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10紧张状态的心理分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0紧张状态的心理分析

在搭讪班的实践中,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学员们的各种紧张反应,结果发现其中也是有迹可循。

按照心理动力学的方法,搭讪时的紧张可以分成两种:开始前的紧张和开始后的紧张——开始前的紧张本质上是让当事者逃避行动,而开始后的紧张其实是让当事者回避责任。

就像炎症是身体的自动保护反应,人的不良情绪也是一种防御机制,保护我们的生理和心理不受进一步伤害。比如恐惧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远离危险,而搭讪时的紧张则能让我们远离失败(搭之前)以及负面评价(搭之后),防止自我认同危机。

相对而言,搭讪开始之前的紧张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脸红心跳、腿脚痉挛,已经是形同废物的人,怎么还能要求他去搭讪呢?再有就是貌似合理的借口,比如“开场白说什么好呢”“我今天先观摩一下”“等我抽完这根烟”……总之没有开始,“我”就不用面对失败了。

接下来在行动之后,如果对方态度不友好,这时另一种紧张就开始紧急启动,其中的内在机制更加隐秘。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平日里沉稳成熟的小伙子,面对着他心仪的女孩时,立马就跟换了个人似的,支支吾吾且抓耳挠腮。一句话,根本就不像个大男人了。

传统的解释把这些反应看成是不自信的结果。但是,用“不自信”作为“紧张”的原因,其实等于什么也没说。我更倾向于认为“紧张”是另一个心理过程的开始——如果我都不像个成人了,那么我就不必为眼下的尴尬、挫折、失败负责。

因为此刻的“我”是个“孩子”,而“孩子”是可以被原谅的。

也就是说当面对困境和压力时,人其实会“纵容”自己的紧张,通过紧张时的表现给自己戴上一个不成熟的面具,从而让那个脆弱的自我避免承担责任。

我们不妨把这种紧张的表现称作“儿童化”反应。细心观察,其实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面对领导上级长辈权威,有人会语调变得尖细,神态做得天真,动作显得憨傻。

这种“低”和“幼”的姿态既能让对方获得足够的尊敬和安全,也为自己可能的错误预备好了台阶,所以一直是被传统文化所接受的行为模式。

如果把上级作为父性权威的伸延,而把美女作为母性权威的伸延,那么就很容易理解这种行为的心理根源。在爸爸妈妈面前,嗷嗷待哺的婴儿总是可以得到关照同时免除责任。

虽然80后不一定看过《天仙配》,但各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还是曾经这样影响过我们,男人面对美丽性感的异性,最好先别像个男人,要像个孩子或者傻子, 才能带给对方最大的安全感,才能体现自己的纯洁无瑕。我小时候看过的国产爱情电影,关键时刻,女猪脚总是轻推一下男猪脚,同时娇嗔一声:

“瞧你那傻样!”男猪脚此刻再摸摸猪头,“嘿嘿”两声,于是两个人的关系就成了。

社会习俗的东西我不做过多评价,只想在这里提醒大家,这种自我贬低的招数在当今的两性交往中其实有害无益。

所以,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搭讪犯,出手之后如果被对方接受,还能潇洒自如侃侃而谈,但如果对方反应冷淡,立马就会方寸大乱手足失措。这时“儿童化” 的表现就特别常见,那个成人的自我此刻龟缩到孩童的面具之后。这样,即使她拒绝了我,但我已经不是刚才那个男人了,我我我躲起来了我……其实此刻,才是错 误真正的开始。

当搭讪作为一项培训后,我越来越觉得大家不仅是来学习认识女孩,同时也是在完善自我。在向陌生mm搭讪的瞬间,我们成长过程里的许多幼稚的、非理性的观念和习惯得以彰显,认清并改掉这些问题,带给我们的快乐一点儿也不亚于要到一大堆电话号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信已经不是得到外界认可的手段,而是自我接受、自我成熟的标志——“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一致,这本身就是目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