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纵横捭阖(下)
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国相王”,到头来,魏国只弄得个灰头土脸,得不偿失。
这样的机会,张仪当然是不会放过的。秦惠王接过了张仪献上的新计策,打开一看,却差点没跳起来。这条计策,从古至今,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第二回合:连横——张仪相魏。
计策说的什么?那就是:秦国的丞相张仪,自请到魏国去当丞相。
张仪的用意很明显,建立秦魏联盟。从地图上看,五国相王,韩、魏、赵、中山、燕,几乎排成一个竖线,故称合纵;秦、魏则是东西横向的邻居,故称连横。显然这两种同盟的一性一质很不相同。众弱结盟,以抗诸强的合纵很好理解,那么张仪为什么要献上连横之策呢?
秦国已经把魏国揍得抬不起头来了,接下来怎么办?接茬揍?然后吃掉魏国?想都别想。秦国打魏国,其余诸侯事不关己,隔岸观火,随时准备收渔翁之利。可秦国一旦想吃掉魏国,所有诸侯必然群起而攻之。谁都不会容得秦国一口吞下这么大一块肥肉。
因此,秦国东出天下的首要策略绝不是灭某某国,而在于将诸强一一削弱,方为上策。目前的情势是,魏国重要的天险之地,秦国已经挖得差不多了,此时再盯着魏国打了,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战略意义了。不如结好魏国,再着手削弱其它国家。邻国韩国,大国齐、楚,都是下一步开刀不错的对象。
既然要与魏国结盟,那么没有什么比张仪相魏更有利于同盟的稳固发展了。
第114节
可是这件事的可一操一作一性一呢,几乎不存在。无论从军事地理上,还是从最近的关系上,秦魏都是绝对的仇家。商鞅就曾跟秦孝公说过:“秦国跟魏国的关系,那就是互相是对方的心腹大患,最终不是魏国吞并秦国,便是秦国吞并魏国。”就算魏国君臣没有商鞅的见识,又怎么会傻到让秦国的丞相来当自己的丞相呢?
张仪给自己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他究竟如何做到?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鬼谷子·捭阖》
我们都知道,张仪的师父乃是赫赫有名的奇人鬼谷子。鬼谷子与老子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关于他的故事,都是神乎其神的传说。世间只留下一本高深莫测的《鬼谷子》,供后人品读研究。
《鬼谷子》的哲学成就虽然不比《老子》,但同样深得易学一陰一陽一之妙。全书的一精一华《捭阖》篇,便是将一陰一陽一之道赋予开合之间。若用于纵横家游说之道,讲的便是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怎么说话的至高法门。
我们引用的这句,意思是:你想去说服别人,别人当然就有两种可能的答案,行或不行。但对方的答复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通过试探,弄明白对方的真正想法,找到异同的根源。如此一来,无论你们的意见本来合不合拍,只要你牢牢抓住对方的心理,必然可以马到成功。
古往今来所有高明的说客,其实都明白这个世界不变的至理——你想钓鱼,就得知道鱼儿想吃什么。
张仪不愧为鬼谷子的高徒,他知道,想要成功相魏,只需要来一招雪中送炭,没有不成之理。
魏惠王现在最头疼的是什么,乃是因为五国相王而撩一起的齐、楚两强的怒气。楚国已经拿下魏国八城,有传言说齐国也要发兵,与楚国共讨魏国。
于是乎,一个叫齧桑的地方(今江苏沛县),突然悄悄汇集了秦、齐、楚三个超级大国的要员。这便是张仪的策略,替魏国摆平齐楚。
可虽然明面上是张仪与他们相会,真正摆平齐、楚的,却是一个叫雍沮的人。其实也只用了一句话,当然,是“背着”张仪说的:“如果你们真的大举伐魏,不是一逼一着魏国倒向秦国么?”
好么,就这一句话,齐、楚两国兴师问罪的念头彻底烟消云散。虽然史书上没有这样写,但我总是觉得,这雍沮根本就是带着张仪的授意去做的。
结果,张仪带着摆平齐、楚的大功来面见魏惠王。不用多说什么了,只需要把事实一摆:楚国连取魏国八城,所谓的四个合纵国,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可秦相张仪一出马,齐、楚立刻罢兵。你魏国究竟应该怎样选择呢?
魏惠王做出了“显然”的选择,罢去惠施的丞相之职,任用张仪为相。秦、魏连横形成。
张仪凭借绝顶的纵横术,完成了从秦相到魏相这一不可思议的角色转换,堪称不世奇才。
可是,一切称心如意的张仪还忘记了他最危险的敌人——公孙衍。
第三回合:合纵——五国伐秦。
张仪相魏之后,主张一合纵的公孙衍与惠施一齐失势。公孙衍已经是第二次被张仪挤走了。在秦国是这样,跑到魏国还是这样,这也太欺负人了。公孙衍矢志报仇。
他以一人之力,游说齐、楚、燕、赵、韩五国。齐、楚肯定也早已明白过来自己着了张仪的道。结果,公孙衍的游说大获成功。仅仅三年之后,在五国的共同压力下,魏国被迫逐走张仪,任用公孙衍为相。
终于执掌大权的公孙衍利用刚刚攒下的人脉重新组织了一次合纵,一次真正的合纵。公元前318年,楚、魏、赵、韩、燕五国联盟,共推楚怀王为盟主,大举伐秦,并且联络秦国背后的游牧民族义渠一同举事。
不久前还顺风顺水的秦国霎那间就面临了第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这就是战国,形势风云变幻,难以捉摸。一着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
我想此时,无论是张仪,还是秦惠王,都会感念起一个人来——商鞅。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虽说上兵伐谋,可是只靠谋略也是不能够取得胜利的。商鞅变法所打造的秦军锐士,终于迎来了威震天下的时刻。
当函谷关闸门缓缓洞一开,秦军锐士奋勇杀出的时候,楚国和燕国的军队已经不知所踪。由于关系到切身利益,不得不战的魏、韩、赵三晋大军硬着头皮迎了上去。结果,三晋大败。
次年,秦军乘胜追击,大将樗里疾率秦军再出函谷关,与三晋在修鱼会战,三晋再度大败,伤亡八万两千余人。
这是一场公孙衍对张仪的完胜,却是一场中原对秦国的完败。又一场轰轰烈烈的合纵在不可阻挡的秦军锐士面前烟消云散。
局势固然千变万化,但富国强兵,永远是不变的至理。
正当秦国声势已臻鼎盛之时,南方传来了一个并不起眼的消息。秦国南方的巴、蜀两国互相攻击,均向秦求救。
巴、蜀两国,也就是在现在的重庆、四川了。秦国的国都在咸一陽一,在现在的陕西咸一陽一市,离重庆、成都其实相当远。就距离而言,恐怕是咸一陽一到魏、韩边境的两倍不止。何况千年之后,李白尚且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战国时期的交通状况可想而知。
如此两个小国闹纠纷,可以说,跟秦国其实没什么关系。张仪便进言道,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好好策划一下怎样重新跟魏国连横,再把楚国拉进来,图谋韩国,最好借机拿下周王室,来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岂不是大有前途。
然而,张仪的计划,却遭到了一个将军的激烈反对。此人之前藉藉无名,但正是接下来一番话,一举奠定了他在秦惠王心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这是一场秦国战略中极著名的辩论,这场辩论的结果,促使秦国走出一着改变整个棋局的妙手。继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战国天平上给自己加上了又一个重重的砝码。
又一位超一流棋手隆重登场。
第五位:司马错。
司马错一开口,就说出了非同凡响的十六个字:“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
乍看起来,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可是细细想来,发展到了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势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加上惠施、公孙衍、张仪又引领了一股新潮流,各种同盟随时可能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还想要再夺取大片土地,再抢夺大量财富,都极易激起其余诸侯的强烈不满。“挟天子”,说来容易,可一旦周围的诸侯不满了,加上周天子振臂一呼,万一齐、楚加入联合攻秦的行列,秦国势必大危。
可是攻打巴蜀就不同了。
其一,打起来容易。秦军锐士的作战水平,已经强于其余六国了,何况战力排不上号的巴蜀呢?司马错说,这简直是“狼入羊群”。
其二,巴蜀之地如今在巴蜀手里,秦军可一鼓而下。万一楚国哪天开窍了,拿下巴蜀,秦国再想夺,可就难了。同样道理,巴蜀之地一旦到了秦军手里,如此险地,别人想攻破,几乎不可能。
其三,占据巴蜀,就占据了长江上游。顺江而下,那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直接对楚国形成了巨大的地理优势。
其四,成都平原乃是一片沃土。所以,伐蜀之后,“取其地,足以广国;得其财,足以富民”。
而最重要的是,目前各路诸侯对于巴蜀根本没有引起重视。秦军伐蜀,几乎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大家知道了,也不会有多大意见。“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妙哉!
当各路龙套们还在为一城一地的小利殊死拼杀的时候,当公孙衍、张仪这样的国手在纵横大势中绞尽脑汁的时候,司马错的视野,却已经飞出了棋盘之外。
秦惠王不愧为一代英主,识人识势之能,令人叹为观止。他几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这个从地位到资历比张仪差着一大截的无名将军的话。公元前316年,张仪、司马错统兵伐蜀,顺利灭蜀,又乘胜拿下巴国。果然摧枯拉朽,不费吹灰之力。
卷起了从经济到军事地位都十分重要的巴蜀之后,可以说,秦国才真正奠定了对东方诸国无法动摇的优势。
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华一陽一国志》
那么秦国的下一步目标,当然也就是楚国了。楚国当然与巴蜀不同,想要一口吃掉,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还是要削弱它。秦惠王大概也不会想到,原来削弱楚国,大半的工作,只要张仪一个人就够了。请看下集——张仪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