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世界,弱肉强食;人的社会,强者生存。身处狼群世界,若徒有一颗绵羊的玻璃心,迟早要成为别人的猎物。邓 文迪向世人证明,她决不会甘于成为他人垂涎欲滴的“战利品”。有人说:“狼吃肉,狗吃屎。骂邓 文迪的人都是出于羡慕嫉妒恨的心理。”面对争议,邓 文迪只是淡淡地说:“你要整天在意别人说什么,那就什么都别做了”。
1968年,默多克正在收购伦敦《世界新闻》的时候,他未来的妻子邓 文迪才刚刚在地球的另一边出生。由于全家搬迁,邓 文迪从小生活在徐州,顺理成章地成了苏北人。
“苏北人”这个词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在字典中释义为那些面色红润、强壮、来自中国江 苏北部的人。在旧社会,众人皆知,烙印在这些人身上的形容词通常是爽朗的、正直的、笨拙的。而另一层意思则是指,他们总不那么受人待见。当时有一种恶毒的说法是“谁娶苏北女人为妻都不好意思说出去,因为这些人就是用来垫底的”。
或许正因为不甘被垫底,邓 文迪让自己像火箭一样,从一个遥远、朴素的生活地,发射到了大西洋彼岸的庞大家族企业中,并在而立之年顺利完成这一跨越。这次以中国为起点的跨越,在邓 文迪的人生字典中更像是一次冒险的“大跃进”。
2007年学习 雷锋日那天,邓 文迪回到了江 苏老家,与她的老友、恩师共进晚餐。席间有人建议为这件“成功的中国出口品”举杯。
“cheers!为了文迪,干了!”现场气氛非常愉悦,每个人都眉开眼笑。而所谓的“出口品”指的就是邓 文迪。几年过去,在大部分人眼里,她已经成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商品。
的确,当时她只有39岁,对于一个成熟女 人来说,这正是一个不早不晚的好光景,何况这数字几乎是她丈夫年龄的1/2。对于默多克这位拥有价值700亿美元却随时可能面临崩塌的传媒帝国的大享来说,这位两个潜在继承者之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时的邓 文迪深陷曲折复杂的继承权战役中,与西方庞大的父权体系进行着一场博弈。一时间,是是非非,甚嚣尘上。
※ 她是中国的贝基?夏普吗?
贝基?夏普(becky sharp)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塑造的一位家庭女教师,其个性鲜明、才华横溢、自信、坚强、果敢、情商超高,智慧惊人。同时,她也被看做是为了挤入上流社会不择手段、攫取名利的典型人物。在很多人眼中,邓 文迪成了中国版的贝基?夏普。
默多克会这样认为吗?当然不会!
作为超级大亨,默多克同样有敏锐的洞察力,精明、冷漠,他才不会“鬼迷心窍”。事实上,邓 文迪在西方社会惹起的争议从未休止过,甚至有杂志毫不留情地报道:“她是个善于玩陰谋的迷人的东方女性,偷走了帝国里愚蠢老男人的心以及他全部的钱!”类似这种质疑的论调不绝于耳。相反,也有人认为,唯有邓 文迪才能使这个身处统治王朝末期、日渐衰老的“大boss”返老还童。熟悉邓 文迪的美国朋友这样形容她:“自从结识了文迪,我比以前愉快、轻松多了,与她相处和谐得像一个整体,我们是彼此的知己。”
西方一些不了解中国的新闻媒体,还将邓 文迪的成就归功于非比寻常的关系网络,殊不知家境普通的她在中国并不是一位能呼风唤雨的人,直到青年时代都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也正是这样一位平凡的女子,让倾心于她的默多克斥资500万美元,为她购得紫禁城脚下的一座四合院。
就这样,十几年前看似应该不会是什么大人物的人,成了饱受争议的“话题女王”。
※ 重要的是你理解她的方式
后来,久居异国的邓 文迪之所以在中国也颇有名气,大多也是以一个权势地位极高的西方大佬太太的身份被关注,只不过她的中文和英文一样流利。她每次回国都扮演着默多克帝国“外交 官”的角色,向中国人发送名片,上面清晰、简洁地印着“文迪?邓 ?默多克,新闻集团 ”。可她带给中国的信息却没如此简单。传媒学院、新闻学院的大学生疯狂地讨论着来自默多克新闻帝国太太的是与非。有说她是巾帼枭雄的,有说她丢中国女人脸的。这些信息在默多克心中并没有太大价值。曾有中国区的高层当着默多克的面,含带谩骂之词鄙视邓 文迪:“她已经二十多年不在中国生活,她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了解中国市场,事实并非如此。”不会中文的默多克完全听不懂这些带刺的评论,或者说,他根本不需要通过“外人”了解他钦点的这位“外交 官”。
从普通到盛名,短时间内太多事情发生巨大改变,总会让人有不安全感。在这场至今都未画上休止符的争议大战中,力挺邓 文迪的粉丝会关心她是否能及时“掐醒”自己,时刻保持最初的清醒头脑,而讨厌她的人则个个佯装很懂邓 文迪的心机和手段,玩命般地抨击她。
站在自己的立场想方设法“理解”成功人士,是非成功人士的通病。不管你称赞她还是骂她,都不能对邓 文迪构成威胁。你站在原地看风景,看风景的人早已奔赴下一站旅程。其实,在这片风景中,邓 文迪是什么样的姿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理解她的方式。争议再多,你心中理解的她是什么样,她就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