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43节:重复观察法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新现象,及时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在不经意间帮助观察者积累很多珍贵的资料。很多科学的观察者都是这样做的。 大文豪郭沫若就有这样的记录习惯,他曾在《跨着东海》中介绍说:“我睡在床上,把一册抄本放在枕上,一有诗兴,立即拿着一枝铅笔来记录,居然也就录成了一 个集子。”

积累观察资料时,观察记录要及时、全面,间隔较长时间后的追记往往不够完全,很容易出现漏误。记录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数字,切忌概念模糊,不清不楚。

观察积累法观察比较细致,对积累观察数据、揭示事物本质、探索事物发展规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精益求精--重复观察法

在一次运动会的百米赛跑中,两名运动员几乎同时冲线,裁判员的秒表也定格在同一位置。可是,径赛原则上是没有并列冠军的,又不能让他们重新比赛来决出胜负。怎样才能知道到底谁是冠军呢?

最后,工作人员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通过反复观看设在比赛终端的电视录像资料,最终定出了名次:其中有一名运动员的胸脯在冲线的那一瞬间比另一名运动员的胸脯向前突出了一英寸,相当于快了0.01秒。所以这个运动员成了冠军。

重复观察,往往能够探明真正的事实。在科学上,科学理论的形成要有实验依据,而且这些实验必须能够重复。丁肇中发现j粒子后不久,又有美、德、意的科学家发现同样的现象,才被广泛承认。要证明一种理论、一个现象,光凭一个人的观察是不够的,需要很多的重复观察的参与。

重复观察法是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再次或多次进行观察的一种方法。自然界有很多的现象出现非常迅速,观察者的观察速度往往跟不上它,只好重复观察才能掌握其实质。另外有些事物发生发展的特征与周期,也决定了必须重复观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不论是看人,还是研究事物,都必须通过长久、反复的观察,才能避免过早下结论,产生片面的印象,形成偏见。如果不加以取证,以讹传讹,只会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重复观察是为了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事物、事件的本质规律,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在重复观察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纠正以前的谬误,排除可能出现的一切干扰因素,不断地改进,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接近事实真相,不断地接近真理。

(12)勤于思维--观察日记法

世 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具有十分出众的观察力,这和他舅舅常鼓励他记观察日记分不开。当时,达尔文已经对自己搜集的标本做了一些简单记录,有的还附有 简单插图,可是舅舅对他说,“只做摘记是不够的,要把你自己当作一个画家,但不是用颜色和线条,而是用文字。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一种苔藓的时候, 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为了搞好科学研究,你必须进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叙述历史、 打动人心。”

写观察日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观察日记要有准确、可靠的事实;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记录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条理清晰。

观 察的目的性,还要求我们观察时勤做记录,以确保掌握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勤写观察日记,有利于积累观察资料,还能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和写作的兴 趣。写观察日记是一项要求大脑高效思维的活动,能帮助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入思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既勤于学习又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一个人如果从青少年时 代就热心观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日积月累,将会发现,自己拥有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13)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感官训练法

宾 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儿,她从小便开始训练女儿的注意力。她常与女儿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 口之后,就问女儿该商店陈列橱窗内摆的是哪些商品,让她数出留在记忆中的各式商品。能说出越多,就打分越高。这样训练很有效果:当女儿五岁时,在纽约肖特 卡大学教授们面前,她把《共和国战》朗诵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令教授们大吃一惊。斯特娜夫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 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训练各种感觉器官,确实能够提高它们的感受能力,使它们变得能干起来。根据中国古典经集《列子·汤问》篇记载:

战国时,一位名叫纪昌的年轻人拜飞卫为师学射箭。飞卫的箭术非常高明,他告诉纪昌:“你要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纪昌回到家,捉了只虱子,用一根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

十多天过去了,虱子在眼中显得大了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再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以后纪昌射箭,每发必中。

健全人的感官都有继续发展的极大的空间。训练感官,主要是训练耳目,提高视听能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