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10卷 亨利五世的统治 1413—1422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31章

亨利五世对法兰西宣战

继承了父亲王位的蒙莫斯的亨利(即亨利五世)大大稳固了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亨利五世是通过继承而非武力手段戴上王冠的。理查二世的惨死、亨利四世为了上台而犯下的其他罪行跟亨利五世没有关系。不过,亨利五世绝不会让王位旁落。他很小就随父辈们南征北战,积极参与治国理政。从爱德华一世以来,登基时就拥有如此丰富阅历的英格兰国王是罕见的。亨利五世虽然性格温和、彬彬有礼,但在工作中常常表现出严厉的一面。他做事原则性极强,往往只按规章办事,因此难免会偏激,让人觉得多少有些不近人情。他严守正教观念,毫不同情异教徒。他重新发动了法兰西战争,大肆迫害罗拉德派。这些都反映了他性格中缺少同情。然而,亨利五世深受大多数臣民拥戴。作为统治者,他工作热情,能力超群,治国有方,恪尽职守,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

登基伊始,亨利五世便做出了一系列明智而慷慨的决策。亨利五世不再囚禁年幼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将他送回了原来的庄园,没有想过他日后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对手。他把诺丁汉伯爵兼诺福克伯爵——1405年因领导叛乱而被亨利四世处死的托马斯·莫布雷——的领地赐给其弟约翰·莫布雷。亨利五世还把理查二世的遗体运回伦敦,与善良的安妮王后安葬在一起。但不久之后,亨利五世通过的一项决定表明,部分臣民难以获得他的宽恕。他授意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阿伦德尔对可怜的罗拉德派加大打击力度。罗拉德派现在的领袖是科布汉姆勋爵约翰·奥尔德卡斯尔,他是威尔士战争期间深受亨利四世信赖的得力战将。在接受审判时,科布汉姆勋爵约翰·奥尔德卡斯尔为自己做了有力辩护。他批判教会推行的忏悔、朝圣及圣像崇拜仪式没有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揭露了教皇的邪恶野心及修士们的贪婪本性。最后,他被宣布为异教徒,然后被关进了伦敦塔。不过,在行刑的前一天,他成功逃出了伦敦塔。

伦敦塔

一些罗拉德派信徒感觉前途无望,于是私下密谋绑架亨利五世,逼他让科布汉姆勋爵约翰·奥尔德卡斯尔担任政府首席大臣。他们计划晚上在圣马丁大教堂集合,然后武装突袭威斯敏斯特宫。但突袭计划泄露了,亨利五世提前做好了埋伏,等着他们来犯。当各路反叛者按计划汇聚而来时,不是被抓捕就是被赶跑了。将近六十名罗拉德派人士被处决,为首的是约翰·阿克顿爵士。约翰·奥尔德卡斯尔逃脱后,躲到了威尔士边境。几年之后,他才被抓获,以异教徒和叛国罪遭到了处决。

王位坐稳后,亨利五世开始将注意力从内政转向了外交。与英格兰历代国王一样,亨利五世也认为对外战争是解决英格兰内乱的灵丹妙药。再没有其他举措能像与法兰西开战那样巩固兰开斯特王朝的统治了,他需要做的是保证战局对英格兰有利。目前,勃艮第派和阿马尼亚克派在法兰西公开宣战。法兰西内乱使亨利五世更容易实施其入侵计划。法王查理六世患有间歇性精神病,而十七岁的王太子路易放荡成性,是阿马尼亚克派的狂热追随者,与全国一半的臣民为敌。法兰西人非常担忧与英格兰人开战的前景。当亨利五世与勃艮第派结盟,重提爱德华三世当时的领土主张时,王太子路易的顾问大臣们大惊失色。为了避免与英格兰人开战,他们决定将瓦卢瓦的凯瑟琳[1]公主嫁给英格兰国王,并奉送价值八十万克朗的嫁妆,同时承诺将英格兰自1370年以来在吉耶纳和加斯科涅的失地全部奉还。根据《布列塔尼和约》的规定,阿基坦将恢复其原先的独立公国状态,但普瓦图和圣通日仍归法兰西所有。

约翰·阿克顿爵士被处决

王太子路易

瓦卢瓦的凯瑟琳

然而,亨利五世不打算接受如此慷慨的条件,执意要发动一场战争。1415年,数月谈判未果后,亨利五世开始紧锣密鼓地为入侵诺曼底做起了准备。亨利五世的贪婪和野心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谴责。为了一时的政治利益,他竟然让英法两国陷入了长达四十年的苦难,而随后的战争也给兰开斯特王朝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1415年夏,入侵大军在南安普顿集结了起来。入侵大军装备精良。人数虽然不多,但全是精兵强将,包括两千五百名重骑兵和七千名弓箭手。入侵大军还配备了英格兰当时最大的火炮。就在入侵大军开拔前夕,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说是有人要秘密谋划杀害亨利五世。据传,主要的密谋者是剑桥伯爵康尼斯堡的理查德[2],因为他娶了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的姐姐安妮·莫蒂默,所以一心想让小舅子登上王位。这样一来,他自己就能以埃德蒙·德·莫蒂默的名义统治整个英格兰了。胸无大志、安于现状的马奇伯爵埃德蒙·德·莫蒂默并未参与这场密谋,与剑桥伯爵康尼斯堡的理查德密谋的主要同伙还有1405年被处决的大主教理查德·斯克鲁普家族的斯克鲁普勋爵和托马斯·格雷爵士。不过,密谋者不慎走漏了风声。在三人准备采取行动之前,亨利五世将他们抓了起来。因为证据确凿,1415年8月5日,三人以叛国罪被处以死刑。实际上,该事件是亨利四世继位以来马奇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之间王位争夺的延续。

第32章

阿让库尔战役

1415年8月中旬,英军渡过海峡。在阿夫勒尔附近登陆后,英军开始围攻阿夫勒尔。阿夫勒尔军民奋勇抵抗。法兰西王太子路易尽管在鲁昂集结了一支大军,但无法前来支援。影响英格兰士兵作战的不是敌人的箭雨,而是夏日的高温与军营里的高热病。经过五周的围攻,英格兰的火炮终于轰开了城墙。1415年9月22日,法兰西守军投降。虽然英军在诺曼底有了落脚点,但秋季来临了,兵力慢慢减少了。留守阿夫勒尔城需要一千两百名士兵,再加上许多伤病员被送回了英格兰,可以上战场的只剩一千名骑兵和四千名弓箭手了。这样一支部队是无法远征巴黎的,甚至连诺曼底也无法征服。于是,亨利五世决定率军前往加来,不再深入法兰西腹地。这不像是一次严肃的军事行动,而像是对法兰西王太子及其军队的蔑视。英军本该通过海路回国,但选择了充满危险的陆路。

围攻阿夫勒尔

亨利五世率军穿过诺曼底和皮卡迪,赶到了索姆河。与1346年爱德华三世的遭遇一样,如何过河也成了亨利五世必须解决的问题。他只能率军绕到内陆的帕罗纳,然后从帕罗纳过河。就在英军绕道时,由法军统帅约翰·达布雷特率领的法军提前赶到,封锁了英军的必经之路。英军赶到阿让库尔附近时被法军挡住了去路,法军的兵力是英军的六倍到八倍。英军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因为天气越来越糟,长途奔袭的将士已经筋疲力竭,给养也开始告急。1415年10月25日,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和特拉梅库尔之间布阵。他将骑兵分为三队。各队骑兵的两翼都有弓箭手保护。英军等候法军来犯。两军之间是一片被雨水浸透的耕地,重骑兵要想通过这片耕地实非易事。法军认为英军寡不敌众,击败英军犹如探囊取物。像波伊泽德战役一样,法军派两支骑兵纵队首先冲向英军的两翼,驱散弓箭手,主力则兵分三路从中间徒步杀向敌阵。每一路的兵力都超过了英军的总兵力。

约翰·达布雷特

阿让库尔战役前的早晨

冲在前面的法兰西骑兵在泥泞中经过奋力跋涉,刚好进入了英格兰弓箭手的射程。他们还未发起进攻,便被射落马下。骑兵后面大批徒步冲向英军的法兰西骑士深陷过膝的泥泞之中,动弹不得,最后筋疲力竭地暴露在英格兰士兵面前。看到法军已经被困住,亨利五世一声令下,英格兰弓箭手向前几步,选好位置站定,连续放箭。几分钟箭雨过后,法兰西骑士大溃,随后被冲杀过来的英格兰士兵打得失去还手之力。法军士兵无助地在泥泞中挣扎着,有的被杀,有的做了英军的俘虏。事实证明,在这种泥泞的阵地上,弓箭手的战斗力比重骑兵更强。击败法兰西第一路大军后,英军继续杀向法兰西第二路大军。法军将士虽拼力抵抗,但最终难逃被杀的命运。第三路大军还没战斗,大部分士兵就四散逃命而去,只有少数不愿逃跑的指挥官竭力抵抗,最后战死。英军追杀法军正酣时,有警报传来说,他们的营地后方遭到了敌人的袭击。亨利五世命令将士将俘虏统统杀死,然后尽快撤回营地投入新的战斗。但英军很快发现,在营地后方骚扰的只是一群劫匪而已。他们见英军杀了过来,马上便夺路而逃。因此,没必要再杀法兰西俘虏了。杀俘行为随即停止。英军清理战场时发现,被杀的法军将士中有一名法军统帅、三名公爵(布拉班特公爵安东尼、巴尔公爵爱德华三世和阿朗松公爵约翰一世)、七名伯爵、九十名男爵与五六千重骑兵。人数超过了整支英格兰军队的人数。不过,一千五百名俘虏得以活命,其中包括了年轻的奥尔良公爵查理、文多姆伯爵路易一世、欧伯爵阿托伊斯的查理和里切蒙特伯爵约翰。

虽然英军中约克公爵诺维奇的爱德华和萨福克伯爵迈克尔·德·拉·波尔战死,但整体损失不大,只有十三名重骑兵和一百名弓箭手阵亡。法军士兵厚重的盔甲不仅限制了他们在泥泞中快速行动,而且大大影响了他们有效攻击英军的能力。他们的铠甲很容易就能被箭头穿透,而在短兵相接中,铠甲同样无法保护他们。手握斧头和钉头槌的弓箭手可以轻松地击倒他们。英军的这场胜利看似说明了亨利五世远征法兰西是明智之举,而在实际的战斗中亨利五世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战术和非凡的勇气;但如果当时指挥法军的是一位谨慎而优秀的将领,那么英军定难逃灭顶之灾。

不过,亨利五世自知兵力有限,将士身心俱疲,无法深入法兰西腹地。于是,他率军来到加来,然后乘船返回了伦敦。为庆祝亨利五世凯旋,英格兰国内举行了盛大的活动。不过,这次胜利徒有虚名,实际收获并不多,占领阿夫勒尔是唯一实实在在的战果。在阿让库尔之战中,阿马尼亚克派即使失利,也并未被彻底打垮。英格兰人担心,在爱国精神渐渐复苏的过程中勃艮第派会与英格兰反目。整个1416年,阿夫勒尔都处于法兰西人的围攻之中,所幸并未失守。

阿让库尔战役

阿让库尔战场上,英法两军弓箭手对射

阿让库尔战场上,亨利五世受到阿朗松公爵约翰一世的攻击

第33章

博热战役

1416年大部分时间,亨利五世都忙着与到访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3]就结束自1378年以来的“教会大分裂”进行谈判。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想恢复基督教世界的和平,所以提出了许多计划。亨利五世积极参加谈判。最终,在康斯坦茨会议上,各方认可了一套方案。1417年,康斯坦茨会议选举马丁五世为新教皇,从而结束了天主教三位教皇[4]公开分裂的局面。不过,令人们对康斯坦茨会议记忆犹新的不是改革腐败教皇制度方案的流产,而是约翰·威克里夫精神继承者、波希米亚伟大宗教改革家约翰·胡斯的殉难。为了回报在教会问题上支持自己的亨利五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试图帮助英格兰与法兰西和解。但法兰西的阿马尼亚克派无法接受英格兰提出的过分要求。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坚持事不关己的态度,盼望对手倒霉,自己坐收渔利。然而,他不敢与英格兰公开结盟,担心会冒犯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感。因此,战争将继续下去。

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

1417年8月,亨利五世组建了一支规模与1415年相当的远征军,再次渡过海峡,登陆诺曼底。这次,英军放弃了突袭掠夺的作战方式,采取了蚕食战术,先后攻占了卡昂、利雪、巴约、阿朗松、莫田,为下一步军事行动建起了牢固的大本营。而法兰西的阿马尼亚克派和勃艮第派正在巴黎周边打得不可开交,无暇关注英军的动向。1418年,英军稳步向东西扩大势力范围,攻占了西部的圣洛、库唐斯和瑟堡,接着转向东边,开始围攻鲁昂。亨利五世治军严明,有效地统治着被征服地区,改变了这些地区的无政府状态。与此同时,法兰西两大派系在巴黎的斗争以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的胜利而告终:民众奋起反抗阿马尼亚克派,杀死了阿马尼亚克派统帅及主要领袖,赶走了阿马尼亚克派的其他追随者。获胜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被委以领导法兰西人抵抗英格兰入侵的重任。不过,作为统帅,他的能力确实有限,未能阻挡亨利五世入侵的步伐。在英军围攻鲁昂的整整六个月中,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一直按兵不动,受到所有法兰西爱国人士的谴责。1419年1月,诺曼底闹起了饥荒,英军趁机攻破了城门。最后,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终于决定解决问题了。不过,他不是调集法兰西所有武装抵抗英军,而是开出优厚的条件同英格兰议和,比当时阿马尼亚克派开出的条件更慷慨。1419年5月,双方在默朗和谈。亨利五世所提的条件一如既往地过分,要求获得的地区不仅有《布列塔尼和约》划给爱德华三世的土地与整个诺曼底公国,还有法兰西自1360年就一直拖欠未付的约翰二世的赎金。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对亨利五世蛮横无理的要求忍无可忍,于是决定与阿马尼亚克派言归于好,共同尽力将侵略者赶出法兰西。现在领导阿马尼亚克派的是患病法王查理六世的小儿子查理王子。查理王子公开表示愿意同勃艮第派和解。1419年9月10日,当两位领导人在蒙特罗大桥会面时,查理王子的随从却背信弃义,将正向查理王子行礼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砍倒在地。

康斯坦茨会议

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被杀

好人腓力

当然,这种残酷愚蠢的举动势必会遭到报应:以勃艮第公爵大胆约翰的儿子好人腓力[5]为首的勃艮第派马上与英格兰人站到了一起,发誓绝不让查理王子登上法兰西王位。勃艮第派非但不承认查理王子王位继承人的身份,反倒拥护亨利五世的主张,并将亨利五世视为法兰西的统治者。因此,勃艮第派控制的法兰西北方所有城市都与英格兰人成了朋友,并向英格兰入侵者敞开了大门。1420年5月20日,在年轻的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的陪伴下,亨利五世进入了特鲁瓦,会见了法兰西王后伊莎贝拉、患病的查理六世和他们的女儿——早在1414年就答应嫁给亨利五世的凯瑟琳。可怜的查理六世被迫签署了一项和约:同意亨利五世为法兰西的摄政王;取消查理王子的法兰西王位继承权;同意亨利五世在查理六世驾崩后继承法兰西王位。1420年6月2日,亨利五世娶了凯瑟琳公主,为自己夺取法兰西王位增添了新的筹码。在武力占领特鲁瓦周边受阿马尼亚克派控制的城镇后,亨利五世心情大好,带着自己的新娘和岳父到巴黎欢度圣诞节去了。

1421年早春,亨利五世带着王后凯瑟琳返回了英格兰,并在国内巡视了一圈,接受各地臣民的祝福。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英格兰国王取得过如此辉煌的战绩,英法之间的战争似乎可以成功告一段落了。这是英格兰许多先王多年殚精竭虑、劳民伤财都未得到的结果。议会欣然接受了《特鲁瓦和约》中的所有条款,但显然没有看到随之而来的危险:英格兰不久便可能沦为法兰西的一个地区。正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1421年4月,从卢瓦尔河畔传来了坏消息,破坏了英格兰和谐的社会景象。亨利五世曾派其二弟克拉伦斯公爵兰开斯特的托马斯将安茹和曼恩等与查理王子关系亲近的人全部驱逐,但这些人在得到苏格兰布坎伯爵约翰·斯图亚特的支持后,实力大增,自阿让库尔之战后,居然首次向英格兰人公开宣战。1421年3月21日,在一次追击敌人的行动中,克拉伦斯公爵兰开斯特的托马斯一马当先,紧追不舍,将自己的弓箭手甩在了身后。结果,他在博热中了法军的埋伏,惨遭杀害,同行的萨默塞特伯爵约翰·博福特和亨廷顿伯爵约翰·霍兰德被敌人生擒。

1421年6月,亨利五世只得率军重返法兰西。英军一路南进,将查理王子的军队赶回了奥尔良和卢瓦尔河对岸。接着,英军又开始了拔除法兰西中部敌人仅存的几个据点的行动。所有据点都被英军轻松拔掉了,只有莫城的守军顽强抵抗。英军在1421年10月就开始围攻莫城,但直到1422年5月才取得最后的胜利。整个冬天,雨无休止地下着。亨利五世和将士们在城墙前积水的战壕里坚守,没有撤离。后来,一场可怕的传染性疟疾在英军中爆发了。瘟疫使英军减员严重,饥荒使守军减员也严重,但前者更甚。1422年春,莫城投降后,亨利五世表现得异常残酷,下令将守将及四名副将全部吊死在城墙上。之后,亨利五世回到巴黎。不久,王后凯瑟琳带着刚出生不久的王子来到了他的身边。但亨利五世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神采奕奕了。死神正在向他招手,因为整个冬季都待在寒冷的军营里,他元气大损,很难再恢复过来。整个夏天,他都躺在巴黎附近文森纳城堡的病榻上,非常虚弱。1422年8月31日,亨利五世驾崩,将天下留给了不满周岁的儿子。

亨利五世与新娘瓦卢瓦的凯瑟琳

博热战役

围攻莫城

注解:

[1] 瓦卢瓦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valois,1401—1437),法兰西国王查理六世和王后伊莎贝拉之女,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之妻,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之母。亨利五世驾崩后,她又嫁给了欧文·都铎,是英格兰都铎王朝国王亨利七世的祖母。

[2] 约克公爵埃德蒙的第二个儿子,1399年开始摄政。父亲死后,他的兄长继承了爵位。——原注

[3] 卢森堡的西吉斯蒙德(sigismund of luxembourg,1368—1437),卢森堡王朝时期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4] 天主教会大分裂期间(1378—1417),法兰西、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为争夺对教廷的控制,先后选出了两位教皇,分驻罗马和阿维尼翁。双方均以正统自居,互相攻讦,造成了教会分裂。1409年,枢机主教在比萨举行会议,废黜了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和阿维尼翁的本尼狄克十三世,另选亚历山大五世为新任教皇。但格列高利十二世和本尼狄克十三世均拒绝退位,出现了三位教皇鼎立的局面。

[5] 即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