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受身含识已来,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于非怨处认怨;若翳眼生华,向无一爱一中起一爱一。妄生妄死,空是空非,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
“受身含识”四个字要特别注意。譬如六道轮回,我们现在都是人,有身一体存在,身一体是有构式的,中间有个东西,就是心、意、识。活着叫一精一神,死了叫灵魂,不过佛学不称灵魂。刚死时,还没有转胎以前,即还未受身得到另一个一陽一世身一体以前,叫中一陰一身,是过渡期间的存在。
“受身含识”,身一体内部包含这个识。暖、受、识三样东西是连着的三个作用。身一体的暖气在,寿命就存在,识的作用也还在。人死亡是从下部开始,年纪越大,两条腿越没力,慢慢两只脚也冷了。有许多人身一体特别健康,到老年两只脚底心还发一热,袜子都穿不住,那他的寿命一定很长。一般人从下部冷上来,风湿病也来了,慢慢腿也走不动了,最后两条腿拖着走,这两条腿已半死亡了。冷却到什么地方,寿命就切断到什么地方,这个识就分散开了。所以我们临终,一口气不来,整个身一体就很快都凉了。
因此,西藏密宗曾将八识配合身一体作研究,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颁在前面五官;第六意识在头脑部分;第七识与生命俱来的我识在内在;第八识在哪里?在督脉脊骨一直到大脑。不过,这是后世研究西方心理学、生理学、医学而附会上的说法,不一定完全对。
反正我们的一精一神作用,在每一个细胞、每一个指甲上都有,很奇怪的。头发、指甲可以常剪,在没有剪断以前,拉你一根头发,整个人还是有感觉,动一根汗一毛一,识还是起作用。当头发或指甲剪下后再动它,没有关系。所以研究心、意、识的关系,有很多课题很有意思。唯识学家问禅宗的:“一切唯心,那么一条蚯蚓或一条蛇砍成两段,两头都在动,本一性一在哪一头?有些厉害的,自己还会接合起来;那么本一性一在哪一节?”何必说蛇,当我们的指头用菜刀一下砍下来,指头细胞还在跳动,你说那里头有没有我?没有我,它怎么还会跳动?有我已经跟我们身一体分离了,我们只觉得这里痛,砍下来的指头晓不晓得痛?还是会痛,只是你没有去体会。
那么,唯识学家对于上述自己所提的问题,有没有自己预认的答案?有,答案很简单--“余命未断”。所谓余命,就是剩余的生命。也可以说是“余力未断”。比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紧急刹车,轮胎还往前滑,就是余力未断。所以生命也是一股力量,业也叫力,所以称业力。
以佛学来说,人的生命与其他生命不同,当一个男子的一精一虫和女子的一卵一子结合时,没有意识、灵魂的加入,不会形成生命。有很多人问我:“试管婴儿有没有含识的加入?”我说一样有,这个同男一女一性一行为没有关系。一精一虫和一卵一子结合时,就有一股力量加入,三缘凑合就构成这个生命。受身的时候一定含识,含藏心识的作用。这还是粗浅的现象。
严格地讲,受身,男一性一精一虫与女一性一的一卵一子本身也是阿赖耶识的功能,这个研究起来就很麻烦了,要讨论到心物一元哲学的中心去了,必须结合各种学问来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宗教哲学等等,是很讨厌的一件事,但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通常,人受身中即含有识,实际上,人老了,生理机能老化,两眼濛濛看不见,耳朵也不灵了,这时,前五识逐渐丧失生命的功能,已经慢慢走入死亡的状态。讲死亡太难听,以中国易经的“盈虚消长”来讲,即已牌消散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的前五识就象花一瓣一样,慢慢凋谢,但花还是存在,只是没有那么新鲜。在第二个生命快要开始以前,生命的功能收缩了。其间的道理,说起来很多,我们现在大约提个头,没有详细说完,等于只列了几个刚要、课题,大家去研究,主要的就是说明“受身含识”这四个字。
觉受为修道大障
“受”感受有这个身一体,这又要谈到佛法的十二因缘。因为有了身一体,就产生了触与受。譬如大家坐在这里,身旁有人坐壹,你感觉好热,这就是触。感觉空气舒服不舒服也是触。受,一部分是生理,一部分是心理,由生理的受引起心理的感受舒服与不舒服。我们有了这个身一体,自己一天到晚在玩一弄觉受作用而不知,感觉身一体舒服不舒服,健康不健康,乃至近视,难过不难过等等,都是在玩一弄觉受。把佛学这个道理搞清楚,回到心理实验,你能把自己心理上觉受的功能解脱、拿开,身上的病就好了!因为此身一体本来就具有生命本能的治疗力量,你越握着感受不放,就越糟糕。
我们实际上一天到晚都在这个生理觉受上打转,所以十二因缘由触缘受,由受缘一爱一,一爱一就是喜欢自己。我们照镜子,越看自己越可一爱一。一爱一就取,自己抓得很牢;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十二因缘讲起来有先后程序,实际上是一套错综复杂,几乎同时发生的心理功能。现在有很多人学禅学佛,打坐做功夫,实际上都在玩一弄觉受,没有解脱,坐在那里,今天昏昏沉沉,背脊骨又不舒服;明天,唉呀清净一点,有进步。这全在玩一弄觉受,自己被身一体困住了,此即“将心取心,以幻缘幻。”
大家注意喔!千万不要玩一弄觉受。能够把觉受解脱了,你差不多得定了。所以觉受境界不是定,这个千万要搞清楚。诸位自己都可以做测验,我站在这里,诸位要坐在那里听讲,你自己反省一下,感觉的情况多?还是听话、思想多?这是两件事,大部分坐在那里都是在感觉自己的身一体,一会儿注意听,一下子又放下腿,觉受困扰非常厉害,这个东西在你生命当中,困住你十分之七;思想困扰你十分之三。今天觉得舒服不舒服,对劲不对劲,都在觉受里打转,然后以为通了奇经八脉,哪里这样简单?督脉任脉通了,不需要戴眼镜了,这是比方啦!还有很多其它的征象。
就算奇经八脉通了,仍在觉受的范围里,并没有脱离觉受,只能说,你用功修行有境界,有一点功夫了。功夫很简单,一听这两个字就没有什么特别价值。人家问我:“什么叫功夫?”方法加上实验,再加上时间就等于功夫,没有什么稀奇。这道理是“将心取心,以幻缘幻”来的。
所以,不管修密宗、显教,一般人多半在玩一弄觉受,自己不知道。有病的人学佛静坐没有好,为什么?佛为大医王能医众生病,学佛以后吃这个药没有好,就因为你始终被觉受所困。觉受的解脱很难,觉受能够解脱,就差不多了。嘿!那才可以吹牛,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换句话说,八识,心的作用被觉受困绞住,其力量之大,始终脱不开。我们的一精一神就好比一只蚂蚁在快速转动如电扇的轮回圈子里,你怎么样都跑不出去。我们的一精一神意识在肉一体中轮回,血液的循环快得很呢!快得你跑不出来。所以静坐慢慢帮你澄清一点,有时思想偶然脱出来一下。而心理与生理都具有同等的力量。
所以,我们从“受身含识已来”,始终困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般说到三界,就想到六道轮回的三界。其实我们的身一体本身就具足三界;欲界从肚一脐以下到下部;色界从肚一脐以上到喉咙;喉咙以上到头顶则属于无色界。在中医里,也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说法,又自成另一套系统。总之,这股含识的,觉受惯一性一力量,你始终解脱不掉。
是非圈多幻想狂
“居三界尘劳之内,犹热病见鬼”,脑神经部分高烧时容易看到鬼、看到很多可怕景象,这都是假的,这种幻境属非量境界。我们现在坐在这里,以为自己是清醒的,既没有高烧,也没有发疯;实际上,如果从佛眼来看,我们的心一性一本来无事的,可是我们现在感觉有那么多事,还是在高烧、在发疯喔!这种非量境界,等于“热病见鬼”。“非怨处认怨”,我们人活着,一天到晚都在是非恩怨中。古人有两首诗:
广知世事休开口,纵是人前只点头。
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
独坐清寮绝点尘,也无吵杂扰闲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又扯远了,这是佛家讲修养,以儒家看,是消极了一点,但还是有它的道理。一个人世故人情通达了,“广知世事休开口”,少说是非,别人跟你说好说坏,点点头。“假使连头也不点,也无烦恼也无愁。”第二首是和尚做的。一个人坐在清净寮房(出家人称普通睡房为寮房),碰到人没有是非可说,真是个修道人,这才叫人世间无事之人。这就说明,人生都在是非恩怨中,在佛法眼中看人世间的是非恩怨没有标准?没有绝对的,因时间、空间而异。下一句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爱一来怨去,死去活来
“若翳眼生华”,眼睛有病,就容易产生眼冒金花的现象。“向无一爱一中起一爱一”,为什么佛法常提到“怨亲平等”?怨和亲是两个反义词,一是怨,一是一爱一,一爱一的就要亲,亲的一定一爱一。西方人写信称亲一爱一的,亲当然一爱一,一爱一一定亲,没有亲怨的。以佛法看,这是讲恩怨是非的心理状况,以及处理事情的各种情绪作用。
“妄生妄死,空是空非”,这些是非、生死现象,都是假的现状,不是心的本体功能,必须把这些假现状参通了,认得自己的本体,才能得道。所以永明寿禅师感叹一切凡夫“都不觉知,莫能暂省,今更不信,复待何时”?偶然清醒一下都做不到。现在他警告我们,这一生都不能成道,更待何时?
生死海深,匪慧舟而不渡;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这些好文章都不需要解释,尤其学中文,学文学的,这些都是好句子。学佛成道是靠智慧,不是靠功夫;但是不做功夫,哪里来的真智慧?因此他强调“尘劳网密,非智刃而莫挥。”
其四分三量诸多义门,下当广辩
下面要讨论的是关于唯识的,在此暂不讨论。接下来是另外一节。
知行使一心无迹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永明寿禅师讲到这里,有人提出问题。真正的佛法,真正的禅宗、密宗、各宗祖师真正的宗旨,贵在心行,从自己的心行做起。“采义徇文”,问的人说,永明寿大师啊!你现在写这部书,专门采用经典上摘下来的道理,“义”就道理。“徇文”摘下经典的文章加以解释。“只益戏论”,学问越好,做功夫越没有用,有什么意思?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所以佛经上记载,文殊有一次骂阿难。阿难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佛的演讲都是他记录下来,脑筋很好,道理懂得很多。我们今天能看到佛经要感谢阿难,他不记录就完了!但是文殊骂阿难“将闻持佛佛”,他说你拿你的功夫、脑筋、耳朵,专门保持佛说的那个佛的作用,光是向外追求道理。“何不自闻闻”?不知回转来用功,观察自己能够听到人讲话的那个功能,那个东西是什么?自己问自己的本一性一多好呢?这两句是文殊菩萨责阿难的话,现在引用这两句经文做为问题的结论。“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你何必写《宗镜录》?只要一念回机,心理一念不起,就把握到佛法的宗旨。这是所提的问题。接着永明寿禅师的答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
他说,你要知道,教育、教化的目的是普及大众的,你懂了可以,还有人没有懂。何况还有人认识字的人呢!佛经很多,尽管你们懂了,后来的人还有不懂的呢!这是为未知者说,你已经知道了不用管。其次,为没有做到的讲,已经做到的不需要讲。不过,“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真的做到要四个字。什么字?“心迹尚亡”。明心见一性一、大彻大悟的人,同未悟一样,那可以说是心迹已经没有了。如果还有悟的境界在,俨然有道之士,那没有彻底。
(编案:吕纯一陽一尝曰:“凡印心无碍,苟于真常活流时,犹自知自觉,则无碍之体段,尚未尽全。必到此莫知其然,方为无碍上品。”可从并参。)
所以古人说,悟了的人同未悟一样。那悟了同未悟一样,我何必悟呢?嘿!这可不一样,这个道理拿佛法禅宗来作说明很麻烦。翻开中华文化《大学》、《中庸》两部书看看就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天命之谓一性一,率一性一之谓道……”一路下来,中间都是讲修养做功夫,讲完了,最后大圆满成就了,“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不正与“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同一旨趣?
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
他说,我为初学的人写这本书。初学的人如同刚生下的婴儿,眼睛还没有张开。
“圆机未发”,什么都不懂,所以必须传播佛学的知识,以助初发心者。这是讲,为初学的人要选这部书。再说也为未行者,有许多人研究佛学、听佛理是一回事,行为却又是又一回事。佛理真能配合心理行为起修行作用,那才是真功夫。那些没有做到的人,“但执依通”。依通是佛学名词,包含两重意义。
首先,要知道,证了道的人有神通;至于算命卜卦灵得很,乃至有些人眼睛看光等等,都叫依通。象这种靠一个东西来推测未来的事,不是真正的神通;第二,象我们靠读书、看经懂了佛学的道理,也是依通,是人家的,不是我们的。我们的知识是老板的,釋迦牟尼佛是这方面知识的老板,我们只是依之而通。他老人家把垃圾倒出来,我们捡一点如获至宝。这些人修行没有到达,“学大乘语,如虫食木”,怎么说“如虫食木”?下面还有四个字“偶而成文”。虫子吃木头,有时看似写文字,让人越看越象。有人说,学道的人,在山里搭茅棚,看啄木鸟啄木食虫,如果把啄成如符咒般的文字学会后,指头一画就成就了。
还有人说,端午节五月初五正午时,所有的虫都躲开了,如果在那里抓到一只蛤蟆,赶紧盖在地上,它会画符、地遁。把蛤蟆文字学好,你就会土遁。这类说法,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一般学道的专门搞这个玩意的很多。好多年前我还住在基隆山边,有一次端午节,有个学生抓着一只蛤蟆拼命跑来,一身大汗:“老师!我抓到一只蛤蟆,十二点正盖起来。”“好,盖起来。”等一下一打开却没有了,“怎么没有了?”我说:“刚才你把它盖上,我就把它放掉了!”“老师你怎么放了?”我说:“万一它不画个符,你打开来多失望呢!早点放了不是蛮好?”他说:“哦!我等了好久,好几年都抓不到。”
“如虫食木,偶而成文”就是以前的比方“瞎猫撞上死老鼠”,那不算数。永明寿禅师说这般学佛的,偶然也撞到一点境界,以为自己对了,“如虫食木,偶而成文”。靠不住!
“犹奴数钱”,给老板管帐。佛学讲得高明,那是老板的;孔孟之道讲得好,那是四书五经的,同我们不相干。所以他要写这本《宗镜录》。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
“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玆见谛,如说而行。”他说,再者佛法如恒河沙之数。一粒沙代表一个法门,而世界上有数不尽的尘沙。教化的目的,就是为这两种人,一个是圆机未发,见地、知识不到的;一个是心行、行为功夫不到的。有些人功夫做得好,智慧没有开,那个功夫没有用;有些人理论、学问知识非常好,一点功夫都没有,也没有用。他说,世界上一切教育就是为这两种人。“因玆见谛,如说而行”,希望他们懂得这些道理,照着去修行。
“具智慧之光,如日普照。”智慧非常重要,佛法是智慧之学,不是聪明知识。智慧之光象太一陽一普照一切一样;后天的知识则如二百、三百烛光的灯泡,范围有限。聪明一点的人,电灯光亮一些,小聪明小亮光。佛的智慧、悟道之人的智慧则不然,不是一点一点地照,而是如同太一陽一出来一样,整个大地普放光明,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一悟百悟,一了百了。年轻同学注意!禅宗所谓明心见一性一悟道,是一悟百悟统统懂。如果你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还差远了!“如日普照”,是太一陽一普照,统统明白了。
“多闻之力,犹膏助明。”但是你不要忘了学问,学问有同等的功能。学问就是多闻,犹如蜡烛,油越多越亮。《大般若经》专讲空一性一智慧,即有如此的比方。按照佛教的比丘戒,出家人不准看闲书,只准看佛经,而且只准学一门修道、成道,不要乱七八糟一浪一费时间。然而依照大乘菩萨戒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通,二者是不是矛盾?有人提出来问佛,佛说,大乘菩萨的智慧就象孔雀一样,孔雀喜欢吃毒,象蛤蟆、蛇、蜈蚣……,毒一品吃得越多,孔雀开屏越漂亮。大乘菩萨多闻的智力象孔雀一样,毒越吃得多,越学得多,智力就开得越大。但是小乘根器的人,一点毒一药就吃死了。
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疑为炽)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一事。
永明寿禅师说,我们一般人在佛的眼睛看来都是劣解众生,智慧见解(不论世间、出世间学问)不够。从无始以来,受无量劫的炽然之苦。人世间生命、生活过程如同火烧一般煎熬痛苦,因为他找不到自己心一性一本一性一的正信道路,失去真正大智慧、妙慧的门路,一切都在狂乱当中用心。我们一切作为自己认为是正常、是真量,在佛眼看来是狂乱、颠倒。“颠倒”两字用得非常妙!人是颠倒得很厉害,颠倒的事更不可胜数。这里不去发挥了;要发挥起来,有许多滑稽的事可谈。
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袪多闻宝藏!
嘿!我们这位大师最后结论都在骂人,因为上面有人提出问题,禅宗明心见一性一多简单,你这么啰嗦,还把佛经拿来注解。他说,我们这些人同瞎子一样,没有智慧照明,“翻嫌真实慧光”!他说,我花那么大的一精一神,集中所有佛经的一精一华跟你讲,你反觉讨厌。真正光明给瞎子,瞎子却反觉讨厌。“贫阙法财”,无知得不得了,我送那么多无上法宝给你,“更袪多闻宝藏”,你看到反而怕了!
下面开始引用大乘佛经重要理论,等于佛学大纲。学佛的人光靠打坐做功夫,不深入佛经教理,禅定功夫做不好的,光靠佛学教理,没有真实禅定功夫,也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