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第十篇“乡党”是整部《论语》中内容最为规范的一篇,完全用来讲孔子的接人待物、行为举止、生活习惯等等,整篇没有对话,主人公都是孔子。
孔子的生活习惯比较有规律,凡事讲规矩,严谨而恭敬,虽然未必讨人喜欢,但是一定不让人讨厌。对于饮食和衣着,孔子特别讲究,可以说有些挑剔,说不定是洁癖也未可知。
总体来说,孔子的生活比较考究,属于有钱人的生活方式。晏子说孔子喜欢繁文缛节,看来是没有错的。
孔子有很多好习惯值得学习,但是也有很多讲究已经过时,即便在当时可能也已经过时,对于这些,了解就行,不了解也无所谓。
除了第十篇之外,其他篇目中也散落一些孔子接人待物方面的记载,一并在这里解说。
18.1(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解析上班的时候正襟危坐,一本正经,下了班,放松放松。孔子也是人,总那么绷着也受不了。
现实解说有的人在上班的时候拿着个架子,下了班还是拿着个架子,以为自己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这样的人,谁都讨厌他。
18.2(7.9和7.10)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孔子如果当天为去世的人哭过,就不会唱歌。
解析孔子很重视丧事,在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一方面,这是孔子的严谨性格;另一方面,这是孔子的职业习惯。
现实解说跟失去亲人的人一起吃饭,尽量还是不要吃得太饱,否则打饱嗝或者放屁,都是不敬;参加过葬礼之类的事情后,不要当着失去亲人的人的面表现出快乐。
18.3(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解析齐,同斋,意为斋戒。鬼神、祖先、生死、疾病,这些都是孔子很敬畏很重视的事情,马虎不得。从头到尾,孔子都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现实解说人总要有所敬畏才好,否则做起坏事来就会没有底线。如今都是无神论者,也不祭祀祖宗,敬畏什么呢?没想好。
18.4(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解析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是资源保护的做法。事实上,从商朝开始,就有了资源保护的概念,对动物的捕猎是有讲究的,年幼的动物一般不许捕杀。不射巢中之鸟,就是为了避免伤害幼鸟或者鸟蛋。
现实解说竭泽而渔,过度开发,这就是现实。
18.5(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孔子对子张说的“不践迹”,不要总是抓住别人过去那点事情不放,要看到进步,肯定进步。与邻里的态度如果总是这样,邻里关系怎么会搞不好呢?
李零先生认为互乡这个地方的人都很难讲话,这有点说不过去,因此断句应该断成“互乡难与言童子见”,也有道理,但是这样的断句感觉突兀生硬,因此未采用。
现实解说政府看到老百姓积极的一面,老百姓看到政府进步的一面,双方的关系就能搞好了。如果政府把百姓当成刁民暴民,老百姓认为政府的一切政策和决定都是恶意的,那就很麻烦了。
18.6(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这人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解析别人唱得好听,就向别人学习,这是孔子的学习精神。而这样的事情,往往给对方以成就感,于是大家都很高兴,还学到了好歌,还交了朋友。
现实解说唱卡拉ok的时候,这就是麦霸行为了。
18.7(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解析孔老师对学生们严厉但是又有耐心,威严但是从来不会打人,就算发火也很优雅,绝对不会失态。
现实解说老师对学生既要有威严,又不要让学生害怕自己,可以训斥但是不要骂人,可以看上去很凶但是不要动手。
18.8(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即使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解析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除此之外,这也是孔子的职业习惯。
现实解说都应礼貌待之。
18.9(10.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译文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解析为什么跟乡里人说话很木讷?因为没什么共同语言,油盐酱醋都不是孔子喜欢提的事情,孔子喜欢说的诗书礼仪又是大家不感兴趣的;在宗庙朝廷不一样,大家有共同语言,而孔子又是专家,因此话多一些,不过大家的身份比较高,孔子说话就比较谨慎。
现实解说专家学者,大都如此。
18.10(10.2)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译文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同上大夫说话,小心谨慎;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解析这是孔子当司寇的时候?还是后来回到鲁国之后呢?似乎应当是当司寇的时候。这个时候孔子的级别是上大夫,所以与下大夫交谈就很放松,而上大夫们都比孔子有来头,孔子就要小心谨慎了。国君是顶头上司,孔子就很紧张。
现实解说基本上现在也是这样,对下级说话比较随意,同级说话就客气很多,如果是有背景的同级官员,则更加客气,当做比自己高半级的人。在顶头上司面前,就都会很谨慎很小心。
18.11(10.3)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宾客,孔子脸色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他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却整齐不乱。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必定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回头张望了。”
解析孔子精通周礼,因此国君招待外国客人的时候常请他去做司仪。孔子在做司仪的时候很小心,动作很轻,声音很小,是为了不影响气氛。直到最后送走了宾客,再去向国君报告,算是完成了任务。
现实解说招待客人要面面俱到,不能失礼,宁可自己麻烦一些,不要让客人感觉不舒服。
18.12(10.4)
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
译文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也不踩门槛。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脸色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加快起来,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一样。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恭敬谨慎的样子,憋住气好像不呼吸一样。退出来,走下台阶,脸色便舒展开了,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是恭敬而不安的样子。
解析不踩门槛,是为了走路看上去平稳。总之,在去见国君的时候,走路要轻,呼吸要轻,说话要轻。没办法,孔子是从底层爬上去的,从小就很卑微,见到大人物确实有些紧张。
现实解说见到领导就紧张,这也是传统。
18.13(10.5)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向别国国君献礼,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解析总之,见大人物,紧张谨慎;公开场合,紧张谨慎。
现实解说如今社会已经平等多了,不要那么紧张。
18.14(10.6)
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
译文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解析穿衣服也很有讲究,这一点好像孔子特别有研究,也是职业习惯。看上去,孔子比较喜欢黑白配。当然,没有钱的话,什么也做不到。当初,晏婴就特别讨厌孔子这点。
现实解说现代人没那么多讲究,确实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没什么意思。当然,扛不住官二代富二代和权贵们的干女儿们有的是钱,什么黑丝屌带,什么齐b小短裙,什么lv,什么爱玛仕,什么香奈儿,估计老夫子看了会气死过去。
18.15(10.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译文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解析这个讲究倒有道理,洗澡有浴衣。斋戒的时候不跟妻妾同房,孔子早就离了婚,也没有听说他纳过妾,所以这一点孔子不用做就做到了。
现实解说有钱可以穿名牌,钱少可以在换季大甩卖的时候去买衣服。平时吃海鲜太多,也可以吃点素的。
18.16(10.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译文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作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解析总的来说,孔老师的财力还是不错的。
现实解说地沟油不吃、三聚氰胺奶粉不喝、转基因食品不吃、瘦肉精猪肉不吃。可是,防不胜防啊,要是活在现在,孔老师估计就没有活路了。
18.17(10.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译文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解析祭祀通常都在秋冬季节,因此祭肉可以放三天,要是夏天,放一天就坏了。
现实解说肉要放冰箱里,坏了就不能要了。
18.18(10.10)
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解析吃饭的时候不说话是对的,饭桌上说话,唾沫星子乱飞,不雅观而且不卫生。
现实解说如果是朋友们一起吃饭,不说话就很没意思。说起来,还是西方的做法比较好,就是分餐制,说话也不会把自己的吐沫飞到别人的盘子里。所以,吃饭说话没关系,关键是不要把脑袋伸到桌子上,不要大喊大叫,能分餐制就最好了。睡觉的时候说话也不好,不过偶尔说几句也没有什么。
18.19(10.11)
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译文即使是粗米饭蔬菜汤,吃饭前也要把它们取出一些来祭祖,而且表情要像斋戒时那样严肃恭敬。
解析西方人吃饭之前也要感谢上帝,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现实解说现在该感谢谁呢?
18.20(10.12)
席不正,不坐。
译文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解析孔老师的讲究比较多,通常,席子不端正,都会把它端正过来。
现实解说屁股正不怕席子歪。
18.21(10.13)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译文跟乡里人饮酒后,孔子一定要等老年人先出去,然后自己才出去。
解析孔子尊老敬老,凡事以老人为先。国外是女士先行,孔子那时候不跟女士喝酒。
现实解说尊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18.22(10.14)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译文乡里人举行迎神驱鬼的宗教仪式时,孔子总是穿着朝服站在家庙东边的台阶上。
解析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怕鬼们惊扰了祖先,孔子站在家庙门口进行保护,真是想得周到。孔子在鲁国有家庙吗?分析一下。
当初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在宋国被杀,孔父嘉的儿子逃亡到了鲁国。按照当时的政治避难国际规则,政治避难者享受比原在国低一级的待遇。孔父嘉是宋国司马,属于卿一级。如果司马是孔家世袭的话,孔父嘉的儿子也应该是卿一级待遇,降一级就是上大夫。上大夫是可以有家庙的,所以,孔子有家庙并不意外。
现实解说自己的祖先自己都不敬的话,别人怎么会敬呢?只知道把祖先当文物来卖,只知道挖祖宗的坟墓去赚钱,这样的子孙要他们干什么?
18.23(10.15)
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译文(孔子)托人向在其他国家的朋友问候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送行。
解析为什么再拜?一拜是拜托,再拜就是转达。也就是说,第一次拜是感谢带话人,第二次拜就是把这一拜带给朋友的意思。就像托人送礼,准备两份礼物,一份给朋友,一份给所托的人。
现实解说礼多人不怪。
18.24(10.16)★★
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译文季康子给孔子赠送药品,孔子拜谢之后接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
解析春秋时期,领导赠送了东西,都要当场看一看赞一赞,如果是吃的,就当场尝一尝说说好吃好吃之类。可是这次赠的是药,这东西事关身体健康,所以要慎重,就算是领导送的,也要慎重。
从另一个角度说,季康子送药,表明对老先生很关心。
现实解说接受馈赠,一定要表示惊喜和感谢,最好当场打开。当然,药这个东西,或者避孕套这类东西,就不用当场打开或者试用了。
18.25(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
解析孔老师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安危是马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孔老师认为,人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至于责任谁来负,是第二位的。
现实解说为了抢救财产而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是不是符合孔子的价值观呢?是否值得宣传呢?
18.26(10.18)★★
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译文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座席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煮熟了,先给祖宗上供。国君赐给活物,一定要饲养起来。同国君一道吃饭,在国君举行饭前祭礼的时候,一定要先尝一尝。
解析最高领导赐给的,就要当场打开,而且还是很正式地打开,然后尝一尝,说“哇塞,真好吃”之类。如果是生肉,当然煮熟了要先给祖先供上,显示自己过得还不错,领导对自己也不错,请老祖宗放心。跟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孔子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现实解说如今没那么多讲究,不过,跟领导老板吃饭,领导老板没动筷子,你就别尝。
18.27(10.19)
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
译文孔子病了,国君来探视,他便头朝东躺着,身上盖上朝服,拖着大带子。
解析孔子患了病,躺在床上,国君来探视他,他无法起身穿朝服,这似乎对国君不尊重,有违于礼,于是他就把朝服盖在身上。这反映出孔子即使在病榻上,也不会失礼于国君。
现实解说无话可说。
18.28(10.20)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译文国君召见(孔子),他不等车马驾好就先步行走去了。
解析这是一种姿态吧,走得再快,其实还是没有马车快。
现实解说无话可说。
18.29(10.21)
入太庙,每事问。
与2.9(3.15)重出。
18.30(10.22)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
译文(孔子的)朋友死了,没有亲属负责敛埋,孔子说:“丧事由我来办吧。”
解析这反映了两个事实,首先是孔子这人很仗义,朋友死了他愿意帮忙。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愿意碰死人的事情,可是孔子愿意,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敬鬼神,认为死人更值得敬畏。其次呢,死人那点事对孔子来说是家常便饭,非常内行,甚至有点乐在其中。
现实解说现在这样的事情是不是都是民政局办呢?
18.31(10.23)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译文朋友馈赠物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孔子在接受时)也是不拜的。
解析孔子把祭肉看得比车马还重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祭肉关系到“忠”、“孝”的问题。用肉祭祀祖先之后,这块肉就不仅仅是一块可以食用的东西了,而是对祖先尽孝的一个载体。
现实解说车当然比腊肉要名贵得多,车与肉之间,还是选择车。
18.32(10.24)
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孔子)睡觉不像死尸一样仰面朝天,平日家居也不像作客或接待客人时那样庄重严肃。
解析根据科学研究,仰卧和侧卧都属于正确的睡觉方式,通常斯文人喜欢侧卧,粗壮的人喜欢仰卧,孔子是斯文人,所以喜欢侧卧不喜欢仰卧。
现实解说怎么舒服怎么睡。
18.33(10.25)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译文(孔子)看见穿丧服的人,即使是关系很亲密的,也一定要把态度变得严肃起来。看见当官的和盲人,即使是常在一起的,也一定要有礼貌。在乘车时遇见穿丧服的人,便俯伏在车前横木上(以示同情)。遇见背负国家图籍的人,也这样做(以示敬意)。(做客时)如果有丰盛的筵席,就神色一变,并站起来致谢。遇见迅雷大风,一定要改变神色(以示对上天的敬畏)。
解析还是那样,孔子注重周礼,同时也是职业习惯。不过,对于负版者这个词,通常的解释都是背负国家图籍,这个说法肯定有问题,平常人谁背负国家图籍呢?所以,一定有正确的说法,只是现在我们没有找到。至于迅雷风烈必变,则是孔子要表示对上天的敬畏。
现实解说遇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情和态度,要做到这一点,不太容易啊。
18.34(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译文上车时,一定先直立站好,然后拉着扶手带上车。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说话,不用自己的手指指点点。
解析做什么事情都规规矩矩,小心翼翼,还要有风度。
现实解说有的土财主暴发户,有了钱之后飞扬跋扈,指指点点,吆三喝四,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钱。
18.35(10.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文(孔子和弟子们)表情庄重起来,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在祭祀地点集中起来。(孔子说):“在山梁上进献山鸡,是时候了。”子路把山鸡放到祭品摆放的地方,(大家)三次下跪磕头,然后站了起来。
解析这段话历来的解说都很模糊,也是说法不一。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这种普遍的说法语焉不详,不知所云,牵强附会。遗憾的是,几千年来,都是这样蒙混过关的。
我们注意到,整个《论语》的第十篇都是在讲述孔子的生活规律和接人待物,这一章却突然跳跃出去,去讲野鸡,岂不怪哉?所以,这段话讲的还是孔子在生活中的一种做法。什么做法?祭祀。
这是孔子和弟子们在山坡上祭祀山神的程序和场景,祭品则是山鸡,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
翔,是翔趋的意思。翔趋是古代的一种礼容。上体稍前倾,张臂细步趋行。共,是供,供奉的意思。嗅是磕头的意思,取狗嗅之意,也就是鼻子碰到地上。从这个角度说,这应该是祭山神,鼻子碰地表示对山神的敬重。“而作”就是站起来,前面(10.25)中有“有盛馔,必变色而作”。
现实解说野外的祭祀其实类似驴友,但是比驴友更有内涵,也更有亲和力。现在的驴友多半只知道到处转,像驴一样没有目的,没有文化内涵,只是为了赶时髦或者释放多余的精力。其实,不妨增加一些祭祀的内容,多一些文化内涵,能吸引更多的人和有更丰富的话题。
18.36(15.42)★★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啊。”
解析肯定有人说孔子怎么这么啰唆,那是因为你不知道乐师都是瞎子。孔子的提示,是帮助乐师走路、坐下以及了解身边的人。
孔子是个很周到的人,服务意识很强的人。虽然有时显得繁琐,更多的时候让人感到很舒服很贴心。
周朝,某些职业是专门由残疾人来做的,譬如乐师基本上是盲人。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眼睛不好的人,耳朵一定好使。再譬如,守门人一般是瘸子或者断腿断脚的人,总之就是脚底下不利索的人,为什么这样安排?因为守门就要求一直待在那里不动,腿脚灵便的往往东走走西看看,腿脚不好使的宁愿待着不动,大小便来了也宁愿多憋一会儿。
现实解说如今如今盲人不做乐师了,做按摩的比较多,因为眼不好使,手的感觉就好。帮助盲人的手法比较多,最多的就是城市的盲道,可是很多盲道被占用,这些都属于没有好好学习《论语》。
18.37(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译文孺悲想见孔子,孔子以有病为由推辞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来瑟边弹边唱,有意让孺悲听到。
解析这段话的字面意思简单得很,不用多说。但是,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历来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先来看看孺悲是什么人?历史上并没有说明,唯一一段有关孺悲的记载是在《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孺悲应该是鲁哀公身边的人,而孔子尽管这一次没有见他,终究还是见了他或者见过他。
那么,孔子为什么不见他,而且故意让他知道呢?从这段话在《论语》中的位置看,前后都是在讲孔子讨厌的人或者讨厌的事情,因此可以简单推断孺悲是孔子很瞧不起的人。那么,孔子为什么瞧不起孺悲呢?
孔子说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意思是,你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你。而这一段,应该就是孔子的“以直报怨”。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这样的。
孔子去拜会鲁哀公,鲁哀公正准备玩乐,于是派孺悲出来告诉孔子,说是主公有病,请您改日再来。还没等孔子转身,宫里传出了歌舞的声音,鲁哀公分明没有生病。孔子大为恼火,可是不能把账记在鲁哀公的身上,于是记在了孺悲的身上。
这一次,孺悲来了。孔子一看,你这小王八蛋上次不是忽悠我吗?这次我照方捉药,以直报怨,同样的办法来羞辱你。于是,就发生了这段故事。
现实解说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