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皇汉医学

生姜泻心汤之注释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论》)

【注】

若由此文表面观之,伤寒因发汗剂之应用而汗出。愈后,突发胃中不和之病证也。其实此证本来存在,为伤寒一时之隐蔽,故于其愈也即现出。胃中不和者,胃内不如平时之调和也。干噫食臭者,《伤寒杂病辨证》云:「噫者,嗳也。嗳为噫之俗字。」…按噫,《说文》云:「饱食臭也。…」《金匮》云:「中焦气未和,则不能消谷,故使噫也。」《平脉法》云:「噫而吞酸,食不卒下。」又云:「上焦不归,噫而吞酸。」皆同义也。盖有宿停而含酸,谓之噫。酸水不出,曰干噫。噫,即嗳而食臭也,故曰干噫食臭。曰噫气者,皆无物出之谓也,即消化不良,兼吞酸嘈杂也。胁下有水气者,胃内有停水也。以是可知本方所以用于胃之弛缓扩张及多酸证矣。又由谓雷鸣下利者,复可知能应用于急性胃肠炎。

生姜泻心汤方

半夏11克,甘草、人参、黄芩、大枣各5.5克,黄连、干姜各1.8克,生姜7克。

煎法用法同前,但本方之加味方,同半夏泻心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