾坤万象间 祖席几人提棒喝 声名千载播江山

漫云别後离怀切 却恨春前把晤艰 愧我乳峯多冷淡 终朝抱膝掩松关

寄谢嵩来和尚诗箑

(景文)释常观

一扇遥颁风送凉 怀人句好意偏长 笔锋自有高王致 词藻掀翻屈宋墙

忆昨来山瞻棒喝 几从望海挹清光 相遗喜得诗中畵 捧读时时爇瓣香

寄怀嵩公和尚(集古)

傅德荣

心无时事累(陈海樵 )得在玉几前(鲍照) 松竹开幽径(吴儆 )琴歌列梵筵(陈子昻) 绿琪千岁树(杨炯 )明月一池莲(白玉蟾) 觉路花非远(杨慎 )闲门鸟作缘(吴凝父) 潜光隐嵩岳(李白 )芬馥迈兰荃(荀济) 高论明秋水(江总 )新诗动洛川(韦应物) 丹霞非俗宇(杨炯 )翰墨小神仙(黄山谷) 海内存知己(李卓吾 )春牕月伴眠(白乐天)

阿育王寺

(瑞岩)释宗辉

东塔凌苍巘 西楼控紫岑 僧归红树里 钟出翠微深

古殿层霄露 穹碑拨藓寻 金躯遗舍利 一点到如今

玉几堂看雪

释畹荃

玉几山深一夜平 花飞六出舞轻盈 不闻冻鹊争枝噪 秖觉春蚕食叶声

剡水归舟神自爽 灞桥策蹇思尤清 何如老衲安然坐 吟对梅花绝世情

题秋水闲房(六首)

释畹荃

窗外即青山 种花复种树 鸟亦恋其中 时共山人住

岂是藏春坞 繁花次苐看 芙蓉醉未了 南竺又微丹

挑灯深夜静 蛩语自鸣秋 千载名山志 而今欲校讐

山月低檐秋水清 岩隈木石伴经行 天如亦爱鹪鹩我 寄一枝来老此生

断碣馍糊唐代石 残螭缺落宋朝碑 临池凑筑重珍惜 碎锦奇文千载诗

堦下一泓秋水绿 芙蓉花近夕阳楼 颠毛似雪盈双鬓 好友诗来嬾倡酬

寄玉几嵩公(六首)

(景韩)杜琦

栖迟海上十经年 宦况乡情共慨然 闻说道人超物表 几回梦不到林泉

寻来三度路非差 童子开门识杜衙 问取高踪何处去 东钱湖月四明霞

隔年风雪宿山家 着屐穿云石径斜 行到上方钟鼓动 班班弟子礼袈裟(时值戒期)

约我春前雪後来 畵兰写竹点苍苔 条风已变池塘柳 暖日全舒官阁梅

东风处处冷全消 正日山房坐寂寥 城郭经过人罕识 何妨缓步出溪桥

年来心事太无聊 亲老田芜归兴饶 烂熟世情愁不得 远公教我问渔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