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我们不情愿付出的代价(7)
萨拉兴致勃勃地找到了学者,但当他看了学者写的传记后,立即火冒三丈,原来学者将他一生中经历的每一件大事只交代了一半,而都找不到下文。
萨拉责问学者这是怎么回事。学者笑着说:“金币只有一半,当然传记也只有一半了。要么你再付给我剩下的50个金币,要么你就把现在的传记拿去印刷吧。”
萨拉无可奈何,只得再给学者50个金币,请他把书中的事件都添补齐全。
经济学感悟:在交易成本的支付上,必须要考虑到对方的机会成本,一味地站在自已的角度思考的人,终将在经济学的铁律上碰得头破血流。
(7)奇特的判决
法 国里昂城有一个面包师,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鞋子坏了,就去找鞋匠帮忙把鞋子修补一下。在支付修补费用时,面包师提出,他愿意免费为鞋匠提供一星期的大面 包,鞋匠同意了。当天,鞋匠就拿到了自己的劳动换来的面包。但3天之后,面包师忽然后悔了,他觉得自己给鞋匠的报酬太多,已经远远大于鞋匠为自己所做的事 的价值。于是,他停止了给鞋匠送面包。
鞋匠为此当然很不乐意,于是就向本城的法官告了面包师,请求法官为自己主持公道。在听了双方各执一词 的申诉后,法官左右为难,最后只得作出下面的判决:既然面包师认为鞋匠修鞋的价值只值3天的面包,而鞋匠认为自己的劳动应该换来6天的面包,那么,应该判 决鞋匠将面包师的鞋子弄坏,再帮他修补好,而面包师再为鞋匠提供3天的面包。
经济学感悟:换位思考是经济行为合理性的唯一选择模式,一味地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要求别人,是毫无道理的事情。
(8)修道院的新财源
英 国南部有一个叫做查尔顿的大庄园。一天,两个自称是发明家的人找到了庄园的主人弗格森·查尔顿,对他讲述了自己的新发明:他们俩发明了一种可以撒在地里作 为肥料的物质,可以使土地变得更肥沃,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一些北部的庄园都因使用了这种物质而获得了连年丰收,因此他们想在南方也推广这种神奇的东 西。
弗格森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也是附近修道院康纳斯德尔院长的朋友。他认为大地是上帝赐予人类生存的依据,人类是没有权力也不可能改变它的,这是对上帝的不敬。因此,他拒绝了这两个发明家。
两个发明家便去找康纳斯德尔院长,愿意以合适的价格出售自己的这份秘方。院长立即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他想如果真的能使土地的产量增加,那么这将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决心买下这个秘方,然后自己配制,利用修道院的影响卖给当地的农民和庄园。
很快,院长找到了弗格森,弗格森一开始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院长告诉他:“我的孩子,上帝给了我们土地,是要我们使更多的人能够生存下去,如果以前养活50个人的一块地,现在可以养活100个人,这不正是上帝的仁慈吗?”就这样,弗格森成了院长的第一个客户。
第二年,弗格森惊奇地发现,他的田地单产量果然比别人的都多,在感谢上帝的同时,弗格森买下了更多的肥料。最终,很多农民都加入到弗格森的行列中来,修道院财源滚滚。
据说,在那两个人发明的肥料中,有一种成分是死人或动物的骨粉。
经济学感悟:观念是经济推进的向导,这是在发明创造的效益形成之前就能够起到作用的力量,理性的思维纯粹是基于利益而非道德的,这是这个故事告诉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