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说论语

第五部分 周游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从鲁国不辞而别之后,孔子满怀期望去了卫国,以为在卫国可以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机会。遗憾的是,卫灵公对他很客气,但是对他以及他的学说没什么兴趣,而只对女人感兴趣。不过话说回来,卫国处于晋国和齐国两个大国之间,小心翼翼过日子,也无可厚非。得不到机会的孔子在失望之余南下陈国,却在途经宋国的时候几乎遇难,于是不得不再回到卫国。之后孔子还决定去一趟晋国,结果在黄河岸边退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硬着头皮回到了鲁国,因为当初是不辞而别,所以很担心受到处罚。尽管三桓并没有来找他的麻烦,孔子在鲁国过得很郁闷,实在没脸也没有胆量再去见国君和三桓。一年之后,孔子终于决定再去卫国,他以为老朋友蘧伯玉在卫国受到重用,自己可以沾点光。遗憾的是,第三次来到卫国的孔子依然看不到机会,卫灵公还是不欣赏他。百般无奈之下,孔子再次南下,开始了周游列国之旅。孔子到了宋国、郑国、陈国、蔡国和楚国的叶,结果是处处碰壁,如同丧家之犬。

四年之后,孔子又一次回到了卫国。在卫国,孔子只能重操旧业,在蘧伯玉的帮助之下开校授徒,对于政治前途不再抱希望。这期间,定下心来的孔子修编了《诗经》。五年之后,在弟子冉有和子贡的努力下,说服鲁国当政的季康子邀请孔子回国,于是孔子终于体面地回到了鲁国,结束了长达14年的流浪生活。从孔子第一次离开鲁国去卫国,到最终回到鲁国,这段历史,被称为周游列国。

这期间,孔子的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先对于礼乐的执著有所降低,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研究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反映了他比从前更为务实的生活态度。

在孔子最后一次回到卫国之后,他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前途不再抱有幻想,于是降低了自己的政治标准,鼓励弟子们去出仕,即便是做他曾经最看不起的“家臣”。孔子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回到鲁国的孔子已经完全不是当初离开时的那个孔子了。

5.1(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事,就像兄弟(的政事)一样。”

解析这是孔子前往卫国的时候说的,意思有两个。第一是说国君,鲁国开国国君伯禽的父亲周公与卫国开国国君康叔是同母兄弟,因此两国在血缘上相当亲近;第二则是说政治,两国都是在周公的指导下建国,政治上比较接近,如兄弟一般。孔子这样说,实际上是给自己打气,想说明自己对卫国的情况其实也很清楚,能够把卫国治理好。但实际上孔子在这一点上是错的。

卫国是周商混血的国家,文化上比较重视商业,而鲁国重视农业。卫国地处强国之间,国际生存环境比鲁国糟糕得多,因此卫国人也更加灵活务实。因此,鲁卫两国的政治即便不是南辕北辙,也完全谈不上兄弟之政。正因为判断上的错误,孔子没有摸清卫国政治的脉络,到了卫国之后无法向卫国国君提出任何有针对性的建议,被卫国国君冷淡,失去了在卫国发展的机会。

理想主义者孔子犯类似的错误比较多,常常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看待问题,因此处处碰壁。孔子以一个鲁国人注重亲情强调裙带的思维方法去理解世界,注定了无法得到认同。

现实解说想当然是很危险的,基于想当然所作出的决定则更加危险。按照孔子的方法,如今的英国和美国就是“兄弟之政”,实际上都是南辕北辙。现代商业社会,市场调查是必做的功课,基于历史想象所做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

5.2(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了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后人就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解析孔子临危不惧,尽管身处危境,依然泰然自若。孔子本是不讲天命的人,此时讲天命,也是给自己壮胆,给弟子们打气。

孔子在卫国看不到前途,于是决定前往陈国。途中路过宋国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这里原本是宋国的土地,后来被郑国侵占。八年前鲁国的阳虎曾经在晋国的命令之下攻打郑国,拿下了这里。可是鲁国和郑国之间隔着宋国,于是鲁国把匡地送给了宋国。所以,这里现在属于宋国。当初,阳虎率领鲁军占领这里的时候,对当地百姓十分残暴,因此匡地人都对阳虎恨之入骨。可巧的是,孔子长得很像阳虎,因此被匡地人认为就是阳虎,将孔子师徒包围了五天。好在最后匡人知道这时候阳虎还在晋国呢,围错了人,这才放了孔子师徒。不过,经此一难,孔子不敢再往前走,匆匆忙忙回到了卫国。

不过对孔子来说,这一次劫难并不全是坏事,孔子的临危不惧给弟子们印象很深,让弟子们对老师更加敬佩。刚毅木讷,孔子这样评价自己看来不是吹牛的。

孔子一辈子遭遇无数挫折,中间颠沛流离,却还能坚持到最后,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乐观主义,或者说靠的就是善于给自己打气壮胆。

现实解说遇到困难的时候,把自己跟历史联系在一起,让自己相信自己的死是中华文明的巨大损失,这样的话,就会坦然得多。

5.3(13.26)★★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低调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低调。”

解析字面意思一目了然,泰是平和安详的意思,现代话就是低调的意思。可是孔子为什么要这样说?他是在说谁?

颜高是鲁国著名的勇士,能开一百八十斤的硬弓。当年阳虎攻占匡地的战斗,颜高就曾经参加,并且率先登城。后来颜高做了孔子的学生,并且随孔子路过了匡。在城外,颜高在老师面前炫耀自己当年的武力,对着匡地城墙指指点点,说“当年我就是从那个缺口杀进去的”。正是颜高的指指点点,引起了守城士兵的注意,这才发现孔子很像阳虎,进而出兵包围了孔子师徒。

事后,孔子就这样批评了颜高,说是正是因为你的骄傲给自己带来麻烦,今后不要骄而不泰了。

颜高的骄傲还有一次险些让他送命,那次是鲁国与齐国交战,颜高在鲁军阵地上炫耀自己的硬弓,被鲁军兄弟们拿去传看,结果这时候齐国人杀过来了,搞得颜高手中没有称手的家伙,还算运气不错,抢了一把普通的弓来用,侥幸保住了小命。

现实解说自古以来,吹牛是要付出代价的,炫耀是要付出代价的。今天,同样的事情还在发生着。正是:古有壮士夸硬弓,今有齐b小短裙。不是美美爱玛仕,干爹豪兴可干云。

孔子曰:做人要低调。

5.4(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解析孔子感慨统治者好色的程度远超对于德的追求。这是孔子在卫国期间被南子召见之后的感慨,感慨卫灵公因为好色,情愿把国家交给一个女人去管理。进而,孔子发现,男人们都是好色的,没有一个好德胜过好色的。有权有势的男人,想到的都是色。所以,孔子推广他的德怎么能成功?

现实解说现实社会,二奶反腐、情妇反腐成为反腐的主要形式,准确地阐释了孔子“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5.5(15.13)★★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完了,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解析与上同。

现实解说略

5.6(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昼夜不会停留。”

解析这是孔子的感慨,感慨人生易老,岁月不居。问题是,这个川是哪里?四川?错;秦川?错;周小川?大错。

孔子从宋国回到卫国,在经过南子面试之后,依然看不到前途,于是决定第二次离开卫国,前往晋国碰碰运气。来到黄河边,渡过黄河就是晋国了。孔子在这里发出感慨,之后决定不去晋国了。孔子为什么不去晋国了?因为他本身就很犹豫,晋国国君实际上已经成了傀儡,四卿瓜分晋国的情形比三桓更加恶劣,孔子的学说在这样的地方能够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呢?于是,孔子借口晋国权臣赵简子杀了窦犨鸣犊和舜华两个贤人,决定不去晋国了。还有一点,阳虎正在赵简子的手下混,孔子不愿意去与他为伍。

看不到前途,而时间如白驹过隙,孔子怎能不由衷感慨?

现实解说用句流行话说,活在当下吧。

5.7(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译文卫灵公向孔子问行军打仗的问题,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解析陈就是阵,行军布阵的意思。俎豆,都是祭品;俎豆之事,就是祭祀的意思。

孔子没有去晋国,转而悄悄回到了鲁国。在鲁国待了一年,再次带领弟子们前往卫国。

这时候,从卫国被驱逐到鲁国的卫国大夫公叔戍占领了卫国的蒲,关于蒲地的问题卫灵公曾经征求孔子意见,孔子建议出兵,而卫灵公并不想出兵。此次又问,实际上带着讽刺,孔子反唇相讥。卫灵公很不高兴,仰头看天上的大雁,留个下巴给孔子。孔子知道自己在这里已经不受欢迎了,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

过去的解说,都说卫灵公不关心礼乐,只关心战争,因此孔子对他不屑。但事实是并非如此,在公叔戍的问题上,恰好相反。

公叔戍是卫国公族和首富,因为得罪南子而被迫流亡。后来公叔戍占领蒲地,孔子和弟子从鲁国到卫国路过蒲地,被公叔戍拦住,要求他们承诺不去卫国才放行,孔子当场答应,可是过了蒲地之后却去了卫国。卫灵公问起孔子该怎样处置蒲地,孔子认为应该出兵并且认为蒲地百姓都跟公叔戍不同心,因此可以轻松拿下。

从战术战略角度来看,孔子是错误的。

战术角度来说,蒲地是公叔戍的封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蒲地是卫国主要兵源地,民风彪悍,战斗力强,很难被击败。

从战略角度看,当时晋国权臣赵简子觊觎卫国,随时想要灭掉卫国壮大赵家。这个时候,如果卫国内战,就为赵简子找到了一个出兵的理由和灭掉卫国的最好时机。所以,卫灵公以静制动,静待良机的做法是正确的。

所以,孔子在卫国得不到重用,是有道理的。

现实解说如果你的才能不是老板所需要的那一类,即便你如何出类拔萃也没有用。打铁的去应聘包子铺,那是不行的。所以,学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有用的知识。

5.8(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解析离开卫国,孔子带着弟子们前往陈国,路过宋国。在宋国,孔子与弟子们在一棵大树下演习周礼。结果被宋国人围观,宋国司马桓魋派人把那个大树砍了,并且准备派人来杀孔子师徒。还亏孔子师徒走得快,结果躲过一劫。为什么桓魋如此不欢迎孔子?首先,整个周朝,即便是楚国和吴越这样的国家,对周礼在表面上都是或多或少要遵从的,只有宋国是个例外,宋国人在骨子里认为他们还是商朝,他的礼法是商礼而不是周礼,因此,他们对孔子的学说毫无兴趣甚至反感。其次,桓魋的仇人,宋国叛逃到陈国的公子辰和公子地在陈国的支持下联手进入宋国的萧地,以此为据点背叛了宋国。所以,这时候宋陈之间是敌国,桓魋自然把要去陈国的孔子师徒视为仇敌。

虽然孔子是宋国公族的后代,他却非常藐视宋国,即便在鲁国和卫国混得再不如意,即便几次路过宋国,孔子从来没有想过去宋国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大致的原因有四点,第一是孔子的祖上在宋国被灭门,仇家华家在宋国是大族;第二是被孔子休掉的前妻丌元氏是宋国人,孔子对宋国人没什么好印象;第三是宋国在国际上实行的所谓鸵鸟政策让孔子瞧不起;当然,最重要的是第四点,那就是宋国人不可能用周礼去治理,即便用周礼,也是宋国特色的“商礼为体,周礼为用”。

孔子说这句话,应该是逃脱之后说的。

这句话的感觉非常不好,应该庆幸的时候反而自吹自擂,颇有些阿q精神的意思。

现实解说这类话少说为好,说多了让人瞧不起。

5.9(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解析孔子经过宋国来到陈国,就住在司城贞子家中。大致是看到陈国的政治非常腐败,孔子也没有在陈国从政的念头,而是想找时机去吴国或者楚国。司败是陈国的一个官职,相当于鲁国的司寇。陈司败就是陈国的司败,原名叫什么已经没有记载。为什么陈司败说鲁昭公不知礼呢?鲁昭公时期,吴国开始强大并且与鲁国之间交往频繁,为了得到吴国的支持和保护,鲁昭公向吴国求婚,结果娶了吴王的女儿。吴国尽管当时是蛮夷之地,可是吴国国君与鲁国国君的祖上都是周朝的王族,吴国国君是周文王伯父的后代,鲁国国君则是周文王的后代,因此,两家都姓姬。按照周礼,同姓不婚,所以,鲁昭公是违背了周礼的。按照当时的称谓方法,鲁昭公的夫人应该叫做吴孟姬,可是为了掩人耳目,改称吴孟子,让人以为这个老婆是从宋国娶来的。

孔子以及鲁国人的普遍原则是,家丑不可外扬。即便在国内怎样愤青,怎样不满现状,到了国外也绝对要维护本国的形象,也绝不说本国国君的坏话。

受到批评之后,孔子坦然认错,这反映了孔子知错就改的品德,或者是给自己找台阶的能力。

现实解说愤青们虽然有诸多不满,但是在内心里是爱国的。

5.10(13.16)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让本国的人生活快乐,使远方的人来归附。”

解析孔子在陈国和蔡国待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两个国家都是苟延残喘,朝不保夕,混一天算一天。于是,孔子决定前往楚国,来到了楚国方城山外的叶地。楚国的叶公叫沈诸良,成语叶公好龙中所说的叶公,就是沈诸良。当然,那是传说。叶公是楚国位高权重的人物,是楚国被吴国灭亡之后的复国功臣。孔子希望透过叶公去见楚王,在楚国推行自己的主张。

叶公向孔子求教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就这样回答他。后来,子贡问过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孔子说楚国地大人稀,都城太小而百姓缺乏归属感。因此,首先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让他们爱这个国家,其次要吸引外来移民。

“近者说,远者来。”在世界现代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譬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都是这样。

要让远者来,最关键的是近者说。如果百姓的幸福指数很低,谁还会来?

孔子的话不错,可是缺乏具体的办法。

现实解说目标都是宏伟的,具体办法没一条。

5.11(13.18)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译文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解析叶公对孔子的治国理论并不感兴趣,这实际上是双方在争论,或者说是叶公在委婉表达自己对孔子理念的不认同。两人对正直的不同理解,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区别。相比较,鲁国文化更注重亲情。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因为这是孔子所说的,这在后来很长一段的司法实践中被认为是合法的。从人性的角度说,这是有道理的。隐,是隐瞒的意思,就是不告发不作证,不等于要干预司法徇私枉法。

不过孔子的司法理念在当时是过时的,从历史记载来看,除了鲁国,没有哪个国家推崇父子相隐。

现实解说鲁国的文化是亲情高于法律,所以涉及到亲情的官司,都尽量避免。鲁国司法文化再经过后来的发酵,就滋生了徇私枉法、裙带串通等等司法腐败,能不亡国吗?

5.12(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等等。”

解析叶公是个很绅士的人,因此希望从侧面了解孔子,看他是不是还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可是子路不够聪明,或者说很担心回答得不好,因此没有回答。孔子则很失望,责怪子路没有为自己吹捧。从另一方面说,叶公并没有为孔子牵线的想法,之所以很多事情不当面问孔子,是希望孔子识趣一点,自己离开。

其实这个时候,子路说什么都已经不重要了。

在这一点上,子路远不如子贡,子贡有一整套的说辞。

现实解说企业文化很重要,对本企业的描述,对领导的描述,都应该要求员工默记在心,一旦说起,要滔滔不绝,赞不绝口而且令人信服。因此,平时要注意培训。

5.13(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一个楚国愤青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解析一个楚国愤青唱了一首歌谣,孔子觉得很适合自己的心情,就像在唱自己,如此而已。

这是孔子从叶公处离开之后发生的事情,地点还是在楚国。所谓楚狂接舆,意思是一个楚国的流浪汉来到了马车旁。但是历史上的解释是楚国狂人名叫接舆,而且是姓陆名通字接舆。试问,孔子根本没有跟人家说上话,怎么知道人家叫接舆?

史上多以为此人是个高人,其实不过是个流浪汉,顶多是个流浪歌手或者流浪诗人。至于流浪汉骂楚王,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孔子觉得跟这个流浪歌手很有共鸣,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孔子师徒一行人当时也就是一帮流浪诗人。

这个被误命名为接舆的楚国愤青,可谓流浪歌手的祖师爷呢!

现实解说奇怪的是,这么著名的歌曲,怎么就没有人谱上曲子来唱呢?没文化啊。

5.14(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瞎折腾了。”

解析孔子周游列国看来影响还比较大,以至于农夫都知道了。而农夫们并不赞同孔子的做法,证明孔子的思想得不到各个阶层的支持。

这也是孔子离开叶公处后发生的事情,自己的主张得不到世人的认同,孔子难免有些落寞。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多了,孔子的弟子们也都开始动摇了。

两个农夫也并不是后来历史上所说的高人,不过是两个农夫而已。当时楚国北部为方城山以北,一向是楚国出兵的必由之地,最近几十年又经历吴国入侵等多番战乱,百姓向往和平安定,希望躲避乱世。所以,对于孔子这样不好好待在家里,到处折腾的做法很不理解。

现实解说改变不了世界,那就适应世界;适应不了世界,那就躲避世界。改变不了世界而要去改变世界,那就很失败;适应不了世界而去适应世界,那就很痛苦。

5.15(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孔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饿病了,无法奏乐唱歌。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困得毫无办法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解析从楚国出来,孔子带领弟子前往陈国,再去投奔司城贞子。恰好这时候吴国攻打陈国,楚国起兵来救,整个陈国都是坚壁清野,不是城门紧闭就是逃往深山。所以,孔子师徒在陈国竟然断了粮,陷入生存危机。

生存危机必然导致的是信仰危机,学生们对老师的信赖产生了动摇,对老师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子路是个直性子,因此就来问老师。孔子很生气,回答得很严厉:你要是对为师产生了信仰危机,你就是个小人。

君子固穷后来成为成语,表达君子即便穷困也不改志向。

穷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穷困的意思。

关于这段,《史记》有一段记载,更能说明问题。

“《诗》里写道:‘匪兕(音寺,犀牛)匪虎,率彼旷野’。不是犀牛不是老虎,沿着旷野快快逃命。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孔子问子路。

“老师啊,是不是您的德行还不够呢?会不会是您的智慧还有欠缺?”子路直性子,直接表达了自己的信仰危机。

面对子路的信仰危机,孔子一下子警惕起来。人可以没有没吃没喝,但是不能没有信仰。所以,孔子振作了,他要挽救子路的信仰。

“你认为聪明人就无所不知吗?那么比干怎么还会死于非命?你认为良言相劝就会被人感谢吗?那伍子胥怎么还会被杀?你认为清廉的人就一定会被重用吗?那伯夷、叔齐怎么还会被饿死?学识渊博的君子不被任用的多的是,难道仅仅是我孔子一个?芝兰生在深山老林,并不因为无人欣赏就不吐露芬芳;君子修习礼乐推崇仁德,也并不因为贫穷困顿就败坏节操。贤和不肖是才能问题,做和不做是为人的问题。遇不遇上明主是时机问题,死亡和生存是命运问题。有渊博的才能却没有机遇,即使有天大的本领也无法施展;但是一旦遇上了机遇,要施展才能又有什么难的呢?所以,君子要抓紧时间修养身心,等待时机的到来。”孔子一番话,让子路没话可说。

子路走了,孔子又把子贡叫来了。

“赐啊,《诗》里写道:‘匪兕匪虎,率彼旷野’。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孔子用同样的问题问子路,看他怎么回答。

“老师,我觉得吧,您的主张或许太过高深太过超前了,因而天下人不能接受您,能不能稍为降低一点标准呢?”子贡的话还是比较讲究,其实意思跟子路没什么区别,也是信仰危机。

“赐啊,一个好的农夫善于耕种,但是不一定善于收获。一个工匠巧于制作,但是不一定了解市场;君子研究自己的理论学说,主次分明,有条有理,但是不一定就会被人们接受。现在不研修完善自己的学说,却只求能被人接受,赐啊,你的志向也不远大啊。”孔子又把子贡批评了一顿,禁不住有些失望。

子贡走了,孔子又把颜回叫来了。

“回啊,《诗》里写道:‘匪兕匪虎,率彼旷野’。难道我的学说不对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孔子用同样的问题问颜回,看他怎么回答。

“老师,您的学问博大精深,以至于天下人都不能接受您。”颜回开头的话竟然和子贡一样,孔子禁不住屏住了呼吸,看他接下来怎么说。“虽然这样,老师您还是致力于推广并实践它,没有人识货,那是各国统治者的耻辱。老师您有什么忧愁吗?虽然不被接受,但是这更显示出老师您的君子本色啊。”

不管是不是出于真心,颜回的话确实说得太好听了,说得孔子眉开眼笑。如果从拍马屁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马屁确实是出类拔萃的。

“还是你了解我啊,你说得太有道理了。如果哪天你发了财,我愿意去给你当管家。”孔子高兴地说,他真是越来越喜欢颜回了。

颜回的原话是:“‘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由此可见,当时唯一一个没有产生信仰危机,坚定不移跟随老师的人,就是颜回了。

现实解说穷困的时候,人就容易动摇;遇到挫折的时候,人就容易失去信心。每当这个时候,就要学习孔子,坚持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的目标。

所以,信仰很重要。

5.16(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鲁卫的年轻人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采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我还是回去教导他们吧。”

解析吾党,不是我党,而是我的乡党,也就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就是指鲁国和卫国。

残酷的现实使得孔子不得不回卫国,否则的话,只怕追随者们都走了。爱面子的孔子这个时候为自己还要为回去找了一个堂皇的借口:鲁卫的年轻人等着我教导啊。哈哈,可爱的孔夫子。

现实解说当人疲惫失望的时候,就会想到回家。如今的北漂南漂们,恐怕常常有“归与”的想法。

5.17(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何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个什么夫子?”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至于道的行不通,我早就知道了。”

解析为了回到卫国,孔子师徒不得不从陈国退回楚国,之后绕道郑国回卫国。这又是在楚国发生的事情。楚国方城山外由于管制比较松,自由民很多,因此他们对孔子的学说往往不屑一顾。

子路的一段话,被怀疑应该是孔子说的,并且,确实是孔子说的可能性大。不过不管是谁说的,基本上都说明孔子师徒已经明确认为孔子的学说是行不通的。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一直生活在自己创建的世外桃源中,直到四处碰壁,他才不得不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的主张是不现实的。到这个时候,孔子变得现实了很多,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既然知道自己的主张行不通了,为什么还要想方设法去当官?孔子为自己找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关于是否要当官,当官应该做什么,孔老师的说法很多,其中不乏自相矛盾之处。

现实解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碰南墙不回头。理想主义者的结局都是这样的。

贪官说:我花钱买官,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能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啊呸。

5.18(14.39)★★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铿铿的,真没劲,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算了呗。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踩着石头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我没话可说。”

解析这段话历来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不过差别不算太大。“深则厉,浅则揭”出于《诗经》的《国风·邶风·匏有苦叶》,在拙作《说春秋》第四部第143章有这首诗。

从楚国回到了卫国,孔子的雄心壮志被打击得所剩无几,不过还是常常顾影自怜,自艾自怨。背草筐的人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别人不了解你就算了,搞得跟怨妇一样干什么?有人了解你用你,你就去发挥自己的能力;没人了解你,你就过自己的日子,有什么好抱怨的?

现实解说深则厉,浅则揭。再接上“摸着石头过河”就更完整了。总之,接受现实,解决问题,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坚守不现实的理想。

5.19(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解析其实全世界都知道孔子所推行的政治主张不可能实现,孔子自己也知道。从楚国回到卫国,孔子成为一个被同情被可怜同时被嘲笑的怪老头。

现实解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别以为自己有性格,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

5.20(11.2和11.3)★★★★★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解析这是孔子老年回到鲁国之后,回顾历史发出的感慨。尽管话不是这个时期说的,可是内容是这个时期的,因此放在这里。

这里提到的这十个人,因为是被孔老师特别提到的,因此被后代称为“孔门十哲”。应该说,孔子在对弟子的评价上还是很公正的,譬如他很不喜欢宰我,也不喜欢冉有,可是这里都提到了他们,承认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才能。

说起来,好像最没用的就是德行了,尽管孔子把它放在第一位。德行的几个人都没有什么成就,混得都不怎么样,对孔子的学说也没有做出什么贡献。反而是后面的几类人比较风光,嘴皮子利索的子贡不仅富甲天下,而且擅长外交,在各国都受到极高的礼遇。孔子去世之后,子贡出资出人极力鼓吹孔子和孔子学说,孔子去世后的盛名多半要归功于子贡;冉有在季孙家做管家,也是做得扎扎实实,不仅自己得到了富贵,还帮助师兄弟们过上好日子;子夏后来到卫国办学,成为魏文侯的老师,不仅宣扬了孔学,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为什么德行如此脆弱如此无力?因为德是统治者需要具备的,小老百姓有没有没关系。相反,当天下缺德的时候,一个小老百姓太有德行反而是件麻烦事。

现实解说出个谜语:孔子最出色的学生是谁?答案是“门”,因为“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既然“德行”的弟子们都混得不好,逆向思维一下,是不是“缺德”的弟子会混得比较好呢?这个问题值得考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