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擂鼓墩古墓出土了迄今全世界最大、数量最多、时间最早、制作最为一精一美的整套编钟。编钟共有65件,分三层吊挂在钟架上,每一件编钟上都铸有“曾侯乙作持”及其所属的音程和钟名(即音名)。对编钟主人曾侯乙的考释,目前学术界存在三种意见。
1978年的5-6月份,在湖北省随县(今随州)的擂鼓墩古墓中取出了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数量最多、时间最早、制作最为一精一美的整套编钟。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套编磬,及鼓、琴等乐器数十件,古墓穴简直就是一座音乐厅。编钟共有65件,分三层吊挂在钟架上,基本上就是编钟演奏时的悬挂方式。每一件编钟上都铸有“曾侯乙作持”及其所属的音程和钟名(即音名),每一件钟体都有两个击奏点。根据专家们的研究,编钟所反映的音乐理论、实际的演奏方法、编钟的铸造工艺等重大问题都已经逐一解密,而且能使用编钟演奏现代音乐。可是编钟的主人曾侯乙是哪一代的曾国国君却至今仍是一个无法考释清楚的谜。学术界存在三种意见:一是夏代始封的姒姓曾国;二是西周始封的姬姓曾国;三是随即曾国,姬姓。在浩如烟海的古文献中确实有关于曾国的点滴记载,曾可以写作缯、潧、鄫等。根据专家的考证,上古中国存在过姒姓的曾国和姬姓的曾国,并且两个曾国同时存在过很长一段时间。姒姓的曾国也写作缯,是夏代的封国,其地在古申国的北面,就是现今河南南一陽一之北,那一带在春秋时代成为楚国方城的缯关。商汤灭夏后,把缯国的居民迁到河南新郑和密县之间的潧水一带,这条河流可能因缯的居民而称为潧。周灭商,又迁缯国的居民于山东省临沂苍山附近的曾鄫,此鄫也可能因缯的居民所居地而产生的新字。鄫为西周的子爵诸侯国,并同西周王室保持一定的婚姻关系。可是到了春秋时代,曾同东周王室一样每况愈下。有一次,宋襄公召集了曹国、邾国、曾国的国君或大臣在曹国南部会盟,曾国的国君没有及时参加。会盟后宋、曹的君臣又到邾国去进行国事活动,曾国的国君只得匆匆忙忙地赶到邾。宋襄公因曾子的迟到而恼怒,命邾君把曾子抓起来,就像牛羊一样被杀了当作祭祀土地神的牺牲。这是一次春秋时代残酷的“人祭”。其后的曾国就投靠了鲁国。至春秋中期,曾因有鲁国作靠山,便对邻国莒国不作防备。莒国乘鲁国无暇顾及的时机,就把曾国灭了。曾的贵族和部分居民逃到鲁国,便以曾为姓。按照姒姓曾国逐步衰亡的轨迹,战国中后期的曾侯乙不可能是姒姓曾国的后裔.更没有力量和技术铸造成如此硕大而一精一美的编钟。可是春秋时的灭国措施一般只是迁走其民众,不准祭祀亡国的崇拜物而已。姒姓曾国的贵族和民众仍有可能迁到其他地方再图发展。再说,山东境内的曾国是否就是夏代始封的姒姓曾国还缺乏必要证据。有的学者根据一些曾国的青铜器铭文,认为在河南的曾国是姬姓的曾国,在西周昭王、穆王时代,对南蛮用兵,同时把原先分封在陕西、山西的姬姓诸侯国迁移到汉水流域,以作为周王室的南方屏障,曾国就是在那个时代迁到了原来姒姓曾国的居地,故又有了一个姬姓的曾国。同时迁到汉水流域的有应、霍、随等,史书上称它们为“汉一陽一诸姬”,都是伯爵国家。到西周后期,姬姓的曾国已经比较强大,曾经同申国、戎人和其他诸侯国一起保护周平王东迁,故有可能升为侯爵。上个世纪70年代,在河南省新野县发现了不少曾国的墓葬,出土了一些带有铭文的曾国青铜器,表明那里确实存在过一个曾国。而且在湖北省的随县、枣一陽一境内也曾经出土了不少带铭的曾国青铜器,表明原来在南一陽一、新野一带的曾国逐步向东向南迁移,约在战国中后期迁到了随县。至于曾国迁移的原因即是出于对楚国的礼让,正由于这一原因,曾国博得了楚王的好感,在楚惠王获悉曾侯乙去世的讣告后,还铸造了青铜礼器相赠。从曾国青铜器的分布情况论及曾国的迁移路线和范围是对的,可是怎样解释随县、枣一陽一一带出土的春秋前期的曾国青铜器呢?有的学者就比较轻率地说:那是后来带过去的。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是作为一个长久地存在的、又是一个比较强人的、有地位的诸侯国的大范围迁移,毕竟缺乏必要的证据。更何况随县本来是姬姓随国的所在地,曾国怎么占有随地的呢?随国又到哪里去了呢?
提起随国,人们都会想到有关随侯珠的故事。随侯有一次外出打猎,见一条被砍伤的大蛇,随侯就为蛇敷药包扎、喂它食物,见蛇减轻了痛苦,就离开了。过了若干年,随侯打猎经过为蛇包扎的地方,突然见汉水里窜出一条大蛇,口衔明珠,自称是来报答上次随侯的救命之恩的。随候由此而获得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也称明月珠、随侯珠。我们可千万不要做随珠弹雀的傻事哦!
姬姓随国为侯爵,史书称“汉东诸姬随为大”,楚武王扩张国土,其大臣建议:只要把随国征服了,就等于抓住了汉水流域各姬姓国的牛鼻。楚武王听取了这一建议,不惜带病亲征.虽然在行军途中因“心荡”而猝死,,但其他将领密不发丧,继续前进,兵临随城。随侯在得不到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同楚国订立了城下之盟。于是随楚两国相安无事。春秋后期,伍子胥率领吴国的军队攻打楚围,一直攻进楚国的郢都。吴国曾以同为姬姓为由,要求随国作为后援,遭到随侯的拒绝。吴国因遭到南边越国的攻打,迅速从楚国撤军而回。
随侯因坚守盟国的信誉而受到称赞。可以说终春秋之世,随都是姬姓随国的所在地,到了战国中后期,怎么会突然冒出一个曾国来?于是有的学者认为随国即曾国,就像魏又称梁、韩又称郑一样。这样就把两个地域大体一致的姬姓诸侯国统一了起来,以解决曾侯乙编钟拥有者之谜。可是,随国为什么又可以称曾呢?众所周知,魏可以称梁,是因为魏都大梁(今开封);韩可称郑,是因为韩国都郑(今河南新郑)。可是随本来就有一个姬姓侯爵的随国,并非姬姓曾国的都城。由此可见,曾即随,随即曾的见解仍需商榷。众所周知,曾侯乙墓还出土了不少竹简,却是随葬物的清单,于曾国的历史不记一字。后来在擂鼓墩发掘了2号墓,虽然也是一座曾国国君的墓葬,但是其规模、随葬物均没法同曾侯乙墓相提并论。要解开曾侯乙编钟的拥有者之谜,仍然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