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九鼎能否重见天日?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九鼎,作为我国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它们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这是人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古代青铜工艺高度发达,传下了许多稀世之宝。然而就历史价值而言,却没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后人将争夺政权称为“问鼎”,建立政权称为“定鼎”,就是因为三代以来,九鼎一直被视为王权象征的缘故。

根据《左传》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的记载,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贡铜,铸造九鼎,事先将全国各地山川奇异之物画成图形,然后分别刻于鼎身。九鼎铸成后,陈列于宫门之外,使人们一看便知道所去之处有哪些鬼神一精一怪,以避凶就吉。

据说此举深得上天的赞美,因而夏朝获得了天帝的保佑。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其实,透过神话因素,就不难看出它的政治价值。夏以九州之铜铸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征九州,无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实现了天下一统。此后,九鼎便成了三代传国之宝。夏亡之后,鼎迁于商,商亡之后,鼎迁于周。周成王正式定鼎于郏鄏辱(今河南洛一陽一境内),表明天命之所归。春秋时期,随着王室力量的衰落,强大的诸侯对九鼎便产生了觊觎之心,而由楚国首先发难。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带兵攻打陆浑之戎。路经洛邑,特意摆开阵势,显示武力。周定王连忙派大夫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咄咄逼人,劈头就问九鼎大小轻重如何。王孙满冷冷地说:“在德不在鼎!”

接着又不紧不慢地回顾了九鼎转手的历史,进而指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

到了战国后期,周王室己是奄奄一息。据《战国策。东周策》所载,周显王时期,秦国兴兵临周,企图夺取九鼎。周求救于齐,迫使秦国退兵。但强秦岂肯善罢甘休,后来秦昭王终于灭掉了东周。至于九鼎的下落,由于史籍记载不一,因而成了一个不解之谜。

首先,《史记》中的说法就不统一。周秦二本纪都说秦昭王五十二年(前255年),在周赧王死后,终于“取九鼎入秦”。据此,九鼎当失于秦亡之后。但《封禅书》又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那么九鼎早在东周末年便已遗失,与秦无关。后来,《汉书。郊祀志》也是兼收两说,但又说“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前327年),……鼎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以后秦始皇出巡路过彭城(今一江一 苏徐州)时,派了上千人下泗水打捞,结果如同竹篮打水,未能如愿。这说明九鼎并未入秦,至少没有全部入秦。

对于《史记》中的矛盾,唐一人张守节曾设法弥补,他说:“周赦王十九年,秦昭王取九鼎,其一飞人泗水,余八入于秦中。”(《史记。秦本纪》正义)这样一来,《史记》自相乖谬之处就不复存在了。但张说没有提一供资料来源,而且将秦昭王取九鼎时间较《史记》本文提前41年。至于说一鼎飞入泗水,更是荒诞不经。

到了清朝,全祖望、沈钦韩等学者对上述传统说法公开表示怀疑,并作了新的探索。王先谦在《汉书补注。郊祀志》中除引用全、沈二家之说外,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一、周人为防止大国觊觎,加上经济困难,采取了毁鼎铸钱的下策;对外则诡称丢失,不知去向。二、史载秦灭周取鼎,为时人揣度之辞,并非事实。

三、秦人谬传九鼎沉人泗水,秦始皇也受到愚弄。

这些说法足以发人深思,但未必即为至论。

九鼎既然被周人视为天命之所在,也就只能与社稷共存亡,岂有因大国觊觎而自行销毁之理?况且九鼎铸于夏初,器形不会太大,楚庄王就曾以鄙夷的口吻说:“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史记。楚世家》)可见九鼎之“重”,只存在于传统的神秘观念之中,而不是实物本身的价值。东周统治者能为少量之铜而毁鼎铸钱、甘心自隳天命吗?

纵观古籍中有关记载,对九鼎遗失的时间和地点虽然说法不一,但并无己被销毁的材料。因此,我们有理由寄希望于考古工作的进展,九鼎如失于东周灭亡之前,那么埋没于关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如失于秦末,那么埋没于关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要是项羽破秦后载归彭城,那倒极有可能“沦没于泗水彭城下”,但与《汉书》记载的年代又相距甚远。如能将这些问题考辨清楚,对于寻找九鼎的下落,也许不无裨益。

九鼎被作为王权象征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但它作为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却有其不可磨火的意义。我们相信九鼎一旦重见天日,必然会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陈生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