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死后,年仅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即位,主少国疑,政局不稳。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传报北汉与契丹联兵南侵,宰相们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 军前往抵御。当大军到达陈桥驿时,部队发生兵变,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回军开封后,赵匡胤当上了皇帝。这是一场处心积虑准备的兵变?
后周世宗柴荣临死前,因猜忌而罢免禁军主帅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军职,命赵匡胤接任,使他掌握了后周最重要的军权。世宗死后,幼子柴宗训即位,因年仅七岁,主少国疑,政局不稳。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传报北汉与契丹联兵南侵,宰相范质、王溥决定派赵匡胤率军前往抵御。军队方始调动,京城开封即盛传“策点检 为天子”的舆论,惟独内廷晏然不知。正月初三,大军出发,天黑前到达开封东北四十里的陈桥驿。当晚,赵匡胤酒醉就寝,其弟赵匡义和赵普等组织策动兵变。忠 于赵匡胤的禁军将领纷纷议论,说当今皇帝年幼,将士即使出死力破敌,又有谁知道。不如立点检为天子,再北征也不迟。这些话,使将士中的兵变情绪渐渐高涨起 来。赵普见事已成熟,要求诸将严禁士兵剽掠百姓,以安定都城人心,保证“兴王易姓”顺利进行。次日凌晨,众将士手执兵器,来到赵匡胤的寝所,齐声喊道: “诸将无主,愿立太尉为皇帝。”并把象征皇帝登基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罗拜高呼万岁。这就是众多史书号称的“陈桥兵变”。赵匡胤一待黄袍加身,立即率 大军回师开封。他当众宣布:回京师后,不得惊犯后周幼帝、太后,不得侵凌后周公卿大臣。兵变队伍进城后,秋毫无犯,市井平静。后周宰相、大臣闻变失色,个 个手足无措。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欲召集兵士抵抗,为兵变士兵杀死。宰相范质、王溥被抓到赵匡胤面前后,见势不妙,只能相继跪拜,口呼万岁。
就这样,赵匡胤轻易地夺取了后周政权,正式登上皇位,改封后周幼帝为郑王,以宋为国号,定都开封。
长期以来,对陈桥兵变中的许多环节,后人提出了众多疑问。司马光《涑水记闻》说赵匡胤北征前,“京师喧言,出师之日,将策点检为天子”,当时城中富 户一看时局要乱,慌忙带了全家往外州跑,只是宫中不知道要发生兵变。如此,未兵变前早有人看出要发生兵变换朝代了。有学者指出,宋人笔记记载说,赵匡胤早 年曾到高辛庙占卜,“自小校以上至节度使,一一掷之,皆不应”。于是自言自语说:“过此则为天子乎?”一掷即中。不论这事的真假,这则在宋朝广泛流传的轶 闻,正反映了赵匡胤一直有着当皇帝的野心。
《宋史·杜太后传》谈到杜太后得知其子黄袍加身后,说:“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还说:“吾儿生平奇异,人皆言当极贵,又何忧也。”哪有儿子发动 兵变当上了皇帝,母亲仍与人谈笑自若的?北方战事,为什么黄袍加身后,不费一刀一槍,立即就太平了?镇、定二州的军情难道不是配合赵匡胤兵变而谎称的?
民国初年,蔡东藩撰写《宋史演义》时,也产生了许多怀疑。他认为陈桥兵变是赵匡胤一手策划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史家但言非宋祖意。吾谓是皆为 宋祖所欺耳。”他也提出契丹和北汉的扰边为何不见踪影了?点检作天子的谣言,是从哪里来的?兵变的部队中,哪里来的黄袍?赵匡胤称帝后,为什么首先奖赏策 划兵变的功臣?他一针见血地说:“足见宋祖之处心积虑,固已有年”,“第借北征事瞒人耳目而已”。这样的怀疑,在现在通行的一些著作中都能见到,一般都认 为兵变是赵匡胤自己一手策划的,契丹入侵是谎报。
近年来,又有一些历史学家对这件疑案进一步探索,发现了更多的疑点。李裕民认为赵匡胤夺取政权是动足了一番脑筋的。当周世宗去世时,赵匡胤刚为殿前 都点检,虽有政变的实力,但反对势力甚强,侍承亲军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是周太宗的外甥,副都指挥使韩通有勇寡谋,但誓死效忠周室。潞州节度使李筠养兵三万, 步军都指挥使袁彦是与赵匡胤为敌的一员虎将。恭帝即位一个月后,赵匡胤开始作政变准备。不久,他设法将袁彦调任为陕西节度使,李重进调任为淮南节度使,任 命自己的密友高怀德、张令铎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控制了首都军队的主要位置。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镇、定二州来报契丹入侵,朝廷命赵匡胤率兵 出征,此时大权在握,可以发动兵变了,但他并没有发动,原因是对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吃不准,万一其不同意兵变,事情就会变复杂。正月二日,赵匡胤命慕容 延钊率前军出发,自己为了不让人怀疑,宣布将于次日出发。四日发生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回城登殿做了皇帝,这时慕容延钊仍不知情,继续一心一意向北进发。赵 匡胤发动政变,其实是早就有预谋的。
美国学者刘子健先生认为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在睡觉,醒来已是黄袍加身,那是宋代史料对他的美化,在黄袍上再加上了一件道德化、合法化的外衣。关于兵变 的主谋,清代学者认为是宋太宗和赵普,也有人认为是宋太祖,但从史料来看,太祖是主角,可是他不便自己活动。太宗是皇亲国戚,到处联络,也不怕受人怀疑, 他是主要的执行者。至于赵普,与军队的关系较浅,居于次要地位。
顾吉辰先生认为赵匡胤典掌禁兵后,在他幕下组成了以他弟弟光义、赵普、李处耘等人为核心的智囊团,同时又聚集了一批知兵善战、老于兵事的领兵武将。 在推翻后周政权的过程中,赵匡胤制造了许多政治谣言。如赵匡胤出发征契丹的那一天,号称知天文的军校苗训,“见日下复有一日”,就说“此天命也”,意谓赵 匡胤当皇帝是上天授命的。周世宗之前攻打契丹时,无意中发现木牌一块,上面写着“检点做”三个大字,这无疑也是赵匡胤故意弄出来的。大军临出发北征时,赵 匡胤制造京城内策立新天子的谣言,还通过道学家之口,散布“赵点检作官家”的言论。契丹入侵,也是当时伪造出来的。后周末年的这场政治谣言,直接导致了赵 宋王朝的顺利建立。至于许多宋人笔记上谈到的赵匡胤是真龙天子,是命中注定的言论,是后周这场谣言的继续和延伸,为赵氏篡权制造合法合理的理论。
当然,也有一部人认为陈桥兵变是无疑可谈的,应以史书记载为准。他们认为镇、定二州的军情不是谎报,在《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中全部可 以找到。二州的节度使郭崇和孙行友不是赵氏集团的人,在宋初被解甲归田,他们怎么会编造假情报?契丹趁后周主少国乱之际起兵入寇,完全是有可能的。清代著 名史学家赵翼认为五代时期的皇帝,常由军士拥立,相沿以为故事,下凌上替,祸乱相寻,这样的例子可以找出很多。
陈桥兵变中的黄袍加身事件,是赵匡胤等人预谋的,还是偶然发生的,看来依然是个历史之谜。不管怎样,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赵匡胤夺得了政权并且建立起宋朝,因此人们有理由进行怀疑,并且将不断地争论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