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妙法门(1)
------------
《六妙法门》是隋朝和尚智顗所著,智顗为佛教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当初修悟佛道,是从修习六妙法门入手,终于悟道成佛,成为一位大智大慧者。六妙法门的养生延寿功效是显而易见的,修习佛法养生的人不可不知。
1)六妙法门修习方法简述
六妙法门注重在“息”上用功,是静坐彻始彻终的方法,现简略概括如下:
(1)数门
第一门是“数”,修“数”是六妙法门的基础。
(1)修数
采用双盘、单盘或自然式盘坐之后,双手结掌放置于腹部位置。同时调和呼吸,使之徐徐绵绵,缓缓出入,以深、细、匀、无声息为最佳状态。然后数息,从一到十,又回过头来从一到十,可数呼息也可数吸息,中途若有折断,便从一数起,就叫“修数”。
(2)证数
练功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坐下来入静便能有序不乱地自行数息,意息相随,心念不乱。这时觉得用不着数,就叫“证数”。
2)随门
第二门叫做“随”,其修习方法如下。
(1)修随
当“证数”之后,息相深细匀长了,此时,便可舍去“数息”而进入“随息”之门。此刻,心念随着呼吸出入,自然而然地专意于一呼一吸,心息相依,绵绵密密,这叫“修随”。
(2)证随
当一入静行功,心念即随呼吸而出入,并能心神宁静,觉“息”的长短可以出入遍身毛孔,这叫“证随”。
3)止门
第三门称为“止”,其修习方法如下。
(1)修止
当“证随”之后,只要人一入静行功,心念即刻依随呼吸徐缓出入,并内观呼吸出入之象,此刻,便可舍去“随”,即舍去依呼吸而出入的心念,这便是“止”了。此时,内心凝神,静寂心境,使心神静入冥缈之中,令人忘却一切,惟存心境。
(2)证止
当修止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人身心进入一种高度的止息入静状态,若觉得“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了,那就说明已入“止”了。
4)观门
第四门叫做“观”,其修习方法如下。
(1)修观
当高度地止息入静之后,若出现“人在息中,息在人中”的飘缈感觉,就舍“止”而以心观悟呼吸的细微出入之真谛,若观见呼吸出入如同风在空气中流动,说明得“观”了。
(2)证观
得“观”之后,意息谐振,智慧潜能得到开发。若能内视自身之中的五脏六腑,说明已进入中级内观阶段,若修出了透视功能,则证明真正入“观”了。
5)还门
第五门称为“还”,其修习方法如下。
(1)修还
当具有透视功能、真正入“观”之后,便冥存真神,心意遨游宇宙,然后广摘博采天地间的智慧信息能量,还送于体内。
(2)证还
修习者此时心慧之门洞开,体悟到了“天外有天”的字宙真知之境界,大智大慧奔涌而出,心念与宇宙智慧通联,此时此刻,证明已入“还”了。
6)净门
第六门称为“净”,其修习方法如下。
(1)修净
修“还”之后,身内有大智大慧,此时,舍去一切杂念知解,让心念灵空,使一心洁净,让心念一尘不染,不思不想,一心清净,就叫做“纯净”。
(2)证净
灵空的心境广采天地间的能量,使得天门豁然顿开,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融为一天,获得一种超常的大智大慧。达到这一步,说明修习已经“证净”了。
“六妙法门”是佛家修养的根本法,是佛门一切禅定的母法。它简单而深邃,是简单性与深奥性相互结合的统一物。修习第一门、第二门比较容易入“门”,要入第三门、第四门、第五门、第六门则越来越难,要求修习者必须勤练不辍,俭点操行,涵养道德,这样功力才会有所增进。
------------
六妙法门(2)
------------
2)《六妙法门》原文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经。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亦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
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约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或约二数,谓一止二观。或约三数,谓三三昧。或约四数,所谓四禅。或约五数,谓五门禅。或约六数,谓六妙门。或约七数,谓七依定。或约八数,谓八背舍。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或约十数,谓十禅支,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祗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极语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利物。
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
六妙门大意有十:
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
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
第四,随对治六妙门;
第五,相摄六妙门;
第六,通别六妙门;
第七,旋转六妙门;
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第九圆观六妙门;
第十,证相六妙门。
释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即为六意:
一者,依数为妙门。行者因数息故,即能出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若于最后非非想定,能觉知非是涅槃,是人必定得三乘道。何以故?此定阴界人和合故,有虚诳不实,虽无粗烦恼,而亦成就十种细烦恼。知已破折,不住不著,心得解脱,即证三乘涅槃。故此义如须跋陀罗,佛教断非非想处惑,即便获得阿罗汉果,数为妙门,意在于此也。
二者,随为妙门者。行者因随息故,即能出生十六特胜。所谓一知息入,二知息出,三知息长短,四知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观无常,十三观出离,十四观离欲,十五观灭,十六观弃舍。云何观弃舍?此观破非想处惑。所以者何?凡夫修非想时,观有常处如痈如疮,观无想处如痴也。第一妙定,名日非想。作是念已,即弃舍有想无想,名非有想非无想,故知非想即是两舍之义。今佛弟子观行破折,义如前说。是故深观弃舍,不着非想,能得涅槃,随为妙门,意在此也。
三者,止为妙门者。行者因止心故,即便次第发五轮禅:一者,地轮三昧,即未到地。二者,水轮三昧,即是种种诸禅定善根发也。三者,虚空轮三昧,即五方便入,觉因缘无性如虚空。四者,金沙轮三昧,即是见思解脱,无着正慧,如金沙也。五者,金刚轮三昧,即是第九无碍道能断三界结使,汞尽无余,证尽智无生智入涅槃。止为妙门,意在此也。
四者,观为妙门者。行者因修观故,即能出生九想,八念,十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九次第定,狮子奋迅三昧,超越三昧,炼禅,十四变化心,三明,六通及八解脱,得灭受想,即入涅槃。观为妙门,意在此也。
五者,行者若用慧行,善巧破折、反本还源,是时即便出生空无想无作、三十七品、四谛、十二因缘、中道正观,因此得入涅槃。还为妙门,意在此也。
六者,净为妙门者。行者若能体识一切诸法本性清净,即便获得自性禅也。得此禅故,二乘之人,定证涅槃。若是菩萨,入铁轮位,具十信心。修行不止,即便出生九种大禅,所谓自性禅、一切弹、难禅、一切门禅,善人禅、一切行禅,除恼禅、此世他世乐禅、清净禅、菩萨依是禅故,得大菩提果,已得今得当得。净为妙门,意在此也。
次释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
次第相生者,入道之阶梯也。若于欲界中,巧行六法,第六净心成就,即发三乘无漏,况复具足诸禅三昧?此即与前有异。所以者何?
(1)如数有两种:一者修数,二者证数。
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驰散,是名修数。
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应当放数修随。
(2)随亦有二:一者,修随;二者,证随。
修随者,舍前数法,一心依随息之出入,摄心缘息,知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是名修随。
证随者,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入出。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人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
(3)止亦有二:一者,修止;二者,证止。
修止者,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是名修止。
证止者,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
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复作是念: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着止,起观分别。
(4)观亦有二:一者,修观;二者,证观。
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于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我人。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是名修观。
证观者,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