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讲记 第四十集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六祖坛经(第四十集)

1981年中广电台档名:9-4-40

◎付嘱流通第十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荆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不动神情。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馀者不得。数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

六祖大师在太极元年七月,命他的门人到新州(其出生地)国恩寺去建塔。塔是藏骨灰的地方。第二年,开元元年(公元七百一十三年)夏天,塔造好了。这一年的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弟子们,说:「我在八月就要离开这个世间。」六祖在他要走的一年前,就叫学生准备藏骨灰的塔,但是,明确的宣布是在自己往生前一个月。他是八月初三圆寂的。

徒众当然没有像大师这么自在,免不了有人情世故,于是有许多人心里都很悲伤。六祖说:「你们悲泣,是为谁担忧?若是为我担忧,忧虑我走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你就错了,我晓得我到哪里去。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去处,我何必预先告诉你们大家?」于是,六祖为大众说八首偈,说明「真假动静」。「你们如果能诵取这八首偈,就与我的意思完全一样,与我同志。依照这个偈子去修行,决定不失宗旨。」

【偈曰。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第一首偈:『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说明「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谓一切无有真实。这个意思,佛在三千年前在一切经论里都说得很清楚。现今的科学家也证实宇宙之间没有永恒的存在,与佛经所说的意思是一样。但是,科学家还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永恒的东西;这个东西在佛法有,称为「真如本性」,这是永恒的。可是要想见性,一定要离妄。第二首偈:『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教我们离妄才能证得真性,真性是永恒的。

第三首偈:『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这是点破坐禅。六祖绝不同意长坐不卧,若把这个当作禅,这就错了。「若修不动行」,不动就是「长坐不卧」,「同无情不动」,无情就是木头、石头,与木石没有两样。第四首偈:『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如何才是禅宗讲的不动?真正的不动,决不是长坐,而是「动上有不动」;换句话说,动静一如,这才是禅宗所说的真正的不动。特别是《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完全显示出真实的不动。

第五首偈:『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意思是说,能善分别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在事上、在外境上,一切自在一如,而内心绝不随境界动摇,这才是真正的不动。古德说:「在大的愤怒之下,或者恐惧、忧患、好乐而能不动心,这才是真实的不动」;又说:「修道的人,动心是最可耻的。」外境不值得我们去追逐,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以上这五首偈,都是说明如何去修心,修真正的不动心,成就禅定。

六、七、八这三首偈,指示我们修学不可以争执,特别说明「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所以,佛门戒戏论、戒争执。至于说法,契机者要为他说;不契机者,要叫他生欢喜心。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佛门传法一片慈悲。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一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六祖说完这些开示后,徒众依法修行,不敢有所争执。大师住世不久了,最重要的事无过于传法,于是法海上座请教大师,衣法以后应当传给什么人?六祖说:「我从大梵寺说法,一直到今天,你们抄录流行,经题称为《法宝坛经》。只要大家能守护,能将这个法门传授出去普度众生,依照此说,这就是正法,衣就不传了。」所以,从六祖以后,只传法不传衣。达摩祖师偈云:「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一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从这首偈的意思来看,衣法也只传到六祖为止。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常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

六祖特别告诉大众修行的心要,应当要重视「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才能成就一切种智。在境界相里不执着、不住相,于一切境界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这叫做「一相三昧」。「一行三昧」,就是纯一不动心,成就真实的净土。这是告诉大众要一精一进,各自努力。在这一段开示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种三昧,不但参禅的人看得很重,实在说,它是通一切法门。念佛人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可以证得一心不乱。

「一相三昧」,大家要特别注意这个「一」,「一行」也是一,《华严》讲「一真法界」,净土讲「一心不乱」,古人说:「识得一,万事毕」,一了百了8相」是讲境界相。六祖在此地提了一个纲领:「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一切处,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四圣的境界、六凡的境界,都要不祝我们六凡的境界不住了,住在四圣的境界里,还是「住相」。念佛人心住在西方境界,算不算住相?心中有阿弥陀佛、有西方净土,还是「住相」。一相三昧,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在功夫上来说,最低限度也是圆教初住以上的境界;以净土讲,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因此,我们功夫没有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心里住佛的名号、住佛的境界相,也未尝不可,还是好事情;但是,六尘的境界相是万万住不得,这个有很大的障碍。

「于彼相中不生憎爱」,这是教我们不住相的方法。在一切境界中,于逆境界不生瞋恚心,这是现前就要学的;于顺境不生贪爱心。你能在顺逆境界中不生憎爱,就是觉悟的人,就不迷惑;因为憎爱是迷惑,是不觉。学佛,就是要学着念念觉而不迷,境界里才动憎爱,就是迷而不觉。「亦无取舍」,憎爱之心都没有,于一切境界是什么态度?不取不舍的态度。不取不舍就是随缘,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念利益成坏等事」,这是对自己来说,念念是造福众生、造福社会,而不念自己的利益。虽然为社会、为众生造福,也不计较成坏。成了,大家有福,这桩事情自然成就;纵然做不成,自己也是尽心尽力了,对于自己来说是功德圆满。千万不要以为「事情做成了是功德圆满,事情失败了,这个功德就不圆满」,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大乘法是论心不论事。因为事是要牵涉到许多的因缘,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要具备许多条件,其中有几种条件不具足,在事上就会有障碍,就会有困难;在佛法讲是众生的福德因缘不一样。何以西方极乐世界因缘那么殊胜,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今天这样痛苦?我们见到世界上到处都有许多的灾难。所以,我们要记取古人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尽心尽力为社会、为众生谋幸福而不计成败,更不可以有自私自利的念头。这样去做事情,做得再多,心是安闲恬静的,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心是虚,惟虚才能容一切法,才能做到澹泊。这叫一相,自己的心与外面一切相融成一体,正是道家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个境界是「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行是修行,也就是行为。行为无量无边,佛法将它归纳为三类:身、口、意;或者归纳为行、注坐、卧四种。大师在此地教导我们,「于一切处」,也就是一切顺逆境界里,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四威仪,要学「纯一直心,不动道彻,这是讲修「一行三昧」;修成之后,这是成就了真实的净土。我们一定要从「真诚」下手,无论待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用真心、诚心。「真」与「诚」就是纯一直心,就是不动道场,就是真正的净土。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以诚敬待人,可是别人不以真诚待我,我们不是吃亏了吗?」这个念头是错误的。真诚是纯一直心、不动道场,是修的真净土,真实清净。别人不修是他的事,我们自己修,就必定要这样做,在道学上才有入处。否则,名义上是学道,实际上我们的心行与道早就相违背。所以,一个学道之人,在在处处以纯一真心待人接物,这是修一行三昧的下手处。

【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一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六祖说:「如果我们具足这两种三昧,就好像地有种一子,当然能含藏长养,成熟果实」。「一相」、「一行」这两种三昧,在大乘佛法上就是成佛作祖的种一子。我们自己要想成佛,对于这种修行的方法、原理原则,千万不可以疏忽。六祖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观静、不要空心,这是一种外道的修学方法。观静与空心是修无想定,心里什么都不想,以为这是清净,这是错误的。心本来清净,无可取舍;你要是取静、取空,这是错误的。这一番开示,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是最高的指导原则。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