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金太祖阿骨打陵墓之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金太祖阿骨打死后,先是葬在上京会宁府城外西侧300米处,称为睿陵。考古学者曾经对睿陵遗址进行过清理保护,在宝顶东侧地面下发现了一堵碎砖瓦墙,尽管仍存许多疑谜,但对研究当时葬制和寻找墓道,具有许多启示意义。以后陵墓迁至胡凯山,改称和陵。海陵王时期,陵墓又迁至中都大房山,仍称睿陵。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完颜部的首领。12世纪初,他逐步统一女真各部,在对辽的战争中建立了金政权。辽天庆七年(1117)称帝,国号大金。不久在出河店、达鲁古、护步达岗三大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攻克辽朝五京,彻底打垮了辽人的统治。

天辅七年(1123)七月,金太祖在征战途中病死,年仅56岁。两个月后,他的梓宫运至上京,葬于宫城西南护国林之东,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县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西,称为睿陵,总的来说仪制十分简陋。陵冢上建造了宁神殿,俗称太祖庙。金末,完颜太平焚毁上京会宁府,陵庙亦遭火焚。

宁神殿西距金上京故城约300米,俗称斩将台。陵墓封土原来高出周围地面约20米,顶部平坦,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60米,地表散布着众多金代砖瓦及建筑构件。陵上有残毁柱础、绿釉琉璃瓦、灰色雕砖和布纹瓦等建筑遗存。由于睿陵在历史上受到拆毁和战乱等破坏,今天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剩下一座高约13米、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土台子,相传为太祖陵墓原址。

上世纪90年代,在连续暴雨和洪水的冲击下,部分陵墓封土发生塌陷下滑,一些地下埋藏的石、陶类古建筑构件露出地面。在太祖陵封土东侧,原是数百年来附近村屯农民挖的储菜窖的密集区,这些菜窖大多开挖于封土坍塌后堆积起来的土层上,由南向北一字形排开。东侧的五个旧菜窖中,有大量的散砖瓦。砖大多是青砖,形制比较复杂,有布纹瓦、板瓦、筒瓦、黄釉琉璃瓦、红釉琉璃瓦。此外还有龙纹瓦当、兽面纹瓦当和花纹雕砖。雕砖为方形,规格为35厘米见方,纹饰有两种,均为浅浮雕。此外在陵址宝顶东侧略偏北的菜窖中,发现了两根规格完全一样的方形石柱,南北并列,相距15米,埋在地下1.5米处,其上是宝顶自然坍塌的积土。两石柱呈长方形,材料质地为花岗岩,有两个棱面为一精一致雕琢面,当年应是建筑中露在外面的部分。

以石柱为界,石柱往里靠近宝顶的一面,有夯土痕迹,往外即是坍塌的堆积土。石柱中间和沿两个石柱向两侧展开,均匀地堆积着一条残断的青砖带。青砖全部是斜面砖,可以砌筑高大带有斜坡的建筑物。这条高约1.5米,宽近1米,沿宝顶环绕分布的砖带,是当时金太祖陵的坡形围护墙。

两石柱的基址下还有一条用碎砖瓦和黄土夯筑而成的地下墙。这堵墙高2.2米,由26层砖、瓦、土结合夯层组成,夯筑层极为坚固,像石头一样坚硬。砖瓦土的比例约各占三分之一,其中砖是青砖,瓦为琉璃瓦。这堵墙的长度是16米,厚度尚是未知数,估计有数米厚,有关专家推测它可能是金太祖陵中的二期建筑。由于夯土中混杂了大量砖瓦,说明在这个地方最初可能曾经建过比较大的建筑物,是在拆毁了一个初期建筑的基址上筑成的,究竟是碑亭还是牌楼、亭堂、墓门,这成了一个历史之谜,需要考古学家的认真探索,或许能揭示事实真相。

一些学者根据《金史》等资料的记载,认为当时的陵墓是有墓道的。《金史》说:“金初无宗庙,天辅七年九月,太祖葬上京宫城之西南,建宁神殿于陵上,以时荐享。”后来又改葬和陵,金太祖在这里葬入又迁出的史实是无疑的。但是否有墓道,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大金集礼》记载,天会元年(1123)九月六日,谙片勃极烈吴乞买于“太祖陵隧未掩”之时,在陵隧前被完颜宗干等人赭袍加身,即皇帝位,如此说来墓道是存在的。至于墓道又在封土的哪个方向,就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了。不过有专家认为,女真人崇尚东方,所以一般会将墓道置于陵的东侧。而且女真历代帝王皆以西为尊,座西向东,墓的正门在东方。如果这种说法是能够成立的,那么在殿址东侧发现的两根石柱,有可能与墓门、墓道有关。一些考古工作者甚至大胆推测,拆毁早期建筑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迁葬的需要,而那堵由砖、瓦、土夯筑的墙,也许就是封闭墓道的金刚墙,而今天所见墙的位置大概是墓道的入口。金太祖的灵柩迁出后,当时的执政者可能考虑墓室虽空,但仍需封闭,否则王气会流失,所以他们在墓道口用拆毁墓门建筑物时留下的残砖断瓦夯筑,建起了这堵坚固的墙,当时离太祖迁葬时间不远,约在金熙宗即位之初。

墙是否真是金刚墙,墙的后面是否真有墓室的隧道,上述推测要得到确认,只能等待日后科学发掘全面展开后才能知晓。

金太祖崩时,因大金国忙于拓疆辟土,战事正迫,陵墓建筑只能马马虎虎,下葬仪式也是十分草率。天会十三年(1135)正月,金太宗崩,继位的金熙宗是太祖嫡长孙,决定重勘陵址,选定了上京西北50公里处的胡凯山,将太祖和太宗两兄弟葬在一起。胡凯山是阿什河的发源地,不过陵墓的确切地址不详,有人说在黑龙江省双城堡东南80余公里的北简子沟,有人说在今阿城县亚沟东5公里的石人山,有人认为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山河镇,当地俗称老母猪顶子山。这年二月辛酉,金太祖先于金太宗迁葬胡凯山,号和陵,至皇统四年(1144)改称睿陵。和陵在金上京帝王陵寝中处于显赫地位,其陵冢可能至今尚存。笔者比较倾向于在山河镇,怀疑当地百姓称为“王子坟”的大土堆,可能就是和陵。土堆现高约17米,周长约80余米。土堆前仍残存龟趺、文臣武士的石雕和石羊等。

海陵王迁都后,为将政治中心南移,将金太祖至金宣宗以前各帝及追尊的皇父陵墓全部迁到了中都大房山,金太祖陵仍称为睿陵。《大金国志》说:海陵迁都到燕京后,命令司天台在燕山四周卜地,过了一年多后,在良乡县西南四五十里的大红谷找到了地方,叫龙城寺。这里峰峦秀出,林木掩映,,的确是筑陵的好地方,于是迁祖宗的墓至此。迁来后的太祖墓仍按旧称。大房山金陵陵园规模宏伟,气势非凡。琉璃瓦殿堂楼阁鳞次栉比,汉白玉石碑以及高大的石像生错落在苍松古柏之中。可惜明代以后,大房山金陵连遭兵毁,清代虽经修缮,已不复原貌,又被兵匪多次盗掘,成为一片废墟。

金太祖阿骨打的陵墓前后共有三处,这在中国古代帝王陵中是绝无仅有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