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弘戒法仪

下卷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弘戒法仪下卷

比丘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已次日差阇黎师与说随相法仪第十二

(佛在世时。有比丘白四羯磨已。舍众而去。虽已白四羯磨得自心洁净法体。然未识佛后所制犯戒之罪相。既不识犯。便造重罪。佛言。自今已去。作四羯磨已。当先说四波罗夷法。故知四羯磨谓之授戒。说戒相者。乃在授戒之后。令其识相护持耳。今人不识佛制。遂不白四羯磨。又无十师证明。便独自登坛。单说戒相。令持受许多罪名。诚为杜撰。兹依古法。必具十师。严白羯磨。后说随相四波罗夷。次日仍差教授。为彼细诵四分戒本。俾持其戒体。防其罪相。是则未受戒前。本无遮难。根身法器已自清净。正受戒时。至诚实语。十师如法。坛仪如法。诸缘咸得清净。受戒法后。不犯罪名。没世身心俱得清净。是为具足戒法。其或不然。师承安得无过。可不慎诸 引请举戒赞)。

人清法具。体戒圆成。再明罪相。守心城。犯弃佛根刑。圣制当明。四重为君评。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诸大德闻罄声。各礼三拜。胡跪合掌。称自己名字。

昨登具足。十方诸佛证心宗。今说罪名。四重根遮防法障。不由开示。何以发明。我今为汝谨请(某)阇黎。为汝作说随戒法相四波罗夷教授师。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代为唱举。汝当志诚随我启请。

引请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求示四波罗夷随相法。愿大德为我作开示四波罗夷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明随相法。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鸣尺云。

诸比丘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教诫随相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伏以心宗无相。非空非假非中。戒相有差。或弃或残或堕。向已选圆心而受体。今当明细相以防非。说戒制戒皆佛世因事。结戒之定规。分重分轻。依律文随事定罪之成法。心非先简。律当预知。譬如知贼设兵筑堤障水。若不长操智刃。永断渗机。戒於无戒之先。行彼绝行之地。何能令三羯之法。常在四白之心不污者哉。是以昨明戒体于坛上。兹示戒相于律中。至重惟四波罗夷。珍重。尔一心谛听。

善男子听。如来至真等正觉。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法。非沙门。非释子。汝一切不得犯淫。作不净行。受淫欲法。乃至共畜生。非沙门。非释子。尔时世尊与说譬喻。犹如有人截其头。终不能活。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已。不能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盗。下至草叶。若比丘盗人五钱。若过五钱。若自取若教人取。若自破教人破。若自斫教人斫。若自烧教人烧。若埋若坏色者。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如断多罗树心。终不复更生长。比丘犯波罗夷法。亦如是。终不更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故断众生命。下至蚁子。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授与人教死。叹死。与人非药。若堕胎。若厌祷杀。自作方便。若教人作。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言。犹如针鼻缺。不堪复用。比丘亦如是。犯波罗夷法。不复成比丘。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

一切不得妄语。乃至戏笑。若比丘非真实。非己有。自说言。我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天龙来鬼神来供养我彼。非沙门。非释子。譬喻者说。譬如大石破为二分。终不可还合。比丘亦如是。犯此波罗夷法。不可还成比丘行。汝是中尽形寿不得作。能持否。(答云)能持。(教云)是事如是持。

善男子。欲识戒相。先明戒体。既云戒者。即不落空。既云体者。即不成有。不可空。则犯戒不得。不可有则执戒不得执。不得犯不得即中道不得。故知犯四弃者。堕有之谓也。执四弃者。亦堕有之谓也。不执不犯者。堕空之谓也。离此执犯与不执犯。即堕中之谓也。一有所堕。便有过犯故。大妄语戒中。若自言得上人法得禅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得四果等者。以其堕有故不得言。若言无得上人法之理。无得禅之事。无得解脱空与四果之类者。是即堕无。亦即堕有。其罪更深一步。名为大谤。亦大妄语也。惟此大妄重於杀盗淫等。不可不知。尤严防护。善男子。四谤之法。汝当知之。即堕有堕无。堕非有非无。即有即无之四句法也。犯此四句。即名破前洁白戒体。我今依此四句。略说四波罗夷法。其余十三僧残二不定。堕与舍堕应当学。向彼悔七灭诤等。明辰禀白和尚。另请阇黎。为汝一一开演明白。汝当依教奉行。(答)依教奉行(三说三答下座)。

比丘将进菩萨大戒阇黎师预前审戒式第十三

举赞

将登佛地。合固前基。声闻戒品净方宜。持犯细追惟。谛审倾除。心佛现光仪。

求忏悔菩萨摩诃萨

引请白云。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胡跪合掌。称自己名字。夫法器久成。犹恐琢磨之未尽。圣阶欲进。先求行履之有初。今则具戒登圆。胜心重砺。我今为诸大德。谨请某阿阇黎。为诸大德审戒羯磨。作升进路。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我今唱宣。汝当随和。

引请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今请大德。作审戒羯磨阿阇黎。愿大德为我作审戒羯磨法。我依大德故。得入菩萨清净位。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鸣尺云。

夫化城久息。毋耽安乐之区。宝所近前。合办进趋之志。若不断除往昔诸咎。何能行证最上一乘。兹既发真正菩提心。将进无上菩萨戒。理当审谛。前所授受比丘戒中。一一相内。持犯完缺等事。我今逐一问汝。汝当逐一实答。倾心忏涤。若不实答。纵忏不除。忏若不除。受不得戒。当思菩萨大戒。原于心地。心地夹杂。便作戒器。楞严经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当以直心酬我所问。善男子等四波罗夷法。

一 犯不净行。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不与物盗心取(如前)。  三 故断人命。叹誉快劝人死(如前)。  四 实无所知。自言得上人法(如前)。

比丘犯此四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

善男子等。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一 故出精。除梦中。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与女人身相触(如前)。  三 与女人粗恶淫欲语(如前)。  四 教女人以淫欲法供养我(如前)。  五 为男女作媒嫁(如前)。  六 难处妨处无主自作屋。不将诸比丘指授处。所过量作(如前)。  七 难处妨处。有主为己作大房。不将余比丘指授处所(如前)。  八 以无根波罗夷法。谤非波罗夷比丘(如前)。  九 以少分无根波罗夷法。谤非波罗夷比丘(如前)。  十 欲破和合僧。受破僧法。三谏不舍(如前)。  十一 党助破僧者。三谏不舍(如前)。  十二 污他家。行恶行。反谤规正僧。三谏不舍(如前)。  十三 恶性不受人语。三谏不舍(如前)。

比丘犯此十三法。当行六夜摩那多。仍二十僧中出罪。不满二十众。罪不得出。

善男子等。二不定法。

一 与女人独在覆障处。可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於波罗夷僧伽婆户沙波逸提三法中。应何法治。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与女人在露现处。不可作淫处。坐说非法语。於僧伽婆尸沙波逸提二法中。应何法治(如前)。

比丘犯此二法。治罪轻重。无定。

善男子等。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一 畜长衣。过十日。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离三衣。异处宿。除僧羯磨(如前)。  三 畜非时衣。过一月(如前)。  四 取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如前)。  五 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打故衣(如前)。  六 从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乞衣。除夺衣失衣烧衣漂衣(如前)。  七 如上时。非亲里居士居士妇与衣。不知足受(如前)。  八 居士居士妇为比丘具衣价。比丘到其家。赞叹为好故(如前)。  九 二家为比丘办衣价。比丘到二家赞叹。为好故(如前)。  十 施主送衣价。与比丘执事人。执事人不与往取。过五六。更往求得衣(如前)。  十一 蚕绵作新卧具(如前)。  十二 新纯黑羺羊毛作卧具(如前)。  十三 不用二分纯黑羊毛二分白四分尨。作新卧具(如前)。  十四 卧具未及六年不舍。更作新者。除僧羯磨(如前)。  十五 作新卧具。不取故者纵广一磔手揲新者上(如前)。  十六 自持羊毛行过三由旬(如前)。  十七 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擘羊毛(如前)。  十八 自手受金银钱。若使人受。若口可受(如前)。  十九 种种买卖宝物(如前)。  二十 种种贩卖(如前)。  二十一 畜长钵。过十日(如前)。  二十二 畜钵未满五缀。更求新钵(如前)。  二十三 自乞缕线。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如前)。  二十四 人使织师为比丘织衣。比丘到织师家。嘱托好织(如前)。  二十五 比丘与比丘衣。后悔复夺。不还彼衣(如前)。  二十六 有病畜酥油生酥蜜石蜜。过七日(如前)。  二十七 先春残一月。求雨浴衣。半月前早用(如前)。  二十八 未满夏。受衣畜。过十日前(如前)。  二十九 有疑畏。有缘事。离衣宿。过六夜(如前)。  三 十 知他欲与僧物。自回入已(如前)。

比丘犯此三十法。当速问僧中舍。不舍堕地狱。

善男子等。九十波逸提。

一 知而妄语。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种种毁訾语(如前)。  三 两舌语(如前)。  四 与妇人同室宿(如前)。  五 与未受大戒人共宿。至三夜(如前)。  六 与未受大戒人同诵(如前)。  七 向未受大戒人。说比丘粗恶罪。除僧羯磨(如前)。  八 向未受大戒人。说过人法。言我知是我见是见知实者(如前)。  九 与女人说法。过五六语。除有智男子(如前)。  十 自手掘地。若教人掘(如前)。  十一 坏鬼神村(如前)。  十二 妄作异语恼僧(如前)。  十三 嫌骂僧知事者(如前)。  十四 取僧卧具等。露地敷。若教人敷。去时不举。不教人举(如前)。  十五 僧房内敷僧卧具等。若教人敷。舍去不自举。不教人举(如前)。  十六 於他比丘住处。强敷卧具。令他避我(如前)。  十七 於僧房内。牵出他比丘。若使人牵(如前)。  十八 重阁上坐卧。脱脚绳床大床(如前)。  十九 用有虫水。浇泥浇草(如前)。  二十 作房舍等覆苫。过二三节(如前)。  二十一 僧不差。自往。教授比丘尼(如前)。  二十二 僧差。教授比丘尼。乃至日没(如前)。  二十三 谤教授比丘尼僧为饮食故往教(如前)。  二十四 与非亲里比丘尼衣。除贸易(如前)。  二十五 为非亲里比丘尼作衣(如前)。  二十六 与比丘屏覆处坐(如前)。  二十七 与比丘尼。期同道行。除有疑恐怖。伴行时(如前)。  二十八 与比丘尼同船。除直渡(如前)。  二十九 知比丘尼赞叹因缘得食。食除施主先有意(如前)。  三 十 与妇人期同道行(如前)。  三十一 施一食处过受(如前)。  三十二 展转食。除病时施衣时作衣时(如前)。  三十三 别众食除病时施衣时作衣时行道时船行时大会时沙门施食时(如前)。  三十四 檀越请食。无病过两三钵。受不分与余比丘(如前)。  三十五 足食竟。或时受。请不作余食法。更食(如前)。  三十六 知他比丘足食竟。更受请。不作余食法。故使食。令犯(如前)。  三十七 非时食(如前)。  三十八 食残宿食(如前)。  三十九 不受食若药。着口中。除水及杨枝(如前)。  四 十 无病自为己。索好美食(如前)。  四十一 自手与外道男女食(如前)。  四十二 先受请。若前食后食。行诣余家。不嘱余比丘。除病时作衣时施衣时(如前)。  四十三 食家中有宝。强安坐(如前)。  四十四 食家中有宝。在屏处坐(如前)。  四十五 独与女人露地坐(如前)。  四十六 约比丘同至聚。落竟。不教与食。遣使去(如前)。  四十七 无病四月与药。过受。除常请。更请分请尽形请(如前)。  四十八 往观军阵。除时因缘(如前)。  四十九 有因缘。至军中。若过二夜。至三夜(如前)。  五 十 军中往二宿三宿。或观斗战游军象马等(如前)。  五十一 饮酒(如前)。  五十二 水中戏(如前)。  五十三 击攊他(如前)。  五十四 不受谏(如前)。  五十五 恐怖他比丘(如前)。  五十六 无病半月沐浴。过受。除热时病时风时雨时远行来时(如前)。  五十七 无病露地然火。若教人然。除因缘(如前)。  五十八 藏他比丘衣钵坐具针筒。若自藏。若教人藏(如前)。  五十九 净施五众衣。不问主。辄着(如前)。  六 十 得新衣。不作三种染坏色青黑木兰(如前)。  六十一 故断畜生命(如前)。  六十二 故饮用有虫水(如前)。  六十三 故恼他比丘。乃至少时不乐(如前)。  六十四 知他比丘有粗恶罪。覆藏(如前)。  六十五 年未满二十。与受大戒(如前)。  六十六 诤事如法灭已。后更发举(如前)。  六十七 知是贼伴。故与同行(如前)。  六十八 说淫欲非障道法。三谏不舍(如前)。  六十九 如上邪见人。故供给所需。共同羯磨(如前)。  七 十 沙弥说淫欲非障道法。被摈。比丘与同一止宿(如前)。  七十一 不受谏。反难持律者(如前)。  七十二 轻呵戒律(如前)。  七十三 不一心听戒。无知无解(如前)。  七十四 如上比丘。彼亲友以僧物与(如前)。  七十五 僧断事。不与欲而起去(如前)。  七十六 与欲已后更呵(如前)。  七十七 知他比丘斗争。听此语。向彼说(如前)。  七十八 打比丘(如前)。  七十九 手搏比丘(如前)。  八 十 以无根僧伽婆尸沙法。谤比丘(如前)。  八十一 王未出。未藏宝。入宫门内(如前)。  八十二 自捉宝及宝庄饰具。若使人捉。除僧伽蓝中及寄宿处(如前)。  八十三 非时入聚落。不嘱余比丘(如前)。  八十四 作床过如来八指(如前)。  八十五 以兜罗绵贮。作绳床木床卧具坐褥(如前)。  八十六 以骨牙角。作针筒(如前)。  八十七 作卧具。长过佛二磔手半。广过二磔手(如前)。  八十八 作覆疮衣。长过佛四磔手(如前)。  八十九 作雨浴衣。长过佛六磔手。广过二磔手半(如前)。  九 十 若佛衣等量。长过佛九磔手。广过六磔手(如前)。

比丘犯此九十法。当堕。

善男子等。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一 无病入村中。从非亲里比丘尼。自手受食。於中清净否。(答云)无。  二 比丘尼在食家。指示与某甲羹。与某甲饭。无比丘在(如前)。  三 无病自手受学家僧食(如前)。  四 阿兰若及疑怖处。不先语檀越。伽蓝外不受食。在伽蓝内。无病自手受食食(如前)。

比丘犯此四法。应向众僧悔过。

善男子等。一百应当学法。

一 齐整着内衣。於中清净否。(答云)清净。  二 齐整着三衣(如前)。  三 不得反抄衣入白衣舍(如前)。  四 不得反抄衣白衣舍坐(如前)。  五 不得衣缠颈入白衣舍(如前)。  六 不得衣缠颈白衣舍坐(如前)。  七 不得覆头入白衣舍(如前)。  八 不得覆头白衣舍坐(如前)。  九 不得跳行入白衣舍(如前)。  十 不得跳行白衣舍坐(如前)。  十一 不得蹲坐白衣舍内(如前)。  十二 不得叉腰入白衣舍(如前)。  十三 不得叉腰白衣舍坐(如前)。  十四 不得摇身入白衣舍(如前)。  十五 不得摇身白衣舍坐(如前)。  十六 不得掉臂入白衣舍(如前)。  十七 不得掉臂白衣舍坐(如前)。  十八 好覆身入白衣舍(如前)。  十九 好覆身白衣舍坐(如前)。  二十 不得左右顾视入白衣舍(如前)。  二十一 不得左右顾视白衣舍坐(如前)。  二十二 静默入白衣舍(如前)。  二十三 静默白衣舍坐(如前)。  二十四 不得戏笑入白衣舍(如前)。  二十五 不得戏笑白衣舍坐(如前)。  二十六 正意受食(如前)。  二十七 平钵受食(如前)。  二十八 平钵受羹(如前)。  二十九 羹饭俱食(如前)。  三 十 以次食(如前)。  三十一 不得挑钵中央食(如前)。  三十二 无病不得为己索羹饭(如前)。  三十三 不得以饭覆羹更望得(如前)。  三十四 不得视比座钵中起嫌心(如前)。  三十五 当系钵想食(如前)。  三十六 不得大抟饭食(如前)。  三十七 不得张口待饭食(如前)。  三十八 不得含食语(如前)。  三十九 不得抟饭掷口中(如前)。  四 十 不得遗落饭食(如前)。  四十一 不得颊饭食(如前)。  四十二 不得嚼饭作声(如前)。  四十三 不得噏饭食(如前)。  四十四 不得舌舐食(如前)。  四十五 不得振手食(如前)。  四十六 不得手把散饭食(如前)。  四十七 不得污手捉食器(如前)。  四十八 不得洗钵水弃白衣舍内(如前)。  四十九 不得生草上大小便涕唾。除病(如前)。  五 十 不得净水中大小便涕唾。除病(如前)。  五十一 不得立大小便。除病(如前)。  五十二 不得为反抄衣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三 不得为衣缠颈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四 不得为覆头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五 不得为裹头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六 不得为叉腰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七 不得为着革屣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八 不得为着木屐人说法。除病(如前)。  五十九 不得为骑乘人说法。除病(如前)。  六 十 不得佛塔内宿。除为守护故(如前)。  六十一 不得佛塔内藏宝物。除为坚牢故(如前)。  六十二 不得着革屣入佛塔中(如前)。  六十三 不得捉革屣入佛塔中(如前)。  六十四 不得着革屣绕佛塔行(如前)。  六十五 不得着富罗入佛塔中(如前)。  六十六 不得捉富罗入佛塔中(如前)。  六十七 不得塔下食留草及食污池(如前)。  六十八 不得担死尸从塔下过(如前)。  六十九 不得塔下埋死尸(如前)。  七 十 不得塔下烧死尸(如前)。  七十一 不得塔前烧死尸(如前)。  七十二 不得绕塔四边烧死尸使臭气来入(如前)。  七十三 不得持死人衣及床从塔下过。除浣染香熏(如前)。  七十四 不得塔下大小便(如前)。  七十五 不得向塔大小便(如前)。  七十六 不得绕塔四边大小便使臭气来入(如前)。  七十七 不得持佛像至大小便处(如前)。  七十八 不得塔下嚼杨枝(如前)。  七十九 不得向塔嚼杨枝(如前)。  八 十 不得绕塔四边嚼杨枝(如前)。  八十一 不得塔下涕唾(如前)。  八十二 不得向塔涕唾(如前)。  八十三 不得绕塔四边涕唾(如前)。  八十四 不得向塔舒脚坐(如前)。  八十五 不得安佛在下房。己在上房住(如前)。  八十六 人坐。己立。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八十七 人卧。己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八十八 人在坐。己在非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八十九 人在高坐。己在下坐。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 十 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一 人在高经行处。己在下经行处。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二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得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三 不得携手在道行(如前)。  九十四 不得上树过人头。除时因缘(如前)。  九十五 不得络囊盛钵贯杖头置肩上行(如前)。  九十六 人持杖。不应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七 人持剑。不应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八 人持矛。不应为说法。除病(如前)。  九十九 人持刀。不应为说法。除病(如前)。  一 百 人持盖。不应为说法。除病(如前)。

比丘犯此一百法。名为恶作。

善男子等。七灭诤法。

一 应与现前毗尼。当与现前毗尼。於中清净否。(答云)清净。  二 应与忆念毗尼。当与忆念毗尼(如前)。  三 应与不痴毗尼。当与不痴毗尼(如前)。  四 应与自言治。当与自言治(如前)。  五 应与多觅罪相。当与多觅罪相(如前)。  六 应与觅罪相。当与觅罪相(如前)。  七 应与如草覆地。当与如草覆地(如前唱云)。

声闻戒真净。菩萨戒可登。舍离耽净心。扩充广利行。菩提心圆满。佛道定可成。幸勿念贫事。犹向草庵宿。佛法大宝藏。此去应受持。世世复生生。奉行心地法。我今赞大德。志诚趋大戒。大悲念众生。前途毋退屈(下座)。

将授菩萨大戒先於数日之前差阿阇黎为求戒者开导三自归令参心地法门第十四

(凡好心欲受菩萨大戒者。先於引请师所。一触礼。具香。引至方丈。引请云。善男子。且住一边。待伸作白。然后参承。求戒戒子侍立於傍。引请半展具。向和尚三拜。胡跪合掌。白云)。

大德僧听。彼(某)比丘(某)比丘尼。(某)优婆塞。(某)优婆夷。(某)国王(某)大臣宰官居士等。至心求授菩萨大戒。愿和尚佐助。释迦文佛为教授师。惟愿和尚不吝慈悲。布施大戒。鉴彼至心。默然许可。(起身一触礼。收具。招戒子云)善男子来。我已先容。汝当志诚恳到。对和尚前。作礼三拜。殷勤乞戒。(戒子礼毕。引请云)胡跪合掌。汝当至心作白。恐汝未能。代为宣举。大德僧听。我(某甲)比丘(某甲)比丘尼(某甲)优婆塞(某甲)优婆夷(某)国王(某)大臣宰官居士等。志心求授菩萨大戒。愿和尚佐助。释迦文佛为教授师。惟愿和尚不吝慈悲。布施大戒。鉴我至心。默然许可。(白已云)善男子。和尚默然。慈悲允可。汝当起身。作礼三拜。归堂俟候。至期授戒。(三礼毕。引出。和尚命侍者。差某阇黎。先为戒子开导三自归法。侍者将命。到监寺所。问讯语言)和尚差(某)阇黎。为戒子开导三自归法。惟监寺慈悲。致简奉请(监寺出简问讯。简以朱板。一方上书云。奉和尚命。端祈大德临堂开导三自归法。惟愿不吝慈悲。俯俞所请 监寺某和尚 侍者受简。付引请师。问讯。引请执简。答问讯毕。率诸戒子。至阇黎寮。命戒子三拜。引请呈简伸请毕。命起引出。行者於法堂。设平凡香花庄严。引请一人执香。一人执磬。率戒子。迎阇黎登座。引请傍坐。举赞)。

自迷本觉。业相无因。缘缘三细六粗轮。返妄愿归真。请示吾心。求证法王身。

十信地菩萨摩诃萨

善男子等。闻磬声。作礼三拜。胡跪合掌。

引请作白

舍恶修善。未知物即吾人。究己空人。愿见自原真佛。今则太心初发。胜法未闻。苟非开导之有师。曷使参求之不替。将求菩萨大戒。先当乞示自归。我今为诸善男子。迎请(某)阇黎。为汝等作开导自归阿阇黎。而况此师深明谛理。久证禅那。必有本分之工夫。广演诸人之妙性。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引请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求示菩萨三归自性法。愿大德为我作开导自归师。我依大德故。将来得授菩萨戒。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抚尺云。

善男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开导自归心地师。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善男子等。自归者。直提向上祖师禅也。以吾人一向迷自己佛。向心意意识处。只管理会。不知离却心意识参究自己。故我佛於人初入法门。便教渠知有自己本心之佛而归依之。若上根利器。一闻自归二字。直下返本还源。了彻心地。何等直截痛快。纵不能了彻自心。亦使渠念念参求而自归之。虽在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矣。是知一自归。便证戒体。戒体具则直超菩萨心地已。何有渐次阶级耶。故在家出家者。得归自己佛。已知我心。决非众生。归自己法。已知我心。本传心印。归自己僧。已知我心。未尝染污。无始至今。一向是佛。不曾移易一丝毫许。只缘缘心习染。流入杀盗淫妄愚痴贪嗔。以致迷却自己。譬如月本在水不曾失却。只为搅沙摇浊。不见全月致令泥底耕捞。转搅转失。如今令渠止却捞耕。勿投沙土。勿摇勿搅。圆月本在。故与之先说戒善。渐渐止恶。然后令渠善恶两绝。单单拈出向上大事因缘。便入菩萨位中。若果自归处。直见本心之信位。从因向果。其中有深有浅。梵网分四十心收之。所谓但解法师语者。尽受得戒也。解者悟也。即信证之谓也。非谓销得文讲得过也。此该比丘比丘尼国王大臣黄门二根诸天鬼畜而言之者也。至若出家四众。重在比丘比丘尼。此虽自归为心地。而出家二众又乃人天出格之师。故先於比丘小乘戒中。选其平日无遮无难。身心原洁。戒体本大。戒器本正。选者得其主。证者得其人。便成大比丘。二众受戒之后。不犯二百五十等。戒相渐渐开扩广大心地。心地悟解。入出家菩萨位中。此菩萨者。为菩萨中之真正师范。非寻常人品比也。到此不过完得前来自归二字耳。非有加也。故曰自归便登佛位。嗟夫自归禅也。禅非在戒外也。三归是正禅也。戒非在禅外也。参禅是真戒也。禅正法也。古来禅律。相非政为。不知自归即禅即律。所以正法速灭也。汝等要知受菩萨戒。须参自归之禅。若受戒而不参禅者。受相戒而亡体也。参禅不受戒者。破戒相而破禅也。故受戒必参禅。参禅必持戒。而后为佛子也。不然。皆外道种性耳。何以故。以其不知心地之不可破戒相。而戒相之不可失心地故也。公等发无上心。求最上戒。登坛之日。和尚必先令汝归依自心三宝。诚恐临时不及细为开导。今差我为公等。平实商量。汝等各从今日开导之后。谛观谛审。毕竟以何为汝自己佛法僧宝。汝能参求。即得大戒。其或不然。戒熏未熟。汝等当各至诚预为体察。至授戒之日。和尚自当亲为指点。勿得轻心自生懈慢而放过也。汝等一齐道。依教奉行。(答)依教奉行(三说下座) (三应)。

将授菩萨大戒和尚差阿阇黎问难七遮法第十五

差简如前。中改问难七遮字。引请举赞。

真心无障。重业为遮。现身无逆器方嘉。审问莫教差。剖灵心华。实语道堪夸。

清净慧菩萨摩诃萨

引请作白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

白云。

戒心无择。心难当遮。苟非谛审於授戒之前。曷使真趣於成佛之地。敬迎上座。祈鉴往心。我今为请(某)大德。为汝作审问七遮阿阇黎。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代为唱举。汝当至诚。皆随我道。

引请鸣盘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将求菩萨清净戒。愿大德为我作先问遮难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受清净法。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鸣尺云。

诸比丘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审问七遮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夫道心本孝。法性原慈。菩提岂逆害而可生。有情当随顺而自养。虽曰罪无自性。理具真常。当知事不毁心。道方合辙。故梵网经心地品云。若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无根二果黄门奴婢一切鬼神。尽得受戒。此言一切众生咸具佛心。有心者皆得作佛。故不比小乘比丘之拣择也。既无拣择。我大乘中。汝等一切现在发心者。皆当受戒作佛。而佛又云。若欲受戒时。师应问言。汝现身不作七逆罪否。七逆者。出佛身血。弒父。弒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杀圣人。若具七逆。即现身不得戒。又云。见欲受戒人。应教请二师。和尚阿阇黎。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否。若现身有七遮罪者。师不应与受戒。若无七遮者。得与受戒。以是观之。七遮之人是当拣择。不应与受戒也。

善男子。且起第一位。胡跪合掌。谛听问难。

善男子。此是实语时。至诚时。我今逐一问汝。汝当逐一实答。若不实答。增故妄语罪。虽得受戒。定不得戒。我今问汝。出佛身血者。与佛为雠。佛心顿坏。不得受戒。汝曾出佛身血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弑父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弑母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弑和尚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弑阿阇黎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破羯磨转法轮僧。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问。善男子。弑圣人是逆心大罪。汝无此罪否。答云(有无)。

善男子。佛为心之法身。不可触犯。出佛身血。是破自己法身也。父母为生身之本。弑之。是弑自己本心也。和尚阿阇黎是出家受法力生。教授羯磨之师。若弑之。是断出家自性之佛种也。羯磨僧者。一切作法行道之师。若破之。是破佛正法也。转法轮僧者。有多种。若参禅僧教参禅僧。此转祖师禅直示人悟心成佛之法轮者也。若止观坐禅僧教止观坐禅僧。此转如来禅圆修单复三观悟心成佛之轮者也。一切经律论诸大法师。是转音声轮。令人从音闻悟理成佛者也。圣人者。从小乘四果。及大乘外凡内凡圣位菩萨之人是也。若弑之破之。是弑自心。破自己佛心也。已上七遮。余者未必易犯。惟破转法轮僧一事。人多易犯。盖以人师不一。门户各开。参禅者抑止观。而扬参禅。止观者抑参禅。而扬止观。经律论师或互相上下。而且抑参禅止观之人。参禅止观之人。或亦互相上下。而抑讲经律论之主。君子之过各於其党。易於沿习。不知触犯。据经明判。俱不得戒。若无知而适犯者。事或可开。汝无如诸遮难否。答云(有无) (三问)。

善男子。我今至载开演。汝已从实吐答。无七遮者。是真净法器。我今按词申覆和尚。即与受菩萨戒。若七遮有犯。我亦按词申覆和尚。乞汝作忏悔法。若得开心悟道。破诸遮障。异日另当为汝受戒入众 (乃云)。

善男子。且起第二位过来。

(一一从前实语时问起。第三第四。至末位皆然。问毕。引请云。众等一齐胡跪合掌。结云)。

上来逐一问难。俱已完成。既无七遮。佛戒可受。我当诣和尚前。据词呈覆。向后登坛之时。一一如法实答。不得差池。恭肃身心。以候戒法。汝当依教奉行(三说三答)(下座)。

将授菩萨大戒先差阿阇黎开导忏悔法第十六

(和尚差出简。迎请如前。但改开导忏悔法字。引请举赞)。

心尘雾起。妄罪云兴。清风吹荡见天青。何处有烦蒸。空本原晴。慧日朗虚明。

罪性空菩萨摩诃萨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

引请作白

夫寒氷万里。非春日以何融。业雾多生。仗性风而顿扫。欲开菩萨心。先除心地障。若非上座之法喜。曷令初进之妄消。我今为请(某)禅师。为汝作开导忏法阿阇黎。而况此师究极心源。转成识智。能一言而直指。俾万法以顿空。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代为唱举。汝当至诚。随我启请。

引请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愿除无始无明根。愿大德为我作洗除无明罪本阿阇黎。我依大德故。罪消得入菩萨位。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抚尺白云。

善男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开导罪性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夫菩提之道。当观夫无起之心。罪业之根。合见尔始生之念。由始念本乎心觉。业尘只在动机。机动则惑苦为因。性转则明尘现相。才生指拟。智相纷然。相续计名。分别多矣。逐憎逐爱。取舍千端。动口动身。善恶万状。以之结业。轮转无穷。由业昧心。升沉何了。贪嗔痴慢疑。堕欲色无色之难断。身边邪见戒。执有见无见而难圆。苟不见无明不觉之咎在觉明。何能向本觉无觉而坐断根本。本来无罪性。犹是对有罪而说无。本来无无明。犹是对无明而说觉。对无明而说本觉。本觉已是妄根。了本觉而言坐断。坐断早是祸机。一点未消。万源从发。不如向净裸裸赤洒洒处。头定眼直。回来於光陀陀圆烁烁处。拈香散华。信得则我说非言。了却则尔行不住。行不住处。发四弘心之誓愿。说非言处。阐一大事之因缘。故三粲祖於可师边忏罪。便知罪不可得。二比丘於净名处受法。顿了罪性本空。此犹见体而已。至若见光见华。用空用体。则大用现前。不存轨则。到此则不啻五住十使之乌有。而一心三观亦两忘。罪之与福。真之与妄。皆为剩语。又何曰忏之与法哉。已上略伸管见。用豁大心。将来於释迦座前。和尚语下。忏悔之时。当披自性一心。用洗多生妄罪。至心领受。一念不生。直至坛前。证菩萨位。上来心理既明。事忏须竭。若现身曾犯十重罪者。汝当先从今。始依梵网经。若到礼三世千佛。务使见光见华。见诸相好。罪便得灭。若犯轻垢罪者。对首忏悔。其罪即亡。向后参究大乘深明谛理。与心相应。代佛行化。汝当依教奉行(三说三应下座)。

将授菩萨大戒和尚先差阿阇黎开导苦行十忍法第十七

(和尚命简。如前。中改开导苦行法字。引请举赞)。

初心无我。十忍利他。身财内外施波罗。人法两消磨。行苦堪荷。济度泽滂沱。

登忍地菩萨摩诃萨

引请白云。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白云。

忘四相而能舍。忍一心而不生。匪明大法以何堪。须承付授而开悟。将求大戒。先合忘身。我今为请(某)禅师。为汝等作开导十忍阿阇黎。而况此师证心空法。入世忘人。真为教授之师。不住空空之见。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引请鸣磬唱云。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将求心地无我法。愿大德为我作开导十忍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成究竟舍。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鸣尺云。

善男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开导十忍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夫心地者。心非有地。地本无心。漠尔威音那边。了然娘未生事。髑髅乾顶门眼瞎。枯木实鼻孔龙吟。一莲华世界毛孔里分身。恒河沙众生。佛光中共体。以无心之身肯舍。以即我之人受施。屋里贩扬州。水中割咸味。风吹光而不断。雷打空以何伤。但於了处翻腾。一任有中济利。故梵网经云。若佛子应以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此言大乘真师。见后学远远至心来求戒法。当观其根性。劝发大乘无我真正心地。以此大法非器莫传。小心难受。须真师子儿。方堪如母翻踯。故先令烧身臂指供养诸佛。令得人空之法。然舍身供佛。犹属敬田人所肯。为惟悲田难发故。又云。乃至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此言上以舍身供佛者。或功德心。胜敬仰心。诚人所易。为若於虎狼饿鬼猛恶之类而能舍身供养。是真实慈悲之心。能忘我者。为真师者。如是如法教授。而求戒之人。果具敬田。忘身为法。复具悲田。舍己利他。深知禅那正法菩提道心。惟此向上一着故。无踌躇顾惜之态。若此宁非大乘根器。夙具灵种者耶。此先设大冶。以炼精金。俾鍮汞无从溷滥。而后为说大戒也。若先说大戒。而后说苦行。则成倒说矣。十忍者。释迦因中舍身饲虎。割肉喂鹰。剜肉然灯。敲髓济病。破脊而全。逐鹿碎形。而饭饥民。以致舍国城妻子一切施度中事也。善男子。欲成忍力。先悟心宗。身与空相应。於偏菩萨中。便能刀割香涂。何苦何乐。此虽未究竟事。然初心入道。便当具此大丈夫作略也。今固忍力未成。而此道心当发。若不如上。则失菩萨广利之心。成世人自私之过。受戒无益。我今开导。汝当量力奉行。渐渐扩充。务如经说。汝当道依教奉行。(答)依教奉行(三说三应下座)。

将授菩萨大戒和尚先差阿阇黎开导发大誓愿法第十八

(和尚差请简如前。内只改开导发愿字。引请举赞)。

愿无虚设。行实相因。先寻师友大乘人。禅教两相亲。不碍唯心。广度誓弘深。

大愿王菩萨摩诃萨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

引请作白

将修六度。先求正法之师。欲证一乘。用发四弘之誓。心芽内茁。法雨外滋。匪从缘而莫成。当秉教而斯广。我今为请(某)禅师。为汝作开导发愿阿阇黎。而况此师宿乘大愿。现示开迷。梵音和雅。而乐闻法。旨深渊而不倦。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当随我道。

引请鸣磬唱云。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求示菩萨大愿学。愿大德为我作开导菩萨大愿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发真实菩提愿。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阇黎抚尺白云。

善男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依经开导发愿法。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夫声闻证空亡我故。无接物之仁。菩萨入假兴慈。乃发利生之用。是当开小向大。先示植因趣果。苟因心不真。本愿未实。譬如狂花无本。后果何从。断树无根。乔枝难活。今既求菩萨乘。趣如来果。先须依经发愿。培植本因。向后奉戒修行。圆成佛道菩萨戒。梵网经云。若佛子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愿得好师同学善知识。常教我大乘经律。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使我开解。如法修行。坚持佛戒。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由是而知。自己本来心地。不可触犯。如父如母。故当孝顺父母师僧也。然我所亲之师友。若非真正有学有悟大乘之师。恐生岐路。故首愿愿得。好师好友。教我大乘四十心之心地。令我参寻开悟。如法行持。永不敢触犯自心。宁可舍此身命。而此愿念念不敢去心也。既发是愿。复发誓言。宁以身投猛火刀山。终不毁佛经律。与女人作不净行。此以淫为生死根本。若不誓愿断淫。则永沉生死。何由向菩萨乘中。广行六度耶。此举淫以该杀盗妄之愿也。复作是誓。宁以热铁缠身灌口卧大猛火受三百矛刺。身投热铁镬。终不以破戒。身口受信心檀越衣服饮食床座医药房舍屋宅园林田地。此则以檀那信施。为我持戒。精颛而设。故非破戒。身口之所堪任也。复作愿言。宁以铁锤碎身。终不以破戒之身受人礼拜。此言非真持戒。不可受人恭敬也。复作愿言。宁以热铁刀矛挑目劖耳。刃刀割鼻断舌。利斧斩破其身。终不以破戒之眼视色耳听声鼻嗅香舌尝味身受触也。此言六根不以破戒。受信施之六尘供养也。已上发愿发誓已。得真师好友正法正心。而不敢於四弃十重。纤毫破犯。一切供养恭敬。六根六尘。一由圣戒。则自利既成。众生可度矣。故下复作是愿。愿一切众生。悉得成佛。此大乘菩萨利他之愿也。夫利他者。先当自利受戒者。实为度生。苟非发愿之坚牢。曷由操行之不变。皆以先愿为因。后从愿行成果。善男子等。将求大戒。合发愿心。后来入菩萨坛。授菩萨戒。释迦座前。和尚语下。令汝发愿。当运此心。故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此四弘誓也。十方如来由此成佛。一切菩萨以此利生。汝当学佛菩萨发广大心。立广大愿。汝当道依教奉行。(答)依教奉行(三说三应下座)。

正授菩萨大戒轨仪第十九

(凡授菩萨大戒。先於正受戒之前。和尚差阿阇黎。逐一开导。菩萨当知之事。令其坚固开扩菩提大道心已。然后隔宿引请。引领戒子。至方丈前。通侍者。启请和尚。戒子礼毕。引出。明晨行者於释迦佛左右隅。各设一高座。上首供养文殊菩萨。为羯磨师。弥勒菩萨为教授师。十方诸佛为尊证师。诸大菩萨为同学侣。下首则律师。当踞此席。以代教授之位。更於下首之下傍。设一平座。则安二阇黎位。以俟诵十重之文。其教授师侧。侍立二引请。以赞律主。诸座〔上〕皆香花罗列。殿中扣大钟。踈踈集众。摆列幡花行炉灯笼。毕具於前。二引请击磬。监寺执香。率诸戒子。至方丈三拜。监寺运香。请师。出殿中。钟止。接擂大鼓。迎至殿中。律师大展。释迦文佛三拜。至羯磨师前。展三拜。至本座前。问讯登座。监寺先备瓣香佛前。跪三上已。下数步。回身三拜。复具瓣香。羯磨师前。跪三上已。复回身三拜。再具瓣香於律师前。跪三上。回身亦三拜。至诵戒师前。问讯上香问讯毕。中央再展三拜。傍立。鼓毕。律师鸣尺云)。

众集否。(引请答云)众已集。(师云)和合否。(答云)和合。(师云)众集和合。何所作为。(答云)为好心求戒者。说菩萨大戒。(师云)善哉可尔。(复问云)未授菩萨大戒者出否(答云)已出。

引请举赞

一尘才热。藏海圆收。河沙诸佛现毛头。触着便归休。香霭初浮。心地戒光流。

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引请作白

诸大德等。闻磬声。各礼三拜。胡跪合掌。

白云。

夫登菩萨位。须凭戒品。以高跻开菩萨心。是仗佛口而生降。佛子既发无上志。入毗尼坛。我今为汝虔请。(上某下某)(某)处宗师为得戒教授菩萨阿阇黎。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当随我道。

引请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求受一切菩萨。学一切菩萨心地戒。愿大德为我作得戒教授。阿阇黎我依大德故。得受菩萨戒。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教授抚尺云。

诸比丘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等作得戒教授阿阇黎。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善男子。汝等现身不作七逆罪否。七逆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汝无是罪否。(答云)无。

善男子。汝今志心求受一切菩萨上妙净戒。我当为汝虔请法身毗卢遮那如来。本身卢舍那如来。更为汝请此方娑婆化主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为得戒大和尚。次请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再祈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更请十方诸佛为证戒阿阇黎。并请诸大菩萨为同学圣侣。即今心香蔼蔚。智烛炜煌。宝座严敷。慈容俨降。汝当翘勤渴仰。恭肃归投。听我一心志诚奉请。

主者起立 众和香花请

南无一心奉请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惟愿不违本誓。哀愍有情。光降道场。证明主戒。

南无一心奉请娑婆世界主本师释迦牟尼如来。为得戒大和尚(同前)  亲承授戒。

南无一心奉请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龙华教主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十方诸佛为证戒阿阇黎。及十方菩萨摩诃萨为同学圣侣(同前) 证明授戒。

主者趺坐

一心奉请天龙八部护戒神。王当山土地护法正神。惟愿降临道场。精严拥护。

上来奉请诸佛菩萨。已荷光临。作大证明。授正戒法。善男子。我依璎珞经中所说。佛告诸佛子。今正说正戒。善男子善女人。当受戒时。先礼过去世尽未来际一切佛。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佛。礼现在世尽未来际一切佛。

引请云。

善男子等。各各起身。作礼三拜 师云。

礼过去世尽未来际一切法。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法。礼现在世尽未来际一切法。

引请云作礼三拜 师云。

礼过去世尽未来际一切僧。礼未来世尽未来际一切僧。礼现在世尽未来际一切僧。

引请云作礼三拜 师云。

佛子复敬受四不坏信。依止四依法。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归依法归依贤圣僧。归依正法戒(三说戒子三答) 师云。

从今时尽未来际身。归依佛已。归依法已归依贤圣僧已。归依正法戒已(三说戒子三答)。

佛子次当教汝悔三世罪 若过去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 若现在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 若未来身口意十恶罪。愿毕竟不起。尽未来际(三说三答)。

善男子等。既悔过已。将授十无尽藏戒法。我当与汝直指唯心。汝合谛听。悟正法戒。

拈起如意作表指示

善男子。抬头正眼。审观审听。只这一法。是卢舍那佛心地戒也。云何为心。聻唤着如意。即触不唤着。如意即背。背触俱非。如大火聚。於此参得悟得。是故强名为心也。云何为地。聻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乃至若凡若圣。都向这里。安身立命。尽其神力。出不得那个格子。故谓之地也。云何为戒。聻只这格子离之。便背即之。又触一丝毫也。伤犯他不得。故名曰戒也。若于如意上。会得心地戒。即於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一时会尽。故水潦和尚云。无量法门。百千妙义。只在一毛头上。识得根源去。然此一法了得故。卢舍那称为净满释迦牟尼号曰能仁。所以过去诸佛已说现在诸佛今说未来诸佛当说。而三世菩萨已受当受今受。已学今学当学也。於是舍那。将当传此心地。乃为之放光(复拈起如意云)。

聻此岂不是光。即此一光心地。非口可宣。故令光告。千华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令彼如此受。如此持。如此读诵。如此一心而行。所以千佛非心所测。故亦放此光。而光中化佛。仍为散花供养。此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而灯灯相续者也。即从此光此华之背触。不得处入。此体性虚空。花光三昧。於此入。於此出。而千百亿释迦无二无别。正如天下老和尚。临没稍头。倒卓立化。坐脱立亡。托胎出生。参禅悟道。拈槌竖拂。接物利生。莫不於此三昧游戏神通净佛国土者也。故我释迦如来降天宫。生阎浮。八相成道。不离华光王座。扩充这一点心地法门。喻如大梵天王网罗幢。而因一网孔。以见无量网孔。所以佛教门只在此如意间。便尽得法法头头。无不同此者也。佛为阎浮提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净满心地中常所诵习此一戒光明金刚不坏之宝戒。故曰。此是一切诸佛之本源。佛性种子。乃至一切众生所同证同具者也。若向如意上了得。便不管你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此戒。故当当有因因此而已。当当常住法身住此而已。诸佛菩萨顶戴受持。不出这个格子。汝等大众亦当顶戴受持也。勿出这个格子。正是汝等本源自性清净者。名曰波罗提木叉。令人向此中背之。不得触之。不得於此悟得透得。便从此处。安身立命。若於此未悟未了。便於此法法头上。横不得。竖不得。如向大火聚中下手不得。自然不触不犯。如此力参。故曰孝顺。孝顺者。孝顺此心地戒也。因此而制止。因此而发用。故佛复为放口光。以广谈此事。从凡至圣。咸诵此戒言。戒光从口出。必有事焉。故曰有缘。非无因有因有缘。又成触犯也。故曰光。非青黄。非色心。非有无。非因果。夫非因非果又成违背也。背不得触。不得於中悟得参得。只此一点根本。正是凡圣同源。故应受持。应读诵。应善学。而但解法师语者。尽受得此戒矣(又拈起如意云)。

善男子。看看解我语否。解得即在里许。着衣持钵。去解不得。即在里许。横参竖参去解也。不出此戒。不解也。不出此戒。故曰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此即是戒。更莫别求。上来与汝说戒已竟。汝今便与诸佛不异。若於此处。一毫头许触犯。一毫头违背。便落十重四十八轻等波罗提木叉相貌中收摄矣。慎之哉。慎之哉。

上来既示菩萨心地戒。已受竟。然心地虽明。若不发弘誓愿。犹属小果。必须发广大心。立四弘誓。方能扩菩萨道。普利有情。我今唱道。汝当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唱三答

三番羯磨

上来开导汝等。发大誓愿。广利不穷。正堪得戒。更令汝等秉心殷重。乞法完成。虔请文殊师利菩萨。作正羯磨师。我今复当代为汝等三番羯磨。珍重了办。敬谨受持(作梵)。

现前菩萨善男子。汝等今於我所。为请现坐道场。本师释迦大和尚前。求受一切菩萨心地法。一切菩萨心地戒。所谓摄律仪戒  摄善法戒 饶益有情戒(三德圆明如世伊字)此是过去一切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菩萨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今成当来作佛 (直白)  汝等从今受戒。直至成佛。於其中间。不得触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上来为汝(初一)番羯磨。十方诸佛放大宝光。(初用此)妙善戒法。灌汝身心。(二用此)戒法徧空。集汝顶上。(三用此)戒法入心。内外明洁。堪受戒法。令此戒心。孝顺奉持。世世生生。坚固不退。此是(初二)番羯磨。已成至再。叮咛理取。第(二三)番羯磨。

上来三番羯磨已竟。十方如来默然许可。汝等现在心即是佛。当来决定作佛。向去真参实悟。得法相应。恒住性戒。究竟不动。更当摄相护持。我今准璎珞经所说十无尽戒相法。汝等善听。佛告。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故杀。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故盗。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故淫。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故妄语。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故酤酒。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说四众过。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自赞毁他。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悭惜加毁。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嗔心不受悔。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佛子。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於其中间。不得谤三宝。若有犯。非菩萨行。失四十二贤圣法。不得犯。能持否。(答云)能持。

上来十重戒法。略为宣举。向下另结坛仪。当请阿阇黎教。汝至心细诵梵网经中十重四十八轻戒相。於此心地。圆融行布。性相并行。母令渗漏。汝等各宜依教奉行。(答云)依教奉行(三说三答)。

下二阇黎即先诵十重完下坛。其四十八轻在次日诵。或时久不堪。即依教奉行处下座。明日通诵全本梵网心地下品。

教授持锡杖法第二十

引请举赞

智分本别。象表圆通。堂堂独露佛家风。圣杖活如龙。开合横纵。拈示祖师宗。

转法轮菩萨摩诃萨

诸佛子等。闻磬声。各礼三拜。一齐胡跪合掌。

引请作白

妙道虚圆。非象表以难示。真宗冥远。仗开导以有循。欲明世尊一大事之法乘。须受如来胜功德之智杖。匪求真诀。曷悟秉持。我今为请(某)寺(某)宗师。为汝作开导智杖和尚。请师之语。汝合自陈。恐汝未能。皆随我道  作梵。

大德一心念我弟子。(某甲)求入得道梯隥法。愿大德为我作指示得道付杖师。我依大德故。得持法轮真智杖。慈愍故(一拜)。慈愍故(一拜)。大慈愍故(一拜)。

和尚鸣尺云。

诸佛子等。汝既殷勤伸请。我当为汝作开发智杖和尚。所有言教。汝当谛听。

盖闻。千佛授受。以心印心之道者。心与法而已矣。夫心不可指人。法不可授人。心不可不悟。法不可不得心非有心。若以心示人。则心属有。法原无法。若以法授人。则法亦属有。心法若有。则同凡而不得解脱。心法若无。则堕圣而无其作用。故知心在人而法在师。心如谷种。法如雨露。人惟自悟。师以法传。苟不自悟其心而传道者。譬如无种而耕耘。虽然自悟其道而无法者。终成种发而荒秽。是当师资缘合。内外相成。师当指出汝心。汝当参明自理。明理而不知法。有差别之智。动则颠倒。失本明法。而不悟心之实诣。定为虚妄浮心。是故悟实心悟。而法属真师也。所以我佛嘿示参禅法门。欲诸比丘时时参究。令自心师法两得。故劝恒持锡杖以参。以求一悟。此杖则根本自心之智差别。师承之智。一时会尽。故曰锡杖者。智杖也。悟本心为心之德。悟师法为用之德故。又曰德杖也。令人悟本别二智。而行一乘大法之功德也。盖以世间五行之尊。惟金为最。五金之性。惟锡至柔至白至明。可表心地之明洁柔尊。是以杖用明锡也。故曰轻曰明。曰不回。曰醒。曰不慢。曰疏。曰采取。曰成。而令人轻烦恼。明智慧。出三界而不回悟。正法而顿醒。断烦恼慢。疏贪痴结。采戒定慧。成佛道果。能持此杖。时时参求。一切智慧。多闻世出世法。莫不了了。六度万行咸向此修。侍者举锡杖。过来。(和尚拈锡杖示云)见么见么。(闻振锡云)闻么闻么(良久云)若以见见锡。见非正见也。若以闻闻锡。闻非正闻也。直须离却见闻觉知来领。锡杖始得。(复振锡杖一下云)会么。(良久度锡杖与侍者云)於此会得。则此全杖坐断圣凡。别通一路终日受持。向威音王那边那边。更那边行履故。麻谷持锡杖到章敬。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敬云是是。谷又到南泉处。亦绕禅床三匝。振锡一下。卓然而立。泉云。不是不是。永嘉至六祖。绕禅床振锡一下而立。祖云如是如是。善男子。会得此事。便好。如稠禅师之飞锡。以解虎斗。如邓隐峰之飞锡。以解军斗。此皆以祖师禅向上事提持。而得大自在者也。夫祖师禅者。法身佛以无身无口。直示心宗之法也。是之谓佛之祖也。若欲拈出此无身无口之法。除须报化佛放放光举华处。示之可耳。若夫化身佛於音声舌轮边指示。则言说不到也。所以释迦示锡杖。令人自悟本地风光去。故曰佛法无多子也。若欲向化佛处求其差别之智。今当依教细为开示诸佛子。此全杖者。最上一乘妙道也。此我佛从初说华严。至终说法华涅盘。以括一代时教者是也。此杖中心。先竖一管。管上五高。管中空而外有。此示中道第一义谛。以空假交互有无。四句不得。全得之正法为本也。其五高者。示五分法身也。傍以两钴。示二谛也。两而复两。四谛法也。两钴六环。六度行也。六而复六。十二因缘也。下以三錞。三乘法也。及戒定慧。法报化也。最上之顶。无见顶相也。法之极致也。故十六以苦集灭道慈悲喜舍四禅四无色而修行也。三重四钴。合而为七。七觉七圣财也。通錞钻八。八解脱也。故三十七品法。三明八解脱。一切法数。莫不具足也。此三乘五时之出世法也。世间法者。钻为金刚轮。上为须弥顶。全杖为一世界也。中为无起无明之本也。二钴者。有无二法也。三錞者。三涂苦也。四钴者。生老病死也。五高者。五道烦恼也。六环者。六道也。七则七趣。八则八难也。此世间法也。此杖不容着地。令於世间出世间法不可着也。昼夜相随。言不可离。世间不可离正法也。恒执持令无失也。振声令於耳根。证上上圆通也。时时拂拭。勿使生衣。言心地不可昧。而法轮不可不转也。此该人天小教。而言正法者也。比丘不可不知不悟也。持杖之法。又有二十五事。先以十事者。见杖闻杖。而地虫不伤。持杖而老朽可凭。持此正为分卫。不得前却。不得肩担。不得横持。见佛勿作声。入众不得轩。举持杖尊锡。不枉舍后杖。乃中道不得。过中出杖。欲过中出杖者。有远请看病人。送过世者。外道请四事得出也。不得以杖画地。不得三师俱出杖。不得持杖自随四人共行。除上座。不得普持到檀门。正好威仪入檀门。先三抖擞。三反抖擞。无人出者。从至余家檀越。出应持杖。着左手中央。杖恒在己房。不离身。下头不着地。勿使生衣。须日日磨拭。杖欲出时。须从沙弥边受。若无沙弥。白衣亦得。持时赍天挟地。着在胁下。以小指拘之。使两头平正。不令高下。鸣则常鸣。寂则勿声。鸣则均细。调和恒使。若初僧着左足。尼着右足入檀越家。近则三家。远则七家。勿多过历。限内得食。杖悬树上。或侧眠平地。或石上睡眠之时。杖与身顺。置之床里。正与身齐。路行头常向日。杖乃佛身。万行在故。如或倾侧。万物不安。如其平正。万物得位。下台着地。三涂剧苦。常使悬空。拔三途厄。盖此杖者。诸佛相传。比丘持此。入道梯隥之标帜也。诸佛子等。若欲大悟。先当於祖师禅处。时时参之。若欲明法。次当於如来禅处细细捡之。杖即一心。杖即是佛。杖即是法。杖即凡圣。杖即色心诸缘。杖即一切事究竟坚固。汝等恒持此杖。恒磨恒拂。恒念恒参。无量法门。百千妙义。一时具足。汝当发广度众生之心。齐成佛果之愿。如此行持功德无上。是故谓之智杖德杖。发菩提心之正因正果也。汝能受持。应当依教奉行。

(和尚执杖三振。举偈咒。逐一传去。比丘起立。受杖偈云)。

永嘉常云。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自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咒云。

唵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口*替]那[口*栗]咤钵底那[口*栗]帝娜夜钵儜吽[癹-又+文]咤(三遍)

偈云。

执持锡杖  当愿众生  设大施会  示如实道

(和尚礼佛归方丈。比丘持杖前行。送至方丈前。俟和尚入。即归堂挂锡。后具威仪。入方丈礼谢)。

授戒辨第二十四

凡初受戒。必先归依三宝。既归依三宝。则戒体已具。何也。盖归依佛。便具自心。自心者法身也。归依法。便具自心光明。光明者报身也。归依僧。便具自心清净。清净者化身也。一三归依。即法报应化。悉具於自心。清净者化身也。一三归依。即法报应化。悉具於自心。自心无戒可受。即一切大小戒法全摄也。自心光明。不待作善。则一切大小善法全摄也。自心清净。即不待更戒。自然自利利他也。即三聚净戒也。佛者法身。法者般若。僧者解脱。法身具般若解脱。般若具解脱法身。解脱具法身般若。如字联环不断。缺一不可归。归用三三。三一归也。三归三结法成就也。一法既成大事毕矣。又何曰罪。又何曰戒。又何曰律。又何曰修与证耶。故曰戒体。但恐凡心不了。事相未圆。故复示之以忏悔。忏悔羯磨作法珍重矣。体无巨细。道有阶差。故首先总示戒之形相。大本有五。五断十恶。五生十善。五具五常。此人天之心行也。知有戒体。即佛戒矣。此统僧俗所同者也。但俗有夫妇之欲。僧则全净耳。三归具体。五戒防用。受戒者受体防用也。非受五种刑名也。此戒根本也。至若出家剃落。又当知所简别。何也。佛惟一心。未尝分类。道有胜劣。示有进阶。故俗列人天。僧选佛种。成功有精杂也。可见为僧真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故将欲出家。佛制先问四依之法。一者问依粪扫衣习软暖者。不得预僧数也。二者依乞食法习家食者。不得预僧数也。三者依树下坐急房屋居处次第者。不得预僧数也。四者依腐烂药习甘滑者。不得预僧数也。所可开者成大僧已后。或病或老。另为方便云耳。既四依已。次问无父母之禁。无王官之禁。无主执之禁。果无禁矣。当审机器。非七遮坏器。非外道惑种。非欠人债务。如此方中僧式中乎式矣。方为之剃发。剃度之日。仍示忏悔。仍示归依。灌其顶门。断其顶结。示之以佛顶上事。此付其戒体也。体具矣。方示之十戒之相。五戒同前。旧为沙弥之体相也。后五戒者。戒贪为重也。身分不贪华饰。口耳眼身不贪戏悦。不贪床坐高胜。不贪一食余分。不贪金宝受用。盖沙弥乃大僧之种。当专精净事未事菩萨大利益作用。恐难进己事。返为道障也。既成沙弥。俨然似比丘矣。故以给侍比丘。尽己躬之行履。且得观光大人道行。行既久如。则小学成就。年满二十。审为丈夫。方选比丘之本。比丘之本者。选其根器人材。真正大丈夫。品无诸遮难。是堪任正法之人也。凡沙弥将欲进戒。先集十方名实相称大德真僧十位为十师。即十方诸佛位。选清净地。先结坛仪。如法十师各各分寮居之。刻期进戒。於未登坛之前。和尚先差阿阇黎。於屏处逐一审问。沙弥无十三重难十六轻遮。方许登坛。所谓十三重难者。沙弥先当直心酬师问答。一者自受五戒沙弥戒之后。不曾犯四边罪。谓曾受戒已来。不犯杀盗淫妄。若犯四者。佛法海边人。二者不犯清净比丘尼。坏彼此戒。三者贼住。谓沙弥时盗听大僧说戒。假充比丘。同大僧羯磨。受大僧利养名闻。四者破内外道。谓曾作外道。既返邪归正。受佛戒内道。又复破内。作外道事。今复重归内道。以其出入内外。两破其道故。五者黄门。黄门者生不男。谓生无男根者。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妬不男。谓男根本无。见人行淫。心生妬爱。忽有根者。变不男。谓见男变女。见女变男者。半不男。谓半月为男。半月为女者。皆为淫业所感不正之器。非比丘相故。六者弑父。七者弑母。犯生身之逆者。大不孝故。八者弑阿罗汉。害果上人故。九者破和合。羯磨转法轮僧。大众和合。诋斗破散僧众作法。遮障不行。断佛种命故。十者出佛身血。伤害佛故。十一者非人。诸天鬼神非比丘体故。十二者畜生。龙畜妖通变幻矫诈故。十三者二形。具男女二根。妖淫怪器故。有此十三。大乖正法。法不许为比丘。故佛度荷法之子。重于比丘。比丘乃人天真师。不可假借夹杂。苟未能上。而大彻大悟。次而见罪性空。下而忏悔。苦切见光见花。见诸祥瑞。入菩萨者非佛种也。无此重难。大体已具。更须问过十六轻遮。一者须识自己名字。二者须识和尚名字。师资传法有来自故。三者年满二十。非儿戏故。四者衣。五者钵。六者卧具。三者具足。应佛法故。七者父母见许。无违逆故。八者不负人债。无俗累故。九者非人间奴使。身无卑系故。十者非当朝官宰。不违王命故。十一者已满二十。能耐寒暑饥渴。持戒一食。忍恶言。忍毒虫。名为丈夫。堪任行法故。十二者有病疥癞。十三者痈疽。十四者白癞。十五者乾痟。十六者颠狂。皆非大人相。故审无遮难。方许白四羯磨。授比丘法。夫佛制比丘之法。惟选戒体人品。戒体洁白。人品具足。名为具足戒。欲知戒体。但具真心。前无重难之为心碍。后无轻遮之为身碍。身心两洁。十师许可。作法羯磨。即入比丘之位。十师者。一和尚即代佛行化之法主也。二羯磨阿阇黎。三教授阿阇黎。四五六七八九十为尊证阿阇黎将登坛。引请二人鸣磬。引诸沙弥。到十师寮。各礼三拜。请十师到法堂上。一带坐定。引请拈十师名票。逐一示指明白。次率沙弥作白。礼请某大德为得戒和尚。某大德为羯磨阿阇黎。某大德为教授阿阇黎。某大德为尊证阿阇黎。各各许可。然后登坛绕坛礼毕。祝圣赞佛。坐定问至。单白羯磨。和尚问。谁为诸沙弥作羯磨师。羯磨允可羯磨。亦问。谁为诸沙弥作教授师。教授允可。即差教授师。出众单白。羯磨教授统诸戒子下坛。於九师眼见处耳不闻处。逐一问过遮难事。先是沙弥已曾选过故。皆答言无。复召入大众。对众单白。作白已成证师。应允无诸疑碍。然后羯磨师策发上品心量。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勿得为声闻小果。直欲成三聚净戒。正求发菩提意。菩提意者。即将发参禅。悟无上道。成佛度生之心。以未真悟。但称菩提意。不名菩提心也。既发菩提意。方堪担荷正法。故佛制授比丘戒者。令法久住故。若发声闻小心。则正法灭绝。无人任荷矣。比丘戒名声闻戒。以白四羯得洁白体。为声闻行。白体上策令发心。是佛种策发上心矣。方与三翻羯磨。令法成就。是为得戒已竟者也。今人不识何物为佛戒。误认四波罗夷十三僧残二不定法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九十波逸提法四波罗提提舍尼法一百众学法。为比丘戒。遂於坛上。不用十师。单用引请。唱云四波罗夷法。汝能持否。(答云)能持。窃谓四波罗夷是极恶重罪。我有何过。受以持之。余戒名皆然。何太屈也。盖此二百五十轻重罪名。系佛世得戒。比丘渐渐破犯洁白之戒。佛随轻重定罪。令人勿犯。故名戒相。然戒相之多。岂止二百五十。特举昔人曾犯之大纲。令后人类推而不犯。人能常持洁白之体。增上上品道心。自然不堕此数。岂谓先立刑名。令人持守者哉。自佛制戒之后。其名曰律。盖条分缕析。不可溷滥之谓也。故授戒之后。别差教授。与诸新学比丘。细诵戒相。先说四波罗夷。谓之随相也。以比丘既受戒。已不知持守洁白。既不识犯。便造重罪。佛嘱后来。作羯磨已。当先与说四波罗夷法是也。其余亦然。当知此意。既为比丘。多经岁腊。岁腊无缺。心德圆满。参悟大道。真发菩提心已。方入菩提之位。谓之菩萨。比丘苟不得先悟。亦当参究大事。方是菩萨因地。故梵网经。报身佛说心地戒。单提放光。而释迦口中放。光。但若会得此光所说之法。便谓之解法师语。不论人天畜鬼淫男淫女等。皆得受戒。若不识此。是不解法师语。不应受戒。此便可知也。若识得此光。是得诸佛心印。即是西来一脉。既得此脉。则十重四十八轻定不犯矣。今人不识心地。但见乾萝卜头禅一直乱去故。有禅人犯戒一欵。使人难信。又有不识心地。漫将十重四十八轻授人。使人但见戒条。只管在戒条上。精细不知。心地已失。总非佛意。是亦名字菩萨。非真菩萨也。以其具菩萨相。不得菩萨体故也。经不云乎。孝名为戒。孝者即不得。离不得。理事恰好。是谓之孝。只这一字体相全该。极是简径。能持此戒。定无持犯耳。某尝亲见云栖弟子言。专以衣钵为事者。谓之邪戒。余初愕然。故细考之。不得不为说破。悲夫。法藏生季法世。早无师承。但具信心。闻戒即受。闻禅即参。闻净土即求生。诸家大老皆尝顶戴其法。及见各家矛盾其说。不一咸欲和会合一。以契佛心。报师德。故裁长补短。因为此语。若人知得最初之三归中间之四白。末后之心地。方见佛之本心。不过令法久住。世间一句摄尽其中。先后大小开合差别之相。正为此也。此事惟禅。庶可会通。苟非参禅。则归自归。戒自戒。小自小。大自大。净土自净土。禅宗自禅宗。触途冥行。分河饮水。造大地狱业。可悲痛也。藏万不得已。不避诸家斧钺。敬为吾徒。室中拈出。并愿同人参订。非敢自创臆说以招谤法大罪。其余律中差别微细。自当博问。阅律之师。非短暗所。悉又闻今人据 国禁勿开戒坛之说。遂谓戒不宜私授。一例不许致令佛法轨仪久久湮废逮尽。呜呼 国朝太祖。昭代相绳。申明僧戒。若洪武十年三月十三日礼部尚书张等勅监承林英等奉天门奏准颁旨开戒。二十年四月十一日礼部尚书崔赵等依圣旨要本颁行天下。永乐五年二月初六日文武官奉天门奏准着落礼部知道重新出榜开戒。具有明文。国家何等重法尊戒。后代因北戒坛。有宦官增设妓女为秃兵。了心一欵。猥[猱-矛+世]熏炙。致坏佛体。且复靡费国帑。故有禁开戒坛之论。自禁之后。老师宿德终其身焉。卷怀不讲。万历已来。后进知识自不受戒。不见坛仪授法。通谓戒不应自授。须候国家开禁。遂置律藏於无用之地。但习讲经。以展胸臆。俾后生晚学。沿袭轻华。公行犯戒。既不知心地甚致谤。及参禅返非正法。肆行邪说。禅宗正法欲灭。循流既久。致令四民之外无赖之徒。以出家无戒防制。遂以剃头。为藏垢容恶之府。稍不为世法所容者。即便自行剃落。阑入法门。种种不肖既无真法。住持教诫则无从驱。摈浮滥既习。使白衣见其荤酒淫污。亦不为奇特。无复讥嫌。官法收摄。不到佛法。无人举扬。设或举扬。翻以为犯。禁而排之。藏窃抱杞忧。恐将来或有不测。使佛法与国法两敝。未可晓也。为僧有血气者。岂可坐视法门肝脑涂地之祸。而不亟为修戒。以律众者耶。第恐戒法湮没既久。一旦不顾身名。犯世憎忌。以整佛戒。谅未能全究来源兼之仪法。缺失则邪戒之议或不免矣。痛言及此。不觉涕。泣。近幸神宗圣明英拔。於晚年深知佛戒有裨世道。乘五台僧远清之奏。慨赐衣钵锡杖斋钱若干缗。勅中贵张然传旨。许山中说戒。据此则国家何尝必禁僧於山中师资传戒。为非是者哉。今云栖递监院之人。皆菩萨戒弟子。莲池大师盖尝亲登座说法而授之矣。末年偶触机缘。暂行裁止。而又开礼坛学戒之法。且僧约首。以敦尚戒德。为言使果。待戒坛开。而后授戒。则所谓敦尚者何物也。胶守权说。自断佛种。得罪弥重。戒之戒之。

进戒示语第二十五

学佛贵於出家。为僧重於进戒。初剃度日。即受沙弥十戒。如儒家童穉时。先习小学。令知孝亲敬长谨信泛爱亲仁洒扫应对之类。为大学之基本。故沙弥止恶防非。於十戒律中学威仪。於各门行相之内。令知断贪嗔痴等十恶。生死忍慧等诸善。承师奉长俯仰折旋之类。作大比丘根种。奈何末法浇漓人多怠慢。虽受十戒。实无至诚。名字沙弥厌弃戒法。纵不破戒。亦无进趣。轻威仪。不愿讲习。重应世。先勤忏。经实行实戒。付之空闲。闲学闲文。助增人我。只要有得说最怕当真行。只愿早圆菩萨戒。便好捉银钱。充大人。不肯作比丘。惟恐执缚身检细事。三日受沙弥戒。五日受比丘戒。不知戒为何物。律是何名。但道勿暂念小乘。必弃小向大。不知根从何生。本从何长。及圆菩萨戒后又不求何为心地。何为戒体。只向戒相上着到。及论戒相又不知何为十重。何为轻垢。便要说禅说道。以当平生不知禅为何物。戒是何法。及知戒体即禅矣。便道手把猪头。口说净戒。不知戒相。岂出体外。呜呼佛法变坏。只在心轻。轻小重大。大岂真重。大既不真。小可知矣。沙弥时不安沙弥职。出位想比丘菩萨。菩萨不知戒。出位想说道说禅。禅以机锋。快捷为事。而不究其所以。为机锋之的旨。会其的旨。而不求行解之相应。自始至终。一无成就。及乎举着。满口哗然。诚为游口小儿无赖释子。一妄庸唱为领袖。百妄庸和於下巴。只道佛法只如此。良可悲也。痛也。夫成终慎始人也。曷不於初步便脚脚踏实地去。汝为沙弥者。当尊重熟读。细讲律仪。然后师前顶礼。讲背如法。禀置识田。永不违背。依而行之。为教授者。当珍重严考。不使轻易放过。坏人儿女。既讲习已。又当时中窥其所为。合辙不合辙。重重指教之。然后进具戒。具戒诵背躬行考校亦然。於菩萨戒依止教授亦然。参禅做工夫次第发真实心参究亦然。悟后进法服勤师长得法住山养道亦然。出世临众立众教化众生亦然。此善始令终出家人一大事也。如儒者自小学入大学。立不惑知命耳顺从心。何异哉。以故吾人不可不有初也。师及弟子当勉之。法藏亦沙弥之一数也。自恨早无师承长。无知识。白首方悔。事不及矣。幸勿学吾今日也。

三月十五日整戒。始诸沙弥等已曾受过十戒二年。而不犯重轻等事者。考行之得失。果与戒律威仪冥合。而又熟知戒律威仪中事。能背诵戒文。能讲说其义者。为真沙弥也。若与律仪不合。或与大重之戒有损。虽能背能讲。徒为虚文。不许进戒。行虽冥合。不背不讲。不知戒相。亦勿许进。惟山中行行。众所共知。实行老人许其植因。后生不与也。兹於三月十五日。定夺乞阇黎(某)分科考核。三事全备。方许入坛。衣钵须预。先自办香烛等亦然。舍尽银钱。还清债负。考过十三重难十六轻遮。然后具考三事 一先考德行合律合仪 二背沙弥律仪 三讲沙弥律仪(下十三重难) 一计开淫杀盗妄四根本重戒。若犯一戒。则如人断命。如草断根漂弃佛法海边外。永不许入众。白衣时沙弥时曾犯淫。污净行比丘尼。其罪极重。不容入戒 一曾盗听大僧说戒。诈称比丘。受人供养礼拜。名为贼住。佛不许度 一或未经白四羯磨。曾於某处。付过三顶衣。便以为大戒者。谓之误认比丘。当忏悔受戒白四羯磨 一外道玄门五部六册。天主教门等。已经投佛受戒。后复还行外道。仍与外道往来。复后重来受戒。此是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人。非佛法器。佛不许度 一五种不男。佛不许度 一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名为七逆重罪。佛不许度 又谤参禅。谤净土。谤持戒。说参禅。近代无人更悟。须是古人始得。又道教理。即是禅理无劳苦究。何不看教。说念佛。再无一心不乱之理。须是古人始得。但恁么念去。说授受戒者。谓之犯国禁。不许受戒。只要念佛。又道持戒。只要不离衣钵。不消参禅。求悟戒体。像法之中不可认真。只该随时。莫参禅。莫净土。莫受戒。但剃了头便罢。此便是五逆人。

一天神之子阿修罗。名为非人。变为人形。不许受比丘戒。龙畜有通。不许受戒。六亲犯淫。不许受戒。已上俱属重难。十三种已下。言十六轻遮。

一先考在家。曾训何法。须详邪正法名。何等出家。受何等法。须辨是非。一生见人。当称两字法名。不得称小僧等辱佛法门。不得称某甲你我等。近慢须认。历生是谁。年满二十方许进戒。衣钵自具方许进戒。父母听许方许进戒。不负人财方许进戒。他人奴使不许进戒。宰官当任圣朝 王恩未许。不得来受比丘戒。有病不许出家受戒。病者疥癞痈疽白癞乾痟颠狂五病是也。此十六轻遮也。一一勘过。更考行识。出家事大。不可轻易。依佛勘辨方许进戒。考核既定。会同十师。教授师细於屏处问难。已观其罪之有无轻重。遮者不容授戒。亦令忏礼三世千佛。为进戒益。俾前业销亡。或得开悟。次当为彼授菩萨戒。若不遮不难。而有轻罪者。教令礼忏。持咒清净。进戒忏毕。

一差阿阇黎。覆审详核已定 一差阿阇黎。为说四依法。盖恐沙弥不知佛世乞食树宿粪衣腐药少欲知足之法致学。今时好闲求安。避世滥食之弊。故当先令依此四事。方与授戒为大僧 一差阿阇黎。与说沙弥戒。盖前是剃头时所授之沙弥戒。未免中间夹杂未纯。兹将登大戒。始入真沙弥位 一差阿阇黎教授。持衣用钵之法。其法广大。包括禅宗。教理非一日可知。但令从此日用处下手。先知威仪。细细化导 一差阿阇黎。为沙弥策发上品心。登上品戒。盖以沙弥虽息心参本起慈趣用。犹是佛雏。不堪大用。今欲授比丘乞士怖魔之戒。虽趣声闻乘洁白体事。然当知有向上成佛利生之心。斯不坐在小乘恶见。故当策发令生佛芽。不致焦败 一差阿阇黎。结坛演仪。知授戒式 一正授戒法 一差阿阇黎。说四随相法 一差阿阇黎。教诵戒法。然后细讲四分律藏。四分律藏已明。广看诸律。授菩萨戒 凡授菩萨大戒。不容简别人品。但观其机性。若真心为参禅。三观求证菩提。真求生净土。真弘教利生等怀。或兴建丛林放生等行实。实是为他忘我之机。不为名闻利养者。但解法师放光献花等语。即当与授大戒。惟除七遮而已。所谓七遮者。出佛身血。弑父。弑母。弑和尚。弑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弑圣人。是也。是当拣去。不容授戒。其余不问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淫女十八梵天六欲天子无根二根黄门奴婢鬼神畜生。尽得受戒。比丘具坏色衣。与道相应来。授菩萨大戒。出家四众时时不离其衣。既发大心。具衣物已。先於授戒之期。半月七日已前。入期听教。如比丘比丘尼二众。先须考过。四分戒本背讲完具。本戒无缺。方许进戒。而尼僧近世不可容入男众。溷滥当别为方便 一先差阿阇黎。审得比丘二百五十戒 一差阿阇黎。为僧俗同说三自归。令知参禅法 一差阿阇黎。审问七遮法 一差阿阇黎。为说忏悔。令至心忏悔先罪 一差阿阇黎。为说苦行法。令知忘我为人 一差阿阇黎。策令发四弘愿 一正授菩萨大戒 一差阿阇黎。教授诵戒法。然后为讲梵网经二卷令精通。次看大乘律藏。

凡出家者。无竟授菩萨戒之理。须从沙弥比丘而进。若躐等轻进。甚非佛意。虽大乘根器。如六祖大师者。亦先授比丘戒。然后开东山法门利生。在家者则从五戒竟。升菩萨戒。不在前例。

衣钵总持第二十六

夫佛心无义。佛法无言。道不远人。人自不参不悟。故时时在此道中。着衣吃饭。而事事忘本来面目者。何谓也耶。盖因处处用。明白心计度分别。用口讲说。所以无言义之心法俱灭没耳。故千佛万佛出世。不用一丝毫气力。现於言义。只将一个钵多罗三件衣。传佛心印智。人得之则无一法不从衣食边流出。儒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只在不睹不闻处悟得。则不劳戒慎恐惧。而自然之戒慎。恐惧无入不自得矣。钵者正命食之谓也。衣者仪也正命食者佛心之不可得者也。仪乃佛之法也。心即人人分上旧来自己根本悟之。即名根本智也。仪即人人分上一行一动之文章悟之。即从根本上流行。发现一切具足正法之光仪也。何谓钵多罗义。盖以人之本心大圆而外黑内空圆者。此事本圆。无法不摄。黑者了无心行。当体泯绝。空者穷无底止。何法不从之流出涵藏也。然此一法觌面拈出。便令诸佛无容大智慧处。浑然渊然。函盖一切如易之无极太极未判已前那一假事。羲皇孔子下手不得。然而不是死杀法子。故一辟两开。分出许多道学。正是拈起钵子也。此心地不是死水於一毛头上。涌出无量恒河沙法门於底盖相应边。分出无极太极。相互相荡。从此遂分上为乾元。下为坤元。中为太虚。太虚不空。遂为人元。人元者天地之根。即最初已前事也。即正命食是也。此一而二。二而三也。全钵如禅宗之一句语底。盖则宾主合分。君臣交错。父子和合。事理浑融。放开一线。从此始矣。次钵三架。具在大钵之中。此即禅宗之一句中。具三玄三要三句玄路。鸟道展手。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信位人位。无位。一心三观。自归三宝三德等也。三次钵与本大钵共四。此四宾主。四料简。四法界。四就等法。是也。此根本智已具足心体之大法也。然而有钵无衣。其法不尽。法不尽则心不尽。故衣以五条为始。如禅宗五位君臣。五位王子。在儒则天五地五之数。从此便有二十五数也。在教则分五时五教五味是也。此五条合五数。数之中。数之体。故令僧贴体披搭也。每条一长一短。割者偏正回互之根也。奇阳生生。从钵之一。以至次钵之三。至衣之五七九十一十三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一二十三二十五条而止。又有五条十隔。谓之迦絺那衣。皆直示法数也。七条衣者。从钵之大小。四数为五衣之四缘。四而兼三。故七数。七数在五。数之增。阳之长也。在禅宗则七事随身。行道之仪式也。在教则七觉七圣财等也。二长一短。颠倒交互。长多短少。圣增凡减之象也。此寻常仪表。入众所搭之衣。谓之中衣也。从九条为阳数之老。故为大衣之始。万法之数。遇十则死。遇九则生。所以洛书以九为变化不测之神用也。故临济之法。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是也。五位君臣。以四法分五位。亦此意也。在教则破九相而了无明是也。兼十一条十三条。皆为下品。大衣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为中品。大衣各三长一短割截者。条愈多道愈胜也。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为上品大衣。各四长一短者。足成五之数也。盖数从五而五。五五二十五数。为阳数之极。则五衣表信位。七衣表住位。三三表行向地位。三衣全具。表等觉位。三衣俱不系着。如莲华。表妙觉位也。此皆差别智也。从钵至衣。根本差别二智。至此而圆满也。二十五为奇。五十五兼耦。故五条十隔兼之四缘者阳数。二十五阴数。三十虚一位而为象也。此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也。坏色者非五方正色也。盖正色属理。理具言意。此法应表之言外。故让正色也。世间法。则须弥日月等。表显具在衣图也。可见从凡入圣。直至成佛。只在钵衣二事。见之睹此。而可弗修证。了办乎此衣此钵。其可斯须离身乎。故曰福之田也。世间出世福。皆从此发生长养者也。悟此知此依此而行。方是智慧。如田之以水润而养苗也。故衣相缕缕皆通水路。表根本智差别智。二智长使流通润沃也。此出世之正法。正命之食正法正命之衣也。正着则三世诸佛无出头分。此法之体也。若见人见佛。有应缘处。则偏着露一线道令人悟。去此回互妙用非深悟。久学不会也。佛子当随顺衣法。而时时着之。如儒者学而时习之者也。时时在中。不知不觉。与之相习惯。熟忘其法也。忘其法则威仪之间。自然济济从容。光辉照映。如水之汪汪千顷陂。润泽光明。若兑卦之说。此儒者不亦说乎之意同也。如此悟入。如此行持。如此自在。无心自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故有朋自远方来。唱和菩提大道。不自知其道之流通而化。自然鸢飞鱼跃。儒曰不亦乐乎。乐非有心也。有心则非真乐矣。此内圆佛心。外弘佛道者也。若使处末法之世。邪法流行。人不知依钵之直指。而返以为异言异服。而排之摈之。则宜乎有愠於中也。盖此与衣钵相应之人。悦且非心。乐原自在。虽罹法难。本无其心。故无愠也。此在儒为君子人也。在释为真佛子也。三衣一钵。土面灰头。遁於世间。不以见知之心为作用。则自然无所悔。於此道亦不失大光明幢也。此凡圣莫测之机也。衣乎钵乎。可不受以恒持乎。

弘戒法仪下卷(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