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韩维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以进士奏名礼部,这时韩亿辅佐朝政,不肯试于大廷,受恩荫做官。父亲死后,闭门不仕。宰相向朝廷推荐韩维喜好学习和古礼,安心静退,奉召考试学士院,辞谢不任职。富弼在河东建置幕府,史馆欧阳修推荐他为检讨、知太常礼院。礼官议论祭祀应东向位,韩维请求虚室而侍太祖。温成后建庙使用音乐,韩维认为不合礼仪,请求全部免去。议论陈执中的谥号,认为张贵妃死后得以在皇仪殿办理丧事、追位册封号,都是陈执中所建,应当谥为荣灵。诏令谥号为恭,韩维说:“向君主责难叫作恭,陈执中凭借什么能享受这个称号呢?”议论完后没有允许,乞求免去知礼院。以秘阁校理通判泾州。

神宗被封淮阳郡王、颍王,韩维都是记室参军。淮阳郡王、颍王每次有事咨询,韩维全部对答,至于拜谢立起进退的表情,都体现了他的气节。曾经与神宗议论天下事,谈到功名,韩维说“:圣人的功名,因事才可显见,不能有获取功名之心。”神宗听说韩维有病请求到州郡,上章留在京师。这时朝廷派遣使者广泛到各位大臣家中,替王选妃。韩维上疏说:“王孝顺友爱聪明,一举一动都遵守礼度,正在学习经学,来仿效以往的道德。如今卜族寻找家室,应挑选功勋卓著的名门望族,谨慎地选择善良美丽的女子,考古代纳采、问名的仪式,都按照礼仪办理,不应仅仅选择貌美的女子。”

左、右史空缺,英宗询问授职的旧例,执政者说:“任用在馆阁时间长的人以及进士及第的人。”英宗说“:仅仅选择人员,不一定专门选取考中高榜的人。”执政者认为韩维所说正确,于是任韩维同修起居注、迩英阁侍讲。英宗刚办完丧事,沉默不语。韩维上疏说:“迩英阁,是陛下安居的地方。任侍讲的人,都是进献采纳议论思索的人。在陛下面前陈述的,不是经就是史。能够广泛咨询查访,穷尽仁义之理,考究成败的原因。如今礼制完毕,臣下倾心专听玉音,陛下的言论,在这时就是玉音。臣下请求拿着笔等待。”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

御史吕诲等由于议论濮王而获罪,韩维进谏说:“吕诲等审议尽职,不过是想要陛下完全像先王所实行的制度一样罢了。请求收回上次的诏令,让百官详细议论,以便尽人情;又恢复吕诲等的职务,来建全政治体制。”不久规定不让门下参与,韩维又上言说:“罢免御史,事情关系到政体,却不让有司参预议论,朝廷纲纪的破坏,没有超过这样的。请求解除银台司之职。”没有听从,于是就关门等待发落。诏令推举台官二人,韩维说:“吕诲、范纯仁已有试用的效果,希望恢复他们的职位。”翰林学士范镇作批答不符合圣旨,离开京师补为郡官。韩维说:“范镇的失误之处只在文字,应当包涵容忍他。以前钱公辅降职,朝廷内外都认为处罚太重,连续斥退二位重臣,而其他大臣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此后又有谁敢尽忠心呢?”

颍王为皇太子,兼右庶子。神宗即位,韩维进言说:“各位执事都有各自的职责,应当各负其责,如果互相代替行事,是最失体的事。天下大事不能仓猝办理,人君所建立的各项制度,自然有先有后。”于是向神宗解释滕文公问孟子居丧之礼,推论后世礼仪的变化,以便伸张规谏之风,神宗都认为好而加以采纳。升为龙图阁直学士。

御史中丞王陶弹劾宰相韩琦专横霸道,被免职为翰林学士。韩维说:“中丞所说如果正确,宰相又怎会无罪?如果不正确,又怎能只免除台职?如今任学士,是升职。”参知政事吴奎议论王陶之事,出为青州知州。韩维说任用斥退大臣,不应当这样。诏令吴奎升官。韩维又说“:宰相免职,才是降职免官;如今又升官,是褒奖进用。这两者按理难以一并施行,这与王陶免除中丞之职又加封学士之职有什么不同呢?”奏章献上,吴奎回京师任职。韩维援引前次所说请求离开京师,为汝州知州。数月后,奉召兼侍讲、判太常寺。

起初,僖祖庙已迁走,到英宗纎祭祖庙时,中书认为僖祖与稷、契同等,不应毁坏他们的庙宇。韩维说“:太祖平定叛乱,子孙继承其事业,叫宋太祖,没有什么可议论的。僖祖虽然为高祖,但考察他的功业,没有因袭,如果以对待稷、契的礼仪对待僖祖,担心有所不妥,应像过去一样。”王安石正主张毁坏僖祖庙,坚持不准。

熙宁二年(1069),升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第二年,为御史中丞,由于兄长韩绛在枢府,坚决辞谢。王安石也讨厌他议论保甲之事,又让他为开封知府。开始设置八厢判决轻刑,部下清整严肃。这时吴充任三司使,英宗说:“韩维、吴充以文学进用,任职繁重,但都尽职尽责,可以说任人得当。”兼侍读学士,充群牧使。考试制举人,孔文仲进对策被录取,但由于正直而罢职回家。韩维说“:陛下不要说孔文仲是一位贫贱之士,贬职有什么损失。臣下担心贤才俊杰解体,忠良被陷害,阿谀苟合之徒将乘机而被任用,造成的祸害不小。”王安石更加讨厌他。枢密使文彦博请求离开京师,神宗说“:枢密院事情繁多,应当授予韩维佐卿之职。”第二天,韩维在殿中上奏言事,说不被任用,请求补为郡官。神宗说:“你是东宫旧人,应当留在京师辅佐朝政。”韩维说:“让臣下的建议得以实行,比富贵要好;如果由于攀附旧恩被任用,不是臣下的愿望。”于是离开京师知襄州,又改任许州知州。

熙宁七年(1074)二月,召为学士承旨。入朝言对,神宗说:“天许久不下雨,朕日夜焦急,怎么办?”韩维说:“陛下担忧发生旱灾,减损膳食避住殿中,这是过去的老办法,恐怕不足以应付上天的变化。应当对自己痛加责备,广泛征求正直的言论。”退朝后,又上疏说:“最近京畿诸县,督责索要青苗钱十分紧迫,往往用鞭子抽打来获得,至于砍伐桑树作为柴禾来交换钱物,旱灾发生之际,又遭遇这种苦难。再如出动军队,危害士兵老百姓,将钱财全部用在荒凉之地,朝廷实行坚决,行动十分迅速。至于免除租税,宽限逃亡负债期限,来拯救贫苦百姓,则迟迟不肯实行。希望陛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以决定实行,过于养尊处优,比杀人还要厉害。”神宗深受感动并有所觉悟,就任命韩维草写诏书征求正直之言。大致是说:“我想知道的是:听纳不符合事理吗?案件诉讼不符合人情吗?征敛税赋失去了节制吗?忠诚正直之言被阻隔皇上不能听到,而阿谀阻塞来成就私意者众多吗?”诏令颁布,人情十分高兴。有圣旨体量市易、免行利的弊病,暂时停止方田、保甲法,这天就下雨了。

王安石被罢相后,正好韩绛入朝为相,韩维加端明殿学士、知河阳,又知许州。神宗巡幸旧邸,为资政殿学士。曾巩当制,称韩维纯洁正直,神宗命令韩维改动命词,韩维知道神宗的心意,于是请求提举嵩山崇福宫。

神宗驾崩,韩维奔赴朝廷。宣仁后亲自书写诏令进行慰劳,韩维对答说:“人的性情是贫穷的时候就想着富裕,痛苦的时候就想着欢乐,疲劳的时候就想着休息,忧郁的时候就想着通畅。确实能够经常以老百姓的利益作为根本,那么老百姓就会富裕;经常将老百姓的忧愁挂在心上,那么老百姓就会快乐;各种不是人力所能承受的赋役都免掉,那么劳累困顿就没有了;免除各种不符合人情的法令,这样烦冤阻滞就通畅了。推而广之,全部诚心诚意地实行,那么子孙后代看到陛下的德行,不用教育就养成了这些品德。”

不久,出任陈州知州,没有上任,奉召兼侍读,加大学士。曾经说:“先帝因为夏国主秉常被废除,因此发动军队来问罪。如今已复位,行蕃臣的礼节,应归还其原有的领地。”于是陈述了不能不停止战争的三条理由,以及领地不能不放弃的五条理由。又说:“仁宗选立皇储,一时的忠诚、功绩显赫之臣都受到宠爱得到俸禄;范镇第一个提出这建议,但没有任何赏赐,希望褒奖显示他的功绩。”范镇于是又被起用。

元..年间更改役法,命韩维详细制定。这时各地纷纷上疏说明十分方便,韩维对司马光说:“小人的议论,都违心迎合,不能不深察。”成都转运判官蔡日蒙附会定等级,韩维讨厌而弹劾他。执政者想废除王安石《新经义》,韩维认为应当和先儒的学说共同流行,论者都佩服他处理妥当。授任门下侍郎。御史张舜民由于上书言事被免职,王岩叟挽救他,用书信暗中询问上官均。谈话泄露,诏令王岩叟分官析职。韩维说“:臣下用书信聚集会谈,互相监督,这样互相为善,对事理有什么害处呢?如果接连不断地责怪善人,恐怕对国家之事没有好处。”

韩维在东省任职一年多,有妒嫉他的人暗中诬陷他,诏令分司南京。尚书右司王存在帘前大声说:“韩维获罪,不知道根源,臣下私下替朝廷惋惜。”于是又任大学士、知邓州。兄长韩绛替他请求,改任汝州。一段时间后,以太子少傅致仕,转少师。

绍圣(1094~1098)年间,由于元..党案,降职为左朝议大夫,又降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在均州安置。他的几个儿子请求朝廷给予官爵,让父亲住在故里。哲宗看了上奏后感到悲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元符元年(1098),随哲宗巡幸睿成宫,又恢复左朝议大夫之职,这年死,终年八十二岁。徽宗即位之初,又全部追赠恢复以前所任官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