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病死后,他的堂弟载湉被立为嗣君。同治没有儿子,所以挑选了年仅四岁不识人事的载湉为接班人?为什么选中这个小孩,这和皇太后慈禧有关系。因为 载湉不但是慈禧亲妹妹的儿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年龄小,不能理政,慈禧可以继续垂帘听政。祺祥政变以后,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但实际权力全 在慈禧太后手中,批阅奏章、裁决政务,都由她一人操纵。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惟一理由是皇帝年纪小,不能亲理朝政。六岁即位的同治帝,并不能处理国家大 事,所以慈禧太后全部替他操办了。同治长到十六岁时,按前朝惯例皇帝应该亲政,可慈禧太后视权如命,根本不提归政之事。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 帝已十七岁了,慈禧才不得不宣布明年归政。但多年以来,慈禧的党羽早已形成,势力很大,同治名为亲政,实际上大权仍在慈禧太后手中。皇帝一有什么自己的看 法,慈禧就进行干涉,两人之间矛盾不断发生。
1874年同治得重病去世,问题一下子出来了,因为十九岁的同治没有儿子,立谁为皇帝就显得十分重要。慈禧肯定会在皇室中选择一人即位,但问题是在 这么多皇室人员中挑选谁呢?假若选一位年富力强的,说不定满清的积弱之势会得到一定的改变,中国的国运会走向另一条道路。假若所立仍与同治一样是个小孩, 国家政权继续为慈禧所控制,清朝的腐朽统治仍会延续,人民的苦难就更没有尽头了。而充满权力欲望的慈禧自然是选择后者,她才不会去管国家是否兴旺,人民生 活是否幸福。
从当时的清皇室来看,咸丰帝的哥哥奕纬是道光帝的长子,他的一系在同治死时,已经孙子都有了,奕纬孙溥伦按辈分是同治的侄子辈。咸丰的弟弟也即道光 的第五子奕誴,这时也是人到中年,有几个儿子。慈禧如果从国家大局的高度考虑立君,可以当皇帝的人选其实不少,按代代相继的原则,比同治低一辈的溥伦接位 也未尚不可,但最终的结果是慈禧并没有这样做。
同治一闭眼,慈禧以两宫皇太后的名义随即召开了御前会议,与众王大臣商议择立嗣君的问题。根据参加这个会议的翁同龢的记载,在会议上,慈禧问大家: “以后我再继续垂帘听政怎么样?”有大臣说应该以宗庙社稷为重,请选择一个才能贤俊者立为皇帝,然后太后再垂帘听政。慈禧说:“文宗(咸丰帝)没有儿子, 现在突然遭此变故,如果继承者是一位年龄较长的,他是不会允许的。必须挑选一位年纪较小的皇室子弟,可塑性强,教育起来也十分方便。现在我们马上定一个, 一旦决定后就不能改变。我们二位太后意见是完全统一的,你们众大臣一定要认真听好。”随即慈禧报出了醇亲王奕譞的名字。突然听到自己的儿子被立为皇帝,奕 譞大吃一惊,激动得碰头痛哭,昏迷伏地,边上的大臣扶也扶不起。众大臣听完太后的话后退下,旋即到军机处拟旨,向全国颁布。接着慈禧又宣布:“溥字辈子弟 不应该立为嗣君,奕譞的长子,现在已经四岁了,而且与同治是至亲,我想让他继统。”在御前会议,慈禧主张立幼,又亲口提出要立奕譞的长子载湉为其意中之 人,众大臣那里敢说什么,新皇帝的上台也就这样定局了。从翁同龢的记载来看,会议之前,慈禧早就有了继续垂帘听政的打算,她并不愿意让政权落入别人的手 中,她想独揽政柄,做大清国事实上的主宰。慈禧在这么多人中选择四岁的载湉,不可能是载湉自身有什么特别的资质,而肯定是另有原因的。
从皇室辈分排,载湉与同治是同辈,是同治的堂弟,这样并不影响慈禧继续保持她皇太后的身份,对继续垂帘听政并不造成妨碍。其次,载湉年幼,继续垂帘 的理由最充分,慈禧可以堵住外面大臣的嘴巴。再次,载湉之母,乃醇亲王的嫡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从慈禧这个系统而言,不仅载湉是咸丰的亲侄子,而且是慈 禧的亲姨侄,关系比一般人更密切。有了这样的双层关系,对于载湉的驾驭比他人也就更容易。当时,慈禧还特别颁发了一道懿旨,为她立载湉进行辩解。她说同治 没有儿子,不得已才以醇亲王奕譞的长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等到嗣皇帝生了皇子,就能继承同治为嗣了。
在同治死后的皇位更替中,一个不识人事的四岁小孩当上了皇帝,他就是后来的德宗景皇帝,年号光绪,共在位三十四年。就这样,光绪靠了慈禧的婬威和陰谋手段当上了皇帝,慈禧仍得以独掌朝纲,继续垂帘听政。
这真是慈禧一言定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