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代序——谈谈搭讪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最近在blog里报道了很多次关于搭讪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理解为“春天到了”。而我个人的思路是这样的:

我觉得网络搭讪学小组的出现,是日本电车男在中国的遥远回声。在网络上,超越文化、种族、宗教的共同热点很少,像ps小胖那样的事情好多年才会发生 一次。它不需要语言文字,但是人人都看的懂,而且看了大笑。除此而外,各个国家地区的网络热点是不同的。在某国某地的网络热点,要想在另外一个国度和地区 成为热点,一定需要某种变换,简单的复制和拷贝很难达到相同的效果。

我曾经持续追踪过台湾地区的网络热点,把它和大陆网络热点做比较。尽管台湾和大陆文化背景类似,而且人种也没有差别,但是很少看到两边的热榜上有什么重合。

日本电车男是一个经典的网络案例,它的经典之处在于背景设定是跨文化的:

1.所有国家的网虫都有不同程度的自闭。

2.对于异性的渴慕和胆怯是人之常情。

3.帮助他人是人类普遍的道德观点。

4.窥探隐私是人类共有的好奇心。

当一个宅男在电车上发现一款心仪的女子,但是他的性格让他不敢开头搭讪,于是他的内心为欲望所折磨而感觉无法消弭的痛苦,最后只能上网求助。于是, 这种人人都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过的状况,使得每个知道这件事的人都产生了“移情”,觉得电车男就是自己,电车男的现在就是自己的曾经。

所以,每个人都出谋划策,相当积极地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同时也合情合理地窥探了一个人的隐私。

这事发生在日本,最后被拍成了电影。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会是怎样?当中国的bbs上照搬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提不起丝毫的兴趣。因为根 据过往的经验,凡是直接克隆事件,很少能获得成功的。因为人们已经见识过这个故事,而且对结果已经有了预期,因此无法产生足够的好奇心,维持事件的热度。 它一定是以另外的形式爆发出来,而基本的设定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是这种形式的改变却满足了当时当地人们的需求。我不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确信它 一定存在,一定会发生。

当我发现豆瓣网上的搭讪学小组的时候,我几乎完全可以确定它就是电车男成功的变体。前往搭讪学小组的人都是网友,他们\/她们如果在现实中有高强的 人际交往手段,那么他们大概没有时间去上网。在小组里,总有什么人以相同的方式报道相同的事:自己在什么地方遇见了什么人,对方是多么吸引自己,但是自己 根本没有勇气上前说一句话。这种渴慕稳定而持久地存在,一如胆怯。渴慕有多么强大,畏惧和胆怯也就有多么强大。小组里有一堆人在针对这种问题提供答案和分 析,大家得以分享他人隐私,并且从中学习。

现在比较一下搭讪学小组和上面电车男的背景设定,它们高度一致,只是搭讪学小组满足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理:好为人师。所以,当它开始被曝光以后,在一周之内它的成员暴增了1300多人,达到了4400人。

站在我的角度,我更愿意站在网络传播的角度上分析这件事。但是,不等于说它除此而外不存在别的观察角度。可以从心理、人性、社会学的诸多角度观察它,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网络传播之外,我个人支持这样的小组存在。因为脸皮厚一点,总比压抑成变态要好。搭讪一千个人,总比追到了一个就不放手,用刀子和硫酸保证不变心要好。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