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乐善好施的陈凯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在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的华人和华裔社会,提起陈凯希,几乎无人不知,没人不晓。

陈凯希的一生很有传奇色彩。他的祖籍是中国福建,像许多华裔们一样,他幼时的生活极其艰难。因家境贫寒,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辍学了。他在胶园割过胶,在罐头厂削过菠萝,还摆过地摊,修过自行车。1965年2月13日,陈凯希作为政治犯被关进监狱,在狱中一蹲就是8年。但8年的铁窗生活没有消磨掉他的意志,反而使他更加坚强。

陈凯希出狱后,一贫如洗,别说想发财啦,连糊口都难。有人劝他打工或是摆个地摊维持生计。陈凯希分析当前形势,认为东南亚各国已进入和平与发展经济时期,马来西亚也是如此,人民不希望出现动乱的局面,而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陈凯希认为此时如果投身于经济领域,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可是,两手空空,要想在商海中闯荡,谈何容易!有人说他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陈凯希并不灰心,他找到几个当时人称所谓"左仔"的朋友,各人分头募股,一共募集了80个小鄙东,凑了16万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名称),在马来西亚西海岸的小县城巴生开设了一爿小店。小店以经营中国货为主,其中包括药酒。

陈凯希经营中国保健品,可谓慧眼独具。从大环境来说,中马两国已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马友谊与日俱增,商业往来日益频繁;从国内来说,这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人们从糊口开始转向健身益寿。尤其是华人社会中的老人和妇女,对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增长。

出乎意料的是,小店经营药酒起步并不顺利,第一年就亏了本。股东们纷纷提出退股。但是陈凯希并不灰心,他认为自己的判断并没有错,首战不利是因为顾客对他们还缺乏了解。

陈凯希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创业。终于时来运转,不久,他们取得了蚕蛾公酒的专营权。这时,小店已正式改名为海鸥公司。公司员工按陈凯希提出的"海鸥"精神:"我们要与众不同,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像海鸥一样拥有毅力、勇气,确定人生志向,努力展开双翼高飞",加大了宣传力度。蚕蛾公酒渐渐为消费者所接受,海鸥公司开始扭亏为盈。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海鸥公司大胆地另辟蹊径,采取不同于其它商家的方式,将中药酒介绍给中药材商店。在马来西亚,有许许多多的中药材商店,甚至在公路旁,中药材店也随处可见。中药材店的数量大大超过酒庄、饭店。这等于开辟了千百个零售点。

另一方面,陈凯希大力加强广告宣传,公司聘请合格的中医师和经验丰富的设计家主理宣传部门。宣传部门想出了许多好点子,如举办千人宴会、幸运抽奖、烹饪比赛促销活动等,并且出版特刊、印发传单、赠送食谱,将宣传材料送发千家万户。

在强劲的广告宣传和有效的市场策划下,海鸥公司代理的中药酒从18年前的一种年销售几百箱,到后来的100多种、年销售几万箱,占据了马来西亚中药酒市场的一半以上。

海鸥公司现在已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拥有20多家子公司、5家联号商店、18家门市部。经营范围也从药酒扩展到对外贸易、信贷业、饮食业、娱乐业、旅游业等方面。但主要商品仍是中国的商品。中国商品占目前经营商品的85%。

海鸥公司成长壮大了。陈凯希自然也发财了,成了一个有名的大亨。但他的思想境界仍和从前一样,那就是多为广大民众着想。他从创业之初,就一直坚持自己的商业经营思想。他说:"群子爱财,取之有道;取自社会,用于社会。"这一富有哲学意义的经商之道,也是海鸥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

陈凯希在当地社会中,最为人称赞的就是乐善好施。多年来,他的海鸥公司从未间断过对教育、慈善、文化团体的赞助。1991年,中国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海鸥公司先后捐助了20万林吉特。

每年,海鸥公司搞周年纪念时,总少不了捐助社会公益这项内容。周年纪念之外,凡是社会团体搞活动、办特刊,海鸥公司不是出钱为他们登广告,就是赠送礼物,有时还为这些社会团体代付印刷费、代制海报,甚至派人协助卖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乐此不疲。

陈凯希作为海鸥集团的董事、总经理,在繁忙的经商活动中,还抽空亲自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他担任了马中经贸总商会会长、吉隆坡及雪兰莪中华工商会商业组主任、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顾问等一系列的社会职务。

陈凯希有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他十分乐意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近年来,海鸥集团赞助的马华文化界的活动,就有"源头活水文学之夜"、"松柏长青文学之夜"、第一和第二届"马华文学节"、马华作协访华团、马来西亚报业访华团、茶文化节观光团、马来西亚著名书画家访华团等等。

海鸥集团赞助和接待的访马中国文化代表团有:中国民族艺术团、中国相声团、中国歌舞团、上海模特团、中国杂技团等。1993年元月初,中国江苏、上海的作家代表团到达吉隆坡时,陈凯希特意设宴款待远道来的客人。席上,宾主进行了联欢,有的唱歌,有的讲笑话,欢声笑语不断,亲如一家人。合影留念时,陈凯希挽着80高龄的柯灵老先生的臂膀说:"早就拜读过您的作品,今日能和您见面,真是不胜荣幸。"

陈凯希不仅给马华文化的发展以直接的经济支持,而且还为之提供了相互了解、相互切磋的场所。这个场所就是"百老汇歌舞厅"。它不同于马来西亚其它歌舞厅。海鸥百老汇歌舞厅洋溢着30年代上海滩百老汇的情调,近百平方米的大厅周围墙壁上,挂着周璇、白光、姚莉、龚秋霞等三四十年代影星、歌星的剧照,舞台上歌手演唱的是这些明星当年的成名之作,舞台背景是当年的上海外滩。百老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雅、温馨的环境。

很多当地华人以及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都愿意来这里听听歌,跳跳舞,消除日间疲劳,获得精神享受。马来西亚文化界人士更是把这里当做活动之家,常来此聚会。中国来访的作家、演员、学者、记者也常来这里联欢。

陈凯希热心于社会公益的捐助和支持,自有他的想法。他认为文学、艺术、教育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走向繁荣必不可少的重要事业。而在现实生活中,恰恰是从事文教事业的人,生活并不太富裕,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开展这些很有意义的事业。比较起来,工商业者手头要宽裕得多。既然作为一个工商业者要忙于自己的业务,没有时间和条件去开展这些活动,那么出一点钱支持别人去组织这些活动,就不应该看成是一种施舍,而是工商业者道义上的责任,是参与推动社会前进、活跃社会文化的具体行动。

陈凯希说,人们对钱财应该有正确的观念。企业的利润固然来之不易。是一分钱一分钱赚回来的,但无论如何,这一分钱也是来自社会。把来自社会的利润再用回到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上面,让大家来分享,是天公地道的,出钱者不应该居功自傲,也没有止境。只要企业能生存、发展,就不能停止对社会的回报。

陈凯希的海鸥集团,以回报社会为己任,既支持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自己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从而赢得了企业的成功。可以试想:当一个顾客在"海鸥"购货时,也许他会想到,他所付出的钱,其中说不定将有一部分,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转化为文教、慈善事业的捐献;而捐献的对象也许就是包括自己孩子或亲友孩子所在的学校,或是自己将要参加的一项文化活动,毫无疑问,他会心甘情愿付钱的。

陈凯希不仅是一个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家,而已是位热心促进马中人民友谊的"桥梁"架设者。

1992年,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奥斯曼阿旺,倡议筹备成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陈凯希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刻响应并积极参与。他调动公司职员,提供车辆和办公设备,为筹备工作积极出力。就在这一年底,在各方推动下,马中人民友好协会终于成立了。

马中友协的成立,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马中友协做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工作,这里面自然也包含了陈凯希的一份辛劳和汗水。1994年5月30日,马中友协在吉隆坡公主大酒店,举办了"庆祝马中建交20周年"友好之夜活动。庆祝活动就是由陈凯希具体操办的。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许群先生专程从北京赶去参加。随同许副会长前来的,还有中马友协理事马希惠先生等。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钱锦昌和夫人出席了活动,钱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马中友协顾问黄文彬、会长奥斯曼阿旺,以及当地社会各界名流也热情发言,衷心祝愿马中友谊像马来西亚的热带树木一样,万古长青。

海鸥集团作为以经销中国商品为主的机构,陈凯希给它制订的宗旨,就是促进马中人民的相互了解、文化往来和经贸合作。公司全体员工都把这一宗旨铭记在心。所以,公司对访马的中国代表团,总是热情接待。而公司的各级负责人,则是中国大陆的常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每年两度的广交会,以及华东、华北的交易会,海鸥每会必到,积极投入。马来西亚各团体访问中国,有不少是由海鸥组织操办的。海鸥还和中国陕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联合投资,在马来西亚兴办了马中联营的第一家酒楼——大唐山庄。

陈凯希的确是一位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他认为,马中两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都很快,增长率分别保持在8%和12%之间,所以马中两国将几乎在同一时期,进人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马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惊人,已从几年前的每年10亿林吉特,增至50亿林吉特,这种增长趋势会持续下去。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向亚太地区的转移,马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携手合作,势必能分享这份前所未有的繁荣,让两国人民受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