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成唯识论略疏第二(论本第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长泉律院苾刍普寂撰

○自下第二破不相应中二。一总破诸部。后别破异计。初中复三。一总非。二却诘。三量斥。今乃初也。

不相应行亦非实有○二却诘

所以者何○三量斥二。今初举体相及作用而不可得以显是假立非实有。

得非得等(至)分位假立○二举蕴所摄而心心所及色无为所不摄以证是假非实。此定非异(至)非实有体。毕竟无者。五种无之随一也。瑜伽十六(五纸)云。何等名为所观无法。当知此相亦有五种。一未生无。二已灭无。三互相无。四胜义无。五毕竟无。乃至毕竟无者。石女儿等○自下第二别破异计中三。一破本萨婆多等。二破大众部等。三例破成实师及正量部等。初中六段。一破得·非得。二破同分。三破命根。四破二无心定及无想异熟。五破四相。六破名·句·文。初中有四。一问外人说有由。二外人引经证有。三以理教难。四申成正义。今初。

且彼如何(至)有实体用。不相应名义出于俱舍论第四(十三纸)光记(四十六纸)等。彼计不相应行有十四而有实体。故今乃举十四对破。若依大乘。色心分位假立不相应法。非异色心别有实体。数亦无定。瑜伽五十二·五十三及杂集说有二十三。第三及五十六·显扬第一·百法论说有二十四。今论及五蕴论等说十四法。其说十四者随转小乘或对破小计故耳。今乃欲破实有。先征彼说实有之由○二外人引经证实有。

契经说故(至)显得非得。俱舍四云。何缘知有别物名得。契经说故。圣者于彼十无学法以生以得以成就故已断五支。乃至广说十无学支。出于婆沙九十四(八纸)杂集十(十纸)等明○三以教理难中二。今初总非。

经不说此(至)为证不成○二申难中二。初难得。后例破非得。初中亦二。初就教难。二以理征。今初。

亦说轮王(至)善种等故。此中初举轮王成就七宝反征。经说轮王成就七宝。岂可成就他身非情。汝若言虽他身非情不可成就由于宝有自在力假说成就。汝计善恶法有得亦应如彼宝假说成就。汝若言宝现在有故应由自在假说成就。所谓善恶等法非必现有而说得成就故其得应有实体。是亦不然。离现实法非吾所许。何以故。以善恶等种现在有故。于三世法假说成就。设无为法能得无漏智现在有故说得成就。应知○第二以理征二。今初总问彼”。

又得于法有何胜用○二别难中二。一难能起。二难不失因。今初。

若言能起(至)得便无用。此一段文自有六难。初以无为难。二一切非情下以非情应不起难。三未得下以未得已失法应永不生难。未得法者。如欲界有情于上二界法。已失法者。如离欲者于欲系法。四若俱生下以生相无用难。五又具下以具得者应三性法一时顿现难。六若待下难意可知。此一段难全依瑜伽五十二(九纸)之意。俱舍论第四(十四纸)经部难有部之旨粗同此意。可寻○二难不失因。

若得于法(至)俱为无用。此破正理救。正理十二(三纸)以得为不失因。破意谓所得法不离有情应假立得不可别有实有得为不失因也。大乘则于一切色心随属于己假立为得故。设他身非情上亦有自在随属义则得名得等。应知○第二例破非得。

得实无故非得亦无○第四申成正义中二。初明得后明非得。今乃初也。

然依有情(至)现行成就。瑜伽五十二(九纸)云。云何得获成就。谓若略说生缘·摄受·增盛之因说名为得。由此道理当知得是假有。演秘云。种是生果之因缘故名为生缘。由种有生果之功能果方得有。种名摄受。即所生果名为增盛。或种有生果势用名为增盛。增盛即因。由有此能假立为得。三种成就者。瑜伽五十二(九纸云云)。

21.gif

五十六初(云云)杂集五(十八纸)亦明三成就。而种子成就与瑜伽稍异。今以图彰焉

22.gif

寂曰。五十二所说粗同于俱舍所出经部义。盖斯随转理门之说。而杂集第五细判体用。究理之说耳。应思。述记于是广辨得·非得差别。可寻○第二明非得中二。初明非得。后因明异生性。今初。

翻此假立不成就名○二因明异生性

此类虽多(至)未成就故。今乃依五十二(十一纸)之文。又五十六云。问依何分位建立异生性。此复几种。答。依不生起一切圣法分位建立异生性。此复三种。谓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显扬论一(十五纸)云。异生性者。此有二种。一愚夫异生性。二无闻异生性。愚夫异生性者。谓无始世来有情身中愚夫之性。无闻异生性者。如来法外诸邪道法。杂集二(三纸)云。异生性者。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文)婆沙论四十五广明异生法·异生性。俱舍论第四(云云)婆沙·俱舍等。有部判性为无覆无记。大乘则述记云性唯染污。了义灯二末云。大乘通三。不善·有覆及以无覆(云云)若依犊子部。欲界见所断十烦恼以为体性。有部计别有体性。唯是无记通三界系不相应。经部计不立有别体性。但于曾未生圣法相续分位差别假立名异生性。大乘则虽立不相应非异色心别有体性。但于见断二障种子未永断位假立异生性。问。其得圣法为在何位耶。答。演秘云。有义两释。一云。义同小乘。不获一切三乘圣法名为异生。若获少分即名圣者。故俱舍论第四(云云)二云。与有部义异。二乘回心未至初地。亦名圣者。得生空智断烦恼故。亦名异生。未得法空智未断所知故。乃至详曰。今取后释(云云)寂曰。瑜伽论说三乘法。若于声闻地而判之。应准同婆沙等如前说判。若依菩萨地而论之。应依后说。可考○自下第二明众同分中三。一问。二答。三破。今乃初二。

复如何知(至)乃至广说○三破中二。今初略破。

此经不说(至)为证不成○二广斥中二。初叙三难。二述正义。今乃初也。

若同智言(至)有实同分。此中三难。初内外相同难。同智言者。如婆沙二十七(四纸)俱舍论第五初明。俱舍论要解第四广辨之。今不复出。次又于同分下第二能所无差难。俱舍五(二纸)光记五(六纸云云)后若谓下第三宿因成同难。可解○二申正义。

然依有情(至)假立同分。瑜伽五十二(十纸)杂集论二(二纸)说。同分假立(云云)可寻○第三破命根中三。一问。二外答。三破。今乃初二。复如何知(至)说名为寿○三破三。初总非。二以三难征。三申正义(寂曰。述记分科甚违论旨。故今改科)今初此经不(至)不成○二以三难破。今初离识无别难。

又先已成(至)无别命根○二如受非根难。

又若命根(至)非实命根○三假设他问破”。

若尔如何(至)有实命根。此中三问三答。初以三法征以四正断答。谓四正断于一精进立。三法亦尔。于一阿赖耶识一期连持相续分齐假立命根。述记云。但是一识义别说三。谓阿赖耶识相分色法身所得名暖。此识之种名寿。以能持识故现行识是识。次住无心下外人以无心位寿暖应无诘。岂不下引经证识恒有。后既尔如何下外人复征。识恒有何名无心位。彼灭下论主示。转识灭故名无心位。非谓阿赖耶识亦无。言后当说者。指下第三卷。此识下显赖耶是界趣生体以遮外执○三申正义。

然依亲生(至)假立命根。了义灯二末云。命根述正大乘诸教有六不同。一唯说第八识种。如此论是也。二通说现。瑜伽决择云。八根种现定成命根在中。三唯内六处。显扬第一云。命根者谓先业所引异熟六处住持决定性。四通五蕴。集论第一(云云)杂集释云。同分者。于一生中诸蕴相续等。五依总相说。瑜伽五十二说。如何命根。谓于彼彼处所生自体所有住持限量势分说名为寿。六依异熟说。五十六(云云)相宗诸师率以第一为正。寂曰。诸说并有道理不可偏取焉○第四破无心定及无想果中四。一问外。二外答。三难斥四述正义。今乃初二。

复如何知(至)令不现起○三难斥中二。初厌色齐心难。二假遮非实难。今初。

若无心位(至)此云何然。文旨明畅可解。演秘设多义解释(云云)○二假遮非实难。

又遮碍心(至)假亦能遮○四申正义。

谓修定时(至)亦非实有此中三段。初明二无心定。次明无想果。后结非实有。二定义出于瑜伽五十三(十二纸)五十六初·伦记十五下·显扬第一(十四纸)杂集论第二初·今论第七论疏。至下当辨。次无想定前下明无想果。婆沙百十八出五说。评家所说。谓无想异熟是无想定所感。一切色根及命根众同分是业所感。余蕴乃俱感。俱舍论同于评家说。如俱舍要解四辨。述记七本叙三解。二本出于二解。略纂以一解释举泰师解破斥(云云)今作图叙之。

23.gif

后故此三法下结非实有○第五破实有四相中四。初问外人。二外引经证。三破执。四述正义。今初。

复如何知(至)有实自性。枢要上末云。上座部立二相。化地部立三相。一刹那灭蕴。一切色心。二一期蕴。谓寿命。此二辨相。三穷生死蕴。虽别有法而非有相。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时生灭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刹那刹那生灭(乃至)叙有部·经部计。有部所立出于婆沙第三十八·俱舍论第五(十二纸)有部·经部对辨可见。大乘四相如瑜伽五十二(六纸)八十一初等明。可寻○二外人引经证。

契经说故(至)乃至广说婆沙三十九初·俱舍第五(十纸)出之。经部对破(云云)大乘所立具如五十二明。伦记一下(三十七纸)十一下(三纸云云)○三破执中有二。一总非。二别破。今初。

此经不说(至)为证不成○二别破中七。一六转无差难(至)七有无乖角难。今初。

非第六声(至)即色心故。第六转声。谓属声也。如经说三有为之有为相。而有之言则虽是第六转非第六转必有别体。犹曰色心之体。岂可离色心而别有体。今亦应尔。有为法体生住异灭。即三有为相非色心外别有三相○二能所不异难。

非能相体(至)异地等故。俱舍论第五(十五纸)有此难(云云)○三二相应齐难。

若有为相(至)应异所相。婆沙三十九(十二纸)云。问。如有为法有有为相。无为亦有无为相耶。设尔何失。若有者云何无为名非聚法。若无者品类足说当云何通。如说云何不生不住不灭法谓一切无为法。答。应作是说。诸无为法无无为相。问。若尔品类足说当云何通。答。翻对有为故作是说。谓有为法有生住灭。无为异彼说不生等。非谓别有不生等相(文)演秘作二解(云云)寂曰。初解不允。经论之中虽说无为之相。是即以相之言形容非相。恶有假相也。有为诸法有迁流相。应立假相。无为法是不生不灭。何可立相也。然不生不灭之言约教有别。若依相宗。则或约性说不生不灭或约无起尽或约遣执着。若依性宗。则说有为法当体即不生不灭。可知○四四相齐兴难。

又生等相(至)用不应俱。此中有三子段。初例体应俱难。二若相违下例用相违难。三又住异灭下新义乖古难。婆沙三十九(初)有二说。一谓法生时生有作用。灭时老灭方有作用。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乃至二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光记云。前家约用。后家约同时具有三体。各据一义。然无评家(云云)刹那分齐如极微有方分·无方分两不可得。前后有过。同时叵成。毗婆沙中所说二义叵以情图。只是使学者生智之粮耳。其实则非是未见谛者之所测知也。若以情谓而计度者。才有所说则并堕四句。胡成正理也。应思。次若相违下即难婆沙后义。后又住异下破正理计住等三相体用俱同时。正理者十三(二十五纸)(云云)○第五段有三难。一如体本有难。二因非本有难。三生等无能难。

能相所相(至)便为无用。述记之中往复折征解第二难。可见○第六例同无为难。

所相恒有(至)不可得故。了义灯三云。问。此破与前理有何别。答。前以彼宗不离无为别立能相例破有为不令别立。今以有为体恒有说生等合例破无为体恒有应生等合。故二文别○七有无乖角难。

又去来世(至)进退非理。此中有四子段。一定世有无难。二生名为有下生灭非依难。初难生在未来。后难说灭在现在。三灭若下灭生相翻难。四又灭违住下违同顺异难。后故彼所执等者总结非○第四述正义中二。初申自义。后结成假。今初。

然有为法(至)转变名异。有部所计生相在未来。住异灭在现在。具如婆沙十八·四十六等明。难意可知。若大乘所立。则生住异三在于现在。灭即灭无。在于未来。然表此有后无故。于一刹那假立四相。具如瑜四十六等明。一期四相如瑜伽八十八(十一纸)显扬十四(十二纸)等说。可寻○二总结相假。

是故四相皆是假立○第六破名·句·文身中四。初问外。二外引教答。三广破。四述正义。今乃初二。

复如何知(至)名句文身○二外引教答。

契经说故(至)名句文身○三广破二。今初总非。

此经不说(至)为证不成○二别破中五。一如色非诠难(至)五征机调难。今初。

若名句文(至)非实能诠○二名等无用难。

谓声能生(至)何用名等○三声色无差难。

若谓声上(至)别有实体。了义灯中假设外问解释大小旨异。可寻○四例声生语诠难。

若谓声上(至)唯语能诠。此中四段。初例弦管等难名·句·文实有。次又谁等者。示弦管等非必不能诠。次声若能下例显一切音声皆应有诠用斥离语别有名·句·文。后若唯下结非离语声别有名等。义灯·演秘有辨。可见○五征诘调斥。

何理定知(至)天爱非余。此中初外问。次反诘。后调斥。天爱者。调弄之语。如述记枢要上末(二十五纸)俱舍光记四(二十三纸)明○四申正义中四。一显假差别。二显三用殊。三明不即离。四会相违。今初。

然依语声(至)名句文身。此乃总依一切有情假立名·句·文。若夫佛及自在位菩萨。则一刹那声说无量陀罗尼名句。非性相之所定判也○二显三用殊。

名诠自性(至)为三所依。名句文义如俱舍论第五·瑜伽论第十三·第五十二·伦记五上·十三下·二十一下·杂集第二·义林总料简章及纂注明。自共相义出于入楞伽三(十五纸)佛地论六(五纸)唯识述记三末(二十三纸)九本(二十七纸)十本(五十五纸)伦记一上(二十九纸)六下(十纸)十一下(二纸)等明。自性差别与自相·共相其致相似义门稍异。可知。然因明家所谓自性差别其旨大殊。不可一混矣。若性相门辨其二相。如色是自性色上常·无常我·无我等是差别。又于色上如一青是自性青有种种青即是差别。然实自性非名所诠。今言名诠自性诠共相自性。言共相自性者即共相之体也。且如言火召共相火体以遮非火耳。然名诠共相。尚是施设安立门。其实则一切法自相及共相并是离言法性。非假智言诠之境。但以名召体生他假智而已。非名等能诠法体也。寂曰。如五根五尘唯心心所现智证非比智之所能实知。但于施设语言门于唯召其自体不得别义上云名诠自性。非诠言称共相之体也。然自共相别义不一准。若通途则色等极微心心所法体不与他共名自相。空无我等该通诸法者为共相。因明集量论所说与此稍异。不问一切自相·共相。现智所证即名自相。一一假智言诠所及分别散心比量智境是名共相。佛地论第六说。妙观察智缘诸法自共相以诸法一一自体为自相。是如小轮围山。真如遍一切法如大轮围山。是名共相。自共相义理致幽深。可察。然则若约现智所照论焉。则名等不能诠一切法自共相实体。若约比量智境及非量妄计。则名诠自性全无所妨。述记(云云)明不立颂由。此义如俱舍光记五(五十八纸)辨。可寻○三明不即离。

此三离声(至)亦各有异。名·句·文乃声上屈曲差别故。与声假实不同。不即不离。可解。法词二无碍等者。法无碍解缘名·句·文。词无碍解缘声为境。四无碍解如婆沙百八十(九纸)瑜伽四十五(二纸)显扬四(六纸)十地论二(十六纸)大乘义章十一等明。声与名等蕴处界所摄各异。可解○四会相违。

且依此土(至)假立三故。六尘说法出于无垢称经第五·楞伽魏译四(二纸)唐译三(十纸)等○二破大众部等。

有执随眠(至)非不相应。宗轮述记(六十一纸)论云。随眠非心非心所法亦无所缘。随眠异缠缠异随眠。应说随眠与心不相应缠与心相应。疏(八十一纸)(云云)彼亦下破意可知○三例破正量部等。

执别有余(至)皆应遮上。正量部计不失法如券。此即以诸业引果功能立不失法。彼以此为不相应法。成业论(云云)成实论家以无表业为不相应。正理论师以和合性为不相应等并应例破。从来诸计未说一切法唯识而色心分位假立不相应故并受此破。非敢向其所立诤竞是非也○自下大文第三破无为法中三。一破外计。二显正理。三总结非。初中亦二。初总非。次别破。初中亦三。一总非无实。二显法定无。三为量遮破。今初。

诸无为法(至)理不可得○二显法定无。

且定有法(至)无为定有。此三初乃现量所得。谓五识缘五尘及他心智境等。第二乃非量心之境。第三是比量智境也。今此无为法是现·比·非量所不摄故。应非离色心等别有实体也○三为量遮破。

然诸无为(至)实无为性。演秘云。问。无为云何色心显耶。答。有义。虚空无为通色心显。佛地论云。五蕴无处显虚空故。又心缘空故名心显。择灭无为若依能证唯心所显。若依离缚自性断者亦唯心显。由简择心断染显故通说三断。是色心显由断五蕴而证得故。或唯心显若非择灭通色心显。色心缘阙而证得故○第二别破中三。一破萨婆多。二例破余部。三总破无为无因果。今初。

又虚空等(至)非遍容受。三无为一多等义如俱舍界品初引婆沙明。婆沙第十明虚空体一。同三十二(六纸)明择灭非择灭体多(云云)寂曰。婆沙所说是教限分齐。未明法空及如来藏心故。故作斯未了说耳。不可妄以情谓而是非矣○二例破余部。

余部所执(至)准前应破○三总破无为无因果。

又诸无为(至)异心等有。旧俱舍论云无为非因果。新云无为无因果。具如俱舍论第六(十四纸)疏记明也○第二申正义中二。一依识变假施设。二依法性假施设。今乃初也。

然契经说(至)假说为常。闻他说有虚空等。随名起分别心缘虚空等相。有漏位唯第六意识缘。入地已去后得智缘前无分别智中法性之空等及缘佛所说空等变似空等相。是通第六·第七二识缘至于佛果。三智所缘或除成事或通八识。智遍缘故。下论云。无为何性摄耶。三皆容摄。心等变似虚空等相随心生故。依他起摄。愚夫于中妄执实有。此即遍计所执性摄。若于真如假施设有虚空等义。圆成实摄。有漏心等属依他无漏心等容二性摄。众缘生故摄属依他。无颠倒故圆成实摄○二依法性假施设有。

二依法性(至)名曰真如。此明于一真如假设六无为。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由慧烦恼灭处即不生不灭真理显是名择灭。此真如性本净名非择灭。或有为法缘阙不生不生故。不灭本性自显。亦名非择灭。不动者。杂集二云。不动者。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无为。想受灭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止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无为。当知此中有二种应断法。谓诸烦恼及此所依受。受有二种。谓变异及不变异。如其次第苦乐非苦乐。当知烦恼断故建立择灭。二受断故如其次第建立不动想受灭(云云)如瑜伽五十三(十三纸)显扬一(十五纸)十八(十六纸)等明。余名并于义门立。其实则真如无为。四句永绝百非洞遣。非名所诠。无名立名故十种名中名究竟名。可知○三总结非。

故诸无为非定实有总非。可解。述记之中诸门分别(云云)诸部异执以图示。

24.gif

寂曰。瑜伽五十三(十纸)之文。是但释空非二灭之文。而非立二无为。又瑜伽第一百(十三纸)出三无为未见说八种之文。恐是疏主谙记之差耳。上来别彼竟○自下大文第四合破外道余乘计法实有。

外道余乘(至)亦是法执。此中初破所取。次破能取。次诸心心所下明心心所幻有假有。后为遣下明唯识真胜义无相可取。寂曰。此一段文与般若真空理其旨吻浃。宜哉龙树·天亲内鉴冷然道不相妨也。后代性相偏取有无互诤者。盖时之弊也○自下大文第五解上法执分别俱生位次中二。一明二执行相断位。二明执所缘有无初中二。一举数列名。

然诸法执(至)二者分别○第二依列别释中二。一明俱生。后释分别。初中有三。一释俱生义。二正明执体。三明伏断位次。今乃初也。

俱生法执(至)故名俱生○二正明执体中二。一明第七识俱。二明第六识俱。今乃初也”。

此复二种(至)执为实法。此出护法计。若安慧计。则谓第七识唯有我执而无法执(云云)一切众生未得无漏未起已来恒时执取故云常相续。此识缘境至下当知○二明第六识俱。

二有间断(至)执为实法。一切诸法本来寂灭。自性涅槃但由无明妄执力生蕴等相。而不了蕴等诸相是识所变似有无性执为实法。寂曰。第六识俱俱生我执总别取蕴相。今俱生法执总别取蕴处界。文义显著无复可论。相家学者芜论凿说。如闹丛林。岂可谓之弘通二空唯识之妙道乎哉。寄语同志。苟欲开发此论之玄猷者。应须努力拨遣李唐以来之弊风也。若不尔者此道几乎坠地矣○三明伏断位次。

此二法执(至)方能除灭。初地住心已后乃至金刚以胜无漏无间道智之所断除。可知○第二明分别起法执中四。一明分别名。二显执所在。三分二别释。四伏断位次。今乃初也。

分别法执(至)故名分别○二显执所在

唯在第六意识中有○三分二别释。

此亦二种(至)执为实法。于一切法不了真空唯识执为心外有实法体。种种遍计。是名法执。所遍计境无量无数。于中任运起而不由邪教邪思者是名俱生法执。由邪思等构画分别起者名分别法执。理趣显然。然慈恩疏主错解佛地论意以我执所迷二十句六十五句辨法执头数。至处皆尔。恐非是论正旨论旨焉则就我见必带法执。且准我执所迷句数以辨法执头数。非谓法执所迷境全同我执所迷句数。不尔者一切处一切时执心外有法。无量无数遍计法执何句所摄。学者应思○四明伏断位。

此二法执(至)即能除灭。分别法执粗猛故菩萨入见道位顿断无余。是时真如自体显现。是名真佛出现。是云生诸佛家。亦名真佛弟子。是即菩萨一阿僧祇耶所熏成。

福慧种子资发此真明拔除无始时来所成就毒树之根本。岂是容易耶。今言粗故易断。且望初地住心已去乃至金刚经历二阿僧祇劫数数修习断微细难断法而言耳。见道断障至下当辨○第二明执所缘或有或无。

如是所说(至)如幻事等。本法有无如上已明。此一段文之虽易解。三性三无性妙旨具在此中。遍计所执空无所有犹如龟毛兔角。依他缘生亦如幻有。幻有乃似有诳惑愚夫而已。以智照则一切诸法当体寂灭自性涅槃。唯是一心真法界矣○自下大文第三别征总结中三。一牒前示非。二别破上座部等计。三重总结引经证成。今初。

如是外道(至)实有体故。此中初牒前所计。次故心心所下正显非。谓一切心心所所缘唯是自识相分。非有心外色等为所缘缘。后缘用下释心外境无有实体故不能为心所缘○二别破上座部等。

现在彼聚(至)余非所取。此中初明自心缘他心心所亦唯取自心相分非亲缘他心之义。如他心智。自心心所前聚后聚互缘亦尔。后同聚下斥同聚心心所互相缘。大众部·上座部·法藏部等许同聚相缘异义如唯识疏家引婆沙第九明。寂曰。予窃谓。此一段文因上明色等皆自识相分非心外法能为所缘缘。

便显自他心聚相缘·自心心所前后相缘并皆非离自心别有所缘缘及以同聚心所亦非亲所缘之旨而已。非必抗对他之异计。应思○三重结引经证。

由此应知(至)似彼而转。契经者厚严经。即密严经同本。三藏将来未译○自下大文第三重释外妨难重净三句中三。一叙难。二破斥。三结正。今初。

有作此难(至)似外境转。演秘(云云)寂曰。此难盖印度旧来吠世师一个之难辞。故今叙辟之。当时此地拂迹所无。于此徒费工夫。可谓丧车后之药袋也。不耶○第二破斥中二。初破外道。后因斥余乘。初中二。初破真事无。二破似事及共法。今乃初也。

彼难非理(至)前已破故○二破似事及共法中二。初总非。后别破。今初

依类依实(至)俱不成故。演秘(云云)○二别破中二。一破依类不成。二破依实不成。今初。

依类假说(至)不依类成。演秘意谓。破类实中皆指似事·共法。有义云。依类似事不成。依实共法不成。似事·共法别配类实(云云)秘主破(云云)寂曰。此破当矣。依类不成者。彼宗计人类同异句收。以人性似火人·火上俱有猛赤义名共法。论意如是。今破云。猛赤在德句。非在同异句收(云云)○二破依实不成。

依实假说(至)不依实成○二因斥余乘中三。初总非。二别显。三结依。今初。

又假必依(至)亦不应理。述记云。上来已破外道真事。今破小乘伏难真事。或是外道佛法共许真事假亦不依。应思○二别显中三。一显不依真唯依共相转。二显假诠智有胜功能。三总申假说不依真事。今初。

真谓自相(至)共相而转。自相境者。谓离言性唯现量得。假智即有分别智。此智唯缘共相不缘自相。可知○二显假诠智有胜功能。

亦非离此(至)为假所依。枢要上末云。亦非离此有别方便。有二解。一云。即以假智诠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由假智诠显于法。如手指月等。不尔如何说为能证得也。二云。假智诠境不得自相。亦非离此二外更有别方便施设自相可为假所依显此二。既不得自相。离此无方便可得自相。意显自相除诠智外莫能证得者(文)言诠假智虽不得法自相。然无离此诠缘别可得自相方便。故以假智言诠显法自相。假智言证之所诠变与彼自相相似。故名为假。演秘(云云)○三总申假说不依真事。

然假智诠(至)不依真事。假智言诠必由声起。声不及处此便不转。声不及处即自相境。述记云。问曰。若不着自相横为分别。何非是执。即善心等中应有法执。如法执不善心亦不称境故。答曰。法执之心非但不称本质亦不称影像亲所缘共相之法依他性。故名为执。或坚着此亲相分故说之为执。此善心等缘共相时。虽不称自相本质而称于影像所变。亦不横计坚着。与法执不同。以彼影像依他性故。或比量等心缘亲相分亦不相称。若相称者。应言得体。由此但非坚着此境故不名执(云云)寂曰。法执三性有无者。古来一个之诤论也。安慧论师计。法执通三性心。护法宗计。法执唯在染无记心不在善心。然此二计各有道理非可偏取。而约教判焉。则护法宗义乃相宗相分之教也。安慧所立乃从相入性之分齐。其致邻于贤首所判终教也。疏中以坚着·不坚着而辨善心无法执者善矣。其言善心虽不称自相称影像所变者义未了当。何者虽是善心。其有漏心第六意识独散缘相取法取我。岂可得言称于影像所变乎。寂窃谓。二执诸识有无法执三性通局乃性海自尔之波澜而大乘始门应必有之智印也。凡三性心品其染污心者深着尘境违逆真性。无记闇心次之故我执唯在染心。法执通染无记心。其善心者虽是有漏。必顺性起而无坚着故。亦此心即净法界等流出世净心之光影故。不说为有法执。据此理则护法宗义道理极成。若复据其所谓善心者虽是无漏。其因中者五·八未转故。尚带微细法执。未得于心性究竟明了。况于有漏心乎。施戒等善于名相转者恒不离无明妄执故。亦为有法执之义。则安慧所立深契道理。是故此宗所立两义并存而彬彬乎。妙道也。后偏朋护法宗抑废安慧宗者。可谓单轮只翼矣。岂可成全功哉○三结依。

由此但依(至)不应正理。似事乃其相依他性是。即不能于一一境如自相取转于共相。共相乃自相上起妄增益之相。是唯假有非真实有。遍计所执我之与法是依他起上起妄增益。当情现有都无自体。然安慧论师意谓自体分证量诸法自相。是依他离言境。若有能所取才堕分别。皆是共相转。是遍计所执而非依他性。若护法宗意谓。共相不离自相。色等共相即全自体而起。故此共相亦依他起。善心缘此共相所缘不违影像故不为有执。遍计妄情更执此影相坚着横计。是名为执。是故护法宗意。则遍计义增益义通三性心。轨唯在染无记心。若安慧宗。则三性心并遍计妄增益。皆带法执分别。如上已辨○第三结正。

然依识变(至)说我法名。诸圣教中于识所变见相分上假说我法以对遣愚夫所执实我法也。契经者厚严经也○自下大段第二释下三句。于中分二。一别释三句。二别解能变义。初中二段。初释初句。后释后二句。今乃初也。

识所变相(至)类别唯三。上言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今乃承彼牒识所变。可知○二释下二句中二。初明三能变。二释及言。初中三。今初明异熟识。

一谓异熟(至)异熟性故。多异熟性者。此识初从愚位乃至金刚通名异熟故。此识有三位。谓一我爱执藏现行位。二善恶业果位。三相续执持位。所谓异熟当第二位。枢要意谓。瑜伽说七地或十三住。阿赖耶在七地中前四地·十三住中初九住。毗播迦名通六地前十二住。阿陀那名贯通七地·十三住。多者相续义。一切时行名之为多。乃至又多者广义。即是总义。对六·七识拣之。述记意谓三名之中异熟在于宽狭之间。若叙初名则泄第八地已上识。若举第三名则虽摄位遍义通果位无熏习。即成无用。今就因中有熏变位建立此识。故不出阿陀那名。阿陀那名新旧异诤。如摄论疏明○二明思量识。

二谓思量(至)审思量故。恒言简第六识。审言简第八识。可知○三明了别境识。

三谓了境(至)境相粗故。以前六识同了粗境异七八故合为一名。可知○二释及言”。

及言显六合为一种○自下第二别释能变义中二。初牒列数。二依标解。今初。

此三皆名(至)变有二种○第二依标解中二。初因能变。后果能变。初中亦二。初总明。后别释。今初。

一因能变(至)二因习气。此即如次名言习气·有支习气也。由此二习气力故。一切有为法相续随转。六道轮回转异无穷○二别释中二。今初等流习气。

等流习气(至)熏令生长。等流是果名。今举果名显能变因。此即诸八识熏于本识各自名言种子也。名言种子者。论第八云。名言习气。谓有为法各别亲种。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诠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有为法各别因缘(文)问。七转识唯能熏而非所熏。第八识唯所熏性而非能熏。未知第八识自种子谁能熏耶。答。诸部对法未见的说。古来相传。七转识熏自种于本识时亦能熏本识自种(云云)此说固有一理。然本识种·现一异叵得。不可必如传说判断也。有旨哉。古对法中不明此义也○二异熟习气”。

异熟习气(至)熏令生长。异熟习气亦名有支习气。即有漏善恶二业熏习种子也。论第八云。三有支习气。谓招三界异熟业种。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是能招可爱果业。二诸不善。即是招非爱果。业随二有支所熏成种。令异熟果善恶趣别(文)问。三习气中何唯说名言·有支二习气而不说我执习气耶。答。我见熏习是名言熏习中开立之耳。今乃于因缘·增上二缘建立二能变以申明生死总别因果。故唯说此二。其我见心熏我见种者。自摄在于名言熏习中。不别言之。可知○第二明果能变中有二。初总明。后别释。今乃初也。

二果能变(至)现种种相。前二因所生果八识有缘法能变现者名果能变。述记云。此果能变即自证分能变现生见相分果(云云)应思○二别释中亦二。一等流果。二异熟果。今初”。

等流习气(至)果似因故○二明异熟果。

异熟习气(至)非谓一切。此中三节。初正明异熟果。次即前下明异熟义。后此中下拣异熟分齐。初中有二。初明总果。后明别果。总果即引业果。犹如作模。别果即满业果。犹如填彩。由因是善恶果是无记。总别二果俱名异熟。然第八引果是真异熟。六识别果从异熟生故亦名异熟。对法第五(十纸)云。若法异熟从异熟起者。名异熟生。第七识因位唯染果位唯无漏故。非异熟种之所引生。可知。后此中下拣异熟分齐。此识有三位。异熟名通前二位。而今言异熟者。且就我爱执藏位持杂染种能变果识建立。此位能具三义为我法二执依故。三义者何。谓我爱执藏即阿赖耶义。持杂染种是阿陀那义。能变果识即异熟义。非谓等者拣后二位。述记·了义灯所辨甚失论旨。应思。

25.gif

○自下大段第二。二十二颂半广明识相三

26.gif

初明初能变中二。初颂。后长行。今初。

虽已略说(至)罗汉位舍。此二颂半分为十门。一自相。二果相。三因相。四所缘。五行相。六相应。七五受。八三性。九因果。十伏断位。于此十中。初三相合为一门。所缘行相亦合为一门。总成七段。更别解触等为一门。是名八段十义。可知○八段中第一段明三相二

27.gif

演秘云。有义。初略明三相。后解因相。疏言后文广解三相。此定非理(云云)详(云云)寂曰。有义所难在文的当。然一切种相自含三相。明一切种相中自相果相其旨自彰。疏就此义云广三相乎。应思○初明自相中三。今初释藏义。

论曰初能(至)自内我故。赖耶三藏出于世亲摄论(谛译)一(十八纸)隋译一(十纸)唐译一(十三纸)无性论一(十二纸)梁论云。云何佛说此识名阿梨耶。一切有生不净品法于中隐藏为果故。此识于诸法中隐藏为因故。复次诸众生藏此识中由取我相故。是故名阿梨耶识(文)此识与一切有漏杂染法互为因果。譬如水隐覆于波中为波浪因波浪隐藏于水中为水作因。何以。水之与波一异不可得故。自有互为因果之义。亦有互为隐显之义。此义甚深。不可辄以情谓而议也。是故无性摄论第一(十二纸)释曰。复引圣言所说证阿赖耶识名阿赖耶。能摄藏诸法者。谓是所熏是习气义。非如大等显了法性藏最胜中阿赖耶识摄藏诸法亦复如是。为简彼义是故复言一切种子。识与一切种子俱生俱灭故。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互为缘故展转摄藏。是故名阿赖耶识(云云)相宗释意谓。若约赖耶持诸杂染法种子能生诸法之义。则赖耶是能藏诸法种子是所藏。譬如仓廪收谷仓是能藏谷是所藏。若约杂染法熏藏种于赖耶之义。则杂染法是能藏。能熏藏种故。赖耶是所藏能受诸法熏故。譬如人持谷收于仓中人是能藏仓是所藏也。此释与摄论所说稍有异致。然古对法中隐然含容本·转二识一异不可得之玄猷故。似浅翻深。李唐以来则不然。八识八个调然各立。本识种·现亦类种果。所以其所解释似极精密于理肤浅。此义非笔墨之所能罄。亦叵与庸情而说与焉。应须广读古对法而熟思锻炼矣。谓与杂染等者。明能所藏。有情执等者。释执藏○二即颂名。

此即显示(至)为自相故。即颂中所显。初能变所有自相是为自相。无别自相故。科云即颂。无性摄论第二云。安立此相略有三种。一者安立自相。二者安立因相。三者安立果相。此中安立阿赖耶识自相者。谓依一切杂染品法所有熏习为彼生因。由能摄持种子相应。此中安立阿赖耶识因相者。谓即如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于一切时与彼杂染品类诸法现前为因。此中安立阿赖耶识果相者。即依彼杂染品法无始时来所有熏习阿赖耶识相续而生(文)摄持因果总体即此识自相。可知○三释妨难。

此识自相(至)是故偏说。难云。上三能变中立异熟名。今何说执藏位名耶。故有此解释。意谓。上为广摄有漏位识故立异熟名。今欲明过重位故叙阿赖耶名。七地二乘有学最初舍之。可知○第二明果相中有四。今初明异熟义。

此是能引(至)说名异熟。界趣生总报之果名。为异熟义。如上已明○二简他宗。

离此命根(至)不可得故。摄论第二云。于大众阿笈摩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根本识。如树依根。化地部中亦以异门密意说此名穷生死蕴。又云。法藏部中说根边蕴·一味蕴。其一味蕴即当本识。又云。上座部中亦说此识名有分识。简意可知○三即颂名。

此即显示(至)所有果相○四释妨难。

此识果相(至)故偏说之。多位者。上所出三位及资粮等五位是也。多种者。即三位五位所摄果相是也。或可指等流·士用等种类。而异熟名宽通二位·四位。且此名不共余识故偏叙此名以标果相。可知○三明因相。于中分四。今初明因相义。

此能执持(至)名一切种。枢要上末广明三相。种·现局通(云云)寂曰。诸六识行相粗猛而种现展转。尚非情谓境。况本识微细沈远不可知行相。种之与现一异不可得。离一切种相外别现行自体不可得。唯于义分建立种·现。而与余识其异可知。故言三相于现行立。而可得焉。言三相通种·现而亦可得焉。言以种为因相现行为果相种·现俱为自相而亦可得焉。虽三义可得。其第三义旨趣显著。且能顺摄论之文。宜凭用焉。不可以情局定种·现矣○二简他宗”。

离此余法(至)不可得故。经部立种凡有三计。一五蕴受熏持种。二识类受熏。三识及类前后相熏。无性摄论二(十五纸)叙破经部持种(云云)○三即颂名。

此即显示(至)所有因相○四释妨难。

此识因相(至)是故偏说。因相虽多。能持一切种生诸法之义唯在此识故。偏说一切种以为因相。十因之义如论第八卷明○二总结。

初能变识(至)如是三相○自下第二广分别。于中有三。一问起。二广释。三总结。今初。

一切种相(至)名为种子○二广释中二。初十门分别种子。后辨熏习相。初中十段。今初出体门。

谓本识中(至)功能差别。瑜伽伦记十三下。泰云。若依大乘真实理门。种子在赖耶识。与识不定一异。若据随转理门。种子附身相续中报身。不定一异。摄论又云。种子在依止处中及本识中○二一异分别门。

此与本识(至)理应尔故。瑜伽五十二(十六纸)云。云何略说安立种子。谓于阿赖耶识中一切诸法遍计自性妄执习气。是名安立种子。然此习气是实物有。是世俗有。望彼诸法不可定说异不异相。犹如真如。即是亦名遍行真如。又摄论云。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别实物于此中住。亦非不异。释云。一切种子是阿赖耶功能差别。如法作用与诸法体非一非异。此亦复尔(文)寂曰。此义学唯识者之最用心处也○三假实分别门。

虽非一异(至)真胜义谛。瑜伽之文如上已引。此中初明种于诸法虽非一异是依他因缘生是实有。次以量出安慧等难。后论主反质。例真如以成实有。可知。若依护法宗。则一切有为法望之真胜义谛是假名有而非实有。望之遍计所起法是即实有而非实有。若依安慧宗。则一切因缘生总是幻有假方。假亦熏种。种亦是假。遍计所起法是都无。犹如龟毛兔角。何云之假也。寂曰。两宗虽各有理。征之方等经论之大宗。则安慧所立深得正旨。李唐以求相家所倡偏明护法往往杭破清辨·安慧等。此不翅不得清辨·安慧等宗致。恐亦非护法论师之正旨也乎。学者可思○四二谛分别门。

然诸种子(至)不同真如。瑜伽五十二之文如上已引。彼论世俗谛中有四安立谛。胜义唯一真如。应名非安立谛。今种子唯在安立谛中。若依此论立四世俗四胜义。即种子在世俗谛中唯是实有。若入胜义谛中。种子亦假有。今此种子在四俗中。是第二道理世俗摄。在四真中。第一世间胜义所摄。望之第一世俗。则应言是实有。若望之二空真如等。则是假名有。可知○五四分分别门”。

种子虽依(至)此为境故。护法·护月异计可知。瑜伽伦记十三上(二十纸)云。此中依护月菩萨释。其种子为自证分缘。种子即见分体故。乃至无色界第八识得缘欲色界器。以共业故。若依护法论师。则种子是第八相分。无色界第八见分唯缘相分不得缘下器界(云云)具如伦记中明○六三性分别门。于中有二。初明有漏种。二明无漏种。今乃初也。

诸有漏种(至)亦名善等。此中初约摄用归体。则种子皆无记性摄。后约相用别论。则三性种即各自性摄。九十六初云。住自性界者。谓十八界随自相续各各决定。差别种子习增长界者。即诸法或是善恶。于余生中先已数习令彼现行故。于今时种子强盛依附相续。由是为因暂遇小缘便能现起定不可转。复次以要言之。虽界种类十八可得。然一一界业趣有情种种品类有差别故。当知无量三性各有多类差别(文)对法三等云随逐善等是也○二明无漏种。

诸无漏种(至)所摄异熟。此中二段。初正明。后若尔何故不会论文。初中演秘云。问。诸无漏种非异熟识性所摄。是识分不。答。传护法义有两说。一相分收。若尔第八应缘此种。答。二解。一云。许缘无失。此释不正。一云。不缘。但说见分亲所缘者皆名相分。不言诸相皆见所缘乃至。二云。既非见缘依自证分自证分摄。若至无漏方相分摄。净见缘故。有义断云。前解为正(云云)诸无漏种子与异熟识体性不同。又能治所治性类别故。不从异熟识为无记。因果二位唯是善性。此种子至有漏闻思熏习内渐增长。见道已去体相方显无漏心现起。可知。后会论文中。决择分者。五十七(七纸)云。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乃至。几是异熟生。答。亦一切种子所摄异熟所生故。问意可知。虽名下会释。意谓。无漏种子虽名异熟而非无记。但依异熟故名异熟种。而异熟识是无记。无漏种是善。异性相依如眼与眼识等异性相依。或可虽无漏种亦名异熟。异熟义殊。此种由熏习力转变成熟故名异熟。可知。寂曰。此会释义意明着。可解。述记出齐不齐义不齐之中以四解辨。其旨凿矣。恐非论正旨。应考○七本有新熏分别门中有三家。初唯本有家。于中分四。一标宗。二释难。三引证。四立理。今初。

此中有义(至)不从薰生。此即护月义。亦名月藏。上古诸德多有说唯本有种。然护月·护法同时出世。故独叙彼计耳○二释难”。

由熏习力但可增长。诸经论说由熏习力有。是即言熏习增长。非新种生。可知○三引证中二。初引有漏无漏通经。二引无漏种本有经。例同有漏。今初。

如契经说(至)诚证非一。此中有四证。一无尽意经。二阿毗达磨经。三瑜伽第二之一之文。四同卷之文。初无尽意经者。大集部经也。大庄严论第一云多界修多罗。显扬论云大集修多罗中说。即此经也。瑜伽论五十一(九纸)云。复次依此一切种子阿赖耶识故薄伽梵说。有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有意界·法界。意识界由于阿赖耶识中有种种界故。又如经说恶叉聚喻。由于阿赖耶识中有多界故。伦记三上(云云)次下三文可解○二引无漏种子本有经。例同有漏。

又诸有情(至)不别熏生。此中引三证。初楞伽等文。次瑜伽五十七之文。后地持·善戒等之文。六处殊胜者。瑜伽伦记六上八下(云云)如上已辨○四立理。

如是建立因果不乱。诸法种子本来自有。则因生果时应无杂乱。若异此解。则义可混乱○第二唯新熏家亦分四。一立宗。二释难。三引证。四解违。今初。

有义种子皆熏故生。此难陀·胜军等义○二释难。

所熏能熏(至)华熏故生。此难有漏种子无始成就无漏亦应有本有种。释云。有漏无始现起故。从本已来熏种即有。无漏于凡位而未得起故。不可言有本有种子。如麻香气者。摄论二(八纸云云)○三引证。

如契经说(至)种子性故。此中初引多界经。次论说下引无性摄论第二(十七纸云云)又名言种子等者。论第八卷三熏习中广明(云云)说闻熏习等者。梁论十三(二十五纸)无性论第三(九纸)等广说(云云)又瑜伽五十二(十六纸)云。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秘云。按彼论云。诸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性种子为种子生。不应道理。答。诸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聚所生。释曰。相传天竺略有三释。一唯新熏宗。胜军论师自有两解。一云。诸佛菩萨由证真如展转流出十二分教。见道已前胜解行地缘彼教法作所缘生。从本为名。名从真如所缘缘生。二云。初地出世圣道。一从世第一法为增上·无间二缘而生。二从真如所缘缘生。二本有宗。护月论师亦有两释。一本有无漏种子为增上缘真如为所缘缘故。顺解脱等善根得生。二云。本有无漏种子为因缘解脱分等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无间缘真如为所缘缘故。初地出世间法得生。论从后缘隐前不说云从真如所缘缘生。三新旧合家。戒贤论师释与本有宗大旨相同。寂曰。此三家并相宗教限之释。理致未圆。今试就性相大猷而辨之。一心真法界以二无我为性。但由无明妄执力生能所取于蕴处界计法计我。自体成㲉三道流变。二无我性于是隐覆。真如内熏习力外感净法界等流正法教。胜解行地位以意言分别观人法二无我。由三三摩地证入第一义真如。当知才缘二空便顺真性损灭阴㲉。且夫顺解脱分发生以来乃至金刚。福智万善悉是二空真如之差别智印也。是故大小两乘教理行果莫有不从真如所缘缘种子而显生也。真如所缘缘旨趣深玄。可察。伦记十三下(二十纸云云)○四解违。

有情本来(至)非已有体。此中初立义。次引五十二(十六纸)之文。后故知下会瑜伽文。其旨可解○第三新旧合用家四。一立宗。二引证。三破斥。四总结。今初二。

有义种子(至)习所成种。此中立宗引证绮互可知。应合糅上二家以成合用也○三破斥中二初难本有。二破新熏。初中有四。今初总标彰难意。

若唯本有(至)为因缘性○二引教成前理”。

如契经说(至)常为因性。契经者指阿毗达磨经也。瑜伽五十一(五纸)云。云何建立互为缘性转相。谓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作二缘性。一为彼种子故。二为彼所依故。为种子者。谓所有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一切皆以阿赖耶识为种子故。为所依者。谓由阿赖耶识执受色根。五种识身依之而转。非无执受。又由有阿赖耶识故得有末那。由此末那为依止意识得转乃至。复次诸转识与阿赖耶识作二缘性。一于现法中能长养彼种子故。二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故。于现法中长养彼种子故。谓如依止阿赖耶识善·不善·无记转识转时。如是如是于一依止同生同灭。熏习阿赖耶识。由此因缘。后后转识善·不善·无记性转更增长转更炽盛转更明了而转。于后法中为彼得生摄植彼种子者。谓彼熏习种类能引摄当来异熟无记(云云)寂曰。为彼种子者。阿赖耶识为诸法种子之义。为所依者。执受色根为诸识依之义。长养种子者。七转识熏成名言种子之义。摄植种子者。善恶二业熏成有支习气之义。由前二义。能藏义成。由后二义所藏义成。第八识与诸法互为因果。其旨可知。梁摄论第二(二十七纸)无性论第二(十八纸云云)述记了义灯所辨有不允当。可察○三释颂显前征。

此颂意言(至)不可得故。此即释前阿毗达磨经颂。以显成征唯本有之旨趣也。灯炷喻者。无性摄论第二(九纸)说灯炷及芦束喻。余文可解○四正难破。

若诸种子(至)为因缘故○二出违多经失”。

又诸圣教(至)理教相违○第二破新熏中有五。今初难本宗。

若唯始起(至)不善等种○二因破分别论者中三。一叙宗。二破他。三自解。今初。

分别论者(至)非无因生。述记云。诸邪分别皆名毗婆阇婆提。即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鸡胤四部因诤无漏无因缘故今亦叙。破本即大乘唯说新熏心溷师等名分别论亦作此说。枢要上末(云云)了义灯三云。言分别论者大乘异师有种子故。或小乘诸部皆名分别。不定一部。故摄论中分别论者传说是化地部。婆沙中分别传说是正量部(寂曰此说不允可知)此论下文分别论者云是说假部故。今此文略有三释。一云。即大众等四部其说种子因破大乘异师。二云。始终俱是破大乘师。三云。始终俱是破小乘师。大众部等以本净心能为因生名为种子非许有种(云云)宗轮论叙大众等四宗本宗同义中。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之计。婆沙二十七(十三纸)亦叙此计。寂曰。心性本净之义是大乘终极之说。即如华严·楞伽·胜鬘·无垢称·法华·涅槃等所说并皆以此理建立宗献。岂可谓之非哉。自下破斥全依相宗教限思议熏变分齐破立。若据不思议熏变而论焉。则此破不当于彼宗。恰如以棒打水中影。可知○二破他中二。今初问彼经意。

而心性言彼说何义○二别以理征中二。初空理非因难。二起心非净难。今乃初也。

若说空理(至)无转变故。寂曰。此难乃以思议熏变常途道理征不思议熏变超情之玄猷。岂得允当乎。此难若成则一切方等超情不思议之玄宗一时坏灭。寄语同志。莫保守婆沙及相宗学而忤触大乘深经以践无垢友顺憬之覆辙矣○二起心非净难。

若即说心(至)性相同故。述记分此一段以为八难。此八个难亦如上辨。在于思议熏变法门则一一有理。若于不思议熏变分齐则难皆不成。欲得知者应须熟读思惟华严·胜鬘等经·起信·法界无差别等论矣○三自解。

然契经说(至)故名本净。对法第十(十五纸)云。无学道中所有三转依者。何等为三。谓心转依·道转依·粗重转依。心转依者。谓已得无学道证得法性。心自性清净永离一切客尘随烦恼故名为转依。瑜伽五十四(二十纸)云。又复诸识自性非染。由世尊说一切心性本清净故。所以者何。非心自性毕竟不净能生过失。犹如贪等一切烦恼○第三申正义。

由此应信(至)类此应知○第四释相违。

诸圣教中(至)亦定非理。此中初会熏习文。后依障下会五十二文。初中闻熏习等者。无性摄论三(九纸)云。又出世心昔未曾习故。彼熏习决定应无。既无熏习。从何种生。是故应答。从最清净法界等流正闻熏习种子所生。又瑜伽五十一(九纸)云。复次阿赖耶识所摄持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分等善法种子。此非集谛。由顺解脱分等善根与流转相违故。所余世间所有善根因此生故转更明盛。由此因缘彼所摄受。自类种子转有功能转有势力。增长种子速得成立。复由此种子故彼诸善法转明盛生。又复能感当来转增转胜可爱可乐诸异熟果(文)又摄论三(十一纸)云。此中依下品熏习成中品熏习。依中品熏习成上品熏习。依闻思修多分修作得相应故。又此正闻熏习种子下中上品应知亦是法身种子。与阿赖耶识相违。非阿赖耶识所摄。是出世间最清净法果等流性故。虽是世间。而是出世心种子性(云云)后会五十二文(云云)可解○第五总结。

然诸圣教(至)理教相违○第四总结。

由此应知(至)始起二类○第八具义多少门中三。初总标六义。二随六别释。三总结。今初。

然种子义略有六种,无性摄论二(十三纸)颂云。内外不明了。二种唯世俗。胜义诸种子。当知有六种(云云)释云。内外等者。稻谷麦等名外种子。阿赖耶识名内种子。不明了者。是无记故。言二种者。谓外及内。或因与果。此但唯识。由持因性杂染·清净二法转故。有本诵言于二者。彼应于因于果。谷麦等外种说名世俗。阿赖耶识所变现故。言胜义者。阿赖耶识是实种子。是一切种子实因缘性故。及为彼体故。此二种子六种差别法差别故(云云)世亲论梁译二(二十一纸)唐译二(十纸)大旨相同。诸本并言。就世俗言则外种子亦名种子。容具六义。就胜义言则唯阿赖耶识即是真实种子。能具六义。应知。瑜伽论第五(十二纸)说种子。伦记二上(二十二纸)(云云)○二随六别释。于中有六。今初明刹那灭。

一刹那灭(至)能生用故。谓有为法有生灭故。于转变位能取与果。有胜功能方成种子。常法无转变故不成种子。此即当于瑜伽七义中无常法。今以图配。

28.gif

述记遮诸计已次言。旧人云真如是诸法种子者非也(云云)寂曰。旧人者。盖斯指真谛三藏等耳。疏主往往嫌斥真如熏变(云云)按续高僧传第五及慈恩传。三藏渡竺之时。印度之地起信论久逸而不流。三藏翻汉为梵以呈寄诸印度诸德。三藏公正之怀可察。基师已后相宗诸师拘守常途斥真如熏变。或归之译家误。或谓人师执见。盖相宗一个之大弊也。伦记独以思议熏变·不思议熏变判释性·相二宗者固的论也。可尚○二明果俱有。

二果俱有(至)与果俱有。俱现和合者。述记以显现·现在·现有三义释者凿矣。护法宗。种子生现行。因果俱时转故云现和合。何烦简无性有情第七识也。此遮等简经部及上座部等异时因果。论第三说。虽无去来而有因果恒相续义。谓现在法极迅速者。尚有初后生灭二时。生时酬因灭时引果。时虽有二而体是一。前因正灭后果正生。体相虽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设。然离断常(文)大乘中难陀·胜军论师亦立异时因果。至下当辨。非如种子下明种种相生是异时。虽因与果下叙种·现相生种种相生显种种相生因亦在现。依生现果下明种种相望非果俱有。无性摄论二(十四纸)释引自果。所谓唯者。若于此时生自果。即于尔时说名种子。种与有种并无始故。释。种谓种子。有种即是阿赖耶识。能有种故名为有种。又因名种果名有种。前释为正。此种·有种未生果。前俱无始有。对引自名为种子(云云)○三明恒随转。

三恒随转(至)自类相生。梁摄论二(二十二纸)云。随逐至治际者。治谓金刚心道。阿梨耶识于是时功能方尽故名际。外种子至果熟及根坏时功能则尽。无性论二(十四纸)云。何者。应知恒随转刹那传。传经多时恒随转故。所以者何。其根损益枝等同故。寂曰。恒随转义通有漏·无漏种子。至金刚心有漏种灭无漏则舍因劣道得果胜道。有漏种中少分有中间得对治而不转者。应随应拣焉。基师频拣无性人第七识(云云)此甚非理。何者。无性者。第七识纵是恒转。彼即现行有所缘有行相。唯有覆性与种子义体用硕异。犹如天渊。有何所滥。数致拣别也。问。种子俱时具六义耶。有不必具六义耶。答。若约时论则有具·不具。何以故。果俱有者。唯约种生现不言种种前后相续。恒随转则反之应知。若约种自体始终。则理必应具六义。阙一不成种子。阿赖耶识所持种子。至治道已来。恒转无断。生现行时必与果俱。文义明畅可解。相家释义凿说甚多。言之初学生智之粮乎。以予思之。塞唯识道之蔀障也○四明性决定。

四性决定(至)有因缘义。无性摄论二云。不从一切一切俱生。为避此难故。说决定。虽恒随转。以诸种子功能定故。不从一切一切俱生(文)此遮下遮异部。萨婆多计五因皆因缘。或计。身·边二见与五部染法为遍行因。此即无记为不善因。又计俱有因异性互为因等。为遮此等故说性决定○五待众缘。

五待众缘(至)非恒顿生。无性摄论二云。何故不一切时常能生果。为遮此难言待众缘。非一切时会遇众缘。故无过失(文)此遮下遮外道计。或遮下斥有部计因缘三世恒有○六明引自果。

六引自果(至)互为因缘。世亲摄论云。唯能引自果者。谓自种子但引自果。如阿赖耶识种子唯能引生阿赖耶识。如稻谷等唯能引生稻谷等果。如是显种果生义遮外道。次遮萨婆多等。俱舍六(五纸)明善等自类五蕴展转相望为因。具如要解辨。今大乘异彼。唯自类为因果。如麦种唯生麦○三总结。

唯本识中(至)非实种子。无性摄论二(十六纸)云。为显内种非如外种。复说二颂。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作不作失得。过故成相违。外种内为缘。由依彼熏习。梁论二云。内无熏习二过。未作应得已作应失。按摄论意以外种子问内种子。外种有作而不得。如谷苣胜等。或有不作而得如稊稗等。内种亦有如是义不。释云。外种子唯是世俗。非真实种。内种是真实。非有作而不得不作而得等违乱。假实大异。岂可以彼难此哉○第九生引二因分别门。

此种势力(至)即名引因。摄论颂云。此外内种子。能生引应知。枯丧由能引。任运后灭故。世亲释二云。如是二种种子。谓外及内。应知皆有能生·能引。此中外种乃至果熟为能生因。内种乃至寿量边际为能生因。外种能引枯后相续。内种能引丧后尸骸。由引因故多时续住。若二种子唯有生因。此因既坏果即应灭。应无少时相续住义。乃至由此决定应有引因。此二种子譬如放弦弯弓为因箭不堕落远至所至(文)无性释二(十六纸云云)某疏以为无性论理胜。乃以彼化生死后顿灭将谓世亲论未精(云云)是名相学之大弊也。世亲论主就死后有遗骸者以杂引因而已。不遍摄四生明引因。安云不精也。古对法中判释性相。有宜拣焉。有不宜拣焉。条理调然不可混乱。相学之弊向彼不宜拣之地妄加料简。赘言凿义如闹丛林。唯识妙宗由是隐覆。学者可察。以予思之。世亲释论深得论旨。可知。瑜伽第十·对法第四于十二支分别生·引。可寻○十四缘分别门。

内种必由(至)所生果故。无性摄论第二(云云)如述记引。四缘之义如论第八·杂集四(十四纸)五(三纸)等明。内外种子差别可知○自下大文第二解熏习义。于中有二。一总问略答。二广辨。今初。

依何等义(至)故名熏习○第二广辨中三。一明所熏。二明能熏义。三明熏习义。初中三。今初问。

何等名为(至)四义○二答中四。今初坚住性。

一坚住性(至)故非所熏。世亲摄论二(十一纸)无性论二(十四纸云云)简经部色心受熏(云云)○二无记性。

二无记性(至)非新受熏。此中二。初正明无记性。后简佛果净识非所熏。摄论(云云)无性论(十四纸)遮经部说转识及识类受熏(云云)○三可熏性。

三可熏性(至)故非所熏。世亲摄论二(十纸云云)别释中拣心所及无为等(云云)○四与能熏共和合。

四与能熏(至)故非所熏。摄论(云云)○三结。唯异熟识(至)非心所等述记中明难陀·胜军等计种·现异时非理。寂曰。若依世亲论既言无间生。现行熏种。种生现行。同时异时交际叵测。偏执异同恐非圣旨。可知○自下第二明能熏四义中有三。谓问·答·结。问可知。答中有四。今初明有生灭。

何等名为(至)故非能熏○二有胜用。

二有胜用(至)故非能熏。述记意谓。若能缘熏者。除第八识王所及业所感六识心并色不相应等所余七转识心所能为能熏。若相分熏者。前所除法亦非所遮。虽异熟生心如法执是增强心亦能为能熏(云云)演秘叙二释。了义灯三(五十七纸)斥此二解。秘主亦承义灯意评斥二解。今以图解叙出二说。

29.gif

寂曰。述记意粗同初说。但以法执为异熟生为能熏者斯为别义。其于业感心心所分别能熏·非能熏者与疏不合。述记七末(四十九纸)云。有漏能熏中除极劣无记。此即四无记中除异熟生。异熟生中有余三不摄无记名异熟生无记。如法执等类。此皆能熏。唯除六识中业所招者。望余无记是极劣故。亦除第八识但业所招。并非能熏(文)法苑章五本(十五纸)辨法执是异熟生心所摄。此义应思○三有增减。

三有增减(至)应有胜劣。此中初正明有增减。后拣佛果圆满净识。文旨明着。可解○四与所熏和合。

四与所熏(至)故非能熏。此中初正明与所熏和合。后拣无和合。可知。相学者作种种拣。虽非无理稍近穿凿。就要可解○三总结。

唯七转识(至)可是能熏。注家于四分分别。可知。述记七末(四十八纸)有辨○三明熏习义中三。一明熏习义。二明种·现相生。三明因果。今初。

如是能熏(至)故名熏习○二明种·现相生同时。

能熏识等(至)理不倾动。本种起而现行。现行即熏种。三法展转相生同时。可知○三明因果。

能熏生种(至)应知假说。虽婆沙说六因而与大乘旨硕异。就一分相似边以例证焉。

大乘之中唯有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及种自类相生。是因缘性。除此余法皆非因缘。如毗婆沙说因缘是五因性非大乘之所许也。显扬十八(八纸)广破彼说。可寻。又对法第四(九纸)说十二因缘。此于增上缘假说为因缘。探玄记十二有二释。可寻○第三总结。

是谓略说一切种相○自下大段第二明第四行相第五所缘。于中有二。初问。后答。今初。

此识行相所缘云何○二答中大分为二。一解所缘行相。二解不可知言。初中二。初略解。后广解。初中亦二。初举颂略答。后别解。今初。

谓不可知执受处了○二别解中有二。初解行相。后解所缘。今乃初也。

了谓了别(至)为行相故。述记以三义释行相。一行于境相。二行境相状。三行境行解相猊。西明亦作三释。以第三解为优。了义灯以为。疏三解中。初解为正。所以为正者。以通有为缘·无为缘名义周足故云。寂曰。灯主凿矣。今乃明心心所行于境行解相猊。第三解于义稳当。可知。泰抄云。初义者三藏本义。后两解即基师解也。行相行解原出于婆沙。俱舍第四(十三纸)光一余(三十二纸)四(四十四纸)宝四(三十二纸)要解第三广辨(云云)大小两乘释义不同。可知○二明所缘中二。初别明内外所缘。后总解所缘。初中二。初明外。后明内。今初。

处谓处所(至)所依处故○二明内境中二。初总明。后别释。今乃初也。

执受者二(至)及有根身。瑜伽六十六(十纸)云。如是若色若内若心心所任持不舍。若如是缘令成变异。是名执受。诸法与此相违。当知是名非执受法。枢要上末(四十七纸)(云云)又瑜伽五十一(四纸)云。云何建立所缘转相。谓若略说。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依处。此于有色界若于无色唯有习气执受了别。了别外无分别器相者。谓能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云云)执受者。谓摄为自体持令不坏安危共同而领受之能生觉受之义。可知。余如述记辨○二别释中三。初明种子。二释有根身。三明执受义。今乃初也。

诸种子者(至)分别习气。此中有安慧·护法二师异计。护法意谓。染及无记一分在六·七。有执者名为妄执习气。善及无记一分不能起执。但为执心所遍计。故束为妄执习气。又解。染·无记有执种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善无记无执者。是有漏但名遍计习气。又解。种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唯约染。以有漏中多执故。安慧意谓。诸八识有执故。五十一云。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以此证知。一切三性种子皆有执熏习故。名自性妄执习气(云云)护法家例色法难(云云)寂曰。此是今宗一个大持论也。不可辄评。按五十一之文似通三性种子。七十六·显扬十七亦皆同致。色法与心心所种子何必一例。且依大乘终极。虽是色法。从遍计所执坚固妄想熏习力生。言之自性妄执习气。亦无巨妨。古对法中文义悠远难为定判。往往有仿佛乎安慧义之旨。学唯识者须深用心焉。五十一·显扬十七云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七十六云相名分别戏论习气。今论粗同于七十六。若依护法。则五十一文如上所辨。七十六及今论文通三性乃至决择等种。若依安慧宗。二文同致。一切有漏三性心乃至顺解脱分顺决择分阿赖耶所执受种子悉名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亦名诸相名分别习气。资粮·加行善法是道谛所摄虽非是阿赖耶识所摄。尚带二执故。未免体为阿赖耶识所执受遍计所执相名分别戏论习气。以予思之。安慧宗致能顺古说。应思。但所憾不见安慧全论也○第二明有根身。

有根身者(至)及根依处。身有二义。初以积集为义。后以依止为义。五根及根依处总为有根身。根依处者即扶根也○第三释执受义。

此二皆是(至)同安危故五十一·五十三·五十六等文如上已出○第二总解所缘。

执受及处(至)而得起故。有部计。唯缘有心生。不缘无生心。经部计。缘无亦得心起。大乘则亲所缘缘影相必有。非缘无也。本质或有或无可得○自下第二广解。于中有二。初广行相。后广所缘。初中三。一申其正义。二明四分等。三总结。今初。

此中了者(至)见分所摄。寂曰。此文明畅。不待解释也。述记之中并释行相所缘。义意混杂。今正明行相。何劳论影像也。应思○第二明四分义中有四。谓立二分立三分立四分明摄略。初立二分中有二。初立二分。后引教证。初中亦二。初申自义。后破他。今初。

然有漏识(至)说名见分。述记一本(六十三纸)云云。安慧已前唯自体分为依他起。苟有能取·所取则是遍计所执。然依所执诸法起时似能·所取者。即自体分上义分。离自体分而无别体(云云)难陀·亲胜·护法等于自体分依他起义分为有依他起见相分(云云)取能·似二分以立二分○二破他。

若心心所(至)必有二相。此中有二。初破无所缘相。后破无能缘相。述记以为。初则破正量部及安慧师。后则破安慧师及清辨师。寂曰。论文则一往立破之说。不可怪焉。如基疏辨。多入情窠。胡得稳当也。如安慧论师虽立一分。妄识遍计为能所取。尔时自证分有似所计二分离言法体。是离言法体故。不立为二分而已。其旨甚深可察。又清辨掌珍之说率依三论等。全不忤二谛之正理。如第一卷中辨。且述记之中牒破清辨所说即言。彼立唯境无心之义(云云)演秘叙有人难诘基疏救释(云云)寂曰。此救全不成。可知。义林·唯识亦与疏同。当时有三论宗徒乃难此破文云。清辨何处立境唯耶。

子岛出一文救(云云)盖此救者全指鹿为马之辨也。可知○二引经证。

如契经说(至)自然而转。经者厚严经。即今密严经二(四纸)有此颂。少异可知○第二立三分中二。初对十九部辨相差别。后申三分。初中亦二。初出十九部所计。后显大乘义。今乃初也。

执有离识(至)相各别故。小乘中计。有实外境为所缘境。以影像为行相。能缘心名为事。虽立影像。属之能缘。又大众部中虽有见分缘见义。与大乘自证分缘见其旨不同。可知○二显大乘义。

达无离识(至)有差别故。此中二段。初明大乘三分建立与小有异。后此若无下明无自证分应无忆持心心所者。忆持者。婆沙十一(十六纸)出多说。无如大乘义意明了。可见。次明心心所所依所缘行相事等。瑜伽一(六纸)云。同一所缘非一行相。同(十纸)云。同一所缘不同一行相。今论云。所缘相似行相各别。其旨全同。所缘是相分。行相是见分事。即自体分本质有无不定。若有本质为疏所缘生心。则本质自摄于亲所缘缘。或时以本质为所缘。则从影像于本质。即是随顺理门之说耳○第二明三分义。

然心心所(至)体无别。陈那菩萨集量论中立三分义。能量·所量·量果以尺量为喻。因明疏及义灯三(云云)。

210.gif

○第三立四分中四。一立理。二分别。三引教成。四释颂意。今乃初也。

又心心所(至)必现量故。寂曰。四分建立旨趣精密。然古对法中无立四分。一分二分三分其旨究畅。更立证自证分者。恐过于精密乎。学者更应寻究古对法之说矣○二分别。

此四分中(至)唯识理成。佛地论三(八纸云云)寂曰。四分差别是一识义分。不即不离。不可以通途能所缘等而穿凿矣○三引教成”。

是故契经(至)种种差别。寂曰。此厚严经之文。盖乃指见·相二分耳。一切众生识有似能·所取之义分。是为依他二分。有情执为实能所取。外为相所缚。内为粗重所缚。是故名缠。今以此文备四分证。义恐不答。应思○四释颂意。

此颂意说(至)是见分故此文以证四分则缠字难通。故了义灯三及泰抄弹力会释(云云)寂曰。虽有此释。恐不合颂意乎。寂岂敢遮四分说乎。但古对法中无四分说及与今此厚严颂枘凿乎四分之证者。不应得覆。学者幸察焉○四明摄略。

如是四分(至)摄心所故。摄略可知。入楞伽者第十(三纸)可寻。寂曰。或为一分(至)或为四分。得意建立则全无所妨。识义分犹空中画。三不必三。一不必一。量与所量证与所证唯以义立。非就事辨。若能如是。则识分之义则唯识宗一个之玄猷也。如后代肤学之辈格对四家妄作抑扬者。斯戏论之甚矣○三总结。

识行相即(至)识之见分○自下大文第二广所缘中三。一外境。二内境。三料拣。初中二。今初总解释。

所言处者(至)各遍似一。述记之中引六十六辨共·不共。一共中共。略纂十六云。谓器世间业如本地第三。或感一劫等造此业所由。三性作意为方便引此业。生起能别器世间诸行令住不绝。如山河等(云云)二共中不共。如己田宅及一水四见。三不共中不共。如自眼根。他不用缘故。四不共中共。如自扶根尘。他亦缘用故。演秘云。问。且如一树。有情共变而一有情代用之时。为用自变为兼用他。若唯自者。余人变者应存不亡。树何不见。若亦用他。何名唯识。答。树等既是共相种生。皆相随顺互有增益。彼一情自所变者所缘亲用。他所变者与自所变为增上缘亦疏缘用。一切相望自为所顺他为能缘。由所顺无能顺亦灭。由斯树丧唯识亦成。问。何以得知互相增益。答。对法第七说有共业为增上缘。如次下引。寂曰。如彼一树第八识因缘变。唯是四尘眼等所取亦现量得。无有分别。但第六识种种遍计取树相及所斫方所等。然四尘及树相等诸识顿变。一人伐用时四尘不现。他有情变。是共业感故随不显现。意识遍计妄见斫伐及方所转移。实非有斫伐乃至方所转移等。诸识顿变非情谓境。虽瑜伽云能顺·所顺。但是巧说增上缘而已。不可取入于情窝矣。共业所感之事唯应依凭于圣说究其大旨转进思及修慧更悟入于见谛无漏证知识变实义也。若于凡愚闻慧境以情计度。则却成戏论。可知○二叙诸师说中二。初问。后答。今初。

谁异孰识变为此相○二答中有三。一同月藏。二护法菩萨假设别义。三申护法自义。今初。

有义一切(至)共所起故。瑜伽五十一(八纸)云。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文)立世毗昙第十云。佛言。比丘。是时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间法然初起世界时。有众生已生长业能感大梵果报等(文)○二护法菩萨假设别义中二。初难月藏。后申义。今初。

有义若尔(至)复何所用。难破如述记明。寂曰。此难一往。月藏且就此世界共业感判。非广论别业感他方界等。又如佛菩萨变为此杂染界相。是随染现不思议妙用。岂可引彼而难此乎○二述正义。

是故现居(至)皆共变故。本识所变当生界有二。初近生。后一切可生者。瑜伽五十一(四纸)阿赖耶识由于二种所缘境转。一由了别内执受故。二由了别外无分别器相故。了别内执受者。谓能了别遍计所执自性妄执习气及诸色根根所依处。此于有色界若在无色唯有习气执受了别。了别无分别器相者。谓了别依止缘内执受阿赖耶识故于一切时无有间断器世间相。譬如灯焰生时内执膏炷外发光明。如是阿赖耶识缘内执受缘外器相生起道理。应知亦尔(文)。

此师意谓。五十一文由缘下器而不定故不言缘。言不定者。无色圣者不缘器。非一切不缘下器。无色凡夫当生者。亦能变外器。此解于前月藏计拣当不生者而已。可知○自下第三出护法自义中有二。初破前师。后申自义。今初。

有义若尔(至)便变为彼。此中初以器将坏时无现居当生等破。次以他三千界中同地者应变此界。而次又诸异生下以无色等有情变为此界无用故不可变而难之。次设有下明自界他方不可变为异地异界器。此文但拣设有色身而不变异地器而已。非偏论无色界有色身。述记所释恐非论旨也。若色界天至欲界地上。由如沙上着油油即真下。又如面中立又如云中行皆陷入也。必法别变地方乃得住。又大般若经第二说。如欲行欲界地上必须变金刚始得行住也。何以故。欲界地粗疏(云云)○二申自义。

由是设生(至)所见异故。此中初明他方有情同地变为此土。次明他方欲界变为此土故劫坏时虽无此土有情器仍有。可知。寂总论曰。夫以法界缘起器世间凡圣共·不共亲疏分齐甚深难思。是佛及极位大菩萨之境而非凡夫二乘小菩萨之所测知也。应须细披读华严探玄记第三矣。今试就性相通格评此论所出三说。谓若约一三千界众生共业所感。不细判亲疏远近等。则第一师义颇有道理。可知。若分亲疏远近等细究理趣。则第二说者深得道理。然应于此一三千界而辨现居·当生等。他三千界虽有之。互如虚空不应论变于此三千界自地亦应有亲疏。此一世界南阎浮提人亲共所变。如余三洲及异趣他世界随应疏也。当生者·近生者·可生者是亦应于一成坏劫以论变为也。所谓次生可生者之所变是当持用能得变为。而此中有无量亲疏远近。非凡识之境。可知。所谓第三说者理难极成。他三千界自地变为此土故。器将坏时此土犹存之义。恐非古对法之正旨。器将坏时虽无现居当生者。器界犹有者。此劫已生有情之余势。如人之死后遗骸尚有。如摄论第二所说。虽然此义深玄非辄可论。聊呈鄙衷以充敲推耳。

成唯识论略疏第二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