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2、我拍片不为得奖,为赚钱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缜密的市场分析

1895年,电影在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诞生。在中国,电影首先选择了在上海这块相对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而正是这个时期,“邵氏兄弟”的前身“天一影片公司”在上海成立。从那时起,上海在电影业上的统治地位一直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

邵逸夫认为,电影事业是一个离不开资本经济的产业,它的发展壮大必须是在一个稳定的、自由的、有潜力的地方进行,而这个地方便是香港。环视中国大陆周边,台湾虽然同样也是个人口众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但由于长期受到日本残酷的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电影事业要想得到自由发展真的是难上加难。于是在1957年,邵逸夫毅然地选择在香港成立邵氏电影公司。

根据分析,邵逸夫得出结论:中国在海外的侨民数量已经是世界少见的,而由于东南亚离中国大陆最近,那里的侨胞数量最多,也最集中。尽管地大人多,然而由于当地的经济政治原因,东南亚地区的电影市场十分封闭。除了新加坡有几家像样的电影院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一年能看上一部电影就已经是十分奢侈的了。

与此相反,香港经济发达,但由于受到地区面积和人口的限制,结果众多的电影公司为了自己微薄的利润相互厮杀。想到刚刚成立的邵氏公司实力还不够雄厚,在香港市场的占有率又不高,邵逸夫把放映市场放在了东南亚。新加坡建造的邵氏影城便是邵氏在东南亚的大本营。这里的发行放映和香港的制片活动相互支持,邵氏的很多电影在这里受到众多华侨的热烈欢迎,高额的票房便不在话下。

商业上的成功,一定要靠精准的市场判断为基础。当事人对整个行业与市场的理解和分析,必须要有前瞻性,才能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方向对路,获得较高的收益。邵逸夫从小接触电影,对这个行业形成了独到的认识,所以他在香港、东南亚市场赢得了先机、获得了成功。

高跟鞋的比喻

邵逸夫从不避讳自己对于赚钱的需要:“我拍片不是为了得奖,而是要赚钱的”。他曾将自己的经营之道比作女士选择高跟鞋,一会儿粗跟,一会儿细跟,美与丑的取舍只在于是否合时宜。

为此,邵逸夫适时地开创了商业电视台黄金模式:一是仿效西方管理制度,建立一条龙机制;二是创办无线艺人班。一条龙机制开创了tvb电视剧的核心竞争力:从资金注入、编剧、演员,再到拍摄乃至播放全都一手包办,然后把音像制品的版权销售给海外。自给自足的自拍剧机制逐渐成熟并发挥功效,但艺人必须要忍受低廉的工资和长期合约。

对此,电视业资深人士韩澄宇说:“20世纪80年代,是个只有电视一种媒介形式的时代,艺人必须要依附于电视的光环。无限制把人力的成本降到最低,盈利能力才能增强。”

无论是电影上的成功,还是电视经营上的胜利,都离不开邵逸夫市场化的经营思维。不过分追求名气等虚无的东西,从一开始就瞄准市场卖点,直接奔着盈利的目标去,这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邵逸夫的投资都会有很好的盈利水平。即使出现失误,但因有盈利的强烈追求,反而能很快地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为下一次的胜利打好基础。这就是邵逸夫真正厉害的地方。

创富经 把赚钱作为第一目标

邵逸夫认为:“做生意和指挥作战一样,需要审时度势,才能把握时机。”审时度势,主要是要求人们认清客观形势,明察事物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时机。

目前,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千变万化,充满生机,做生意永远不要怨天尤人,抱怨市场不好,真正要反思的是我们的商业头脑、商业眼光。做生意要抛弃面子,想发财要不怕羞,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只要能赚到钱,丝毫不受世俗观念的约束。什么生意都可以做,什么钱都可以赚,只要有钱赚,就是一门好买卖。做生意不应该有禁忌,不能给自己预先设定行业。

现实社会中,有的人做生意很挑剔,这也不做,那也不做,到头来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最终一事无成。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做生意,首先要有商业头脑、市场意识,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市场。如果你顾虑重重,则先要解放思想。要大胆想、大胆做,突破禁忌,就会发现遍地都是财富。市场永远是充满活力的,只要我们换个思路想问题,大胆尝试,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体察商业世界中的人情冷暖,感悟、把握商业的真谛。

商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思想开放,能够灵活适应形势变化,从中发现并把握商机。在经济全球化、资讯网络化时代,一个商人应该追随着市场的趋势去赢利。如果抱着种种禁忌不放,对商人来说不但是可怜、可悲的,更是很危险的。

邵逸夫从一开始就朝着赚钱的目标而去,这一点让他比众多同行显得更加纯粹。也正是这份纯粹,让他在经营过程中少了许多牵绊和掣肘,反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很早就步入了收获的季节。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