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古文观止

读书笔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没想到一本古文观止能读得这么快。最近看的东西都是足球、足球、和足球,和在迷笛的时候一样,只知道兴奋,完全没有理智。我想我还是读点圣贤书吧,可是看了之后还是恍然若失的。

出版社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封面柔软,内页手感好,不刺眼,原文加注解,这是最让人满意的地方。最怕那种文白对照的书,非要翻成白话的,你就不要带原文好了,还浪费纸张。

《左传》,22篇;《国语》,5篇;《公羊传》,2篇;《谷粱传》,1篇;《礼记》,4篇;《论语》2篇;各种一子,各1篇;《战国策》,10篇;李斯,屈原,宋玉;《史记》,14篇;司马迁,刘邦,刘恒,刘彻,贾谊,晁错,,司马相如,李陵,诸葛亮,曹操,嵇康,李密,郦道元,王羲之,陶渊明,孔稚珪。

《左传》读起来感觉很好,文笔很好。据说好像对后世的文人影响挺大的。应该的。古时候有仁有德是真能吃得开,楚归晋知罃,楚王问知罃,你恨我吗?知罃说,我被你们俘虏了,是我不才,怎么敢恨你?楚王问,你感激我吗?知罃说,你之所以放我,是因为楚晋两国要图其社稷,以成其好。互相一交一 换,我为什么要感激你?楚王问,你要怎么报答我?知罃说,我对你既不怨恨又不感激,无怨无德,没什么好报答的。以后楚国攻打晋国,我会尽自己的力量报国,死了也在所不惜,这样就算是报答了。楚王“重为之礼而归之”。古人看重德行,一番大义凛然的言辞就可以避免一场战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吕相绝秦》,《介之推不言禄》,《曹刿论战》,《晏子不死君难》,《季札观周乐》等等。只可惜这些与现在的各种观格格不入。要是我是一官僚,听见有人跟我这么说话,这么没礼貌,我肯定会想法子整他,然后把罪名都栽到他身上,咎由自取,你活该。这么一比较显得古人是多么高尚啊,社会发达了,人的品德却都倒退了。更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有品德高尚的人存在了,还说这种人是圣人呢,被洗脑的孩子啊,真是够可怜的。

《国语》不如《左传》好看。《公羊传》、《谷粱传》非常简明易懂,看着也比较舒服,而且看得很快。《礼记》写了些啥已经不记得了。《论语》的两篇都是学过的,直接跳过,我还挺怕孔子的。《墨子》选了《非攻》。《孟子》的是《齐桓晋文之事章》,以前读过,非常有道理的东西。《庄子》想也不用想肯定是《逍遥游》,什么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有点凄凉。《荀子》选了《劝学》,也学过,不过更长。

韩非的《五蠹》是观点最特异的一篇,把那些仁德之类的东西通通推翻了,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挺与时俱进的,不过完全不把道德当一回事儿。暴力的大叔。

《战国策》里的人名读着都挺熟的,可能因为小时候看过战国故事。《苏秦以连横说秦》很一精一彩和搞笑。苏秦的说辞极其大气,奉承话读起来荡气回肠的,讲了一通,结果秦惠王说,我知道先生不远千里来这里对我进行教诲,咱们改天再说吧。整个一冷笑话。后来苏秦还是没能说服秦王,六国攻秦也失败了,苏秦够可怜的。另外一篇《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一番话令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在今天看来,真是罕见的现象。

李斯,屈原,宋玉,都没什么想讲的。《史记》选了14篇,不过都是些赞啊表啊之类的,列传中《管晏列传》比较好看。另外还有篇太史公自序,读起来很郁闷,遂弃之,还有传说中司马迁大名鼎鼎的《报任安书》,也弃之,实在看不下去。

刘邦,刘恒,刘彻,一人一篇,都是诏书,都没怎么看。接着就到贾谊了,贾谊是正经能让人疯狂的人物,选了两篇,《过秦论》学过,感觉还不错,《治安策》就完全看不懂了,我觉得从《过秦论》来推测,这一篇应该也是挺好看的,可是太晦涩了,又长又难懂,最后只好放弃了。晁错的《论贵粟书》也不错,可惜他命不好,讲了好东西还是被景帝杀了。

司马相如很有思想,逻辑挺奇怪的,跟我不在同一次元。

李陵的《答苏武书》我非常喜欢,读起来很感人,文笔很好,情真意切,不过苏轼认为这是六朝人的伪作,到底是不是,一直没有定论。

诸葛亮选了两篇出师表,都读过,只简单回味了一下。曹操是什么《让县自明本志令》,没怎么看。

嵇康我很喜欢,文章写得好,人也好,文后的评析里说他对政治不满,反对虚伪的礼教礼法,离经叛道,菲薄圣人,笔锋犀利。所以他在写完这篇《与山巨源绝一交一 书》之后不久就被杀了。死得其所。

李密的选了一篇《陈情表》,也学过,一直觉得李密在这篇文章里找的借口真是绝了,太一精一彩了,非常佩服。历史上普遍认定他是好人,刚直,有辩才。

郦道元的选了《一江一 水》。我又想起我那未遂的心愿了,就是把《水经注》看一遍,一定很爽,很清凉,因为里面有好多喜欢的词。可是每次一看到那厚度我就腿软了,所以这愿望还是先拖着吧。

王羲之的无疑选了《兰亭集序》,也是一篇很喜欢的文章。陶渊明选了三篇,归去来兮,桃花源,五柳先生。很喜欢他。欧陽修说过“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这小老儿的价值有多大。除了这篇,五柳先生那一篇印象也很深刻。

只有一个陌生的名字叫孔稚珪,文章是《北山移文》,南朝宋人。文章很好,够淋漓尽致。不过稍稍有点碎,全是四个字六个字的,看起来头晕。

上册大概就是这些。下册待续。

(下)

2010-09-2316:23:12

反观上册那篇,才知道下册读得有多么潦草。可惜唐宋元明清,一精一华皆不在此类文。还是唐以前,文章的道理更显深刻。

下册分:唐文两卷,宋文两卷,金、元、明文一卷,清文一卷。

以前学过的课文,略过;游记类大多数看过,略过;韩愈的不喜欢,略过。看到后来没耐心看下去,金元明清一翻到底。可能只能留到以后心静再读了。说到底,除了李白的和游记类之外,我不大喜欢这些朝代的文章。

比较有印象的几篇文:头一篇是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写得很漂亮。接着是《滕王阁序》,李白的《与韩荆州书》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三篇,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最喜欢,欧陽修和苏轼的游记,明代苏惺的《浣花溪记》。

这一册选了韩愈13篇,苏轼13篇,欧陽修9篇,柳宗元7篇。剩下都是零零碎碎,一二三篇不等。

这本书里的文章读起来不像上册那样印象深刻。可能是感觉太熟悉了,总没法耐下心来。除了魏征那篇文之外,也没找到什么观点值得敬佩和深思的文章。反而游记多,多是谁谁被贬,苦郁不得志,只好寄情山水,有这么多风景可读,倒让我很开心。

所以你看,其实政治的严苛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楚王和知罃的故事不是每朝都有的。寄情山水的人多了,管朝堂闲事的人就少了,各顾各的,都少操心,是不是也挺好的?可惜寄情都寄情到别的地方去了,现世再出不了苏东坡,再续写不了遗世独立月白风清的传奇。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