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速成财阀金宇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如果你有机会乘直升飞机鸟瞰汉城,就会在市中区见到一座非常显眼的摩天大厦,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宇集团的总部所在地。大宇集团是韩国最具实力的三大企业集团之一,拥有外贸、造船、钢铁、汽车、直升机、机械、电子、建筑等27个系列产业。经过短短20年的奋斗,其总资产高达80亿美元,年销售额也达200亿美元以上,堪称韩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大宇集团的创始人金宇中,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他白手起家,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卖萝卜小贩、报童,一跃而成为集"输出大王"、"速成财阀"、"金融鬼才"于一身的世界最著名的50个大企业家之一。作为韩国经济振兴的英雄,金宇中被誉为韩国"经济起飞的缩影"。从这位"速成财阀"的发家史中,人们足以窥见韩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奥秘之所在。

1936年12月19日,金宇中生于大邱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金容河是大邱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汉城商业大学教授。母亲全仁恒毕业于高等学府,曾担任过大韩妇女会副会长。他们婚后生有5子1女,金宇中排行第四。作为教育家,金容河十分注重孩子们的早期教育。他为5个儿子分别立下奋斗目标:希望长子台中将来成为教育家,二子贯中成为政府要员或军人,三子德中成为医生或学者,四子宇中成为商人,五子成中成为法律学家。他还经常夸奖宇中有一种天生的商人素质。这潜移默化的教诲在金宇中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他奋发向上的动力。后来,金宇中真的成了商界巨子,每当他向人们讲述往事时,总要提到父亲的启蒙教育对他的巨大影响。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金容河为孩子们编织的梦被打碎了。随着战争的逐步升级,金宇中的家境日渐衰落。父母不得不暂时离开汉城外出避难,大哥、二哥在外读书,三哥也离家出走。家中仅留下金宇中,带着他的9岁弟弟和7岁妹妹,过着清贫的生活。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了他那柔嫩的肩上。

那年,金宇中刚满15岁,是汉城京畿中学二年级学生。为了不让弟弟、妹妹挨饿,他产生了挣钱的念头。

做什么买卖呢?他冒着酷暑来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四处观察,却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生意。时过晌午,他累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真想喝上一碗凉茶解渴。他环顾四周,竟没发现一个卖凉茶的。"我何不卖冷饮呢?"他似乎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正好金宇中家里有一台冷饮机,他决定自做冷饮。于是,他买了一些冰块放进冷饮机,再注入凉开水,掺些桅子,撒些白糖,凋成黄颜色,冷饮便制好了。可是,冷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卖,整整一上午才卖出20碗,减去成本,仅仅是不赔。这种不赚钱的生意是无法做了。那又该做什么好呢?

回到家里,他发现自家菜园里萝卜长势格外喜人,便决定做萝卜生意。他到菜园里拔了些萝卜捆成30捆,用小推车推到市场叫卖。想不到不出半天工夫,30捆萝卜就全部卖光了。第二天,他发现15里外的孤岛上有一大片无主萝卜地。因战乱,萝卜地的主人举家逃难去了。这可是天赐的无本买卖!从此,他正式做起了萝卜生意。

萝卜生意虽小,金宇中却从中学会了做生意的诀窍。从一开始生硬别扭的叫卖到后来的主动推销兜售,从胡乱捆扎、不注重商品的外观到仔细琢磨怎样捆扎才外形好看,吸引顾客……强烈的商业意识在无形之中便一点一滴地融入了金宇中的脑海里。

随着做生意的技巧日益提高,金宇中一天能卖100多捆萝卜,赚上一些钱,但战争期间粮价暴涨,兄妹3人也只够糊口。到了深秋,卖萝卜的旺季一过,一家人的生活又难熬了。

祸不单行。一天清早,在外"避难"的母亲突然回家,告诉孩子们半月前父亲外出后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十有八九死于战乱之中。话未说完,母亲的眼泪就掉了下来。金宇中心里一酸,扑在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寒冬来临,大雪纷飞,家中的粮食所剩无几,值钱的东西已卖净。母亲只好领着儿女们离开汉城回老家大邱市。哪知大邱的生活比汉城更艰难。母亲找不到工作,全家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金宇中心急如焚:绝不能让全家人坐等饿死,一定要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他决定去当报童。

当时卖报的报童很多,但金宇中与别的报童不同。他卖报不仅腿勤口勤,而且善于动脑。报童们喜欢到离报社近的西门市场卖报,那里来往人虽多,可大多数是本地人。金宇中与众不同,他发现较远的防川市场包有利可图,尽避市场辨模较小,但附近居住的是躲避战火的北方难民,他们要比当地人更爱看报,希望从中得到故乡的消息。报童们总是一边卖报一边收钱。金宇中认为这样虽稳妥却费时。为了独占防川市场,他除了预先准备好零钱外,还采取了先看报后收钱的办法。每天一大早取到报纸后,他就急忙跑到防川市场。从市场入口开始他便把报纸迅速发给面熟的老顾客,直到市场末尾把100份报纸分发完才回过头来一一收钱。这样做看上去冒险,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不付钱。到了下午4点,已卖完报纸的金宇中,又从别的报童手上低价买进报纸,拿到市内繁华区去卖。晚上9点,他又蹲在风山洞邮局门口把剩余的报纸卖给下晚班的北方难民。这样一来,金宇中一天就能卖上150份报纸,最多时高达200份,收入基本能维持一家4口人的生活了。这一段在大邱卖报的生涯,为他日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后来,金宇中成了大邱无人不晓的报童,并且成为10名卖报领班人之一。他每天取报分发给报童,收领班费,此外他还亲自外出卖报,实际拥有双份收入,后来他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总是自豪地说自己是一个贫困而又不平凡的少年商人。

然而,读书才是金宇中的最大嗜好。他在大邱卖报期间仍坚持读书。家境稍有好转,他又返回汉城读完中学。1956年,他考入延世大学商经学院经济系。为了筹措金宇中上大学的报名费,母亲不惜卖掉了房子,这件事令金宇中永世不忘。

由于家庭生活困难,金宇中在大学读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是由汉城实业株式会社社长金容顺提供的。金容顺原是金宇中家的邻居,又是金宇中父亲的挚友。他有女无儿,平时特别喜欢金宇中,视同亲生儿子一般。他十分了解金宇中的为人和才学,认定这个年轻人将是个英才。1960年3月,年满24岁的金宇中以优异成绩结束了4年的大学生活。毕业典礼上,金容顺社长把自己戴的一只新手表摘下来送给了金宇中,如此殊荣令金宇中激动不已。毕业后不久,金宇中就被金容顺从复兴部经济开发委员会挖走,加盟汉城实业株式会社。

汉城实业株式会社是韩国化纤制品进出口业的佼佼者。金容顺本想让金宇中立马担任本社的贸易部长,但金宇中认为自己对外贸业务尚不熟悉,况且无功封官于心有愧,因而没有接受这一职位。这种虚心与踏实的精神令金容顺深感满意。

1961年元旦,金宇中被正式聘为汉城实业株式会社的职员,主要负责纤维制品进出口业务。他大胆地从日本大量进口尼龙纤维制品,使汉城实业的进口额激增。他在汉城繁华的商业中心积极推销公司的商品,敢于与"第一毛纺"、"金星纺织"等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展开竞争。但好景不长,朴正熙上台后股票市场的混乱和货币改革的实施,使汉城实业株式会社陷入了困境,金容顺社长对此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金容顺早先曾许诺让金宇中赴英国留学,在会社倒闭之前,他把赴英护照交给金宇中。两人心情沉重,久久无言相诉。

但在金宇中出国途中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金宇中认为,市场信息是希望所在。他决定借出国之机了解一下各国市场行情,因而他计划去英国的路线是:汉城——香港——马尼拉——西贡——新加坡——曼谷——德里——雅典——罗马——巴黎——伦敦。首站是香港,在韩国贸易办事处的一位同学帮助下,他结识了一些香港商人。紧接着是马尼拉、西贡、新加坡,每到一地,他就坐上出租车,跑商店,逛市场,参观企业,终于寻找到一片希望。他发现垄断新加坡服装和纺织品市场的是越南产品,其质量并不比韩国的毛纺织品高,而生产成本却比韩国高。眼下韩国政府正把"输出第一主义"作为建设自主经济的重要方针,并采取镑种措施积极鼓励企业出口创汇。这不正是难得的发展良机吗?经过周密计划,衡量得失,他确信向新加坡出口纺织品是桩大有可为的买卖。他运用娴熟的推销技巧,很快就与新加坡商人签订了总额为34万美元的出口合同;然后断然放弃了留学机会,怀揣这份巨额合同书兴冲冲地赶回汉城。一番努力之后,金宇中圆满地完成了这批纺织品的出口任务,使汉城实业株式会社起死回生,并进入全盛时期。

金宇中再接再厉,不断扩大出口市场,使1964年的出口额达70万美元以上,他在对外贸易中恪守信誉,保质保量,按期交货,从而在东南亚一带名声大噪,被誉为"纺织出口大王"。

为表彰金宇中对会社的贡献,金容顺为他购买了一栋非常雅致的住宅,并提升他为贸易部长。这一年金宇中刚满28岁。

在1965年实现出口100万美元的基础上,金宇中满怀信心地迎来1966年,他计划扩建和新建纺织厂,并确定出口目标为200万美元。但金宇中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却未能得到大病初愈的金容顺的支持。

金宇中无法理解金容顺的悲观态度,也不愿失去干事业的机会,于是在1966年2月正式向金容顺社长提交了辞职申请。

1967年3月22日,金宇中与大都纤维株式会社社长都再焕、以及挚友李雨馥、赵东济、金尚重共5人合伙创办了大宇实业株式会社。"大宇"的商号取自大都纤维会社的"大"和金字中的"宇",二字合并而成。开创之初,设施非常简陋,办公室是一间借来的仅8平方米的房间,职员只有5名,金宇中自任贸易部长。就这样,金宇中带着一身朝气,以寥寥资金,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时年他才31岁。

他决定把会社的重点置于开拓国际市场。大宇成立的第二天,金宇中就踏上了出访东南亚的征途。1967年5月1日,一艘满载大宇尼龙织物的货轮从釜山港驶向曼谷,这是大宇实业同泰国进口商做成的第一笔生意,价值1.5万美元。到10月底,大宇就完成了50万美元的出口额,并保有30万美元的出口合同余额,与那些在一年内连10万出口额都没有的众多会社相比,大宇的成就简直是奇迹了。

金宇中在创业的第二年又在向美国出口上大获成功,使其年出口额猛增至292万美元,获纯利1700万元。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取得如此巨大成绩,在韩国商界引起轰动。在1968年11月30日召开的第五次出口日纪念大会上,金宇中荣获由总统颁发的产业奖章,并被定为出口增长有功企业。从此,大宇实业开始青云直上。

1969年由于大宇实业创始人之一的都再焕中途退出,大宇的发展受了点影响,但仍完成出口额396万美元。金宇中依据合同将会社利润的一半支付给都再焕,从而解除了同大都纤维的合作关系,大宇实业由此结束了初创期的合作体制,确立了金宇中一人的经营体制,金宇中也才真正当上了大宇实业会社的社长。

从70年代起,金宇中就抛开日本中间商,直接与美国纺织品进口商进行贸易,终于敲开了美国纺织品市场的大门。大宇实业的出口额逐年成倍激增。到1972年,出口额已达5278万美元,居全国第二位。金宇中被授予韩国企业家的最高荣誉奖——金塔产业勋章。"纺织品输出大王"金宇中的名字不胫而走,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1974年,大宇对外出口持续高速增长,达1.2亿美元,获"1亿美元出口塔"的荣誉。大宇的资本比8年前创业时增加了800倍,达40亿元。

金宇中从一个普通的出口商,经过短短8年,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大财阀,震惊了整个韩国的财界和商界,"金宇中神话"众口皆碑。人们把大宇的迅速成长,比喻为"神话般突变",把金宇中称作"速成财阀"。

但是,"速成财阀"金宇中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在创造一个又一个令人眩目的"金宇中神话"。

1976年初,为了发展机械工业,金宇中不惜冒巨大风险,收购了有40年亏损历史的大型企业韩国机械,并在一年后使之转亏为盈,被评为优秀企业。金宇中也因此而获"韩国最优秀经营人"的称号。

1978年7月,金宇中买下了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有密切联系的新韩汽车的50%的股份,正式投身汽车工业。同年9月,大宇实业又承担起玉浦造船厂建设工程,正式成立了大宇造船工业株式会社。

1978年,大宇的对外贸易出口额终于跃居全国首位,出口总额达7亿美元。1979年又荣获"10亿美元出口塔"奖。

1981年10月,玉浦造船厂正式宣告竣工,使韩国每年的造船能力由280万吨一跃提高到4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五造船大国。

到1982年,创业才15年的金宇中,已成为韩国的第三大财阀,与现代集团的郑周永、三星集团的李秉喆并驾齐驱。当年对外出口额达19.1亿美元,连续4年保持出口额第一。

1985年,大宇基本上占领韩国的家电市场,其家电销售网点由150个猛增至1600个。

1986年9月,大宇汽车会社的轿车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其年产汽车16.7万辆,平均每两分钟生产一辆汽车。是年,大宇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27个系列产业的集团,它涉及服装、纤维、钢铁、机械、建筑、电子、造船、汽车、化工、金融、证券、保险、旅游、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职工人数增至8.5万人,海外分支机构67个。

进入90年代后,金宇中预计到2000年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因此,他将电子、汽车、机械、造船、化学、重工业等6大部门列为发展的战略产业。从1992年起,大宇汽车开始进入美国市场。现在他计划投资70亿马克建造新的汽车厂,到2000年其汽车年产量可达220万辆,使大宇汽车跻身于世界十大汽车制造厂的行列。

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是金宇中创业道路上的一个个里程碑,但同时也是他攀登新高峰的起点。他是一个永不满足的人,是奇迹的创造者。

人们不禁要问:大宇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对此,金宇中总是用一句话回答:"奥秘在于努力工作。"事实也是如此。自创业以来,金宇中从来没有休息一天,休假过一次。他一年的工作日是365天。每天早晨5点起床,深夜12点才睡觉。为提高工作效率,金宇中规定在工作时间内不准召开任何会议。大宇的工作会议都是在每天早晨6点准时召集,被称为"黎明会议"。会议由金宇中亲自主持,大宇的重要决策大都是在这个会议上作出的。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走进办公室,连续工作十六七个小时,直到夜里11点钟以后,才拖着沉重疲惫的步履回到家里。为洞察国际市场动向,金宇中经常到国外出差,且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他甚至一天在三大洲用餐,即早晨在北美洲的美国,中午就在欧洲的英国,而晚上则到了非洲的利比亚。正是由于金宇中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和对事业的精诚,才使大宇实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在短期内从一个小企业跃为韩国屈指可数的大企业集团。金宇中把大字的创业道路归结为"创造、挑战、牺牲"6个字,而这也是对他本人的创业史最恰如其分的总结。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