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名仲由,字子路,卞人,比孔子小九岁。子路的出身通常说是野人,看上去确实是野人。用现代话说,就是个没身份并且没身份证的流浪汉,甚至连名字都未必有。子路姓什么?姓仲?恐怕不是,仲是老二的意思,由才是名。可是子路还叫季路,季就是排行老小的意思。说来说去,子路姓什么不知道,连自己是老几都不清楚。出身卑微,这样形容子路应该是准确的。
出身卑微的子路很聪明,而且有点死心眼,喜欢一条道走到黑。还好,他误打误撞看热闹来到了正在招生的孔子私校,孔子正愁招不到人,也不讲究什么生源质量了,流浪汉也没关系,一通忽悠把子路忽悠进了自己的学校。至于收没收学费,还真不好说。
子路很好学,也很上进,对贵族生活也充满了向往。可是基础不好,孔子常常嘲笑他。但是子路的优点太多了,譬如很忠诚,很能吃苦,很直率而且很勇敢,孔子跟他在一起就感觉踏实安全。因此,后来子路成了孔子身边最信任的学生,他们互相关心,成了一种师生加朋友加亲人的关系。某种程度,子路就是孔子的李逵。可是子路比李逵要强很多,因为他好学上进。
由于子路忠诚勇猛,自从子路入学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来羞辱孔子,周围的小流氓们也不敢再来骚扰,所以孔子说:“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对于孔子的学说,子路是坚信不疑的,甚至比孔子本人还要坚信不疑。在这一点上,只有颜回能够和子路相比。但是,子路更直率,面子思想不重,敢于大胆去追求名利。
天真、直率,有时候鲁莽,这就是子路,一个讨人喜欢的历史人物。
从孔子与子路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孔子是如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怎样一步步将流浪汉子路转变为一个有学问有理想有能力的君子,感受到孔子卓越的教育能力。
3.1(2.17)★★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才是明白的态度。”
解析孔子的意思就是一句话:别不懂装懂。
子路是孔子最早的一批学生,那时候如果不是为了多招点学生,孔子根本不会收子路这样的学生。子路属于野人,现在的说法就是没有户口没有固定职业的人,整天挎着把剑不知道干什么。孔子招生的时候,子路大概是看热闹来到了孔子的学校,孔子就像卖保险的一样,看见谁都想卖一份给他,所以看见子路,就想招他。于是,两人还发生了一番争论,子路说自己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不需要学习知识了,孔子说你现在就是老虎,学习了知识之后那就是如虎添翼啊。子路口才不如孔子,于是报名成了孔子的学生。子路这人认死理,既然当了孔子的学生,就什么都按孔子说的做。不过基础太差,学习很努力,成绩很糟糕,而且一开始总怕人笑话,怕别人说“连这都不懂”,有时候免不得不懂装懂。所以,孔子就这样教导子路。
这是子路入学初期,孔子瞧不起他,对他说话也不客气。
现实解说这是很著名的几句话啊,随时用来教训那些不懂装懂的人。有的时候,也当绕口令来练。
3.2(9.27)★★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麻布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解析孔子开始的话好像在表扬子路,等到子路高兴,又是迎头一盆冷水。想想那场景,该是非常搞笑。
子路是野人出身,穷得破衣烂衫,孔子总是担心他太自卑。谁知道子路一点也不自卑,还挺自然,因此孔子表扬他。可是看到子路挺得意的样子,孔子又怀疑这家伙是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于是说了后面一段话。
孔子教导学生,当然就是要学生们今后有好的前途。孔子的学生多半出身卑微,孔子一方面希望他们不要自卑,另一方面又不要假自尊。所以,一方面孔子要告诉学生们,那些贵族没什么了不起,一肚子草包;另一方面,孔子又要告诉学生们,你们要努力啊,争取当上贵族。
总的来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不要为现状感到羞耻,但是如果满足于现状,就真的很羞耻了。
现实解说你自己不嫌自己穷,很好。但是,你要明白别人还嫌你穷呢。你不嫌自己难看,但是别人还怕你影响市容呢。衣服不如别人没问题,可是你一定要想办法穿上更好的衣服。
当农民工,不可耻;但是,要努力让自己的儿女不再当农民工。
总之,人,是要有追求的。
有的时候,你仇恨他,是因为你想成为他。
3.3(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译文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解析孔子常常拿子路寻开心,这是其中一句。这应该是孔子早期的话,这时候颜回子贡等人都还没有入学,孔子的学生中也就是子路比较亲近一些。孔子这番话其实是两个意思,第一是子路对自己很忠诚,去哪里可以带着他;第二是子路没什么材料,自己到海外去反正也不能推行周礼了,有学问的人用不上,就带个除了力气什么也不懂的子路吧。
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又是在通过讽刺的方式来激励子路。
现实解说那时候是“道不行”才移民海外,如今不同,“有道行”的才能移民海外。
3.4(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孔子对颜回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解析孔子很不喜欢武力解决问题,所以对子路总是以为自己很勇猛非常不满,时不时讽刺他敲打他。不过到了后来,孔子对子路的敲打就是出于关爱而不是嘲讽了,因为两人的感情已经非常好了。遗憾的是,尽管孔子不断地提醒子路不要仗恃自己的武力,最终子路还是死于自己最得意的武力上面。所以,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个时候颜回已经入学了,孔子很喜欢他,颜回的智慧与子路的鲁莽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按理说,颜回属于下一辈,在颜回面前应该给子路一点面子,不过孔子习惯了揶揄他,依然当面说他。也就是子路憨厚,换了别人,可能就受不了了。
现实解说孔子说得对,你不知道水有多深,不知道对方的来头背景,轻易地动手,结果对方来头更大,最终还是自己吃亏。
3.5(17.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君子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有勇无义就会偷盗。”
解析围绕勇,师徒继续斗嘴。子路总是在炫耀自己的勇力,这也难怪,谁不愿意炫耀自己的长处呢?可是孔子总是打击他,贬低勇的作用。
这段话的对话方式与以上的几句不太一样,是很正式很严肃的方式,因此可以断定这是子路经过思考之后所提出来的问题,孔子因此也很严肃地回答。这个阶段,子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实解说看上去,有勇无义比有勇无谋的害处大多了。
3.6(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解析子路肯定不是最聪明或者最有学问的学生,可是可以说是最勤奋最崇拜老师的学生。子路是个非常憨直的人,老师教的知识,如果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如果认为是不对的,那就提出来跟老师辩论;如果吃不准的,也去做,以便证明究竟是不是对的。
子路是个行动者,这点很好。
现实解说如果活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子路不累死也要发疯。
3.7(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译文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相互勉励,和睦相处,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解析这个阶段,子路已经有了理想,第一个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士,就像如今农民工的第一个理想就是搞到城市户口。
孔子的回答是针对子路的性格的,子路比较暴躁,跟同学们相处不太融洽,因此孔子要求他懂得包容和友爱。这个时候的子路已经得到了老师的喜欢,所以孔子也不再讽刺他,而是谆谆教导为主了。而子路的问题也已经比较靠谱,不会让孔子觉得很无厘头。
不过,这个标准也太低了一点。但是话说回来,这个阶段,标准高了子路也做不到。关于士的标准,每个人问,孔子的答案不一样;不同的时间问,孔子的答案又不一样。孔子的答案总是针对提问者的特点和能力,让提问者既不能轻松做到,但是经过努力又能做到,一步一步引导提问者提升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循循善诱。
所以,读《论语》不能死读,孔子对每个学生的要求不一样,读者千万不要把自己往上面套。
现实解说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要做的就是和朋友兄弟之间处好关系。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没有朋友就没有路。
3.8(14.12)★★★★★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不一定非要这样。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难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理想,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解析前面问为士,现在又在问成人,子路的追求和进步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孔子很高兴,回答得很认真也很详细。
在鲁国,臧家一向以聪明著称,臧武仲是臧文仲的后人,名叫臧纥,很聪明。身材很矮,鲁国人称他为侏儒。臧纥世袭了鲁国的司寇,地位仅次于三桓。一年,邾国国君的儿子庶其带着漆地和闾丘逃亡来鲁国,季武子把鲁襄公的姑母嫁给他做妻子,对他的随从都有赏赐。当时鲁国的盗贼很多。季武子对臧武仲说:“您为什么不禁止盗贼?我国有四面的边境,用来禁止盗贼,您做司寇,应当从事于禁止盗贼,为什么不能?”武仲说:“您把外边的盗贼叫来而大大地给予礼遇,怎么能禁止国内的盗贼?庶其在邾国偷盗了城邑而前来,您反而大肆赏赐他。上行下效。你欢迎盗贼,盗贼自然就纷至沓来,我又怎么能禁止呢?”
季武子想要立小儿子为继承人,又怕大儿子不高兴,结果臧武仲帮他搞定了。可是,这么一来,得罪了季武子的大儿子。后来,季武子的大儿子勾结了孟孙家,把臧纥赶跑了。臧纥很聪明,可是也犯糊涂。除了上面不该管人家季孙家的家事之外,还犯了一个错误。被赶出鲁国之后,臧纥就逃到了齐国,齐庄公喜欢他,准备给他封邑,于是他去见齐庄公。齐庄公正准备趁晋国内乱攻打晋国,于是跟臧纥谈起这件事情来,臧纥说:“我觉得您就像个老鼠,整天躲在人少的地方,晚上出来白天躲起来。人家内乱的时候你出兵打人家,等人家内乱结束了,你又该去赔礼道歉进贡了,这不是老鼠是什么?”齐庄公很生气,于是取消了给他封邑的想法。对此,孔子曾经说过:“真正的聪明是很难的,像臧纥这么聪明的人,在鲁国混不下去,就是因为他的做法不顺乎人情啊。”
臧纥这个人,确实非常聪明,包括自己会被赶走这样的事情都预见到了,也有办法规避,可是还是忍不住要卖弄聪明。在齐国也是这样,臧纥的话虽然难听,但是后来的事态发展跟他所说的一样。他确实非常聪明,非常有远见,可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聪明,总是用自己的聪明跟人情世故作对,最终没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运用自己的聪明,那么聪明反而成了一件坏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该直爽的时候直爽,该奉迎的时候不要反对,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这就是孔子的意思。
所以,孔子说像臧武仲一样聪明,后面紧接着就是像孟公绰一样克制,不滥用自己的聪明,这样就是完美的聪明。
上面提到了卞庄子,顺便说说卞庄子的故事。根据《史记》记载,一次卞庄子在路上遇上两吃老虎之一头牛,卞庄子就准备去杀两只老虎。从人劝他等一等,等两只老虎吃完之后一定会相争,到时候小的死大的伤,不是就可以轻松杀掉他们?卞庄子听了劝告,结果果然杀了两只老虎。
坐山观虎斗,这个成语出于这里。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个成语也出于这里。
所以,卞庄子之勇,是有勇有谋的勇,而不是有勇无谋的勇,这恰恰是子路的问题所在,也是孔子要子路学习卞庄子的原因。
冉求就是冉有,子路的师弟,以才能著称。
这段话里,孔子所说到的四个人,都是针对着子路的性格特点的,绝不是信口说来的,孔子因材施教在这里可见一斑。
第一种完美人的标准实在是太完美了,孔子知道子路是没有可能达到的,因此给了第二种切实可行的标准——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种标准,基本上就是为子路量身定做的,只要努力,是可以做到的。糟糕的是,子路真的做到了,为什么说糟糕呢?因为子路真的见危授命了(见本篇最后的《子路之死》)。
现实解说聪明,但是不要卖弄聪明;有远见,但是要假装没看见;再勇猛,也要利用敌人的弱点。以上的做法,合称“韬光养晦”。至于完人,还是算了吧,当传说吧。
如今,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人不多,见利忘命的人比较多。
3.9(14.22)★★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译文子路问怎样侍奉君主。孔子说:“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解析前面问为士,后来问成人,现在又问事君,子路真的是飞速成长。
这是孔子当官之后,子路问老师的心得,孔子如此回答。一句话,就是:不说假话,说实话。而且,要敢于说真话,而不是什么也不说。只要说真话,就不要怕国君不高兴。
相对照的就是不说真话,专挑国君想听的说,决不冒犯国君。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很少。不管怎么说,春秋时期的国君是相当宽容的,你只要不欺骗他,即便他不爱听,也不会把你怎样。后世不太一样,说假话比较受宠,说真话就有杀头的危险。
基本上,这也是孔子侍奉国君的原则。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则,当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就不是这么说了。
某种意义上说,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天真,注定了他这个官当不长。
现实解说记得一个故事,某媒体新总编上任,向老总编请教办报原则,老总编问新总编准备怎样办报,新总编说“说真话”;老总编问“如果不能说真话呢”,新总编说“不说假话”,老总编问“如果一定要说假话呢”,新总编说“不创造性说假话”。老总编的话归结为:勿犯之(上级),而欺(百姓)也。只要不创造性地欺骗老百姓,就算对得起良心。
3.9(12.12)★★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到做到,决不抵赖拖延。
解析片言,就是单方面的供述。听了单方面的话就能断案,是表扬还是批评?还真不好说。如果是表扬,那就是说子路的逻辑分析能力超强,凭借简单的陈述就能判断出是非曲直;如果是批评,那就是说子路性子太急,没等双方陈述完,就要下结论。
事实上子路并没有当过法官,所以这段话应该是孔子在做大司寇期间,与子路讨论过案件,针对子路的表现说的。是嘲讽还是赞扬,真不好说。
但是考虑到当时情况,孔子这个时候正在积极推销自己的弟子,因此这很可能是在赞扬子路,譬如,这可能是孔子向季孙推荐子路,这时候季孙家正缺少一个管家。在孔子的推荐下,任命了子路。
“子路无宿诺”这句话显然不是孔子说的,而是记录者的旁白。因此有人认为这两段话应该分别记录。
“宿诺”在过去被解释为“承诺的事情不过夜”,不准确。宿是搁置的意思,宿诺类似于现代美国议会的“口袋否决”,就是承诺之后就假装忘记,不提不说不做,最终不了了之。无宿诺就是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与隔不隔夜没有关系。
这两段话,都是说子路的性格。
现实解说历代解说到子路片言折狱,都是赞扬子路英明果断,真是马屁拍得太过分。就算再英明果断,片言折狱都是错误的,因为这违背了程序正义。
3.10(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解析德是什么?德是自律,德是以身作则,德是欲人为之,先施于己。孔子发现,人们都是希望别人当雷锋,号召别人无私奉献,而自己只有索取和要求。所以,明白德的人很少,施行德的人很少。君子不多,伪君子遍地。
在官场混了一段时间,孔子很失望,他发现当政的一个个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都是贪婪无耻之徒,因此对子路慨叹。
现实解说知德者,鲜矣。
3.11(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译文子路(对孔子)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运用。礼乐不能运用,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解析孔子说得很正确,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真理。
说起来这段话,其实孔子非常没有面子。原本,孔子决定离开鲁国前往卫国的重要原因是子路的大舅子颜浊邹在卫国混得不错,跟卫国国君的宠臣弥子瑕关系很好,弥子瑕暗中担保孔子到了卫国会受到重用。因此,孔子在鲁国不辞而别,以为到了卫国能够执掌国政。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和子路在去卫国的路上高谈阔论,展望美好未来,可以说踌躇满志。可是到了卫国之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卫国国君对孔子的理念没什么兴趣,孔子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捞上。可以想见,孔子有多么失落而沮丧,是多么的没有面子。而名正言顺这样的事情也就只能停留在书面上,没有实践的机会了。
正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历来造反的农民,都要给自己安排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譬如先帝的私生子之类。春秋五霸,讲究的是携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到汉末,曹操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现实解说由此可见,正名是很重要的。
3.12(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解析对于孔子做的事情,别的学生即便认为不对,也不会说。而子路不一样,只要他认为不对的,就要说出来。这一点让孔子有时候很尴尬,不过又觉得子路可以信任。
孔子在鲁国官场混不下去,于是来到了卫国,卫国国君卫灵公基本不理国事,都听从宋国娶回来的年轻老婆南子的。所有想在卫国出仕的人,首先要南子面试。孔子急于在卫国当官,因此托人走了路子,得到了见南子的机会。弟子们全体反对,因为南子名声很坏,是个有名的荡妇。学生们的反对也没有动摇孔子的决心,于是带着子路和冉有前去。结果在后宫晋见了南子,隔着帘子聊了几句,南子对他毫无兴趣,就这么灰溜溜地出来了。孔子很郁闷,子路很不满。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也很懊恼,于是发了以上毒誓。
其实,每个学生都对孔子去见南子不满,因为这本身违背了孔子的做人原则。可是只有子路一个明确提了出来,一来子路的性格使然,二来子路是大师兄,在同学们中有号召力。其实孔子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他很怕子路一怒之下离开,因此急忙发誓。
历史事实证明,但凡子路反对的,都是孔子确实不应该去做的。有子路这个学生,真是孔子的幸运。
现实解说发誓是没有意义的,现代人已经不发誓了。
3.13(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孔子生病,子路请求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解析孔子与子路祈祷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历来的解说都无视这一点。
子路对老师的感情是不用说的,将老师当成自己的父亲一样爱戴。所以,孔子生病,子路希望祈祷神灵保佑。孔子对此有些纠结,因为他已经祈祷很久了,当然不是为了病,而是为了能够当官。可是,祈祷了这么久也没有作用,证明祈祷基本没用。所以,孔子的最后那句话中充满了无奈和自嘲的味道。
现实解说发誓没有意义,祈祷也是没有意义的。
3.14(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的瑟,为什么在我门口呢?”弟子们认为子路对老师不敬。孔子便说:“仲由嘛,他不过到了客厅,没有进房间啊。”
解析这句话历来被乱解,传统的解释是这样的: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按照这样的解释,逻辑混乱,前后驴唇不对马嘴。
孔子的话如果是对学生们说的,他怎么可能自称“丘”呢?只有在面对比自己尊贵的人或者客人,才会自称其名。翻看整部《论语》,孔子自称丘的地方大致十处左右,有的也是在弟子面前说,但是都是特殊的情境下使用的。
再来说升堂和入室,在孔子之前,这两个词从来没有用以过比喻学问,孔子如果用这两个词作比喻,就应该予以说明,而不是直接使用。而且,后来的翻译者们又凭什么断定这是在指学问呢?
再来从情理上说,孔子尽管常常拿子路开玩笑,但是不会这么直接这么不给面子,更不会当着许多人;此外,子路是孔子的第一批弟子,也就是孔子学生们的大师兄兼半个老师,比大家岁数都大,人很正直而且脾气暴躁,大家对他都是敬畏三分。就我所知,还没见过谁不尊敬子路的。所以说,门人不敬子路说成是学生们因此不尊敬子路,在情理上说不过去。
这段话其实跟学习没有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想象一下场景,孔子看见子路的瑟在自己的门口,于是有个问题,孔子是怎么看见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出门,另一种是回家。从整段话看,应该是回家。那么,为什么子路的瑟会放在孔子的门口,而不是放在客厅呢?子路这时候在哪里?于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合理的现场还原了。
子路带着自己的瑟去向孔子请教,守门的弟子说老师出去了,你等会再来。子路不高兴了,说我跟老师的关系这么铁,不行,我进去等。守门的弟子害怕子路,于是只得同意,但是提出条件:把你的瑟放在门口,不能拿进去。子路于是自己进去了。孔子回来,看见子路的瑟,自言自语:“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为什么说是自言自语?因为孔子不可能在学生的面前自称“丘”。之后,守门弟子急忙过来说了经过,并且投诉子路说非要进去,要是丢了东西怎么办?孔子的弟子们认为子路这样是对老师不敬。孔子看见子路在客厅里,于是对弟子们说:“其实没什么,人家子路就在客厅里待着,又没有进房间。”
这段话,其实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孔子和子路的关系非常亲密,就像家人一样,孔子就算不在家,也可以让子路进去。换了别人,要么回去,要么在门口等,不可能去客厅等。
门人不敬子路,实际上是“门人以子路为不敬”。
“登堂入室”后来成了比喻学习的成语,实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倒也算是一个佳话。
现实解说“登堂入室”也可以用来比喻贿赂的层次。行贿的时候,一般不会让你在门口等,那样太招眼,一般是在客厅等,这就是“登堂”。如果让你进卧房了,那就是性贿赂了,这就是“入室”。
3.15(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解析看上去,孔子在讲学习的重要性。实际上,孔子想强调的是,所有的优点,如果不懂得变通,都会变成伤害自己的弱点。
这是子路在卫国出任蒲地宰,出发之前孔子对他的忠告。平时,孔子教育学生们要仁德诚信等等,子路都深信不疑。可是到了子路要独力为官的时候,孔子知道,如果子路一味地仁德诚实等等,那就一定没有好下场。就像一个母亲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要讲礼貌,要谦虚,不要打人骂人,挨打了来告诉妈妈一样,一旦孩子去学校住校了,母亲就会说别吃亏,别人打你,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告诉老师之类。毕竟,品德这东西固然是好东西,可是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死守品德,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这,就是孔子对子路的忠告。所以说,孔子是个很实际的人。
现实解说有人这样评价广东人:广东人的优点是务实,缺点是太务实。用同样的句式:现代人的优点是变通,缺点是太变通。
3.16(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这样才能使老百姓为你干活。”子路请求多讲一点。孔子说:“不要懈怠。”
解析简单说就是“以德治国”的意思,要百姓怎样,自己带头去做。
这是子路任蒲地宰之前,向孔子请教,孔子就说以德治国就好了。子路还问,孔子就说你坚持这样不要懈怠就可以了。
现实解说这大概可以说成是“以德治国”的简单定义吧。
3.17(14.4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解析这段话紧接着上面一段,子路要去蒲地当官,向孔子求教,上一段孔子就说了先之劳之,子路觉得不够用,于是换个提法来请教。孔子连用三个修己,其实跟先之劳之的意思完全一样,还是以德治国的路数。但是三个“修己”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是做好自己就行,第二个是做好自己带动旁人,跟先之劳之完全相同。可是子路还不满足,孔子就说了,“做好自己还能让百姓都好,那是尧舜都难做到的,你就别想了”。
其实孔子的意思很明白:做好自己就行了,如果能带动周围的人,那就很好了,至于更高的层次,你做不到,也不要想了。一个人的目标不要太高,对于你来说,先之劳之就够了,别再瞎操心别的了。
孔子说话,分寸拿捏得都恰到好处,条理也很清晰,针对性也非常强,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
现实解说大凡把自己说得完美无比的人,都不要轻易信他的。
3.18(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属下去作孔子的家臣伺候。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解析孔子生病,在蒲地做官的子路派手下来伺候孔子,行的是家臣的礼,孔子很受用。可是病好之后,孔子怕学生们暗中笑话他,于是说了这样一番话,意思是这都是子路搞的鬼,跟我没关系。孔子此时不过是借住于别人家的私立学校校长,是没有资格拥有家臣的。因此,使用家臣会被看作不恰当的攀比,同时也不符合周礼。所以,孔子的这番话是说给大家听的,表面上埋怨子路,心里想的是另一回事。
孔子,是一个非常要面子的人,特别是在学生们的面前。
现实解说按照级别,待遇不同。待遇超标了怎么办?没人说就装不知道,有人问就推到别人头上。
附 子路之死
蒲地(今河南省长垣县)是卫国上卿孔圉的封地,这个地方民风比较彪悍,是卫国的主要兵源地,比较难治理。因此孔子向孔圉推荐子路去做蒲地宰,孔圉接受了这个推荐。
子路在蒲地严格按照孔子的“先之劳之”和“修己以安民”的教诲去做,深得民心,加上自身的威严,当地勇士们对他也很敬佩。因此,蒲地治理得不错。
一年农闲,子路征集当地百姓兴修水利。对于百姓来说,这就是役,是有义务必须参加的,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必须自带口粮。可是上一年的收成不好,百姓普遍比较困难,于是子路自掏腰包,每天免费给大家一顿饭。这样,大家就不用自己带干粮了。一时间,子路名声大噪,百姓们纷纷赞扬他。
听起来,这样做好事的事情应该得到孔子的表扬,这样舍己为民的好官应该是孔子眼中的典范。可是事实恰好相反,孔子听说后,急忙派子贡去阻止子路。
子贡对子路转达孔子的说法:“你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实际上不是。你这样做,等于让大家向你感恩,而忘记了孔圉和国君,你这样是很危险的。正确的做法是按照规矩来,该怎样就怎样。如果你确实觉得百姓太苦,应该向孔圉请示,由孔圉或者国君来出这个钱。”
孔子的说法,显然考虑得更全面,更有道理。
到子路六十二岁的时候,卫国发生了政变。当时,卫国的废太子蒯聩占据了戚地,他的儿子卫出公当国君。孔圉老婆孔伯姬是蒯聩的姐姐,同时也是卫出公的姑姑。孔圉和老婆生了个儿子,名叫孔悝(音亏)。这个时候,孔圉已经死了,卫国就由孔悝说了算。
蒯聩跟姐姐感情好,于是暗中和姐姐商量,要赶走儿子,自己回来当国君。不久,蒯聩在姐姐的面首浑良夫的帮助下,潜入了孔家,胁迫孔悝结盟,要赶走卫出公,迎蒯聩回来做国君。孔家的管家栾宁知道这件事情后,急忙带着卫出公出逃鲁国,同时派人通知子路,让子路前来救孔悝。
子路听说政变,自家的小主人被挟持,想起来老师那句“见危授命”来,于是匆忙之间登上战车,单车来救孔悝。路上遇上逃难出来的师弟高柴,高柴劝他不要去,他非要去。
来到孔家,孔家大门已闭。子路跳下战车,大声高喊,要求释放孔悝。蒯聩派了手下两个勇士下来迎战子路,子路虽然勇猛,奈何上了年纪,只能勉强抵挡。几个回合之后,子路的帽子带被砍断,子路想起老师的话“君子死而冠不免”,意思是君子就是死也不能死得太难看,帽子要带好。所以子路放下武器,重新接好了帽子带,也不知道结好没有,反正对方没客气,上来砍死了子路。
而这个时候,孔悝实际上正愉快地和自己的舅舅饮着酒,他们已经达成了协议。
此后,孔悝立蒯聩为卫国国君,就是卫庄公。
子路之死,一方面与性格有关,但是,与孔子当初的谆谆教导没有关系吗?
听说卫国政变的时候,孔子就长叹了一声:“嗟乎,由死矣。”不久,子路的死讯就传来了。
子路的死,对孔子是个致命的打击。如果说颜回就像孔子的儿子,那么子路就是孔子的兄弟、朋友和战友,是互相关心的兄弟,是直言相告的朋友,还是生死与共的战友。孔子与子路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相提并论的,甚至孔子对子路有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几十年来,子路就守卫在孔子的身边,为孔子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即便是在外地做官,子路也常常亲自或者派人来探望孔子。
对于子路的死,很难说孔子没有内疚。其实孔子已经在3.15(17.8)中隐讳地告诉子路要懂得变通,可是孔子一定在后悔自己没有说得更明白更直接一些。
子路被害不到半年,孔子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