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西山流)
机行
一。大经三辈·观经九品。同异云何之事。
一。大经三辈。悉摄尽观经九品之事。
二。阿弥陀经意。立三辈九品机之事。
三。一切往生人。摄尽两经所说三辈九品之事。
二。一切往生人。必先发菩提心之事。
四。大经所说三辈菩提心者。圣道菩提心之事。
五。上品下生但发菩提心。净土自宗菩提心之事。
六。上品下生受法。但限菩提心之事。
七。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三心中回向发愿心之事。
八。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五念门中作愿门之事。
九。上品下生菩提心者。大经三辈菩提心同之事。
十。大经三辈菩提心者。安心起行中何之事。
十一。下品三类者。过去今生全不发菩提心之事。
三。依何义门立九品别之事。
十二。九品别者。约根性利钝不同之事。
十三。九品别者。依受法不同之事。
十四。九品别者。就修行时节命延久近论之之事。
十五。九品别者。依烦恼厚薄·业障轻重之事。
十六。九品不同者。约来迎仪式论之事。
十七。九品别者。约往生以后华开迟速及得益浅深论之事。
十八。九品不同者。依念佛多少之事。
十九。九品差别约位高下之事。
二十。净影所判。九品义一向破之事。
二十一。九品往生人。但限一种凡夫之事。
二十二。九品者于一机上论。为当各别九种根性之事。
二十三。九品行人。亘定散二机之事。
二十四。九品机。唯为限有相欣求人。为当亘无相离念行者之事。
二十五。九品往生人。名以大小菩提直修往生修因之事。
二十六。九品共具念佛功德之事。
二十七。上品上生读诵者。心解上论之欤。但取事相读诵之事。
二十八。上品上生受法。唯限读诵大乘之事。
二十九。上品上生受法。有解第一义发菩提心之事。
三十。上品中生。有读诵大乘行之事。
三十一。上品下生受法。有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修行事。
三十二。上品下生中。有或信不信类之事。
三十三。上辈三品行人。断烦恼往生之事。
三十四。以小乘戒善三品。分中辈三人别之事。
三十五。中品下生世善。未入佛法以前善根之事。
三十六。中品下生世福者。限世善中上品福之事。
三十七。下辈三类。有受法善根之事。
四。何名安心·起行·作业之事。
三十八。但发三心不具起行·作业者往生之事。
三十九。未发三心前有用作业·起行事之事。
四十。立五念行之时。自然具四修之事。
四十一。三心者。一体三名心欤。为当名体各别心之事。
四十二。至诚等三心。于行者心论之事。
四十三。三心义者。于三业缘起之前之事。
四十四。三心具足者。有不往生事之事。
四十五。正因正行法门者。观佛三昧意之事。
四十六。正因正行法门。但于娑婆安心修行论之事。
四十七。三心具足行者。有退失之事。
四十八。三心者。限念佛行者论之事。
四十九。三心者。限上品上生。为当亘九品之事。
五十。三心者。亘定散二善之事。
五十一。三心正因与三福正因。有何别之事。
五十二。三心外论往生机缘。为当以三心即名机之事。
五十三。深心者。唯约信佛愿边立此名之事。
五十四。回向心者。指菩提心之事。
五十五。回向心者。与十一门中第八回向其体一之事。
五十六。回向者。广回向三世善根之事。
五十七。安心中。立随喜之事。
五十八。五念门者。于五门各立念称之事。
五十九。念中回向门与三心中回向心其体一事。
六十。念必具克所求之事。
六十一。五念门修行。但成往生一愿。为当亘往生成佛之事。
六十二。五念门各感各别果报之事。
六十三。观察作愿何前之事。
六十四。赞叹门云何尽之事。
六十五。往生修行。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行之事。
六十六。立称名门之事。
六十七。四修者。出何经论之事。
六十八。长时修有别体之事。
六十九。无间·无余二修同异云何之事。
七十。念佛行者。一形全不交余行。故名无余修之事。
七十一。和尚心立四修者。依摄论之事。
七十二。念佛行者一念归命后。犹可励四修·五念行事。
五。依何证据立五种正行之事。
七十三。五种正行者。安心·起行中何之事。
七十四。五种正行与五念门同异云何之事。
七十五。五种正行与九品正行同异云何之事。
七十六。五种正行中有傍正胜劣异之事。
七十七。五种正行中随一具之往生之事。
七十八。读诵正行限三部经之事。
七十九。读诵正行者。但限阿弥陀经之事。
八十。以解说书写立正行之事。
八十一。立回向正行之事。
八十二。和尚四部具书者。依五念门造之欤。为当显五种正行之事。
八十三。法事赞读诵。但限阿弥陀经之事。
八十四。般舟赞依何经之事。
八十五。观念法门但明观察一行之事。
八十六。观念法门上下卷书之事。
八十七。礼赞者。五种正行中礼拜正行之事。
八十八。礼赞者。但五念中礼拜门意欤。为当亘五念门之事。
六。何名五逆·谤法·阐提人之事。
八十九。五逆·谤法·阐提以何为重之事。
九十。实者于三种罪实犯之耶之事。
九十一。五逆·谤法·阐提人往生之事。
九十二。三部经意。同许五逆谤法阐提往生之事。
九十三。于三种罪。或犯二罪或三种俱犯者往生事。
九十四。五逆·谤法往生者。回心灭罪论此益之事。
九十五。抑止·摄取二义。三部经同存此意之事。
九十六。抑止·摄取义。二尊教共论此义之事。
一。往生净土藉宿善力之事。
九十七。往生净土修因牵引圆满二业有之事。
九十八。无净土宿善者。令生始闻本愿往生之事。
二。何人名善知识之事。
九十九。善知识教化亘九品临终之事。
百。往生善知识唯劝念佛一行之事。
百一。遇善知识事依行者。宿缘之事。
三。净土宗意。往生净土益于三业相应临终论之事。
百二。但闻知识教化未出三业行前命终者。往生事。
百三。念佛行者。睡眠无心位有往生事之事。
百四。念佛行者。临命终时至心念佛后住无记心犹往生之事。
百五。往生人。最后一念住舍受之事。
四。依口称念佛力灭重罪往生之事。
百六。念佛三昧意。论灭罪义之事。
百七。下三品念佛业。罪有多少之事。
百八。下三品念佛。为第六受法善根之事。
百九。下三品所劝念佛者。比挍显胜念佛之事。
百十。下品上生往生。依闻经·念佛二善力之事。
百十一。十二部经首题名字者。指诸大乘经。为当指净土三部经之事。
百十二。下品上生念佛者。三宝通念佛之事。
百十三。下品中生往生名号力之事。
百十四。下品下生。此人苦逼不遑。念佛实失念之事。
百十五。具足十念者。指所唱名欤。为当呼称名号之时分名十念之事。
百十六。十声称佛位。为心念相应。为当限口业称名事。
百十七。具足十念。为灭五逆重罪。为当依一念力灭五逆罪得往生之事。
百十八。下品下生者。罪障但限八十亿劫之事。
百十九。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者。为种子现行俱灭事。
百二十。称名念佛力。唯为灭业障。亦有断灭烦恼义事。
百二十一。十念灭罪后。命延病除经多时人往生之事。
百二十二。间断具足十念者。又有罪灭得生义之事。
百二十三。今经所说十念与弥勒所问经十念同异之事。
五。九品俱预来迎之事。
百二十四。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授手迎接相云何说事。
百二十五。上品三生来迎阿弥陀。有胜劣不同之事。
百二十六。上三品行人。于来迎佛知真·化不同之事。
百二十七。中辈行人预报身来迎之事。
百二十八。中辈来迎三尊俱来之事。
百二十九。下辈来迎佛。有报身来迎之事。
百三十。下辈生临终见佛。于睡眠中论之事。
百三十一。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人。以莲华为座之事。
百三十二。中品中生所坐莲华。云何论之事。
百三十三。中下二辈所坐莲华。观音持之事。
百三十四。九品往生人所坐。十劫正觉克兼设之事。
百三十五。往生人生在宝池中之时。舍中间所座之事。
百三十六。下品下生有正报来迎之事。
百三十七。见金莲华犹如日轮。来迎佛所坐欤。为当往生人座耶之事。
百三十八。来迎有邪正不同。以何事知之事。
百三十九。临终见佛来迎。为未死时。已命终位之事。
百四十。往生人所坐莲华。观音·势至共持之事。
六。往生净土时。实舍秽土色质。别受法性身之事
百四十一。娑婆死有心外别。有极乐生有心之事。
百四十二。往生净土有中有之事。
百四十三。往生净土心。三世外心之事。
百四十四。往生之生即无生生之事。
百四十五。有现身往生者之事。
百四十六。往生者。一往诱引义之事。
七。真宗一乘意。往生净土义但就最后命终位论事
百四十七。即便·当得往生。约一机始终论之事。
百四十八。即便·当得往生者。为二种往生。为当一种往生之事。
百四十九。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指三福业名三种众生之事。
百五十。三者修行六念。前三福业行者兼修行六念事。
百五十一。住立空中三尊。即便·当得二种往生共显事。
百五十二。三心不具足者。有成当得往生益事之事。
百五十三。证得往生证者。为众生得往生之证据事。
百五十四。十一门义者。即便·当得各论之事。
百五十五。证得往生者。为众生证得。为当佛证得事。
八。摄论所立别时意。约何义门之事。
百五十六。道绰禅师何释别时意之事。
百五十七。成佛·往生二种。别时意中以何为本之事。
百五十八。往生别时意。依何经说之事。
百五十九。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为别时意摄之事。
百六十。无著·天亲意。以十声声佛名别时意之事。
百六十一。往生别时中。如有唯愿别时。亦立唯行别时之事。
百六十二。和尚意。以愿行具足有名别时意之事。
百六十三。唯愿别时者。为指暂时一念愿。为当约念念相续愿之事。
百六十四。和尚意。可许唯愿唯行往生之事。
百六十五。愿行具足往生者。约行者愿行之事。
百六十六。有非愿非行往生之事。
百六十七。愿行相扶所。为皆克约前后相资义。为当愿行同时相并成相扶义之事。
百六十八。和尚意。存往生·成佛一致义之事。
净土宗要集卷之中目录(终)
净土宗要集卷之中
机行
一。大经三辈·观经九品。同异云何。答。和汉人师解释不同。今依略论安乐土义。可存开合之异也。略论云(云云)选择集即依此意也。
一。大经三辈悉摄尽观经九品耶。答。既许三辈·九品开合异者。亦可得言互相摄尽。但两经说相互显一边。故大经云三辈同发菩提心。似不摄观经中下二辈。观经中下二辈。说是遇小遇恶凡夫。似不摄大经发菩提心者。是则三辈·九品所摄机类。遍满十方。行相无尽故。使两经互显知其义者欤。
二。阿弥陀经意。立三辈·九品机耶。答。依义通论非无此意。所以赞云。九品俱回得不退等。但经现文且据上辈上上品说。直示一乘顿教益也。应知。
三。一切往生人摄尽两经所说三辈九品耶。答。此应分别。若其至心信乐之者。可言摄尽。故大经云。十方世界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等。若言带惑疑生之者。古来有摄·不摄之论。今依略论初生不摄。后还摄也。略论云(云云)又异译经中下二辈。虽摄此类应是约其还同摄耳。
二。一切往生人必先发菩提心耶。答。往生人者愿生人欤。菩提心者行福初句所劝心欤。若然者愿往生之人中。亦有不发此心。观经中下二辈是也。但此义者宗家所许。自余诸师非无异说。然玄义初先劝大众发无上心者。解有多义。一云。三心名无上心。余处所言无上信心是也。一云。就胜且劝大心。非谓不摄不发者也(云云)。
四。大经所说三辈菩提心者。圣道菩提心耶。答。应通二门菩提心也。若约直入净土之机。可言直求净土成佛。若约回入净土之类。可言先求圣道故也。然注论中。依此料简善巧摄化义者。回入直入二种道心。功归如实功德故也。详之。
五。上品下生但发菩提心。净土自宗菩提心耶。答。准前可知。三福义通圣道净土。何唯净土菩提心也。但言厌苦乐生等者。且约自宗而还合序行福初句。许通诸教意显然也。
六。上品下生受法但限菩提心耶。答。解释存二义也。若许亦信因果之句。亦同前品深信因果。可言不限菩提心也。若言亦信亦不信者。可言但此一业而已。于此二义何为正者。既言但发。后义为正释意可见。但不可执一切上品下生受法唯此一种。九品行相实无量故(云云)。
七。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三心中回向发愿心耶。答。不尔。经释分明也。但言还入生死等者。正因·正行相顺修行。故使行相相似而已。
八。上品下生菩提心者。指五念门中作愿门耶。答。不必然也。准前可知。安乐集释亦准知之。
九。上品下生菩提心者。大经三辈菩提心同耶。答。言同无失。但至大经三辈通发。观经唯在上下生者。两经互显一相而已。又一义云。可言异也。大经正因菩提心故三辈通发。如许三心通九品也。观经正行唯上下品。故言受法不同等也。
十。大经三辈菩提心者。安心起行中何耶。答。可言起行。三福摄故。净土安心在三心故。经言至心愿生乃至当发菩提心等即其义也。但就行福自论心行。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可言安心。读诵大乘劝近行者可言起行。诸师所见唯在此义而已。
十一。下品三类者。过去·今生全不发菩提心耶。答。尔也。经释分明也。但不可执一切下品三类必不发菩提心。何以故。九品行相无尽故也。
三。依何义门立九品别耶。答。依遇缘不同根行差别等也。
十二。九品别者。约根性利钝不同耶。答。非无此义。故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等。
十三。九品别者。依受法不同耶。答。尔也。释义分明也。简机堪不堪利钝也。受法不同行差别也。
十四。九品别者。就修行时节命延久近论之耶。答。亦有此义。但正约银行差别也。下品上生一念往生。下品下生十念往生。念时虽然约根行耳。
十五。九品别者。依烦恼厚薄业障轻重耶。答。非无此义。下品三生即此义也。是则九品义相非一途故也。
十六。九品不同者。约来迎仪式论之耶。答。九品不同正约简机受法。依其机行不同有来迎等异也。释云二明九品以为正行。即此意也。
十七。九品别者。约往生以后华开迟速及得益浅深论之耶。答。准前可知。
十八。九品不同者。依念佛多少耶。答。亦有此义。故观念法门云(云云)凡知九品分别义门多途竟者。上来诸问是非之意自可知之。若是一义非一义者。可乖释义通旨者也。
十九。九品差别。约位高下耶。答。所问位者。道位欤。人位欤。若问道位非约其高下也。若问人位。是约其高下也。
二十。净影所判九品义。一向破之耶。答。望宗正意者。一向破之也。观经本意但为常没众生所开净土门故。但彼贤圣亦非不生。生后地位有同九品。依此而说非无所许。故初纵容言未必然也(云云)。
二十一。九品往生人。但限一种凡夫耶。答。此义先答已显竟。可言一种凡夫也。
二十二。九品者于一机上论之。为当各别九种根性耶。答。二义俱有之。经文多约各别根性。释义随然。但以三福九品定散二善教门虽广佛意无二。欲令众生依此教门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且如韦提。蒙佛告敕闻此法时。必应一一品下自当身心作往生想。岂非一机成九章益。若不尔者大乘极善上品凡夫。何由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等耶思之(云云)。
二十三。九品行人亘定散二机耶。答。正在散机。兼摄定机。故玄义中虽言三福九品名为散善。依文亦云三辈散善一门义等。余处则许观佛行人上品往生。乃至要集亦说观念浅深以分九品也。
二十四。九品机唯为限有相欣求人。为当亘无相离念行者耶。答。有相欣求·无相离念二行分齐云何定之。而作此问耶。若取闻解大乘空义未有深行亦名无相离念行者。上品中生即其人也。若此众生虽闻不疑而于空理心未深入。故名有相欣求人者。可言唯限此机类也。起信论中。为彼未成真如观者恐畏信心难可成就。示修多罗中专念方便。即此意也。然第八观中。他人不知今此观门如来胜异方便为义。还令修其真如法身佛性观。故破言绝无少分相似也。
二十五。九品往生人各以大小善根。直修往生修因欤。答。九品行人本所修善。必须回愿作往生因也。然其回向愿于三心中是第三心。于五念中是后二门。故彼诸善必入念佛心行可得生也。释义明镜不须诤之。抑此问辞仿佛。直备之言诠何义耶。
二十六。九品共具念佛功德耶。答。实义尔也。此与前问表里而已。但观经中定散为门诠念佛故。文有隐显。大经三辈直示宗本故。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也。
二十七。上品上生读诵者。心解上论之欤。但取事相读诵耶。答。经文且以行·解·心配上三品。然依义推上能兼下。此品必有其心解也。若不尔者。修慈持戒岂得直为当品业耶。准之可知。但大乘经功妙难测。或可诵文直入此品。何况念佛乘佛愿耶。更详之。
二十八。上品上生受法唯限读诵大乘耶。答。经说此品有三种人。非唯读诵大乘行也。抑言唯限者。简对何法作此问耶(云云)。
二十九。上品上生受法有解第一义发菩提心耶。答。总而言之。非无此法。但非简机所受法也。思之。
三十。上品中生有读诵大乘行耶。答。虽言不必非全无之。以不定故。玄义判之但言善解未论其行也。
三十一。上品下生受法有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修行耶。答。深信因果有无不定。不谤大乘许必有之。释义分明也。虽知信谤相违之法。然信因果通世出世·大乘小乘。不谤大乘唯信大乘。故此品人虽不能信一切因果。而不得谤大乘深教。今时行人多此辈也。
三十二。上品下生中有或信不信类耶。答。尔也。先答显竟。
三十三。上辈三品行人断烦恼往生耶。答。不尔。往生之后方断惑也。但言求生净土断贪瞋者。制断十恶业道而已。若其断惑。何信自身具足烦恼凡夫等耶。然有人云。临终断惑证理方生报佛净土。故言断贪嗔。或云横超断四流者。恐不然也。上赞不约临终说。故下文别云毕命乘台出六尘故。横超断者亦异上辈断贪嗔义。横超断义通九品。故大经横截五恶趣文。总叹三辈往生益故。故此横断不断断也。如论注云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即其义也(云云)。
三十四。以小乘戒善三品分中辈三人别耶。答。容有此义。行福既分三品。戒福例应然故。三福正因·九品正行。显示三福各三品故。释义虽然经文不尔。欲以无善凡夫为下三品故也。抑此问端亦似自存义意对他发问。戒善三品未有明文故也。
三十五。中品下生世善未入佛法以前善根耶。答。尔也。释义分明也。经说此人行世仁慈。临终方遇善故也。但前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等者。未显弘愿义故。不摄但行世福人耳。
三十六。中品下生世福者。限世善中上品福耶。答。问意云何为简余善作此问耶。为于世善简其中作此问耶。且置此事。释言世善上福人也。如是答者如何难之。若难经文但说一品对何言是上品善者。此难不顺前问端。似许世福多品。今何还难无多品耶。又若难言戒福下善应为此品。何说世福上善人者。与上论议有何别耶。上问戒善三品为中三品耶。此义已显故也。虽然且述此释意者。欲示世福亦有三品应为下辈三品行故作是释也。思之。
三十七。下辈三类有受法善根耶。答。非无此义。故言三辈散善一门义也。但此三品含有二义。一散善义。二无善义。此乃兼含二教义也。故亦释言下辈善恶二行文前。作十一门。乃至六明受苦乐二法不同等也。然无善义在文可见。其散善义于文不显。故论此义解者不同。一云。世善三品为其正行。如上说也。一云。临终念佛为其散善。念佛虽是定散之外弘愿一行。而有通定通散义。故简机堪不。亦当下辈堪受行(选择集意且依此义)一云。临终闻经为其散善。此义虽出下上品文。义准容通下二品故。又广赞佛德为说妙法。亦其闻经之流类故。一云。此三品人所造十恶破戒五逆。念佛之时还成十善持戒孝顺。取此灭罪生善之用为其散善。一云。下上品人不谤大乘。故知。行福贼害相也。下中破戒下下造逆。亦是戒福世福贼害相也。此三品人念佛罪灭。三福还生为其散善。如此多义虽有不同。各据一义悉为妙说。又有义云。临终念佛定为此辈受法不同。口称意念散善摄故。此义不许定散之外弘愿一行。故违释义。非今所用。若其定执念佛散善。三昧名义如何解之。上来虽说两门之益等文。若为消之。又执此行定是第六门受法者。释指造罪为第六门。云何会之。智者详之。
四。何名安心·起行·作业耶。答。问意云何为问安心等名义耶。为问安心等法体耶。若问名义者。愿心决定名为安心。如次进修名为起行。心行不懈名为作业也。若问法体者。三心·五念·四修。如次安心·起行·作业体也。故礼赞序云(云云)。
三十八。但发三心不具起行·作业者往生耶。答。此应斟酌。若有但发三心不具起行·作业者者。可言难生也。然宗家所判都无此义。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三十九。未发三心前有用作业·起业事耶。答。若于随缘起行与其作业之名。非无此义。但今所劝念佛行业。必须先发三心修耳。故礼赞云。一一门与上三心合(云云)又云。劝四修法以励三心·五门之行(云云)。
四十。立五念行之时。自然具四修耶。答。一一门与上三心合。亦有自然具四修义。然别劝修四修法者。欲令学者知有此义。古人云。法在一心说必次第。盖此例也。
四十一。三心者一体三名心欤。为当名体各别心耶。答。设言一体三名有何过也。所言体者。信心是也。谓闻彼佛本愿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于此信心体上辨立三心名义。故论注名三种信心也(云云)宗家释中或云净信心手持智慧辉照彼弥陀依正等事。或云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等。亦皆此意也。但此信心必有一聚相应心数故。或可言。至诚心者信心相应勤心数也。深心者。是信心相应胜解数也。回愿心者。信心相应善欲数也。如是思之。
四十二。至诚等三心于行者心论之耶。答。尔也。经言众生发三种心。释云三心为内因等。但此问意欲问至诚等三名义在心·在缘之二义欤。若尔可言。此三心名依佛德立。此信佛心离虚假过名至诚心。此信佛心离不定过名为深心。此信佛心离退失过名回愿心。得此大旨临文见之。且如二河白道喻中。初以白道喻自愿心。后言乘彼愿力之道。即其证也。又论注云。彼佛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等亦此义也(云云)。
四十三。三心义者。于三业缘起之前论之耶。答。三业缘起前者何耶。若指起行名缘起者。安心·起行有横竖义。先心后行为竖。心行互具为横。三心既具无行不成。心具行也。此心相续与行俱转行具心也。
四十四。三心具足者有不往生事耶。答。不尔。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释云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何以然者。弥陀如来本誓重愿不虚故也。但言佛恐行者怀疑不得往生故言我来迎汝等者。此显如来殷勤悲愿。恐众生疑赞劝加祐。非谓其人实有不生。故着恐言。义意可见。
四十五。正因正行法门者。观佛三昧意耶。答。此义虽归愿力所成。仍是释迦要门所摄。故云散善一门义中一明正因二明正行。然则可言亦是观佛三昧意也。但知此意而以愿力所成益故。亦云念佛三昧意者。无所妨。
四十六。正因正行法门但于娑婆安心修行论之耶。答。三辈散善一门义中。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故约娑婆所修因行。勿异论(矣)但以三福既言诸佛净业正因。道理应通净土菩提二果之因。正因既尔。正行例之。净业即其正行故也。故应答言。非但娑婆安心起行。亦通净土所修心行也。但此问意欲问此义亦于净土果上论欤。若尔应答。凡言因行对望果报所立名也。然生净土有果有报。正因感果。正行感报。其果其报虽非因行。果中说因非无此名。依此而言正因正行名通果报亦无妨矣。
四十七。三心具足行者有退失耶。答。此有异义。今谓无退失也。何以知者。若有退失。经言即便往生必得往生。成虚说故。释言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亦妄谈耶。又若退失。何得名为金刚志耶。但言造罪退失等者。彼明三心所对治过。非谓能治三心退也。又一义云。彼明行退非心退也。或是暂退非永失也。又余处云专专指授归西路。为他破坏还如故者。亦是三心未具故也。言专专者能化意耳。
四十八。三心者限念佛行者论之耶。答。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往生行者念佛是也。何以然者。今此三心本出彼佛别意愿故。愿言至心信乐欲生即此心也。若尔何言总而言之通诸行者。此心虽以念佛为宗。而摄定散万行故也。又今观经先随他意广开二门。后随自意立专念宗。然此三心既在定散文中故。存总别二义者也。然有人云。此心不必念佛为宗。只通诸行法中。念佛是其一也。若如所解就行立信若为消之。
四十九。三心者限上品上生。为当亘九品耶。答。九品通因也。释义分明。宗意可知。但经在初冠后八品。解释依义别为通因。诸师封文失此义也。
五十三。心者亘定散二善耶。答。问意云何。为问此心亦定亦散通二善耶。为问此通为二行之安心耶。若如是问。皆非释意。释意何者。今此三心虽言散善一门之义。亦是定善一门之义。故云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也。言意者。定散文中唯标专念为义。此三心即其义故也。
五十一。三心正因与三福正因。有何别耶。答。问意云何。似自己许必有差别而问其差别相者。何以知必应有别耶。若言三心·三福异故知有别者。既自知已更何问耶。若言虽知三心·三福是各别法而未知其正因别相故作此问者。此问不可。心·福虽异同名正因。未可定判其义别。故何不问言同耶异耶。自定必异问有何别耶。虽然且答所问者可言。此二正因但知同义未知别义也。三心·三福既是别法。其正因义何知同者。且以三心·三福虽是别法同名正因故知同也。又见文初明三福正因义中。一一福下皆言回生。后释三心正因义中。亦言过去今生世出世善回愿往生。故知。两处所明正因其义无二。思之思之。
五十二。三心外论往生机缘。为当以三心即名机耶。答。凡言机者可发为义。故经所举众生是机。此机发心名三心也。抑此问意若欲料简有缘简机同异义者。问辞颇似不了。虽然若欲答者。可言有缘类外无别简机。但是总别不同而已。
五十三。深心者。唯约信佛愿边立此名耶。答。言尔无过。二种信心信本愿中所为能为机法故也。故礼赞序直劝信机信本愿行。思之。
五十四。回向心者。指菩提心耶。答。指言云何。且置此事。随意答者。可言回向心中摄菩提心义也。言意者。此心中有自利利他·上求下化义。故离菩提障顺菩提门故也。但以此义念佛所生如实德故。不同杂散三福业中菩提心也。思之。
五十五。回向心者。与十一门中第八回向其体一耶。答。体一义异也。正因·正行。体一义异故。故回向心总回过去今生自他诸善。第八回向别回现在所修正行善也。
五十六。回向者。广回向三世善根耶。答。非无此义。但今释中且。言过去今生善也。何以然者。未来善根在净土身。因行所向果报摄故。要集等言三际善者。兼向菩提远果故也(云云)。
五十七。安心中立随喜耶。答。不尔。随喜心者起行摄也。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善者即其义也(云云)
五十八。五念门者。于五门各立念称耶。答。言念称者念佛名欤。若尔可云然也。所谓礼拜念佛门乃至回向念佛门也。但是随门立五念名。念体无二唯一念也。故论注意皆许名义相应如实修行也(云云)。
五十九。五念中回向门与三心中回向心。其体一耶。答。安心起行位分虽异。其体是一。亦如正因·正行回向义也。
六十。五念必具克所求耶。答。言所求者净土生欤。若尔论中亦许身业礼拜一门作往生意即得生也。又礼赞云。一一门与上三心合不问多少。皆名真实业也。既许多少皆名真实业者。亦应多少皆得生也。
六十一。五念门修行但成往生一愿。为当亘往生成佛耶。答。非但往生亦亘成佛。故论云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疾得阿耨菩提。何以然者。注家即出三愿证诚此义也。又观经云。若念佛者当座道场亦其证也。若难万德圆满果酬万行因。岂唯五念力以所成者。应答。此论宗旨菩萨万行摄此五门。故言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疾得菩提。当知菩萨诸自利行前四门摄。诸利他行后一门摄。又菩萨万行定惠为主。作愿观察定惠门故。亦得摄成彼万行也(云云)。
六十二。五念门各感各别果报耶。答。问辞不宜(云云)若欲答者可言非无此义。故论亦明渐次五门(云云)故知五门亦有横竖义也。思之。
六十三。观察·作愿何前耶。答。前后无在。本论作愿在观察前。礼赞等引在观察后。何以然者。论以止观二门为次。礼赞等以行愿为次。互显一义。非相违也。又论非无观察次第。故观国土庄严竟。云故我愿生彼阿弥陀佛国。即其文也。
六十四。赞叹门云何释之耶。答。为问论释。为问注释。为问宗家释耶。但推问意。应问宗家释。故应答以礼赞释也(云云)若难论云称彼如来名等。今何言赞依正等者。依正是其名义故也。又论以佛名寄口业门。今以称名为正业。故亦是论释互显意也。
六十五。往生修行立受持赞诵解说书写行耶。答。尔也。但释且举读诵摄余受持等也。大经云。受持读诵如说修行等。思之。
六十六。立称名门耶。答。不立别门。五念体故。论顺口业寄赞叹门。若群疑论正为此故言口业念佛门也。
六十七。四修者。出何经论耶。答。四修名出自摄论。今净土论亦有其义。念佛镜云无量寿经明四修者指此论也。申经论故。论中何文明此义者。观察菩萨四修正修行文是也。无间·长时·无余·恭敬如次配释应知。
六十八。长时修有别体耶。答。非无别体。长时义异三修义故。然礼赞中不别说者。三修不止名长时。故依此而言。无别体也。
六十九。无间无余二修。同异云何。答。既分四修。何问同异。可言有何差别等欤。虽然且答所问者可言异也。云何异者。一心念佛不杂余业名无余修。念念相续心不间断名无间修。是则无余简余业名。无间简异念名。简余业者简余善也。简异念者通简善恶无记念也(云云)又无余是对他立名。无间自对念念立名。如是辨之。释意可见。余义止之。
七十。念佛行者一形全不交余行。故名无余修耶。答。尔也。故释无余修中云毕命为期誓不中止也。但有随缘诸善生者。随生随回常令专心。例如无间修中随犯随忏义也。礼赞下文其意见(矣)(云云)。
七十一。和尚心立四修者依摄论耶。答。言尔无过。摄论·往生论同明四修故。但今释意非无随义转用。故彼无余修万行无遗为义。今则简余善为义。彼长时修远至佛果为义。今则毕命为期为义。但无余义虽言不杂余业。非无回向。以为正因·正行之意。依此而言。亦有万行无余义也。
七十二。念佛行者一念归命后。犹可励四修五念行耶。答。尔也。勿异论(矣)若其不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非真归命。非真一念也。经言一念往生者。毕命为期之一念也。故释上品上生时节中云(云云)。
五。依何证据立五种正行耶。答。宗家释中虽辨正杂二行。无别引其证据。又未言五种正行。只是依义略举正行种类而已。若尔此事不足为大纲问端欤。
七十三。五种正行者。安心起行中何耶。答。既言正行。起行勿论。就此正行所立信心是安心也。于此有何论议耶。
七十四。五种正行与五念门。同异云何。答。有同有异。对见可知。但以五种正行欲摄五念门者。读诵称名是其口业赞叹门摄。若开赞叹供养为二。供养通摄三业门也(云云)。
七十五。五种正行与九品正行。同异云何。答。五种九品虽有宽狭等异。正行义同。言宽狭者。九品正行三福为体。总摄大小世出世善。五种正行从彼读诵大乘意义所开出故。又彼九品从本所修或名杂行。归正因体或名正行。五种正行无此与夺。一向名正。此为异也。然其九品得正行名。同此五种正行位。故正行名言其义同也。有云。正有多种。有邪正正。有杂正正。有傍正正。有助正正。五种正行杂正正也。九品正行邪正正也。故虽杂行亦名正行(云云)此恐不然。于净土行以何法为邪因邪行。对彼立此三福正因·九品正行。若言非于净土门中有邪因邪行。简彼立此正因·正行。只是对彼生死因业叹此净业立此名者。杂正义亦如是耶。又置此事。且如上品读诵六念名正行者。邪正正耶。杂正正耶。若言邪正正者。般舟赞云持戒念佛诵经专等。非是专修正行义耶。若言杂正正者。上品正行既许杂正之正。何言九品正行邪正之正者耶。故知。九品正行亦是专修正行正也(云云)。
七十六。五种正行中有傍正胜劣异耶。答。解释自辨正助二业。即其义也。何以称名为正业者。亦如释言顺彼佛愿故也(云云)。
七十七。五种正行中随一具之往生耶。答。此应分别。若是称名虽无余行可言得生。本愿行故。若余四行必须称名合行得生。是助业故。若于四行自对论者。随一具之。皆得生也(云云)。
七十八。读诵正行限三部经耶。答。释意然也。是正依经故。余皆傍依。故涉杂行也。一义云。非直三部。如十往生·鼓音声王·弥陀大咒同仪轨等。专念弥陀偏劝往生。亦是读诵正行所摄。释置等言。即显此意。但真言部多是新译故。于今释未论之耳。两义赊切。学者详之。
七十九。读诵正行者。但限阿弥陀经耶。
答。不尔。通三部经也。若论日日读诵。阿弥陀经为最。观念法门·往生要集等。其意见(矣)何以然者。文简义显。直示正业。佛所护念故也。
八十。以解说书写立正行耶。答。五种法师读诵为本。故今且举一以摄余耳。大经云。受持读诵讽诵持说等。以知。必摄五种法师也。
八十一。立回向正行耶。答。何不问作愿耶。然五念门虽皆起行。作愿回向体是愿故。还与第三回向心合。故今略不立为行也。
八十二。和尚四部具书者。依五念门造之欤。为当显五种正行耶。答。二义俱得。文皆可见。虽然且以相对四种助业。法事赞主读诵助业。观念法门主观察助业。礼赞即主礼拜助业。般舟赞主赞叹助业。通论互具。思之可知。
八十三。法事赞读诵但限阿弥陀经耶。答。尔也。此有何论议耶。纵有论议。上已显竟。
八十四。般舟赞依何经耶。答。前题题依观经(云云)是则观经自有佛立三昧义故也。
八十五。观念法门但明观察一行耶。答。所主虽存观察助业。理实兼明两三昧行。文相分明。又非但明两三昧行。亦通五种正行等也。
八十六。观念法门上下二卷书耶。答。若取五缘义别为一卷。虽可两卷。以文不广调为一卷耳。
八十七。礼赞者。五种正行中礼拜正行耶。答。所主然也。如上可知。
八十八。礼赞者。但五念中礼拜门意欤。为当亘五念门耶。答。以此若对五念门者。可言正以礼拜·赞叹·作愿三门为主。而兼观察·回向二门意也。何以知者。首题所标在三门。故文内非无后二门。故如是思之。
六。何名五逆·谤法·阐提人耶。答。五逆者(云云)谤法者。以邪见心说无三宝等也。注论云(云云)阐提者。具名一阐提。此云信不具足。即是断善人也。
八十九。五逆·谤法·阐提。以何为重耶。答。次第相望后后为重。法事赞云。十恶·五逆·谤法·阐提即此意也。又逆谤轻重如注论辨。然涅槃云。谤法名为趣向阐提。故知。谤法邪见为因。趣向断善阐提果也。若自分别各有轻重。如常所说(云云)。
九十。实者于三种罪实犯之耶。答。可言犯欤。但有大乘论中破僧害佛大权所作(取意)。
九十一。五逆·谤法·阐提人往生耶。答。尔也。法事赞云(云云)但注论中谤法罪不得生者。一往抑止意欤。何以知者。下文还言诸佛庄严清净口业对治众生谤法等故。然则可言。二祖解释终不相违也。
九十二。三部经意同许五逆·谤法·阐提往生耶。答。同可许也。抑止·摄取意通大经·观经。阿弥陀经意亦应一辙故也。
九十三。于三种罪或犯二罪。或三种俱犯者往生耶。答。依宗家意可许皆生也。观经下下品云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云云)亦含此意欤。群疑论依此义云观经摄谤也。
九十四。五逆谤法往生者。回心灭罪论此益耶。答。尔也。法事赞云(云云)但残殃未尽。花中合耳。故若问云除尽生者。可言未必然也。
九十五。抑止·摄取二义。三部经同存此意耶。答。依义通论可言同存。然弥陀经直示宗要。无论此等权方便义。大经·观经互显抑·摄。释义可见(云云)。
九十六。抑止·摄取义二尊教共论此义耶。答。抑未造业。摄已造业。虽是释迦一化教门。推功归本弥陀愿中非无此义。但非弘愿之别意也。应知。
一。往生净土藉宿善力耶。答。一家义意不必一切皆藉宿善。所以不许诸师曾修大乘义也。何以然者。欲显弘愿别意故也。但遇此教闻即信者多因宿善。故大经云(云云)安乐集云(云云)此等诸文无所违害也。
九十七。往生净土修因牵引圆满二业有之耶。答。虽无明判义准有之。正因·正行即其类也(云云)。
九十八。无净土宿善者。今生始闻本愿往生耶。答。容有此类。众生机根无尽故也。彼圣道宗尚许内薰自悟之佛。况今易行何无他力冥薰益耶。然言今得重闻等者约多分。又是击发劝励语也。
二。何人名善知识耶。答。传二尊教劝进行者。是其人也。故中品下生文云。遇善知识为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文)。
九十九。善知识教化亘九品临终耶。答。非无此义。观念法门其意见(矣)但经且从中品下生明此事者。欲明中下品人平生未闻佛法。下三品人一生唯知作恶故也。
百。往生善知识唯劝念佛一行耶。答。本意必然。唯除方便安慰之教。何以然者。乘二尊教劝进故也。
百一。遇善知识事依行者宿缘耶。答。多分尔也。安乐集等依此说也。但今经意不欲论其有缘无缘。直示本愿不思议益耳。
三。净土宗意往生净土益。于三业相应临终论之耶。答。问意云何。为对圣道诸宗之意问净土宗之所谈耶。为但自于净土宗中对平生业问临终耶。为只就其临终三业对不相应问相应耶。又言三业者。为但念佛三业。为当云何。问意如是难知。不可卒尔答之。虽然且约念佛往生总答此义者。若其平生如说行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不待临终方论其益。又其发心业成之后。随起三业莫不相应。一一与前三心合故。乃至临终必住正念。三业专心无杂乱也。上上品人即此类也。若其平生未闻未信。临终遇善方发心者。时节虽有久近不同。发心即生准前可知。中下品人即其类也。此人不待身口二业。闻解回心业成生耳。下上品人合掌叉手一声即生。此人亦有三心意业。可言三业相应业成即生也。下中品人闻赞佛名一念即生。此唯三心意业相应即得生也。又解。此品示闻名益。
前中下品示安心益(云云)下下品人闻已失念十声而生。此但口业合三心生。教说如是。宗意可知。
百二。但闻知识教化。未出三业行前命终者往生耶。答。可生。中品下生是也。但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故也。
百三。念佛行者睡眠无心位有往生事耶。答。且言睡眠无心位者。五位无心中睡眠无心位欤。若尔彼者六识都灭无记心也。于其位中何论往生。但问睡眠中命终者生否者。乘前念佛有得生也。其人生时必有正念心现前也。
百四。念佛行者临命终时。至心念佛后住无记心。犹往生耶。答。群疑论意许之也。论云(云云)。
百五。往生人最后一念住舍受耶。答。群疑论中出二义(云云)但今问云最后一念。似本有末心。论中所决死有一刹那心。故此问端应反问之(云云)虽然问意其正命终一念心也。故依论判可答之也。
四。依口称念佛力灭重罪往生耶。答。尔也。下品下生文云(云云)。
百六。念佛三昧意论灭罪义耶。答。尔也。经释分明也。有云。灭罪等事观佛意也。此义不可。宗家意者观佛灭罪益其功犹归念佛。故云或想或观除罪障皆是弥陀本愿力也。
百七。下三品念佛灭罪有多少耶。答。有之。群疑论云(云云)。
百八。下三品念佛为第六受法善根耶。答。非无此义。如上述竟。
百九。下三品所劝念佛者。比校显胜念佛耶。答。比校显胜·超绝无比。只是一法两重义也。且如下品上生念佛。初对闻经挍量灭罪多少。比挍显胜义也。次言化赞唯述念佛之功不论闻经善者。超绝无比意也。此品既尔。下二准知。
百十。下品上生往生依闻经念佛二善力耶。答。此应分别。若随他意如所问也。若随自意念佛力也(云云)。
百十一。十二部经首题名字者。指诸大乘经。为当指净土三部经耶。答。释云闻经十二部等。不见别指三部经也。何以然者。经云(云云)抑此论议或可多经一经对论。或可诸经观经对论。今问诸经三经对者一片疑难。如何设之。不审不审。
百十二。下品上生念佛者。三宝通念念佛耶。答。非无此义故。下经云(云云)释云(云云)但初简法叹佛名者。欲立宗本还摄末也。
百十三。下品中生往生名号力欤。答。尔也。释云。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等(文)是则广赞十力五分功德。莫非名号所摄万德故也。
百十四。下品下生此人苦逼不遑念佛(文)实失念耶。答。尔也。释云失念不能念佛名也。但言失念者。行心间断也。若论安心都不失也。经言如是至心。即其证也。故言失念者。闻知识教欲念佛。死苦来逼不遑念也。
百十五。具足十念者指所唱名欤。为当呼称名号之时分名十念欤。答。问意云何言指所唱名号欤者。问指十声名十念欤。若尔应答。正指十声名十念也。念者念诵称义故也。例如诵经名念经等。其例兹多。故引本愿乃至十念。每言下至十声。念声是一义也。但指如是经十声时十念之时亦无妨也。
百十六。十声称佛位为心念相应。为当限口业称名耶。答。若取至心为心念者。可言相应。若论起行。意念不必相应。初多不相应。后应渐相应。佛名除罪。病者身心渐醒悟故。临终正念金华来应者。即此义也。
百十七。具足十念为灭五逆重罪。为当依一念力灭五逆罪得往生耶。答。此有异论。今存一义。念念消除五逆障也。既许念念能除罪者。亦可随许念念得生。何以知者。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故也。
百十八。下品下生者。罪障但限八十亿劫耶。答。不尔。经言具诸不善受苦无穷。释云(云云)然此品人命延不久经十念顷。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所除尚有十个八十亿劫之罪。况其残殃未尽者耶。应知。
百十九。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者。为种子现行俱灭之耶。答。群疑论云(云云)灭现行耳。其种子者。圣位方断故也。勿异论(矣)。
百二十。称名念佛力唯为灭业障。亦有断灭烦恼义耶。答。念佛三昧。或深或浅。通定通散。若其散称及浅定位伏灭业障或现行。若深定位亦能断灭其种子也。赞云。门门不同八万四(云云)思之。
百二十一。十念灭罪后。命延病除经多时人往生耶。答。尔也。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百二十二。间断具足十念者。又有罪灭得生义耶。答。问意云何。若问不具无间修者生不生者。可答不定。杂修人故。若其安心作业虽在余念间起。随犯随忏令相续者必得生也。
百二十三。今经所说十念与弥勒所问经十念。同异云何。答。虽有诸师异释。今则可言异也。若能具彼十念称佛名者。不应说言教令念佛不遑念佛故(云云)。
五。九品俱预来迎耶。答。尔也。十一门义通九品故。文有隐显。义必存故。故中下品不说之者。别有深意隐不说也。谓此品正行世福上善。义当次下下上品业。前中中品戒福下善义。当此品正行故也(云云)又此品知识传二尊教。行者闻已回心即往。且示有缘得生益故。隐正行来迎而已。思之。
百二十四。上品上生·上品中生。授手迎接相云何说之耶。答。解释中云上品上生与无数化佛授手迎摄。上品中生与千化佛一时授手等也。然经文说上品上生虽举无数化佛。而言诸菩萨迎摄者。具足应云与无数化佛诸菩萨等授手迎摄。文言略也。若不尔者上中尚有化佛授手。上上岂唯菩萨授手。解释之意依此义也。
百二十五。上品三生来迎阿弥陀有胜劣不同耶。答。经文但说化佛多少。不辨化主身胜劣也。但准华开见佛明昧。容有了了不了了欤。
百二十六。上三品行人。于来迎佛知真化不同耶。答。可知欤。经文所说多是行者所知见事所闻事等也。
百二十七。中辈行人预报身来迎耶。答。可感化身欤。般舟赞云(云云)但经文不云化身者。当品行人不分别报化故欤。大经(云云)
百二十八。中辈来迎三尊俱来耶。答。可云俱来欤。但以声闻形来欤。释云。比丘持华即是也。
百二十九。下辈来迎佛。有报身来迎耶。答。经文直云遣化佛等。但净土化身体亦酬因。约此义边九品皆有报身义(云云)。
百三十。下辈生临终见佛。于睡眠中论之耶。答。大经云。梦见彼佛。异译云。卧睡梦中(云云)观经不尔。闻知识教称佛名故。是则下辈所摄机类万品。两经互举一种而已。
百三十一。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人。以莲华为座耶。答。言尔无失。金刚台·紫金台亦是华实高出相也。
百三十二。中品中生所坐莲华。云何说之耶。答。说七宝莲华也。上品下生坐金莲华。何故此品坐七宝莲华者。庄严所表实以难知。且推一义。上下金宝虽是一宝。光相等胜。中中七宝虽是多宝。其相劣欤。
百三十三。中下二辈所坐莲华。观音持之耶。答。经无明文。虽难知言观音持有何过也。中辈声闻众中持华来者应观音故。下辈三生中。下上品既感三尊来迎。观音持华理在绝言。般舟赞云(云云)。
百三十四。九品往生人所坐。十劫正觉克兼设之耶。答。问辞不宜欤(云云)且答此义者。九品莲华言与正觉同时成之。且无所违。论云正觉华化生者。即此义欤。五会赞云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者。约能生者所感说之亦无违妨。例如本觉始觉之体无二也。
百三十五。往生人生在宝池中之时。舍中间所座耶。答。且言中间所坐者何耶。何不云前所坐华耶。但答此义者。准前可知。观音所持华·宝池所坐华。一异不可思议故也。
百三十六。下品下生有正报来迎耶。答。群疑论中有二义(云云)又金莲华即正觉华。故不别说正报来也(云云)。
百三十七。见金莲华犹如日轮(文)来迎佛所坐欤。为当往生人座耶。答。群疑论二义如前(云云)又一义云。佛座人座非一非异不可思议也。
百三十八。来迎有邪正不同。以何事知之耶。答。此问从彼群疑论中火华来迎决疑来欤。若尔其差别相论主细判(云云)。
百三十九。临终见佛来迎为未死时。已命终位耶。答。既言临终见佛。何足作此问耶。若欲作此问者。可略临终言欤。虽然释所疑者。容通未终及终后欤。何以知者。上八品文皆言临终。临终犹是未终位也。下品下生异本经云命终之后见金莲华。故知。亦有通终后也。又群疑论中。将命终见·正命终见二义(云云)。
百四十。往生人所坐莲华。观音·势至共持之耶。答。圣化随宜或有共持。但以观音·势至应为当仪。以此菩萨正为开花三昧主故。上上品云。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
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文)然赞中云观音·势至持华现者。言总意别欤。若不尔者。如经中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持紫金台等。岂言佛亦自持华耶。亦执无量大众皆持此华耶。
六。往生净土时。实舍秽土色质。别受法性身耶。答。谓舍谓受。是生者情。不关法性。若论法性生即无生。所以赞云。一到弥陀安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注论又云。秽土假名人。净土假名人。非一非异等(云云)。
百四十一。娑婆死有心外别有极乐生有心耶。答。注论云。前心后心亦如是(文)思之。
百四十二。往生净土有中有耶。答。群疑论云(云云)。
百四十三。往生净土心三世外心耶。答。三世外心者何耶。但群疑论云(云云)。
百四十四。往生之生即无生生耶。答。尔也。如前可知。
百四十五。有现身往生者耶。答。有之。如志法尊者等。即其类也。但三经等不说之者。但为常没凡夫故也。又大经中不退菩萨。多是现身往生者欤。
百四十六。往生者。一往诱引义耶。答。问意云何。为望法性无生之理作此问耶。为于事相依彼摄论师等所许作此问耶。若望法性作此问者。理虽无生事必有生。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业果法然无错失故。今问似论此义。故答之耶。
七。真宗一乘意。往生净土义。但就最后命终位论之欤。答。上问答中义意显竟。不可立别篇欤。但就此问更答者。可言即便当得二义有之也。
百四十七。即便当得往生者。约一机始终论之耶。答。此有异论。今义者约一机始终也。
百四十八。即便当得往生者。为二种往生。为当一种往生耶。答。于一种生。义分有二。愿当得故即便往生。即便生故必当生也。思之(云云)。
百四十九。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文)指三福业名三种众生耶。答。此有异论。今者应云。经列三种行相虽异三福次第。行体不出三福业。故有表三福正因意欤(云云)。
百五十。三者修行六念(文)前三福业行者。兼修行六念耶。答。前三福行者者指何文耶(云云)但总答之者。三福行中含六念义也。故释云。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
百五十一。住立空中三尊。即便·当得二种往生共显之耶。答。尔也。即便·当得体一故也。
百五十二。三心不具足者。有成当得往生益事耶。答。二种往生体一之义。前巳成竟不足更作委释(矣)但当得名若目远生非无此义。而今当得非谓远生。故此问端不当义也。
百五十三。证得往生证者。为众生得往生之证据耶。答。问辞不审。凡言证据。多名文理。今作此问。有何意耶。但就此释古来有论。有云。证者韦提自证得生益也。有云。证者彼佛应现证明韦提必得生也。今谓。此论恐偏诤也。佛若不证韦提何证。韦提不证佛证何为。故此二义随一成者随俱成也。观念法门证生缘中其意见(矣)。
百五十四。十一门义者。即便·当得各论之耶。答。即便名言出第三门。当得名言出第五门。但此二义成一往生。正因·正行不相离故。各论之义亦非无之。思之。
百五十五。证得往生者。为众生证得。为当佛证得耶。答。此亦不审。于前问外立此篇者。有何意耶。前言证据。纵异此问二证之义。若答前问。此义自显何为别问耶。又言佛证得者。得义亦约佛作问耶。若言然者。今释文言岂涉此义者耶。
八。摄论所立别时意。约何义门耶。答。上品功德显浅行中引懒堕机。名别时意。故天亲释论云(云云)。
百五十六。道绰禅师何释别时意耶。答。安乐集云(云云)此释约往因现果。宗家约前愿后行。各据一义。不须和会。于中文且似不顺本论之意。十住论中有此义。故亦非全无其所据也(云云)。
百五十七。成佛·往生二种别时意中。以何为本耶。答。此问为问本论意耶。为问玄义会通意耶。若问本论意者。彼总显了一切佛教。故不足论以何为本。若问玄义会通意者。会通往生别时为本。为成此一会通义。故先述成佛别时意耳。
百五十八。往生别时意。依何经说耶。答。此事难知。真谛摄论不指经名。扇多摄论虽言无量寿经。恐是译者私加言欤。又纵论主言无量寿经。于三经中未知是何。有人虽云指阿弥陀经已今当愿文。此亦难依。异译经云如说行故。故旦应言难知而已。
百五十九。下品下生十声称佛。为别时意摄耶。答。不尔。通论之家虽作此解。今家不许之也。论言唯愿往生是别时意。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故也(云云)。
百六十。无著天亲意。以十声称佛名别时意耶。答。不尔。论文直言唯愿往生别时意故。但言不应执菩萨论者。旦约通论所见言耳。
百六十一。往生别时中。如有唯愿别时。亦立唯行别时耶。答。本论今释未明此义。然有人言。论虽未说今释存之。故问云何起行而言不得往生。答言今此论中但言发愿不论存行。乃至引经愿虚行孤之文成立此义也。今谓。不然。所言云何。起行等者。为会本论唯愿别时。乘通论情假设此问。故答中言不论有行者。不论发愿有行亦不生。又引经愿孤行孤者。为证愿行差别义也。既言愿虚无所至行孤无所至。何为唯愿唯行别时之证也。
百六十二。和尚意以愿行具足。有名别时意耶。答。不尔。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若是凡夫自力愿行。亦未可名具足成。故有一声称佛不相续者。亦非至心称名。故未许愿行具足者欤。
百六十三。唯愿别时者。为指暂时一念愿。为当约念念相续愿耶。答。释云更不相续也。何以然者。若其相续必具行。故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故也。
百六十四。和尚意可许唯愿唯行往生耶。答。不可许之。若许此义者。会通之宗应不成。故又无可生道理故也。
百六十五。愿行具足往生者。约行者愿行耶。答。尔也。但指自力愿行言行者愿行者非也。今所用者他力所成之愿行也。故言南无者。即是归命等(云云)如是愿行内因外缘和合成故。虽是他力可名行者愿行也。
百六十六。有非愿非行往生耶。答。一家释义都无此言也。
百六十七。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文)约前后相资义。为当愿行同时相并成相扶义欤。答。二义俱得。且所引文未显他力。故当前后相资之义。今经所明念佛愿行。能归愿心。所归佛行一会相应。成相扶义。思之。
百六十八。和尚意存往生·成佛一致义耶。答。可言存之。且如赞云。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即其证也。但言正报难期依报易求者。且分二门辨其难易。一重义也。
已上机行义问。大纲十四·纲目百六十八。略答竟。
净土宗要集卷之中(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