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字文宝,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父耕母织,经济虽然不甚宽裕,却还能吃不愁,穿不缺,日子过得去。父母见孙敬自幼聪明机灵,便供他读书。约在孙 敬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去世了,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但他的母亲见儿子学习刻苦,不忍心让儿子中途辍学,便节衣缩食,继续供孙敬读书。然而孙敬为了减轻母亲 的压力,有一天竞决定不去念书了。
母亲知道后,哭着批评他说:“你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人都不曾念书。过年过节,连个供奉的牌位(即上辈 死后,后辈写上名字进行祭祀的木牌)都得花钱求人去写,可知不识字该有多难!到你这一辈,我和你爹省吃俭用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能光宗耀祖。现在,你爹去 世了,家中生活是很困难,可再紧娘也没说不供你读书呀!有难我去做,有苦我去吃,一心只想要你读好书就行了。可今日,你连个招呼也不打,就自行弃学了,你 太叫当娘的伤心了!”
孙敬一下扑到母亲怀中,哭着说:“娘,几个月来,父亲重病卧床,你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家里地里就你一个人,折腾 得头发都白了。每想到这些,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痛,怎么忍心看着你继续劳累下去呢?不过,孩儿请母亲放心,我虽然不去上学了,书还是要继续读下去的,我可以 白天帮你干活,晚上读书。这样,读书干活两不误,不是更好吗?”
母亲听了,越发感到伤心地说:“好懂事的孩子!不过,你的一片孝心娘领了,可学还得去上,因为在家自己学和在学堂跟着老师学毕竟不一样啊!”
孙敬见母亲执意让自己上学,也就没有再固执己见。不过,为了不辜负母亲的良苦用心,他便加倍努力,刻苦学习,晨夕不止,昼夜不停。母亲见他每天学到更深夜半不休息,便常常走来逼着他去睡觉,可他总是说:“再学一会儿!”
这 一天,他又学到半夜,母亲走来说:“到时候了,该睡去了!”可孙敬又说:“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母亲又来催他去睡,然而走到孙敬房中一看,孙敬已趴 在桌子上睡着了。母亲非常心疼,不忍心叫醒他,又怕他夜深着凉,便拿了件衣服给他披上。尽管母亲的动作很轻很轻,但孙敬还是醒了,随后捶胸顿足地说:“我 真没志气啊!”
从此,为了夜间学习不再打瞌睡,他用了不少方法,有时用冷水洗把脸,有时到院子里活动活动,可都不能解决打瞌睡的问题。后 来,他又想了个办法,就是一犯困的时候,便用手抓头发。这一招还真管用,头被抓疼了,睡意也跑了。可时间一久,老用手抓头发,手也累,不知不觉地又睡着 了。后来,他干脆用绳子拴住头发,系在屋梁上,这样,每当想瞌睡低头,绳子就拽头发,头皮一疼,睡意也就没有了。孙敬觉得这个方法不错,便坚持了下去。
孙敬就是用这种方法,逼着自己用功读书,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功夫不负苦心人,后来孙敬终于成了一代大儒(即大学问家)。而“头悬梁”的故事,也随着孙敬的名声永久地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