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位】大乘菩萨修行,一般采用五十二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以至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大智度论》把十信摄入十住位的初发心住,成为四十二位,慈恩窥基大师、把等觉位摄入十地的法云地,这样就成为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觉菩萨。
【四大】即地、水、火、风,这可称之为四种元素——即构成一切物质的元素。此又名四大种,见四大种条。
【四大种】指构成色法(物质)的四种要素,即地大种、水大种、火大种、风大种。古代印度的哲学家,认为这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原素,故称为种。其实、这是依据日常实际经验而得的。亦有如中国古人,将物质现象归纳入金、木、水、火、土五种物性之中。《大乘五蕴论》曰:‘云何四大种,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水界?谓流湿性,云何火界,谓温燥性,云何风界?谓轻动性。’以上四者,地大之性坚实,水大之性流湿,火大之性炎热,风大之性轻动。故四大所指的并非地、水、火、风四种实物,而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称其为‘大’者,有下列四义:一、为所依故:四大种为一切所造色之所依处,故称为大。二、体宽广故:四大种遍及一切所造色,其体宽广,故称为大。三、形相大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四者,其相广大,故称为大。四、起大用故:四大种对世界成、住、坏空的作用最大,故称为大。
四大种的‘种’字,是‘因’的意思,这是一切色法的能造之因,故称为‘能造四大’。能造四大有生、依、立、持、养五种特性,由此五种特性而生起各种色法,所以是色法之因。此五种特性,又称为‘五因’:一、生因:生因又名起因,谓四大种,能带诸色同时生起,若离大种,色不得起。二、依因:依因又称转因,《瑜伽师地论》曰:‘由造色生已,不离大种处而转。’谓若舍开大种,诸所造色,无有转于别处之功能。三、立因:此又称随转因,大种若有变异,造色亦随之变异。《唯识了义灯》曰:‘安立因者,谓此造色与大种同安危,大种坏时,造色亦坏。’四、持因:持因又称住因,谓由诸大种所造色,相似相续而生,由大种持令不绝故。五、养因:养因亦称长因,谓由大种养其所造之色,令之增长。
作为能造的四大种,具备以上五种特性,故有‘因’义,而四大种所造色则无此特性。四大种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种增长而为其相。其他三大种虽显现,但仍潜伏其中,待缘而现。如山石坚性的地大增长,而仍具有水、火、风三大之性;河溪湿性的水大增长,地、火、风三大虽未显现,也仍潜在于其中,待缘而现。
【四大种所造色】指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所造成的种种物质,此有内、外之分,内四大指我人的色身,即生理性的身体;外四大指器世间,即物质世界。四大种能造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中,其中某一大种较为增长。如山石坚性者地大增长,河溪湿性者水大增长,而其他三大,虽未显现,但仍潜在于其中,待缘而显现。
【四大种与极微】四大种之说,并不是佛教所创立的理论,印度古代哲学家,以地、水、火、风为宇宙的质料因。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派,其理论有谓:‘其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上文中说的地、水、火、风,并不是指地、水、火、风四种物,事实上指的是坚、湿、暖、动四种物性。
极微旧译邻虚尘,新译极微。就是把物质分析到极微小,小到不可再分的单位,就称为极微(参阅极微条)。印度古代六派哲学之一的胜论派,认为极微实有,永久不灭,世界坏时,极微散布虚空中,作为建立新世界的质料。胜论师又主张,极微的集合体称为‘有分色’,有分色就是五识可缘的各种物质。说一切有部是多元的实在论者,认为极微实有,主张‘法体恒有,三世实有。’众多极微集合成为‘聚色’。聚色是就是五识可缘的物质。经量部学者也承认极微为实有,众多极微和合成为‘粗色’,粗色就是五识可缘的物质。到大乘佛教瑜伽行学派兴起,以无著、世亲为中心的一派的学者,以‘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的立场,破斥极微非实,不能成立。如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二十论》,陈那菩萨所造的《观所缘缘论》,都是针对小乘外道——如胜论派、小乘说一切有部、经量部、顺正理师等的谬论而加以破斥的。
印度古代的这种极微学说,后世学者譬喻为原子理论。原子,英文atom,其最初的原意是‘不可分割者’。过去科学家以原子为最终的质点,这和小乘外道认极微为实有的理论相似。但是由于科学的进步,发现原子不是最终质点,原子是由带有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原子核,及围绕原子核飞旋的电子所组成的。原子核的半径为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质量却占原子的百分之九十九。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所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其质量与质子相等;而电子带负电,其质量只有质子的一八三六分之一,以光速环绕原子核旋转。每一原子的质子和电子数目相同,以维持平衡。这样,就说明原子可以分析,不是最终质点。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突飞猛晋,发现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轻子、光子、夸克(quark)。原子以下的次原子层,根本不是物质,只是‘能’。
在爱因斯坦以前,科学家说世界上的一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一是能。物质之间可以互相变换,譬如水可以变冰,冰也可变水;能之间也可以互相变化,如电可以变光、变热,光、热也可以变成电。可是物质和能是两种基本元素,则不能互相变换。一直到爱因斯坦用数学计算,发现物质和能也可以互相变换,这就是著名的e=mc2方程式。最初很少有人相信这个说法,直到原子弹(物质)爆炸后,变成大量的热和光,再也没有人怀疑物质和能互变的理论了。如此一来,宇宙间的一切,都是‘能’,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变现出来的现象。
那么,这种‘能’存在于何处呢?佛经上说即存在于虚空之中。小乘、外道以极微为实有,为色法的基本质料;大乘唯识宗亟力破遣极微,以极微为假法,根本不能成立。如果极微不是色法的基本质料,色法的基本质料究竟是什么呢?此在《楞严经》卷三中,佛陀对阿难说:‘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在这一段经文中,佛陀告诉我们,把物质分析成极微,再分下去就成为‘邻虚尘’——邻近虚空的微尘。邻虚尘若再分析,‘即实空性’——就成为虚空。最后告诉我们说:‘当知虚空出生色相’。虚空可生出色相,当知此虚空不是一无所有的‘顽空’,而是能够生起妙有的‘真空’——即所谓‘非有之有,称为妙有;非空之空,称为真空。’
大乘佛教空、有二宗,都不承认极微有其实体。空宗以‘缘起性空’立论,法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皆属空性,何来实体?有宗以‘万法唯识、识外无境’立论,一切现象都是阿赖耶识种子变现,因缘假合,极微根本不能成立。故《成唯识论》卷二曰:‘……为执粗色,有实体者。佛说极微,令彼除析;非谓诸色,实有极微。诸瑜伽师以假想慧,于粗色相,渐次除析,至不可析,假说极微。虽此极微,犹有方分,而不可析;若更析之,便似空现,不明为色,故说极微为色边际。’
《般若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继而又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正以说明,物质现象和虚空(正确应称为‘空性’),虚空和物质现象,是‘不一不异’,现象是万法之相,虚空是万法之性。四大、极微全是假法,没有实体可得,全是能量的转变。
【四土】又称四种佛土、四种净土、四种国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法性土,又称自性身依法性土。法性土,即理土;自性身,即法身,以真如自性为身。谓此身土,体无差别,俱非色相所摄,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二、自受用土,又称自受用身依自受用土。即实报土,谓佛以相应净识所修成就,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三、他受用土,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四、变化土,又称变化身依变化土。佛以大慈悲力,随诸有缘众生所宜,化为佛土,或大或小,或净或秽,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见《成唯识论》卷十。此外,天台宗智顗所立的四种佛土,为:一、凡圣同居土,又称染净同居土,指人、天两道之凡夫,与声闻、缘觉之圣者同居之国土。其中,又可分二种:一者凡居,其内亦有恶众生所居之‘四恶趣’与善众生所居之‘人天趣’之别。二者圣居,亦有实圣与权圣之分别。实圣即声闻四果、辟支佛、通教之六地、别教之十住等人所居之处。权圣则有方便有余土中之三乘人、实报无障碍土及常寂光土之法身菩萨、妙觉如来等,应有缘众生之须而权化生于此土。此外,此凡圣同居土又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西方极乐则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又称方便土、有余土。指阿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所居之土。此等之人,系修方便道,断除见、思惑者,故称方便;但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称有余。三、实报无障碍土,又称实报土、果报土。为断除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系酬报真实之道的无碍自在土,故称实报无障碍土;纯属菩萨之居,无有凡夫二乘,乃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居之果报土。四、常寂光土,又称理性土。为全然断除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法身)、寂灭(解脱)、光明(般若)之佛土。
【四分三量】量是认识作用,量果是认识作用的结果。识体四分,亦有量证的作用。例如以尺量布为喻。以尺量布,尺是能量,布是所量,量后所知的尺寸,就是量果。以斗量米,斗是能量,米是所量,量出的斗数是量果。而四分之间,亦有互相量证的作用。四分的量证有下列四种情形:一、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二、见分为所量,自定证分为能量,证自证分为量果。三、自证分为所量,证自证分为能量,自证分为量果。四、证自证分为所量,自证分为能量,证自证分为量果。由上四种情形,可得如下结论:一、相分只可做‘所量’,不能做‘能量’及量果’。二、见分可做‘能量’,不能做‘量果’。且其能量有时谬误,成为‘非量’。三、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做‘能量’及‘量果’,因其都是内心的‘现量’。四、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以互为‘能量’,亦可以互为量果。
【四分三境】具足称‘四分三类境’,四分,即识体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三类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前者是就主观的识的一方面,而说它的体用;而后者是就客观之境的一方面、来区别它的性质。因为在‘识变’时,因能变,是由种子生现行(变现出八识识体)的变;果能变,是八识识体(含各各相应的心所)变现出相、见二分的变。有了相分、见分,则识体本身即成为自证分,而其另一种再度证知的功能就成证自证分,这即所谓识体四分。另一方面,所谓一切外境,其实就是是八识所变的相分,这相分分为三类,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名之为三类境。
【四分家】识体四分之说为被视为唯识正义。此外尚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十大论师的安慧仅立自证分,称为一分家;难陀立见、相二分,称为二分家;陈那立见、相、自证三分,称为三分家;护法立见、相、自证、证自证四分,称为四分家。另就四分熏习种子而论,七转识于熏习第八识的种子时,见分熏能缘种子,称为见分熏;相分熏所缘种子,称为相分熏,二者总称为能熏。自体分熏其种子,称为自体熏、体能熏;证自证分则无能熏之势用。见《成唯识论》卷二。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出生的四种方式。《俱舍论》卷八载,四生为:一、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称为胎生。如人、象、牛、马,猪、羊、狗、猫等。二、卵生,由卵壳出生者,称为卵生。如鸡、鸭、孔雀、蛇、鱼、蚁等。三、湿生,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道、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等。四、化生,无所托而忽有,称为化生。如诸天、地狱、中有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
【四加行位】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成唯识论》卷九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特称加行。四善根位,是唯识宗修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加行的阶位。此四加行,暖是下品的寻思观,顶是上品的寻思观,忍是下品的如实智观,顶是上品的如实智观。这四种观,是由明得、明增、印顺、无间等四种定而发出的。即:一、暖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立为暖位。’明得定中的明,指的是无漏慧。在此位中,始观名、义、自性、分别四法,都是有情心识所变,假名施设,非有自性,离识即不可得,以此伏断所取之境。二、顶位:《成唯识论》曰:‘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立为顶位。’明增,是智慧增长,增长后进一步观察所取境空,修寻思观至此达于绝顶,故称顶位。三、忍位:《成唯识论》曰:‘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亦顺乐忍。’印顺定的印,是印可决定。印顺,是印前顺后,就是印持前面四种寻思智观,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种所取之境,皆空无自体,即能取之心识亦不可得,‘所取既无,能取亦空。’印前所取无,印后能取无,称印顺定。四、世第一位:《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
【四如实智】为‘四寻思观’的对称。指唯识宗于其加行位中,由名、事、自性、差别等四寻思观所引发的四种正智。即是于加行位中,继四寻思观后的观行。即以前之四寻思所推求的假有实无为因,再加以印可决定的观法。由此可知,‘所取’的名、义、自性、差别等,固然是离识非有,即是‘能取’之识也是了不可得,如此空掉能取所取,成为印可位,即名四如实智观。此四观是:一、名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二、义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三、自性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四、差别寻思观所引生的如实智。修四寻思观和四如实智观,要历经暖、顶、忍、世第一四位,前二位修四寻思观,观所取空;后二位修四如实智观,观能取、所取俱空。
【四有】有情的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即:一、死有,有情依于前世所造的惑业之力,招感现世果之际,他于前世临终之一刹那,称为死有。二、中有,指死有与生有中间所受之身,又作中阴身,据《俱舍论》卷九载,其体由极微细的物质构成,身形与其所趣本有之形状相似,欲界中有之形量,如五、六岁小儿,然诸根明利;色界中有之形量,则圆满如本有。且欲界中有以香为食,故又称乾闼婆(香阴)。三、生有,系生缘成熟,脱离中有而托生于母胎之初刹那。四、本有,系生有以后渐渐长大,由出离母胎而婴孩、童子、少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之全部生命过程。有情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转本有;本有期间又有胎内与胎外之别,在胎外时,若又起惑造业,复从本有经死有、中有、生有而复返至本有,如此次第展转生死,轮回无穷。
【四地断障证真】谓菩萨具修三十七品道法,发起慧焰,即断微细烦恼现行(无明微细之惑现起)障,证无摄受真如,证此真如,则无所系属。参阅‘十地’条。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的四种证果。此四果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参阅‘四向四果’条。
【四取】取者执取之意。狭义而言,系指执著之烦恼;广义而言,为烦恼之异名。即将三界中之百八烦恼,分为四种类别。烦恼能炽燃有情之业火,且其行相猛利,如毒刺能伤法身慧命,故称取。《俱舍论》卷二十载,烦恼能取诸有之果,故称为取。四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参阅分释条。
【四相】指显示诸法生灭变迁的生、住、异、灭等四相,此又作四有为、四有为相。《成唯识论》卷二等记载,唯识宗主张‘四相假立,过未无体’。就刹那而言,有为法依因缘之力,由本无而今有,乃属暂有还无者,为表示异于无为而假立四相。以本无今有,故称有位为‘生’,暂停于生位即称‘住’,住位前后之变异即称‘异,以暂有还无,故称灭时为‘灭’。其中,生、住、异三者为‘有’,同属现在;灭为‘无’,则属过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称为生;后无称为灭;已生而相似相续,称为住;住之相续转变,称为异。又无论刹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为现在,灭相为过去。
【四食】食为长养有情生命之物,《成唯识论》卷四记载,食有四种:一、段食,欲界以香、味、触三尘为体,分段而饮啖,故称段食。二、触食,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三、思食,又作意念食。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大乘义章》卷八曰:‘过去业思,是其命根,令命不断,说为思食。若如是者,一切众生所有寿命,皆由往思,不应言无。或当应以彼现在思想而活命者,说为思食。’四、识食,有漏识由段、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以第八阿赖耶识为体,支持有情身命不坏者,如无色界及地狱之众生以识为食。
【四苦】一生苦,果报始起为生,生时有苦,故名生苦。二老苦,身体衰变为老,老时有苦,故名老苦。三病苦,四大增损为病,病时有苦,故名病苦。四死苦,五蕴坏离为死,死时有苦,故名死苦。见《大乘义章》三。
【四真实】真实,乃表里如一而了无虚妄的意思。《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列举四种真实,即:一、世间真实,又作世间极成真实、世间所成真实。即一般世间所共同认定者,如自古以来见火则称火,而不言水,此乃由名言决定而自他共同认定之真实。二、道理真实,又作道理极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即世间一切智者,以现量、比量、圣教量等随宜方便造书论议,而建立之证成道理。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即一切声闻、缘觉以无漏之方便智、正智、后得世间智所行之境界,能破除烦恼障,得智清净,及证得无碍智。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即解脱所知障而显发中道之理,此为真实智所行之境界。
另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之解释,世间真实即指世间共许之事,道理真实即指现、比、圣教之三量与观待、作用、证成、法尔之四道理,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即指四圣谛之理,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即指真如。
有关四真实与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相摄,依《成唯识论》卷八所说,世间、道理真实,摄于相、名、分别之三事;烦恼障净智所行、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摄于正智、真如二事,故前二真实摄于依他起性,后二真实摄于圆成实性。
【四智心品】即是佛果四智,谓修唯行,至佛果转舍有漏识蕴所依而得的四种无漏智。《成唯识论》卷十载,唯识宗立大菩提之智品为四种无漏智相应心品,即: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乃转第八阿赖耶识所得之智。此智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妄不愚一切镜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如大圆镜之光明,遍映万象事理,纤毫不遗。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系转第七末那识所得之智。此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与大慈悲等恒共相应,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系转第六意识所得之智。此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依有情众生不同根机,自在说法,教化众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系转眼、耳等前五识所得之智。此智欲利乐诸有情,故能于十方以身、口、意三业为众生行善,成本愿力所应作事。具此四智即可达于佛果。
【四寻思观】此是唯识修行五位中、加行位所修的观法。四寻思观,是名、义、自性、差别四种。名是能诠的名言,义是所诠的义理,自性是名和义的体性,差别是体性上种类的差别。此四观是一、名寻思观:名者一切事物的名称,在事物名称上去推求观察,则知所谓名者不过是假名施设,即‘谓于相上有所增语’,然名者实之宾,僧肇法师曰:‘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我人执名求实,徒生种种烦恼。由此推求名是假立,虚妄不实,此谓名寻思观。二、义寻思观:义者,依名而诠诸法之体相,如山河大地,人牛马羊,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色心诸法,皆是因缘和合、一时假有,亦即是唯识所变,虚幻不实,由此推求寻思,谓之义寻思观。三、自性寻思观:自性者,诸法各自之体性。有为色心诸法,皆是仗因托缘,唯识所现,离识非有。由是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皆空,谓自性寻思观。四、差别寻思观:差别者,名与义上的差别相。名之差别,如一言多言;相之差别,如长短方圆,善恶美丑,一一法上各有差别,而此差别,皆假有实无。由此寻思,悟知诸法名、义、自性云者,只是假有实空,曰差别寻思观。
【四无色定】又作四空定、四空处定。指超离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即由思惟四无色界所得之定。若欲生于此四无色界,则必须修习四无色定;换言之,四无色定,乃对治色法之系缚,灭除一切对外境之感受与思想的修行,及藉此修行所达到的清净无染、虚空静寂的精神境界。此四无色定各有两类情形,即:一、生于四无色界的‘生无色’,于此之时,定心现前,故得定之名。二、非由生得,而系修证所得;盖假令其身虽犹在欲界等下地,然若因修证而现起无色界之定心,则亦得无色之果,称为‘定无色’。此四无色定即: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参阅分释条。
【四无色界】为脱离色法系缚的四种境界。又称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无色界名称配于四无色定,依次称为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为有顶天。此四无色天,悉以无色为其特点,既无自然国土与居处宫室,亦无色碍肉身,仅以众同分、命根等假和合为体。此外,将三界分为九地时,四无色界则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当于九地中的后四地。
【四无畏】又名四无所畏,无畏是教化他人的心没有惧怕。有佛四无畏与菩萨四无畏二种。参阅‘佛四无畏’条。
【四无记】无记,为善性、恶性、无记性等三性之一,此又称善、不善、非善非不善就是无记。唯识宗对色、心等五位法中之无记分为四种,如《成唯识论》卷三所载,一、能变无记,指无记之心、心所法。二、所变无记,又作所缘无记。指无记之色法及种子。三、分位无记,指名、句、文等无记性之不相应法。四、胜义无记,指虚空及非择灭,即拣别真如、择灭等之含摄胜义善。
【四无量心】这是四种广大的利他心愿,即是慈、悲、喜、舍:一、慈心无量,慈者爱念,即能予乐之心,菩萨爱念一切众生,常求乐事,随彼所求而饶益之,名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悲名愍伤,即能拔苦之心,菩萨愍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名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菩萨庆他众生离苦得乐,其心悦豫,欣庆无量,名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菩萨于所缘众生无爱憎心,名之为舍。抛开一切怨亲差别之相,无量平等利益众生,名舍无量心。
【四善根位】唯识宗将实践修行的阶位分为五位,其第二位为加行位,即四善根位;亦即是于资粮位之后,入十回向至满位,为住于真唯识性而修之位。于此位,对名、义、自性、差别等四者,修四寻思观与四如实智观。即是,于暖位修明得定,寻求思察认识之对象,即名、义、自性、差别等四种为空无,故称暖位之行者为明得萨埵。于顶位修明增定,又以更进一层之观智同样作观,以上即为寻思观。其次,于忍位修印顺定,于世第一法位修无间定,确认决定所认识之对象及能观之识皆为空无,即为如实智观。以上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种善根,以能生见道无漏之善,而成为其根本,故称善根;系以修慧为体,以四静虑及未至、中间之六地为所依。参阅‘四善位’别释。
【四义平等】指心王与心所相应关系,有四种平等之义。此为唯识宗的主张。即一、时平等,谓心王心所同一刹那生起作用。二、所依平等,谓心王心所二者之所依相等。三、所缘平等,谓心王心所所缘之相分非同一,但却相似。四、事平等,谓心王心所之自体分非同一而却类似。《成唯识论》卷三称︰‘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
【四业】此指依受报时期,及其业之定与不定而分的:一、顺现法受业,又作顺现业,乃现生造业,现世受果报。二、顺次生受业,又作顺生业,即此生造业,于未来之次生受果报。三、顺后次受业,又作顺后业,此生作业,延长至第三生以后受报。四、顺不定受业,现生造业,然受报之时期不定者。前三业统称决定业或定受业,第四业则称不定业或不定受业。见《俱舍论卷》十五。参阅‘黑白四业’。
【四爱生】一衣服爱,二饮食爱,三卧具爱,四有无有爱。于有生爱于无有亦生爱也。见《俱舍论》卷二十二。
【四道】指断除烦恼、证得真理的四种过程,依此可证得涅槃之果,为一切佛教修习方法之概括。此四道为:一、加行道,又称方便道。即于无间道之前,为求断除烦恼,而行准备之修行。二、无间道,又称无碍道。即直接断除烦恼之修行,由此可无间隔地进入解脱道。三、解脱道,即已自烦恼中解脱,证得真理,获得解脱之修行。四、胜进道,又称胜道、三余道。即于解脱道之后,更进一步行其余之殊胜行,而全然完成解脱;或满足断惑,而作观察之修行。见《俱舍论》卷二十五。
【四烦恼】又作四惑、四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唯识宗的理论上,此为与第七末那识相应而起的四种根本烦恼。我痴,即无明,谓愚于我之相而迷于无我之理。我见,即我执,谓对于非我之法妄计为我。我慢,即倨傲,谓恃所执之我,令心高举。我爱,即我贪,谓对于所执之我深生耽著。见《成唯识论》卷四。
【四种不善】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以决定。其中之四种不善,即:一、胜义不善,谓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则知一切之有漏生死法,总为不善。盖此中虽有善、有不善,但皆以苦为自性,犹如痼疾,极不安稳。二、自性不善,指无惭、无愧,及贪、嗔、痴三不善根。盖有漏法中,此五法之自体不善,犹如毒药。三、相应不善,指与无惭、无愧、贪嗔痴相应,而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盖由相应方成不善之性,若不应,则不然,犹如掺杂毒药之水。四、等起不善,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身、语二业与不相应行法。盖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与所起同等,故称等起不善,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见《俱舍论》卷十三。参阅‘四种善’条。
【四种世俗谛】唯识宗把胜义、世俗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于世俗谛,即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世俗四谛:一、世间世俗谛:又名有名无实谛,如瓶、钵、军、林之假名,是隐覆真理的世俗之法,故名世间;又为凡夫认之为实有,故曰世俗。二、道理世俗谛:又名随事差别谛,是指蕴、处、界等种种法门,一一法门,各顺于道理,故曰道理;事相差别易见,故曰世俗。三、证得世俗谛;又名方便安立谛,这是以佛之方便,安立知断证修的四谛法门,这是修行者的证悟之法,故曰证得;而因之相状分明可知,故曰世俗。四、胜义世俗谛:又名假名非安立谛,这是二空真如:空我而得之我空真如,空法而得之法空真如。这是离诸相(非安立)而为圣者所觉,故曰胜义;唯尚以假相安立,体非离言(未离假名),故名世俗。
【四种涅槃】指唯识宗所立的四种涅槃。《成唯识论》卷十载: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指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二、有余依涅槃,指断尽烦恼障所显现之真如之理。烦恼障虽灭,然尚余欲界五阴之身而为所依,故称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指出离生死苦所显现之真理。即烦恼断尽,所余五阴之身亦灭,失去一切有为法之所依,自然归于灭尽,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谓断所知障所显现之真理。即断智之障,则得生死、涅槃无差别之深智,于二者无有欣厌,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唯常与大智大悲相辅,穷未来际,利乐有情,然虽起悲智二用而体性恒寂。以上四种涅槃,其真如理体虽然有别,但其真正所显得者,则为后三种涅槃,因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性本寂,不由实相真如所显,而后三种涅槃则为灭尽烦恼、依身、所知障后,方显得者。
【四种胜义谛】唯识宗把胜义、世俗二谛各分为四种。于胜义谛,即世间胜义、道理胜义、证得胜义、胜义胜义四种;于世俗谛,即世间世俗、道理世俗、证得世俗、胜义世俗。此即所谓四重二谛。《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载胜义四谛:一、世间胜义谛: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世俗谛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而为圣者所知,异于世间世俗谛,故名胜义。二、道理胜义谛:又名自果差别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三谛、证得世俗谛的四谛法门。这知证断修因果的之差别,谓之道理;这是无漏智的境界,异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三、证得胜义谛:又名依门显实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四谛二空真如,此依圣智诠空门观而显理,故曰证得;而凡愚不测,胜于前第三俗,故名胜义。四、胜义胜义谛:又名废诠归旨谛,此即是一真法界,妙体离言,超绝法相,故胜义。此为圣者之内智,胜于前第四俗,故曰胜义。
【四种无明】唯识宗立四种无明。即:一、随眠无明,谓无明烦恼长时随逐有情,而眠伏于第八阿赖耶识中。二、缠无明,谓无明缠缚有情心性,而使其不能出离生死界。三、相应无明,谓相应于根本烦恼贪、嗔、痴等而俱起之无明。因与不共无明相对,又称共无明。四、不共无明,又作独头无明。此种无明乃独行而起,不同于识与境相应而起之相应无明。见《成唯识论卷五》。
【四种善】诸法之善与不善,可由胜义、自性、相应、等起四种因素决定。四种善,即:一、胜义善,又作真实善。谓真解脱,即涅槃。涅槃为最极安稳,众苦永灭。二、自性善,谓不藉余缘,其体性自善;指惭、愧,与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此五法不待相应及等起而自为善。三、相应善,又作相杂善。指其他信、勤等善法,因其须与上述五法相应始为善,故称相应善。四、等起善,又作发起善。谓身、语二业,因其由前述之自性善与相应善等起而为善,故称等起善。见《俱舍论》卷十三。
【四种意识】唯识宗将有情的心识分为八种,复将其中的第六‘意识’分为四种。即:一、明了意识,此识与眼等前五识同时俱起,缘虑分别而取境,故此识为前五识的分别依。二、定中意识,此识与一切定心相应,独缘定境,而不与眼、耳等五识同缘,故无一切尘境作对境。三、独散意识,为不与五识俱起的散乱意识,即不缘五尘之境,散乱纷杂而遍计诸法,或缘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然其状态,既非处禅定之中,亦非属梦境。四、梦中意识,为不对诸尘而于梦中见种种境界的意识,此系由心王性境变现而产生诸相的精神作用。四种意识中,第一的明了意识与五识俱起,故又称五俱意识,后三识则不与五识俱起,故皆称为独头意识。
【四种资粮】资粮,为趋向菩提之资本,或谓长养资益菩提之因的诸善法。修唯识行,有四种善根功德以为资助。《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举出修行之四种资粮,即:一、福德资粮:前世布施积集功德,现世则财宝丰盛,修得善法。二、智慧资粮:前世修得智慧,现世资性明敏,善解法义。三、先世资粮:前世积集善根,现世根身完全,财产丰裕。四、现法资粮:现世修习善法,善根成熟,护持戒律。
【四谛义理】苦、集、灭、道四圣谛,即是因果道理。此因果有染净二门,苦、集是杂染因果,灭、道是清净因果。苦、集是有漏法,灭、道是无漏法。所谓苦,即三界六道有漏果报的三苦八苦;所谓集,就是感此苦报的原因,就是因诸烦恼所造的善恶之业。集是感此苦报的原因,就是召集诸烦恼诸有漏的善恶之业。所谓灭,即是择灭无为,由智慧简择之力灭诸杂染烦恼之法究竟证会,以为果也。所谓道,就是能证此灭果之因。换一方式来说,分段果报名为苦谛,烦恼妄业名为集谛,苦、集所灭名为灭谛,生空智品名为道谛,此为二乘所观所谓安立四圣谛。
【四种道理】万事万物之存在或变化,皆有其依准的法则,大略别之,可分为观待、作用、证成、法尔等四种。《解深密经》卷五,载此四种道理为:一、观待道理,又称相待道理。言诸行之所生要待众缘,譬如发芽,须待种子、时节、水田等缘。二、作用道理,又称因果道理。譬如眼等诸根为眼识等之所依而有作用,色等诸境为眼识等之所缘而有作用。三、证成道理,又称成就道理。谓由现量、比量及圣教量而证明成立之道理。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四、法尔道理,又称法然道理。指不论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本来即存在于法界的自尔道理。譬如火之能烧、水之能润。
【四种缘起】华严宗判释释尊一代教法,立‘五教十宗’。所谓五教,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大乘顿教,大乘圆教。其中除大乘顿教外,分别各说一缘起,即于小乘教说业感缘起,于大乘始教说赖耶缘起,于大乘终教说如来藏缘起,于大乘圆教说法界缘起。而唯以顿教是无相离言之宗,不涉及教相之教,而不立缘起。此四种缘起为:一、业感缘起:众生之有生死转回,由惑、业、苦而起。以惑、业、苦三者展转因果相续,而有众生的生死轮回。此三者之中,以烦恼(惑)为缘,而造作身、语、意三方面恶业。以此恶业为因,召感未来生死的果报。这三者互为因果,展转循环,即构成业感缘起。这是依十二缘生观而建立的。二、赖耶缘起:这是唯识宗所说的缘起。本宗以阿赖耶识为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一切千差万别的现象,皆由此识所摄持的种子所生起,此即‘种子起现行’,于此生起现行的同时,现行法具有强盛的势用,刹那间熏习此起现行的种子,成为新种子,这就是‘现行熏种子’。被熏的新种子仍储藏于阿赖耶识中,遇缘再起现行。种子起现行时,种子是因,现行是果;现行熏种时,现行是因,受熏的新种子是果。这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三法展转,因果同时。’这种展转生起万法的作用,就是赖耶缘起。三、如来藏缘起:此又称真如缘起,这是真常唯心系所说的缘起,此说以‘真如之体’为因,以‘因缘之用’为缘,而现生灭之相,生起万法。本来真如为一味平等、不生不灭之实体,但以‘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为染净之缘所驱而生起万法。这在前者称真如门,后者称生灭门。由如来藏之净缘而出四圣,由如来藏之染缘而现六道。而此生灭之果,即是阿赖耶识。四、法界缘起:这是华严宗所说的缘起,又称法界无尽缘起。此说是以现象界的一切法,都属法界,法界之一切事法,无论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等,尽为一大缘起,而无任何单独存在者,故以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成一法。就诸法之势力而言,具有一多相入之义;就诸法之体性而言,具有一多相即之义。华严宗以此相入相即之义,阐释法界万有相融无碍之至理。
【四禅】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的四种根本禅定。亦即指色界中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故又称色界定。禅为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即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之意,故四禅又称四静虑。此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其用为‘能审虑’,特点为已离欲界之感受,而与色界之观想、感受相应。自初禅至第四禅,心理活动逐次发展,形成不同的精神世界。四禅能摄寻、伺,喜、乐等诸静虑支,为止(定)与观(慧)并行者;以其最能审虑,故其义最胜。四禅的差别,乃由所摄静虑的不同而分为四种。《俱舍论》卷二十八所举,将四禅总分为三类、十八支(十八禅支)。所谓三类,即指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十八支则指初禅所摄之五支、二禅所摄之四支、三禅所摄之五支、四禅所摄之四支。对治支者,指能用以对治(断除),及由对治所达到之心理活动或状态;利益支者,则为进入相应境界之主观感受。如初禅虽已离欲界之恶不善法,而感受到脱离欲界之喜、乐,但仍有寻、伺的粗细分别之心理活动,尚须加以对治;至二禅时,寻、伺已断灭,形成信根,称为内等净,由此所得之喜、乐,乃对此禅定自身之感受,故称定生喜乐;三禅舍去二禅之喜、乐,住于非苦非乐之‘行舍’境地,以正念、正知继续修习而产生离喜妙乐;四禅舍三禅之妙乐,称为舍清净,唯念修养功德,称为念清净,由此得非苦非乐之感受。上述一切之活动及感受,均于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进行,故称之为‘自性支’。
【四禅天】又称四静虑天、四静虑处。指修习四禅定所得报果的色界天,或指居于此界的众生。即色界之初禅天、第二禅天、第三禅天、第四禅天。据《俱舍论》卷八、卷二十八载:一、初禅天,此处已不食人间烟火,故无鼻、舌二识,但有眼、耳、身、意四识生起之喜、乐二受和寻伺思惟能力。二、第二禅天,更无眼、耳、身三识,亦无寻、伺思惟,唯有意识及喜受、舍受(非苦非乐之感受)相应。三、第三禅天,唯有意识活动,与乐受、舍受相应。四、第四禅天,唯有与舍受相应之意识活动。
【四禅八定】又作四静虑、色界定。即色界天的四禅。色界天的四禅与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合称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因为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界的四禅定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定,而称之为八定。又若区别色界及无色界的禅定,则色界之禅定为‘定、慧均等’,无色界之禅定,其相微细而‘定多慧少’。见《瑜伽师地论》卷十一。
【四缘】此为小乘佛教阿毗昙师的因缘论。即一切有为法生起所凭借的四种缘。四缘常与‘六因’同时论述,‘四缘’系从‘果’的产生而考察各种‘因’的起源,‘六因’则侧重说明业报得以产生的条件。阿毗昙师以为:一、因缘,即产生自果的直接内在原因,例如由种子而生芽,种子即是芽之因缘。二、等无间缘,又称次第缘,即心、心所之相续中,由前一刹那让路而开引后一刹那生起的原因。亦即心、心所于‘过去’之前一刹那灭谢,复给予‘现在’的后一刹那生起之力用。三、所缘缘,略称缘缘,指心、心所所攀缘外境,一切外在事物对内心所产生之间接、直接之缘。例如眼识必以一切色为所缘缘,耳识必以一切声为所缘缘,乃至意识必以过、现、未等一切法为所缘缘。四、增上缘,指上述三缘以外一切有助于或无碍于现象发生之原因条件。
大乘之说,则以一、因缘,指一切有为法中能亲生自果者,如麦种生麦,稻种生稻。此因缘之体性有二:一为种子,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善、染、无记等一切法;此种子于异时能引生自类之种子(称为种生种),于同时能生起自类之现行(称为种生现)。二为现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转识之现行能熏成本识(即第八识)中之自类种子(称为现熏种)。二、等无间缘,谓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无有间隔,此说与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三、所缘缘,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所产生结果之时,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此又有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之分。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此乃小乘未谈及之深义。四、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如小乘所说之六因,悉得摄入此中。
【四断】断为断舍之义。《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载,四断为:一、自性断,谓断除根本烦恼与随烦恼及诸不善业等,其性染污而应断者。二、相应断,指断除与诸烦恼俱起的有漏八识等。有漏八识及五遍行心所等,其性虽非染污,然由与惑俱起之故,而有染污之性。故断其相应之惑时,心等亦得解脱而离染污之系缚,故称为相应断。三、缘缚断,即断除一切有漏善、无覆无记之法,及与烦恼间杂而成有漏性者。四、不生断,即断除生于三恶趣、无想天等之因。以上四断之中,自性断、相应断通于见道位与修道位,缘缚断仅为修道位所断;不生断仅为见道位所断。
【四双八辈】即声闻乘的四向四果。声闻依其修行之浅深,而分四阶之果位及其向道。即预流向、预流果、一来向、一来果、不还向、不还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等四对八种。向与果合则为四双,分则为八辈。见《大智度论》卷二十二。
【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
【四变句】唯识宗认为,世间一切法,皆由阿赖耶识之所变现,可概分为共中共、共中不共、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四种,称为四变。成唯识论卷二载,阿赖耶识以自种子为因缘,变现根、尘、器世间等相,依共业、不共业之所感,可大别为共相、不共相二种。共相,谓由多人共业所感,如山河大地等,虽是人人所变不一,然同在一处而不相障碍;如众多之灯明,共在一室而不相障碍,一一各别而处所无异。不共相,谓由自己所变现而仅为一己所用者,如吾人眼、耳、鼻、舌等五根。共与不共二相又可各分为二:一、共中共,如山河、大地等,一切有情皆可共同受用。二、共中不共,如自己之田宅、器物等,不与人共用者;又若非同一趣之有情,则受用亦不同,如同样之水,人见是水,而饿鬼见之则为猛火、脓血等物。三、不共中不共,如五根之胜义根(神经,如眼神经),仅由自识变现而自身受用,不与他人共用;又于诸根诸识之间不相混杂,如眼识仅依眼根,乃至身识仅依身根,历历分明,毫不混同,故为不共。四、不共中共,如五根之扶尘根(器官,如眼球),自己扶尘根能见之境,他人亦得缘他根而见之,以受用相同而称为共。
【生】生有多种解释,略举三例如下:一、为十二缘起的第十一支,又称生支。二、为生、住、异、灭四相之一,即生相。三、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指色心诸法,本无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与形成。《百法直解》曰:‘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显现假立。’而《百法纂释》中谓:‘言生者,先无今有。’也就是事物的产生、出现。
【生支】十二因缘的第十一支。以现世的业力,报尽命终之后,复引轮回主体、即业识的受生。若以现代观念诠释生支,生是人生的开始,但何以会有生呢?诚如经上所说:‘非无缘生,从因缘生’。生的因缘虽然不一,但主要的条件是‘有’。此处所说的有,是含有宗教概念的特定含义,即所谓业——前生思想行为的总和,即所谓‘业有’。因此,有(业)为生之缘。于此可知,有了业因,必然受果,此果即是业识受生。
【生死】谓依业因而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之意。与‘涅槃’相对称。又生死无尽,以海为喻,故称为生死海。生死乃苦恼之世界,故亦称生死苦海;渡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之彼岸,此事极为困难,故又称难渡海。《成唯识论》卷八,举出二种生死:一、分段生死,以有漏的善恶业为因、烦恼障为缘,将受三界内之粗报;其果报对于寿命之长短、肉体之大小等有一定限制,故称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而轮回者,称为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又称不思议变易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等虽不受分段生死的轮回,但以无漏之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于三界以外受殊胜微妙果报之身,即受意生身,再以此身来三界内修菩萨行,以至成佛果。其所受之身,因悲愿力之故,寿命、肉体皆可自由变化改易,而无一定之限制,故称为变易身。受变易身者,称为变易生死。此外,《显识论》有四种生死之说,《摩诃止观》有七种生死之说,此处从略。
【生死长夜】谓众生沉溺于生死之苦,如长暗之夜。生死如梦,于梦中未能觉知为梦,须至觉醒时,始能追忆梦中之境为虚幻;众生轮回于生死亦如梦境一般,故以长夜譬喻之。《成唯识论》卷七:‘未得真觉,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
【生有】《俱舍论》卷九曰:‘二者、生有。谓于诸趣结生刹那。’《发智论》卷十九云:‘云何生有?答:生分诸蕴。’
【生因】五因之一,谓地、水、火、风四大种,为生起色法的原因。参阅‘五因’条。
【生我见相应位】这是末那识缘阿赖见分,所生起的我执位。此位有我执,一切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菩萨的有漏心位,都是此位所摄。
【生命】指自生至死的生命持续期间,有体温(暖)与意识(及潜在的阿赖耶识)同时存在,此即是一期生命的持续。此在佛教中,寿、暖、与识三者同时存在,互相支持,称为命根。换言之,暖与识维持一期寿命,二者之间有相互依存。报尽命终时,第八阿赖耶识离开身体,体温即不存在;反之,体温消失(如大出血致心脏停止,或因病使心脏停止),寿与识亦不存在。有情寿命的长短,由于三界六道的差别,其量有所限定,此即称为寿量。所谓命根,即亲生第八心王的名言种子,由先世业种所引之持身差别功能,今色、心等现在住时决定,依此住识的功能,称为命根。第八识自种有两种作用,一为生识之用,一为住识之用,此处所取的是住识作用。如果命根中识种无此功能,五根身将烂坏。或有问曰:由于有现行识任持根身,故身不烂坏。所以持身功能在现行识。为何不以现行识为命根,而以种子为命根呢?因为现行本识,是由种子之力方能生起。由种子力故缘三种境、任持根身,所以现行不能叫做命根,以其非根本也。
【生空无漏种子】参阅‘无漏种子’条。
【生法二空】指生空、法空二种空,又作我法二空、人法二空。以身为五蕴和合,实无常一主宰之我体,称为人空,观此真理,则称人空观。无我法之执,以色等诸法亦归于空而无实性,称为法空。
【生苦】为八苦之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一载,谓生苦有五种相,即:一、为众苦所随,谓生于那落迦(地狱)及饿鬼道中,或于胎生、卵生之生时,为种种忧苦所随逐,故为苦。二、为粗重所随,谓为烦恼所随逐,性不调柔而不得自在,故为苦。三、为众苦所依,谓为衰老等众苦之所依,故为苦。四、为烦恼所依,谓受生之后,乃为贪、嗔、痴等烦恼之所依,身心不能安住,故为苦。五、为不随所欲离别法,谓有生必有死,不能如己意,故为苦。参阅‘八苦’条。
【生起因】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善、恶之业而起未来的苦、乐果报。亦即内外种子至成熟位,能在现在的自果。亦即此与‘牵引因’皆指种子能生自果的作用而言。参阅‘十因’条。
【生无性】唯识宗所立三无性之一。又作生无自性性,生为缘生之义。即一切诸法,由于仗因托缘而生起,谓之依他起性。此依他起之法既由因缘和合而有,则‘缘起性空’,其无实性可知,当然也没有实体,故名曰生无性。‘解深密经’曰:‘云何诸法生无自性,谓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成唯识论》卷九载:‘依他立生无性,此如幻事托众缘生,无如妄执自然性,故假说无性,非性全无。’参阅‘三无性’条。
【生贵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四位,谓由先前的妙行,冥契妙理,将生于佛家为法王子;即行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参阅‘十住’条。
【生杂染】三杂染之一,生杂染又作苦杂染。因烦恼及业而有生,由此生苦,更有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皆能染污真性,令不清净。参阅‘三杂染’条。
【生变】变为转变之义。生变即是因能变,为‘因缘变’的对称。变又作转,唯识家就诸识变现诸法,分别为‘因能变’与‘果能变’二种。因能变之‘变’,系谓由第八识中的种子转变而产生诸法;故知‘生变’之‘生’字,实即为‘变’之意,重叠二字,称为生变。见《成唯识论》卷一、卷二。
【世事乖宗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二难。外人问曰:如果唯有内识,无心外之境,何以现见世间,有芸芸众生和无情的东西呢?并且有一定的处所、时间,大家同见,还有境界作用,决定转起?论主答曰:好像梦境一样,梦境中也有定处、定时、作用,好像饿鬼一样,因为共报的多身饿鬼,还有别业妄见,他们虽在同一处、时,有的见是脓河,有的见是粪便,总不得食。用不定转,也好像梦境一样。因为梦中有时也有男女失精的作用,有时没有。这如梦等的解释,你应该没有疑惑了吧?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
【世俗】即世间通俗之义,与‘胜义’相对。为施设安立虚妄假有之法。又‘世’有隐覆真理、可毁坏之义;‘俗’有显现流世、显现顺于人情之义。世事,即俗法;举凡三界之事法,皆具此二义。‘成唯识论’卷一:‘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此言我法等非真实有,唯随世情而假设其名,故称世俗。
【世俗谛】谛是真实不虚的意思。世俗谛,是世间一般所见的真理、道理,为真俗二谛之一,也是‘胜义谛’(真谛)的对称。略称世谛、俗谛。由于绝对最高真理之第一义谛,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故先为说世俗之道理与事实,再次第导向最高境地。如指月之指、渡彼岸之船,皆为到达真实第一义谛的必要手段。《成唯识论》卷一载︰‘境依内识而假立,故唯世俗有。’参阅‘二谛’条。
【世间】世间即世界,间为间隔之义,与界义同。《名义集》卷三曰:‘间之与界,名异义同,间是间别间差,界是界畔分齐。’世间指被烦恼缠缚的三界及有为有漏诸法的一切现象。包含有情世间与器世间。此外,《佛性论》卷二,列举出世的三义,即:一、对治,以可灭尽故。二、不静住,以念念生灭不住故。三、有倒见,以虚妄故。关于世间之分类,有二种、三种之别。《俱舍论》卷八举出二种,即:一、有情世间,又作众生世间、有情界。指一切有情众生。二、器世间,又作物器世间、器世界、器界、器。指有情居住之山河大地、国土等。
【世间世俗谛】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有名无实谛,如瓶、钵、军、林之假名,是隐覆真理的世俗之法,故名世间;又为凡夫认之为实有,故曰世俗。参阅‘四种世俗谛’。
【世间因果】四圣谛可为二种因果,即世间因果与出世间因果。世间因果以苦谛为果,集谛为因;出世间因果以灭谛为果,道谛为因。参阅‘二种因果’条。
【世间胜义谛】四种胜义谛之一,又名体用显见谛,此即是世俗四谛中的第二谛、道理世俗谛的三科等法,事相粗显,犹可破坏,故曰世间,而为圣者所知,异于世间世俗谛,故名胜义。参阅‘四种胜义谛’。
【世第一法】此为修唯识行的四加行位之一,《成唯识论》曰‘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印持二空,立世第一位。’在前面忍位中,唯印可能取空;在此世第一位中,印可能取、所取二空,此于异生法中,最为殊胜,曰世第一法。参阅‘四加行位’条。
【世亲】世亲又名天亲,梵名vasabandhu,音译婆薮槃豆,是无著的异母弟,生卒年代约在公元三八ο至四八ο年间。陈代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称他:‘于萨婆多部出家,博学多闻,遍通坟典,师才俊朗,无可为俦,戒行清高,难以相匹。’据说世亲为了取舍阿毗达摩一系理论,他曾匿名化装,到有部的学术中心迦湿弥罗城,学习有部教理四年,后来回到富娄沙富城,用经量部教义,批判有部,集众宣说。且随讲随写,著为《阿毗达磨俱舍论》。此论一出,颇有争论,而无能破之者,时人称此论为聪明论。世亲在北印度宣扬小乘,隐蔽大乘,其兄无著悯之,托以疾病,诱其来见,命弟子于邻室宣读《华严经·十地品》,世亲闻之,方知其兄苦心。他深悔以往弘扬小乘诽谤大乘的错误,要割舌以谢过。无著对他说:‘你先前既用舌头诽谤大乘,现在何不用舌头来赞扬大乘呢?’这样世亲乃舍小入大,广造论释,宣扬大乘,而大成了唯识宗。世亲约于八十岁的时候,在阿瑜遮那国逝世,时其兄无著逝世已二十余年。他遗留的著作很多,与唯识学有关的,计有《摄大乘论释》十卷,《辨中边论释》一卷,《唯识二十论》一卷,《唯识三十论颂》一卷,《大乘五蕴论》一卷,《百法明门论》一卷等。
【本有】为有情转生的四有之一,生有为出生以后渐渐长大,历经婴孩、童子、少年、壮年、老年,以至寿命将尽,接近死有的全部生命过程。有情众生自死有入中有,自中有至生有,再由生有转本有;本有期间又有胎内与胎外之别,在胎外时,若又起惑造业,复从本有经死有、中有、生有而复返至本有,如此次第展转生死,轮回无穷。参阅‘四有’条。
【本地分十七地】这是《瑜伽师地论》全书五分中的第一分,‘本地分’。本地分是《瑜伽师地论》前五十卷的内容,此分广说瑜伽禅观境界十七地之义,以境、行、果三相摄十七地,这十七地是:一、五识身相应地:此地依前五识立论,建立此地,虽然此地中分别多法,而以前五识为主。二、意地:此地以六、七、八识,同依意根,乃以此立论。三、有寻有伺地。四、无寻唯伺地。五、无寻无伺地:寻谓寻求,何谓伺察,或思于心所,或慧心所,于境推求,粗位名寻;于境审察,细位名伺,依有无寻伺,建立三地。六、三摩泗多地:三摩泗多,意为等引,此指殊胜定境,离昏沉掉举,由平等所引发,故立此等引地。七、非三摩泗多地:与上境相反,即非等引之境。八、有心地。九、无心地:以上二地,就五门立论:一者就地总说门,二者心乱不乱门,三者心生不生门,四者分位建立门,五者真实义门。十、闻所成地:谓从闻所生之解文义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一、思所成慧地:谓从思所生之解法相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二、修所成慧地:谓从修所生之解理事慧,及与慧相应的心及心所等。十三、声闻地。十四、独觉地。十五、菩萨地:以上三地,为三乘种性,发心修行所得之果。十六有余依地:此系以证得有余涅槃立论。十七、无余依地:此系以证得无余依涅槃立论。
以上十七地,由境、行、果三相所摄,境摄九地,行摄六地,果摄二地。此论名地论者,取譬喻于所行所依所摄,有类于地。此本地分,详谈法相,五性齐被,而无一法不摄。参阅‘瑜伽师地论大纲’。
【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为‘四种涅槃’之一。又称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清净涅槃。谓一切法之实性即为真如之理。一切诸法虽为客尘烦恼所覆障,然本来自性清净,具有无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然如虚空,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又离一切相而无有分别,且言语、思虑皆泯绝,唯圣者始能自内证之。参阅‘四种涅槃’之一。
【本性住种】为二类种子之一。与‘习所成种’对称,又称本有种子,为无始以来,异熟识中法尔而有,有生一切有漏、无漏有为法的功能,称为本有种子。
【本惑】即根本烦恼,与随惑相对而言,称本惑。根本烦恼有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其中恶见又开为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种,合称为十种烦恼。
【本际外道】为古代印度十三种外道之一。主张过去之初有本际,从此而衍生万物。本际,即是最初的边际。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本质】此为唯识宗教义。是‘影像’的对称,为影像之所依。心及心所认识对境时,在内心中变现认识对象的相状,为直接的认识对象,此称为影像。反之,影像的实质根据及所依物的自体,即称为本质。乃间接的认识对象。故相分可分二种,即本质相分与影像相分。如眼识攀缘色境,除眼识所现的影像外,别有阿赖耶识种子所生的实质色法,此即本质,是影像所依托者,称为带质境;再如第六意识浮现空花兔角之相,唯有影像而无所依托的本质,则称独影境。见《成唯识论述记》卷六。
【本识】阿赖耶识异名之一。以此识是万法的根本,故曰本识。
【本识八义】本识,指第八阿赖耶识,指第八识为出生一切善恶诸法的根本。《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以八种意义证明此第八识之相,即:一、依止执受,指此识能为染净诸法之所依止,执持不失。二、最初生起,指此识最初于母腹托胎之时,如磁石吸铁,磁石喻识,铁喻父精母血)。三、有明了性,指此识于一切善、恶、无记三性诸法,皆悉明了分别,无有暗昧。四、有种子性,指此识能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令不散失。五、业用差别,指此识随染缘而造恶业,随净缘而造善业,差别不同。六、身受差别,身以积聚为义。指此识能含藏一切诸法,故称为身。由能领受第七末那识染净之缘所熏,而于善恶诸法不相混滥,故称身受差别。七、处无心定,指入无想定或灭尽定,虽灭受想心,断出入息,而此识不灭。八、命终时识,指命将终时,冷触渐起,唯有此识,能执持身,此识若舍,则四大分散。
【外取他心难】这是‘唯识九难’的第八难。外人问难:外界的色等五境,实无自体,因为它是内识所变,不是内识所缘之境。但是他人的心识,在自心之外实有,怎么说它不是自识所缘呢?论主答曰:谁说他人之心不是自识所缘之境呢?只是不说他心是自心的亲所缘缘。也就是说,自识生起的时候,没有真实的作用,不能像手那样亲自去执持身外物,也不能像日光那样直照外境,心缘外境时像镜子照物一样,好似有外境显现在自心的镜子上,但并不是自心亲缘。亲所了者,是托本质自识上所变的影像,才是亲所缘缘。所以《解深密经》上说:没有少实法能够缘取心外的实法。可见能取的见分,和所取的相分,都是自识自证分所变,但是自己识体生起的时候,变起了相似的影相,这样叫做‘取彼物’,缘他人的心是这样,缘一切色境也是这样的。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唯识九难’条。
【外道】指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古印度时代,佛教指外道为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意思为正说者、苦行者;相对的佛教自称内道,佛教经典自称内典,称佛教以外的经典为外典。到了后世,渐渐附加上异见、邪说的意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的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外道种类至多,如六师外道,六苦行外道,十六外道,二十外道,六十二见,九十六种外道等等。
【外道四见】是外道就诸法的一、异、常、无常等所执的妄见,可由三方面说明:一、妄执‘法’之一、异。二、妄执世间之常、无常。三、妄执因果的有、无。四、无因无果论,如否定因果道理的外道之说。
【外道四执】古代印度的外道,就有关因果论点的四类执著,佛教称之为外道四执,或简称四执:一、邪因邪果,即将万物生起的原因,归之于大自在天的能力。二、无因有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但以此果之因难以探究,故否定此果之起因。三、有因无果,即承认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但以此因之结果难以探究,故否定此因之结果。四、无因无果,即否定因果二者。
【外种】为‘内种’的对称。指世间米、麦等植物的种子,即世间一般所通称为‘种子’,唯识家称此为外种。‘种子’一词,为大乘唯识学重要术语之一。唯识宗之要旨,即是将有情众生的心识分为八识,其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具有摄藏诸法的种子,为其余诸识的根本。而于此阿赖耶识中蕴含‘种子’,其功能犹如植物的种子,具有产生一切现象的可能性,故以‘种子’称之;所不同者,植物的种子为一种实体,而吾人第八识中之种子则为一种功能——一种有功用的能量。
唯识学以‘三法二重’为因果,确立其宇宙形成与种子的关系。即主张:当心、色二法诸缘具足时,种子必令当前之外界产生某种作用或现象,称为‘现行’;此现行之法,一旦形成,即能熏习种子。如是乃构成‘三法’,即:‘能生的种子’(本来的种子)、‘所生的现行’、‘所熏的新种’等三种要素,此三者具有‘二重’的因果关系,即于‘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之下,同时展转互为因果,且由之变现出世间万物。故知宇宙森罗万象、苦乐荣枯等一切有为无为之万法,皆由吾人第八识内的种子所生成映现者,此即唯识宗‘万法唯识’的基本论旨。准此而言,唯识家乃称阿赖耶识内的种子为‘内种’,而谓米、麦等之种子并非真实自存之物,而系由内有之种子发为现行所变现者;以其相对于心识内之‘内种’,并假借世间之名,而称之为‘外种’。
外种的种子亦如内种,可分为本有与新熏两种,然内外种的种子,其熏习情况有别。据《成唯识论》卷二说,以外种而言,其种子具有本质者,即有熏习,而为其生长之‘增上缘’;若无本质者,即无熏习,而必须以内种为其‘生因’之缘。
【外尘】又称外境。自认识作用而言,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摄取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又称六境。凡夫以为六尘皆在于内心之外,故称外尘。
【外缘起】参阅‘内缘起与外缘起’条。
【末那三位】唯识宗依修行阶段的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有三阶段,称为末那三位,一、人我见相应位:如凡夫、二乘有学、七地以前的菩萨等有漏心位。二、法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异熟识起法我见之位。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的菩萨位而言。三、平等性智相应位,乃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即菩萨以法空观入见道,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以上三位之中,前二位属有漏之位,第三位则属无漏之位。
【末那三位无有】此指修唯识行的菩萨,修至何位方能断除我执,舍末那之名?此有三位,即:一、阿罗汉位:二乘阿罗汉位,大乘八地菩萨,第八识舍阿赖耶识之名(此时名异熟识),故末那亦不成执。二、灭尽定位:此位前六识心、心所皆灭,染位末那及心所亦灭。三、出世道位:谓得真无我解脱及得后得无漏智,末那识已转识成智。《唯识三十颂》曰:‘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即指此三位而言。
【末那王所相应】此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八识规矩颂》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指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心所——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及别境中的慧心所,和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一共十八个心所。
【末那所依】凡心识生起,必有所依。如前五识依于五根,第六识依于第七识,而第七末那识所依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唯识三十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颂中‘依彼转’的‘彼’,指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瑜伽师地论》曰:‘由有阿赖耶故,得有末那。’
【末那所缘】心识生起,必具四缘,即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而所缘缘,即心识所缘之境。第七末那识所缘之境是什么呢?即是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且执此见分为‘常、一、主宰’的自内之我,故《唯识三十颂》曰:‘依彼转缘彼’,即是依于第八识转起,同时也缘此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
【末那识】梵语manas,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所立‘八识心王’的第七种。《大乘广五蕴论》载曰:‘最胜意者,谓缘藏识为境之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相应,前后一类相续随转。除阿罗汉圣道,灭定现在前位。’末那识恒执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而‘恒审思量’之。末那为第六意识所依之根,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其性质为‘有覆无记’。又此识为我执的根本,若执著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见《成唯识论》卷四。
【加行】是加功用行的意思。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亦广通资粮位。《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于白品与黑品中,各举出相应、串习、无倒、不缓、应时、解了、无厌足、不舍轭、正等九种加行之法,即为其意。又,加行道,即指修行者达到涅槃四道中的第一道,亦即修戒、定、慧的阶位。
【加行位】指加功力进修之位。此乃唯识五位修行的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修唯识行的菩萨,在资粮位十回向终,将入见道,而为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此加行位,迹近见道,故称‘顺抉择分’,即随顺真如境界,生起抉择的智慧。原来在资粮位时,修行者偏于修福,而于加行位,是重于修慧。所以在此位修四寻思观,四如实智观,以伏断分别起的二障、和俱生起的现行二障。此位菩萨,虽较资粮位行者观智殊胜,但因尚未起无漏智,在唯识三性观中,难免错观所变的相分为圆成实性。因此不能住于无相真如的唯识实性中。此即《唯识三十颂》所称:‘现前立小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成唯识论》解释此颂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抉择分,顺趣真实抉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又谓:‘菩萨此四位中犹于现前安立少物,谓是唯识真胜义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带相观心有所得故,非实安住真唯识理。’在资粮位中,由于二取随眠未能伏灭,故未能安住于唯识实性。在加行位,以修四观四智故,印可二取皆空,似乎真如境界已现于前,但此时还有一点障碍,就是现前立有少物,谓此少物即是唯识实性。然唯识实性,非空非有,虽得而无所得。因此,以有所得之故,犹未能实住于唯识也。见《成唯识论》卷九。
【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为四道之一。又作方便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与唯识五位中的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见《成唯识论》卷九。
【正心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六位,又作行登住。谓成就第六般若,故非仅相貌,且心亦与佛同。参阅‘十住’条。
【正念】八正道之一,一、指真正之念。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可分为二:世俗有漏正念,即与有漏作意相应的善念。二、出世间无漏正念,即依无漏之正见能思惟谛境,而与无漏作意相应的明记不忘之念。
【平等性智】唯识宗所立四智心品之一。修唯识行者,在十地的初地入心,断分别起的我法二执,此时第六识转为下品的妙观察智;第七识亦同时转为下品平等性智。至第七远行地,第六识转为中品的妙观察智,第七识亦同转为中品平等性智。到第十法云地满心,金刚喻定现前时,第六识转为上品的妙观察智,第七识亦同转为上品平等性智。《心地观经》卷二曰:‘平等性智,转我见智,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成唯识论》卷十曰:‘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相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参阅‘四智心品’条。
【平等性智相应位】末那三位之一,即生起无漏平等性智之位,菩萨修法空观入见道位,又于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证得佛果,转第七识为平等智,称平等性智相应位。
【印顺】当代佛学大师。浙江宁海人,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生。二十五岁于普陀山福泉庵,依清念老和尚出家,法名印顺,号盛正,旋受具戒于天童寺,曾就学于闽南佛学院、及武昌佛学院研究部。中日战争期间,任教于重庆汉藏教理院。民国三十七年,在奉化雪窦寺主编‘太虚大师全书’。民国四十二年由香港来台港,先后任善导寺住持,海潮音杂志社社长。继而在新竹青草湖畔创建福严学舍,在台北创建慧日讲堂,时人尊为导师。导师著作等身,辑为‘妙云集’,其中《唯识学探源》一书,探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代的唯识思想,为研究唯识者必读的重要著作。
【印顺定】唯识家于四善根位之忍位中,发下品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决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观能取之识,亦如境之为空,而顺乐忍可之,如此印前顺后之定,称为印顺定。其修行之次第如下:即先于下忍发如实智,观所取之境为空无而印持之;次于中忍观能取之识为空无而忍可之;后于上忍,则对能取之空无加以印持之。见《成唯识论》卷九。
【白黑二业】即善恶二业,白业可感净妙清净的乐果,黑业可感秽恶不净的苦果。此又可开为四种:一、白白业:善业而感乐果者,因果皆为净白,故名白白业。二、黑黑业:恶业而感苦果者,因果皆为黑秽,故名黑黑业。三、白黑业:善恶交参者,名白黑业。四、不白不黑业:离白黑之相者,即无漏业。
【功能】功能,指有功用的能力,以能生结果而名。《成唯识论演秘》卷二曰:‘能生果法,名为功能。(中略)功能即是种子异名。’熊十力《唯识名相新释》卷下有云︰‘摄论始立功能,而未详所由。世亲以后,十师迭起,遂以此为兴诤之事。……’事实上,‘功能’二字不自《摄论》始,早在《大毗婆沙论》中即有此一名词的出现。《婆沙论》卷三十九有云:
‘谓有为法,得势时生,失势时灭。得力时生,失力时灭。得士用时生,失士用时灭。得增上时生,失增上时灭。得功能时生,失功能时灭。炽然时生,萎歇时灭。增进时生,衰退时灭。与举时生,堕落时灭。猛利时生,迟钝时灭。滋茂时生,枯萃时灭。和合时生,离散时灭。故有转变。复次转变有二种,一者自体转变,二者作用转变。(中略)若依功能转变说者,应言诸行亦有转变。谓未来世有生等功能,现在世有灭等功能,过去世有与果功能。故有转变。’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十四亦云︰‘谓有为法,若能为因,引摄自果,名为作用,若能为缘,摄助异类,是谓功能。如前已辩。一切现在,皆能为因,引摄自果,非诸现在,皆能为缘,摄助异类。谓闇中眼,或有功能被损害者,便于眼识不能为缘摄助令起。然其作用非闇所损,定能为因引当眼故。由斯作用、功能有别。然于同类相续果生有定不定,摄引势力名为作用,亦名功能。若于异类相续果生,但能为缘摄助令起。此非作用,但是功能。’
此谓能引生自果的力用称为作用,此种作用,也是引生自果的因。能摄助异类的势力称为功能,此种作用是缘,不是因。经部及唯识家将生种子之果的力用称为功能。有部所说与此大致相同,也是将生果的一种力用称为功能。
【立因】为五因之一。指任持地、水、火、风等四大种所造之诸色法,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参阅‘五因’条。
【句身】为五位百法中的第四位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之一。这是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用以诠释诸法的差别意义。《百法直解》曰:‘句身者,句诠诸法差别,如眼无常耳无常等种种道理。’而《百法纂释》中则谓:‘言句身者,单句为句,如菩萨等。二句为句身,如大菩萨等。三句以上为多句身,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以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故。’这是为说明事物之间的关系,而假名施设的语言名词。
【失念心所】唯识宗立五位百法,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大随烦恼心所之一。失念即是遗忘,心意散乱,对于所修善法不能明记。《成唯识论》曰:‘云何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谓失念者心散乱故。’见《成唯识论》卷六。
【可见有对色】可见,指肉眼可见者;有对,指由极微细物质组成而具有障碍之性者。可见有对色,即指色境。又作有见有对色。盖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无表色等十一种,其中,色境为可见有对色,眼等五根与声等四境为不可见有对色,无表色为不可见无对色。如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具有色彩、形体,而能障碍其他物质者,皆为可见有对色。
【布施波罗蜜多】布施为六念之一,四摄法之一,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此处仅就十波罗蜜多而言。修唯识行,入修道位,修十种胜行,十胜行即是十波罗蜜多。其中第一即是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有三种:一财施,以金钱财物给济贫困,以资益其身。二无畏施,以大无畏精神救人脱离险难,解除其恐怖心理,以资益其心。三法施,随宜说法,以资益其善根。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十波罗蜜’条。
【他受用土】唯识宗所立的四种佛土之一,又称他受用身依他受用土。亦即实报土,佛以大慈悲力,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他受用身依之而住。住。见《成唯识论》卷十。参阅‘四土’条。
【玄奘】玄奘大师,是我国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也是唯识宗的开创人。他俗家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出生。有兄长捷,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玄奘亦于十三岁时随兄出家。唐高祖武德元年,与兄同入长安,寻赴成都参访。武德五年受具戒后重回长安,依法常、僧辩二大德听《摄大乘论》,他以诸师所说,各异宗途,圣典亦有隐晦,不知所从,乃欲西行天竺以明之。表请不许,奘师不为所屈,乃就番人学书语,唐太宗贞观三年,私发长安,途中历经险阻,历时四年,始抵中天竺,于那烂陀寺,依戒贤论师学《瑜伽师地论》及‘十支论’奥义五年。复从胜军居士学《唯识抉择论》及《庄严经论等论典》二年,于贞观十九年回国,由天竺回国之时,携回梵典六百五十余部,归国后广译经论,先后译出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余卷,其中关于法相唯识一系的,有:《解深密经》五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辨中边论》三卷、《摄大乘论》三卷、《显扬圣教论》二十卷、《大乘五蕴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瑜伽师地论释》、《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等各一卷,及以十大论师的《唯识三十颂释论》百卷,糅集而成成唯识论十卷。同时他也译出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如《阿毗达磨发智论》及六足论,《大毗婆娑论》、《俱舍论》等。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示寂,享年六十五岁。由于他广译法相唯识一系的经论,他的上座弟子窥基复加以弘扬,由此开创了我国的唯识宗。
【功用地】指初地至七地的菩萨阶位。菩萨于各种修行阶段中,初地以上,到第七地之菩萨,虽然已证得真如,然犹须加行用功,故称为功用地;而八地以上菩萨,无须再藉加功用行,自然功德增进,则称为无功用地。《成唯识论》卷九载:‘八地以上,纯无漏道,任运起故,三界烦恼,永不现行。’
【尼干子外道】印度古代六师外道之一,此外道因以修苦行,离世间之衣食束缚,而期远离烦恼之结与三界之系缚,故有离系、不系等译名。又此外道不以露形为耻,故世人贬称为无惭外道、裸形外道。开祖为勒沙婆,至尼乾陀若提子时,为中兴之祖。后世则称之为耆那教。尼乾陀若提子入寂后,此外道分成空衣、白衣二派。空衣派主倡不著衣而裸体生活,一般称为裸形外道、露形外道。白衣派则流行于北印度之僧诃补罗国一带,为避寒气而著白衣,此或即其分裂为二派之原因。见《成唯识论述记》卷一。
【出离】出离是超出、脱离之意。即出离迷界出生死轮回之苦,而成办佛道,以达于解脱之境,亦即出离三界之牢狱,了脱惑业之系缚,故一般有‘出离三界’、‘出离生死’的惯用语。《瑜伽师地论》卷七十载,出离有二种,即:一、出离三恶趣而趣向人天的善趣,二、出离生死轮回而趣向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