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 阳
阴阳学说,是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中归纳出来,用以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思想方法。前人发现万物万象都有正反两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对立而又统一的,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就创立了阴阳学说,用阴阳这个名词来代表一切事物中所存在着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等,并用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道理去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中医用阴阳学说来说明医学上的基本问题,从而成为中医理论的思想体系,它贯穿在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药物等各个方面,构成了一整套合乎客观实际的医疗方法,灵活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在生理方面: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也能用阴阳学说来加以解释。一般的说,阳的性质属于动,阴的性质属于静;阳有保卫体表的能力,阴有保守内部精气的作用。故在生理上,以阳代表体表皮毛、肌肉、筋骨等,以阴代表体内脏腑;并以五脏主藏精气为阴,六腑主司消化传导为阳。又从位置上分:上焦为阳,下焦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从物质和功能上分:血为阴,气为阳;体为阴,用为阳。每一处都存在着阴阳的属性,用以说明生理的特有的性质和特殊的功能。
在病理方面:根据发病的部位和性质,区别表症属阳,里症属阴;热症属阳,寒症属阴。凡是机能衰弱,如少气、懒言、怕冷、疲倦、不耐劳动等多为阳的不足;物质的损失,如贫血、萎黄、遗精、消瘦等多为阴的不足。因而把一般症状分作四个类型:即阳虚、阴虚、阳盛、阴盛。指出阳虚的外面应有寒的现象,阴虚的里面应有热的现象;相反,阳盛的外面应该热,阴盛的里面应该寒。比如阳盛的症状为发热、口干、呼吸粗促、胸中烦闷;阴盛的症状为怕冷、四肢不温,甚至战栗;但有时阴虚的也能发生脉数、狂妄等类似热症;阳虚的也会有腹内胀满等类似寒症。概括地说,一切亢进的、兴奋的、有热性倾向的都归阳症,衰弱的、潜伏的、有寒性倾向的都归阴症。推而至于外科,阳症多是红肿发热,阴症多是白陷不发热。
在诊断上:如以脉诊来说,分有六个纲要,即在至数上分迟和数,体状上分浮和沉,动态上分滑和涩。数、浮、滑属于阳,迟、沉、涩属于阴;阴脉多见于阴症,阳脉多见于阳症。以舌诊来说,舌质的变化属于血液的病变,色见红、绛,乃是血热属阳,色淡或青,乃是血虚或血寒属阴;舌苔的变化多系肠胃的病变,燥的黄的属阳,潮的白的属阴。所以《内经》上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在治疗上:表证用汗法,里证用下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凉法,都含有阴阳的意义。主要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能现热象,重热能现寒象。所以,《内经》提出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大法。
在用药方面:中药的药性主要是分别气味。一般以气为阳,味为阴。气又分四种,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味分五种,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故附子、肉桂、干姜等具有辛热性味的称做阳药,能升能散;黄连、银花、龙胆草等具有苦寒性味的称做阴药,能降能泻。此外,有芳香健胃作用的如砂仁、豆蔻等,也叫做阳药,有滋养肝肾作用的如首乌、地黄等,也叫做阴药。
这里顺便提一下,因为中药的药理,就是中医基本理论在中药学上的运用,所以,要深明中药的气味,必须首先了解中医的阴阳学说,然后才能结合辨症恰当地用药。
《内经》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然其要一也。”这是说明不论事物的巨细,只要有对立统一的关系存在,均可运用阴阳来解释。故在中医学中就有阴中之阳、阴中之阴、阳中之阳、阳中之阴的进一步分析,也就是在阴和阳的里面再分出阴阳来。例如一天之内,白昼是阳,夜间是阴;白昼又分上半天是阳中之阳,下半天是阳中之阴;上半夜是阴中之阴,下半夜是阴中之阳。又如以脏腑来说,则六腑是阳,五脏是阴;五脏中间则心、肺为阳,肝、脾、肾为阴;再分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在药物气味方面同样如此:气为阳,味为阴;味厚的为阴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气厚的为阳中之阳,气薄的为阳中之阴。这样的分析是从客观实际中总结出来,又回到客观实践中证实了的。举个虚汗的例子来说,白天是阳盛的时间,假如白天自汗,就认做阳虚,因为白昼属阳,用黄芪、附子一类补气补阳药去制止它;在夜间自汗,就认做阴虚,因为夜间属阴,用地黄、山萸一类补血养阴药去制止它。又如找不到原因的发热,而发热又有一定时间的,在夜间发作的多用补阴药,称为养阴退热法;白天发作的多用补阳药,称为甘温除热法。由此可见,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是深入浅出的一种分类方法,也是由博返约的一种归纳法则。
阴阳既是事物对立统一的概括性代名词,故不论物质的、机能的、部位的对立,都可以包括。不过应该明确中医广泛地把阴阳应用于各个方面,都是实有所指的,因此要彻底理解中医运用阴阳的道理,必须通过临症,只有通过临症才能明白阴阳所起的实际作用。例如热是属于阳,但热有表里、虚实的不同,故伤风感冒引起的发热,当用发汗法,叫做疏散解表;化脓性肿疡引起的发热,当用内消法,叫做消散清解;肝火引起的发热,当用清降法,叫做平肝清热;虚劳引起的发热,又当用滋补法,叫做养阴退蒸。所以,热属于阳这是一般情况,而热的属于表、属于里、属于虚、属于实则是机动的。还有,临症上常分阴盛阳虚、阳盛阴虚、阳虚阴盛、阴虚阳盛,意思是说同样的阴症和阳症,有因阴盛而引起的阳虚,有因阳盛而引起的阴虚,有因阳虚而引起的阴盛,也有因阴虚而引起的阳盛,这就和一般的阳虚、阴虚、阳盛、阴盛症有所差别。如果是单纯的阴虚、阳虚,则治疗法就比较简单;如果阴虚、阳虚是由阳盛、阴盛引起的,则就需要标本兼顾了,像腹水症用温运逐化法,温运是扶阳,逐化是排除阳虚而产生的水湿;口渴症用清胃生津法,清胃是制热,生津是补充因阳盛而消耗的津液。这里的阴阳或指机能,或指物质,在部位方面也不相同,但均有所指这是实在的。
最后还应指出,阴阳在中医理论中是一个突出的重点,中医在阴阳的运用上,有两个最重要的概念:第一,是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长和杀藏,即互相依存、互相约制的意思。阴阳在作用上与表现上都是彼此相反,但又是彼此相容,彼此促进,绝对不能分离的,所以《内经》上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又说:“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第二,是阴阳和调。阴阳必须和调,即矛盾必须求得统一。不仅人体内部存在的阴阳偏盛偏衰的对立要统一,就是体内外环境也要统一,使内外调和以维持身体的健康。故《内经》上说:“阴阳和调,则血气淖泽滑利。”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二、五 行
中医除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对立统一以外,还引用了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的联系。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五者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相生”与“相克”。
相生,就是相互资生和助长的关系。五行中的相生关系是这样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五行相生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个方面,如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故借母子关系来说,水为木之母,火为木之子。其他四行以此类推。
相克,就是相互约制和克服的关系。五行中的相克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在这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也可看出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个方面,再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也就是金为木所“不胜”者,土为木所“胜”者。
上述五行相生和相克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行不悖,而是相互为用的,也就是生克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称做“制化”关系,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
制化关系,是维持平衡的必要条件,否则有生无克,必使盛者更盛;有克无生,必使弱者更弱。
在生克中还有一种反常现象,即我克者有时反来克我,克我者也有时反为我克。比如,水本克火,在某种情况下,火亦能反过来克水,这就称做“相侮”。
凡是相生、相克、相侮均有一个条件,就是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否则不能生;本身之气有余则能克所胜和侮所不胜,不及则不但不能克所胜而反为所不胜乘侮。故《内经》上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五行在中医学上的运用,主要是按五行的属性,将自然界和人体组织在一定的情况下归纳起来,同时以生克的关系说明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自然界来说,如方位的东、南、中、西、北,季节的春、夏、长夏、秋、冬,气候的风、暑、湿、燥、寒,生化过程的生、长、化、收、藏,以及五色的青、赤、黄、白、黑,五味的酸、苦、甘、辛、咸,均可依木、火、土、金、水的次序来从属。在人体方面,以肝、心、脾、肺、肾为中心,联系到目、舌、口、鼻、耳的七窍,筋、脉、肉、皮毛,骨的五体和怒、喜、思、忧、恐的五志等等。明白了这一归类方法后,当接触到属于某一行性质的事物时,便可从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分析,以便理解这一事物的性质。附表如下:
中医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同样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举例来说,如木性条畅,肝气也应舒畅,郁则为病,治以舒肝理气;木能克土,肝病可以犯脾,未犯前,就应当预为防止,已发现脾病时,则宜疏肝健脾;水能生木,所以肝虚的病症,可用滋肾的方法来柔肝;金能克木,则肝旺的症候,可用佐金平肝法。其他脏病,如肺劳用培土生金法,脾泻用益火培土法,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处理的。从这些治法的运用上,也可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医非但不把内脏孤立起来,而且极其重视内脏之间的密切联系,常常在甲脏有病时,从乙脏或丙脏来进行治疗,因而有“隔一”、“隔二”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方法。
再从五行与人体脏腑、体表器官的联系来说,如目属于肝,因内热而引发的目赤羞明,多用清肝法;肌肉属于脾,形体消瘦羸弱,多用补脾法。又如肝主风,凡有头晕目眩等肝风上旋的症状,多用柔肝息风法;脾主湿,凡有胸腹胀满、小溲短少等阻滞症状,多用健脾理湿法。这些都是用五行来分析归纳的。当然,不是说所有治法不能离开五行,而且也不容许任何病症都机械地搬用五行,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灵活应用。
中医的五行学说虽以五种物质作基础,配合内脏加以演绎的,但并非表示该脏器就由那种原素所构成,只是用来说明其性质。前人指出五行的性质是:木气正直,其性柔和,其用曲直,其化生荣;火气升发,其性急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土气平厚,其性和顺,其用高下,其化丰满;金气莹明,其性刚劲,其用散落,其化坚敛;水气内明,其性流下,其用流溢,其化坚凝。这里所说的气意思就是本能,性是性情,用是作用,化是变化,每一行的性情、作用和变化都是根据本能来的。例如木的本能是正直的,所以它的性情也柔和顺物,它的作用在曲中求直,它的变化为生气荣茂。因而结合到五脏,在病变方面就主张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无非根据五种不同性质,使其畅达、发扬、疏利、肃降和疏通,以恢复它的本能。
阴阳要平衡,五行也必须求其平衡。所以《内经》又指出了五行的平气和太过、不及现象,如说:“平气如何?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太过,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不及,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这些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五行的正常和不正常的现象。比如木得其平,便敷布和气,故曰敷和;木气不及则阳和委屈,称为委和;如果有余,则生发无制,故称发生。在研究五行的时候,对这方面能够细细体会,便易掌握其运用规律。
三、经 络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内经》上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说:“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郑重地指出了经络的重要性,为医者必修的一门课程。它和阴阳、五行学说一样,贯串在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法、药物等各个方面,并起有重大的作用。
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纲罗全身,错综联系。它的作用是内属脏腑,外络形体,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全身经络,主要的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奇经八脉。其中十二经脉分为六支阳经、六支阴经,逐经相传,循行脏腑、头面、四肢;经别是十二经脉的别出,在阳经和阴经之间构成表里配合,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是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着重于浅部的联系;奇经八脉则为调节十二经脉的。所以经脉是气血运行必由的通路,贯串在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从而将人体各部分包括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九窍等,联系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并由于经络互相衔接,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里走表,从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血流行,循环不息,所谓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
人体生理功能,是以五脏六腑为主,但使人体内外、上下保持着平衡的协调,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则经络起有重要的作用。经络学说,是前人在长时期的临症实践中根据无数病例治疗效果的分析研究而形成的。故用经络来分析症候,也能作为辨症论治的准则之一。一般外邪的传变,大多通过经络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如以真中风病来说,轻者中络,症见肌肤麻木,口眼㖞斜;稍重中经,症见左瘫右痪,身重不胜;再重则中腑、中脏,症见口噤、舌强、神昏不醒、便溺或阻或遗。又如自内脏发生的疾病,同样会在所属经络反映出来,如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胁,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气留则痛,临症上常可遇到。
在临症治疗上,经络也是重要依据之一。大家熟悉的针刺手上合谷穴,能治龈肿齿痛;刺足三里穴,能治胃病,这些都是通过经络所起的作用。此外,经络与处方用药也有关系,如中药学上将药物的主治功能分属十二经,见那一经病用那一类药。像麻黄入太阳经,葛根入阳明经,柴胡入少阳经。以上三药均能治疗风寒头痛,如痛在后脑及项者,属太阳经,用麻黄;痛在前额及眉棱骨者,属阳明经,用葛根,痛在头之两侧或一侧者,属少阳经,用柴胡。其他尚有一些药常用于某种病症,成为某种病的主药,如辛夷用于鼻塞,荔子核用于疝气,姜黄用于手臂痛,狗脊用于背脊疼痛等,都是从分经上来的。
一般认为经络学说专门指导针灸治疗的理论根据,这是不全面的。中医无论内科、外科以及妇、幼、推拿、正骨各科,从来没有脱离以经络学说为指导的范畴。经络学说的重要性,在长期实践中已经证明其实际价值,近来通过中西医密切合作,在实验研究中也初步证实了好些问题。如针刺委中、内庭、足三里等穴后,胃的蠕动、波速、波幅、胃张力及排空时间均有明显变化;针刺合谷、三阴交等穴,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和间隔缩短;针刺膻中、天突、合谷、巨阙等穴,在x线下观察到食管壁蠕动增强,食管腔增大,能缓解吞咽困难的痛苦等。这些不仅说明了针刺对内脏活动的影响,也说明了经络与脏器的关系,值得注意。
四、预 防
预防的目的,为消灭疾病,保障健康。《内经》里很早就提到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在《内经》的预防思想指导下,历来有关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知识,如在《千金方》等书内早有记载。现在重点谈谈中医预防的基本精神。
第一,前人认为疾病的发生,除日常饮食起居不节外,与自然界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而本身的体力强弱尤为主要因素。故保持健康,首先要充实精力,其次应避免外邪的侵袭。《内经》上曾说:“邪之所凑,其气(指人身精气)必虚。”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还指示了适应四季正常气候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如春夏宜保养阳气,秋冬宜保养阴气,以及春气养生,夏气养长,秋气养收,冬气养藏之道。务使内外环境互相适应,达到预防疾病,从而健康长寿,这是中医预防的基本理论。
第二,早期治疗,认识到有病即治,事半而功倍。如《内经》指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这是说外邪侵害人体,多从表入里,病在皮毛即当急治,拖延下去便逐步深入,等到传入脏腑,病就严重而难治了。所以,预先给予医疗,防止疾病恶化,对于临症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它的规律,掌握病情,必须有预见性。例如《金匮要略》上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为肝病往往影响到脾,如果治肝病的时候照顾到脾,使脾不受到损害,那么就可不让肝病传变,容易痊愈。中医在临症工作上十分重视病邪的发展,并强调要及时控制其变化。在《伤寒论》和温病学方面有很多地方讨论这些问题。此外,在切脉、望舌等诊断方面也经常指出病邪传变的预兆,足供参考。
于此可见,中医的预防,分未病预防和已病防止两个方面,预防疾病的发生是主要的,如果已经得病那就要将预防精神贯彻到治疗方面去,也就是在治疗时努力防止疾病向坏的方面发展。这种寓预防于治疗之中的医疗方法,也是中医特点之一,并在这方面积有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