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九年 十二月改太平興國元年
十月庚申,盧多遜拜相。自吏部侍郎參知政事,除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制闕。
太宗以十月癸丑日卽位。庚申,多遜拜相。太平興國四年十月,除兵部尚書。
同日,楚昭輔樞密使。自樞密副使除
太平興國三年十一月,以郊祀恩加檢校太尉。四年十月,以平定太原加檢校太師。
太平興國四年 己卯
正月庚寅,石熙載簽書樞密院事。自樞密直學士除簽書樞密院事
熙載,字凝積,洛陽人。太宗初領泰寧節度,辟為掌書記。及卽位,遂擢用焉。是年除簽書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自熙載始。四月庚戌,除樞密副使。
兵部隸樞密院,承五代之制,有使、副使。至太宗朝初,命石熙載以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事。治平中,郭逵以檢校太尉同簽書樞密院事。《官制沿革》
太平興國六年 辛巳
六月甲戌,司空、平章事薛居正卒。
居正自開寶六年九月拜相,至是年六月薨于位。相太祖三年,相太宗六年。方入奏事,疾作,輿歸而卒。年七十。贈太尉、中書令,諡文惠。咸平二年,配享太宗廟廷。居正操行方正,為相任寬簡、不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
九月辛亥,趙普再入相。自太子太保除守司徒兼侍中、昭文館太學士
制曰:「協比耆德,皇王之大猷。圖任舊人,邦家之令典。其有功高締創,望著巖廊。出領蕃宣,入奉朝請。輿望所屬,嘉言孔彰。宜膺作礪之求,再授秉鈞之寄。具官趙普建邦元輔,命世偉才。早踐台衡,載更時序。蕭何畫一之法,著於廟堂。甘盤舊學之臣,屈在班列。朕方寤寐良弼,寅亮天工。詢于元龜,歷選羣后,用煩舊德,弼予眇躬。外以鎮撫四夷,內以平章百姓。康濟庶務,常思舟楫之言。品題羣材,俾適輪轅之用。佐佑寡昧,臻于治平,毋使丙魏房杜專美於前代也。」
太宗卽位,以普為太子太保。普奉朝請累年,盧多遜益毀之,鬱鬱不得志。上寤,拜司徒守侍中,封粱國公。廷美廢,多遜南遷,普之力也。
同日,石熙載樞密使。自刑部侍郎、樞密副使除户部尚書
制曰:「文昌之設,益重於六官,温室之任,聿參于萬務。自非忠謹敦厚,温恭明允,則何以追武帳之三接,贊鴻樞之百度?職茲宥密,以奉論思。我之得人,無愧前古。具官石熙載挺生間氣,符會昌期。早事初潛,屢進苦口之說;洎參樞近,益勵匪躬之誠。進思盡忠,言必循理。補袞無闕,循牆益恭。朕之使能,人實受賜。用尊名數,式示倚毗。俾兼喉舌之司,以重股肱之寄。往踐樞軸,必也正名,克勵乃誠,同底于道。」
用文資正官充樞密使,自熙載始也。
十一月癸丑,楚昭輔罷樞密使。為左驍衛上將軍
昭輔自開寶六年九月除樞密副使,九年十月拜樞密使,至是年十一月罷,在樞府凡十年。昭輔性勤謹介直,掌樞務,人不可干以私,然無他材略。至是以足疾就第,在告數月,始命石熙載代其任。會郊祀畢,乃有是命。及卒,贈侍中,謚景襄。真宗祀亳回,再贈中書令。
太平興國七年 壬午
四月甲子,竇偁、郭贄並参知政事。偁自右正議大夫、樞密直學士,贄自中書舍人並守本官除
正議大夫,本諫議大夫,避太宗舊諱。國朝給事中、中書舍人、諫議大夫並係兩省官,給事、左諫議隸門下,中書舍人、右諫議隸中書。《舊典》
柴禹錫樞密副使。自如京使除宣徽北院使兼
偁,字日彰,薊州漁陽人。贄,字仲儀,開封人。禹錫,字元圭,大名人。
偁父周諫議大夫禹鈞,五子曰:儀、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時人謂之「竇氏五龍」。偁先與賈琰同在太宗幕府,琰便佞希旨,偁常疾之。太宗與諸王宴射,琰頗稱贊德美,詞多矯誕,偁叱之。太宗不樂,因罷宴,遂出偁知涇州。既大用,太宗謂曰:「汝自揣何以至此?」偁曰:「陛下以藩邸之舊,出於際遇。」太宗日:「非也,以汝嘗面折賈琰,賞卿之直耳。」十月卒,詔輟視朝,贈工部尚書。偁喜同幕丁顥子謂,謂尚幼,偁以女妻之,後果至宰相。
贄自太宗任京尹時得侍讀藩邸,及卽位,遂擢用之。
禹錫亦事太宗于晉邸,太宗以藩府之舊,多訪以外事。遂告秦王廷美陰事,故寵用之。八年六月,遷宣徽南院使。
戊辰,盧多遜罷相。責授兵部尚書
制曰:「調梅作礪,中外之所瞻。加膝墜淵,古今之攸戒。矧於輔相之任,必全進退之宜。具官盧多遜早中科名,亟更臺閣。久迴翔於近列,嘗際會於先朝。擢預中書,俾參庶政。洎予臨御,首正台衡。補袞之效蔑聞,由徑之蹤盡露。節虧忠藎,道有依違。尚塵廊廟之榮,曷厭搢紳之論。爰伸念舊,用示匿瑕。俾領夏官,以奉朝請。用全始終之義,以彰廣大之恩。」
多遜自開寶九年十月拜相,至是年四月罷,為相凡八年。
趙普為相,多遜屢短之于上前,普由是罷相。多遜在相位,普之子及親屬多為所抑。普既復相,多遜不自安。普屢諷多遜令引退。多遜貪權固位,不能自決。會普廉得多遜與秦王廷美交通事,遂以聞。多遜坐秦王事,責下御史,劾其狀得實,詔文武常參官集議之。太子太保王溥等參議言:「多遜身處台司,心懷顧望,大逆不道,干紀亂常。上負國恩,下虧臣節。請削奪官爵,準律誅斬。」有旨配崖州,充長流百姓。
多遜削奪官爵配隸崖州制曰:「臣之事君,貳則有辟。下之謀上,將而必誅。兵部尚書盧多遜頃自先朝,擢參大政。洎予臨御,首正台衡。職在爕調,任當輔弼。邦家之務,一以咨之。朕既倚成,汝合思報。而乃交結藩邸,窺伺君親,指斥乘輿,謀危社稷。大逆不道,非所宜言。因遣近臣,雜治其事。醜跡共露,具獄已成。既有司之定刑,俾外廷而集議。僉以梟夷其族,汗瀦其宮,用正憲章,以合經義。尚念嘗居重位,久事明廷,特寬盡室之誅,止用投荒之典。實汝有負,非我無恩。爾羣臣當體念兹意。其盧多遜在身官爵及三代封贈、妻子官封,並宜削奪追毁,一家親屬,並配隸崖州,充長流百娃,仍終身禁錮。縱更大赦,不在量移之限。其期周以上親屬,並配隸邊遠州郡禁錮。」
庚辰,沈倫罷左相。責授工部尚書。本名義倫,避太宗舊諱
制曰:「具官沈倫頃自諸生,幸逢興運。亟登廊廟,遂踐鼎司。閥閱無聞,際會斯極。洎予臨御,尤所倚毗。七年于兹,恩寵備至。所宜盡心竭慮,知無不為,使內外和平,苛慝不作,此宰相之任也。昨盧多遜包藏逆節,結構異端。豈無姦邪之謀,見于舉措之際。汝則與之同列,積有日時,安然坐觀,曾不先覺,稔其醜跡,上瀆朝經。離我友于之親,傷我寬仁之德。貪榮竊位,於汝安乎?雖復謝病引年,拜章上綬,倘更優其爵秩,何以肅於搢紳。非我無恩,蓋全大體。六卿之任,位望特隆。深屈憲章,粗伸警勵。其子都官郎中繼宗本由父蔭,不宜更在朝行,可落班薄。」
倫以開寶六年九月拜相,至是年四月罷,相太祖凡四年,相太宗七年。倫清介,在相位自守而已。先是倫與盧多遜同列,多遜坐秦王廷美通謀事發,而倫前已病在告,求致仕,責其坐觀同列,稔其醜跡,乃至於貶。後請老,復授左僕射致仕。卒年七十九,贈侍中,謚恭惠。
太平興國八年 癸未
正月戊寅,曹彬罷樞密使。自侍中罷為天平軍節度使
制曰:「萬機鞅掌,温室之任斯勤;十乘隱轔,齋壇之寄尤重。式均勞逸,用示倚毗。具官曹彬說禮敦詩,體仁利物,臨事克彰於忠謹,接下彌盡於謙恭。兩朝備罄於腹心,終日不離於帷幄。折衝千里,雖藉樽俎之籌;節制百城,宜分旄鉞之任。輟兹禁中之位,賜以汶上之田。式勞申伯之蕃宣,毋忘段木之偃息。」
彬自開寶九年二月除樞密使,至是年正月罷,在樞府凡八年。酒坊使彌德超驟被委遇,上急變云:「彬秉政歲久,得士眾心。」又誣彬有不軌之謀。太宗頗疑之。彬不自辨,遂有是命。趙普嘗薦彬,見太宗,因為辯其誣。太宗大悟,德超既得罪,而待彬如故。其後太宗從容謂普,自愧聽斷不明。普對曰:「陛下知德超有才而任用之,察曹彬無罪而昭雪之。有勞者進,有罪者誅,此所以彰陛下之明聖也。」太宗於是釋然,繼封魯國公。
己卯,王顯、彌德超並樞密副使。顯自東上閤門使遷宣徽南院使兼;德超自酒坊使遷宣徽北院使兼
顯,開封人。德超,滄州人。少皆嘗給事太宗於潛邸。德超既譖曹彬,彬遂罷。顯與德超為南北院使並兼樞密院副使。
三月庚申,宋琪參知政事。自右諫議大夫、同判三司遷左諫議大夫除
琪,范陽薊州人。太宗為開封尹,琪為府推宮,禮遇甚厚。及卽位,遂擢用之。七月庚辰,加刑部尚書,班參政李昉上。執政未幾一年,十一月拜相。
四月丁未,彌德超罷樞密副使。削官爵流瓊州
制曰:「具官彌德超闒茸常材,斗筲小器。朕昔在藩府,嘗齒中涓。洎入纂於丕圖,亦累遷於近職。錄其尺寸之效,陞于宥密之司。而高則疾顛,盈而亟覆。詬詈同列,指斥朕躬,為臣若斯,於法何逭!朕求治斯切,益急於用人,引咎實深,詎忘於有罪。御史閱實,有司定刑,合寘嚴誅,以禦魑魅。凡爾在位,體兹好生。其彌德超在身官爵並宜削奪,其一家配隸瓊州禁錮。」
德超在樞府纔數月。德超嘗上急變,巧誣曹彬以他事。太宗疑之,出彬為天平軍節度使。德超謂事成,期得樞密使,及是失意,居常怏怏。嘗詬王顯等曰:「我為國家言大事,有安社稷功,但得如綫許大名位。爾等何人,反在我上?度上無執守,為汝輩所眩惑!」顯等告之,太宗怒,令鞠其事,故抵於罪。
六月巳亥,王顯樞密使。自宣徽南院使、樞密副使加檢校太保充
制曰:「漢以尚書平章奏議,魏以中書參掌機密。邦國之務,率繫於樞衡;軍旅之謀,多出於帷幄。授受之際,厥惟艱哉!具官王顯器量恢宏,襟靈秀拔。嘗事藩邸,備極公忠。累踐榮班,遂膺顯用。風雨如晦,益勵匪躬之誠,夙夜惟寅,愈定致君之志。樞密之任,獻納攸資。宜正名稱,用伸毗倚。益堅許國之節,式副知人之明。」
七月辛未,郭贄罷參知政事。責授秘書少監
制曰:「具官郭贄簪筆持橐,獲侍於初潛,曳組鳴珂,久塵於清切。頃參台席,實代天工。而啟沃蔑聞,尸素斯極。飲酒過量,自貽沈湎之譏,發言無稽,益彰容易之態。所宜左降,尚屈典刑。」
贄執政凡一年。曹彬為彌德昭所譖,贄為辨其誣。宰相趙普因是重之,遂不次擢用。至是,以晨朝被酒,遂致罷黜。尋知荊南府。真宗卽位,累遷禮部尚書。及卒,贈左僕射,諡文懿。贄長者,喜延譽後進,宋白、趙昌言皆其所薦也。
庚辰,李昉參知政事。自文明殿學士、工部尚書除守本官充
太平興國五年,置文明殿。九年,殿災,改建為文德殿,遂廢此職。《官制沿革》
昉,字明遠,深州饒陽人。郭贄既貶,中書惟趙普、宋琪。時普恩禮稍替,將復命相。廷臣獨工部尚書李昉宿舊,上欲用昉參政,以琪先入,當班列昉上,加琪刑部尚書,昉守參知政事。昉執政僅半年,十一月拜相。
六部尚書,以吏部為冠,兵部次之,户部次之,刑部又次之,禮部又其次,而工部居下。
八月庚戌,石熙載罷樞密使。為尚書右僕射
制曰:「宥密之矜,蓋總於萬機;師長之任,實參乎百揆。職事斯設,在勞逸而則殊,名器所先,固授受而惟允。具官石熙載達識兼濟,偉量旁通。早在初潛,實預賓佐。韋弦之戒,動靜有常。金石之誠,夷險如一。自總樞軸,屢進讜言。方參帷幄之謀,遽嬰寒暑之病。抗章引退,瀝懇彌堅。宜推加等之恩,卽俟有瘳之喜。勉思頤養,式副倚毗。」
熙載自太平興國四年正月除簽書樞密院事,四月除樞密副使,六年九月除樞密院使,至是年八月罷,在樞府凡五年。熙載以足疾多請告,太宗幸其第臨問。久而不愈,遂抗表求解機務,故以優禮罷。卒贈侍中,諡元懿。熙載有文學,立朝無顧避。稱薦善人,有長者之譽,與薛居正配享太宗廟庭。子中立,景祐四年拜參知政事。
十月己酉,趙普罷相。自司徒兼侍中罷為檢校太尉兼侍中,武勝軍節度使,出鎮鄧州
制曰:「入總國政,實冠三司之崇;出分閫寄,聿當二老之任。所以推恩禮於輔弼,伸倚注於勳賢。斯為大猷,豈敢虛授。具官趙普挺鍾間傑,富稟誠明。草昧之初,締創之功夙著;巖廊之上,啟沃之效居多。朕疇咨老成,參用舊德,再授鹽梅之寄,用師藥石之言。彌縫之績既彰。調燮之勤斯著。煩我耆艾,職兹樞衡。授以蕃宣,均其勞逸。用加掌武之秩,以增衛社之雄。大啟南暘,夾輔王室。」
普自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再入相,至是年十月罷,再相凡二年。普罷時,太宗眷禮甚厚,作詩餞之,又謂之曰,普於國家有勳力,朕疇昔與之游,今齒髮衰矣。不欲煩以樞務,俾之善地卧治云。雍熙三年,移山南東道節度使,自梁國公改封許國公。
十一月壬子,宋琪、李昉並拜相。琪自刑部尚書、參知政事,昉自工部尚書、參知政事並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制曰:「平章百姓,唐堯所以疇咨;總領衆職,漢宣由是致治。非賢罔乂,得士則昌。聿求經濟之才,爰授弼諧之任。枚卜斯允,成命是行。具官宋琪宇量冲深,規模宏遠。具官李昉鬱有公望,久服大寮。而皆罄竭謨明,裨贊樞輔。君臣之際,人無間言。公家之事,行有餘力。脩經術以自輔,體方直而糜渝。是用擢正公台,職兹調燮。朕所注意,不假審象之求;汝則致君,更思補袞之效。唯用虛己,竚兹沃心。欽若訓詞,往踐乃位。」並相同制
琪自庶僚一歲中為宰相,其速如此。昉初與盧多遜善,待之不疑。多遜屢譖昉,人或告昉,昉曰:「盧與我厚,不爾。」於是,上語及多遜事,昉頗為解釋。上因言多遜居常毀卿不直一錢。昉始悟,上由此益重之。昉請復時政記,先進御,然後付史館。時政記進御自亡昉始。《長編》
雍熙元年十一月,南郊畢,琪遷門下侍郎、昭文館大學士,昉遷中書侍郎、監脩國史。
太宗始卽位,詔秦王廷美、武功郡王德昭位在宰相上。至是,詔自今宰相序立宜在親王之上。李昉,宋琪頓首請遵故事,上不許。琪等又叩頭固辭,久之,上曰:「宰相之任,實總百揆,與羣官禮絕。藩邸之設,亦奉朝請而已。元佐等尚幼,欲其知廉損之道,卿勿多辭也。」琪等拜舞稱謝。今宰相班在諸王上,自此始。
壬申,李穆、呂蒙正、李至並參知政事。穆自翰林學士遷左諫院除。蒙正自翰林學士、都官員外郎除。至自翰林學士、都官郎中、知制誥除
穆,字孟雍,開封陽武人。蒙正,字聖功,河南人。至,字言幾,真定次人。
穆文學操履為太祖所知,太祖嘗謂盧多遜曰:「李穆,士大夫之仁者也。」多遜曰:「穆臨事不以死生易節,所謂仁者必有勇也。」穆等既命對于玉華殿,上謂之曰:「朕為官擇人,惟恐不當,今兩制之臣十餘,皆文學適用,操履方潔。穆居京府。尤號嚴肅,故兹獎擢惟公也。」朕思閭里間每旦焚香,祝天子萬歲,次則大臣眉壽,朕與卿等焉得不思善事,以副億兆之禱耶!」皆再拜謝。《長編》
穆執政未幾,丁母憂。不數日,起復本官,穆固辭,不得已視事,未終喪而卒。太宗臨哭出涕,謂宰相曰:「穆潔己守道,操履純正,真不易得。朕方爾擢用,遽兹淪謝,非斯人不幸,乃朕之不幸!」輟視朝,贈工部尚書。呂蒙正舉進士第一,執政四年,端拱元年拜相。
同日,張齊賢、王沔同簽書樞密院事。並自樞密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除
齊賢,字師亮,曹州寃句人。沔,字楚望,齊州又。雍熙元年十二月,齊賢、沔並遷左諫議大夫。三年,齊賢以給事中知代州。時大舉北伐,代州楊業戰沒。太宗訪近臣以策,齊賢請行,卽有此授。初,太祖幸西都,齊賢時以布衣獻策,太祖召至便坐,令面陳其事。齊賢以手畫地條陳十策,內四說稱旨,齊賢堅執其六說皆善。太祖怒,令武士拽出。及車駕還,語太宗曰:「我幸西都,唯得一張齊賢耳。我不欲爵之以官,異時汝可收之,使輔汝為相也。」至太宗初卽位,放進士牓,決欲置於高等。有司偶失掄選,等在三甲之末。太宗不悅,及注官有旨,一牓盡與京官通判。齊賢釋褐授將作監丞、通判衡州,不十年為相。
雍熙二年 乙酉 太平興國九年十一月改雍熙元年
十二月丙辰,宋琪罷相。為刑部尚書
制曰:「王者欽若大猷,允釐庶政,必藉台輔,以張化原。上所以燮理隂陽,下所以康濟黎獻,唯公是務,與衆共之。其或時望有虧,物情未允,進退之際,公議在焉。具官宋琪早以時才,嘗依藩邸。薦更嵗月,乆効官常。洎朕纉承,載懐求舊。攀附鱗翼,騰躍風雲。擢於㑹府之中,處以公台之任。而識非逺大,望屈具瞻。曾無端謹之稱,但有詼諧之誚。朝章政典,無所建明。百度彞倫,如何式叙。豈可以承倚毗之重,當憂責之任哉!宜以秋卿,俾還相印。退之以禮,不謂無恩。勉務欽承,自求安逸。」
琪自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拜相,至雍熈二年十二月罷,入相凢二年。樞宻使柴禹錫同罷。上謂宰相李昉等曰:「朕於大臣,豈容易進退!事不獲已,方行此命。朕欲展宫城,禹錫有别第在表識中,上言願易闤闠中官邸,朕極不樂。自此朕薄其為人,乃潜與宋琪相結,為琪請流人盧多遜第。朕命即賜之。多遜犯罪籍沒,為宰相復請居之,不避惡名,豈大臣之體乎!然不欲暴其状,止以詼諧無大臣體罷云。」《拜罷録》
琪有吏能而寡學識。在相位,百執事謁見,或有干請,必面折之。後拜右僕射,卒年八十。贈司空,諡惠安。
國朝宰相享耆壽者十人:宋惠安八十,其後張鄧公八十六,陳文惠八十二,富文公八十一,杜祁公八十,宋元獻七十九,李文定七十七,曽宣靖八十,龎穎公七十六,蘇丞相八十二,文潞公雖至九十四而薨貶秩,蔡師垣亦八十,晩節謫籍南遷,殂於中路,不得全有富貴考終。
同日,柴禹錫罷樞宻副使。自宣徽南院使罷為左驍衛大將軍
制曰:「樞宻重地、宻勿近司。倚注所先,無加於此。茍輿情之未洽,在公議以難安。具官柴禹錫早自中涓,升於近侍。載承求舊之寵,驟遷宥宻之司。而不能盡瘁於事,傾輸乃誠,茍且因循,孤予委遇。退居散地,猶示優恩,尚叅翊衞之榮,無忘欽承之意。」
禹錫自太平興國七年除樞宻使,至是年十二月罷,在樞府凡四年。
雍熙三年 丙戌
正月戊戌,李至罷叅知政事。自給事中罷授禮部侍郎
至自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正月罷,執政凡二年。至以目疾,連表乞罷職養病,詔不許。固請,從之,特賜月俸錢十萬。
六月戊戌,辛仲甫叅知政事。自御史中丞遷給事中
仲甫,字之翰,汾州人。
八月丁酉,王沔、張宏並樞宻副使。沔自左諫議大夫、簽書樞宻院事除。宏自樞宻直學士拜右諫議大夫除
宏,字巨卿,青州益都人。
雍熙四年 丁亥
四月癸巳,張宏罷樞宻副使。自樞宻副使左遷御史中丞
趙昌言樞宻副使。自御史中丞除樞宻副使
昌言,字仲謨,汾州孝義人。時河朔用兵,張宏循黙,備位無所建明,而御史中丞趙昌言數上北邊利害,故兩易之。群臣皆竦動云。宏在樞府幾一年。
王稱賛曰:「朝論以張宏循黙,故罷其政,使與趙昌言更其任。夫御史之職在觸邪,而中丞之位,號執法事之利害,人之忠佞皆得而言之,其責豈不重哉!循黙之人使充其位可乎?」《事畧》 太宗時張宏,真宗時李惟清,皆自樞宻使為御史中丞,盖重言責也。仁宗時亦多命前執政,如晏元獻、王安簡公皆是。自嘉祐後迄今,無為之者。《石林燕語》
端拱元年 戊子 雍熙五年正月改元
二月庚子,李昉罷相。為尚書右僕射
制曰:「端拱崇資,文昌右相。盖非賢而不授,諒出綍以惟公。告爾具寮,舉兹明命。具官李昉巖廊舊德,文學名儒,踐臺閣之通班,素髙聞望;處鈞衡之大任,乆展謀猷。謙和秉君子之風,純懿擅古人之美。今者輟從三事,總彼六卿。董齊喉舌之官,載光北斗。領袖搢紳之列,首冠南宫。用資鎮俗之清規,式表尊賢之茂典。異數適尊於表著,睠懐别視於股肱。佩服渥恩,優游名器。恭踐厥位,惟徃欽哉!」
昉自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與宋琪同拜相,至是年二月罷,入相凡六年。
先有翟馬周者擊登聞鼓,訟李昉身任元宰,屬北戎入冦,不憂邊思職,但飲酒賦詩,并置女樂等事。上以方講籍田,稍容忍之。於是,召翰林學士賈黃中草制,授昉右僕射罷政。且令黃中切責之。黄中言:「僕射,師表百僚,舊宰相之任。今自工部尚書拜,乃殊遷,非黜責之義也。若以文昌務簡均佚為辭,庻幾得體。」上然之。《長編》
同日,趙普、吕蒙正並拜相。普自檢校太師兼侍中、山南東道節度使除太保兼侍中、昭文館大學士,三入相。蒙正自給事中、叅知政事除中書侍郎兼戸部尚書、監脩國史、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普昭文相制曰:「尊賢養老,上古格言;念舊録勲,前王令典。而况再登廊廟,三秉節旄,始終不易於純誠,出入咸膺於大用。爰疇茂德,用降徽章。具官趙普大昴儲祥,維嵩挺秀。翊天飛之景運,名冠公王;藴台輔之嘉謨,功書簡䇿。早從黄閤,旋擁高牙。隆中盡偃於仁風,峴首更歌於善政。加以心惟許國,道在安民,封章屢納於忠言,致理率陳於正道。佐予涼德,繄乃宗臣。朕所以卜在㑹朝,委之論道。彞倫未叙,將俟於緝熈;庻政闕然,佇期於寅亮。是以輟從藩輔,復踐巖廊。加帝保之崇資,冠鸞臺之舊列。咨上公而詢庶政,彌切倚毗;昌洪業以永丕圖,更資光輔。」
蒙正拜相制曰:「天道無私,日月星辰助其照;皇王不宰,股肱輔弼代其功。所以端拱仰成,垂衣致治,建千年之昌運,追三代之令猷。其有業茂經綸,才推謹厚,叅大政而再罹寒暑,秉純誠而無替初終。宜推爰立之恩,式副至公之選。具官吕蒙正四氣均和,五行鍾秀。藴濟時之明略,輔之以温恭;挺命代之宏材,守之以淵黙。凡膺歴試,早振芳猷,公忠推社稷之臣,凝重見廟堂之噐。睠兹大體,乆鬱具瞻,爰資作礪之功,用正秉鈞之任,崇階馭貴,列爵増封,兼脩太史之書,載踐地官之秩。爾宜周旋庻政,左右眇躬,緩兹宵旰之憂,翊我隆平之運,同底于道,豈不美歟!」
普至是凡三入相。上親耕籍,普表求入覲,太宗從其請。禮成冊拜,上諭普曰:「卿勿以位髙自縱,勿以權重自驕,但能謹賞罰,舉賢能,彌愛憎,何憂軍國之不治?朕若有過,卿勿面從,古人耻其君不及堯舜,卿其念哉!」蒙正質厚寛簡,有重望,不結黨與,遇事敢言,毎論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故與普俱命,藉舊徳為之表率也。蒙正晩輩,與普同位,普甚推許之。《長編》
普次子趙承煦自襄州衙内都虞候為六宅使,普再入相,未始為求官,上特命之。普嘗戒其子弟曰:「吾本書生,偶逄昌運,受寵踰分,固當以身許國。私家之事,吾無預焉,汝等宜各勉勵,勿重吾過。」故自宥宻升朝輔,出入三十餘年,未始為其親屬求恩澤者。宰相子為六宅使 近制,宰相子起家即授水部員外郎,加朝散階。先是,盧多遜為相,其子雍即授此官,後遂以為常。吕蒙正固讓,止授九品京官將作監丞,因以為定制《長編》
宰相子,止授九品京官,自吕蒙正始。
本朝三入相者:趙韓王、吕文穆、文靖、張鄧公、文潞公。蔡元長雖四入而不克有終。《揮麈録》
同日,王沔叅知政事。自樞宻副使遷戸部侍郎除
張宏樞宻副使。自御史中丞遷工部侍郎除
楊守一簽書樞宻院事。自客省使遷宣徽北院使除
宏前已為樞宻副使,後以循黙無所建明,乃用御史中丞趙昌言為樞副,而改宏為御史中丞,至是復為樞宻副使。
守一初為晉邸涓人,太宗即位,遂擢用之。守一在樞府纔七月,是年九月卒。贈太尉、忠武軍節度使。
三月甲戌,趙昌言罷樞宻副使。自工部侍郎責授崇信軍節度使行軍司馬
責趙昌言等詔曰:「朝廷詔爵位以待賢,能明刑法以馭群下。茍囘邪之自露,在典憲以宜行。具官趙昌言早以㣲才擢居重任,訏謨之效,未見於盡忠;險詖之蹤,頗聞於植黨。交結非類,玷辱清朝,合首從之原情,正刑書之顯戮。特寛窮究,以示包荒。俾出佐於藩垣,仍不奪於章綬。噫!予之待士,無愧於至公;爾之戴君,頗乖於誠節。宜思自咎,勿謂無恩。」
昌言在政府幾一年,昌言與户部侍郎陳象輿、刑部郎中董儼、知制誥胡旦、直史館梁顥厚善,四人日常㑹於昌言之第,故京師有陳三更、董半夜之語。旦又作大言恠誕之詞,使翟馬周者上之,其言多排毁時政,自薦可為大臣,力舉旦等十數人皆公輔之噐,俾昌言内為之助。㑹京尹許王廉知其事,白之太宗,大怒,捕馬周,繫獄究治,流海島。昌言與旦等皆貶黜云《拜罷録》
端拱二年 己丑
七月己卯,張齊賢樞宻副使。自右諫議大夫、簽書樞宻院事遷刑部侍郎除
張遜簽書樞宻院事。自鹽鐡使遷宣徽北院使
遜,博州人。太宗在藩邸,得隸帳下,及即位,遂擢用焉。
時中書門下言:「所録《時政記》,縁皇帝毎御前殿,樞宻院已下先上,宰臣未上,所有宣諭聖語,裁製嘉言,無由聞知,慮成漏略。自今樞宻副使二人,逐旋抄録送中書。」遂詔樞宻副使張宏、張齊賢同抄録。自後樞宻院事皆送中書,同脩為一書而授史官,副使知院二員同掌之。《長編》
淳化元年 庚寅 端拱三年正月改淳化元年
正月戊子,趙普罷相。罷為太保兼中書令充西京留守、河南尹
國初,沿唐故事,尚書令、侍中、中書令為三省長官。未改官制前,異姓未有兼中書令者,惟贈官有之。 《國史》并《放談》
制曰:「帶河之誓,蕭相首於羣臣;分陕之寄,周公冠於二老。矧乃功宣締創,績著巖廊,懇辭金鉉之榮,願遂安車之志,不加殊禮,曷報茂勲。具官趙普宇量淵深,風規震肅。翊戴先帝,實有佐命之勲;弼諧冲人,益見匪躬之節。而自再持將鉞,三冠鼎司,𩱛假宣猷,寅恭協德,小大之務,知無不為,夙夜之勤,浸以成疾。聿遵賜告之典,懇陳避位之言,喻之再三,終不可奪。鞏洛之地,成周舊壤,王畿之廣,實切於保釐;京邑之重,允瞻於表則。乃兼八柄之秩,徃撫千里之邦。勉荷寵章,式資卧理。」
普自端拱元年二月三入相,至是年正月罷,居相位二年。初,太宗欲相吕蒙正,以其驟進,人望未允,藉普舊德以鎮之,遂再用秉政。普自去秋以病免朝謁,止日赴中書治事,有大政則召對,及冬,病益甚,車駕屢幸其第省問,賜予加等,遂稱疾篤,三上表致仕。上不得已,以普為西京留守、河南尹,加中書令。懇辭再四,太宗賜手詔曰:「開國元勲,惟卿一人,不同他等,毋至固避。俟首途有日,當就第與卿為别。」普捧詔涕泣,力疾請對,頗言及國家事,上嘉納之。普以衰病,再乞骸骨,進位太師,封魏國公,給宰相俸,令於西京私第養疾。
祖宗以三師三公為宰相親王使相之官,及宰臣官至僕射致仕者,即較在位乆近,拜太尉、太傅等官。若太師,即為異恩。本朝惟趙韓王普以勲,文潞公彦博以年得之外,曠世不拜,仍自司空五遷方至太師。有若王文正公旦、吕文靖公夷簡,皆任相二十年,纔以太尉致仕,可見國家重太師官也 《舊典》
淳化三年,太師、魏國公趙普卒,年七十一。太宗聞訃震悼,謂近臣曰:「普國初元勲,事先帝與朕,最為舊故,能斷大事,盡忠國家,真社稷之臣。」因出涕。贈尚書令,封真定郡王,諡忠獻。輟視朝五日,命右諌議大夫范杲持節䕶䘮事。至道二年,進封韓王。咸平二年二月,配饗太祖廟庭。普之子孫至今顯榮不絶。
國朝稽西漢非劉氏不王之制,只封皇之期親為王,其近親以年勞乆次,止封郡王而已。至於贈典,非后之父祖,亦不預王爵,惟祖宗以趙忠獻佐命興邦,以建宗社。若曹彬之封秦王,潘美之封鄭王,雖功亞趙忠獻,終縁有若孫為后而得之。 《舊典》
淳化二年 辛卯
三月乙丑,辛仲甫罷㕘知政事。給事中罷為工部尚書知陳州
仲甫自雍熈三年六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三月罷,執政踰三年。仲甫從容自守而已,至是,以足疾罷,出知陳州。後告老致仕,進太子太傅。卒年七十四,贈太子太保,諡康節。
四月辛巳,張齊賢、陳恕並叅知政事。齊賢自刑部侍郎、樞宻副使除。恕自鹽鐵使遷給事中除
齊賢執政凡七年,九月遂拜相。
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恕為鹽鐵使,有心計,釐去宿弊,太祖深器之曰:「真鹽鐵使也。」太宗即位,遂大用焉
同日,張遜、温仲舒、寇準並樞宻副使。遜自宣徽北院使、簽書樞宻院事除。仲舒、準俱自樞宻直學士遷左諫議大夫除
仲舒,字秉陽,河内人。準,字平仲,華州下邽人。
同日,張宏罷樞宻副使。為吏部侍郎
宏自端拱元年二月復為樞宻副使,是年四月罷,在樞府一年餘。後進工部尚書,卒贈右僕射。
九月丁酉,王沔、陳恕並罷叅知政事。沔自户部侍郎、恕自給事中並罷守本官
沔自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除簽書樞宻院事,雍熈三年八月除樞宻副使,端拱元年二月除叅知政事,是年九月罷,執政凡八年。恕自淳化二年四月除叅知政事,至是亦罷,執政纔數月。
自趙普出守西洛,蒙正以寛簡居相位,辛仲甫從容其間,王沔怙恩招權,政事多决於沔。沔聰察敏辨,善敷奏,有適時材用。先與張齊賢同被進擢,掌樞務,頗不叶,齊賢出守代州,沔遂為副使,叅知政事。陳恕筦鹽鐵,性苛察,亦嘗與沔忤。於是,齊賢與恕並在中書,沔心不自安,慮群官有以中書事告齊賢等。左司諫王禹偁上言,中書、樞宻不得於本㕔接見賔客,並於政事堂同見,以防請託,沔心喜,即奏可下其事,左正言謝泌上言以為:「如此是疑大臣以私也!陛下聰明寄於輔臣,茍非接見群官,何以悉知外事?若令都堂候見,則群官咨事無時。是大臣常湏百執事於都堂,無觧衣之暇。設若杜公堂請謁之禮,豈無私室乎?塞相府請求之門,豈無它徑乎?」上覽奏嘉歎,即命追還前詔,事遂止。沔又以弟淮故,數為樞宻使寇準所詆,上亦寤沔任數好詐,非廊廟噐,詔書切責之。恕執政未幾,以洩禁中語,遂與沔同日俱罷。沔性苛刻,不以至誠待人,群官謁見,必甘言以㗖之,皆喜過望,既而進退非允,人胥怨矣。《長編》
乙亥,吕蒙正罷相。自戸部尚書罷為吏部尚書
制曰:「宰相之任,所以代天工,執 柄,内以平章百姓,外以鎮撫四邊。華夏具瞻,安危攸繫。其有訏謨獻納,蔑聞苦口之言,朋黨比囘,深失蒼生之望。宜行䇿免,以肅朝經。具官吕蒙正擢自單平,累遷清要,驟登三事,于兹九年,所宜盡瘁公家,厲精庶政,任當補衮,而曷嘗有聞。知在挈缾,而曾無所守,但務引援於親嫟,寧思澄汰於品流。竊禄偷安,莫斯為甚,匿瑕藏垢,誠合自知。儻更倚於弼諧,是自貽於蒙蔽。政之有闕,悔不可追。用全進退之宜,式表始終之分。尚居㑹府,俾領天官,允謂優隆,勿忘循省。」
蒙正自端拱元年二月與趙普同拜相,至是年九月罷,凡四年。先是上封事者言立儲貳事,太宗謂近臣曰:「此事朕自有時耳。」㑹正言宋沆等請建立許王元僖,詞意狂率,沆乃蒙正妻族,遂斥為團練副使。又金部員外郎張紳知蔡州,坐贓免,有為紳營觧於太宗,謂蒙正以舊憾文致其罪,即命復紳官,而䝉正亦不自辨。至是,縁宋沆事罷免。後因考院得紳舊事實状,黜為團練副使,蒙正復入相云 《事畧》
同日,李昉、張齊賢並拜相。昉自尚書右僕射守本官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脩國史。齊賢自刑部侍郎、叅知政事除吏部侍郎、同平章事
昉、齊賢並相制曰:「國家並建庻官,歴選群后,聿求公輔之器,付以調燮之權,上以增三光之明,下以慰兆民之望。叅用耆老,所以坐鎮雅俗;疇咨俊乂,所以垂拱仰成。得人惟艱,枚卜斯允。具官李昉學窮緗素,識茂經綸,乆服大寮,嘗居台席。奉行故事,蔚有賢相之風;師長庻僚,聿為外廷之表。具官張齊賢臨事能斷,好謀而成。再總樞機,備觀獻替。勵蹇蹇之節,知無不為;體恂恂之規,動必由禮。而皆乆積問望,深練謨明,屬兹宵旰之勤,宜符夢卜之選。是用並命,陟於黄扉。汝其澄汰九流,緝熈百度。以昉畫一之法,足以申昭舊章;以齊賢不貳之心,足以斟酌元化。同德盡瘁,底予于休。當念致君於唐虞,無使專美於丙魏,服是休寵,欽若訓詞。」自後並相,各自一制
昉初以太平興國八年十一月與宋琪同拜相,至端拱元年二月以尚書右僕射罷,是年九月復入相。
同日,賈黄中、李沆並叅知政事。自翰林學士並遷給事中除
黄中,字媧民,滄州人。沆,字太初,洺州人。黄中年六嵗中神童,十五嵗舉進士。沆初判吏部銓,因侍曲宴,太宗目送之曰:「李沆風度端凝,真貴人也。」不數月,遂與黄中俱䝉大用。
癸卯,王顯罷樞宻使。自檢校太傅責授随州刺史、崇信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
制曰:「禆賛元首,實頼於股肱;緝熈庻務,允歸於樞軸。茍依違而無状,必黜陟之是行。具官王顯早自中涓,亟陞近列。一掌樞務,十年於兹。叅幃幄之籌,曾無補職之効;居負乗之地,實有致㓂之虞。而乃植立私黨,紊撓紀綱,蔽賢傷善,固寵偷安,盖非據之使然,於盡瘁而何有!揣斗筲之器,既有覺於滿盈;畏搢紳之言,始懇求於引退。朕以情深念舊,志在包荒,百拜祈恩,有足哀者。九命作牧,舉而授之。勉思全度之仁,無忘惕厲之戒。」
顯自太平興國八年兼樞宻副使,六月遷樞宻使,是年九月罷,在樞府凡八年。顯自三班,不數年正樞,任奬擢之速,無與為比,居位僅十年,屬蕃戎㓂邊,河决近郡,機務煩急,朝夕咨訪,顯無謀略,不任職,太宗切責之。顯再拜謝過,遂有是命。
甲辰,張遜知樞宻院事。
温仲舒、寇準同知樞宻院事。遜與仲舒、準並自樞宻院副使除
知院、同知院之名,自此始。遜與仲舒、準仍並帶副使,自後或以正官或檢校官為之,秩與副使同,未即真則稱檢校。
淳化四年 癸巳
六月丙寅,張齊賢罷相。自吏部侍郎罷為尚書左丞
制曰:「居元首者,實賴於股肱;濟大川者,必資於舟楫。其有自陞廊廟,載歴星霜,粗彰夙夜之勤,宜全進退之禮。具官張齊賢服膺儒術,䇿名清途,乆叅宥宻之司,嘗委折衝之寄,毎好談於方略,輙自許於功名。驟遷鈞軸之權,尋正燮調之任,疇兹俊德,輔佐眇躬,而力不逮心,名浮於實,况多居於假告,特宜解於鈞衡。俾遷左轄之崇資,勉奉南宫之故事。」
齊賢自淳化二年九月拜相,至是年六月罷,居相位僅二年。先是,殿中丞朱貽業,叅政李沆之姻,與諸司副使王延德同監京庾。延德託貽業白沆求補外官,沆以語齊賢,齊賢以聞。太宗曰:「延德嘗事晉邸,不自陳而輙干執政。」遽召見責之,延德言未嘗有請,遂召齊賢質之,齊賢言得於貽業,而貽業不以實對,齊賢不欲援沆為證,乃自引咎。由此太宗疏之,遂至罷相。事涉干請,而辭連叅知政事李沆,齊賢獨任其責,物論美之。
壬申,張遜罷樞宻副使知院事。自宣徽北院使責授右領衛將軍
寇準罷樞宻副使同知院事。自左諫議大夫罷守本官
遜罷樞副制曰:「具官張遜早在初潛,備觀勤藎,尋遷近列,嘗總利權。倚其帷幄之謀,擢在樞機之地;而乃植置朋黨,交構是非。貝錦之詞,聿彰於萋菲;挈瓶之智,已極於滿盈。特推求舊之恩,俾示從輕之典,列兹環衞,勉荷寵光。」
準罷樞副制曰:「具官㓂準擢賛樞衡,荐更嵗律。雖頗彰於勤瘁,而自掇於悔尤。交構是非,煩黷公上,所宜罷免,勿忘省循。」
遜自端拱二年七月除簽書樞宻院事,淳化二年四月遷樞宻副使,九月遷知院事,至是年六月罷,在樞府凡四年。準自淳化二年四月除樞宻副使,九月同知樞宻院事,至是年六月罷,在樞府凡三年。張遜素與寇準不協,毎奏事,頗相矛盾,太宗將罷之。至是,準與温仲舒偕行歸第,有狂民舞蹈於馬前,街使王賓與遜雅相善,知準與遜有隙,因奏言之,太宗以為詰,準自辨實與仲舒同行,遜執王賔奏,斥準詞氣悖厲,互發其私,上怒故貶遜而罷準。
同日,柴禹錫知樞宻院事。自涪州觀察使遷宣徽北院使除
劉昌言同知樞宻院事。自樞宻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除
吕端叅知政事。自右諫議大夫、樞宻直學士守本官除
昌言,字禹謨,泉州南安人。端,字易直,叅政吕蒙正之弟。
禹錫太平興國七年四月嘗為樞宻副使,雍熈二年十二月罷,至是,除知樞宻院事。
端執政二年,至道元年四月拜相。
十月辛未,李昉罷相。依前尚書右僕射罷知政事
賈黄中、李沆罷叅知政事。黄中、沆自給事中並罷守本官
温仲舒罷同知樞宻院事。自右諫議大夫罷守本官
昉罷相制曰:「燮和隂陽,輔相天地,秉至公而貞百度,熈庶績而刑四方,此宰相之任也。茍或依違在位,啟沃無聞,雖居廊廟之崇,莫著彌綸之効,宜敷詔㫖,用罷鼎司。具官李昉夙仕昌辰,薦升華貫。朕嗣膺丕構,渴見老成,驟遷侍從之班,再荷鹽梅之寄,所宜翊宣帝載,啟廸皇猷,竭智慮以代天工,體誠明而操國柄,歲時屢換,績用闕然。朝廷損益之彞章,宗社安危之大計,疇咨關决,屬在廟堂,汝自處機衡,曾無規畫,壅化源而斯乆,孤物望以何深!朕纂服臨民,虛心待理,倘黄樞要務,尚委於具臣;則蒼昊景靈,懼貽于深譴。宜免公台之重,庻全進退之私,俾長中臺,尚為優渥。」
昉自淳化二年九月與張齊賢同拜相,至是年十月罷,再入相凡二年餘。黄中自淳化二年九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十月罷,執政凡二年。沆自淳化二年九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十月同罷,執政凡二年。仲舒自淳化二年四月除樞宻副使,九月除同知樞宻院事,至是年十月罷,在樞府凡二年。
先是,去年夏旱蝗,因問闕政,太宗憂形於色,翼日雨,昉等拜賀,太宗切責曰:「乆愆時雨,何由而致?」昉與宰相張齊賢、叅知政事賈黄中、李沆慙懼,上表待罪。四年,昉以私家哀戚求罷,不許,後日,召學士張洎草制,除左僕射罷相,洎因上言:「近霖雨百餘日,昉職在燮調隂陽,乖戾如此,而無歸咎引避之意。矧中臺僕射之職,百僚師長,不减於左,低昻輕重不侔,因而授之,何以勸人臣之盡節?宜加黜削,以儆具臣。」太宗以昉耆舊,不欲譴黜,乃批洎奏守本官,奉朝請焉。 《拜罷録》
後昉上章引年,拜司空致仕,太宗嘗謂侍臣曰:「李昉可謂善人君子矣。」卒年七十二,贈司徒,諡文正。子宗諤,景德二年為翰林學士,及卒,真宗悼之,謂宰相曰:「國朝宰相,以聲名自立門閥者,惟昉與曹彬家爾。」
黄中多知臺閣故事,朝之典禮,資以損益,當時名士皆出其門,雖小心畏謹,然執政循黙,政事多稽留不决,物論以此少之,未幾遂罷,卒贈禮部尚書。
同日,吕蒙正再入相。自吏部尚書守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制曰:「昔者虞舜之時,優游於巖廊之上,周武王垂拱而天下理,此無他術,盖得人而委之以政也。因念萬機之務,屬在中樞,民具爾瞻,朕所注意,是用疇咨庻尹,對越上玄,敷求良材,付以兹任。具官吕蒙正卷懷經濟,蹈泳中和。而自踐歴華資,弼諧庻政,識謨明之大體,罄勤瘁之小心,出領天官,坐鎮雅俗,炎凉載貿,望實彌優。方今百度將隆,兆民思泰,朕勵精更始,昭德塞違。載詢廟廊之訏謨,用建朝廷之經濟。若涉大水,浩無津涯,爰資髦碩之賢,再踐公台之位,秉國鈞而建皇極,允人望而代天工。汝其薦藥石之讜言,輔兹不逮,賛金玉之王度,致於無為。弼予一人,永底于道。」
蒙正以端拱元年二月拜相,至淳化二年以吏部尚書罷,是年十月再入相。先是,淳化二年,吕蒙正罷為吏部尚書,復相李昉,是年昉罷,蒙正復入相。
太宗因上元觀燈,蒙正侍宴,謂蒙正曰:「五代之際,生靈凋䘮,謂無復太平之日矣。朕躬覽庻政,萬事粗理,毎念上天之貺,致此繁庻,乃知理亂在人。」蒙正避席曰:「乗輿所在,士庻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而死者甚衆,不必盡然。願陛下視近以及逺,蒼生之幸也。」太宗變色不言,蒙正侃然復位,同列咸多其諒直。 《事畧》
太宗欲遣人使朔方,諭中書選材而可責以事者,蒙正退以名上,太宗不許,它日凡三問,終不易其人,因固稱其人可使,餘人不及,且言臣不欲用媚道,妄隨人主意以害國事,同列皆惕息不敢動,太宗退謂親信曰:「蒙正氣量我不如」而卒用蒙正所選者,果稱職。
同日趙鎔、向敏中並同知樞宻院事。鎔自樞宻都承㫖遷宣徽北院使除。敏中自樞宻直學士遷右諫議大夫除
蘇易簡叅知政事。自翰林直學士遷給事中除
鎔,滄州人。敏中,字常之,開封人。易簡,字太簡,梓州人。
鎔初以刀筆事太宗于晋邸,及即位,遂擢用焉。
敏中與張詠俱有時名,太宗嘗飛白書向敏中、張詠二名付中書,語宰相曰:「此二臣者名,臣也朕,將用之矣。」與詠並為樞宻直學士,遂决意大用。
易簡自知制誥除翰林學士充承㫖。易簡多振舉翰林故事,太宗為飛白書院額曰「玉堂」,及以詩賜之。易簡為學士,年未滿三十,在翰林八年,特受人主之遇,敻絶倫等,或一日至三見,李沆後入,在易簡下,及先執政,乃以易簡為承㫖,錫賚與叅政等,上意欲遵舊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而易簡以親老,急於進用,因召見,頗言時政得失,沆等罷,即命易簡代之。
丁丑,趙昌言叅知政事。
雍熈四年,昌言嘗為樞宻副使,因坐翟馬周事,貶為崇信軍行軍司馬,後以右諫議大夫知大名府。是年,召為給事中,叅知政事。
淳化五年 甲午
九月乙亥,寇準叅知政事。自左諫議大夫知青州召除
淳化二年,寇準為同知樞宻院事,與張遜不協,罷知青州。太宗對左右數語及凖,有間言,至終不能移上意也。是年召為叅知政事,因奏對切直,太宗怒起,準輙挽上衣,留以俟處决。太宗歎曰:「真宰相才也。」又嘗語左右曰:「朕得寇準,猶唐太宗之得魏鄭公也。」加給事中《長編》
至道元年 乙未 淳化六年正月改元
正月癸亥,趙昌言罷叅知政事。自給事中出為川峽都部署,尋改戸部侍郎罷政事,知鳯翔府
昌言自淳化四年十月除叅知政事,是年正月罷,再執政踰一年。李順搆亂,太宗命昌言為川陜五十二州招安行營馬步軍都部署,既行,有奏昌言無嗣息,鼻折山根,不宜遣握兵入川,即詔駐鳯翔。蜀平,改戸部侍郎,罷政事,知鳯翔府。及卒,贈吏部尚書,諡景肅。昌言善推奬後進,嘗薦李沆,以為有公輔之噐,又以女妻王旦,二人皆賢相也。昌言臨事果斷,無所顧避,雖屢經擯斥,未嘗少自抑損。
戊辰,錢若水同知樞宻院事。自翰林學士遷諫議大夫除
若水,字淡成,河南新安人
同日,劉昌言罷同知樞宻院事。
昌言自淳化四年六月除同知樞宻院事,至是年正月罷,在樞府凡二年。太宗既寵用昌言,或言其委母妻鄉里十年不迎侍者,詔令迎歸京師,昌言竟用是罷,除給事中知襄州。卒贈工部尚書。
四月癸未,吕蒙正罷相。自吏部尚書罷為尚書右僕射,出判河南府
制曰:「邦國政治,盖出於中樞;朝廷紀綱,盡歸於㑹府。矧乃端揆之任,聿居師長之崇,茍非台鉉之賢,曷慰搢紳之望。具官吕蒙正挺生英氣,符合昌期,自光夢卜之求,遂荷鹽梅之寄。謨明匪懈,亮直不渝,爰自天官,再持政柄,洎和鼎實,時維老成。朕欽若丕圖,建用皇極,雖彌綸大體,固未恊於康哉。而勵翼小心,亦備觀於勤止。頗鬰隆平之望,宜均勞逸之功,長是中臺,式兹百辟,地髙務簡,足以養頥,勉服寵光,徃踐乃位。」
蒙正自淳化四年十月復相,至是年四月罷,再入相踰一年。蒙正既罷政,入謝,太宗曰:「僕射,師表百僚,朝廷重臣。朕以中書政事煩多,俾均勞逸。」蒙正頓首謝。
同日,吕端拜相。自左諫議大夫、叅知政事除戸部侍郎、同平章事
制曰:「王者對越穹壤,司牧蒸黎,必求髦碩之賢,寘於輔相之任,總領衆職,俾朱紫之洞分,鎮撫四邊。使金革之不用,夙夜宥宻,朝夕論思,聿求其人,乃命以位。具官吕端簡直夷曠,宣慈惠和。挺王佐之偉才,負人倫之碩望。頃自擢叅樞軸,再歴炎凉。運竒兵於廟堂,詢謀惟允,貢昌言於帷幄,謇諤可嘉。適當求理之辰,益見匪躬之節。矧又周知大體,多識舊章,用晦而明,中立不倚。王商厚重,既逺懾於羗戎;謝傅玄虛,可坐鎮於雅俗。宜踐公台之位,允符師尹之瞻。汝當思堯舜以致君,無使其不及;體黄老而行化,用致乎無為。欽若告言,以終令聞。」
二年正月,南郊畢,進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三年四月,真宗即位,覃恩除尚書右僕射、監脩國史。端歴官四十年始大用,太宗常恨任用之晚。端持重,識大體,同列奏對或多異議,一日内出手批,戒諭自今中書事,經吕端裁决乃得聞奏。
同日,柴禹錫罷知樞宻院事。自宣徽北院使罷為鎮寜軍節度使、知涇州
蘇易簡罷叅知政事。自給事中、叅知政事罷為禮部侍郎,出知鄧州
禹錫自淳化四年六月除知樞宻院事,至是年四月罷,再登樞府凡二年。及卒,贈太尉。子宗慶,尚太宗女魯國長公主。
易簡自淳化四年十月除叅知政事,至是年四月罷,執政踰年。易簡與同列趙昌言有隙,多争忿上前,太宗頗優容之。又素與張洎不協,頗為洎所攻,遂罷政事。易簡性嗜酒,卒時年三十九,贈禮部尚書。
同日,張洎叅知政事。自翰林學士除
洎,滁州全椒人。初仕江南李煜,後歸朝。洎與蘇易簡同在北扉,易簡被殊遇,且先大用,洎惡之,力排易簡,遂代為叅知政事。
甲申,趙鎔知樞宻院事。自宣徽北院使同知樞宻院事除
鎔與柴禹錫並掌機務,禹錫出鎮,鎔知院事。
至道二年 丙申
二月庚辰,李昌齡叅知政事。自御史中丞除
昌齡,字天錫,應天府楚丘人。
七月丙寅,寇準罷叅知政事。為給事中
準自淳化五年九月再入政府,踰年而罷。先是,郊祀行慶,中外官吏皆進秩,準遂率意輕重,其素所喜者,多得臺省清秩,所惡者及不知者,即序進焉。廣州左通判馮拯轉虞部員外郎,右通判太常博士彭惟節乃轉屯田員外郎,拯嘗與準有隙,故準抑之,惟節自以素居拯下,章奏列銜皆如舊不易,準怒以中書劄子陞惟節於拯上,切責拯,仍特免勘罪。拯忿曰:「上日閲萬機,寧察見此細事,盖準㺯權爾!」上䟽極言,幷及嶺南官吏除拜不均凡數事,又封中書劄子以進,上大怒準,準持中書簿領論曲直於上前,上益不悦,遂罷歸班,㝷出知鄧州。
至道三年 丁酉
正月丙子,温仲舒、王化基並叅知政事。仲舒自户部侍郎除,化基自禮部侍郎除
化基,字永圖,真定人。
時邊境多事,上垂欲相仲舒而罷吕端,㑹不豫乃止。
初化基累遷左拾遺,抗䟽自薦,太宗曰:「化基自結人主,慷慨之士也。」召試知制誥。至是,遂有此除。
同日,李惟清同知樞宻院事。
惟清,字直臣,齊州人。
同日,張洎罷叅知政事。為刑部侍郎
洎自至道元年除叅知政事,是年正月罷,執政凡二年。洎性險詖,好攻人之短。洎諂事寇準,準力推輓之,故同秉大政。既與準同列,知太宗眷準稍衰,乃面奏準退有誹謗,準色變,不敢辯,由是罷政。未幾,洎亦疾罷,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