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是我国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以简炼的语言,概括丰富的 内容,对比鲜明,音节谐畅,源远流长,雅俗共赏,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 喜闻乐见。古人佳作,流传很多。清代梁章钜所撰《楹联丛话》及其续书, 就是论述对联的专著。近几年来,各地出版社印行了不少汇编古今对联的书: 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连续举办的三届迎春征联活动,也对继承传统、撰写对联, 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征写联的,就有少年儿童。但到目前还没见为少年 儿童提供这方面常识的读物。
读过马书田同志所编《千年对联佳活》的部分书稿,觉得这正好填补现 在的空白。少年儿童入校学习,一切都在打基础,一时没有学作对联的必要, 为他们讲有关的常识,贵在深浅合度,对其正课学习,起一些充实配合的作 用。《千年对联佳话》,以讲故事为中心,通过各种内容的有趣叙述,引起 少年儿童阅读的兴趣,使之增加对祖国固有文化的了解,设想很好!用普通 话口语来写书,生动易懂,也适合少年儿童的接受程度。开头部分讲对联的 特点,点到为止,是恰当的。
为少年儿童编写读物,很不容易,首先要考虑所讲知识的科学性问题。
少年儿童求知欲强,什么都想知道,但分辨思考的能力,有时不足,除去相 信他们敬爱的老师的话之外,往往先入为主,认为他们所看到的第一本书讲 的话对。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的老师之一——少儿读物的作者——应该给他 们提供正确的知识。
有人认为写少儿读物不必像作考证文章那样要处处言之有据,我不以为然。讲历史人物的故事,应该合于史实:即写传说,最好也交代个出处。这 样,一方面表现编者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少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 面也为要“寻根究底”的人,提供线索,便于核对研究。少年儿童的家长, 若是这方面的行家,看到孩子的课外读物,编写不苟,必定十分高兴,否则 就将不放心了。例如,本书中的“蜘蛛虽巧不如蚕”一条,记北宋文人王禹 偁对对子的故事,后注见朱熹所编《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九《内翰王公》, 这就很好。朱熹是南宋人,他谈北宋人的事,时代相近,自然比较可信。这 样,即使材料出自第二手,亦可见出编者的认真,使少年儿童相信其内容的 确实。
此外,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出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各地口头流传, 其说不一,未经统一的文字写定,自然无书可查,无法注明出处。其中提到 的对联,往往比较粗糙,不合规范;有的甚至不成其为对联。
这类传说,《千年对联佳话》内,也辑录了不少。如“吕蒙正的一副怪 联”一条,记宋人吕蒙正在自己家门口贴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表示缺“一”(衣)少“十”(食);横披是“南北”, 表示没有东西。这一副对联,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的贫苦,内容可取:但平 仄不对,不合撰联的要求,宋代的吕蒙正是不会写出这样对联来的。本书编 者,于此加了说明,指出其不可靠,也很必要。其他如记李岩撰联为崇祯皇帝“画像”之类,事既无据,联亦不佳,不过却表现出人民的爱憎。因此, 少年儿童读到本书这类不注出处的传说,不要相信其人确有其事,而要细心 思考,从中吸取于自己有益的东西,藉以认识现实,了解历史,求实与明理, 两面兼顾,这就算是会读书而不是死读书了。
一九八五年六月写于北京 本文作者刘叶秋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编审、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和中国楹联学会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