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十章 “世界船王”包玉刚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海龙王”鏖战香江

他是一位叱咤政商两界的风云人物,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海陆空“三军总司令”;他作风豪爽,结交遍天下;他频频奔走于中港英之间,为香港前途问题进行斡旋,并参与起草《基本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这就是雄踞世界十大船王之首,号称“海龙王”的包玉刚。

包玉刚,世界上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12位华人富豪之一,世人公推的华人世界船王,第一个进入英资汇丰银行的华人董事。英女王封他为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巴西总统、日本天皇都曾授予他高级勋章。

对于包玉刚来说,他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私交甚密,不但可以随时通电话,而且还能自由出入唐宁街五号的首相官邸;他的电话可以直接通到白宫,随时与美国总统对话;他每出访一个国家,该国的首脑或政府要员都要同他会面,并听取他对该国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分析。

在包玉刚盛名的背后,是一部白手起家的创业史,他的成功历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骄傲、热血沸腾,也足以令每一个外国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美国《财富》和《新闻周刊》两杂志分别称包玉刚为“海上的统治者”和“海上之王”。沸腾的事业,终于使包玉刚誉满天下,而包玉刚也终于实现了自己毕生的理想。

档案

中文名:包玉刚

出生地:浙江宁波镇海庄市乡钟包村

生卒年月:1918年10月13日--1991年9月23日

毕业院校:小学毕业

主要成就:雄踞世界十大船王之首

年谱

1918年10月,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庄市乡钟包村。

1926年9月,在叶氏中兴学校入学。

1931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汉口跟父亲学做生意。

1938年,到上海加入了中央信托局。

1942年,任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保险部主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

1945年,就任上海市银行营业部经理和副总经理。

1948年,移居香港。此后,从事与内地的进出口贸易。

1955年,买下第一艘英国造旧船,创建了环球航运公司。

1965年,获得了亚洲航运业的控股权和国际石油海运市场中可观的份额。

1966年,创办了环球海员训练学校。

1973年,环球集团签订了第一百五十艘新造货船订购合同。

1974年,他的第一百艘新造油轮也交货了,环球航运集团船总吨位超过了1000万载重吨。

1976年,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1978年,自己的海上王国达到了顶峰,稳坐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香港十大财团之一,创立了“环球航运集团”。

1991年,病逝于香港寓所。

1、“行船跑马三分险”

与海结缘

诸多的华人企业家中,从事海运的可谓少之又少,毕竟中国不是海的国度,在陆地上生长出来的人,喜欢土地那种厚实、安稳的感觉,提到大海,第一个感觉就是波诡云谲,难以捉摸,本来商海就更变化莫测了,更何况是海上商战,其中的变数谁也无法预料,有“人和”已经难能可贵,更何况还得看老天的脸色,可是竟真的有这样的冒险家、这样的成功者,而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华人船王——包玉刚!

1918年,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他给刚刚出生的次子取名“起然”,表字“玉刚”。“起”字是包家的辈号,有“永不停顿”之意,“然”字通“燃”,表示火在燃烧,寓意小家伙像一团火那样越烧越旺,“玉刚”则寓意孩子长大成人后洁身自爱,刚直不阿。

包兆龙尽管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宁波帮。包玉刚家所在的村落,离海不远,但自从跟其父到镇海后,他念念不忘那无边的大海和海上的商船,他上学时最喜欢的就是去看海,去看船,似乎广阔的大海里寄托了他一生的梦想。

看到背后的机会

13岁那年,父亲送包玉刚到上海求学。到上海不久包玉刚就一头扎进吴淞船舶学校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后,又辗转到了重庆。在这里,包玉刚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7年短短的时间里,包玉刚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前面的路途可谓一帆风顺。

1949年3月,已在上海市银行任副总经理的包玉刚,向时任上海市长的吴国桢请辞,携妻女来到香港。此前,包玉刚的父亲包兆龙已于1948年下半年卖掉了民丰造纸厂,偕同家人先期从上海来到香港。

正是这次香港之行,包玉刚迎来他人生的重要转折。

初到香港,家人团聚,包玉刚心中十分喜悦,但很快便有“一种被流放的感觉”,因为发现“已没有机会回去了”。行走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包玉刚不得不从长计议。他曾想到过自己擅长的“银行业”,但香港银行业早已被汇丰、渣打和大通三大英资银行垄断,中国人很难迈进大门。

以后干什么呢?包兆龙倾向经营房地产,他是个老式的商人,相信“无地不富”是真理。可包玉刚却以自己的眼光,认为当时香港房地产业坐收地租,是保守的投资,去炒地皮,万一被人吃掉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1954年,包玉刚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搞航运,对船生意一无所知的包玉刚的提议也招来全家人的反对,因为航运业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业。母亲劝他,“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把全部资产都当成赌注,稍有不慎,就会破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竞争相当激烈,而包玉刚对航运完全是门外汉,凭什么经营航运?但包玉刚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

“香港有极好的港口,而且是个自由港,经营航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包玉刚看到的是背后的机会,他又对父亲说:“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范围涉及财物、科技、保险、经济、政治、贸易,几乎无所不包!”这也就是说,航运业如果时局太平,可用来赚钱;一旦风云变幻,则可一走了之。

1955年春节后,父亲包兆龙终于同意他去订购第一条船。包玉刚终于可以一圆自己的海上之梦了!虽然这个路程十分艰难,而当时他已经37岁。

创富经 苦难的生活是最好的锻炼

许多商人成功之前,往往是最贫困的人,一无所有。他们在生活中遭受了非人的困苦,对“贫穷”有了切身体会,而后义无反顾的投身商海,力图摆脱贫困的命运和生存的压力。一无所有,既让他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也造就了他们的自立精神。

包玉刚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这种过程离不开志向、知识与恒心。其实,这是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商人成功的秘诀。

比如,英皇钟表集团主席杨受成,也是自立自强的典范。12岁那年,他目睹了父亲一夜间倾家荡产的惨景。当时,债主临门,一家人受尽了百般羞辱。这件事使杨受成一下子长大了,也懂事了,他立志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替父亲争口气。中学还没毕业,杨受成就帮助父亲做生意,走上了经商之路,并摸索出一套赚钱的绝技。

无数商人的创业故事,都印证了确立志向、学习专业知识经验,进而持之以恒的成功路径,是不可逾越的。概括起来,经商的过程中要有这样的认识:

(1)一无所有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放手一搏的时刻

许多人选择创业、经商,最初的动力来自于生存压力,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握未来的生活,所以义无反顾地投身商海。因此,生活中一无所有,甚至面临巨大生活压力的时候,完全可以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冷静下来分析对策,会找到一条生路。

(2)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多数人的人生目标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包括对财富、社会地位的渴求和“实现自我”。很可惜,许多人在生活压力面前,抛弃了曾经的激情,甚至自暴自弃。事实上,人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只要你不放弃,没有人可以逼迫你妥协。因此,到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都要对财富抱有一份渴望,并尽早付诸行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