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0. 应该留下的书:
“进入名人堂”的书,毫不犹豫地留在身边吧!
虽然我现在终于能把身边的书经常保持在三十本左右,但以前我本来也是唯独书就是没有办法丢的人。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在实践“心动选择法”之后,留在书架上的书约减为一百本左右。即使维持这个数量,比起平均值也绝不算多,但我就是觉得应该再减少一些,于是某天我再次仔细地观察书架上的书。
首先是绝不可能丢弃、毫不犹豫就能断言“我好心动!”的书。就我个人来说,第一名就是《一爱一丽丝梦游仙境》,这是我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曾变心的最一爱一,它可说是我的圣经。这种所谓已经“进入名人堂”的书狠容易判断,当然可以毫不犹豫p地留下来。
接著是不到“进入名人堂”的水准,但仍让人心动的书。这类书会随著年纪汰换,但是现在让你绝对想要放在手边的书。虽然我现在已经没有留在身边,但让我对整理有所顿悟的《丢弃的艺术》刚好就是这种等级的书。这类书在还觉得心动的时候也都可以留在身边。
最麻烦的是,心动程度于中间等级的书。看过一次觉得有趣,要说触一摸时是否心动?好像也没有,但里面到处都是引发共鸣的字句,,或许还会想要再看一次……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没办法丢的书。虽然没有一定得丢掉的义务,但想要钻研整理之道的我,对于这种心动度不上不下的书,当然不能漫不经心地当作视若无睹。我一直在思考,这类书难道没有能够毫不留恋就放手的方法吗?
于是,我展开了“减少书籍体积整理法”。与其说是想留下这些书的整体,还不如说是只想留下部分的资讯或让人惊艳的语句。所以我当时的想法是,那只把需要的地方留下,其他丢掉,应该就没问题了。
于是,我把感到共鸣的词句与文章抄在笔记本里,做成了一本原创笔记。当时我觉得这样的作法持续下去,就会变成一本只属于自己的一精一选名言集,往后回顾时可以摸索出自己兴趣的轨迹,或许也狠有趣。心想这真是一个好主意,随即兴奋地打开自己喜欢的笔记本,赶紧开始制作。先把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画线,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书名与内容。
但才一开始,我就觉得麻烦了。因为如果是单字就算了,抄写文章真的很花时间。而且想到以后来还会再看,就觉得字一定要写得漂亮才行。一本书里如果有十处喜欢的文章,抄写起来估计至少也要三十分钟。想到这种书约有四十本左右时,我开始有点轻微的晕眩。
因此,我接下来尝试影印,把写有自己喜欢词句的那一页影印下来,就能瞬间撷取出名言。接著再把影印好的页面贴在笔记本,就大功告成。不过实际执行时,连这样的动作都让人觉得麻烦。
最后我决定把喜欢的那一页直接撕下,这次甚至连贴到笔记本上都嫌麻,于是乾脆简化步骤,直接把撕下的页面收在文件夹里。这样一本书花不到五分鐘就能解决。顺利处理完四十本书时,喜欢的词句也都确实保留了下来,结果令我非常满意。
不过,实行“减少书籍体积整理法”整整两年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件事。那就是,结果我根本从来都不曾再看过那个文件夹。换句话说,我所做的一切不遇是自我安慰而已。
还有,这是我最近的感觉,那就是手边不存放过多的资讯时,对资讯的敏一感度反而会提高。也就是说,会更容易发现对自己而言必要的资讯。这也是客户和我分享的经验,尤其是那些丢掉了大量书籍和文件的客户。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