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巴赫画传 第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 音乐家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爱森纳赫小城。爱森纳赫虽是一个小城,却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当年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被天主教会革出教门,并被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五世宣布为非法分子,就在爱森纳赫南部的瓦特堡隐居。在瓦特堡,马丁·路德受到了萨克森选帝侯的保护,他把《圣经》从当时通行的拉丁文译成了人人都能读懂的德文,他还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赞美诗。在爱森纳赫,马丁·路德成为一位改变人类历史的伟人,他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宗教改革给德国甚至欧洲的政治格局带来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为了争夺土地和权力,信仰背景不同的各国统治者发动了一场混战,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典、丹麦等国都卷入其中。直至1648年10月,《威斯特发里亚和约》签订,这场史称“三十年战争”的灾难才得以结束。那个时代,除了战争,还有灾难,再就是瘟疫。巴赫出生的时代,席卷奥地利和德国的瘟疫刚刚进入尾声。战争和瘟疫,都带来人口的大量死亡,在这个时候,软弱无助的人们更容易叩问生命的真谛,寻求永恒的上帝。

巴赫出生两天后,被父母抱到圣格奥尔格教堂受洗,成为一名基督徒。巴赫的父亲约翰·安布罗修斯·巴赫和母亲伊丽莎白·拉菲赫特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约翰”这个名字来自他的祖父,而“塞巴斯蒂安”则来自他的教父。巴赫的父亲安布罗修斯在爱森纳赫伯爵的宫廷里担任乐师,他擅长唱歌,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他为伯爵的佳宾演奏音乐,也为镇上居民的日常活动和婚礼伴奏。由于他人缘极好,深得爱森纳赫居民的敬重。后来成为音乐大师的塞巴斯蒂安·巴赫是安布罗修斯的第四个儿子。

在德语中,“巴赫”的意思是溪流。在茨冈和东欧某些地区的方言里,“巴赫”的意思则是流浪乐师。说来还真凑巧,巴赫家族的许多人都是名副其实。这个家族里出现了很多音乐家。在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以前,他的祖上已经在图林根繁衍生息了五代。巴赫的祖先怀特·巴赫,是一位匈牙利磨坊主兼面包师,由于公开信奉路德派教义,被迫逃离匈牙利,在图林根定居下来。他喜欢伴着磨盘的节奏拨弄琴弦。从怀特开始,巴赫家族的音乐爱好者层出不穷,他们迷恋音乐并以音乐为生。音乐成了他们身上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他们不是当风琴师,就是当笛手,要么就在村镇旅馆里拉小提琴。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一代,巴赫家族中就有28位担任乐器制造者或演奏者。直到1845年,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孙子威廉·弗里德里希·恩斯特·巴赫去世为止,整整跨越了七代,历经260多年,共计78人从事音乐工作,其中取得成就者14人,在人类历史上,这样庞大的音乐家族空前绝后、绝无仅有。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则是这个庞大音乐家族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位。

2. 童年时代

巴赫的童年,是在爱森纳赫那座二层红顶楼房内度过的。在5个兄弟姊妹中,巴赫年龄最小,所以从家人那里得到的爱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多。在父母跟前,巴赫是一个受宠的孩子;在兄姐那里,巴赫是一个可爱的弟弟。家人的爱,使巴赫的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特别是父母都虔信上帝,一家人相处得非常和睦。

如果说家人的爱是明媚的阳光,那么早期的音乐教育则是甘甜的雨露。从孩提时代起,巴赫就从父亲那里接受了音乐启蒙教育。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手把手地教他拉小提琴。聪明的小巴赫学得很快,这让父亲特别欣慰。后来他又跟父亲学习了其他乐器。巴赫一生中学习了十几种乐器的演奏技艺,而且样样精通,不同凡响。

7岁那年,巴赫进入当地一所教堂附属的拉丁语学校读书。可以想象,巴赫的学习成绩是多么鹤立鸡群。由于家境不宽裕,巴赫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猾参加由学生组成的圣歌队,每逢各种节日庆典和婚丧嫁娶,这支圣歌队就去演唱赞美诗,当地居民看他们唱得好,都纷纷掏钱支持。巴赫童年时期的一部分学费就是这样挣来的。

巴赫的童年平淡而宁静,可惜这种宁静的生活时不时会被死亡一刀切断。在童年时期,巴赫经历了哥哥姐姐的死亡。死亡的突然降临,给巴赫的心灵留下巨大的阴影,也为他未来的音乐主题和风格埋下了伏笔。

1694年5月3日,死亡这一不速之客再一次来到了这个家,这一回,它把巴赫的母亲伊丽莎白带走了。这使年幼的巴赫受到沉重一击。他实在想不明白,人为什么会死?人死后真的去了天堂吗?

7个月后的1695年1月,巴赫的父亲安布罗修斯再次结婚。本希望这个家能够长期幸福地生活下去,谁想到婚后不到一个月安布罗修斯就因病死去了,留下新婚不久的续弦妻子和5个孩子。然而不幸还没有停止,没多久,巴赫的继母也去世了,9岁的巴赫和哥哥约翰·雅各变成了可怜的孤儿。

这接二连三的不幸,让巴赫感到特别的恐惧和迷茫,他无法解释为什么自己的命运跟别人是那样的不同,为什么别的孩子都父母双全,而他自己却父母双亡?巴赫形只影单,变得孤僻、内向和早熟。

3. 奥尔德鲁夫

好在大哥约翰·克里斯朵夫已经成年,并在奥尔德鲁夫城里当了管风琴手,可以收留这可怜的兄弟俩。

巴赫和哥哥约翰·雅各离开家乡爱森纳赫,徒步走到50公里外的奥尔德鲁夫。这是巴赫平生第一次出远门,沿途优美的风景让他大开眼界。通过这次远足,他迷上了徒步旅行,后来,他又做过好几次长途徒步旅行。

约翰·克里斯朵夫几年前就离开爱森纳赫,拜著名的管风琴家约翰·帕赫贝尔为师。如今他已经23岁,娶了一位牧师的女儿为妻。

约翰·克里斯朵夫挑起了照顾和教育弟弟的重担。他把巴赫送到奥尔德鲁夫拉丁文学校学习,这所学校创办于1642年,它是按新式教育方法兴办起来的,特别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所学校里,巴赫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神学课程。神学课的教材是《神学简明教程》,是维腾堡正统路德派神学家利昂纳德·胡特所写的。

在学校里,巴赫不仅各门功课成绩十分优秀,歌也唱得极其出色,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大家的鼓励使小巴赫对音乐的兴趣与日俱增。他跟着大哥勤学苦练,在各种乐器的演奏技艺方面都大有长进。尤其是那庞然大物的管风琴,对小巴赫的吸引力更大。大哥告诉他,被誉为“乐器之王”的管风琴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大型乐器,它既是一种管乐器,又是一种键盘乐器。它的内部构造非常复杂,它的发声系统是由一组一组的管子组成的,一个管子只能发出一个音,不像笛子那样所有的音律都从同一根管子里发出。管子的数量少则几十根,多则上千根,而且大小、形状、粗细、甚至材质都不一样。当空气穿过时,管子就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从最低音到最高音,都可以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管风琴的脚踏板也是用来发音的,每踏一下,就会发出一个比弹奏的音符略低一点的音,因此踏板就如同一个小型的键盘,负责升降音的演奏。管风琴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世纪。那时候,希腊和罗马人把它当做世俗乐器使用。当初管风琴和其他乐器一样,普遍为教会所排斥。到8世纪时,管风琴才重新在西方出现。由于管风琴的声音高亢厚实、音域宽广,一演奏起来,就好像一个管弦乐队,从14世纪起,它开始在教堂音乐中使用,渐渐被视为教会音乐的灵魂,而且在体积上也越来越巨型化。

巴赫越听越出神。通过大哥,他对管风琴家帕赫贝尔的作品熟悉了起来,帕赫贝尔对巴赫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个年代,印刷术还没有大规模普及,印刷成书的乐谱十分罕见,许多音乐家买不起乐谱,只好自己用手抄谱。大哥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曾抄垢位音乐大家的乐谱。约翰·克里斯朵夫把这些乐谱看得无比宝贵,不用的时候,总是把它们锁在书柜里,书柜前面还要加上一个铁丝护栏。巴赫好几次表示想看看里面的曲子,都被大哥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巴赫还小,还欣赏不了它们。

巴赫不服气。他下决心一定要偷偷把它们抄下来!每当有月亮的夜晚,他都蹑手蹑脚悄悄走到书柜跟前,把那些曲谱一页页卷成筒状,从铁丝护栏里小心钩出来。然后,他低头伏在那些小音符上,借着黯淡的月光把它们抄下来。他抄得小心翼翼,既要时刻留意每个音符的符值,还要注意经常出现的升降符号和小节线,抄完后还得小心地把曲谱送回去。整整花了6个月时间,小巴赫才把这些宝贝抄完。许多人认为巴赫晚年双目失明,都是他小时候在月光下抄谱,用眼过度造成的。

然而,有一天,他正专心致志地忙着,大哥克里斯朵夫突从天降,克里斯朵夫怒不可遏,将巴赫历尽千辛万苦才抄好的乐谱夺了过去!后来,直到哥哥去世,已经成名的巴赫才又重新得到了这些乐谱。

克里斯朵夫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出于嫉妒,他不能容忍这个还未成年的弟弟比自己优秀。

克里斯朵夫的粗暴,深深地伤害了巴赫那颗敏感细腻的心灵,巴赫无法想象,为什么最大的伤害会来自最亲的亲人?

转眼间5年过去了,巴赫也告别了童年时代,进入少年时代,他的身材日益长高,饭量日益变大,他练就了明亮而美妙的歌喉,唱女高音十分出色,他还能熟练弹奏小提琴、古钢琴和管风琴。在精神和人格上,他也日趋成熟。他觉得自己已经15岁了,可以摆脱大哥的严厉管制,自己独立谋生了。

4. 吕讷堡

1700年的一天,有个唱诗班领唱路过奥尔德鲁夫,巴赫从他那里打听到,吕讷堡米歇尔教堂所属学校的少年唱诗班正在招生。于是,他约上一个名叫乔治·艾德曼的好朋友,一起步行去350公里外的吕讷堡。米歇尔学校唱诗班的录用条件有两条:第一,他必须是穷人的孩子;第二,他必须高音唱得好。巴赫出身贫寒,无父无母,才华出众,两项条件同时具备,很顺利就被录取了。唱诗班孩子们的收入很少,但在那个时代,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能找到一个包吃包住的地方就很不错了。

吕讷堡是德国北部宗教歌唱音乐的中心,这里的童声唱诗班尤其著名。巴赫经常和同学们在节庆时走街串巷地演出,或者到居民的婚礼上进行表演,挣些零花钱。只是他那时已经进入变声期,到唱诗班不久,他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唱女高音了。而他的低音比较普通,于是他不再往歌唱方面发展,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演奏特别是管风琴的演奏上面。米歇尔学校有一座音乐图书馆,里面收藏了大量管风琴曲乐谱原稿。巴赫一头扎了进去,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前人的营养。其中法国作曲家库泊兰和吕利的作品对他影响最大。

除了在前人作品中深深钻研以外,巴赫还特别注重与管风琴大家的直接交流。过去,他只跟大哥约翰·克里斯朵夫学习过管风琴,但是管风琴演奏大家,他一个也不认识。在吕讷堡,他却认识了圣约翰教堂的管风琴师、著名演奏家和作曲家格奥尔格·伯姆。伯姆也是图林根人,跟巴赫一家交往甚密,他是一位才华出众、感情丰富、喜欢装饰、精通法国风格的人物。他的技巧、他的热情都使巴赫受益匪浅。出于对巴赫的爱护,他还把巴赫推荐给了自己的老师莱因肯。莱因肯是荷兰人,住在德国北部重镇汉堡,他是一位技巧精湛、当地知名的管风琴家兼作曲家。

1701年暑期,巴赫前去汉堡拜访莱因肯。由于没钱乘坐公共驿车,只好采取老办法,徒步前往。一路上他省吃俭用,晚上就睡在草堆或者人家的屋檐下面。终于,他来到了汉堡见到了莱因肯大师。莱因肯的演奏,催人泪下,特别是他演奏的《悲伤的古堡》。莱因肯在赞美歌中美妙的技巧变化给巴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次,巴赫还看到了歌剧作曲家莱因哈德·凯泽的歌剧,听到北日尔曼著名管风琴师文森·吕贝克的演奏。这些代表了德国北方音乐的最高水平的作曲家,都给巴赫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作品中的营养成分都被巴赫所吸收,成为他音乐风格中的一部分。

从汉堡到吕讷堡这段漫长的路,巴赫仍然要徒步走回去。由于路费花光了,他连着三天没有吃饭,只靠清水维持。翻过幽暗的山林,穿过绿色的草地,走过城镇那漫长的道路,这一天黄昏时,他走到一个小城,饿得实在走不动了。于是,他像平时一样,高声唱起了赞美诗。他那优美的嗓音,开始在夜晚的天空中飘荡起来。这时,他忽然看见有个东西落在他的眼前,他好奇地捡起来一看,是一个鲱鱼头。虽然饥肠辘辘,但巴赫仍然有些生气,把这种喂狗的东西给他吃,真是太过分了!他刚想把这个鱼头扔掉,却发现鱼嘴里塞着个东西,他赶紧掏出来一看,是一卷白纸,里面包着两个丹麦金币。借着路上微弱的星光,他看到纸上写着一行字:“谢谢你优美的赞美诗,上帝祝福你!”巴赫抬起头来,仔细打量每一扇窗户,想知道是谁发的善心,可是每一个窗口都紧紧关闭。看来,这个鱼头不是人给的,而是上帝给的!利用这两个金币,巴赫顺利地回到了吕讷堡。此后,鲱鱼就成了巴赫最喜欢的食物。

吕讷堡的3年,是巴赫一生中极为重要的3年,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巴赫完成了从一个音乐爱好者到一个音乐家的最起码准备工作。他在这里所学习、所领略到的一切,都将在未来的创作生涯中得到体现。

5. 魏玛

1702年复活节,17岁的巴赫以优异的成绩从米歇尔学校毕业了。如果他出身于富裕的家庭,就会有机会走一条常规道路,进入大学深造。然而他是一个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孤儿,他不能奢望更多,他必须尽快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自谋生路,而音乐,将成为他赖以谋生的唯一手艺。

1703年4月,巴赫来到魏玛。多年以前,巴赫的祖父克里斯朵夫也曾在魏玛当过乐师。

当时的魏玛只有5000人,是一个并不十分重要的小国家。由于统治者相对开明,在巴赫时代,魏玛已经开始具备文化名城的雏形,直到一百年后,歌德和席勒崛起,狂飙突进运动勃兴,魏玛终于成为“日耳曼的雅典”。魏玛的统治者名叫威廉·恩斯特,他既是公爵又是大主教,他住在威廉堡里面,对人民发号施令。

威廉·恩斯特在位45年。他上台后,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一方面他填平了祖先养熊消遣的坑洞用来种花,解散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剧团。他相信上帝,崇尚虔诚的仪式。他规定所有臣仆必须每天参加祈祷,还要轮流高声诵读《圣经》。

另一方面,威廉又是一位重视文化艺术的统治者,他酷爱音乐,供养着一个歌剧团。听过巴赫的演奏之后,他十分欣赏,决定留用这个年轻人。于是,巴赫平生第一次找到了工作:在威廉的兄弟那里当乐师,主要拉小提琴、管风琴,并任指挥,同时兼任填和秘书,他领的工资相当于一名普通的男仆。

魏玛宫廷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在这里,巴赫接触到一片从未接触过的新天地。在这里,他结识到以前闻所未闻的一些乐师。这些乐师的演奏风格丰富多样,他们既演奏德国的传统乐曲,又演奏法国的最新舞曲,甚至还有意大利歌剧……在刚刚开始职业音乐家生涯的时候结识这些人,无疑会对他日后的创作产生巨大影响。多种风格的撞击,多种色彩的融合,使巴赫博采众家之长,又超越众家之长,形成自己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魏玛,巴赫的最大收获是结识了一位名叫约翰·保罗·韦斯特霍夫的作曲家兼小提琴家。韦斯特霍夫曾漫游各地,经历复杂,见多识广,他是日耳曼复音风格的代表人物。他在小提琴这种以演奏单声部旋律见长的乐器上所作的多声部即兴演奏,使巴赫惊喜不已,原来小提琴还可以这样演奏,而且效果是这样精彩!通过向韦斯特霍夫的学习,巴赫掌握了双弦演奏法,这些技法后来都使他受益无穷。

在那个时代,乐师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充其量是一名奴仆,即使作为一名宫廷乐师也不例外。一直渴求自由与平等的巴赫,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待遇,只在魏玛待了几个月,他就告辞了。

6. 阿恩斯塔特

离开魏玛,巴赫去了只有4000人的阿恩斯塔特城,他准备到圣庞尼菲斯教堂自荐当管风琴师。

其实巴赫早就和圣庞尼菲斯教堂打过交道。当时教堂的管风琴出了毛病,刚刚进行过修理,巴赫过来帮忙检查维修质量。巴赫在管风琴演奏和维修方面表现出的杰出才能,给教堂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巴赫对这架性能良好的管风琴也是情有独钟、念念不忘。

1703年7月13日,巴赫登台进行了管风琴表演。巴赫的弹奏,让听众们无不赞叹。教堂立刻和巴赫签订了一份合约。作为乐师,巴赫获得的待遇十分丰厚,在当时的阿恩斯塔特前所未有。

7月14日,巴赫作为阿恩斯塔特的新任管风琴师正式上任。他的工作任务并不重,只是工作界限不明,他要为礼拜一、礼拜四的祈祷会演奏,为礼拜日的集体敬拜演奏两小时,此外,他还负责一个古典文科中学的小唱诗班,唱诗班的成员都是拉丁文学校的学生。

工作之余,巴赫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音乐上面。教堂里的这架无与伦比的管风琴有两排键和16个音栓,表现十分出色,它使巴赫如鱼得水,由于它,巴赫本已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艺更加高明。坐在管风琴前,他的每一根手指头都灵巧自如,音乐的准确性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巴赫之前,即使全欧洲最伟大的键盘乐手都很少使用大拇指。巴赫却独辟蹊径,发明了一套方便的弹奏方式,可以轻轻松松地使用每一根手指。他的手指轻柔敏捷,以至于根本看不到它们在动,只能看见手指的前半部分在动;即使弹最强音时,手部也保持原状。巴赫还能以双脚踏脚键盘,他弹出的许多音符,那些高明的乐师即使用双手也弹不出来。巴赫不仅通晓管风琴的弹奏,还能以高超的技巧将各个音栓串联使用,让每个音栓的音色发挥到极致。在阿恩斯塔特,巴赫演奏管风琴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很快跻身于德国演奏名家的行列。

在演奏之余,巴赫也把大量时间用于作曲上面。他为耶稣复活节创作的“康塔吮(声乐套曲)《你不要把我的灵魂抛弃在地狱里》,独树一帜,风格鲜明。其中表现出的戏剧性是以前的宗教音乐中所没有的。音乐中耶稣受难的形象,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一阶段,巴赫还创作了古钢琴曲《为送别亲爱的哥哥而作的随想曲》,这是一部标题性的音乐,一共四段,真挚朴实、情感细腻,生动地描绘了众亲友对哥哥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巴赫是一位极富创造性的音乐家,他不满足于一成不变的曲目、仪式和演奏方式,在演奏中,他总是急于把法国和意大利音乐中经常用的新鲜花样使出来。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