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難曰。榮氣之行。常與衛氣相隨不。然。經言。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乃傳於五藏六府。五藏六府。皆受於氣。其清者為榮。濁者為衛。榮行脈中。衛行脈外。榮周不息。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之無端。故知榮衛相隨也。
〔楊〕衛者。護也。此是人之慓悍之氣。行於經脈之外。晝行於身。夜行於藏。衛護人身。故曰衛氣。凡人陰陽二氣。皆會於頭手足。流轉無窮。故曰。如環之無端也。〔滑〕此篇。與靈樞第十八篇。岐伯之言同。但谷入於胃。乃傳與五藏六府。五藏六府。皆受於氣。靈樞。作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氣。為少殊爾。皆受於氣之氣。指水穀之氣而言也。夫以用而言。則清氣為榮者。濁中之清者也。濁氣為衛者。清中之濁者也。以體而言。則清之用。不離乎濁之體。濁之用。不離乎清之體。故謂清氣為榮。濁氣為衛。亦可也。謂榮濁衛清。亦可也。紀氏亦云素問。榮者水穀之精氣。則清。衛者水穀之悍氣。則濁。精氣入於脈中則濁。悍氣行於脈外則清。或問。三十二難云。血為榮。氣為衛。此則榮衛皆以氣言者。何也。曰。經云。榮者水穀之精氣。衛者水穀之悍氣。又云。清氣為榮。濁氣為衛。蓋統而言之。則榮衛皆水穀之氣所為。故悉以氣言可也。析而言之。則榮為血。而衛為氣。固自有分。是故榮行脈中。衛行脈外。猶水澤之於川澮。風雲之於大虛也。
按自三十難。至四十七難。論藏府。是為第三篇。。榮。營同。環周之義也。靈樞。有五十營篇。釋人氣通行之數。又營氣篇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又營衛生會篇。及此段。有榮周不息之語。其義並同。而查說文曰。營。市居也。從宮熒省聲。據此與環周之義不葉。蓋營。古讀如環。韓非子五蠹篇曰。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說文。引韓非。作自營為厶。背厶為公。漢書地理志曰。臨菑。名營丘。故齊詩云。子之營。遭我虖嶩之間兮。顏師古注。齊國風營詩之辭也。毛詩作還。齊詩作營。是其音通。則義相藉者。營衛之營。亦與環同義。靈樞脈度篇曰。蹻脈者。合於太陽陽蹻而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是還(與環通)榮互用。則又可以證焉。楊注。榮者榮華。營者經營。並乖經旨。說文曰。衛。宿衛也。從韋從幣從行。行。列衛也。夫氣之在外為護。謂之衛。在內周流。謂之營。素問痹論曰。榮者。水穀之精氣也。和調於五藏。灑陳於六府。乃能入於脈也。故循脈上下。貫五藏絡六府也。衛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能入於脈也。故循皮膚之中。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虞注。有清濁誤寫之說。不可從焉。
三十一難曰。三焦者。何稟何生。何始何終。其治常在何許。可曉以不然。三焦者。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內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穀。其治在齊傍。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清濁。主出而不內。以傳導也。其治在齊下一寸。故名曰三焦。其府在氣街。一本曰沖。
〔楊〕自膈以上。名曰上焦。主出陽氣。溫於皮膚分肉之間。若霧露之溉焉。胃上口。穴在鳩尾下二寸五分也。自齊以上。名曰中焦。變化水穀之味。生血以營五藏六府。及於身體。中脘。在鳩尾下四寸也。自齊以下。名曰下焦。齊下一寸。陰交穴也。主通利溲便。以時下而傳。故曰出而不內也。氣街者。氣之道路也。三焦既是行氣之主。故云府在氣街。街。衢也。衢者。四達之道焉。一本曰沖。此非扁鵲之語。蓋呂氏再錄之言。別本有此言。於義不可用也。〔虞〕中焦。其治在齊傍左右各一寸。乃足陽明胃脈所發。夾齊。乃天樞穴也。中焦主脾胃。故治在此經中。故曰齊傍也。三焦其府在氣街。針經本名氣衝。沖者通。與四達之義不殊。兩存之可也。〔紀〕三焦者。稟原氣以資始。合胃氣以資生。上達胸中而為用。往來通貫。宣布無窮。造化出內。作水穀之道路。為氣之所終始也。靈樞經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且如上焦者。其氣自下而上散於胸中。分布薰蒸於皮膚腠理。在胃上口。主內物而不令出。中焦者。其治在臍旁。其用在胃中脘。中脘者。乃十二經所起所會。陰陽口完之處。故曰脘也。素問云。三焦者。為決瀆之官。其府在氣街者。乃原氣所藏之處也。夫三焦者。焦字從火從隹。乃火之臰物也。火之性自下而上。今三焦始於原氣。用於中脘。散於膻中。亦如火自下而上也。故素問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此指中焦也。脾胃散精。上歸於肺。此指上焦也。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此指下焦也。然脾肺膀胱。既為藏府。而又謂三焦。人以是知之。蓋內有所蘊。則曰玄府。氣達於外。則曰三焦。名之為焦者。皆得火而發也。如此則見三焦上下。為水穀之道路。作氣之終始也。證義云。人受水穀。皆納於胃。穀氣從胃。而納於三焦。三焦始傳於肺。而遍於十二經。則三焦之府在胃中。明矣。是不在氣街也。天錫言。三焦為原氣之別使。主發用氣街之氣。合水穀之氣。而達於四旁。通十二經絡。是府在氣街也明矣。證義之言。不合本經之意。〔滑〕治。猶司也。猶郡縣治之治。謂三焦治所也。〔徐〕膀胱上口。闌門也。清者入於膀胱。而為溺。濁者入於大腸。而為滓穢。府猶舍。藏聚之義也。
按白虎通曰。三焦者。包絡府也。水穀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故上焦若竅。中焦若編。下焦若瀆。此段經文。原於靈樞營衛生會篇。而與素問六節藏象論。靈樞本藏篇所言。有名有狀之三焦。素問靈蘭秘典論。靈樞本輸篇所言。專指下焦氣化之三焦。靈樞經脈篇。三十八難所言。手少陽三焦經脈氣所行之三焦。固自不同。蓋所謂有名無狀者。是也。甲乙經曰。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膻中。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任脈氣所發。說文曰。脘。胃府也。從肉完聲。讀若患。前段舉五藏六府。稟水穀榮衛之氣。而相資養。為論藏府之首條。因及三焦之氣。論其發用之理。以次之也。本義。以其府在氣街句為衍。非。紀注辨之明晰。
三十二難曰。五藏俱等。而心肺獨在膈上者。何也。然。心者血。肺者氣。血為榮。氣為衛。相隨上下。謂之榮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故令心肺在膈上也。(五行大義。引八十一問。作五藏俱等。心肺獨在鬲上。何。對曰。心主氣。肺主血。血行脈中。氣行脈外。相隨上下。故曰營衛。故令心肺在膈上也。)
〔滑〕心榮肺衛。通行經絡。營周於外。猶天道之運於上也。鬲者。隔也。凡人心下有鬲膜。與脊脅周迴相著。所以遮隔濁氣。不使上熏於心肺也。〔徐〕素問五藏生成論云。諸血者皆屬於心。諸氣者皆屬於肺。蓋營行脈中。故血為營。衛行脈外。故氣為衛。
三十三難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為純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陽。而吸其微陰之氣。其意樂金。又行陰道多。故令得水而沉也。肺者。非為純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婦。釋其微陰。婚而就火。其意樂火。又行陽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復沉。肝熟而復浮者。何也。故知辛當歸庚。乙當歸甲也。
〔滑〕紀氏云。肝為陰中之陽。陰性尚多。不隨於木。故得水而沉也。肺為陽中之陰。陽性尚多。不隨於金。故得水而浮也。此乃言其大者耳。若言其小。則乙庚丙辛。夫婦之道也。及其熟而沉浮反者。各歸所屈。見其本性故也。陳氏云。肝屬甲乙木。應角音而重濁。析而言之。則甲為木之陽。乙為木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陽也。以其屬少陽。而位於人身之陰分。故為陰中之陽。夫陽者必合陰。甲乙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乙與庚通。剛柔之道。乙乃釋甲之微陽。而反樂金。故吸受庚金微陰之氣。為之夫婦。木之性本浮。以其受金之氣。而居陰道。故得水而沉也。及熟之。則所受金之氣去。乙復歸之甲。而木之本體。自然還浮也。肺屬庚辛金。應商音而輕清。析而言之。則庚為金之陽。辛為金之陰。合而言之。則皆陰也。以其屬太陰。而位於人身之陽分。故為陽中之陰。夫陰者必合陽。庚辛之陰陽。本自為配合。而辛與丙通。剛柔之道。辛乃合庚之微陰。而反樂夫火。故就丙火之陽。為之夫婦。金之性本沉。以其受火之氣炎上。而居陽道。故得水而浮也。及熟之。則所受火之氣乃去。辛復歸之庚。而金之本體。自然還沉也。愚謂肝為陽。陰中之陽也。陰性尚多。故曰微陽。其居在下。行陰道也。肺為陰。陽中之陰也。陽性尚多。故曰微陰。其居在上。行陽道也。熟則無所樂。而反其本矣。何也。物熟而相交之氣散也。
按白虎通曰。木所以浮。金所以沉。何。子生於母之義。肝所以沉。肺所以浮。何。有知者尊其母也。又五行大義。引白虎通曰。甲木畏金。以乙妻庚。受庚之化。木法其本。直甲故浮。肝法其化。直乙故沉。庚金畏火。以辛妻丙。受丙之化。金法其本。直庚故沉。肺法其化。直辛故浮。(今本白虎通。失載。)
三十四難曰。五藏各有聲色臭味。可曉知以不。然。十變言。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聲呼。其液泣。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聲言。其液汗。脾色黃。其臭香。其味甘。其聲歌。其液涎。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聲哭。其液涕。腎色黑。其臭腐。其味鹹。其聲呻。其液唾。是五藏聲色臭味也。
〔滑〕此五藏之用也。聲色臭味下。欠液字。肝色青臭臊。木化也。呼。出木也。味酸。曲直作酸也。液泣。通乎目也。心色赤臭焦。火化也。言陽火也。味苦。炎上作苦也。液汗。心主血。汗為血之屬也。脾色黃臭香。土化也。歌。緩土也。一云。脾神好樂。故其聲主歌。味甘。稼穡作甘也。液涎。通於口也。肺色白臭腥。金化也。哭。慘金也。味辛。從革作辛也。液涕。通乎鼻也。腎色黑臭腐。水化也。呻。吟誦也。象水之聲。味鹹。潤下作咸也。液唾。水之屬也。四明陳氏云。腎位遠。非伸之。則氣不得及於息。故聲之呻者。自腎出也。然肺主聲。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腎主液。五藏錯綜。互相有之。〔徐〕此又本五行而言也。十變未詳。五藏之聲。靈九針篇。素宣明五氣篇。俱云心噫。肺咳。肝語。脾吞。腎欠而此則為呼言歌哭呻。則本之素陰陽應象大論。蓋彼以病之所發言。此以情之所發言。其理一也。
按說文曰。臊。豕膏臭也。從肉喿聲。無聲出涕。曰泣。從水立聲。次。慕欲口液也。從欠從水。玉篇曰。次。或作涎。又說文曰。涕。泣也。從水弟聲。洟。鼻液也。從水夷聲。據此。此段涕字。似當作洟。然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藏化液。心為汗。肺為涕。肝為淚。脾為涎。腎為唾。又解精微論曰。髓者。骨之充也。故腦滲為涕。又曰。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但死。生則俱生。是皆以涕為鼻液。則未必可改作也。
五藏有七神。各何所藏耶。然。藏者。人之神氣所舍藏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也。
〔楊〕肝心肺各一神。脾腎各二神。五藏合有七神。
按靈樞本神篇曰。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說文。魂。陽氣也。從鬼云聲。魄。陰神也。從鬼白聲。昭公七年左傳曰。子產云。人生始化白魄。既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又二十五年左傳曰。樂祁云。心之精爽。是謂魂魄。注。魄。形也。陽。神明也。正義云。初人之生也。始變化為形。形之神者。名之曰魂。魂魄。神靈之名。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五行大義曰。老子經。及素問云。心藏神者。神以神明照口為義。言心能明瞭萬事。神是身之君。象火。腎藏精者。精靈睿知為稱。亦是精智氣。腎水智巧。故精藏焉。魂藏肝。魄藏肺者。魂既屬天。天為陽。陽主善。尚左。居肝。在東方木位。魄既屬地。地氣為陰。陰主惡。尚右。故居肺。在西方金位。
三十五難曰。五藏各有所。府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又諸府者。皆陽也。清淨之處。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皆受不淨。其意何也。然。諸府者謂是非也。經言。小腸者。受盛之府也。大腸者。傳瀉行道之府也。膽者。清淨之府也。胃者。水穀之府也。膀胱者。津液之府也。一府猶無兩名。故知非也。
〔滑〕謂諸府為清淨之處者。其說非也。今大腸小腸。胃與膀胱。各有受任。則非陽之清淨矣。各為五藏之府。固不得而兩名也。蓋諸府。體為陽。而用則陰。經所謂濁陰歸六府。是也。云諸府皆陽。清淨之處。唯膽足以當之耳。〔徐〕通行陽氣。即營衛之氣。靈營衛生會篇云。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二十五度。是也。陰氣。濁氣也。謂穢滓所歸也。
按諸府者。謂是。非也。言清淨之處。謂諸府為皆是者。則非也。唯膽之一府為爾耳。楊注謂是非者。言諸府各別其所傳化。此為是也。小腸為府。此為非也。是殆為強解。素問金匱真言論曰。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靈樞本輸篇曰。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府。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府。肝合膽。膽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胃者。五穀之府。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小腸者。心之府。大腸者。肺之府。胃者。脾之府。膽者。肝之府。膀胱者。腎之府。小腸。謂赤腸。大腸。謂白腸。膽者。謂青腸。胃者。謂黃腸。膀胱者。謂黑腸。下焦所治也。
〔楊〕腸者。取其積貯熟治之義也。故以名之。〔滑〕此以五藏之色。分別五府。而皆以腸名之也。〔徐〕靈營衛生會篇云。水穀者。嘗並居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故至府。皆下焦之氣所治也。
按本義曰。下焦所治一句。屬膀胱。此說不可從。
三十六難曰。藏各有一耳。腎獨有兩者。何也。然。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一也。(謂精神。舊作諸神精。今據三十九難改訂。)
〔滑〕腎之有兩者。以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也。男子於此而藏精。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也。女子於此而系胞。是得精而能施化。胞則受胎之所也。原氣。謂齊下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十二經之根本也。此篇言非皆腎也。三十九難亦言。左為腎。右為命門。而又云。其氣與腎通。是腎之兩者。其實則一爾。〔徐〕靈素並無右腎為命門之說。靈根結篇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靈衛氣篇亦云。命門者。目也。素陰陽離合論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經文所云止此。
按五行大義曰。八十一問云。藏各有一。腎獨兩者。何也。左者腎。右者命門。命門者。精神之所會也。問云。前解腎陰故雙。今言左腎右命門。此豈不自乖張乎。答曰。命門與腎。名異形同。水藏則體質不殊。故雙。主陰數為名。則左右兩別。故各有所主。猶如三焦膀胱俱水府。不妨兩號。此說實得經旨。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寫。是男子所言藏精也。先子曰。女子系胞之胞。指子宮言焉。然說文曰。胞。兒生裹也。從肉從包。漢書外戚傳。顏師古注曰。胞。謂胎之衣也。即胞衣之義。非子宮也。唯素問五藏別論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氣厥論曰。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靈樞五音五味篇曰。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雲者。與此段同義。而古又與脬通。見於靈樞五味論。史倉公傳。
三十七難曰。五藏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可曉以不。然。五藏者。當上關於九竅也。故肺氣通於鼻。鼻和則知香臭矣。肝氣通於目。目和則知白黑矣。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心氣通於舌。舌和則知五味矣。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五藏不和。則九竅不通。六府不和。則留結為癰。
〔滑〕謝氏云。本篇問五藏之氣。於何發起。通於何許。答文止言五藏通九竅之義。而不及五藏之發起。恐有缺文。愚按五藏發起。當如二十三難流注之義。上關九竅。靈樞作七竅者是。後二句。結上起下之辭。五藏陰也。陰不和則病於內。六府陽也。陽不和則病於外。〔徐〕此段。乃靈脈度篇全文。止易數字。經云。五藏常內關於上七竅也。
按五行大義曰。五藏候在五官。口舌二管。共在一處。余不共者。口是脾候。脾。土也。舌是心候。心。火也。共處者土。寄治於火鄉也。舌在口內者。火於五行不常見也。須之則有。不用則隱。如舌在口內。開口即見。閉口則藏。又心為身之主貴。故在內也。又曰。肝主目者。肝。木藏也。木是陽。東方顯明之地。眼目亦光顯照了。故通乎目。腎主耳者。腎。水藏。水。陰也。北方陰暗之地。耳能聽聲。聲是陰微之象。故通乎耳。以鼻應肺者。鼻以空虛納氣。肺亦虛而受氣故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心主舌。又曰。在竅為舌。次注。舌所以司辨五味也。金匱真言論云。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尋其為竅。則舌義便乖。以其主味。故云舌也。
邪在六府。則陽脈不和。陽脈不和。則氣留之。氣留之。則陽脈盛矣。邪在五藏。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血留之。則陰脈盛矣。陰氣太盛。則陽氣不得相營也。故曰格。陽氣太盛。則陰氣不得相營也。故曰關。陰陽俱盛。不得相營也。故曰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
〔徐〕此篇自首至此。皆靈樞脈度篇原文。而將關格二字。陰陽倒置。脈度篇云。陰氣太盛。陽氣不能營。故曰關。陽氣太盛。陰氣不能營。故曰格。素問六節藏象論云。人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四盛以上為關陰。靈樞終始篇云。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經文並無以陰盛為格。陽盛為關者。不知傳寫之誤。抑越人之易經文也。
經言。氣獨行於五藏。不營於六府者。何也。然。氣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陰脈營於五藏。陽脈營於六府。如環之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其不覆溢。人氣內溫於藏府。外濡於腠理。
〔滑〕此因上文營字之意。而推及之也。亦與靈樞十七篇文。大同小異。所謂氣獨行於五藏。不營於六府者。非不營於六府也。謂在陰經。則營於五藏。在陽經則營於六府。脈氣周流。如環無端。則無關格覆溢之患。而人之內得以溫於藏府。外得以濡於腠理矣。
三十八難曰。藏唯有五。府獨有六者。何也。然。所以府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有名而無形。其經屬手少陽。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
〔楊〕三焦無內者。惟有經脈。名手少陽。故曰外府也。〔滑〕三焦主持。為原氣別使者。以原氣賴其導引。潛行默運於一身之中。無或間斷也。外府。指其經手少陽而言。蓋三焦外有經。而內無形。故云。詳見六十六難。
三十九難曰。經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何也。然。六府者。正有五府也。然。五藏亦有六藏者。謂腎有兩藏也。其左為腎。右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氣與腎通。故言藏有六也。府有五者。何也。然。五藏各一府。三焦亦是一府。然不屬於五藏。故言府有五焉。
〔滑〕前篇言藏有五。府有六。此言府有五藏有六者。以腎之有兩也。腎之兩。雖有左右命門之分。其氣相通。實皆腎而已。府有五者。以三焦配合手心主也。合諸篇而觀之。謂五藏五府可也。五藏六府亦可也。六藏六府亦可也。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楊〕五行有相因成事。有常體成事者。至如肺腎二藏。相因成也。其餘三藏。自成之也。
按五行大義曰。五行非直性相雜。當方亦有雜義。南方丙丁巳午未丙火也。丁中有雜水。巳中有生金。西方庚辛申酉戌庚金也。辛中有雜火。申中有生水。
四十一難曰。肝獨有兩葉。以何應也。然。肝者東方木也。木者春也。萬物始生。其尚幼小。意無所親。去太陰尚近。離太陽不遠。猶有兩心。故有兩葉。亦應木葉也。
〔楊〕肝者。據大葉言之。則是兩葉也。若據小葉言之。則多葉矣。〔徐〕何應。謂其義何所應也。下條云。肝有七葉。蓋於兩葉中細分之。左則三岐。右則四岐也。其尚幼小。言物皆生於春。其體皆幼。肝應乎其時。得萬物初生之體。非謂春時肝始生也。素金匱真言論云。陽中之陽。心也。陰中之陰。腎也。陰中之陽。肝也。腎水太陰。為肝之母。心火太陽。為肝之子。肝為陰中之陽。居腎之上心之下。故曰尚近不遠也。無親。謂不專屬也。兩心或從乎陽。或從乎陰也。下文肝有七葉。左三葉奇數。從陽之義。右四葉偶數。從陰之義。然凡木之甲拆。皆兩葉。此乃木之本體。故肝與之相應。
四十二難曰。人腸胃長短。受水穀多少。各幾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徑五寸。長二尺六寸。橫屈受水穀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大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長三丈二尺。受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迴腸大四寸。徑一寸半。長二丈一尺。受谷一斗。水七升半。廣腸大八寸。徑二寸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故腸胃凡長五丈八尺四寸。合受水穀八斗七升六合八分合之一。此腸胃長短。受水穀之數也。
〔楊〕凡人食入於口。而聚於胃。故經云。胃者水穀之海。胃中谷熟。則傳入小腸也。小腸受胃之谷。而傳入於大腸。分谷三分有二為大半。有一為少半。迴腸者。大腸也。受小腸之谷。而傳入於廣腸焉。廣腸者。䐈腸也。一名肛門。受大腸之谷而傳出。〔虞〕水穀自胃有三斗五升。傳入小腸。則谷剩四斗。水少八升六合。合之少半。又傳入大腸。水穀之數。比之在胃。各減一半。至此則水分入膀胱。谷傳入肛門也。〔徐〕大。言其四圍。徑。言其口之廣。凡圓形者。徑一則圍三。故圍大一尺五寸。則徑五寸也。胃在腹中。其形盤曲而生。故曰橫屈。按以圍三徑一之法約之。則大四寸者。徑當一寸二分。分之少半。迴腸云一寸半。疑誤。又廣腸大八寸。則不止二寸半。當得二寸六分。分之大半。下文云。徑二寸大半為是。此疑誤脫大字。廣腸止云受谷。而不及水。義最精細。蓋水穀入大腸之時。已別泌精液。入於膀胱。惟糟粕傳入廣腸。使從大便出。故不云受水多少也。凡總上受水穀之數。靈平人絕谷篇云。九斗二升一合。合之大半。乃為合數。而此所云。與上文不符。或傳寫之誤。
按史記項羽本紀曰。漢有天下大半。注。韋昭云。凡數三分有二為大半。一為少半。
肝重四斤四兩。左三葉右四葉。凡七葉。主藏魂。心重十二兩。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溫五藏。主藏意。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凡八葉。主藏魄。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主藏志。
〔徐〕散膏。津液之不凝者。裹血。謂統之使不散也。垂下為葉。旁出為耳。是肺共成八葉。
按說文曰。銖。十分黍之重也。從金朱聲。又曰。二十四銖為一兩。從一⿵冂从平分。⿵冂从亦聲。漢律曆志曰。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盛精汁三合。胃重二斤二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齊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
〔紀〕紆曲屈伸者。言其使物往而復有也。雖能屈留其物。而不得久停。復伸去之。故曰紆曲屈伸。〔徐〕靈腸胃篇云。迴腸當臍。左環回周。葉積而下回運環。反十六曲。大四寸。徑一寸寸之少半。其長短受盛。與經文俱同。水從大腸。滲入膀胱。則為溺。不與谷同居。故不曰水。而曰溺。
口廣二寸半。唇至齒長九分。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大容五合。舌重十兩。長七寸。廣二寸半。咽門重十兩。廣二寸半。至胃長一尺六寸。喉嚨重十二兩。廣二寸。長一尺二寸。九節。肛門重十二兩。大八寸。徑二寸大半。長二尺八寸。受谷九升三合八分。合之一。
〔楊〕咽。嚥也。言可以嚥物也。又謂之嗌。言氣之流通厄要之處也。咽為胃之系也。故經云。咽主地氣。喉嚨。空虛也。言其中空虛。可以通氣息焉。即肺之系也。呼吸之道路。故經云。喉主天氣。肛。釭也。言其處似車釭形。故曰肛門。即廣腸之門也。又名䐈腸。
按靈樞憂恚無言篇曰。咽喉者。水穀之道也。喉嚨者。氣之所以上下者也。會厭者。音聲之戶也。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楊〕圊。厠也。〔徐〕日中五升。靈平人絕谷篇。作一日中五升。言一日之中。共去五升也。
按先子曰。三斗五升。兼水穀而為言。然漢書食貨志曰。今一夫挾五口食。人月一石半。則知人一日食五升也。又後漢南蠻傳曰。計人稟五升。注。古升小。故曰五升也。據此七日得三斗五升。則水飲不預焉。七日益以陰陽五行之數論之耳。七日不食。豈有死者乎。
四十四難曰。七衝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故曰七衝門也。
〔楊〕會厭為吸門者。會厭為五藏音聲之門戶。故云會厭為吸門也。胃為賁門。賁者。膈也。胃氣之所出也。胃出穀氣以傳肺。肺在膈上。故以胃為賁門也。太倉下口為幽門。太倉者。胃也。胃之下口。在齊上三寸。既幽隱之處。故曰幽門也。〔丁〕齒為戶門者。為關鍵開合。五穀由此摧廢出入也。會厭為吸門者。咽喉為水穀下時。厭按呼吸也。大腸小腸會為闌門。會者。合也。大腸小腸合會之處。分闌水穀精血。各有所歸。故曰闌門也。〔滑〕會厭。謂咽嗌會合也。厭。猶掩也。謂當咽物時。合掩喉嚨。不使食物誤入。以阻其氣之噓吸出入也。
按衝門者。承上文謂水穀通行之門也。楊注以沖為通。是也。然言藏府之氣。通出之所。則未盡。本義曰。沖。衝要之沖。亦非經旨。唇為飛門者。飛。古與扉通。素問皮部論曰。陽明之陽。名曰害蜚。是亦闔扉之義。說文曰。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扉。戶扇也。從戶非聲。蓋齒為戶門。則唇為之扇。故曰扉門。靈樞憂恚無言篇曰。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諸病源候論。作音聲之扉。諸注。為飛動之義。未免傅會。胃為賁門者。楊注。賁者膈也。為是。膈。即防隔濁氣之謂。賁亦與墳通。而義與隔同。爾雅曰。墳。大防也。注。謂隄也。可以證矣。素問繆刺論曰。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善怒。氣上走賁上。新校正云。是氣上走鬲上也。靈樞經筋篇曰。手太陰之筋。下絡胸裡。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脈要精微論曰。尺。中附上。內以候鬲。次注。肝主賁。賁。鬲也。是亦以膈稱賁也。(或曰。既有防隔之義。不可又謂之門。曰。漢書溝洫志。九河之名。有鬲津。顏師古云。鬲津。言其陝小可鬲以為津而度也。鬲。與隔同。據此賁門鬲津。其義相同。)丁注曰。言若虎賁圍繞之象。本義曰。物之所賁響也。與奔同。俱為強解。靈樞脹論曰。胃者。太倉也。說文曰。倉。谷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大腸小腸。會為闌門者。楊注。為遺失之義。考僧玄應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曰。縱出曰蘭。是其所據。然不若丁注為確。說文曰。闌。門遮也。從門柬聲。下極為魄門者。先子曰。謂糟粕之所出也。魄。古與粕通。莊子天道篇曰。古人之糟魄已夫。釋文云。司馬彪云。爛食曰粕。一云。糟爛為魄。又作粕。素問五藏別論曰。魄門亦為五藏使。水穀不得久藏。楊注曰。肛門。是肺氣之所出也。肺藏使。故曰魄門。本義曰。魄門。亦取幽陰之義。經釋曰。飲食至此。精華已去。止存形質。故曰魄門。即所謂鬼門也。此說並誤。
四十五難曰。經言八會者。何也。然。府會大倉。藏會季脅。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大淵。氣會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也。熱病在內者。取其會之氣穴也。
〔楊〕人藏府筋骨髓血脈氣。此八者。皆有會合之穴。若熱病在於內。則於外取其所會之穴。以去其疾也。季脅。章門穴也。三焦外一筋直兩乳內者。膻中穴也。〔丁〕季脅。軟肋之名。〔滑〕太倉。一名中脘。在齊上四寸。六府取稟於胃。故為府會。季脅。章門穴也。在大橫外直齊季肋端。為脾之募。五藏取稟於脾。故為藏會。足少陽之筋。結於膝外廉。陽陵泉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又膽與肝為配。肝者筋之合。故為筋會。絕骨。一名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諸髓皆屬於骨。故為髓會。鬲俞。在背第七椎下。去脊兩旁各一寸半。足太陽脈氣所發也。太陽多血。又血乃水之象。故為血會。大淵。在掌後陷中動脈。即所謂寸口者脈之大會也。四明陳氏曰。髓會絕骨。髓屬於腎。腎主骨。於足少陽無所關。腦為髓海。腦有枕骨穴。則當會枕骨。絕骨誤也。血會鬲俞。血者心所統。肝所藏。鬲俞在七椎下兩旁。上則心俞。下則肝俞。故為血會。〔徐〕絕骨屬足少陽。即懸鐘穴。在外踝上四寸。靈經脈篇。論足少陽之脈云。是主骨。蓋諸髓皆屬於骨。故為絕骨。大杼屬足太陽。在項後第一椎下。去脊旁一寸半。靈海論云。衝脈為十二經之海。其輸在於大杼。動輸篇云。衝脈。與腎之大絡。起於腎下。蓋腎主骨。膀胱與腎合。故為骨會。三焦外。謂在焦膜之外。兩乳內。謂兩乳之中。任脈之所過。即膻中穴也。靈經脈篇。手少陽之脈。是主氣。又海論云。膻中者。為氣之海。故為氣會。
按經釋。以絕骨為懸鐘。誤。辨正條例曰。三焦。證以註文。穴在膻中。即上焦之分。所言三者。乃字之誤。辨正作上。本義曰。謝氏云。三焦。當作上焦。此未為得。蓋三焦直指上焦而言。若內經專稱下焦為三焦矣。
四十六難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老人血氣衰。氣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
〔楊〕衛氣者。晝日行於陽。陽者身體也。夜行於陰。陰者腹內也。人目開。衛氣出則寤。入則寐。少壯者。衛氣行不失於常。故晝得安靜。而夜得穩眠也。老者衛氣出入。不得應時。故晝不得安靜。夜不得寐也。精者。靜也。靜。安也。
按說文曰。寐。臥也。從夢省未聲。寤寐覺而有信。曰寤。從夢省五聲。一曰。晝見而夜夢也。精字訓靜。未妥。精。目之明也。出於荀子解蔽篇。用精惑也注。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徐〕靈逆順肥瘦篇曰。手之三陰。從藏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此之謂也。按此章問答。亦本靈邪氣藏府病形篇。經文云。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又云。其皮厚其肉堅。故天熱甚寒。不能勝之也。此改作諸陽經之氣。皆上於頭。蓋本逆順肥瘦篇義。移作此處註解。理極明。實與經文異致而同歸也。
按自三十難至此。論藏府。是為第三篇。
四十八難曰。人有三虛三實。何謂也。然。有脈之虛實。有病之虛實。有診之虛實也。脈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病之虛實者。出者為虛。入者為實。言者為虛。不言者為實。緩者為虛。急者為實。診之虛實者。濡者為虛。牢者為實。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故曰虛實也。(脈經。上文濡者。作脈來耎者。無緊字。下文無濡者為虛。牢者為實八字。)
〔楊〕藏氣虛精氣脫。故多言語也。藏氣實邪氣盛。故不欲言語也。濡者為虛。皮膚濡緩也。牢者為實。皮肉牢強也。癢者為虛。身體虛癢也。身形有痛處。皆為實。輕手按之則痛。為外痛。病淺故也。重手按之則快。為內虛。病深故也。重手按之則痛。為內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則快。為外虛。病淺故也。凡人病。按之則痛者。皆為實。按之則快者。皆為虛也。〔丁〕陰陽者。主其內外也。今陽不足。陰出乘之。在內俱陰。故知出者為虛也。陰不足。陽入乘之。在外俱陽。故知入者為實也。〔滑〕濡者為虛。緊牢者為實。此脈之虛實也。出者為虛。是五藏自病。由內而之外。所謂內傷是也。入者為實。是五邪所傷。由外而之內。所謂外傷是也。不言者為實。以人之邪氣內郁。故昏亂而不言也。診。按也。候也。按其外而知之。非診脈之診也。濡者為虛。牢者為實。脈經無此二句。謝氏以為衍文。楊氏謂。按之皮肉柔濡者為虛。牢強者為實。然則有亦無害。外痛內快。為邪盛之在外。內痛外快。為邪盛之在內矣。〔徐〕濡。柔弱軟弱也。傷寒論云。諸濡亡血。又云。濡則衛氣微。可見濡為氣血兩虛之候。弦勁曰緊。堅實曰牢。素平人氣象論。脈盛而緊曰脹。傷寒論云。趺陽脈緊者。脾氣強。又云。寒則堅牢。可見緊牢為邪氣實之候。脈不止此二種。舉此以類推也。緩。病來遲也。正氣奪。而邪氣微。則病漸深。急。病來驟也。正氣未病。而邪氣盛。則病疾速也。
按自四十八難。至六十一難。論病。是為第四篇。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然。經言。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呂〕心為神。五藏之君。聰明才智。皆由心出。憂勞之甚。則傷其心。心傷神弱也。肺主皮毛。形寒者。皮毛寒也。飲冷者。傷肺也。肺主受水漿。水漿不可冷飲。肺又惡寒。故曰傷也。肝與膽為藏府。其氣勇。故主怒。怒則傷也。飲食飽胃氣滿。脾絡恆急。或走馬跳躍。或以房勞。脈絡裂。故傷脾也。久坐濕地。謂遭憂喪。強力者。謂舉重引弩。入水者。謂復溺於水。或婦人經水未過。強合陰陽也。〔虞〕久坐濕地。則外濕內感於腎。合之風寒。發為瘴病。強力過用。必致自傷也。經脈別論曰。持重遠行。必傷於腎。生氣通天論曰。因而強力。腎氣乃傷。高骨乃壞。經脈別論云。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也。〔滑〕此與靈樞第四篇文。大同小異。但傷脾一節。作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不同爾。謝氏曰。飲食勞倦。自是二事。飽食得者。飢飽失時。勞倦者。勞形力。而致倦怠也。此本經自病者。病由內作。非外邪之干。所謂內傷者也。或曰。坐濕入水。亦從外得之也。何為正經自病。曰。此非天之六淫也。
何為五邪。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呂〕肝主風。心主暑。脾主勞倦。肺主寒。腎主濕。此五病從外來也。〔虞〕正經自病。亦言飲食勞倦傷脾。今五邪亦言飲食勞倦。正經病。謂正經虛。又傷飲食。五邪病。謂食飲傷於脾。而致病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肝為心邪。故知當赤色也。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呂〕身熱者心。滿痛者肝。二藏之病證也。浮大者心。弦者肝。二藏脈見應也。
按辨正條例曰。假令肝病。注義云。心病。按下文肝主色。及言自入入心入脾入肺入腎。皆主肝而言。則知非心病。又其文云。其病身熱脅下滿痛。皆肝病之證。則知注義之非。今從補註。與權此說反非。經釋曰。自此以下五段。乃舉心之受五邪為言。餘四藏可類推也。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傷暑得之也。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呂〕心主暑。今傷暑。此正經自病。不中他邪。〔徐〕臭字上。以下文推之。當有焦字。浮大。心之本脈。散。則浮大而空虛無神。心之病脈。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咸。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呂〕心主傷熱。脾主勞倦。今心病。以飲食勞倦得之。故知脾邪入心也。身熱者。心也。體重者。脾也。此二藏病證也。浮大者。心脈。緩者。脾脈也。〔徐〕虛則脾氣不能化谷。實則尚能化谷。故有能食不能食之分。蓋風寒暑濕。其氣不殊。故無虛實之辨。
按本義曰。虛為不欲食。實為欲食。二句。於上下文。無所發明。疑錯文也。此說不是。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呂〕身熱者心。惡寒者肺。此二藏病證也。浮大者心脈。澀者肺脈也。〔紀〕高承德疏云。呼者。長呼也。歌者。歌曲也。呻者。呻吹也。天錫言。千金云。肝實令人叫呼不已。王冰注。呼者。叫呼也。歌者。歌嘆也。呻者。呻吟也。據高疏。恐未中理。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液。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小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液。舊作濕。今從周氏改。涎。舊作液。今從諸注本改之。)
〔呂〕心主暑。腎主濕。今心病。以傷濕得之。故知腎邪入心也。身熱者。心。小腹痛者。腎。腎邪干心。此二藏病證也。大者。心脈。沉濡者。腎脈也。〔滑〕腎化五液。腎為心邪。故汗出不可止。〔徐〕此以心一經為主病。而以各證。驗其所從來。其義與十難診脈法同。以一經為例。而余則准此推廣。使其無所不貫。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賊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別之。然。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呂〕心王之時。脈當洪大而長。反得弦小而急。是肝王畢。未傳於心。奪心之王。是肝往乘心。故言從後來也。肝為心之母。母之乘子。是為虛邪也。心王得脾脈。心王畢當傳脾。今心王未畢。是脾來逆奪其王。故言從前來也。脾者心之子。子之乘母。是為實邪。心王得腎脈。水勝火。故是為賊邪也。心王反得肺脈。火勝金。故為微邪也。心王之時。脈實強太過。反得虛微。為正邪也。心主暑。今心自病傷暑。故為正邪也。脾主勞倦。故為實邪。肺主寒。又畏心。故為微邪。腎主濕。水剋火。故為賊邪。〔徐〕後。謂生我者也。邪挾生氣而來。則雖進而易退。故為虛邪。前我生者。受我之氣者。其力方旺。還而相剋。其勢必甚。故為實邪。按素八正神明論云。虛邪。八正之虛邪也。正邪者。身形用力。汗出腠理開。所中之風也。其所謂虛邪。乃虛風。乃太乙所居之宮。從其沖後來者。為虛風也。正風。汗出毛孔開。所受之風也。其詳見靈九宮八風篇。與此所云虛邪正邪各不同。然襲其名。而義自別。亦無妨也。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藏府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府也。病欲得溫。而不欲得見人者。病在藏也。何以言之。府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藏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藏府之病也。
〔紀〕府為陽。陽病則熱有餘。而寒不足。故飲食衣服居處。皆欲就寒也。陽主動。而應乎外。故欲得見人。藏為陰。陰病則寒有餘。而熱不足。故飲食衣服居處。皆欲就溫也。陰主靜。而應乎內。故欲閉戶獨處。而惡聞人聲也。
五十二難曰。府藏發病。根本等不。然。不等也。其不等奈何。然。藏病者。止而不移。其病不離其處。府病者。彷彿賁響。上下行流。居處無常。故以此知藏府根本不同也。
〔丁〕藏病為陰。陰主靜。故止而不移。府病為陽。陽主動。故上下行流。居處無常。
按彷彿。與彷彿通。說文曰。仿。相似也。從人方聲。佛。見不審也。從人弗聲。文選。傅毅舞賦曰。彷彿神動。據此。彷彿。言府病遊移。不審其處也。賁響。即奔響。經釋。為賁動有聲。是。靈樞壽夭剛柔篇曰。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又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楊上善太素經耶傳篇注。賁響。虛起貌。
五十三難曰。經言。七傳者死。間藏者生。何謂也。然。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藏者。傳其子也。何以言之。假令心病傳肺。肺傳肝。肝傳脾。脾傳腎。腎傳心。一藏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間藏者。傳其所生也。
〔呂〕七。當為次。字之誤也。此下有間字。即知上當為次。此蓋次傳其所勝藏。故其病死也。
按虞注。反以呂為誤。非。素問平人氣象論曰。脈反四時。及不間藏。曰難已。又標本病傳論曰。諸病以次是相傳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藏止。及至三四藏者。乃可刺也。
假令心病傳脾。脾傳肺。肺傳腎。腎傳肝。肝傳心。是母子相傳。竟而復始。如環之無端。故言生也。
〔呂〕間藏者。間其所勝藏。而相傳也。心勝肺。脾間之。肝勝脾。心間之。脾勝腎。肺間之。肺勝肝。腎間之。腎勝心。肝間之。此謂傳其所生也。
五十四難曰。藏病難治。府病易治。何謂也。然。藏病所以難治者。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傳其子也。與七傳間藏同法也。
〔滑〕藏病難治者。以傳其所勝也。府病易治者。以傳其所生也。雖然。此特各舉其一偏而言爾。若藏病傳其所生。亦易治。府病傳其所勝。亦難治也。
五十五難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滑〕積者。五藏所生。五藏屬陰。陰主靜。故其病沉伏。而不離其處。聚者。六府所成。六府屬陽。陽主動。故其病浮動。而無所留止也。周仲立云。陰沉而伏。初亦未覺。漸以滋長。日積月累。是也。聚者。病之所在。與血氣偶然邂逅。故無常處也。與五十二難意同。
按靈樞百病始生篇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又曰。虛邪之中人也。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
五十六難曰。五藏之積。各有名乎。以何月何日得之。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逆㾬瘧。連歲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傳於肝。肝當傳脾。脾季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肥氣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楊〕積。畜也。言血脈不行。積畜成病也。凡積者。五藏所生也。榮氣常行。不失節度。謂之平人。平人者。不病也。一藏受病。則榮氣壅塞。故病焉。然五藏受病者。則傳其所勝。所勝適王。則不肯受傳。既不肯受。則反傳所勝。所勝復不為納。於是則留結成積。漸以長大。病因成矣。肥氣者。肥盛也。言肥氣聚於左脅之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狀也。小兒多有此病。按前章有積有聚。此章唯出五積之名狀。不言諸聚。聚者。六府之病。亦相傳行。還如五藏。以勝相加。故不重言。從省約也。(積畜。舊作積蓋。今從本義改訂。)〔滑〕咳逆者。足厥陰之別。貫膈上注肺。肝病。故胸中咳而逆也。內經。五藏皆有瘧。此在肝為風瘧也。抑以瘧為寒熱病。多屬少陽。肝與之為表裡。故云左脅肝之部。
按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㾬字說文所無。即痎之異構。脈經引此段。作痎瘧。又素問瘧論曰。痎瘧皆生於風。新校正。引太素經注。作㾬瘧。說文曰。瘧。熱寒休作。從疒虐。虐亦聲。痎。二日一發瘧。從疒亥聲。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齊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以秋適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滑〕伏梁。伏而不動。如梁木然。
按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又經筋篇曰。手少陰之筋。其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綱。此並以伏梁為心病。而素問腹中論。所謂伏梁。與此不同。說文曰。梁。水橋也。從木從水刅聲。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以冬適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痞氣以冬壬癸日得之。
〔楊〕痞。否也。言否結成積也。脾氣虛。則胃中熱。而引食焉。脾病不能通氣行津液。故雖食多。而羸瘦也。
按素問平人氣象論曰。溺黃赤安臥者。黃疸。又曰。目黃者黃疸。說文曰。疸。黃病也。從疒旦聲。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以春適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息賁以春甲乙日得之。
〔滑〕右脅。肺之部。肺主皮毛。故灑淅寒熱。〔徐〕息賁。氣息奔迫也。
按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有傳為息賁者。死不治。次注。傳為入肺。喘息而上奔。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肺脈滑甚。為息賁上氣。又經筋篇曰。手太陰之筋。其病甚。成息賁喘急吐血。又曰。手心主之筋。其病胸痛息賁。此息賁。氣息奔逆之謂。徐說為得。賁。奔。古通。夏小正曰。玄駒賁。賁者。何也。走於地中也。下文賁豚之賁亦同。楊注。息。長也。賁。鬲也。漸長而逼於鬲。本義曰。或息或奔。並非。肺壅。甲乙經。脈經。作肺癰。是。壅。古與癰通。素問大奇論曰。肺之雍。喘而兩胠滿。新校正云。肺壅。肝壅。腎雍。甲乙經。俱作癰。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以夏適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故留結為積。故知賁豚以夏丙丁日得之。此是五積之要法也。
〔楊〕此病狀似豚。而上衝心。又有奔豚之氣。非此積病也。名同而疾異焉。〔滑〕令人喘逆者。足少陰之支。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故也。〔徐〕少腹。腎之分。至心下。言上則至心而止。喘逆。腎氣上衝也。素問逆調論曰。腎主臥與喘。腎主骨。故骨痿。下焦不能納氣。故少氣。
按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腎脈微急。為沉厥奔豚。甲乙經。豚。作肫。訛。說文曰。。小豕也。從彖省。肖形。篆文。從肉豕。用豚。又曰。肫。面頯也。從肉屯聲。是其義自異。諸病源候論。作賁㹠。㹠。即豚俗字。見於廣韻。
五十七難曰。泄凡有幾。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腸泄。有小腸泄。有大瘕泄。名曰後重。胃泄者。飲食不化。色黃。脾泄者。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大腸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腸鳴切痛。小腸泄者。溲而便膿血。少腹痛。大瘕泄者。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此五泄之法也。(本義。經釋。作要法也。)
〔楊〕泄。利也。胃屬土。故其利色黃。而飲食不化焉。化。變也。消也。言所食之物。皆完出不消變也。注者。無節度也。言利下猶如注水。不可禁止焉。脾病不能化谷。故食即吐逆也。窘迫。急也。食訖即欲利。迫急不可止也。白者。從肺色焉。腸鳴切痛者。冷也。切者。言痛如刀切其腸之狀也。小腸屬心。心主血脈。故便膿血。小腸處在少腹。故少腹痛也。瘕。結也。少腹有結。而又下利者。是也。一名利重後者。言大便處疼重也。數欲利至所即不利。又痛引陰莖中。此是腎泄也。〔丁〕裡急者。腸中痛。後重者。腰以上沉重也。〔陳〕胃泄。即飧泄也。脾泄。即濡泄也。大腸泄。即洞泄也。小腸泄。謂凡泄。則小便先下。而便血。即血泄也。大瘕泄。即腸癖也。〔徐〕名曰後重。此專指大瘕泄而言。蓋腎邪下結。氣墜不升故也。
五十八難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不。然。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同。
〔徐〕傷寒。統名也。下五者。傷寒之分證也。按王叔和編次仲景傷寒論略例云。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又第四篇。先序痓濕暍三證。痓則傷寒之變證。暍即熱病。濕即此篇所謂濕溫也。又傷寒論。太陽上篇。亦首舉中風傷寒溫病。證脈各異之法。素熱病論云。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又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則此五者之病。古人皆謂之傷寒。與難經淵源一轍。後世俗學。不明其故。聚訟紛紜。終無一是。是可慨也。
按肘後方曰。傷寒時行溫疫。三名一種耳。又曰。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千金方。引小品方曰。論治者。不判傷寒。與時行溫疫。為異氣耳。云。傷寒。雅士之辭。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是可證徐說矣。有變之變。本義曰。當作辨。謂分別其脈也。誤。蓋變者。謂其有各異不耳。
中風之脈。陽浮而滑。陰濡而弱。濕溫之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傷寒之脈。陰陽俱盛而緊澀。熱病之脈。陰陽俱浮。浮之滑。沉之散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楊〕中風之脈。關以前浮滑。尺中濡弱者也。小。細也。急。疾也。輕手按者。名浮。重手按者。名沉也。〔滑〕上文言傷寒之目。此言其脈之辨也。陰陽字。皆指尺寸而言。〔徐〕傷寒論云。太陽之為病脈浮。又云。浮則為風。靈邪氣藏府病形篇云。滑者。陽氣盛。微有熱。又素平人氣象論云。脈滑曰病風。陽盛則陰虛。故陰脈濡而弱也。濕熱傷陰。故陽脈無力而濡弱。陰脈則邪盛而小急。寒邪中人。營衛皆傷。故陰陽俱盛。緊者陰脈之象。傷寒論云。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又云。諸緊為寒。澀者。血氣為寒所凝。不和利也。靈邪氣藏府病形篇。澀者多血少氣。微有寒。按溫病所現何脈。越人無明文。當以傷寒論補之。論云。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是也。
按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又曰。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又曰。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並此段之意也。謝縉孫曰。按仲景例。風溫。與難經中風脈同。而無濕溫之說。此說誤矣。風溫。溫病之類證。濕溫。見於玉函經。曰。濕溫。其人常傷於濕。因而中暍。濕熱相薄。則發濕溫。熱病之脈。沉之散澀。澀字恐衍。蓋熱病之脈。重按則散大。輕按則滑利也。滑澀相反。無並見之理。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次注。寒不為釋。陽怫於中。寒怫相持。為溫病。又熱論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傷寒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亦是與此段同。楊注曰。溫病則是疫癘之病。非為春病也。殆為謬解。行在諸經者。寒毒之藏於皮膚者。浸淫而後為病。故不知其定在何經也。其脈之現象。未知與風溫相類否。古經欠詳。姑據徐說。
傷寒有汗出而愈。下之而死者。有汗出而死。下之而愈者。何也。然。陽虛陰盛。汗出而愈。下之即死。陽盛陰虛。汗出而死。下之而愈。
〔徐〕滑氏本義。引外臺語。謂表病里和。為陽虛陰盛。表和里病。為陽盛陰虛。傷寒例。亦有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之文。成無己注。則以陽邪乘虛入府。為陽盛陰虛。陰邪乘表虛。客於榮衛。為陽虛陰盛。活人書。以內外俱熱。為陽盛陰虛。內外俱寒。為陽虛陰盛。惟王安道溯洄集。則以寒邪在外。為陰盛可汗。熱邪內熾。為陽盛可下。此說最為無弊。
按傷寒例又曰。桂枝下咽。陽盛即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據此。表寒裡熱之解為確。
寒熱之病。候之如何也。然。皮寒熱者。皮不可近席。毛髮焦。鼻槁。不得汗。肌寒熱者。皮膚痛。唇舌槁。無汗。骨寒熱者。病無所安。汗注不休。齒本槁痛。
〔楊〕五藏六府。皆有寒熱。此經惟出三狀。余皆闕也。〔滑〕此蓋內傷之病。因以類附之。〔徐〕寒熱在皮。邪之中人最淺者。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故皮有邪。則毛髮焦乾。而鼻枯藁不澤也。不得汗。營衛不和也。脾主肌肉。開竅於口。故肌有邪。則唇舌皆受病也。骨受邪。則病最深。故一身之中。無所得安也。腎主骨。又主液。齒為骨之餘。故骨病。則腎液泄而為汗。齒枯藁而痛也。
按此段。全原乎靈樞寒熱病篇。而文多不同。鼻藁唇藁下。經有臘字。齒本藁痛。作齒未稿。取其少陰於陰股之絡。齒已稿死不治。先子曰。寒熱之病。即虛勞寒熱之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風成為寒熱。又曰。沉細數散者。寒熱也。又平人氣象論曰。寸口脈沉而喘。曰寒熱。又風論曰。其寒也則衰飲食。其熱也則消肌肉。故使人怢慓。而不能食。名曰寒熱。又玉機真藏論曰。發寒熱。法當三歲死。靈樞論疾診尺篇曰。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又官能篇曰。寒熱淋露。以輸異處。史倉公傳曰。濟北王侍者韓女病。要背痛。寒熱。眾醫皆以為寒熱。魏志華佗傳注。引佗別傳曰。有婦人長病經年。世謂寒熱注病者也。可觀古以虛勞骨蒸等。稱寒熱病矣。
五十九難曰。狂癲之病。何以別之。然。狂之始發。少臥而不飢。自高賢也。自辨智也。自貴倨也。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是也。癲疾始發。意不樂。直視僵仆。其脈三部陰陽俱盛是也。
〔楊〕狂病之候。觀其人初發之時。不欲眠臥。又不肯飲食。自言賢智尊貴。歌笑行走不休。皆陽氣盛所為。故經言重陽者狂。此之謂也。今人以為癲。謬矣。癲。顛也。發則僵仆焉。故有顛蹶之言也。陰氣太盛。故不得行立而倒僕也。今人以為癇疾。誤矣。
按廣雅曰。瘨。狂也。顏師古急就篇注曰。顛疾。性理顛倒失常。亦謂之狂也。是楊注所非。然癲疾亦有類狂者。素問脈解篇。有狂癲疾之文。又厥論曰。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陰陽類論曰。病在腎。罵詈妄行。巔疾為狂。是癲狂兼病者。非為一病也。諸病源候論曰。癇者。小兒病也。十歲已上為癲。十歲已下為癇也。
六十難曰。頭心之病。有厥痛。有真痛。何謂也。然。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名厥頭痛。入連在腦者。名真頭痛。其五藏氣相干。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即名真心痛。其真心痛者。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楊〕去者。行也。厥者。逆也。言手三陽之脈。伏留而不行。則壅逆而衝於頭。故名厥頭痛也。足三陽留壅。亦作頭痛。今經不言之。從省文故也。諸經絡皆屬於心。若一經有病。其脈逆行。逆則乘心。乘心則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藏氣衝逆致痛。非心家自病也。心者。五藏六府之主。法不受病。病即神去氣竭。故手足為之清冷也。心痛手足冷者。為真心痛。手足溫者。為厥心痛也。〔滑〕真頭痛。其痛甚腦盡痛。手足青至節。死不治。蓋腦為髓海。真氣之所聚。卒不受邪。受邪則死。其真心痛者。真字下。當欠一頭字。蓋闕文也。手足青之青。當作清。冷也。
六十一難曰。經言。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何謂也。然。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在何藏府也。經言。以外知之。曰聖。以內知之。曰神。此方謂也。(在何上。舊剩一病字。)
〔楊〕望色者。假令肝部見青色者。肝自病。見赤色者。心乘肝。肝亦病。故見五色。知五病也。五音者。謂宮商角徵羽也。以配五藏。假令病人好哭者。肺病也。好歌者。脾病也。故云。聞其音知其病也。問病人。云好辛味者。則知肺病也。好食冷者。則知內熱。故云。知所起所在。切。按也。謂按寸口之脈者。若弦多者。肝病也。洪多者。心病也。浮數則病在府。沉細則病在藏。故云。在何藏也。〔袁〕五藏之色。見於面者。各有部分。以應相生相剋之候。察之以知其病也。聞五藏五聲。以應五音之清濁。或互相勝負。或其音嘶嗄之類。別其病也。問其所欲五味中。偏嗜偏多食之物。則知藏氣有偏勝偏絕之候也。〔滑〕以外知之。望聞。以內知之。切也。神。微妙。聖。通明也。又總結之言。聖神。則工巧在內矣。
按自四十八難至此。論病。是為第四篇。。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曰。黃帝問於岐伯云。余聞之。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說文曰。巧。技也。從工丂聲。夫望聞與問。以醫之聽視。測病之情態。故曰神。曰聖。曰工。唯診脈一事。在於手技。故曰巧也。楊注。視色聽聲切脈。皆在外而知內之病也。是說不確。
六十二難曰。藏井滎有五。府獨有六者。何謂也。然。府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府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滎。舊訛作榮。今據靈樞改訂。)
〔楊〕五藏之脈。皆以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是謂五俞。以應金木水火土也。六府亦其俞應五行。惟所過為原。獨不應五行也。原者。元也。元氣者。三焦之氣也。其氣尊大。故不應五行。所以六府有六俞。六府既是陽。三焦亦是陽。故云共一氣也。〔虞〕詳此經義。前後問答。文理有闕。〔徐〕俞。穴也。靈本輸篇。以所過之穴為原。蓋三焦所行者遠。其氣所流聚之處五穴不足以盡之。故別置一穴。名曰原也。
按自六十二難。至六十八難。論經穴。是為第五篇。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藏六府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蜎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而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
〔楊〕凡藏府皆以井為始。井者。謂谷井爾。非謂掘作之井。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名之曰井。井者。主出之義也。泉水既生。留停於近。滎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滎。滎者。小水之狀也。留停既深。有注射輪文之處。故名之曰俞。俞者。委積逐流行。經歷而成渠徑。徑者。經也。亦經營之義也。經行既達。合會於海。故名之曰合。合者。會也。此是水行流轉之義。人之經脈。亦法於此。故取名焉。所以井為始春者。以其所生之義也。歲數始於春者。正月為歲首故也。日數始於甲者。謂東方甲乙也。正月與甲乙。皆屬於春也。〔滑〕蚑者行。喘者息。息。謂噓吸氣也。公孫洪傳。作蚑行喙息。義尤明白。蜎者飛。蠕者動。皆蟲豸之屬。
按五俞之解。楊注頗為詳晰。今更疏其義。所謂谷井之說。蓋原於易井九二。曰。井谷射鮒。甕敝漏。王弼注。谿谷出水。從上注下。水常射焉。井之為道。以下給上者也。是則井者。經脈之所出也。其既出也。未能為流利。故謂之滎。說文曰。滎。絕小水也。從水熒省聲。水雖絕小。瀦則外瀉。故謂之俞。俞。與輸同。說文曰。輸。委輸也。從車俞聲。即輸瀉之謂。其既輸瀉。則為波隴之勢。故謂之徑。經。與徑通。爾雅釋水曰。直波曰徑。注。徑。涎也。水勢若此。則遂歸於海故謂之合。是五俞取水之義也。楊注經字改徑。又為經營之義。未確。本義引項氏家說。以俞為窬字。亦欠妥。說文曰。蝡。動也。從蟲耎聲。蚑。行也。從蟲支聲。脈經。引四時經曰。蜎飛蠕動。蚑蠷喘息。皆蒙土恩。注。蛾蚋幾微之蟲。因陰陽氣。變化而生也。喘息。有血脈之類也。李善文選七發注曰。凡生類之行。皆謂之蚑。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火。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庚者乙之剛也。陰井乙。乙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楊〕五藏皆為陰。陰井為木。滎為火。俞為土。經為金。合為水。六府為陽。陽井為金。滎為水。俞為木。經為火。合為土。以陰井木。配陽井金。是陰陽夫婦之義。故云。乙為庚之柔。庚為乙之剛。余並如此也。〔虞〕所克者為妻。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故井滎亦名夫婦。剛柔相因而成也。〔徐〕靈本輸篇。藏井屬木。府井屬金。其餘滎俞所屬。俱無明文。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楊〕奈何。猶如何也。春夏主生養。故陽氣在外。秋冬主收藏。故陽氣在內。人亦法之。
六十六難曰。經言。肺之原。出於太淵。心之原。出於太陵。肝之原。出於太衝。脾之原。出於太白。腎之原。出於太谿。少陰之原。出於兌骨。膽之原。出於丘墟。胃之原。出於衝陽。三焦之原。出於陽池。膀胱之原。出於京骨。大腸之原。出於合谷。小腸之原。出於腕骨。十二經皆以俞為原者。何也。然。五藏俞者。三焦之所行。氣之所留止也。三焦所行之俞為原者。何也。然。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於五藏六府。原者。三焦之尊號也。故所止輒為原。五藏六府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楊〕此皆五藏俞也。所以五藏皆以俞為原。少陰。真心脈也。亦有原。在掌後兌骨端陷者中。一名神門。一名中都。前云心之原。出於太陵者。是心胞絡脈也。凡云心病者。皆在心胞絡脈矣。真心不病。故無俞。今有原者。外經之病。不治內藏也。〔滑〕肺之原太淵。至腎之原太谿。見靈樞第一篇。其第二篇曰。肺之俞太淵。心之俞太陵。肝之俞太衝。脾之俞太白。腎之俞太谿。膀胱之俞束骨。過於京骨為原。膽之俞臨泣。過於丘墟為原胃之俞陷谷。過於衝陽為原。三焦之俞中渚。過於陽池為原。小腸之俞後谿。過於腕骨為原。大腸之俞三間。過於合谷為原。蓋五藏陰經。止以俞為原。六府陽經。既有俞。仍別有原。靈樞七十一篇曰。少陰無輸。心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兌骨之端也。又第二篇曰。心出於中衝。溜於勞宮。注於太陵。行於間使。入於曲澤。手少陰也。又素問繆刺論曰。刺手心主少陰兌骨之端。各一痏。立已。又氣穴論曰。藏俞五十七穴。王注。五藏俞。惟有心包絡井俞之穴。而亦無心經井俞穴。又七十九難曰。假令心病。寫手心主俞。補手心主井。詳此各經文。則手少陰與心主同治也。
按甲乙經曰。太淵。在掌後陷者中央。太陵。在掌後兩筋間陷者中。太衝。在足大指本節後二寸。太白。在足內側核骨下陷者中。太谿。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者中。丘墟。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衝陽。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動脈上陽池。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京骨。在足外側大骨赤白肉際。合谷。在手大指次指間。腕骨。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者中。按此段三焦。與三十一難所謂同。弟堅曰。通行三氣之三。當是生字。八難。生氣之原。呂注。作三氣之原。可證。禮樂記曰。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鄭玄注。生氣。陰陽氣也。紀天錫為三焦之氣。誤矣。太素經。亦作行元氣。(出於醫家千字文注。)
六十七難曰。五藏募皆在陰。而俞在陽者。何謂也。然。陰病行陽。陽病行陰。故令募在陰俞在陽。
〔楊〕腹為陰。五藏之募皆在腹。故云募皆在陰。背為陽。五藏之俞皆在背。故云俞皆在陽。內藏有病。則出行於陽。陽俞在外也。外體有病。則入行於陰。陰募在腹也。故針法云。從陽引陰。從陰引陽。此之謂也。〔滑〕俞。史扁鵲傳。作輸。猶委輸之輸。言經氣由此。而輸於彼也。〔徐〕六府募亦在陰。俞亦在陽。不特五藏為然。又下節陰陽並舉為言。疑五藏下。當有六府二字。按募俞。經無明文。素問通評虛實論。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
按先子曰。募。檢字書曰。廣求也。無干人身之義。因考素靈諸篇。募者。幕之訛也。幕。舊從肉作膜。素問太陰陽明論曰。脾與胃。以膜相連。新校正云。太素。膜。作幕。又瘧論曰。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募。作膜。又痿論曰。肝主身之筋膜。靈樞邪客篇曰。地有林木。人有募筋。此募幕字形相近。故易訛也。素問舉痛論曰。寒氣客於腸胃之間。膜原之下。又曰。寒氣客於小腸膜原之間。靈樞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又曰。或著於腸胃之募原。蓋膜者。內在各藏各府之間。而外連於軀殼矣。藏府之位於人身也。背部則其氣從脊骨間而輸出。腹部則其幕連著於皮肉。故孔穴之直其次者。在背謂之俞。在腹謂之幕。肝幕期門。膽幕日月之類。是也。素問通評虛實論。及此段。俱訛從力作募。後人不察。遂相襲用。本義曰。募。猶募結之募。抑亦失考。
六十八難曰。五藏六府。各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藏六府。其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呂〕井者木。木者肝。肝主滿也。滎者火。火者心。心主身熱也。俞者土。土者脾。脾主體重也。經者金。金主肺。肺主寒熱也。合者水。水主腎。腎主泄也。〔虞〕腎氣不足。傷於衝脈。則氣逆而裡急。腎主開竅於二陰。腎氣不禁。故泄注。〔謝〕此舉五藏之病各一端為例。余病可以類推而互取也。不言六府者。舉藏足以該之。〔徐〕出始發源也。流。漸盛能流動也。注。流所向注也。行。通達條貫也。入。藏納歸宿也。五句。本靈九針十二原篇文。流。作溜。義同。
按自六十二難。至此。論俞穴。是為第五篇。
六十九難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何謂也。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滑〕靈樞第十篇。載十二經皆有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也。假令肝病虛。即補厥陰之合。曲泉是也。實則瀉厥陰之榮。行間是也。先補後瀉。即後篇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之意。然於此義不屬。非闕誤。即羨文也。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即四十九難。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云者。蓋正經之自病者也。楊氏云。不實不虛。是謂藏不相乘也。故云自取其經。
按自六十九難。至八十一難。論針法。是為第六篇。
七十難曰。經言。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楊〕經言。春氣在毫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此四時之氣也。其四時受病。亦各隨正氣之深淺。故用針者。治病各依四時氣之深淺。而取之也。〔徐〕陽氣。謂天地之氣。人氣。謂營衛之氣。上。謂皮肉之上。下。謂筋骨之中。
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虞〕經言。春夏養陽。言取一陰之氣。以養於陽。慮成孤陽。致者。到也。及也。言到於腎肝。引持一陰之氣。肝腎。陰也。秋冬養陰。言至陰用事。無陽氣以養其陰。故取一陽之氣。以養於陰。免成孤陰也。心肺。乃陽也。〔丁〕人之肌膚。皆有厚薄之處。但皮膚之上。為心肺之部。陽氣所行。肌肉之下。為腎肝之部。陰氣所行。其春夏陽氣上騰。所用針沉手內針。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陰氣。以和其陽氣。故春夏必致一陰也。秋冬陰氣下致。所用針浮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針入。引持陽氣。以和其陰氣也。故秋冬必致一陽也。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丁〕人之榮為陰。衛為陽。二者為之表裡。其臥針取之。恐傷於榮也。針榮先以左手。攝按所刺之穴。令陽散。而內針者。蓋恐傷於衛也。〔滑〕無。毋通。禁止辭。〔徐〕此即素刺齊論所云。刺骨無傷筋。刺筋無傷肉。刺肉無傷脈。刺脈無傷皮。刺皮無傷肉刺。刺肉無傷筋。刺筋無傷骨之義。按臥針之法。即靈官針篇。浮刺之法。攝按散氣。即素離合真邪論。捫而循之。切而散之之義。然經文各別有義。此取之以為刺陽刺陰之道。義亦為當。
七十二難曰。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里。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滑〕迎隨之法。補瀉之道也。迎者。迎而奪之。隨者。隨而濟之。然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榮衛流行。經脈往來。其義一也。知之而後可以視夫病之逆順。隨其所當。而為補瀉也。在。察也。內為陰。外為陽。表為陽。里為陰。察其病之在陰在陽。而調之也。〔徐〕靈終始篇云。陽受氣於四末。陰受氣於五藏。故寫者迎之。補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所引經文本此。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丁〕諸井在手足指稍。故言肌肉淺薄也。井為木。是火之母。滎為火。是木之子。故肝木實。瀉其滎。〔滑〕諸經之井。皆在手足指稍。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故設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故引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歟。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楊〕經云。冬刺井。春刺滎。此乃云春刺井。夏刺滎。理極精奇。是變通之義也。〔滑〕滎俞之系四時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按楊注所引經文。見於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也。然。五藏一病。輒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滑〕五藏一病。不止於五。其病尤眾多也。雖其眾多。而四時有數。故病繫於春夏秋冬。及井滎輸經合之屬也。用針者。必精察之。詳此篇文義。似有缺誤。今且依此解之。〔徐〕言病雖萬變。而四時實有定數。治之之法。總不出此。其道約易行也。
七十五難曰。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火欲實。水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丁〕平者。調四方虛實之法也。〔滑〕金不得平木。不字疑衍也。。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者。木金火水。欲更相平也。木火土金水之欲實。五行之貪勝而務權也。金木水火土之相平。以五行所勝。而制其貪也。經云。一藏不平。所勝平之。東方實。則知西方虛矣。若西方不虛。則東方安得而過於實邪。或瀉或補。要亦抑其甚。而濟其不足。損過就中之道也。〔徐〕水勝火。木之母。勝木之子也。子能令母實。瀉子則火勢益衰。而水得以恣其克伐。母能令子虛。補母則水勢益旺。而火不敢留。其有餘如此。則火不能剋金。而反仰食木之氣以自給。使金氣得伸。而木日就衰。金自能平木也。子母二字。諸傢俱以木為火之母。水為金之子為言。義遂難曉。觀本文以水勝火三字接下。明明即指上文木之子木之母也。末句引經言。若此義不明。則治虛之法且不能。安能治他病乎。按六十九難云。虛則補母。實則瀉子。今實則瀉子補母。虛則反補其子。義雖俱有可通。而法則前後互異。未知何故。
按此段諸說未確。徐說頗為明備。是言金之性本剋木。木欲實者。當調平之。而今金虛不能施其令。反為木所凌。故補木所母之水。則水勢汪洋。足以更助金。瀉木所子之火。火勢既衰。必仰救於木。木既救之。則其過實之勢又衰。不暇以凌金。金不受凌。則虛者必復。復則遂得平木之實者矣。水既剋火。則其勢益實。是所以木之母。勝木之子。而謂之子令母實。母令子虛也。
七十六難曰。何謂補瀉。當補之時。何所取氣。當瀉之時。何所置氣。然。當補之時。從衛取氣。當瀉之時。從榮置氣。其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陰氣不足。陽氣有餘。當先補其陰。而後瀉其陽。榮衛通行。此其要也。
〔滑〕靈樞五十二篇曰。浮氣之不循經者。為衛氣。其精氣之行於經者。為榮氣。蓋補則取浮氣之不循經者。以補虛處。瀉則從榮置其氣。而不用也。置。猶棄置之置。然人病虛實不一。補瀉之道。亦非一也。是以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則先補陽。而後瀉陰以和之。陰氣不足。而陽氣有餘。則先補陰。而後瀉陽以和之。如此則榮衛自然通行矣。〔徐〕何所置氣。言取何氣以為補。而其所瀉之氣。則置之何地也。從榮置氣。謂散其氣於營中也。靈終始篇云。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後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後瀉其陽。而和之。此其說之所本也。
七十七難曰。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謂也。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治已病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楊〕五藏得病。皆傳其所勝。肝病傳脾之類也。若當其王時。則不受傳。即不須行此方也。
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見於靈樞逆順篇。謂刺邪之未盛與已衰。而為其治。五藏傳邪之義。又見於金匱要略。
七十八難曰。針有補瀉。何謂也。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然。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厭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氣之來。如動脈之狀。順針而刺之。得氣因推而內之。是為補。動而伸之。是謂瀉。不得氣。乃與。男外女內。不得氣。是謂十死不治也。(本義。經釋。無然知之知字。)
〔滑〕彈而努之。鼓勇之也。努。讀若怒也。爪而下之。掐之稍重。皆欲致其氣之至也。氣至指下。如動脈之狀。乃乘其至而刺之。順。猶循也。乘也。停針待氣。氣至針動。是得氣也。此段越人心法。非呼吸出內者也。氣久而不至。乃與。男子則淺其針。而候之衛氣之分。女子則深其針。而候之榮氣之分。如此而又不得氣。是謂其病終不可治也。篇中前後二氣字不同。不可不辨。前言氣之來如動脈狀。未刺之前。左手所候之氣也。後言得氣不得氣。針下所候之氣也。此自兩節。〔徐〕素離合真邪論云。吸則內針。無令氣忤。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其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此呼吸出內之法。越人以為其道不盡於此也。信其左。謂其法全在善用其左手也。信其右。即呼吸出內針也。
按音釋。厭。益涉切。非。厭。壓古通。說文曰。壓。壞也。一曰。塞補。從土厭聲。厭按。即塞按所針之俞也。
七十九難曰。經言。迎而奪之。安得無虛。隨而濟之。安得無實。虛之與實。若得若失。實之與虛。若有若無。何謂也。然。迎而奪之者。瀉其子也。隨而濟之者。補其母也。假令心病。瀉手心主俞。是謂迎而奪之者也。補手心主井。是謂隨而濟之者也。所謂實之與虛者。牢濡之意也。氣來實牢者為得。濡虛者為失。故曰若得若失也。
〔虞〕心病卻瀉手心主俞。心者法不受病。受病者心包絡也。手心主者。則手厥陰心包絡也。包絡中俞者土也。心。火也。土是火子。乃瀉其俞。此乃寫子也。迎。謂取氣。奪。謂瀉氣也。心火井木。今補心主之井。謂補母也。木者火之母也。隨。謂自衛取氣。濟。謂補不足之經。〔滑〕問辭。出靈樞第一篇。得。求而獲也。失。縱也。遺也。其第二篇云。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調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言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謂補者。必然若有得也。瀉者。恍然若有失也。即第一篇之義。迎者迎於前。隨者隨其後。氣來實牢濡虛。以隨濟迎奪。而為得失也。蓋得失有無。義實相同。互舉之省文爾。〔徐〕此子母。即以本經井俞所屬。五行生剋言。非如七十五難。指五藏所屬子母也。氣。指針下之氣也。其氣來而充實堅牢為得。濡弱虛微為失。言得失。則有無在其中矣。
八十難曰。經言。有見如入。有見如出者。何謂也。然。所謂有見如入者。謂左手見氣來至。乃內針。針入見氣盡。乃出針。是謂有見如入。有見如出也。
〔丁〕欲刺人脈。先以左手。候其穴中之氣。其氣來而內針。候氣盡乃出其針者。非迎隨補瀉之穴也。〔滑〕所謂有見如入下。當欠有見如出四字。如。讀若而。孟子書。望道而未之見。而讀若如。蓋通用也。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楊〕上工治未病。知其虛實之原。故補瀉而得其宜。中工未審傳病之本。所治反增其害也。〔滑〕肝實肺虛。金當平木。如七十五難之說。若肺實肝虛。則當抑金而扶木也。中工。中常之工。猶云粗工也。
按自六十九難。至此。論針法。是為第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