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下传07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一柄一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忧患意识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最近大家常常谈到忧患意识的问题,很多人都写文章。我说忧患意识用着写文章,不必因为方东美先生一提,大家便跟着来喊忧患意识。中国文化对忧患意识的看法,就是“人无远虎,必有近忧”,两句话讲完啦!这就是忧患的道理。中国文化的人生哲学就是这两句话。若没有长远深入的思考,便会有不虞之事发生,所以人生永远都在忧患之中。谈到忧患,我在《失落的一代》一篇文章中早就讲过,为我们大家算八字,我们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我们要能把自己埋在泥巴里,像打地基一样,要有把自己作基础的一精一神,后一代才有希望,大楼才能盖得起来。所以我们这一代是奠基础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八字。因此,忧患意识还有什么好讲的?不过,孔子在这进而讲到了这个问题:

“易之兴也,基于中古乎!”有人考据,认为《易经》不是伏羲啊、皇帝啊作的,而是殷代以后的人作的,所以是夏商的文化,不是远古文化。他们引以为据的,就是这里孔子所讲的“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这句话,大家看是不是?孔子说的没有错呀!我说你们真笨,孔子说的“易之兴也”,并不是说易之作也,《易经》这个文化本来有,哪一个时代很流行、很兴盛呢?“兴”就是很流行、很兴盛。在孔子那个时候来说,中古时代就是殷商革命这个时代,是衰世时代。一般人把这个“兴”字当成了开始,这是很错误的。

孔子又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作易”并不是开始画八卦啊!是指作《易经·系辞》这个文章的。我们手边拿的这本《易经》是文王作的,文王当然是在忧患中作《易经》的,是他坐在牢里作的。文王坐牢并不是普通的坐牢啊!纣王随时都准备杀他。纣王把文王学问最好、道德最高、能力最强、最心一爱一的大儿子腌成肉酱,作成肉包子送给文王吃,看他学《易经》知不知道那是自己儿子的肉。文王明明知道,但也只有吃,因为不吃纣王便会杀了他。他内心的痛苦,当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孔子在这里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说人生的痛苦中懂得《易经》的道理。于是孔子便提出了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这九个卦来加以解说。

成功的一妈一妈一叫失败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一柄一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是故履,德之基也”,“履”就是走路。刚才我讲到一位同学几十年来没有站起来,没有立脚点,一个人活了一辈子,你问他的人生观是什么,他没有人生观。一个人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做个大少爷,学那“如果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此有涯之生”,也是个人生观。做个无聊的人也不错啊!如果你说你要做小偷,也是一个人生观,如果你想做武侠小说里的济贫神偷,也不错啊!你说你要做个郎中,做个赌城高手,你也总算有个人生观嘛!但是很多人没有人生观,一辈子没有站起来过。所以文学上形容这一类人是“浮沉于世间”,水高了就浮上来,水低了就沉下去,一般人就是这样,在人海中浮沉,没有立脚点。

所以孔子说“履,德之基也”,是德的基础。

“谦”,高山在平地下面,“谦”是一切要谦虚,所以“谦”是“德之一柄一也”,“一柄一”是把一柄一。

“复”,就是恢复,回来,“德之本也”,事情要回复到本来来讲。

“恒”,做事要有恒,“恒”是“德之固也”,所以我们讲有恒为成功之本。

“损”,碰到挫折,碰到损害,碰到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失败了你就要更求道德的进步,所以是“德之修也”。

“益”,碰到好的自然是益了,益是很宽裕的意思,所以说“德之裕也”。

“困”,碰到困难才会深思,才会用思考,才能激励上进,所以说是“德之辨也”。

“井”,四面不通啦,自己要给自己一个范围。我们常说某个人没有人格。什么叫人格?人有个规格,你要做个什么样的人,你就要依那个规格去做。任何人都有个标准,如果没有一个风范,没有风格,这个人就完啦。所以“井,德之地也”。

“巽”,“巽”就是顺,顺着这个路走,就是“德之制”也,有制度。

这是孔子提出九个卦的忧患意识。无论时代是治世也好、乱世也好,人生必须具血这九个条件。忘记了立足点,不晓得谦退,碰到困难就灰心失望,在损益之间不知道利用。人人都怕失败,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啊!所以失败的真正名字是成功,成功的一妈一妈一就是失败。

“益”,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你当求利益是不行的啊!人生随时要给自己些困苦的,知道创业维艰,也知道守成不易。自己要时常检点,策励自己,约束自己,把自己捆一绑起来,范围起来,这就是忧患的道理。所谓“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做一件事情也是一样,一开始是“履”,下面便是“谦”、“恒”,以至于“巽”……孔子又解释道: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大家会常常看到人家“谦尊而光”的扁额,墓碑上也常常看到的这四个字,意思是说这家的主人年龄很大,很有学问,也很谦虚,大家都很尊敬,他便是很有光辉。这就是从《易经》套用来的。

“履,和而至”,“履”就是人生开始的和第一步,“履”就要做到“和”,能够和平,跟大家处得来,才能站起来。人与人之间不能做到和睦,不能与人相处就完了。

“谦,尊而光”,你认为少拿一块钱就损掉自己的利益了吗?不知道今天少拿一块,说不定一年以后你会多拿一百万,这是很难讲的。越是谦退,越是尊贵。

“复,小而辨于物”,“复”就是回转来,一切回转来要求自己,也就是曾子的反求诸已。怎么回转来?譬如我们一抽一了这一支烟,这烟还没有用?它会产生另一个作用,所以说,“复,小而辨于物”。

“恒,杂而不厌”,在一切最杂乱的时候,自己不受影响,不起厌恶之心,不中断,不放弃努力,这就是有“恒”。最困苦的时候,也还是一样地继续下去,不变初衷,那就一定会成功了。

“损,先难而后易”,如果碰到困难,有了损害,就认为对自己不利,那是不一定的,因为祸福是相依的。

“益,长裕而不设”,如果碰到益卦就是长久的好,但好得太久了,反而就会有问题出来。

“困,穷而通”,困卦虽然代表了艰困,但这种艰困的环境反而可以磔砺我们上进,走出另外一条通路。

“井,居其所而迁”,井就是范围,但范围并不是死的,要晓得变通,变迁,寻就是进步。

“巽,称而隐”,“巽”者顺也,顺在哪里?在你不知不觉中。那是看不见的,你能做到前面所列举的这些,在你还没有看得见的时候,已经大成功了。这是第二种说明。

不择手段

前面第一节是讲整个卦用于做人做事,也包括了领导的学问,自修的学问。第二节是分析成功的因素,下面最后是说明九个卦的特一性一。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履以和行”,“履”是走路,如何走路?“履以和行”,做人要能与他人合得来。如果到处与人家合不来,一个人古里古怪的,那可以说没有路子好走了。你跟谁都合不来,你高你去高吧!古怪你去古怪吧!最后吃亏的还是你自己。所以一切要能与人相亲相合,履就是与人相合相处之道,所以说“履以和行”。

“谦以制礼”,谦卦的道理是处处讲理,懂得礼貌就是“谦”。

“复以自知”,复卦的道理,就是要回来,研究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失败了不能责备人家,自己要知道失败的原因。

“恒以一德”,恒卦就是一,一心不乱,专一而不变的意思。

“损以远害”,损本来是很坏的意思,怎么还远害呢?通常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多做一点没有关系,因为受了损害以后,就没有事了。

“益以兴利”,已经赚了钱,也要付出些。想把握“永远属于我的”这个想法,,便非失败不可。

“困以寡怨“,自己把自己画一个范围。人都是同情失败者的,你困难了以后,人家以为你已经倒楣了,也不骂你了,算啦!所以怨就少了。

“井以辨义“,井是自己先有个范围,有个做人的规范,那就可以辨别义利了。义就是道理。

“巽以行权”懂了这些以后,道德基础有了,便可以懂得权变。我们平常讲的那个马丁·路德所说的“择任何手段,完成最高道德”,一般人只讲前一句“不择手段”,没有注意到后一句“完成最高道德”。这一篇,就是讲人生最高道德的完成。

在我们《易经》文化里边,马丁·路德的这句话需要修正。根据《易经》这里所讲,应该是“选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

上边这九个道理就是这个意思。何必不择手段呢?选择手段不是更高明一点吗?现在人都是讲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很有学问。谁家的孩子坐在门口读英文,哪怕他拿本英文书来玩,人家也认为这家孩子很有出息。如果谁家孩子坐在门口读《易经》的话,那一切就完啦!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