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十三章 宗教·文化斗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始人发觉人死断气,“气或灵魂”出窍,人便死了,推及动物和自然界都如此。“万物有灵论”即成原始宗教,灵魂似乎由梦得以证实,灵魂离开载体成了游魂永远不死,并能行善作恶,人敬为神灵,神灵主宰这大千世界。自然界有万物,便形成了多神教,多神教后来又发展成一神教。

贫穷的巴勒斯坦,荒芜的阿拉伯沙漠、世界屋瘠南麓高寒缺氧的尼泊尔分别产生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2世纪以来这些后进地区的宗教向文明地区传播。文明地区正好处在第一次浪潮农业革命的强弩之末。疆域不能再扩大,森林资源枯竭,能源渐趋短缺,人们开始否定浪费物质财富为荣的审美观,肯定以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追求心灵充实,才是高尚的生活方式。故对纯朴而不带铜臭的后进地区的宗教产生极大兴趣。

中世纪物资匮乏,时间有余。罗马帝国末期每年有半年的节假,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亦短。法国农民冬天有3个月不干活,夏天的节假也名目繁多。冬季更长的德国、英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休闲时间就更多了。中世纪时人们认为,在不该干活的时候去干活是大罪过。此外,王侯贵族、僧侣修士、弄臣优伶也不事生产。

有些人用大量时间来思考,其中“死后”和“来世”便是个重要课题。神秘厌世的宗教被一再研究和阐释。宗教本是主观的,信众一广就社会化和组织化了,也更具有强制力,即宗教主观推广为社会主观,势力更为强大,迫使人们接受这种主观,并排斥乃至镇压异端的主观。

中世纪的宗教很注意营造一种氛围。基督教用拉丁语作祈祷,伊斯兰教、佛教的诵经,并不在乎人们懂得多少经文,而这些抑扬顿挫的语言,配合着庄严的音乐、灯烛的明灭、服饰的整肃、香烟的缭绕……。使人们进入一种与尘世迥然不同的意境,以达到震慑或笼络人们的目的。

教堂、寺庙、清真寺的建筑设计,都不考虑双向、多向讨论交流的功能,教堂的设计是为了使布道者和唱诗产生共鸣和袅袅余音,穹顶高高在上,穹顶、墙体、窗户雕刻或描绘有天堂和地狱的景象,光线从天而降,朦胧中使人产生憧憬敬畏、天高难问的感觉。寺庙和清真寺设计考虑都是从人们顶礼膜拜神祗出发的。

中世纪,世界不存在具有国土和成文法的近代概念上的“国家”。却有基督教圈、伊斯兰教圈、佛教圈这种具有共同社会主观思想圈相维系的,依靠人为统治权管理的领地。中世纪反理智的宗教形而上学地空谈心性使科技滞后,物质财富生产难以扩大,使这个社会不得不走向崩溃。

中世纪的生产力有三次大的起伏:

1.9世纪上升到12世纪达到顶点,15世纪降到最低点;

2.15世纪中上升到16世纪末达到顶点,18世纪中完结;

3.18世纪中叶又开始发展。

12世纪是中世纪文化鼎盛时期,法意德英的骑士们一次又一次组织十字军远征,大教堂一座接一座建成。教皇的权力达到顶点。教会注重物欲和世俗权力的理性主义倾向出现。即走向了不关心物质财富、排斥理智主义的中世纪精神的反面。

基督教借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作为它的哲学基础。柏拉图的《理想图》里说恶人将下地狱,好人会升天堂,这是世人对此想法的典型表述。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观察到自然界,动物吃植物,猛兽吃兔子,人吃谷物和家畜,悟出造物主为每件事物都安排了目的。后来也有人说,目的论既预定了上帝,也可推翻那个上帝,以人来取而代之,亦即鲍狄埃所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与出世的佛教比较,基督教是入世的。它要人为善,犯了错只要忏悔便可救赎,信教的人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的选民解救了自己,还有责任解救全人类。中世纪的基督教会,是与世俗权威并立的另一个权威。这个权威主要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教廷发动和组织的十字军也可看出其政治上的强悍。

欧洲城市兴起,王权上升,民族意识的觉醒,对教会的荒婬腐败不能忍受。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三者几乎同时发生。民族国家摆脱了教廷控制,摆脱了僵死的经院哲学;希腊的乐天,罗马的共和再次得到世人的肯定;世界一体、地质演变、物竞天择使人们怀疑《圣经》的话句句是真理。教会对地产的掠夺,对百姓的奴役,它鼓吹不义战争的大屠杀,它导演愚弄世人对圣者遗骨的崇拜,宗教裁判所的火刑,出卖赎罪券,它那森严门禁之内的无耻的寻欢作乐……。到了被一一清算的时候。

然而,教会在黑暗的中世纪也有些功绩。它是这一时期教育事业的组织者和保护者,也是惟一的学术研究中心。欧洲最早的大学、中学和医院都是教会办的。教会的经院哲学研究,毕竟也是一种心智活动。教会也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文献,使古代文明得以承传。西方至今不愿放弃基督教宣扬的真和美,至于善,那就留给上帝掌握好了。

1871年到1872年冬,俾斯麦为了强化自己在国内的地位,他痛下决心以反对教权主义为由,向主张天主教的“教皇无谬误说”那一派开刀。这一举措受到进步自由党的支持,这个党的鲁道夫·费舍夫在1873年竞选演说中说,普鲁士正经历着一场世界观的大搏斗,这是一场“文化斗争”。这声牌子并不合俾斯麦要搞整人陰谋的实际。但它深受俾斯麦的欢迎。俾斯麦指使法尔克,加强国家对教会的管束。1872年2月,法尔克提交了一份国家对学校监督的法律草案。普鲁士上议院大多表示反对,连罗恩都是勉强赞成。俾斯麦通过的此法案,即是所谓《五月法令》。人们说,强行通过法案是文化斗争的首战。受威尔夫基金资助的报刊说,法案在对梵蒂冈教皇提出警告后,将会有“结婚手续由教堂改至民政局办理”,“向教会办事业课以重税”,“限制耶稣会等跨国教会机构”等等。

普鲁士许多人拥护向天主教神父开战,这正中俾斯麦下怀。1872年5月14日,俾斯麦在帝国国会演说,在攻击一通罗马教皇后说道:“我们不会去卡诺莎,肉体灵魂都不会去!”

但是,国际社会认为,俾斯麦攻击教皇,不利于统一,会制造分裂。他低估了教会的势力,他可能认为自己比教皇高明,更无谬误,所以他不能容忍欧洲有两个无谬误的人。这是俾斯麦这个聪明人,在干蠢事。事实正是如此。当局的暗探监视教师并迫害神甫,反而使德意志的天主教徒心向罗马。大选中这些人一致投中央党和温德霍斯特的票。俾斯麦还不想回头,他变本加厉地命令法尔克逮捕科隆和波森的大主教,外加这两个主教管区的所有主教,撤消1300个教区的教士。1874年1月,帝国国会选举,中央党的席位由63席猛增至91席!

1872年9月日至512日,奥皇和新任外交大臣安德拉西、沙皇和戈尔查科夫与威廉一世、俾斯麦在柏林聚首。国外报刊评论说,欧洲三帝会晤,标志着新的神圣同盟在意识形态上把欧洲大陆划为东方和西方。

10月,俾斯麦收到德国驻巴黎大使发来的报告,报告认为梯也尔提倡共和,不适合当法国首脑。俾斯麦的看法恰恰相反。这位驻法大使,即是前普鲁士驻梵蒂冈公使阿尼姆。阿尼姆1824年生于波美拉尼亚一个大容克家族,他家与俾斯麦妹夫是远亲,他本人又是俾斯麦在亚琛时那位厚道的上级阿尼姆—博伊岑堡的女婿。1862年,俾斯麦访问伦敦的随行人员中就有这位小阿尼姆。

10月底,阿尼姆突然回到柏林,直接跑到威廉皇帝那儿阐述自己的外交观点。并用明码电报公开主张普鲁士干预恢复法国君主制。同时,阿尼姆还与俾斯麦的老政敌曼托菲尔相勾结。曼托菲尔倒是对阿尼姆不感兴趣,他将阿尼姆拜访之事写信告诉了俾斯麦。

1873年5月,梯也尔下台,麦克马洪元帅当选为总统。8月南锡主教发表公开信,要求信徒们为斯特拉斯堡和梅斯的回归祈祷。接着5个法国主教发表讲话,号召人们支持阿尔萨斯—洛林天主教徒反对法尔克的“文化斗争”。威廉一世受惊了,他马上认为俾斯麦有理,阿尼姆的话听不得。1874年2月,阿尼姆被改派为驻君士坦丁堡大使。

1874年4月,阿尼姆回乡度假。维也纳和南德一些报纸发表了阿尼姆提供的一些材料。它们议论了普鲁士和罗马教廷冲突的由来。5月15日,威廉一世在俾斯麦的要求下,让阿尼姆停职接受审查。6月中旬,新任驻法大使报告阿尼姆私自取走了86份外交文件。阿尼姆发表声明说,取走文件是为了应付俾斯麦的攻击。7月7日,俾斯麦到巴伐利亚基辛根疗养。他每天乘马车往返疗养院和温泉。

7月13日,他照常行驶在萨勒河右岸。当他脱帽对一些向他致敬的行人答礼时,箍桶匠学徒库尔曼,用手槍行刺,他的右手被子弹擦伤。库尔曼是天主教青年会的成员,他说俾斯麦反天主教迫害神甫,他要为他们报仇。俾斯麦再次遇刺脱险,又激起了深信宿命论的威廉一世的感动和柏林民众的爱戴。俾斯麦乘机要求:为了国家的安全,立即对阿尼姆进行刑事追究。

10月5日,阿尼姆被捕入狱。阿尼姆是柏林名门望族,本人也讨人喜欢。国内外认为工作失误,政见不同,不等于吃里扒外,投敌叛国,人们认为俾斯麦此举是卑鄙的。

12月9日,阿尼姆一案开庭审讯,审讯进行了十天,阿尼姆被判处监禁三个月。阿尼姆曾匿名发表小册子《无中生有》为自己辩护。官司又纠缠了两年,最后他被缺席判处五年劳役。1881年阿尼姆死于法国。

1875年4月上旬,科隆报纸报道,法国、梵蒂冈、奥地利、意大利正在相互勾结,妄图组成一个天主教国家同盟来对付新教的德国。4月8日,柏林《邮报》刊登了俾斯麦炮制的一篇文章 《战争在望》。文章说,法国在迅速重新武装,德法战争迟早又会打起来。帝国并不因为“文化斗争”而四分五裂。4月21日,又发生了一件火上加油的事。那位曾代表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奥尔米茨和约的前首相拉多维茨的公子小拉多维茨,在英国驻柏林大使馆的晚宴上酒后狂言说,若法国想复仇,德国将打它个措手不及。欧洲各报马上详加报道了这小酒疯子的一席话。国内外报刊为德国军国主义叫嚣者勾勒出一副战争贩子的丑恶面目。

5月10日,沙皇和戈尔查科夫作为各大国的代表来到柏林。戈尔查科夫要求俾斯麦保证,永远不对法国发动战争。俾斯麦强忍凌辱做了口头保证。心里想着,来日一定得报戈尔查科夫这一箭之仇。

俾斯麦唐·吉诃德式的对文化的斗争,使教会矛盾升级到“国际化”;对阿尼姆不宽容的落井下石,使原本疏远了他的容克们更加寒心齿冷,俾斯麦众叛亲离了;想显示实力,招致英俄两大国的敌意。国内外都认为俾斯麦理应完蛋了。6月,人们得知俾斯麦留任,只是威廉一世同意他长期休养。5日,俾斯麦到瓦尔青庄园去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