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太后是清初杰出的女性,清朝由入关到政权巩固,统治稳定,并开创一个空前的盛世,与孝庄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然而孝庄死后却葬不从夫,没有与她的丈夫清太宗皇太极合葬在一起,这是为什么?是不是与民间传说的“太后下嫁”有关?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本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女,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十年二月,博尔济吉特氏由兄长专程护送,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亲姑夫皇太极为侧室福晋,当时她只有十二岁。崇德元年七月初十日(1636年),博尔济吉特氏被册为永福宫庄妃,册文上用满、蒙、汉三种文字书写着:“奉天承运,宽温仁圣皇帝制曰:自开辟以来,有英运之主,必有广胤之妃,然锡册命而定名分,诚圣帝明王之首重也。兹尔本布泰系蒙古廓儿沁国之女,夙缘作合,淑质性成。联登大宝,爱做古制,册尔为永福宫庄妃。尔其贞懿恭简,纯孝谦让,恪遵皇后之训,勿负朕命。”在民间传说中,孝庄是皇太极身边的一位女诸葛。据说,崇德七年(1642年)三月,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清军生俘,皇太极大喜,想收降他。因为洪承畴是明朝很有影响的封疆大员,收服他对于收揽汉族知识分子人心,瓦解明朝统治具有很大的意义。皇太极下令把他押到盛京,派人轮番劝说。但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还以绝食表白他不事二主的忠心。正当群臣无计可施之时,孝庄自告奋勇,亲自去劝说。她扮作一个待女,怀里藏了一壶人参汤进入囚牢,温颜婉语,以壶承其唇,一口一口地将人参汤喂给洪承畴,然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数天的努力,洪承畴终于归顺清朝,并为清朝平定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在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后宫统摄一切的是她姑妈博尔济吉特皇后,而受到皇太极专宠的则是她姐姐宸妃。
由于孝庄经常关注清廷的政治活动,她的政治素质和才能得到了磨炼,在以后每每遇到重大突发政治事变时,她的出色才能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皇太极死后,孝庄为了保护自己年幼的儿子福临平安无事,施展手腕,笼络皇太极之弟、摄政王多尔衮,终于使福临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孝庄是如何笼络多尔衮的?官修的史书实录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私家著述也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后来民间一直津津乐道地认为,孝庄向多尔衮献出了自己。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但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人们对这对年轻叔嫂间的关系难免议论纷纷。顺治临终时,原属意于次子福全,但孝庄看中玄烨,于是说服了顺治改立玄烨,也就是后来智擒鳌拜、平三藩、屯守台湾、驱逐沙俄、平灭准噶尔叛乱、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康熙和孝庄太皇太后祖孙两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孝庄从不直接干预朝政,但却时刻关心和帮助康熙,给他讲一些治国修身之道。她经常告诫康熙:“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汝尚宽裕慈仁,温良恭敬,慎乃威仪,谨尔出话,夙夜恪勤,以祗承祖考遗绪,俾子亦无疚于厥心。”康熙皇帝之所以文治武功大有作为,其中也有孝庄的贡献。作为母亲和祖母,孝庄对顺治和康熙投入更多的是对他们品行的教育。
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十二月,孝庄皇太后病危,康熙隔着床幔看护,衣不解带,水米不进,昼夜不离左右,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祈求祖母平安。十二月二十五日,孝庄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以七十五岁的高寿安然薨于慈宁宫,被谥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根据孝庄的遗愿,她死后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于北陵昭陵,而是暂安奉殿长达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才在关内匆匆动工营建陵寝,然后将她下葬,然而却被孤立于清东陵的风水墙外。
据史书记载,孝庄之所以没有与皇太极合葬一处,是因为她病危时,曾对康熙皇帝说过:“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有的研究者认为,孝庄遗嘱中“不忍”云云,不过是一种托词,其实是因为她下嫁多尔衮,无颜于黄泉下与本夫相见。也有人认为,遗嘱本身可能是朝廷一精一心设计的伪词,为下一步丧葬处置作铺垫。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要说明孝庄葬不从夫的真正理由,恐怕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太后下嫁”这个问题。孝庄皇太后究竟有没有下嫁摄政王多尔衮?这个问题是清初历史中的一个未解之谜,多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太后下嫁”的说法,并把它与“世祖出家”、“世宗夺嫡”并列为清初三大疑案。虽然民间流传甚广,但真正见诸文字的,只有清末刊行的明朝遗臣张煌言著《苍水诗集》,其中《建夷宫词》有一首诗就是影射太后下嫁的。诗是这样写的: 慈宁宫是皇太后的居处,春官指礼部官员。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慈宁宫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昨天礼部呈进了预先拟定的礼仪格式,因为正遇上太后结婚典礼。
那么,单凭这首《建夷宫词》是不是就可以为“太后下嫁”一事下定论呢?我们不妨看一下有关资料,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首先,张煌言做诗时间大概是顺治六七年间,当时清宫的太后有两位,一位是正宫孝端文皇后,当时年近五十,不可能嫁给三十多岁的多尔衮,另一位就是福临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她比多尔衮小两岁,因此诗中所指的太后下嫁只能是孝庄。然而这毕竟还只是一种推测,因为诗歌吟咏,是不能作为史证的。
孝庄死后不久,康熙帝下旨将慈宁宫新建的五间新殿一并拆除,迁至东陵附近,理由是太皇太后在世时曾多次说起很喜欢这五间新殿,因而决定让这五间房子做奉殿,供孝庄的遗体“暂安”。可是据东陵故老相传,当年安放孝庄遗体的暂安奉殿内,四壁刻满了孝庄下嫁多尔衮时百官的贺词。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当年太后下嫁的传说就不是空穴来风了,而且康熙的做法颇有点做暂安奉殿是假,避嫌是真的味道了。
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政府教育部在清理礼部档案时,发现存档的历科殿试策文颂圣处有颂“皇父摄政王”字样,在皇上之前,并双抬写。后来清理大库红本(皇帝御批文件)档案,也发现自顺治四年以后,内外奏疏多有“皇父”的称呼,与“皇上”并列,与蒋良骐《东华录》记录的顺治五年诏封皇叔父为皇父摄政王、顺治八年追论多尔衮罪状诏中“自称皇父摄政王”、“又亲到皇宫内院”等语正好互相佐印。
将史籍中的点滴记载串联起来,可以看到,顺治元年十月,多尔衮先是被加封为叔父摄政王,旋又加封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多尔衮开始不再御前跪拜;大约在顺治四年年底,顺治帝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开始称“皇父摄政王”,遇元旦或庆贺大礼,多尔衮与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跪拜,完全是一副太上皇的威势。
还有朝鲜《李朝实录》中也有一段文字涉及“皇父”,细读起来颇可玩味:“顺治六年二月壬寅,上(朝鲜国王)曰:‘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何举措?’金自点曰:‘臣问于来使,则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一事,与皇帝一体云。’郑太和曰:‘敕中虽无此语,似是已为太上矣!’上曰:‘然则二帝矣!’”意思是说朝鲜国王问手下官员:“皇父摄政王”做何理解?金自点用清廷使臣的话来回复,说是皇父摄政王的朝贺之礼与皇帝相当;郑太和更是看破其中关系,道出多尔衮已做了太上皇,实际上就是说多尔衮已经当了皇帝的父亲。
再看多尔衮死后享受的待遇: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十二月初九,多尔衮出猎时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滦平),顺治帝亲自祭奠于郊外,命臣民为其服制,用皇帝丧仪,还尊摄政王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神位附太庙(祭祖之地)。这种待遇,除了皇帝本人,只有以旁支入继大统的皇帝的生父才配享用,无论作为皇叔或者作为辅政大臣,多尔衮都根本不可能享此待遇。
根据以上史实,孝庄纡尊降贵,下嫁多尔衮之说似乎是“铁证如山”了。
不过,也有研究清史的学者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张煌言是反清廷的,其诗不能作为史实根据,如真有其事,在当时其他文人的著述中也应该或多或少有所反映。而清末民初刊印问世的大量前清私家著述,除了张煌言的诗之外,没有任何史料可以直接证明太后下嫁摄政王。多尔衮尸骨未寒即遭清算,也从反面否定了下嫁之说,因为如果真有其事,顺治出于维护孝庄和自己的名誉尊严,也应该维护多尔衮才是。况且,帝后分葬在清朝也不乏其例。因而下嫁之说只不过是“敌国”(指南明政权)散布的谣言而已。
据说,当年太后下嫁时曾以顺治皇帝名义诏示天下,操办婚礼的礼部还专门搞了一套婚礼仪规,洋洋六大册,称为《国母大婚典礼》,而这份诏书及《典礼》至今未被发现,只有发现了这两份物证,“孝庄下嫁”之事才算真正水落石出。而一天不发现,围绕这一疑案的不同传说和猜测就永远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