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境内的当地人办丧事,很是奇怪:别处地方都用黑棺材,这里单单用红棺材。如果想问个究竟,稍微年长的人就会讲出一个饶有趣味而又含意隽永的故事:
县城南边那匹山岭背后,有个杨家坡,是古来出人才的地方。慈禧太后掌朝时,因“颐和园”题字名扬四海的严寅亮,就生长在那里。不知是哪朝哪代,那里曾出了个姓曹的状元。
这曹状元金科高中,皇上在文德殿设宴召见他。问到他的家境,他随口答道:“千柱落脚,万马归槽,七十人煮饭,八十人挑水,白日千人叩首,夜 里万盏明灯,三只盐船下河,如有一只不到,就要打淡!”
皇帝听了,不由大吃一惊。心中暗想:此人才华冠世,家业宏隆,八方归心,养着千军万马,将来岂不谋朝夺位?须得趁早解除这心腹大患!顿时生了杀意,谈话间借机发作,加上个欺君罔上、图谋不轨的罪名,推出午门斩了。还 暗地委派钦差,限期明察暗访,务必斩草除根。又密令兵部,在御林军中点出步骑精兵各三万,待命出征,剿灭“叛逆”。
钦差马不停蹄,星夜 赶往思南府,一路明察暗访,来到印江县,找到了杨家坡。放眼望去,真个是山明水秀,松柏成荫,半山一弯平地,住着一小寨人家,荷塘翠竹,鸟语花香,确实是块好地方。走近前去,问起曹秀才,乡民指着山坳上一幢孤单小屋说:那里便是他家。
顺着行人不绝的石级大路,一步步爬上去,越近越看得清了,原来是一间三柱二瓜硬穿硬斗破房子,顶上盖着几层灰中带黑的黄茅草,四周高高矮矮夹满高粱杆、苞谷秆儿——说是“千柱落脚”,倒也有点意思!来到屋檐下,脚边蚂蚁成群,牵麻吊线,来来往往——啊,莫非这就叫“万马归槽”?正在狐疑,柴门里走出个衣衫破旧、白发苍苍的黑瘦老汉,见了几个客官,连忙请坐。钦差往屋里一看,四壁空空荡荡,灶门前坐着个瞎老婆子,正摸起吹火筒准备燃火。
钦差见这个穷相,没肯进屋,站在外面和老汉攀谈起来:
“老者可是姓曹?”
“正是。”
“家中几口?”
“除了这老伴,还 有个儿子。”
“在哪里干事?”
“进京赶考去了。”
钦差已情知不妙,,暗地叫声“坏了!”又问:“老人家高寿?”
“空长八十了。”
“老妈妈呢?”
“七十出头。”
“啊呀呀——这个……你家可有盐船?”
“唉!油灯都点不上,哪来什么盐船,养得三只鸭子,靠它生蛋换盐巴,一只不争气,就要打淡!”
钦差张着口,半天说不出话。盯住山路上一步一躬地登上来,走下去的过路人,心中渐渐明白:这便是“白日千人叩首”了;等到夜 晚,家中黑灯瞎火,对着一轮明月,满天星斗,岂不恰是“万盏明灯”?罢,罢罢,曹状元啊,你死得好冤枉!急忙辞别老汉,回京禀报。
皇帝听钦差奏过实情,当胸一掌,唉——错斩栋梁材,悔之晚矣!他担心滥杀无辜,臣民离心,怎能坐稳江山?沉思半晌,作令将他的御用朱棺赐与曹状元,大开丧门,发送回乡安葬。并赐父母双亲若干金银财宝,令地方官府常年奉养,百年归天之日,仍制红棺木送终。
印江人民把这回事,不知是引以自豪,还 是想作为千古教训,总之,从此兴起了埋红棺材的风俗,代代相传,至今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