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陵是我国惟一的依湖傍水的帝王陵,位于今天淮河和洪泽湖交汇处。当年朱元璋命太子朱标修建泗州祖陵,本想为自己的老祖宗添上些许光彩,想不到祖陵竟沉入湖底300多年,弄得无人知晓。历史就是如此作弄人,要是朱元璋知道这个结果,不知他会气成什么样子。
朱元璋登上皇位后,便开始追封祖宗,修建陵寝。
朱元璋祖籍江苏沛县,后来迁徙至江苏句容县通德乡朱家巷。为躲避元代繁重的赋役,其祖父又率领全家迁居到安徽泗州城北。祖父死后,就葬在离家不远的杨家墩。朱元璋一统天下以后,于洪武十九年(1386)追尊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懿祖恒皇帝,高祖朱百六为德祖玄皇帝。一般认为在这一年开始建祖陵祭祀。因德、懿二祖葬址不详,遂就熙祖原葬处建陵,葬三祖帝后衣冠。洪武二十年,又在陵前建享殿。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又建棂星门及围墙。
明祖陵的修建,前后历时近30年,营建时间之长、体制之宏伟,在明陵中名列前茅。其陵枕岗临淮,基本仿唐宋帝陵的规制,但已废止了唐宋诸陵的上下宫制,显得更加紧凑。陵园总平面呈长方形,筑有城墙三重:外为土城,周长3公里;中为砖城,周长1.1公里;内为皇城,建有正殿、神厨、斋房、库房、宰牲亭、金水桥等。
陵前神道两侧,共有21对石像生,自北向南排列在850米长的中轴线上。石刻体形硕大,雕琢一精一细,其中最大者重达20多吨,小者亦有5吨以上。计有麒麟2对、石狮6对、神道石柱2对、马官2对、石马1对、拉马侍卫1对、文臣2对、武将2对、内侍2对。这些石刻规模宏伟,技艺高超,线条流畅,整体风格既不同于凤一陽一皇陵,也不同于孝陵和十三陵,一些专家认为,与宋陵石刻的风貌比较相近。从十多尊石人看,体态匀称,衣褶线条处理颇类似白描,有的微露笑容,有的嘴角下垂,有的双目圆睁,有的双目微闭,刻画出不同人物各不相同的内心世界。神道石刻数量之多,用材之大,造型之美,显示了刚建立的明王朝的雄心气魄。皇城内外遍植松柏7万多株,郁郁苍苍,气势非凡,壮丽森严。
这样一个气度不凡的陵墓,却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沉入了洪泽湖的滔滔湖水中,成了世上罕见的一个“水下皇陵”。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为什么修筑祖陵时对地势不详细琢磨而酿成了这样的后果?
其实这也难怪朱元璋。明祖陵的确修建得崇丽无比,但遗憾的是它不处在高山大阜旁边,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这块耀灵发源、肇基帝迹的吉壤,造就了朱元璋这个真命天子,他为三代祖宗修衣冠冢时当然不会轻易挪动地方的,否则帝王之气一旦漏泄,后果不堪想像。
然而朱元璋无法预料到后来会出现令人惊异的变故。明弘治年间,黄河泛滥,各级官员想尽一切办法抗洪救灾。弘治七年(1494),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结果却使南支夺淮入海,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附近的洪泽湖水位增高,水面迅速扩大。祖陵本处于低洼之地,不断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1542)后,眼看水位不断上涨,地方官员们遂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然而堤防的加高速度比不过水位上涨的速度,明代先后有八次祖陵受到水患的侵袭。较严重的万历十九年(1591),淮水倒灌进泗州、盱眙城,祖陵被淹。一位官员上奏朝廷说:“我前去参谒祖陵,只见淮水一望无际。泗州城像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盆盂,而盆盂中的水也是满满的,气象愁惨,不忍睹闻。虽然玄宫还是高高耸立着,但自神路到三桥和各个仪卫石像生,无一不被水淹没了。”到了清代康熙年间,明祖陵和附近的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洪水吞没。经过湖水长期的侵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原先地面的砖木建筑大多毁坏,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遗址和残存的32个大型柱础和3座砖砌拱顶建筑,但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大多完好。没于湖水的明祖陵,数百年间无人知晓,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1961底,气候干燥,洪泽湖水位下降,湖边的大片泥土露了出来,祖陵才重见天日。南京博物院对露出湖底的祖陵遗迹和石刻作了细致调查,制订了修整方案。为了严防明祖陵再度被洪水吞噬,遂动用数千名民工在祖陵东、北、西三面筑了防洪堤,陵区内专门开挖了截岗沟,建立了排灌系统,使明祖陵遗址遗物不再遭受“灭顶之灾”。同时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对祖陵进行仔细的修复,基本恢复了祖陵当初的面貌。
修复后的祖陵,,数百米长的陵前神道上,气势宏大的21对大型石刻耀武扬威,显示出明朝石刻艺术规制严谨、技法娴熟、造型优美、纹饰华贵的特点,令人赞叹不绝。不过祖陵的享殿和其他建筑早已被湖水冲毁,当年的宏伟壮观只能从柱础上隐隐透出。祖陵的墓室,直到今天仍在水中,透过水面,墓室门券和石门依稀可见,仿佛是故意留给我们去展开想像。
祖陵建筑上的一些问题仍是历史疑谜,留待有关专家们去探索和钻研。如关于祖陵的营建年代,人们有这样几种说法:
一是元朝末年说。这种说法认为,朱元璋在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攻克金陵后,就马上设立典乐官,动议修建祖陵并付诸实施。至正二十一年,元泗州守将薛显以城降;至正二十六年,濠州李济又以城降。至此,朱元璋的祖茔父坟均在他的控制之下,他以吴王的身份从金陵出发,前往泗州、凤一陽一省墓。而早在至正二十三年时,身居滁州的小明王内降制书,封赠朱元璋三代为国公。若朱元璋已得泗州,仍置其祖坟而不顾,小明王的封赠就是对朱元璋的讽刺和谴责。依当时情况分析,封赠三代之举,多为朱元璋已经建造祖陵之后才会有的举动,小明王不会惹是生非自找麻烦的。
另一种说法是明朝初年。其主要根据是《明史·礼志·山陵》的有关记载。书中说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追上四世帝号。皇祖考熙祖,墓在凤一陽一府泗州城北,荐号曰祖陵。设祠祭署,置奉祀一员,陵户二百九十三”。洪武四年时,“建祖陵庙”。如果单是一般的两个破坟堆,当然是不能建庙称陵的,只有大肆建筑后才会这样。
第三种说法是洪武十九年。有本叫《帝乡纪略》的书说,洪武元年追上尊号后,因制祭典,号称祖陵。《凤泗皇陵记》也有相似的记载,说高皇帝龙飞之后,“追尊四代,已建仁祖淳皇帝陵于凤一陽一,因命皇太子至濠泗,祭告祖考妣于泗州。然未识玄宫所在,时向城西濒河凭吊,岁时遣官致祭”。这两本书说,洪武十七年十月,太祖的宗人朱贵回到家乡,指出了熙祖的居处、葬处,画好图奏上,至此太祖才明白自己的祖宗在哪里。十九年,派皇太子去修陵,号曰祖陵。官方史书《太祖实录》中,虽在洪武十九年条下只见到太子致祭皇陵,不曾提到祖陵,但二十二年十一月条下,有遣官祭祖、皇二陵的记载。
第四种说法是洪武十八年。这种观点也认为,营建是在朱贵献图之后,其根据是《帝乡纪略》卷一中说,“十八年,遂命懿文皇太子率领文武郡臣诸色人匠诣陵修建”。由于这本书是万历年间泗州知州曾惟成所撰,记皇室之事十分谨慎,当代人记当地事应该是可信的。此外,从明祖陵采集的数百块瓷片标本看,以青花为多,但无青白釉或卵白釉为地的元青花,也未见元代其他窑口的器皿。从龙纹花沿和滴水看,灰瓦具有洪武时代的特征,黄色琉璃瓦有早有晚,前者证明元代这里人烟稀少,比较荒凉,而后者证实洪武年间营建用灰瓦,后来修建用琉璃瓦之说。
看来祖陵的营建年代仍有较大争议,尚待细致考证,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对这个问题会有一个统一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