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五节 人弃我取,人取我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李嘉诚箴言

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的时候在冲进去。

放弃机遇的人并不知 道自己放弃的是机遇,而求索机遇的人恰恰知道机遇或许就要降临,好景时,我们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我们也不过度悲观。这一直是我们集团投资的原则。在 衰退期间,我们总会大量投资。我们主要的衡量标准是,从长远角度看该项资产是否有盈利的潜力,而不是该项资产当时是否便宜,或者是否有人对它感兴趣。

商场启示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出售,在什么时候放弃,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失败的投资方式就是跟风,一个没有独立眼光的商 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真正精明的商人,能够反其道而行,走别人不敢走的路,虽然会有风险,但是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李嘉诚就是这样的人,在没有找到合适 的机会时,他会把持资金,稳中求进,但是一旦机会来临,他就会进行灾难式投资,采取人弃我取的投资策略,为自己的财富帝国在添砖加瓦。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房地产业仍然十分疲软,没有回升的态势,李嘉诚在这个行业已经投入许多资金,然而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许多先前将资金投入房地产业的人都因为信心不足,纷纷抽回资金,改投其他行业,一时间,香港的很多地皮都开始低价抛售。

这时,李嘉诚并没有跟风抛售自己手中的地产,相反,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继续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甚至他公开宣称:“你们大拍卖,我来大收 买!以后你们有追悔莫及的那一天!”就这样,李嘉诚用手中剩余的资金,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了一块块地皮,并且大兴土木,在上边建起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大 厦落成后用来出租回笼资金。

事实证明,李嘉诚的这种灾难式投资是正确的,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的房地产业开始回暖,这也导致香港的地皮和房价持续攀升,李嘉诚将手中的部分地皮和大楼高价抛售,获得了成倍的利润,而他也成为这次房地产灾难中最大的赢家。

在随后的投资生涯中,李嘉诚也曾多次在石油危机和经济萧条的时候,趁楼价下滑,采取人退我进、人弃我取的战略入货,结果在楼市大升时获得巨利,使手上的资金暴增。

2007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这也导致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双重利好,人们纷纷投身股市,希望能从中赚到第一桶金,然而李嘉诚却在这时对中国远洋、南 方航空及中海集运等八家企业的股票进行了明显的减持。2007年年末,李嘉诚更是公开表示,近期港股仍会波动,建议投资者谨慎小心。 在李嘉诚密集减仓 后,恒生指数果然持续下跌,2008年年初,更是从2007年末的31638点跌到25000点,这也让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但是李嘉诚却在这场投资中毫 发无损,并且大赚了笔。

逆向投资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一个项目,如果100%的人都看好它,认为有利可图,那么你最好不要在参 与进去;如果只有50%的人看好它,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但是你必须要付出比其他人多出百倍的努力;如果只有1%的人看好它,那么你完全可以放心地参与进 去,不久的将来,你或许会大赚一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多城市因战争而变成废墟,人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自保都成问题,就更别说想着如何赚钱了。

有两个年轻人看到战区的人民因为忙于逃难,又不忍心白白浪费辛苦赚来的家产,因此纷纷低价抛售。其中一个年轻人从中看到了商机,他认为战争终有结束的一 天,到时候人们必然会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这个时候低价买入难民抛售的家产,等到战争结束后在高价卖出去,必然会让自己大赚一笔。

他把这个想法和另外一个年轻人说了,但是他的同伴却认为,一旦买入这些家产,运输会是难题,如果在运输过程中碰到敌军,不但这些物品会被没收,恐怕连生命都会丢掉,因此拒绝了联合收购的建议,跑到安全地区避难去了。

第一个年轻人没有因为同伴的退缩而改变主意,他一方面大量收购人们抛售的物品,一方面冒着风险将这些物品运到安全地区保存好,几年后,战争终于结束,这个年轻人立刻抛售手中的物品,大赚了一笔,成为一个富翁,而他的同伴仍然只是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人。

经商的道理有时候很简单,敢于抓住别人不敢去抓的机会,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做到人弃我取、人取我弃,那么你或许也可以成为一代企业大家。

戴维.德瑞慢是美国著名的逆向投资者,他著有一本名为《逆向投资策略》的书。在书中,他指出,“二战”以来,美国市场经历11次危机,如果在危机发生1 年以后投资,投资者将有10次赚钱,只有一次亏本,且只亏3.3%平均收益为25.8%,其中收益最高可达43%(1969年到1970年崩盘后的)。危 机后将股票持有两年的获利是惊人的,买家在11次的危机中都将赚钱,两年的平均收益为38%。而在1973年至1974年下跌后,买入股票收益将高达 66.5%因此他认为,在恐慌中买入并持有做逆向投资是投资制胜的策略。

其实,很多投资大师都有逆向投资的经典案例。例如1982年 彼得.林奇收购了处于困境中的克莱斯勒公司,他认为这样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在行业逐渐回暖的时候,会成为弹性最大的公司,果然如他所料,到1987年, 仅仅5年时间,克莱斯勒公司的产值评估上涨了50倍,而同期的福特汽车只上涨了17倍,通用汽车仅仅才上涨了3倍。

2008年,由于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高盛集团想投资界发出优先股融资计划,股神巴菲特率先购买了高盛的优先股,并同时得到了相应的一批优先股权证,在随后 的几年里,巴 菲特每年仅仅因为股息收入就高达5亿美元。随后,巴菲特又用他的4350万股高盛(gs)的认购权证换取了1000万股高盛的股票,这相当于不花一分钱就 成为了高盛的大股东。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成为商人,但成功的并不多,所以,与其跟在大多数人身后亦步亦趋,还不如培养自己的眼光和胆量,然后另辟蹊径,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更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