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尿胞,骨端,屈骨端,回骨,耳骨。
穴义: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
名解:1)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曲骨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曲骨。
2)尿胞。尿胞,膀胱腑也。尿胞名意指本穴为膀胱腑水液的聚集之地。本穴与膀胱募穴中极穴相邻,中极穴募集的膀胱尿液主要由本穴提供,故名尿胞。
3)骨端。骨,水也。端,顶端也。骨端名意指任脉的天部水湿吸热上行后在本穴达到了天部的最高点。本穴物质为会阴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运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吸热而上行,至本穴后则达到了其所能上行的天部最高点,故名骨端。屈骨端名意与骨端同,屈为亏缺之意,指任脉经气由此开始冷缩下行。
4)回骨。回,回来也。骨,水也。回骨名意指任脉下行至会阴穴的经水气化后又回流而上。
5)耳骨。耳,肾之主也。骨,水也。耳骨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之下部的寒湿水气。
6)任脉足厥阴之会。本穴气血不光有任脉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同时亦有厥阴肝经飘散而至的水湿风气,故为任脉足厥阴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传于中极穴。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留针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