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经世奇谋

第十一章 谋国忠臣(忠谋类)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十一章谋国忠臣(忠谋类)

[开宗明义]凡是掌握国家重大决策;动辄影响国事成败的人,必须弹精竭虑,尽其所能,一心一意地为人民谋求最大的福祉,方可称之为忠于谋国。若像秦桧一般,畏忌忠臣,陷害贤良,则真是历史的罪人了。

324 灌醉重耳成霸业

晋公子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逃亡到齐国,齐桓公(公元前 685~前643 年)十分礼遇他,将同宗之女许配给他,并给他二十辆马车,公子重耳生活颇感安定,一待将近五年,没有离开的意思。

赵衰、舅犯在桑树下谋划离开的计策,恰巧被采桑养蚕的妾妇听见,妾妇就去告知姜氏(重耳之妻),姜氏却杀了她,告诉公子重耳说:“公子志在四方,知道这秘密的人已经被我杀了。”

公子说:“没有这么回事。”

姜氏说:“走罢!苟且偷安会坏了名声。”

公子却不同意。

姜氏只好与舅犯等人商议,将公子灌醉,用车载着走。

走远之后,公子醒来,非常生气,拿起戈,追着舅犯说:“如果事办不成(回晋国登基),我会吃舅犯的肉。”

舅犯边跑边说:“如果事办不成,我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如果办成了,拥有晋国,好处不尽。我的肉又腥又臊,哪用得着呢?”

于是就出发了。

325 程婴保孤存赵

晋屠岸贾攻赵氏于下宫,杀了赵朔、赵同、赵括,灭了赵氏家族。赵朔之妻是成公(公元前 606~606 年)之姊,有遗腹子,逃入公宫之中藏匿。没多久,分娩生下一个男婴。

屠岸贾听说之后,在宫中搜索。

赵夫人将儿子放在布劓中,祈褥着:“你如果哭出声,赵嗣就完了;如果你不出声,赵嗣就保全了。”

等到被搜索的时候,婴儿竟然未发出声音。

脱逃之后,原赵朔的门下客公孙杵臼问程婴说:“保存赵家孤儿与牺牲性命相比,哪一项较难?”

程婴说:“牺牲性命较容易,保存孤儿较难。”

公孙杵臼说:“那难的给你办,容易的由我来。”

于是就找来别人家的婴儿,包上花采的襁褓,躲入山中。

后来程婴向将领们称说:“谁能给我千斤黄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在哪里。”

将领们很高兴的答应了,并带领部队随着程婴攻打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假称说:“小人啊!程婴。以前不能为下宫之难牺牲,却又与我共谋藏匿赵氏孤儿。如今纵使不能抚养他,难道忍心出卖他吗?

于是抱着婴儿,叫喊着说:“天啊!天啊?赵氏孤儿何罪,请让他活下

去,就只杀我孙杵臼吧!”

将领们不青肯,就杀了杆臼与孤儿,却不知真正的孤儿还活着。

程婴带着孤儿,一起藏匿在山中,一住就是十五年。后来晋景公(公元前 599~前 581 年)生病,经过卜筮,认为是在事变之后下顺者作祟。景公就问韩厥,韩厥知道赵氏孤儿仍在,就说:“事变之后,只有赵氏宗族彼灭,国人哀痛,所以徽兆显现在龟策上,请国群想想办法。”

景公于是召见赵武(赵氏孤儿)、程婴,要他们拜请将领们,将领们于是回过头来攻击屠岸贾,并灭了他的家族。景公也让赵武恢复原有的田邑。

等到赵武二十岁,成了人了,程婴就告诉赵武:“以前下宫之难,我并非不能牺牲,只是为了保全赵氏之后而苟活,如今你已复位,我将到九泉之下回报赵宣孟及公孙杵臼。”

赵武边哭边拜,恳求说:“我愿受苦至死以报答您,您竟忍心离我而去?”

程婴说:“不行,他们认为我可以完成大事,因此先我而死,如今我不回报,他们会认为事没办好。”

于是就自杀了。

赵武服齐衰之丧三年,为他设祭邑,每年春、秋祭祀,代代不绝。

326 三策并用

楚襄王当太子时,曾在齐国当人质。楚怀王去世时,太子向齐辞行,想回楚国,齐王刁难他说:“将楚国东部五百里的土地割让给我,才放你回去。”

太子答应了,才得以回到楚国登基为王。(公元前 298 年)

不久,齐国的使者来到楚国,要求接收土地。

楚王告诉上柱国(战国楚制,杀敌斩将者封为上柱国)子良说:“寡人一时失误,答应割让东部五百里的土地给齐国,现在齐国的使者来要求接收,如何是好呢?”

子良回答说:“大王不能不给,大王一言九鼎,既答应了拥有万辆兵车的齐国,却又不割让,这是失信,不可行。不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联合诸侯出兵攻齐,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同时顾及信用及威名。”

子良告退之后,昭常晋见,楚王又告诉他这件事。

昭常说:“不可以割让,楚国号称是万乘之国,是因土地广大,如今削去五百里,就有名无实了。不行!希望大王能坚守。”

昭常告退之后,景鲤晋见,楚王又告诉他实情。

景鲤说,“不可以割让,但楚国无法单独防御,臣子请求向秦国讨救兵。”

景鲤告退之后,慎子晋见,楚王将三个大夫的计策告诉他。

慎子回答:“大王可以同时用三个人的计策。”

楚王很不高兴地说:“你是什么意思?”

慎子说:“请让我证实我的说法有效,大王也将认为确实是如此。大王可以先派子良到齐国献五百里的土地,第二天则封昭常为大司马,派他去防守东部的土地。再次日,遣景鲤领五十辆车,到秦国寻求援助。”

楚王于是依计而行。

齐王告诉子良说:“楚国一面派大夫来献地,一面又叫昭常防御,是怎么回事?”

子良说:“我是身受楚国国君授命的,昭常则是假造命令,大王可以出

兵攻他。”

于是齐王大举兴兵攻击楚国东部的土地,讨伐昭常。但尚示进入楚境,强大的秦国却已率领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右边的边境,而且表示:“齐国先是刁难国太子,不让他回国,这是不仁;然后又想劫夺楚国东部五百里的土地,这是不义。如果退兵就算了,否则秦国不惜一战。”

齐王心生恐惧,就请子良回楚国。楚国遣使入秦,解除齐国的兵患,既未用一兵一卒,又保全了东部土地的完整。

327 齐国社鼠恶犬为患

齐桓公(公元前 685~前 643 年),问管仲说:国内有何忧患?”

管仲回答说:土神庙的老鼠为患。”

桓公说:“什么意思?”

管仲回答说:“土神庙是用木头建造再涂上泥的,老鼠就寄生在里头。如果用火熏,怕烧了木头;如果用水灌,又怕弄坏涂泥。因此老鼠无法翦除,实在是因 土神庙的缘故。国内也有土神庙鼠,国君左右亲信就是了。在朝廷内,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对百姓卖弄权势。不杀嘛!就作乱;杀嘛!却顾忌他们是国君所 信所爱的人,这就是国内的土神庙鼠。

“我再打个比方吧!有人卖酒,器皿十分洁净,但酒却放到发酸了也卖不出去。向当地人打听原因,当地人说:‘店主人的狗很凶猛,有人带着容器进来,要 买酒,狗就迎面咬人,这就是酒卖不出去的原因。’国内也有恶犬,就是当权者。一些有道之人,想对大国之君提供高见,当权者却迎面伤害他,这就是国内的恶 犬。国君左右亲信既如土神庙鼠,当权者又像恶大有道之人自然不能受到重用,这是国内的忧患。”

桓公说:“说得好!”

328 国君露宿,天降甘霖

齐国久旱不雨,齐景公(公元前 547~前 490 年)召集群臣,问道:“天下干旱很久了,人民面有饥色,我派人卜筮,发现是高山作祟,寡人希望稍为收些税来祭祀灵山,可不可以呢?”

群臣无法回答。

晏子却回答说:“不可以!灵山是以石块为身体,以草木为毛发,如果长久大旱不雨,毛发将会焦枯,身体将感懊热,他怎么会不希望下雨,祭祀灵山没有用的。”

景公又说:“不然我祭祀水神河伯,可以吗?”

晏子说:“不行,河伯以水为国家,以鱼鳖为人民,长久不下雨,水源将减少,百川将枯竭,国家将灭亡,它怎会不希望下雨呢?”

景公说:“那怎么办呢?”

晏子说道:“国君如果能够离开宫殿,露宿野外,与灵山、河伯共忧患,就有希望下雨!”

于是景公来到野外,露宿三天,天果然下起大雨,老百姓都能够栽种庄稼了。

景公说:“妙啊!晏子的话岂可不用呢?真是位有德之啊!”

329 拔树容易种树难

田需极受魏王重视。

惠子告诉他说:“你一定要善待左右之人。我打个比方,杨木,横着种也活,倒着种也活,折断了再种也活。但假使要十个人种树,一个人拔树,那还是不会 有活的杨木。以十个人之多,种容易活的树,却抵不过一个人拔树,为什么呢?因为毕竟种树难而拔树容易啊!现在你虽然擅长于在大王面前树立形象,但是希望拔 除你的人却很多,你自然会有危险喽!”

330 往北的马车到不了楚国

魏王想攻击邯郸,季梁一听到消息,在外出途中,急忙情赶回,风尘仆仆的晋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看到有人会在向北行的马车上,告诉我说:‘我 想到楚国去。’我说:‘先生要到楚国,应朝向南方,为什么邓朝向北方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到楚国路啊!’他说:‘我的钱 多。’我说:‘钱虽然多,但这条路不能到楚国。’他又说:‘我的车夫技术很好。’但我知道这些条件愈好,离楚国将越远。现在大王想称王称霸,想在天下之中 取得威信,地凭恃着国大兵精而去攻打邯郸,希望开疆拓土,提高威望。大王愈是如此做,离称霸天下的目的就愈远,就像要到楚国却往北走一般。”

331 魏太子申不听老人言

魏国庞涓攻击韩国,齐王下令孙膑带兵援救韩国,孙膑经由渤海,直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一知道消息,教魏国太子申带兵先回大梁对抗齐国的部队。

在经过外黄城的时候,当地父老拥向马前说:“我们有百胜的计策,想献给太子。”

太子说:“我想听听。”

父老说:“殿下贵为东宫太子,享有整个魏国,已是富贵之极。而竟然想在刀剑之下计功劳,如果胜了,并不会提升富贵;败了,那么殿下永远不能享有魏国了,何必冒险呢?希望太子仔细考虑。”

太子却不听从,最后还是被孙膑俘虏了。

332 黄歇赌命为太子

楚顷襄王(公元前 298~前 263 年)生病。黄歇(春申君)当时在秦国服侍太子(当人质),听到这消息,就向应侯范睢说:

“楚王生病,恐怕会去世。秦国如果让楚太子回去,可以表示对盟国亲善,而且等于储备着万辆兵车的支援:如果不放人,太子将来只能留在秦国咸陽做个平民罢了。一旦楚国改立国君,必定不会服侍秦国。”

范睢就把这事向秦王报告,秦王说,“先派太子傅(黄歇)到楚国探望,回来再说吧!”

黄歇与太子商量说:“楚王如果归天,陽文君的儿子一定被册立为王,你就不能登基了。”

黄歇于是教太子化装为楚国的使者,驾车出关,而自己守着馆舍,假托生病,谢绝访客。估计太子已走远了,才向秦王说明,请求赐死。

秦王很生气,想依他的话杀了他。

范睢说:“黄歇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太子牺牲,如果太子登基为王,必定重用黄歇,不如放了黄歇,表示对楚国亲善。”

秦王听从了。黄歇回到楚国,过了三个月,楚王台湾省世,太子即位,任命黄歇为宰相。

333 张良借箸代筹

郦食其劝汉刘邦册立六国诸侯的后代为王,用来阻挠楚霸王项羽建立强权,于是汉王刘邦急忙下令刻印。

恰巧张良晋见,汉王正在用餐,就把这计划详细地告诉张良。

张良说:“大王请借我筷子,为您筹划一下。目前天下的游士,远离自己的亲戚,抛弃自己的故土,而追随大王,都是希望大王成就帝王之业后,能分封一点 土地以传给后代子孙。现在如果再册立六国诸侯的后代,那各国的游士就又各自回头拥护他们自己的主人了,到时有谁帮您争天下呢?如果您采用祁其食的谋略,大 事就完了。”

汉王听了,吃不下饭,吐出口里咬食的东西,骂着说:“不成材的儒生(郦食其)!几乎破坏了你爷爷的好事。”

急忙下令销毁印鉴。

334 商山四皓保住太子

汉高祖刘邦想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当太子,吕后就派吕泽强求张良想办法。

张良说:“这件事光凭口舌争取是没有用的。商山有四位贤人,皇上一直网罗不到,太子务必要请到他们,如果能让皇上看到,大有帮助。”

吕泽于是派人拿了太子的信函,带着厚礼,恭敬客气地迎接商山四皓来到宫廷。接着设宴置酒招待,太子陪侍。这四位贤人年纪都已八十好几,胡须眉毛是银白色的,仪态雍容尊贵。高祖很惊讶地请问姓名,这四位各自做了介绍。

高祖吃惊地说,“我招聘各位,各位都逃避我,现在却怎么跟我儿子在一起呢?”

四皓回答说:“陛下看轻士人,又喜欢谩骂,我们不愿受辱,所以我们心怀恐惧而逃亡。如今听说太子仁慈孝顺,待人恭敬,又重视士人,天下人都盼望能为太子奉献,所以我们就来了,”

高祖说:“请各位多调教太子吧!”

高祖召见戚夫人,指着商山四皓给夫人看,并且说道:“我想撤换太子,这四位贤人却辅佐他,看来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了。”

最后还是没有撤换太子,这是张良的功劳。

335 不听小子言,吃亏在眼前

汉朝时吴王刘鼻造反,吴国一位年轻的桓将军建议吴王说:“吴国多步兵,在地形险恶的地方作战比较有利,而汉朝王室较多战车和骑兵,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作战比较有利。希望大王一路上经过城镇的时候,如攻不下,就直接放弃,赶紧往西占据锥陽储备物资的武库,用敖仓的粮食作军粮,隔着山,占据险要的地势,来号令诸侯;如此虽没有入关;天下大局却定下了。大王如果慢慢行军,滞留部队,攻打城镇,一旦汉军战车、骑兵到来,长驱直入梁、楚的郊野,大事就不妙了。”

吴王于是征询其他老将领的意见,老将领都说:“这位将军年纪轻,对敌时能挫杀敌人的锐气,却怎么会有什么大谋略呢?”

吴王因此不用桓将军的计策,最后失败了。

336 李邰洞见窦宪必危

后汉时李邰当汉中的户曹吏,当时朝中大臣窦宪纳娶妻妾,各地的显要都送贺仪。季邰规劝汉中太守,认为窦宪的处境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不能和他来往。

但太守不听规劝。

于是李邰就请求回任所,太守答应他回任所观察情况的变化。

李邰来到扶风时,窦宪被封为完军侯,但就任时,被迫自杀,窦宪的党羽也都被杀,与他有交往的人都被免除官职,只有汉中不受牵连。

337 连坐不如饶赦

曹操任命高柔为理曹掾。依照旧有法令,军中士兵逃亡,妻、子要受连坐处分,然而士兵还是不断逃亡。

曹操于是想再加刑罚,让逃亡者的父母兄弟也受连坐处分。高柔报告说:“士兵逃亡,实在可恨,然而我听说当中常有人后悔。所以我认为应当饶赦逃亡的 妻、子,希望藉此能诱导他们有回到军中的意愿。我很担心现在军中的人,一看有人逃亡,怕会连累自己,于是也跟着逃亡,这样一来,即使判了死也杀不到人。这 种重刑,没有办法阻止逃亡,甚至会促使士兵逃亡。”

曹操说:“说得好!”

就下令废除逃亡者的死刑。

338 孙策放饵,刘勋上钩

庐江太守刘勋在长江、淮河一带拥有强兵。

孙策很厌恶他,于是派人带着厚礼及一封信游说他说:“上缭的宗民,常欺侮我们东吴小国,我痛恨以久。想攻找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们大国能讨伐他, 上僚相当庶,攻下以后,我痛恨已久。想攻打他,路途又不便,希望你们大国能讨伐他。上缭相当富庶,攻下以后可以增强国力,请出兵吧!”

刘勋听信孙策的话,府内府外的人都来祝贺,只有刘晔不以为然。

刘勋问他缘故,刘晔回答说:“上缭虽然是小地方,但城池坚固,我们

攻起来难,他守起却容易,如果十天攻不下,那我们将兵力疲惫,而国内更是空虚,孙策如果乘虚而入,那将军必然进则受制于敌人,退却无路了。”

但刘勋不听他的话,带兵攻打上缭,孙策果然袭击他的后方,刘勋受困,只好投奔曹操。

339 贾诩一言安储

魏国贾诩服侍曹操时,曹操的儿子曹丕当五官中郎将,另一个儿子曹植身为临溜侯,才名正盛;他们各有拥护的人。

曹丕派人请教贾诩巩固自己势力的计策。

贾诩说:“希望将军能恢宏度量,尊崇德行,实践素士之本份,日夜不倦,坚守为人子的道理。”

曹操也曾经摒退左右亲信,请教贾诩应当立什么人为太子。

贾诩沉默不语。

曹操就说:“先生为何不回答呢?”

贾诩说:“属下正想到一些事。”

曹操说:“想什么?”

贾诩说:“想到袁本初(袁绍)及刘景升(刘表)他们你子的关系。”

曹操于是会意而笑,太子入选也就确定了。

340 公翟黑子黑白不分

高允,字伯恭,在北魏太武帝(公元 42~452 年)朝廷当官,受封为汶陽子,兼任着作郎。

辽东公翟黑子,颇受大武帝宠信,奉命出使并州,收了一千疋布的厚礼。

这件事被发觉后,公翟黑子问高允:“如国君问起这件事,是承认好呢?还是隐瞒好?

“高允说:“您府内受宠的内臣要是犯过失,如果坦白承认,几乎都会获得原谅,希望您也不要欺瞒。”

但中书侍郎崔鉴、公孙质等人却都认为应该隐瞒。公翟黑子就认定崔鉴公孙质等人才亲近自己,于是生气地与高允绝交。最后并未坦白承认,竟因此获罪被杀。

341 太子监国,杜绝流言

唐朝张说,字道济,受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

景云二年(公元 711 年),皇帝告诉左右臣子说:“算命的人说五天之内会有急兵攻入宫廷,要我防备。”

左右臣子都无法应对,只有张说进言:“这是谗人想动东宫太子的脑筋。陛下如果下令太子监理国政,那么太子名份一确定,好人自然吓破胆子,流言之祸也就杜绝了。”

皇帝有所领悟,于是照张说的活颁布诏书。

342 钱谬谏阻董昌僭号

唐朝董昌僭号称帝,要钱谬当西浙都指挥使。

钱谬写信给董昌说:“与其关起门来当天子,让亲戚九族及百姓跟着受灾殃,不如敞开大门当个节度使,还能终身享受富贵呢!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董昌不听劝告。钱谬于是带兵三万,来到赵州城下,进迎恩门拜见董昌,恭敬地说:“大王身兼将相之高位,为何会舍安而就危呢?钱谬带兵来到这里,是等候大王改过啊!纵使大王不爱惜自己,乡里的士人、民众又有何罪过,要随着大王被灭族呢?”

董昌心生恐惧,送了劳军钱两百万,绑着首谋的人吴谣以及几个神棍,送给钱谬,另外又向天子请罪。钱谬于是率兵回去,并做奏书向朝廷报告。

343 曾王皋骑招降

唐朝王国良怕被辛京果陷害,就占据县城造反,朝廷下令各道(行政区)出兵合力讨伐,但连着几年却无法攻下。

庚申年(公元 900 年)七月,曾王皋当湖南观察使,上书说:“驱策疲民去讨伐反贼,不是办法。”

于是派人送信写王国良说:“将军恐怕不敢叛乱,只是想保住性命罢了。我与将军一样,都被辛京杲陷害。而我已承蒙朝廷洗刷冤情,怎么会再出兵讨伐将军呢?但是,将军如果遇到我不快投降的话,恐怕后悔都会来不及呢!”

国良看了信,一边高兴一边害怕,虽然先派人求降,心里却还是犹豫不决。

曾王皋于是伪装做使者,带着一个侍从,骑马横赵五百里,来到王国良的军营,敲着门大叫说:“我是曾王皋,来接受投降的。”

王国良整个营区大起恐慌,王国良也出来迎接、跪拜请罪。

曾王皋握着他的手,相约结盟为兄弟,将攻守用的装备、武器都焚毁,然后遣散所有部下。要他们回去种田。朝廷也颁下诏书,赦免王国良的罪,并赐名维新。

344 张丞业忠言,李存勖逆耳

五代时晋王(李存勖)因将领们及各地藩镇劝进,不得已,就下令给官吏去买玉,要刻登基用的玉玺,当时有人找到了传国之宝,而且也奉献给朝廷。

张丞业一听到这件事,急忙赶到魏州,劝谏晋王说:

“大王世世代代忠于唐朝宗室,如今河北刚刚平定,但朱氏还在,而大王就急着登上王位,实在不合向来南征北讨的本意,大王何不先消灭朱氏,为唐朝宗室 的几位先帝报仇,然后寻找唐朝宗氏的后代,辅佐他登基。再南征吴国,西取巴蜀,平定天下。这时,即使唐高祖、太宗复生,又有谁敢占大王上头的地位?登基的 事,只要大王谦让得愈久,地位自然越巩固。老奴没别的用意,只是因为受了先王的大恩,所以希望为大王建立可以流传万代的根基罢了。”

晋王不听从,张丞业只有大哭而回。

345 扫兴雨变及时雨

赵普与宋太祖(公元 960~976 年)大开宴席,突然下起大雨,太祖心中很不高兴,然而雨又下个不停,左右陪恃的臣子都很担心。

赵普就说道:“宫外百姓都盼望能下雨,这场及时雨实在难得,陛下不妨让乐官在雨中奏乐,以示庆祝。”

太祖听了很高兴,宴席才得以圆满结果。

346 吕端留母降子

宋朝时西夏李继迁扰乱西部边隆,当地保安军奏报说逮捕到李母,宋太宗(公元 976~997 年)当时想将她杀了以惩诫李继迁。

吕端听了,说:“如果一定要这么办,恐怕不好。”

就入宫奏报说:“以前项羽抓到刘邦的父亲,想将他烹煮,刘邦说:“煮后请分我一杯羹汤吧!”创大事业的人,并不会顾及自己的亲人,何况像李继迁这种 叛逆?陛下现在杀了李母,是不是马上就可以抓到李继迁呢?如果抓不到,杀了李母,只会结下更深的仇恨,更坚定李继迁叛逆的意图罢了。”

太宗说:“那如何是好呢?”

吕端说:“依臣的浅见,应当将她拘留在延州,好好对待她,以便招降李继迁。即使他不会立刻投降,终究可以牵伴他的心,因为他母亲的生死还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太宗拍着大腿称赞说:“没有你的话,几乎误了大事。”

后来,李母在延州过世。在李继迁死后,他的儿子竟然输诚纳献,这都是吕端的功劳。

347 为杀叛逆损国体

宋朝赵元昊造反,朝廷下命削除赵元昊一切的官职、爵位,并悬赏活捉赵元昊;如果能杀赵元昊,就可以当节度使,并赏赐万贯钱财。

吕夷简当时正在大名,一听说这件事,吃惊地说:“计策失误了。”

马上上奏说:“前代发生方镇叛乱造反的事,朝廷颁布这样的命令是有的,但这并不是抵御戎狄的好办法。万一在造反之后,说了什么不客气的话,岂不有损国体吗?”

348 爱母又爱妻

明朝陈邦佐,因为妻子与母亲不和,考虑休妻。找唐一庵商量。

唐一庵:“大孝是爱妻子也爱母亲,时下人情喜怒无常,怎可因为妻子一时失去母亲的欢心,便认为是妻子的大错?要是将来母亲后悔了,你怎么办?这时候,只能委曲求全,好好调解,将来才不至于埋怨。”

不久,婆媳果然相处融洽。陈邦佐后来很早过世,他的妻子虽然贫困,却织布缝衣,侍奉婆婆,坚守贞节。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