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是汉代丧葬礼仪中比较盛行的葬制,即在陵墓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根据汉代礼制规定,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西汉帝陵至今还没有正式发掘,墓室的内部结构一直是一个谜。大葆台燕王墓中的黄肠题凑,使人们看到了汉代帝陵的地下建筑。
1974年,在北京丰台郭公庄西南大葆台,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西汉燕王的陵墓。墓主有可能是燕王刘旦,为汉武帝刘彻的第四子,死于公元前80年。有人认为墓主也有可能是刘旦之子刘建,继位为广一陽一王,卒于公元前45年。由于是汉武帝的儿孙,大葆台汉墓是诸侯王中等级较高的陵墓。在燕王墓的西侧,有一座王后墓,墓室焚于大火,其中的珍宝早已损失殆尽。燕王墓早年曾经被盗,但墓室保存还算完整。这是一座纯木结构的地下宫殿,整座陵墓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底部长23米,宽18米,深约5米。墓室由墓道、甬道、外回廊、黄肠题凑、内回廊、前室和后室等部分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
汉代帝陵的墓室称为方中,但至今尚未发掘。史书记载,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等是帝王陵墓中的重要葬制。皇帝的棺称为梓宫,梓宫前仿照皇帝生前的居住和餐宴的地方叫便房,棺木的椁称为黄肠题凑。那么,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式的地下宫殿到底是怎样的?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想了解,但苦于没有实物。大葆台燕王墓的发掘,使这个千古之谜得以解开。
《汉书·霍光传》说,霍光死了以后,“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三国时魏人苏林在注《汉书》时解说“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霍光本是不能用黄肠题凑的,经皇帝特赐才可以使用。
皇帝的棺木叫梓官。宫是皇帝活着时候的居住之处,“缘生事亡,因以为名”。根据汉代礼节,,天子下葬时敛以梓器。所谓梓宫就是梓木制作的棺。汉代达官显贵也有人以梓木为棺,但一般只能称作梓棺,不能叫梓宫,除非像霍光那样是皇帝所赐才能这样称。梓木产于江南的深山中,采伐和运输都特别困难。梓木十分沉重,一具全套棺木重达万斤。《荀子》记载古代的棺椁时称:“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大葆台汉墓出土的梓棺有五层棺木,由梓属的楸木、檫木和楠木制成。梓棺放在墓室后半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梓棺内棺的内外均髹黑漆,二、三、四、五层外棺则内髹红漆,外髹黑漆。棺外有两层椁,与古人所说的天子棺椁七重相符合。里层椁南北5.5米,高3米;外层椁南北7.2米,东西9米,高3.3米。两层椁之间,有宽约1.6米的回廊,内置漆器等随葬品。
梓宫的前面是便房,象征帝王生前起居饮食燕乐之处。便房内陈设着两张宽大的黑漆朱彩坐榻,上有博具、陶器以及一些禽兽的骨骸。便房东西长9米,南北宽7米,高4米。便房南面辟有一门,门高3米,宽3.6米。便房北面的后室,又用扁平立木围成椁室,梓宫安置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地下建筑的中心是便房,是墓主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很多人把便房称为“正藏”。黄肠题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采用,秦昭王和吕不韦的墓内就已经出现。大葆台燕王墓的黄肠题凑为长方形的柏木墙,南北在14至16米之间,东西9至10米,高3米。南面辟有一门,与便房门大小相同,门上装铺首衔环。黄肠题凑由15880根黄肠木堆叠而成。四壁上下共30层,北壁每层纵铺108根,东西两壁每层横铺160根,南壁每层纵铺34根。四角交接处,南北壁黄肠木端垂直顶靠在东西壁黄肠木身上。因四壁只见木枋的端头,所以称题凑。由于用的是黄肠木,故称黄肠题凑。黄肠木绝大多数制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棕褐色,木质很好,散发着清香,全部是每根长90厘米、高和宽约10厘米的柏木。题凑高度超过椁室,与后室及外回廊壁板的高度接近,墓室顶即架构在题凑上面,使题凑起到承重墙的作用,把墓室连成一体。黄肠题凑其实是梓宫外的一种特殊的椁,题凑内的前室,是由三梁四柱构架成的高大宽敞的厅堂,就是便房。
黄肠题凑外面有两层回廊,两端与甬道相通,外回廊内埋有马匹、金钱豹及陶俑、漆俑车等。一些学者称外回廊为外藏、外藏椁。外藏椁有两层,周长77米,各宽1.6米,高3米,呈回字形平面,南部与甬道相通。
大葆台汉墓虽已2000多年,但没有遭到破坏,其原因何在?一些学者认为,主要是燕王墓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潮性。墓室顶部原来是用巨大的原木和方檩搭成水平顶盖,木顶上铺两层木炭,夹一层白膏泥夯实以隔离泥土。墓底也是用这种方法处理,起到了防渗、隔水和密封的作用,使整个墓室形成了缺氧的环境,有利于随葬品的保存。
大葆台汉墓工程浩大而复杂,气势雄浑,巨大的灰白色覆斗形封土造型,坐落在桧柏丛中,显得十分端庄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