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人“斗”人的学问(1)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思考:

你觉得周围的人与你是竞争关系呢,还是合作关系呢,或者两者皆而有之?

当你从不同的角色来看待不同的人,可能这种关系也会不一样哦!

其实,我们人也只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我们也需要保护自己不被“斩”了,不被“吃”了,所以人也脱离不了动物的“自利”本性,这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贯强调的“物竞天择”的基因,强调人“理性主义”的原因。尽管我们知道人不总是理性的,而且“自利”也不等于做坏事

,因为你可以“自利”的去获取物质需要,也可以“自利”去满足你的心理满足、精神需要,从而为印度洋海啸捐款,甚至倾家荡产从事环保事业……但人还是脱离不了“自利”的本质。

但不管人的具体的是去做善事还是坏事,人总是会与其他人在各自认为的利益范畴辖下发生联系,可能是利益的冲突,也可能是需要合作的渴望,但人不可能脱离于其他人而独存,鲁宾逊式的人物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就免不了由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选择”,国人常喜好称之为人“斗”人,更有云云道:“人‘斗’人,其乐无穷!”。

这个“斗”字,貌似有点渲染暴力色彩和排外主义的倾向,但既然国人喜好如此称呼,我们也就不必玩文字游戏,语言习惯的本质就是约定俗成,又何必计较其字眼呢?

既然国人如此喜好人“斗”人,想必对其必有深究,古有《三国演义》、《三十六计》、《厚黑学》等,今也不乏“处世之道”、“明哲保身之法”。中华之小说文学也不乏蕴藏人“斗”人之学问,看似成果硕硕,但终究当今人“斗”人的最高境界“博弈论”却还是未能最先诞生在我中华大地,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当上世纪90年代开始悄然传入我国之时,号称全国仅有5个人能真正看明白,呵呵,实在不能不说是一大奇闻啊!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而言,最核心思维可以说就是这个“博弈论”了,毫不夸张的说,不懂“博弈论”貌似就不能算懂“选择”的思维,这可把国内一大批早年沉浸在伟大的马克思《资本论》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经济学家给弄得犯难了,因为“博弈论”是高度数学抽象化、模型化的理论,而我国经济学向来归属文科,其出身者数学功底就可想而知了,看不懂的大有人在也就不是什么怪事了!

但博弈论思想也并非一定非数学化不可的,对于普通百姓个人“选择”而言,理解其思维便可大有用途,因为人与人的策略互动,我们就称为“博弈”,而“博弈”之论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策略互动模型化。“模型”可不是简单的飞机汽车模型哦,“模型”就是用来描述客观规律的理论,它就好像工程师设计建造飞机前要先造一个飞机模型来试验研究一样的道理。

因为博弈论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策略互动的,所以我们也常常称其为“对策论”,其实英语里原意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下棋理论,只是国内经济学家初见其时感觉过于艰深,若直接翻译过来的话,就显得过于庸俗,似乎自己也就随之掉了身价一般。于是乎,就将其译成了“博弈论”或者“对策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弈论”这个带有浓烈先秦诸子风味的译名占了上风,语言约定俗成的演进博弈就这样最终选择了这个名字,它似乎昭示了国人文化观念中的“学者”、“大师”风范的人物只能去研究那些貌似深邃的“博弈”,而不是普通的“游戏”,似乎有意的将所谓的爸?斗肿印庇氚傩杖褐诨?宄?雍航纾?谢??澄娜说摹扒甯摺薄1鞍凉恰痹诘苯裱д呱砩弦菜愕玫搅说沾??

既然约定俗成,“博弈”也就“博弈”了,无伤大雅,不妨大家都附庸风雅一番,把人“斗”人这么直白的俗话改称“博弈”吧,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感觉上也貌似有点糖衣炮弹,棉里藏刀的意味,但就像文人惯用的伎俩,“上厕所”称为“如厕”,“小便”称为“解手”,“性交”称为“交媾”一样,规避了扎眼的词眼,也就可以登大雅之堂了,衣冠楚楚的大谈文明和理性,也就成了理所当然显示自己伟大立拔的许可证了。

好了,言归正传,博弈既然是人与人之间策略的互动,那么博弈论自然是对它有更为一般化的理解。“一般化”这样的词在学术理论里一般是指更为普遍的规律,能解释更多现象的规律,这样看来,“一般化”其实就是更加接近事物本质真谛的意思。比如众所周知的伟大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分,其实更确切的翻译应该是特殊相对论和一般化相对论,显然后者更难、更接近普遍事物的本质,据说当时爱因斯坦最初提出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全世界只有3个人能真正理解,不知道这与国人最初对博弈论的理解是不是有点巧合,呵呵!

博弈这个东西啊,想想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最基本的有哪两种方式呢?一种恐怕是相互之间有利益冲突,就是竞争关系啦,还有一个就是互相都需要对方的帮助,合作关系啦!如果是完全的竞争关系的话,那么这种博弈的结果就必然是零和博弈,也就是你得到一元钱,我必然损失一元钱,水火不容啊,比如李昌镐和常昊下棋,如果排除和棋的话,总有输赢吧,你赢了我必然就要输,我赢了你必然就要输,不可能都赢的,,所以这种厮杀是没有余地的,只能取胜不能失败的,失败了就全盘皆输。

“消耗战博弈”就是一个零和博弈,比如早年美国加州淘金热,金矿毕竟是有限的啊,这么多人去挖,总有挖光的时候啊,你多挖了,人家就少挖了,所以大家就要打消耗战,谁都不能停,谁歇息了,那么那块金矿就被人家给挖走了,于是大家就拼命的抢着挖啊挖,谁体力最好,谁就挖的最多,打体力的消耗战啊,哈哈!

这个“消耗战博弈”在生活中也很普遍的,比如高考学生,都觉得自己浪费的时间被别人拣去了,大家都不肯多休息,苦熬苦战,打消耗战,最后顶不住了,啪嗒,倒下……所以对付消耗战的明智选择不是一味的消耗,而是衡量自己的边际成本,你每抢一块黄金也是需要花费成本,既然是消耗战,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逐步消耗,相对你再去挖金矿的边际成本就在上升了,而黄金本身的收益是不变的,所以你并不是一定要死撑到最后的,而是当你得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就该停止继续消耗战了,这对于自己来说是最理性的选择,当然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可能这么精确的去计算这个边际成本,所以简单的说就是你真的觉得你得工作学习效率很差的时候就可以去休息了。

但是我们会发现在“消耗战博弈”中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一方停止后,另一方多持续一段时间后也会停止,因为另一方会认为他比这一方多取得一定的收益,他在消耗战中取得了胜利,所以这就常常会出现互相欺骗对方自己已经停止的手法。比如高考学生之间经常会隐瞒自己的实际学习时间,有时甚至对其他同学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不用功啊,自己整天在睡觉啊……等等类似的话,其实无非就是要迷惑对方,给对方传达一种错误的信号,就是自己已经停止了,你已经在消耗战中胜利了,所以你也可以缓一缓了,小小的心计啊!嘻嘻!

“消耗战”告一段落后,我再看看另一种零和博弈,它叫“抓钱博弈”,抓钱嘛,大家肯定都喜欢,呵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